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阅读训练(I)

合集下载

2020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苏教版现代文阅读之小说阅读作业Word版含答案

2020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苏教版现代文阅读之小说阅读作业Word版含答案

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现代文阅读之小说阅读作业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0分)与一只狐狸的博弈祖克慰①1981年的初冬,下过一场大雪,村里出了一桩怪事。

一只狐狸,火一样的狐狸,在村子里出没。

火狐额头上有一片白色的毛,村里人说:“那是妖狐。

”②那只狐狸出现在谁家,谁家就要出点事。

狐狸最先出现在老张家,傍晚时分,刚刚点上的煤油灯被狐狸撞翻,张家的三间草房眨眼间被烧个精光。

两天后,狐狸又去了乔家,乔家老太太在院子里晒太阳,看见狐狸一溜火红,眼一黑,蹬蹬腿,没了气。

③乔老太有个孙子,叫乔顺风,是村里有名的猎手,玩土枪,百发百中。

奶奶的死让乔顺风很悲痛,站在奶奶的棺材前,抹着眼泪说:奶奶,等我逮到那只狐狸,一定到您的坟前,用狐狸的血祭奠您。

④乔老太死后,白额火狐像隐了身,没了影踪。

村庄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人们逐渐淡忘了那只妖狐,只有乔顺风没有忘记。

⑤张家的张九说,村子出事之前,多次看到那只狐狸在村后紧靠河边的一个小山洞里出没。

那个狐狸洞,后来乔顺风和张九去过,看那洞口,有动物出没的痕迹,乔顺风对着洞口闻了闻,就让张九点燃麦秸熏洞,他掂支枪封着洞口,只要狐狸出来,必死无疑。

可熏了半天,连一只老鼠也没熏出来。

⑥乔顺风没有找到狐狸,狐狸却回到了村子里,在村东边刘家拖走了一只鸡,一晃就没有了影子。

刘哈巴说:像一溜火,哧溜就进了树林。

人们跑过去时,啥也没看见,只有那些稀稀疏疏的槐树。

但乔顺风不愧是个好猎手,没过几天就找到了那只狐狸。

⑦原来,它就在一棵大槐树的洞穴内,洞口在树根下,被落叶覆盖着。

他在那里瞄了两天,狐狸终于从树下钻了出来。

他端起枪刚要开火,正在奔跑的狐狸突然转过身站在那里,看着他手中的枪,脸上带着绝望的表情。

⑧乔顺风看着狐狸,额头正中有一个白色的圆点。

妖狐,乔顺风一慌神枪就响了。

随着枪声,狐狸倒下了,在地上翻了几个滚,一动不动。

乔顺风走过去,刚要弯腰去捡,躺在地上的狐狸忽然一个翻身跃起,从他的胯下蹿了出去。

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现代文阅读Ⅱ专题1小说阅读任务1真题感知教师用书

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现代文阅读Ⅱ专题1小说阅读任务1真题感知教师用书

专题一小说阅读“阅读和鉴赏中外小说作品”是高考语文的主要考查方向之一。

这一部分主要涉及以下考点:(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2)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4)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5)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6)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7)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8)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任务一真题感知一、(2021·新高考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石门阵卞之琳“诸葛孔明摆下了八阵图,叫陆逊那小子,得意洋洋,跨马而来的,只见左一块石头,右一块石头,石头,石头,石头,直弄得头都昏了。

