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的针灸推拿治疗医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落枕(精)ppt课件

(4)整理手法:拿揉患侧颈项部肌肉,拿肩井、大 鱼际,揉肩脚内缘,约2一3分钟,然后用小鱼际 轻叩肩背部,最后用擦法擦热颈项及肩背部。
-
20
七、治疗
辩证加减 1、外伤型:加局部小鱼际擦法透热,热敷。 2、滑膜顿型:加颈椎拔伸法,定点旋转复位法。 3、风寒型:加擦法,热敷 4、肾虚:加腰背部擦法、揉法。
-
13
五、辩证分型:
• 2、风寒型: • 汗出当风或突受风寒冷刺激,而感颈项、肩背疼
痛,患部肌内较僵硬,而无弹性,怕冷,颈活动 受限,病程较缓。 • 3、肾虚型: • 身体亏虚、肝肾不足,常见颈项肩背疼痛,活动 不利,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畏冷怕寒,局部 症状轻。
-
14
六、鉴别诊断
• 1、环齿关节半脱位: • 常见于青少年,多伴有咽喉部周围炎症充血病史
三、解剖
• 3斜方肌 • 位于颈背部最浅层,是三角形大片肌。头颈过
度屈曲,易发生此肌过度牵张或劳损,头颈过度 后伸,易造成此肌肉过度收缩和压迫。 • 4 前斜角肌 • 受伤后可出现该肌痉挛和肥大,造成神经根、 锁骨下动脉和臂丛神经受刺激或压迫,表现为颈、 肩、臂痛和血管受压症状。
-
10
Hale Waihona Puke 、临床表现和体征-22
八、方药
1、外伤型: 舒筋汤:功能舒筋通络止痛(当归,白芍,姜黄,
宽筋藤。松节,海桐皮,防风,续断) 2、风寒型: 葛根汤:功能解肌散寒,(葛根、麻黄,桂枝,白
芍,甘叶,大枣) 3、肾虚型: 六味地黄丸:功能滋阴补肾;阳虚者金匮肾气丸:
功能温补脑肾阳。
-
23
九、注意事项:
1、本病所施手法要求轻柔缓和,被动运动要在生理 范围内进行,不可强求弹响声。以放松肌紧张为 主,若后关节有错位,不可施定点旋转扳法,施 以拔伸,摇法即可。
-
20
七、治疗
辩证加减 1、外伤型:加局部小鱼际擦法透热,热敷。 2、滑膜顿型:加颈椎拔伸法,定点旋转复位法。 3、风寒型:加擦法,热敷 4、肾虚:加腰背部擦法、揉法。
-
13
五、辩证分型:
• 2、风寒型: • 汗出当风或突受风寒冷刺激,而感颈项、肩背疼
痛,患部肌内较僵硬,而无弹性,怕冷,颈活动 受限,病程较缓。 • 3、肾虚型: • 身体亏虚、肝肾不足,常见颈项肩背疼痛,活动 不利,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畏冷怕寒,局部 症状轻。
-
14
六、鉴别诊断
• 1、环齿关节半脱位: • 常见于青少年,多伴有咽喉部周围炎症充血病史
三、解剖
• 3斜方肌 • 位于颈背部最浅层,是三角形大片肌。头颈过
度屈曲,易发生此肌过度牵张或劳损,头颈过度 后伸,易造成此肌肉过度收缩和压迫。 • 4 前斜角肌 • 受伤后可出现该肌痉挛和肥大,造成神经根、 锁骨下动脉和臂丛神经受刺激或压迫,表现为颈、 肩、臂痛和血管受压症状。
-
10
Hale Waihona Puke 、临床表现和体征-22
八、方药
1、外伤型: 舒筋汤:功能舒筋通络止痛(当归,白芍,姜黄,
宽筋藤。松节,海桐皮,防风,续断) 2、风寒型: 葛根汤:功能解肌散寒,(葛根、麻黄,桂枝,白
