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化校园环境 提升办学品位(新闻稿件)
太源民族学校《创建美丽畲乡 洁净校园从我做起》报道

太源民族学校《创建美丽畲乡洁净校园从我做起》报道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铅山县教体局关于在全县开展“洁净城乡、美丽铅山”主题活动》精神,进一步提升我校的校园环境面貌,创造一个洁净、文明、健康的校园环境,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学生养成讲卫生、爱环境的良好习惯,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校开展了“创建美丽畲乡、洁净校园从我做起”主题活动。
5月21日全面深入开展“创建美丽畲乡洁净校园从我做起”主题活动。
县人大领导来及太源乡政府领导我校参观,并作指导工作。
集中力量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制定《校园卫生公约》和《班级卫生公约》,主题活动以朗诵环境保护文章或倡议书、唱歌、小品等形式开展。
确保整治后达到日常卫生管理规范有序,师生文明卫生习惯良好,校园环境优美的效果。
太源乡孙乡长代表发言
经各班主任和班级同学推荐文明少年。
在这次美丽畲乡洁净校园活动中,涌现出一批先锋
由我校领导和乡领导给所有劳动先锋发奖状。
通过此次活动,维护校园的美丽环境,是每个学生的责任。
我希望人人都要爱护环境,为共同建设美好校园作出贡献!将打造靓丽的畲乡清洁的校园,离不开大家共同的努力。
我坚信今后我们的畲乡、我们的校园一定会更美。
提升办学品位 打造德育学校——记重庆市忠县新生镇中心小学校

提升办学品位打造德育学校——记重庆市忠县新生镇中心小学校发表时间:2008-11-12T10:50:11.170Z 来源:《西部科教论坛》供稿作者:[导读] 在三峡库区的重庆市忠县新生镇,有一所百年老校。
这所学校始建于1909年,起先为两间私塾迎学楼,后为寺庙小学堂,解放后更名为忠县新生小学,1992年更名为忠县新生镇中心小学校。
在三峡库区的重庆市忠县新生镇,有一所百年老校。
这所学校始建于1909年,起先为两间私塾迎学楼,后为寺庙小学堂,解放后更名为忠县新生小学,1992年更名为忠县新生镇中心小学校。
在三峡移民迁建中,于1998年搬至新区重建而成。
中心校现有教学班22个,学生近1200人。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83人,小学高级教师49人,县级骨干教师9人。
多年来,学校发扬“更新观念,整体优化,严谨求实,争创一流”的精神,坚持“突破常规、创新思维、追求卓越、超越平凡”的建校理念和“依法治校、民主理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治校方略,既注重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又注重学生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礼仪常规教育,学校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声誉与日俱增。
如果说,新生镇小学能够开拓学校工作新局面,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这和学校的大政方针是分不开的。
学校确立了“以德育人、育人育心”的办学理念,明确了“把学校办成全面加特色、把教师培养成规范加特点、把学生培养成合格加特长”的办学目标,坚持“广纳一流教师、实施一流教育、树立一流校风、培养一流学生、建设一流环境、创建一流学校”的工作方针。
以校长牟方红为首的学校领导班子紧紧围绕这个办学大方向,加强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和领导管理水平。
一是在学校领导班子中认真开展创“四好”活动。
二是充分发挥学校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三是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
四是加强教师的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学校在德育新途径的探索中,逐渐形成了以“改革晨会课授课模式、改革学生评价体系、德育校本教材的开发、内外互动德育模式的探索”为特色的德育工作新方法。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办学品位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办学品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办学品位大港二幼大港二幼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体现“物质+制度+精神+特色”的模式,通过环境打造,课堂传授,机制约束,文明传承,文化积淀,使全园师生拥有了共同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准则,基本达到了以硬件设施为载体的物质文化,以师生精神为核心的精神文化和以幼儿园管理为保证的制度文化的和谐统一。
一、完善硬件夯实文化基础,注重细节打造精品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
我们把物质文化建设当成一种重要的手段,充分发挥它的载体作用,使师生在其间耳濡目染,日积月累,形成意识,内化为行动。
1、完善硬件设施,改善办园环境,提高办学水平。
我们自筹资金,对幼儿园南院进行了修缮,对房屋进行内部粉刷,围墙、桌椅、家具刷漆,购置了人造草坪500平米,用于器械下。