他一看来势不妙,就勒转了马头,横冲直撞,焦头烂额,逃回了原路。

——这《三国》里的故事,你们还记得吗?”说到了这里,干咳了一声,木匠王生枝抬起了眼睛,打量了一番列在他面前的许多面孔。

男人的面孔,女人的面孔,小孩子的面孔。

带胡子的有,麻的有,长雀斑的有,带酒窝的有,一共十来张,在中秋前两天的月光里,有明有暗,可是全一眼不眨,只是点点头,意思要王木匠尽管讲下去得了。

王木匠手巧。

譬如,现在邻近各村常用的由煤油箱改造的水桶子,确是王木匠的发明。

他的手艺不止见长于他的本行。

“对,我正要给你们摆一个和八阵图差不多的石门阵。

不过几句话,一点新闻,石门阵摆退鬼子兵。

”老王捡去才落到颈脖子上的一片枯枣树叶子,随即干咳了一声。

“来了。

”大家一起想。

果然——“来了!来了,一群鬼子兵!”王木匠转过头来望望山坡下转进村子里来的白路,仿佛日本兵当真从那边来了,把听众给吓了一跳。

“他们先在远处山头上向镇上望,用望远镜,看得清清楚楚的。

“那条小街上有人吗?没有。

“那个院子里有人吗?没有。

“那堆小树丛背后有人吗?没有。

“八路军走光了。

好,那个头儿,吩咐先下去五十个胆子最大的‘皇军’。

小说阅读第一课(测试)(学生版)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小说阅读第一课(测试)(学生版)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第01讲小说阅读第一课(测试时间:每道大题25分钟,共计75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16分)【考查角度:赏析人物形象塑造手法、特点和作用】生别离山杨志军州委书记王石起身一边给父亲倒茶一边说:“洛洛辞职了,推荐江洋当校长,我让教育局直接跟江洋联系,了解一下他本人的想法。

”父亲说:“洛洛给我说啦,我今天来就是想说说这事,能不能先缓一缓?”“为什么?”“我当然希望江洋回来当校长,他本人肯定也没问题,我了解他,喜欢草原就像喜欢天堂。

但家里人是不是得商量一下?尤其是得征求一下他阿妈和他妻子梅朵的意见。

万一两个女人的想法跟我相反,我就只能尊重她们,反过来说服江洋不要回来当校长,毕竟兰州是大城市,对他们的将来更好些。

”“这种话不应该是你说的,你想说的肯定是不愿意老校长的儿子当新校长,免得别人说闲话。

”“对啊,既然你已经想到啦,就不能不顾及。

”王石不容置辩地挥了一下手说:“这是个重要任命,不容商量。

偌大一个学校,又关系到草原和牧人的未来,没有一个得力放心的人怎么办?我的想法是,几年以后阿尼玛卿州不能再有文盲青年,所有的青年藏语汉语都得会。

我们这边抓紧跟江洋本人沟通,你去做通他阿妈的工作,至于妻子嘛,只要他本人态度坚决,我看不会有什么问题。

”父亲沉默着,突然站了起来:“那我现在就去,去生别离山医疗所找他阿妈。

”日尕的枣红色在蓝绿的背景上就像一堆燃烧的牛粪,是行动的牛粪,是飞翔的燃烧在天际线上描画而过的一抹波荡起伏的斜线,带着敏捷和力量插向天空和草原的缝隙。

在那里马是一团云、一片从太阳中撕下来的日影、一个关于光可以弯曲向前的传说。

而马背上的父亲则是一朵红艳艳的马先蒿,高傲地绽放在红风绿岚里。

他看到遍地都是姹紫嫣红的牛羊,牛在盛开,羊在吐香;看到这些咩咩哞哞的有声花朵经过草原时留下了一摊摊无草的黑色荒地,①那是能够挤奶驮物的花朵,是能够奔跑游走的花朵,是让他格外揪心的灾难的花朵。

日尕舞动的蹄子下面,荒芜的持续让父亲一次次惊心:怎么这么多啊——无草的黑土滩、退化的秃斑地?飞快增长着的还有鼠兔,在马蹄前窜来窜去。

2020年度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限时训练23 小说阅读(一)

2020年度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限时训练23 小说阅读(一)

训练小说阅读(一)(时间:45分钟分值:42分)(对应学生用书P423)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1分)七里茶坊(节选)汪曾祺天已经很黑了,房顶上的雪一定已经堆了四五寸厚了,我们该睡了。