芍,甘叶,大枣) 3、肾虚型: 六味地黄丸:功能滋阴补肾;阳虚者金匮肾气丸:
功能温补脑肾阳。
-
23
九、注意事项:
1、本病所施手法要求轻柔缓和,被动运动要在生理 范围内进行,不可强求弹响声。以放松肌紧张为 主,若后关节有错位,不可施定点旋转扳法,施 以拔伸,摇法即可。
落枕的针灸推拿治疗医学PPT课件

23
落枕的针灸推拿治疗
【注意事项】 1、避免不良的睡眠姿势,枕头不宜过高、过 低或过硬。 2、睡眠是不要贪凉,以免受风寒侵袭。落枕 后应尽量保持头部于正常位置,以松弛颈部肌 肉。
24
落枕的针灸推拿治疗
3、针灸治疗时严格把握适应症,并及时做好 紧急处理的准备 4、手法治疗时动作要轻柔,不可使用暴力, 特别是骨质疏松的患者以防骨折和脱位。手法 后卧床休息。
13
主要穴位的定位
风池穴
【定位】在项部,当枕 骨之下,与风府相平, 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 端之间的凹陷处。 【操作】针尖微下,向 鼻尖斜刺0.8~1.2寸, 或平刺透风府穴,深部 为延髓,必须严格掌握 针刺角度与深度。
14
主要穴位的定位
天井穴
【標准定位】在上臂外 側,屈肘時,肘尖直上 1寸凹陷處。 【取法】 以手插腰,於肘尖(尺 骨鷹嘴)後上方1寸凹 陷處取穴。 ...
9
落枕的针灸推拿治疗
3、继以上体位指揉风池、肩井、阿是诸穴, 尤其是阿是穴在指揉时要轻重交替,同样要配 合颈部的各项被动运动,约5分钟。指揉法和 滚法可交替应用。
10
落枕的针灸推拿治疗
4、当颈痛有所减轻,活动功能有所改善的基 础上,可对有痉挛的肌肉施以弹拨法,力量由 轻到重,幅度由小到大,要因人而施,在患者 能忍受的情况下对痉挛的肌肉弹拨3~5次; 而后再局部施鱼际揉法以缓解手法之痛。
6
7
落枕的针灸推拿治疗
【治 疗】 一、手法治疗 常用手法有滚法、 指揉法、拿法、 弹拨法,可辅以 针灸治疗。
8
落枕的针灸推拿治疗
1、患者取坐位,医生立于其后侧或患侧。颈 项疼痛较甚者,可先指揉列缺、后溪诸穴。在 远端穴位作指揉法的同时,可嘱患者头部自主 地向各个方向作缓缓地活动约1~2分钟。 2、在颈项疼痛周围用轻滚法,逐步向主痛部 位移动,待患者病痛稍有缓解后,一手继续施 以滚法,而另一手要扶住患者的前额、下颌或 头部缓缓地做颈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左 右旋转的被动运动,约5分钟。
落枕(精)医学课件

03
治疗方案
非手术治疗
手法治疗
通过按摩、推拿等技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药物治疗
使用非处方药如布洛芬等,减轻疼痛和炎症。
物理治疗
采用冷敷、热敷、电疗等物理方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肌肉放松 。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
01
对于严重的肌肉僵硬和疼痛、颈椎稳定性问题等,非手术治疗
无效或反复发作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05
病例分析
病例一:轻度落枕患者治疗过程
诊断
轻度落枕患者,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
原因
睡姿不良、颈部肌肉疲劳或受凉等因素导致。
