热电偶插入深度的作用
热电偶安装校准

热电偶安装校准热电偶是一种常用的温度测量仪器,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和实验室测试等领域。
为了确保热电偶测量的准确性,正确的安装和校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热电偶安装的步骤和校准方法。
1. 热电偶安装步骤热电偶的安装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步骤:1.1 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热电偶应安装在需要测量温度的位置上。
在选择位置时,应考虑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和测量的准确性。
1.2 清洁安装位置:在安装之前,应将安装位置清洁干净,以确保热电偶能够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减少测量误差。
1.3 安装热电偶:将热电偶插入被测物体中,确保插入深度适当。
插入深度过浅或过深都会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1.4 固定热电偶:使用合适的固定方法固定热电偶,防止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松动或移位。
2. 热电偶校准方法热电偶的校准是为了确认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常用的校准方法有以下几种:2.1 冰点校准法:将热电偶放入冰水混合物中,使其达到稳定状态。
此时,热电偶的输出电压应为已知的冰点电动势。
2.2 沸点校准法:将热电偶放入水沸腾中,使其达到稳定状态。
此时,热电偶的输出电压应为已知的沸点电动势。
2.3 标准温度法:将热电偶与已知温度的标准温度计放置在同一环境中,比较两者的测量结果,从而确定热电偶的准确性。
2.4 其他校准方法: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采用其他校准方法,比如使用标准温度计和标准电压源等。
3. 热电偶安装校准注意事项在进行热电偶的安装和校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3.1 温度梯度:在安装热电偶时,要尽量避免温度梯度的存在。
温度梯度会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3.2 环境干扰:热电偶的测量结果可能会受到环境干扰的影响,比如电磁干扰、辐射干扰等。
在安装时,要注意避免这些干扰。
3.3 线路连接:热电偶的线路连接应牢固可靠,避免接触不良或接触松动,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3.4 定期校准:热电偶的性能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变化,因此建议定期对热电偶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热电偶、热电阻和双金属温度计插入深度知识问答

①固定螺纹安装的温度传感器插入深度按照管道过半+温度传感器安装凸台尺寸+保温层厚度计算◆热电偶、热电阻是外密封,考虑保温层厚度是要保证安装或拆卸方便且不会破坏保温层结构,温度传感器安装凸台比较常见的长度是60mm和120mm两种规格(也可以按照要求加工生产),保温层厚度通常为120mm。
◆双金属温度计是内密封,计算插入深度的方法一样,但温度传感器凸台尺寸时应减30mm(这与凸台的结构有关系,大家可在 了解温度传感器安装凸台尺寸及结构)厚度计算③无固定装置、活动法兰和活动螺纹的温度传感器插入深度用户需要调整,比如插入炉膛测温的热电偶,插入深度通常按照实际插入炉内长度+炉体厚度(含炉墙厚度和炉壁厚度)+保温层厚度来计算。
2、计算热电偶、热电阻和双金属温度计插入深度还需要考虑哪些问题?①不同测量介质,温度传感器的插入深度不同为了保证测量精度,要把温度传感器的敏感段全部插入到被测介质中去。
通常温度传感器所需的浸入长度为:◆测量气体时,热电偶应大于95mm,热电阻、双金属温度计应大于115mm。
◆测量液体时,热电偶、热电阻、双金属温度计都应大于46mm。
◆温度传感器总的插入深度为:温度传感器安装凸台+管壁厚度+浸入长度。
②不同设备,由于安装位置不同,温度传感器插入深度不同。