同时还修建了南院沙池2个,将外墙掉墙皮的地方进行了铲除并修复,对常年漏雨的玻璃屋顶和多处楼顶进行了防漏维修。
购买了幼儿图书、桌面玩具等。
开展职工文娱活动,购置了跳绳、呼啦圈、体操棒、光盘、卡拉OK机、舞蹈鞋、舞扇、运动服等,投资进万元购置教师用书,添置教育理论与专业书籍,供教师学习使用。
校园环境是幼儿园的重要隐形教育者,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走进来的每一位幼儿。
我园环境优美,设施完备。
在校园环境的规划布局上,追求校园环境的文化品位,努力营造优美的育人环境,使师幼身心得到愉悦,获得美的情感体验。
园内拥有草坪200平方米,长青树20余种200余株、绿化率达70%。
雪松、桂花树、玉兰树、柏树、**、石榴树、棕榈树、铁树、月季花、菊花等各种花草树木有致分布园内,形成春开花、夏成荫、秋结果、冬有青的校园绿化景观。
活动场软质地800平方米、大型娱乐运动玩具、动植物园、迷你游戏屋、戏水池、沙池等设施完备;室内环境宽敞舒适,钢琴、彩电、影碟机、视频展示台、空调等教学、生活设备齐全,为幼儿提供了游戏、学习、锻炼、生活的良好场所。
在积极完善设施设备的同时,我们还利用每一个空间和角落创设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
绿化校园环境优化环境教育积极打造绿色学校5篇

绿化校园环境优化环境教育积极打造绿色学校5篇第一篇:绿化校园环境优化环境教育积极打造绿色学校绿化校园环境优化环境教育积极打造绿色学校芦溪镇二中座落在芦溪县、镇两级政府之间,是芦溪县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中心。
学校创办于1990年,当时仅有两个教学班,师生百余人,经过20年的发展历程,如今,芦溪镇二中已经拥有33个教学班,学生1660名,教职员工115名,是学校办学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年。
全校校舍占地面积约为1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9000为平方米,绿化面积达4058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近30%以上,学校先后获得了江西省义务教育示范学校、江西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江西省安全文明校园、江西省德育示范学校、萍乡市文明单位、萍乡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从建校之初就把创办“绿色学校”作为办学重要目标之一,并提出了“关爱生命,改善环境,促进发展”的绿色办学理念。
在创建绿色学校的过程中,领导有力,规划科学,措施得当,经费到位,活动落实,成果显著。
目前,我校正在开展了创建芦溪县“绿色学校”活动,对照江西省“绿色学校”评定标准,现将我校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汇报如下:一、重视环境教育工作形成浓厚的环保氛围1.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确保学校环境教育持续发展。
学校领导十分重视环境教育和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学校把“创建绿色学校”作为学校发展的长远目标,把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教育、创建生态学校、增强师生的环境意识、提高师生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办学宗旨。
学校的环境教育和绿色学校创建逐步向上发展,到目前已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学校环保工作运行机制。
成立了“创建绿色学校”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领导小组制定了详尽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并将创建绿色学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之中,从校长到教师、学生、职工等诸群体进行责任分工,促进了环境教育合力和环境教育整体效应场的形成,创建工作顺利进行。
2.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完善学校环境教育管理体系。
美丽校园倡导文明校园建设创造美好学习环境

美丽校园倡导文明校园建设创造美好学习环境美丽校园倡导文明校园建设,创造美好学习环境校园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一个美丽、温馨、文明的校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倡导文明校园建设,我们需要共同努力。
本文将从校园环境的建设、文明行为的养成以及文明校园倡导的重要性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校园环境的建设一个美丽校园具备整洁有序、绿化良好、安全舒适等特点。
要实现这样的校园环境,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校园环境管理。
学校应建立环境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定期进行校园环境整治,包括清扫卫生、垃圾分类、道路维护等,确保校园环境的整洁有序。
2. 加强绿化建设。