病例一:轻度落枕患者治疗过程
治疗过程 休息:避免过度活动颈部,卧床休息。
热敷: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敷于疼痛部位,每次敷20-30分钟,每天2-3次。
病例一:轻度落枕患者治疗过程
落枕(精)医学课件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概述 • 临床表现 • 治疗方案 • 预防措施 • 病例分析
01
概述
定义和症状
定义
落枕是指颈部肌肉和软组织的炎症性疼痛,通常是由于姿势不良、过度使用或 创伤引起的。
症状
落枕的主要症状是颈部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有时还伴有头痛、肩痛和上肢 麻木等症状。
扭伤,也可能引起落枕。
诊断方法
01
02
03
病史
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 包括疼痛的性质、持续时 间、发病原因等。
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 查,包括颈椎的检查、颈 部肌肉的紧张程度等。
X光检查
对于一些比较严重的患者 ,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X 光检查,以排除其他潜在 的疾病。
落枕 (1)PPT

• 此病推拿疗效确切、迅速。成年人若经常出现落枕,常 系颈椎病的前驱症状。
一、解剖生理
• 颈部的肌群有颈阔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头夹肌、 半棘肌、肩胛提肌、斜角肌等。
• 这些肌群主管头和颈肩部各种活动。如受到外力牵拉或 劳损,致使颈部肌肉群张力平衡失调,便可产生颈部肌 筋损伤性痉挛和疼痛。
• 颈部的筋膜位于浅筋膜及颈阔肌的深面,各处厚薄不一, 围绕颈项部的肌肉、器官,并在血管和神经周围形成纤 维鞘,以维护其完整性而起保护作用。
落枕
一、解剖生理 二、病因病机 三、临床表现 四、检查 五、诊断及鉴别诊断 六、治疗 七、注意事项
• 落枕是在睡眠后出现以急性颈项部肌肉痉挛、强直、酸 胀、疼痛以致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的病症,因而命名落 枕、失枕。
• 是颈部软组织常见的损伤之一,多见于青壮年
• 轻者2~3 天可自愈,重者疼痛严重并向头部及上肢部 放射,迁延数周不愈。
七、注意事项
• (一)推拿治疗本病过程中,手法宜轻柔,忌用强 刺激手法,旋转颈椎时注意力度和幅度,不可强求 关节弹响,防止发生意外。
• (二)经常发生落枕的患者,睡卧时垫枕高低要适 当,并注意颈项部的保暖。
• (三)加强体育锻炼,尤其做颈保健操。 • (四)必要时采用综合疗法,可用痛点封闭治疗,
或冰块按摩患部。
• 若受外力牵拉过久,受到损伤,颈项部的相应部位便可 出现疼痛不舒的感觉。
二、病因病机
• 落枕多因睡眠时枕头高低或软硬不宜,以及躺卧姿势不 良等因素,致使颈部一侧肌群在较长时间内处于过度伸 展牵拉位,在过度紧张状态下而发生的静力性损伤,使 伤处肌筋僵硬不舒,动作活动受限;
• 临床中也有少数患者因颈部突然扭转或肩扛重物,致使 颈部软组织损伤,小关节错缝而致病者。
一、解剖生理