在设计中,我们往往采取以管道中心线为准来计算温度传感器插入深度,这样计算对于多数应用场合是适用的,但对于大管径、塔设备、炉膛等温度测量,可能就还不一定适用了,一是可能造成浪费,二是无法安装固定。
比如对于一般塔设备的温度测量,温度传感器水平安装时,插入深度在300-400mm就行了,对于锅炉炉膛的温度测量,温度传感器大都是水平安装,除去炉体耐火砖的厚度,热电偶只需插入炉内150mm就行了。
③不同管道口径,由于流速不同,温度传感器插入深度不同流体在管道中的流动,由于流速不同,会形成层流和湍流两种状态,流体的流速在管道中心处最大,近管壁处最小。
热电偶使用方法

热电偶使用方法热电偶是一种常用的温度测量传感器,在工业生产、科学研究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基于热电效应,能够将温度转化为电信号,为温度的监测和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热电偶的使用方法。
一、热电偶的工作原理热电偶的工作原理基于塞贝克效应,即由两种不同的金属或合金组成闭合回路,当两个接触点处于不同温度时,回路中就会产生电动势。
这个电动势的大小与两个接触点的温度差成正比。
通过测量电动势的大小,就可以推算出温度的高低。
二、热电偶的类型常见的热电偶类型有 K 型、J 型、T 型、E 型等。
不同类型的热电偶具有不同的测温范围、精度和适用环境。
K 型热电偶(镍铬镍硅)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热电偶,测温范围在-200℃至 1300℃之间,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性。
J 型热电偶(铁康铜)适用于低温测量,测温范围在-210℃至760℃之间。
T 型热电偶(铜康铜)在-200℃至 350℃范围内有较高的精度。
E 型热电偶(镍铬康铜)在 0℃至 800℃范围内测量精度较高。
在选择热电偶类型时,需要根据测量温度范围、精度要求、环境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
三、热电偶的安装1、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应将热电偶安装在能够准确反映被测物体温度的位置。
避免安装在温度梯度大、热交换强烈或容易受到外界干扰的地方。
2、安装方式热电偶可以通过螺纹连接、法兰连接、焊接等方式安装。
安装时要确保热电偶与被测物体之间有良好的热接触,同时要注意密封,防止介质泄漏。
3、插入深度热电偶的插入深度应足够,一般要求插入被测物体的深度为直径的10 至 15 倍,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四、热电偶的接线热电偶的输出信号是微弱的电动势,需要通过补偿导线连接到测量仪表。
在接线时,要注意正负极的连接,确保连接正确。
同时,要避免接线松动、接触不良等问题,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五、热电偶的冷端补偿由于热电偶的输出电动势只与热端和冷端的温度差有关,而测量仪表通常处于室温环境,因此需要对冷端温度进行补偿。
热电偶温度计量常见问题的处理措施探讨

热电偶温度计量常见问题的处理措施探讨摘要:工业生产对大气温度的要求很高,为了确保大气温度符合生产规范,必须使用测量仪器来测量大气温度。
其中最常用的就是热电偶式温度表。
热电偶具有更多的优点,它可以更准确地测量出周围的温度,以指导生产操作。
由于热电偶式温度传感器可以与外界直接接触,避免了中间媒介的传递,因而测温精度高,误差也低。
另外,热电偶构造简单,外形可以任意改变,使用方便,价格比高。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如果没有正确的使用方法,或者没有正确的维护方法,将会引起温度测量的误差,从而影响到实际的生产。
所以,有必要分析热电偶误差的原因,并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热电偶温度计量;常见问题;处理措施温度测量的方式有多种,最常用的有温度一次仪表的检定、温度二次仪表的校准、环境湿度校准等。
温度一次仪表是热电偶、热电阻等现场温度传感部件,温度的二次仪表是与温度传感器配合,接收其信号来测量温度的仪表,有模拟式、动圈式、自动平衡式、数显式等,输入的方式有热电偶和热电阻等。
在现实温度测量中,薄膜温度计,热电阻,气压温度计,双金属温度计等用于中低温度的测试,而中温度则采用了热电偶法。