正在这时,屋门开处,掌柜的领进三个人来。

这三个人都反穿着白茬老羊皮袄,齐膝的毡疙瘩。

为头是一个大高个儿,五十来岁,长方脸,戴一顶火红的狐皮帽。

一个四十来岁,是个矮胖子,脸上有几颗很大的痘疤。

戴一顶狗皮帽子。

另一个是和小王岁数仿佛的后生,雪白的山羊头的帽子遮齐了眼睛,使他看起来像一个女孩子。

——他脸色红润,眼睛太好看了!他们手里都拿着一根六道木二尺多长的短棍。

虽然刚才在门外已经拍打了半天,帽子上、身上,还粘着不少雪花。

老刘小声跟我说:“是坝上来的…。

是赶牲口的,——赶牛的。

你看他们拿的六道木的棍子。

”随即,他和这三个坝上人搭起话来:“今天一早从张北动的身?”“是。

——这天气!”“就你们仨?”“还有仨……。

在十多里外,两头牛掉进雪窟窿里了。

他们仨在往上弄。

俺们把其余的牛先送到食品公司屠宰场,到店里等他们。

”“这样天气,你们还往下送牛?”“没法子。

快过年了。

过年,怎么也得叫坝下人吃上一口肉!”他们把粑粑头放在火里烧了一会,水开了,把烧焦的粑粑头拍打拍打,就吃喝起来。

我们的酱碗里还有一点酱,老乔就给他们送过去。

“你们那里今年年景咋样?”“好!”高个儿回答得斩钉截铁。

显然这是反话,因为痘疤脸和后生都噗嗤一声笑了。

“不是说去年你们已经过了‘黄河’了?”“过了!那还不过!”老乔知道他话里有话,就问:“也是假的?”“不假。

搞了‘标准田’。

”‘啥叫‘标准田’?”“把几块地里打的粮算在一起。

”“其余的地?”“不算产量。

”“坝上过‘黄河’?不用什么‘科学家’,我就知道,不行!”老乔向我解释:“老刘说的是对的。

坝上的土层只有五寸,下面全是石头。

坝上一向是广种薄收,要求单位面积产量,是主观主义。

”老乔把烟口袋递给他们:“牲畜不错?”“不错!也经不起胡糟践。

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提升练 演练13 小说阅读专项练 群文阅读 红色革命小说(一)

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提升练 演练13 小说阅读专项练 群文阅读 红色革命小说(一)

乔金贵喊乔老六:“你带他们走小路,送到就回来。把大黑马牵上,驮着伤 员走。”乔老六转身要走,乔金贵说道:“带上干粮和水。”
乔老六说:“不用,送到后,我骑大黑马有个把小时就回来了,大黑马跑得 快。”
乔金贵眼一瞪说:“带上!” 乔老六只好进屋去拿了干粮和水。
贴近晌午的时候,乔老六便回来了。乔老六跳下大黑马时,乔金贵说了一 句:“骑回来了?”乔老六边拴马边对乔金贵说:“不骑回来我还能再牵着走回 来!非得让我带干粮,我都说了大黑马跑得快,晌午饭都没耽误的。给,王队长非 得让我交给你的。”乔老六伸过来的手里是乔金贵没要的那两块钱。
乔老六迟疑着慢慢地松开了手,目光紧紧盯着王队长的手,怕王队长伸手去 摸枪。
乔金贵冲王队长一抱拳:“来的都是客!不知贵客有何吩咐?” 王队长忙道:“我们要去火烧沟,昨天晚上八成是走错了路,跑到了这里,能 否找个认路的给带个路?”乔金贵没吭声。 乔老六看王队长被松开后并没掏枪,依旧和蔼亲切地说话,心中颇有好感, 便说道:“我认识路,我带你们去。” 乔金贵迟疑了一会儿,点了下头。
指导员曾昭良深深吸了口气,搀着病号又吃力地向前走去。
路,越来越难走了。曾昭良觉得自己的脑袋仿佛涨大了几倍,眼前迸散起一 串串金星。两腿好像被积雪吸住了,足有千斤重,每挪一步都要积攒浑身的力气。 特别难耐的是胸口,好像塞进了大团棉花,透不出气来。这时候,要是能够坐下 来歇歇该有多好;可是不行。山顶空气稀薄,在身体衰弱又极度疲劳的情况下, 只要一坐下,就再也起不来了。
答案:①与文章开篇环境描写相呼应,表现自然环境恶劣。②以曾昭良的极大痛 苦,反衬他的善良无私、顽强拼搏、关爱同志的革命精神风貌。③以曾昭良的痛 苦感受,类推到周副主席的感受,进一步衬托周副主席的高大形象。④以人物的 痛苦感受,与他们的行为形成对比,从而表现忠于革命、忠于信仰的主题。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题型强化训练“小说阅读”仿真综合练一含解析.docx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题型强化训练“小说阅读”仿真综合练一含解析.docx