在校园内增加花草树木的种植,营造绿意盎然的氛围,同时也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安静、放松的学习场所。
3. 安全设施的设置。
增设校园监控、警示标志、消防设施等,确保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
二、文明行为的养成文明行为是美丽校园建设的基石,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文明成为我们的共同语言。
1. 爱护校园环境。
不乱丢垃圾,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自觉保持公共场所的整洁,积极参与环境整治活动。
2. 尊重师长和同学。
尊敬老师的教学,尊重同学之间的差异。
遵守校园规则,不打架斗殴,不欺凌同学。
3. 关心他人,乐于助人。
主动为同学提供帮助,团结同学之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文明校园倡导的重要性文明校园的建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1.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倡导文明校园建设,使学生在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集体意识。
2. 彰显学校的形象。
文明校园建设可以提升学校的形象和声誉,吸引更多的学生和家长选择这所学校。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文明校园建设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总结起来,美丽校园倡导文明校园建设,创造美好的学习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营造出一个充满爱心、友善、温馨和谐的校园氛围。
提升办学品位构建快乐校园

提升办学品位,构建快乐校园小学占地15004平方米,学生878人,教学班17个,教师41人,为了创造现代化、生活化、人文化的高品位的校园,更好地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多渠道、全方位地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及全面发展,我校于2001年秋兴建了‚快乐校园‛,开始了‚快乐校园工程‛课题研究实验。
活动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
多彩多姿的文体活动有利于学生锻炼身体、陶冶身心、活跃校园文化氛围,近几年来,我校十分重视‚快乐校园‛课题研究实验,成立课题实验组,在全体教师中,统一思想认识:实施‚快乐校园‛工程,可以为学校营造一种快乐的育人环境,给学校带来生机和活力,并能有效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为了搞好‚快乐校园‛工程,学校领导先后去宜城、张集、程河等10多所学校考察学习,学习兄弟学校校园环境规划先进经验,了解他们的设计理念,其中拍下了120多张优美的校园风景照片,录制了一盘学生们在学校里快乐玩耍的录像带,从中精心挑选了一些实际的、快乐的建设项目,经过层层筛选,并在中心学校尚伏生主任和村支书马广成书记的亲自规划下,一致决定开始实施‚方形游戏、风火圈、梅花桩、滑梯‛等快乐校园建设项目,并规划兴建1258平方米的‚快乐校园‛。
‚快乐校园‛动工兴建后,学校再次以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实施,张明菊校长亲自负责施工进度以及建筑材料的购进。
镇中心学校领导尚主任、周主任、郝主任多次亲临现场指导施工,关心施工进度,并多次向施工队提出合理化建设建议。
由于需购进大量的高价原材料,学校的经费又很紧张,学校领导班子商量决定采取暂缓付工费、赊付建筑材料款,全体教职工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做到人人为建设添一份力,献一份爱心,这样下来为学校节约了资金3000多元,确保了高质量、高标准、高速度地完成各项目建设。
此外,为了确保学生安全,学校把‚快乐校园‛工程建设项目全部用开放式围墙围起来,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并做到学生活动、教师到场,确保安全。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摘要】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特征,是学校生命所在,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是催生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生命发展的深厚土壤,是学校人文传统与良好校风的根本之源。
校园文化建设应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硬环境建设,如高雅的建筑,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设备,赏心悦目的绿化等;二是软环境建设,如墙面、楼廊、橱窗的环境布置,班级文化、教研组文化,制度文化等。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使校园文化真正给师生成长起到助推作用,实现墙壁说话、环境启迪、课程辅助,是使校园处处彰显文化育人本色,从而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关键词】整体布局打造特色文化以活动为载体制度文化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4)04-051-02任何资源总是有限的,唯有文化生生不息。