• 颈部的肌群有颈阔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头夹肌、 半棘肌、肩胛提肌、斜角肌等。
• 这些肌群主管头和颈肩部各种活动。如受到外力牵拉或 劳损,致使颈部肌肉群张力平衡失调,便可产生颈部肌 筋损伤性痉挛和疼痛。
• 颈部的筋膜位于浅筋膜及颈阔肌的深面,各处厚薄不一, 围绕颈项部的肌肉、器官,并在血管和神经周围形成纤 维鞘,以维护其完整性而起保护作用。
落枕
一、解剖生理 二、病因病机 三、临床表现 四、检查 五、诊断及鉴别诊断 六、治疗 七、注意事项
• 落枕是在睡眠后出现以急性颈项部肌肉痉挛、强直、酸 胀、疼痛以致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的病症,因而命名落 枕、失枕。
• 是颈部软组织常见的损伤之一,多见于青壮年
• 轻者2~3 天可自愈,重者疼痛严重并向头部及上肢部 放射,迁延数周不愈。
七、注意事项
• (一)推拿治疗本病过程中,手法宜轻柔,忌用强 刺激手法,旋转颈椎时注意力度和幅度,不可强求 关节弹响,防止发生意外。
• (二)经常发生落枕的患者,睡卧时垫枕高低要适 当,并注意颈项部的保暖。
• (三)加强体育锻炼,尤其做颈保健操。 • (四)必要时采用综合疗法,可用痛点封闭治疗,
或冰块按摩患部。
• 若受外力牵拉过久,受到损伤,颈项部的相应部位便可 出现疼痛不舒的感觉。
二、病因病机
• 落枕多因睡眠时枕头高低或软硬不宜,以及躺卧姿势不 良等因素,致使颈部一侧肌群在较长时间内处于过度伸 展牵拉位,在过度紧张状态下而发生的静力性损伤,使 伤处肌筋僵硬不舒,动作活动受限;
• 临床中也有少数患者因颈部突然扭转或肩扛重物,致使 颈部软组织损伤,小关节错缝而致病者。
推拿治疗落枕PPT课件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
14
及肩胛提肌等处压痛,在肌紧张处可触及肿块和条索状 结节。
7
鉴别诊断 颈椎病 寰枢关节半脱位
8
推拿治疗落枕的疗效评定
治愈:颈项部疼痛痠胀及压痛点消失,颈部功能活动恢 复正常。
好转:颈项部疼痛痠胀及压痛点减轻,颈部功能活动改 善。
未愈:症状及体征无改善。
推拿前期应用的初步评价:推拿是目前治 疗落枕最简单快速有效的方法之一。
推拿治疗落枕
针推伤科 朱伟民
2012年10月17日
1
落枕的含义
颈肩部软组织痉挛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的疾 病,常发生于早晨起床后,多因睡眠时颈部位置不当, 枕头过低或过高,或局部受风寒致气血不和筋脉拘急而 发病。 中医:原意指睡眠时头离开了枕头而引起的颈背部疼痛 和颈部活动障碍。 西医:颈部肌肉长时间受到牵拉,处于过度紧张状态而 发生静力性损伤,或者颈椎长时间处于过度偏转、过屈 或过伸的固定位置时,颈部一侧的肌群就会处于过度伸 展状态而导致其痉挛,关节囊及滑膜充血、水肿,其增 厚的滑膜可嵌入关节,引起疼痛。
9
治疗操作步骤
松解放松:患者坐位,医者用轻柔的拿捏和揉法施于患 侧颈部2~3min,然后滾颈项及肩背部2~3min,以缓 解肌肉的紧张痉挛同时作颈部轻微的屈伸和侧屈运动。
解痉止痛:用拇指按揉、点压痛点及风池、肩井、肩中 俞、秉风、天宗、缺盆等穴,重点揉患者胸锁乳突肌后 缘中点至斜方肌的副神经,并弹拨肌痉挛处,以解痉止 痛,松解粘连。