通过对几个常用问题的剖析与处理,能够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性。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测温精度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需要尽量减少测温的误差。
1.热电偶工作原理温差计是利用塞贝克效应,将不同导电体的温差转换为电信号,然后将其转换为我们所能观察到的摄氏度。
随着温差的增大,不同导线间的电流也随之增大,形成的电信号也随之增大。
热电偶的温度非常的高,非常的敏感,测温的速度非常的快,而且可以和被测材料进行大范围的接触。
此外,还能实现对温度的远程遥控,为实现工业自动控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但是,热电偶也有其不足之处,那就是随着使用的次数越来越多,其精度会越来越低,最后得到的结果就会越来越不精确,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测试之前,必须找到可能出现错误的原因,并且还要对仪器进行保养,从而让温度计的精度得到提升。
实例分析热电偶插入深度与测量结果

察,吃掉。我的父亲工作很忙根本无暇顾及我,因为我是家里的独子父亲总是想
小到-1℃。 (4)从管道弯头处迎着气流方向,向着管道
中心将热电偶插得很深,且在安装部位有很厚的
保温层,热电偶露在管道外面的部分很短,其测 温误差接近于零。 (5)在安装处无保温层,而且保护管露出部
察,吃掉。我的父亲工作很忙根本无暇顾及我,因为我是家里的独子父亲总是想
察,吃掉。我的父亲工作很忙根本无暇顾及我,因为我是家里的独子父亲总是想
定的热交换,测温误差为-15℃。 (2)将热电偶垂直插到管道中,层,但保护
管直径和壁厚都较大,其测温误差为-2℃。 (3)插入深度超过管道中心,与方案 2 不同
的是保护管直径和壁厚都较小,因此测量误差减
分较长,管内部分较方案 4 短,致使测温误差高 达-45℃。
1c07f0cd1 热电偶
如果热电偶测量内径为 100mm 管道内高温气 流 的 温 度 , 工 作 条 件 为 : 蒸 汽 压 力
2.9×10³×10³Pa,温度
386℃,流速 30-35m/s,采用热电偶进行测温, 按 5 种方案进行测量,结果如下: (1)热电偶插入管道中较浅,与外界具有一
工程设计中温度元件插入深度的选择

关 键 词 :热 电阻 ; 热 电偶 ; 插 入 深度 ; 设计规 范; 工程 设 计 ; 选 择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4—8 9 0 1 . 2 0 1 3 . 0 1 . 0 0 7
( 1 ) H G / T 2 0 5 0 7—2 0 0 0《 化 工 自控 设 计 规 定
( 一) 》 第1 . 1 . 3条第 1 款指 出: 检测元 件插入长度
的选择 应 以检测 元 件 插 至 被 测 介 质 温 度 变 化 灵 敏 具 有代 表 性 的位置 为 原 则 。一 般 当垂 直 安 装 或 与 管 壁成 4 5度 角 时 , 检 测 元 件 的末 端 应 位 于 管 子 中 间的 三分 之 一 区域 内 , 但一般情况 下 , 为 了便 于 互 换, 往 往 整 个装 置 宜 统一 选 择一 至二 档 长度 ¨ J 。
L I U F a n 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C h i n a W u h u a n E n g i n e e r i n g C o m p a n y L t d . ,W u h a n H u b e i 4 3 0 2 2 3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Au t h o r h a s b i r e ly f d e s c i r b e d t h e g e n e r a l p in r c i p l e a n d c o d e f o r d e s i g n o f t e mp e r a t u r e e l e me n t s a t p i p e l i n e a n d e q u i p me n t ;h a s d i s c u s s e d
热电偶插入被测物体的距离影响精确度

不同的插入深度。
1c07f0cc1 热电偶
那条大路。那是村子唯一一条出去的路,出村的大人们都是从这条路上回来。看
管材质导致热电偶测温误差的原因。这个原因就
是热电偶的保护套管的材料的导热性是否良好。
金属保护管因其导热性能好,其插入深度应该深 一些(约为直径的 1520 倍),陶瓷材料绝热性能
好,可插入浅一些(约为直径的 10-15 倍)。