“小说阅读”仿真综合练(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5分)醉酒之后刘庆邦项云中喝得一塌糊涂,他不知道自己的酒量,一口气喝了小半瓶。

酒下去了,心底的痛苦和委屈却翻了上来,肺腑里发出压抑很久的哭声。

这天下午的第四节课是自习,初二班的同学听见了项老师的哭声,吃惊之余,难免从教室里溜出来,挤在老师门外。

不料老师的门是虚掩的,同学们一挤一拥,竟把老师的门推开,蜂拥到屋里去了。

项老师不只是哭,还在诉:太绝情了!说好的你等我三年,我调到市里,咱们就结婚。

这才一年多,你咋就不理我了呢!当晚,校长专门安排食堂为项老师做了他最爱吃的酸汤面叶儿。

校长说,我们学校地处偏远山区,师资力量薄弱,项老师是到我校来的第一位本科毕业生,我们指望项老师能挑起学校的大梁呢!项云中低着眉,懊悔地苦笑一下,摇了摇头。

他想:不能再待下去了,该写一份请调报告了。

次日上课,项老师发现同学们变了。

以往每天第一节课,总有同学迟到,而今全班齐刷刷的。

以前课间休息时,同学们把王大牛的光头打得啪啪响。

王大牛学习不咋样,但他把自己当成同学们的开心果,一点儿都不介意同学们打他。

可今天,同学们不再打了。

还有,班长余红霞带着值日的同学,到项老师宿舍打扫卫生了。

项老师整天忙于教学,对卫生不是很讲究。

余红霞在扫床底时看到一双翻毛皮棉鞋。

因地面有些潮湿,鞋底上还沾有黄泥巴,棉鞋已经发霉,翻毛上面像是又长了一层毛。

一天晚上,一位家长给项老师打电话,一上来就给项老师道辛苦。

家长说,这几天孩子回家挺晚,说是在学校上晚自习,谢谢项老师啊!项老师并没安排学生上晚自习,他很警惕地说:您的孩子学习挺自觉的,表现挺好的,放心吧。

第二天,项老师一走上讲台,就又发现了新情况:王大牛的脸是肿的,肿得像一只小面盆一样,肿得把眼珠子都包住了。

他问:王大牛,你的脸怎么回事儿?王大牛站起来了,说没事儿。

要不要去医院看一下?项老师走到王大牛课桌旁边,要看得更仔细些。

见老师向他走来,王大牛赶紧低下头:老师,真没事儿,我就是不小心被马蜂誓了一下。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六 整本书阅读试题1(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六 整本书阅读试题1(含解析)新人教版

专题十六整本书阅读高考帮·备考方向导航题组1 客观题1.[2020江苏,25,5分]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三国演义》中,刘备与陆逊在猇亭交战,诸葛亮得到消息后,令人迅速在鱼腹浦摆下“八阵图”,后刘备战败,陆逊追击至此,为阵所困,可见诸葛亮足智多谋。

B.《茶馆》中,常四爷在清朝灭亡后自谋生路,凭良心做事,却生活贫困,晚景凄凉,这说明一个动荡的社会难以让普通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C.《边城》中,傩送二老一直喜欢老船夫的孙女翠翠,但因为大老的意外身亡,他压抑自己的内心,没有进一步向翠翠表白。