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5
推拿的特征和特色优势
方法简便:不用药物,无创,不需特殊设备 疗效明确:! 应用范围广:伤骨科;内、儿、妇、五官科。
【中医课件】 落枕

復後初期。 • 月經及妊娠婦女必須慎用按摩手法。 • 飢餓、極度疲勞、及酒後。
參考文獻
• .tw/healthest/health32.htm#
【中医课件】 落枕
討論與結論-落枕的由來
• 「 落枕」又稱「失枕」,在臨床症狀上,是以急性頸部肌肉痙攣、強 直、酸脹、疼痛以致轉動失異為主要症狀,如頸部的活動功能受限, 斜頸、頸項部強硬,常以頸項部一側的斜方肌或胸鎖乳突肌,及肩胛 提肌的僵硬疼痛為甚。有時亦可見於雙側,頭部被迫採取強制性體位, 不能自由旋轉,向後看時需要整個身體與頭部一起旋轉。嚴重時,疼 痛可以向頸肩部或是一側的上臂放射。頭部處於強制性體位,患者頭 部向患側傾斜,下頜轉向健側,頭向健側旋轉時,可牽拉受損的肌肉 而疼痛加劇,頭部俯仰亦有困難。若雙側發生則頭項處於曲屈位,後 伸、後仰功能受限,疼痛加劇。 「落枕」是枕部的常見病,多由於體質虛弱或過度勞累,如經常伏案 低頭的工作者,因頸項部的肌肉,尤以胸鎖乳突肌、斜方肌、肩胛提 肌、長時間被牽張而導致勞損,或損傷的累積作用機理基礎下,加上 外在的誘發因素,如熟睡時姿式不良或枕頭高低、軟硬不適,側臥時 枕頭過低或過硬,使頸部處於過伸或過屈狀態,導致一側肌群在較長 時間內過度伸展,以致發生痙攣,(主要為胸鎖乳突肌、斜方肌、肩 胛提肌)。也有部份病人因夜眠時肩部的暴露,或頸肩當風,感受風 寒,導致氣血凝滯,經絡痺阻而發生拘急疼痛,中醫學認為“寒氣客 於背俞之脈則泣,脈泣則血虛,血虛則痛,其俞注於心,故相引而痛” 少數的患者因頸部突然扭轉或肩扛重物,致使頸部肌肉扭傷或發生痙 攣。
• (2) 患者坐位,用輕柔的滾法、一指禪推法在患側頸項及肩部治療,配合 輕緩的頭部前屈、後伸及左右旋轉活動。再用拿法提拿頸項及肩部或彈撥緊 張的肌肉,使之逐漸放鬆。
參考文獻
• .tw/healthest/health32.htm#
【中医课件】 落枕
討論與結論-落枕的由來
• 「 落枕」又稱「失枕」,在臨床症狀上,是以急性頸部肌肉痙攣、強 直、酸脹、疼痛以致轉動失異為主要症狀,如頸部的活動功能受限, 斜頸、頸項部強硬,常以頸項部一側的斜方肌或胸鎖乳突肌,及肩胛 提肌的僵硬疼痛為甚。有時亦可見於雙側,頭部被迫採取強制性體位, 不能自由旋轉,向後看時需要整個身體與頭部一起旋轉。嚴重時,疼 痛可以向頸肩部或是一側的上臂放射。頭部處於強制性體位,患者頭 部向患側傾斜,下頜轉向健側,頭向健側旋轉時,可牽拉受損的肌肉 而疼痛加劇,頭部俯仰亦有困難。若雙側發生則頭項處於曲屈位,後 伸、後仰功能受限,疼痛加劇。 「落枕」是枕部的常見病,多由於體質虛弱或過度勞累,如經常伏案 低頭的工作者,因頸項部的肌肉,尤以胸鎖乳突肌、斜方肌、肩胛提 肌、長時間被牽張而導致勞損,或損傷的累積作用機理基礎下,加上 外在的誘發因素,如熟睡時姿式不良或枕頭高低、軟硬不適,側臥時 枕頭過低或過硬,使頸部處於過伸或過屈狀態,導致一側肌群在較長 時間內過度伸展,以致發生痙攣,(主要為胸鎖乳突肌、斜方肌、肩 胛提肌)。也有部份病人因夜眠時肩部的暴露,或頸肩當風,感受風 寒,導致氣血凝滯,經絡痺阻而發生拘急疼痛,中醫學認為“寒氣客 於背俞之脈則泣,脈泣則血虛,血虛則痛,其俞注於心,故相引而痛” 少數的患者因頸部突然扭轉或肩扛重物,致使頸部肌肉扭傷或發生痙 攣。