那条大路。那是村子唯一一条出去的路,出村的大人们都是从这条路上回来。看
的热势就会有一定的损失,这时就会造成热电偶
பைடு நூலகம்
与被测物体和物质在温度上有一个温度差,造成
测温不准。
这种误差就是在传感器方向上的热传导过
程中产生的,产生这种误差的直接原因就是在热
电偶插入被测介质中的深度有着直接的关系,还 与保护管材质有关。接下来我们看一下与保护套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工程测温时,热电
偶实际深入的距离还与被测物体的动、静等状态
那条大路。那是村子唯一一条出去的路,出村的大人们都是从这条路上回来。看
有必然联系,假如是流动状态下的液体或是高速
气流温度的测量,则无需顾及上述限制,插入深
度可以浅一些,具体数值应由实验确定。也就是 说热电偶的插入深度根据不同的被测介质有着
之前我们讲过热电偶产生偏差的可能性与
随机性具有千丝万缕的关系,除此之外,使用热
电偶的方式也会直接影响测温结果,也就是热电 偶插入被测物体的距离也是侧出值是否精准的
涉及因素之一,关于这点我们可以根据测温的流
程来说明,热电偶在测温时是沿着传感器的长度
方向而产生热流,在这个环节中周围环境如果是 低于被测物体时,这时的沿着传感器长度方向上
浅谈热电偶温度测量误差及影响因素

浅谈热电偶温度测量误差及影响因素摘要:热电偶是一种广泛用于自动控制的温度传感器,由于其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在各个工业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确保热电偶安全、准确、长周期地工作,对其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各类误差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在选择热电偶时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并对产生这种误差的成因进行了探讨,旨在为热电偶的准确选用和高精度的测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热电偶;误差;影响因素0引言热电偶是目前工业测温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它和铂热电阻器一样,占据了60%的温度传感器。
热电偶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温度范围广,温度测量精度高,使用方便,在机械工业生产和科研中,被广泛地用于温度测量和控制。
根据热电偶的材质和结构,可以分为很多种,正确选用和安装热电偶是热电偶合理应用的先决条件。
1热电偶的工作原理热电偶是一种通过两种不同的导线,在不同的温度下发生温差的原理来进行温度测量,它还可以把热量转化成电能,并通过热电势来测量温度。
热电偶的热电势要考虑以下问题:① 热电偶的温差是热电偶两端的温度函数,而非两端温差的函数;② 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在温度分布均匀的情况下,不依赖于热电偶的长度和直径,而仅取决于其材料组成和温度的变化;③ 在确定热电偶的两个热电偶的组成时,热电偶热电势仅取决于其温差,当温差电偶的冷端温度不变时,热电偶的温差只是其工作温度的单值函数。
2影响热电偶测量误差的主要因素2.1插入深度的影响温度测量点的选取:热电偶的安装地点,也就是温度测量点的选取较为重要。
在生产过程中,温度测点的设置必须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否则就会丧失测量和控制的意义;埋入深度:将热电偶插入检测点后,沿其纵向将会产生热流,在较低温度的环境中,会出现热量损耗,导致热电偶与受检物体的温度不相符,从而造成测量结果的偏差。
由于导热造成的错误,与插入的深度相关。
而埋入的深度则取决于防护管道的材料。
由于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金属保护管的埋入深度应当更深(直径的15~20倍),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可以较浅地插入(直径的10~15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一致而产生测温误差。总之,由热传导而引起
的误差,与插入深度有关。而插入深度又与保护 管材质有关。金属保护管因其导热性能好,其插
入深度应该深一些(约为直径的 1520 倍),陶瓷