D.《哈姆莱特》中,奥菲利娅的哥哥雷欧提斯认为哈姆莱特地位高贵,其意志并不属于他自己,因此在去法国前叮嘱奥菲利娅不要轻信哈姆莱特的爱情盟誓。

E.《欧也妮·葛朗台》中,老葛朗台在弟弟去世后,为保全弟弟的名誉,按照弟弟来信的请求,给了夏尔路费和一批货,让他远赴印度,接受锻炼。

2.[2018江苏,24,5分]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三国演义》中,曹操攻陷徐州后,派遣张辽劝降陷入困境中的关羽,关羽提出了“卸甲”的三个条件,这一情节突出了关羽的忠义形象。

B.《茶馆》中,秦仲义说:“只有那么办,国家才能富强!”他说的“那么办”是指通过收回房子、卖掉土地等途径,筹集资金来开办工厂。

C.《风波》中,七斤曾经在喝醉后骂有些遗老臭味的赵七爷是“贱胎”,并在革命后很快剪掉了辫子,这体现了他是一个具有新思想的农民。

D.《老人与海》中,老渔夫圣地亚哥奋力捕到的大马林鱼被鲨鱼给毁了,回到港口后,男孩遗憾地对他说,以后他们俩不能一起捕鱼了。

E.《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太太的性情极好,从不向丈夫要钱,她有着天使般的温柔,她的善良和忍让反衬了葛朗台的冷漠和贪婪。

3.[2017北京,24,3分]鄂温克人与根河有着密切的联系。

下列对经典作品中环境与人物的联系,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观园是《红楼梦》中人物活动的一个主要场所。

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现代文阅读Ⅱ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任务群一

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现代文阅读Ⅱ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任务群一

学案七体会意图,探究构思,理解小说特征、主旨真实与虚构二者似乎朝着两个方向前进,有着不可调和的张力,但二者在小说中却如同血与肉一样难以分开,现实是虚构的支点,虚构则提升了现实,使现实摆脱了庸俗。

小说通过真实和虚构的结合,更好地反映生活和历史的真实,使读者在领略生活和历史的同时感受到艺术真实的魅力。

【必备知识图解】【必备知识学习】一、小说的文本特征虚构与真实是小说的本质特征。

抓住小说中“虚构”与“真实”二者的辩证关系,学会从文体特征的视角审视小说文本,从文体视角考虑小说的情节安排、人物塑造、主题达成、审美效果等,既有利于深入把握小说作品的内容,深入领会作家的创作意图,在对小说的分析解读以及考试的应对中都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也有助于小说深度阅读能力与审美鉴赏能力的有效提升。

(一)虚构性与真实性虚构是小说的本质特征,甚至是小说的灵魂。

没有虚构,就没有小说。

虚构的特质是想象、夸张、怪诞和荒谬。

小说家是专业“说谎者”。

小说是一种想象的艺术,它经由想象所显示出的那个世界是一个相对独立于现实的虚构世界,它绝然有别于我们置身其中的这个触手可及的现实世界。

小说中的真实不能只局限于现实里业已发生的事情;小说中的真实是一种想象和虚构的真实,是一种真实的谎言。

小说最终要表达的不是某种事实,而是一种具有审美魅力的真实。

艺术的真实固然与生活的真实有关,但艺术的真实绝不等同于生活的真实。

小说即便写的是历史或广为流传的故事,也可以进行再创造甚至是虚构。

【典题赏读】小说是虚构的,又是生活的真实反映,请从“虚构”与“真实”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

(于博《黄豆飘香》)答案:①小说中,于放等人物以及于放带领抗联小分队攻打庆城前后发生的故事是虚构的。

②东北抗联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抗日,军纪严明,并得到群众的支持,抗联战士手足情深,都是真实的。

③小说通过真实和虚构的结合,更好地反映生活和历史的真实,赋予生活和历史审美价值,更能感染读者,使读者在领略生活和历史的同时感受到艺术真实的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阅读训练(I)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14分)忘川聂鑫森贺望川的肚腹里确实“藏”了不少书,读书博而专,《论语》《孟子》《庄子》《老子》《荀子》《韩非子》……他可以闭目诵读。