当前,校园文化以其潜在而又巨大的教育功能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它既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新的学校管理模式。
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特征,是学校生命所在,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是催生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生命发展的深厚土壤,是学校人文传统与良好校风的根本之源。
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校办学品位已摆在我们面前。
我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应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硬环境建设,如高雅的建筑,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设备,赏心悦目的绿化等;二是软环境建设,如墙面、楼廊、橱窗的环境布置,班级文化、教研组文化,制度文化等。
因此,校园文化应是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
我们应该认识到校园文化强大的育人功能,有效地利用各种载体,推进校园文化的建设,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下面就"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校办学品位"谈几点个人肤浅看法:一、合理规划校园整体布局,创设优美物质环境为了优化育人环境,形成特色鲜明、统一和谐的校园形象。
首先,在校园整体布局时,合理规划教学区、运动区和生活区。
民族地区还应考虑本民族的文化特色,不能机械照搬内地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模式。
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努力提升伊犁州直学校办学品位

( 强化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 三) 保证 了 园文化建设顺利开展。全面开展“ 校 平安校园” 创建活动和法 制 宣 传教育 活 动 。结合 “ 法治 六进 ” 目标和 要求 , 强 了学校法 制 副校长 队伍 建设 。通过 开展 防灾 、 的 加 防 电、 防交通事故 自救演练等宣传教育形式 , 加强各族师生的安全教育 , 提高了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 自
中 共 伊 犁 州 委 党 校 学 报
J u n l fYi ee t r mm u itP ry Is tt o r a Li o Prfcu eCo ns a t n t u e i
地 州 领 导 论 坛
加 强和谐校 园文化建设 努 力提升伊犁州直学校办 学品位
胡艳 桢
【 收稿 日期]0 1 0 - 8 2 1- 9 0
【 作者简介】 胡艳桢 , , 男 汉族 , 新疆伊犁哈萨克 自治州教育局党组书记 。
展了中小学 民族团结教育 国家课程课堂教学“ 精彩一课” 竞赛活动 ,推荐我身边的民族 团结典型、 “ 讲述 我身边 的民族 团结 故事 ” 演讲 比赛 活动 和 “ 言万语 说稳 定 ” 千 征文 活动 ; 全面 开展 了“ 民族 团 结教育 年 ” 、 “ 爱伟 大祖 国建设 美好 家 园” “ 热 、 中小 学 弘扬和 培 育 民族精 神 月” 主 题教 育 活动 ; 真 组织 开 展 了每 等 认 天升国旗、 唱国歌活动, 积极开展了唱红歌、 读经典、 看红色电影和“ 十个 一” 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 廉政文 化进校园、 艾滋病预防宣传等多种主题教育活动。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 , 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 活、 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 充分展现 出师生充满活力与激情的良好精神面貌和个性特长 , 增强了伙伴间的 合作与 团队精神 , 强化 了实践体验 , 发展 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 体现 了活动中锻炼人、 活动 中塑造人 的育 人 目标 , 使校园洋溢着一股勃勃生机。 ( 创办校 园媒体 , 六) 丰富 了校 园文化建设载体 。近年来 , 州直不少学校积极创办校报校刊 , 开通校 园广播站, 如伊宁市第二十六小学创办的《 聚星报》 和教研小报 , 新源县别斯托别中学的雨虹广播站、 雨 虹月刊 , 霍城县江苏中学创办的《 德苑小草》 , 报 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的《 青春在线》 好文集锦》 和《 等校 报校刊 , 内容丰富、 充实 , 抒发老师心声, 为“ 放飞学生理想” 提供了一个平台, 充分展现 了孩子们丰富多 彩 的校 园文 化生 活 . 展示 了学 生优 秀 的习作 、 美术 、 书法 等作 品 , 已成 为学校 的 一道亮丽 的风 景 。校 报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