材料绝热性能好,可插入浅一些(约为直径的 10-15 倍)。对于工程测温,其插入深度还与测量 对象是静止或流动等状态有关,如流动的液体或 高速气流温度的测量,将不受上述限制,插入深 度可以浅一些,具体数值应由实验确定。2.2 响
的灰尘等将烧熔在表面上,使保护管的热阻抗增
大;如果被测介质是熔体,在使用过程中将有炉 渣沉积,不仅增加了热电偶的响应时间,而且还
使指示温度偏低。因此,除了定期检定外,为了
减少误差,经常抽检也是必要的。例如,进口铜 熔炼炉,不仅安装有连续测温热电偶,还配备消 耗型热电偶测温装置,用于及时校准连续测温用 热电偶的准确度。
α(k/s 或℃/s)上升或下降时,经过足够的
时间后,所产生的响应误差可用下式表示: Δθ∞=-ατ(22)
式中Δθ∞经过足够时间后,
测温元件引起的误差。由式(22)可以看出,响 应误差与时间常数(τ)成正比。为了提高 检定效率许多企业采用自动检定装置,对入厂热 电偶进行检定,但是,该装置也并非十分完善。 二汽变速箱厂热处理车间就发现如果在 400℃点
虽然我从不相信命运,但这次我要感谢上帝。蓦然之间,我发现父亲已经不在是当
/α(26)因此,为了减少热辐射误差,应
增大热传导,并使炉壁温度 Tw,尽可能接近热电 偶的温度 Tt。另外,在安装时还应注意:
热电偶安装位置,应尽可能避开从固体发出
的热辐射,使其不能辐射到热电偶表面;②热电 偶最好带有热辐射遮蔽套。 2. 4 热阻抗增加的影响在高温下使用的热电 偶,如果被测介质为气态,那么保护管表面沉积
2.1 热电偶插入深度的影响
(1)测温点的选择热电偶的安装位置,即 测温点的选择是最重要的。测温点的位置,对于
生产工艺过程而言,一定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
否则将失去测量与控制的意义。 (2)插入深度热电偶插入被测场所时,沿 着传感器的长度方向将产生热流。当环境温度低 时就会有热损失。致使热电偶与被测对象的温度
虽然我从不相信命运,但这次我要感谢上帝。蓦然之间,我发现父亲已经不在是当
1c07f0ca1 热电偶
虽然我从不相信命运,但这次我要感谢上帝。蓦然之间,我发现父亲已经不在是当
应时间的影响接触法测温的基本原理是测温元
件要与被测对象达到热平衡。因此,在测温时需 要保持一定时间,才能使两者达到热平衡。而保
持时间的长短,同测温元件的热响应时间有关。
而热响应时间主要取决于传感器的结构及测量 条件,差别极大。对于气体介质,尤其是静止气 体,至少应保持 30min 以上才能达到平衡;对于 液体而言,最快也要在 5min 以上。对于温度不 断变化的被测场所,尤其是瞬间变化过程,全过
虽然我从不相信命运,但这次我要感谢上帝。蓦然之间,我发现父亲已经不在是当
的恒温时间不够,达不到热平衡,就容易发生误
判。
2. 3 热辐射的影响插入炉内用于测温的热电
偶,将被高温物体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热辐射加热。假定炉内 气体是透明的,而且,热电偶与炉壁的温差较大
时,将因能量交换而产生测温误差。在单位时间
内,两者交换的辐射能为 P,可用下式表示: P=σε (Tw4-Tt4) (23)式中σ
Δθ=Δθ0exp
虽然我从不相信命运,但这次我要感谢上帝。蓦然之间,我发现父亲已经不在是当
( -t/τ )( 21 ) 式 中 t 测 量 时 间 S ,
Δθ在 t 时刻,测温元件引起的误差,
K 或℃Δθ0"t=0"时刻,测温元件引 起的误差,K 或℃τ时间常数 Se 自然对数的
程仅 1 秒钟,则要求传感器的响应时间在毫秒级。
因此,普通的温度传感器不仅跟不上被测对象的 温度变化速度出现滞后,而且也会因达不到热平
衡而产生测量误差。最好选择响应快的传感器。
对热电偶而言除保护管影响外,热电偶的测量端 直径也是其主要因素,即偶丝越细,测量端直径 越小,其热响应时间越短。测温元件热响应误差 可 通 过 下 式 确 定 【 1 】 。
斯忒藩波尔兹常数ε发射率 Tt 热电偶的
温度,KTw 炉壁的温度,K 在单位时间内,热电偶同 周围的气体(温度为 T),通过对流及热传导也将 发 生 热 量 交 换 的 能 量 为 P′P′=αA(T-Tt)(24)式中 α热导率 A 热电偶的表面积在正常状态下, P=P′,其误差为: Tt-T=σε (Tt4-Tw4)/αА (25)对于单位面积而 言其误差为 Tt-T=σε(Tt4-Tw4)
底 ( 2.718 ) 因 此 , 当 t=τ 时 , 则
Δθ=Δθ0/e 0.368 , 如 果 当 t=2τ 时 Δθ=Δθ0/e2 即 , 为 则
即 为
0.135。当 被测 对象的 温度 ,以 一定的 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