你问某书某段话该如何正确评断,他会滔滔不绝地先说出自秦汉到清代名流的观点,末了才说:“敝人的见解是——”这是什么记性?简直就是一部活电脑。

可他的忘性也令人匪夷所思。

出门忘记带钥匙;别人问他的手机号码,他怎么也想不起来,不得不问妻子和同事;有时夜里回家,他找不到这条小巷,只好问人该怎么走。

妻子取笑他:“你这是什么记性?别哪一天把自己弄丢了。

”他说:“我只记我该记的事,其余的就拜托你了。

”一星期前,贺望川请一位老朋友到离家不远的一家“百鱼斋”吃中饭。

这里的菜品皆与鱼有关,各道菜都可口,两人尽兴喝了一斤酒。

该结账了。

贺望川一摸口袋,忘记带钱夹了。

友人也和他一样,出来得匆忙,除了记得带香烟、打火机,别的都没带。

贺望川对服务员说:“对不起。

我让我的朋友留下做人质。

这个人质可得好好侍候,他是湘楚大学的著名教授。

我家离此不远,我快去快回。

”回到家里,取了钱,贺望川正要出门,忽听有人喊:“贺教授在家吗?有快递。

”妻子说:“你盼望的小谢来了。

”“谢定山小友,星期天你也没休息?”“因为有你的快递,我知道你想先睹为快,就赶快送来了。

”“快坐下。

先喝茶。

”小谢是快递公司的送货员,专送文化街这条线路。

贺望川购书量大,又有各地的友人、学生寄赠书籍、资料,所以每隔几日,小谢就要上门来送货。

一送就送了两年,彼此变得相当亲稔。

贺望川用剪刀剪开塑料包装袋,取出几本书来,爱不释手地翻了一遍。

说:“我的学生都成气候了,“新松恨不高千尺”,太好了。

小谢,每次都辛苦你,令我铭感啊。

”“贺教授,您客气了,我干的就是这个活。

说真的,能为你们这些大学者送快递,是我的荣幸。

可惜家里条件差,我只读了高中,就从偏远的山区到城里来打工,可我从心里敬重你们,我爹我爷爷也是。

我一回家,他们就问学者是什么样子,说了些什么话,我都一一告诉他们。

”贺望川忍不住大笑起来:“你就说,这些读书人不多一只眼睛不多一个鼻子,和大家没什么不同。

”“可他们不信,尤其是爷爷,我要他进城来看看,可他早已瘫在床上了,没法来。

”“什么时候你领我去,让他看看我——一个似僧似俗的人。

”“那会让爷爷乐翻天的。

我就代爷爷先谢谢你了。

”小谢作古正经站起来,向贺望川深深地鞠了一躬。

他们正说着话,留在饭店里的友人领着服务员,风风火火地走了进来。

“你真是个‘忘川’无疑!把我丢在饭店,也不拿钱去赎。

我家住得远,要不我会领着服务员去取钱,免得又登你的门。

”贺望川这才猛醒过来,赶忙向友人谢罪,然后付款给服务员,再另加小费。

……一眨眼,就过去了一个月。

盛夏,炎天暑地。

来贺家送快递的,忽然换了另外一个姓马的小伙子。

贺望川很奇怪,问:“小谢呢?”小马说:“他爷爷病重,恐怕熬不了几天了,小谢请假回老家去了,由我暂时代替他。

”“他老家在哪儿?”“是本市管辖的株洲县朱亭镇大龙山村,坐汽车去要大半天。

”“你有小谢的手机号码吗?”“有。

”贺望川赶快用笔把地址和手机号码记下来。

小马问:“贺教授记这些做什么?”“我答应过小谢,要去看望他爷爷,这个事我忘不了。

君子不能言而无信,我明天就去,让儿子开车送我去。

”他转过脸问妻子:“你愿意去吗?”妻子说:“有道是夫唱妇随,我也去!”(有删改) 10.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A.小说开篇概括地交代了贺望川令人匪夷所思的充满矛盾的记性好忘性也大的特点,为故事情节展开做了铺垫,为人物形象刻画奠定了感情基调。

B.贺望川请友人到饭店吃饭,他们竟都忘了带钱,这表面看似不合情理,但实质表现了老朋友相聚“相忘于江湖”的真性情,自有其感人、合理之处。

C.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贺望川的一句“我只记我该记的事,其余的就拜托你了”就表现了他作为一个学者、君子该铭记什么的个性特点。

D.小说主体部分的情节环环相扣,大起大落,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高潮处故事戛然而止,揭示出一个朴素而有意味的人生道理:信守诺言,诚恳待人。

[解析]情节有波折,但无“大起大落”。

11.小说以“记性”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5分)答:示例:①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叙述交代,使情节更简洁,主要集中在“不忘”上。

②集中刻画人物的主要性格特点,使主题更突出。

12.小说结尾,贺望川夫妇要去看望快递员小谢的爷爷。

这样写合理吗?请简要分析。

(6分)答:示例一:合理。

①符合故事情节发展的必然趋势,贺望川诚恳待朋友、快递员及服务员,自然会守承诺看望快递员小谢的爷爷。

②突显人物特点,诚实守信,平等待人,有感恩之心。

③形象地揭示主旨,做人要做诚信君子。

(2)示例二:不合理。

①贺望川是君子,能做到关爱、体贴、感恩普通劳动者,但学者、教授身份不可能亲自去看望快递员小谢的爷爷,会通过其他形式践诺;②贺望川妻子并未承诺去看望快递员小谢的爷爷,随夫去,有牵强之嫌。

[解析]6分,只要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本题共3小题,14分)对饮非鱼突然就想起那年冬天的故事。

眼前出现了一幅晶莹剔透的画面。

麦草搭的饭棚上,垂下一排长长的冰挂,掰下来一根,锥子一样,在手心里扎一下,凉凉的,痒痒的,咬在嘴里,嘎嘣嘎嘣,还有一股烟熏火燎的麦草味。

大哥就是在这时候被父亲撵回家的。

他从院门外跑进来,黑色的棉袄敞开着,露出精瘦凹陷的胸脯,棉裤弄湿了,沥沥拉拉甩着水珠。

我大笑着喊娘:“你的亲狗娃又闯祸了。

”父亲拎着一根棍子,呼哧呼哧喘着粗气:“三天不打,你皮又发痒了不是?”大哥已经撇着腿钻进了他的西屋,并牢牢地堵上了门。

父亲把那扇四处走风的破窗敲得咣咣响:“有本事你死里面!”娘站在檐下,看到父亲的棍子没打到大哥,她呵儿呵儿地笑:“又咋了?你们爷儿俩就是反贴的门神。

”父亲没打到大哥,一肚子火气冲着娘:“惯吧,你就惯吧,早晚把他惯到监狱里去!大冬天跳水库,棉裤湿半截,看不冻死他。

”娘一听棉裤湿了,不笑了,立马换了哭腔:“老天爷呀,我的亲狗娃啊,棉裤湿了看你光屁股上学,这败家的娃啊。

”于是,那天下午,大哥一直躲在西屋一声不吭,父亲在门外怒吼,母亲配合着吟唱。

我一直玩着冰挂,弄湿了棉袄袖子和前襟,被母亲捎带着戳了几指头。

这样的场景,像演电影一样,过几天就要演一次,只不过,大哥幸运的时候并不多。

他经常会吃上父亲几拳头,或者挨上几鞭子、几棍子。

父亲手边有啥,抄起来就向大哥抡过去。

我有时候真怕他把大哥打死了,因为大哥在外面挂了彩,回来还要再受二次伤。

父亲每次打他都会凶狠地说:“打死你。

”娘看着父亲打大哥,除了流泪,毫无意义地喊着让父亲住手,也无能为力。

她说:“狗娃是你前世冤家啊,你非要他命,又何必生他。

”大哥在父亲的棍棒下,并没有成长为他希望的乖娃,而是长得和他越来越像,从脸上浓密的胡须,到宽厚的手掌,甚至说话的声音。

最重要的是,大哥的脾气越来越暴躁,像父亲一样容易发怒,敢跟父亲叫板了。

但父亲动手的时候却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争吵。

两个声若洪钟的男人,在屋里对吼起来。

其他人就完全被忽视了,好像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

娘的规劝,就像落在他们肩膀上的一只蚊子,手一扬,就被扇飞了。

我的记忆力就是这么好,想起这些故事,总要拿出来讲一讲,让那些孩子们笑笑。

阳光从落地窗户上照进来,新打扫过的屋子散发着清新的味道。

再有一天,就是除夕了。

我给父亲送过年要穿的新衣服,大大小小十几口人提前聚在大哥家,有一种喧嚣的幸福。

我问父亲:“你怎么从小只打大哥,不打二哥三哥?”父亲背对着阳光,我看不清他确切的表情。

他好像没听见我的话,一声不吭。

我想问大哥,他说:“好了,爹该洗澡了。

”大哥把父亲从沙发上搀起来,我看着两个背影一模一样的男人,慢慢地走向浴室。

这个场景,如同饭棚麦草上一排排的冰挂,在阳光的照射下,光芒四射,让我想哭。

从什么时候起,这暴躁易怒的父子俩变得如此沉默寡言,我竟没有发现。

也许是从娘去世后,也许是从大哥成家后,也许更早。

我站在浴室门口,看着玻璃花纹上映出的橘黄色灯光,还有蒸腾缭绕的水雾。

我特别想知道,六十多岁的大哥给八十三岁的父亲洗澡,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

大哥刚做完心脏手术三个月,父亲也在心脏同样的位置,放置过起搏器。

水声停了。

大哥说:“搓搓背吧,省得背痒。

”父亲没有回答,浴室里安静下来。

一会儿,我听见搓澡巾擦过皮肤的声音,很慢,沙沙沙的,像叶子落在地上,或者像细小的雨落在脸上。

大哥问:“重不重?”父亲说:“还行。

”浴室里重新安静下来。

父亲咳嗽了一声,似乎想说什么,迟疑了一下,又咳嗽了几声。

大哥说:“是不是太热了,不舒服?”父亲说:“你,伤口,还疼不疼?”大哥说:“不疼了。

”父亲说:“有病了,就注意点儿。

”听着他们的对话,我眼前出现的却是他们挥舞着手臂,瞪大眼睛,大吼着,谁也不听谁的吵架的情景。

门开了,两个一模一样的男人又搀扶着出来。

父亲的胡子刮得干干净净,脸色红润。

他眯着眼睛,说:“四妞,今年拿的啥酒?”我说:“三十年西凤。

”他说:“晚上打开,我和你大哥少喝点儿。

”那个晚上,父亲和大哥几乎不说一句话,两个人默默地倒一点儿酒,轻轻一碰,玻璃杯发出清脆的声音,然后一饮而尽。

我们完全被忽视了,好像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

(有删改) 10.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A.小说开头描写的冰挂,与后面描写的阳光相互呼应,环境的变化也暗示着父子关系的变化。

B.小说中母亲的哭,既因为爱子情深,也因为她性情柔弱,痛恨父亲的粗暴专制却无能为力。

C.父亲被问到“怎么从小只打大哥”时一声不吭,对饮时又沉默不言,都是心有愧疚的体现。

D.小说运用倒叙、顺叙等多种叙述方式,父子之间彼此关爱的深情构成一条贯穿小说的线索。

[解析]B“痛恨父亲的专制”不妥,父亲虽然粗暴,但他的粗暴多数因哥哥做了坏事而起,不能算是专制;在文中母亲也并没有流露对父亲的“痛恨”,更多的只是劝解与哀求。

C对饮时的沉默,反映的是父子两人之间的默契与温情。

D本文未用倒叙,“父子相互关爱”只在小说的后半部分出现,不是贯穿小说的线索。

11.“我”这一角色在小说中起到多方面的作用。

请简要说明。

(5分)答:①“我”是叙述者,小说以我的视角,表现父子关系的变化。

②“我”是参与者,我与母亲、父亲的对话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③“我”是感受者,我的心理感受营造出对抗、和谐等特定氛围,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或答“写作视角可以与人称结合,第一人称,增强真实性,便于抒发情感”。

[解析]本题答“‘我’是全文的线索”不给分。

5分,答出一个要点给2分,答出两个要点给3分,答出三个要点给5分,意思相近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