• (2) 患者坐位,用輕柔的滾法、一指禪推法在患側頸項及肩部治療,配合 輕緩的頭部前屈、後伸及左右旋轉活動。再用拿法提拿頸項及肩部或彈撥緊 張的肌肉,使之逐漸放鬆。
针灸治疗学之落枕ppt课件

针灸治疗学之落枕ppt课件
合谷
(LI —4) (手阳明大肠经)
在手背第 1、2 掌骨间, 当第 2 掌骨桡 侧的中点处。
针灸治疗学之落枕ppt课件
后 溪 (手太阳小肠经) (SI — 3) 在手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后的远侧掌指
针灸治疗学之落枕ppt课件
横纹头赤白肉际。
斜方肌
针灸治疗学之落枕ppt课件
针灸治疗学之落枕ppt课件
风池
(GB — 20) (足少阳胆经)
在项部, 当枕骨之下, 与风府穴相平, 胸锁乳突肌与 斜方肌上端之 间的凹陷处。
针灸治疗学之落枕ppt课件
针灸治疗学之落枕ppt课件
风府
(DU — 16) (督脉)
在项部, 当后发际正中 直上 1 寸,枕 外隆凸直下, 两侧斜方肌之
❖ 1、耳针:取颈、颈椎、神门。毫针中强刺激, 捻针时嘱患者徐徐活动颈项,每日1次,留针 30~60min。
❖ 2、指针:取患侧承山穴。医者用拇指重掐至 局部酸胀,边指压边嘱患者活动颈项。适用 于病症初期。
❖ 3、拔罐:取大椎、肩井、天宗、阿是穴。 ❖ 4、皮肤针:取局针灸部治疗压学之痛落枕p点pt课件。
针灸治疗学之落枕ppt课件
(二)治则
❖ 舒筋通络、活血止痛。 ❖ 取局部阿是穴及手太阳、足少阳经穴为主。
针灸治疗学之落枕ppt课件
(三)处方
❖ 主穴:落枕穴、阿是穴、大椎、后溪、悬钟 ❖ 配穴: ❖ 风寒袭络者加风池、合谷; ❖ 气血瘀滞者加内关、膈俞; ❖ 肩痛者加肩髃、外关; ❖ 背痛者加肩外俞、天宗。
四、其他疗法
❖ 5、耳部放血配透穴疗法:取上耳根部软骨突、合 谷透后溪。局部常规消毒,用26号1寸毫针再上耳 根部软骨突处点刺4~6下,以不穿透耳廓软骨为度, 出血后用手挤捏,出血量约1ml。再取患侧合谷, 常规消毒,用28号3寸毫针向后溪透刺,得气后施
合谷
(LI —4) (手阳明大肠经)
在手背第 1、2 掌骨间, 当第 2 掌骨桡 侧的中点处。
针灸治疗学之落枕ppt课件
后 溪 (手太阳小肠经) (SI — 3) 在手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后的远侧掌指
针灸治疗学之落枕ppt课件
横纹头赤白肉际。
斜方肌
针灸治疗学之落枕ppt课件
针灸治疗学之落枕ppt课件
风池
(GB — 20) (足少阳胆经)
在项部, 当枕骨之下, 与风府穴相平, 胸锁乳突肌与 斜方肌上端之 间的凹陷处。
针灸治疗学之落枕ppt课件
针灸治疗学之落枕ppt课件
风府
(DU — 16) (督脉)
在项部, 当后发际正中 直上 1 寸,枕 外隆凸直下, 两侧斜方肌之
❖ 1、耳针:取颈、颈椎、神门。毫针中强刺激, 捻针时嘱患者徐徐活动颈项,每日1次,留针 30~60min。
❖ 2、指针:取患侧承山穴。医者用拇指重掐至 局部酸胀,边指压边嘱患者活动颈项。适用 于病症初期。
❖ 3、拔罐:取大椎、肩井、天宗、阿是穴。 ❖ 4、皮肤针:取局针灸部治疗压学之痛落枕p点pt课件。
针灸治疗学之落枕ppt课件
(二)治则
❖ 舒筋通络、活血止痛。 ❖ 取局部阿是穴及手太阳、足少阳经穴为主。
针灸治疗学之落枕ppt课件
(三)处方
❖ 主穴:落枕穴、阿是穴、大椎、后溪、悬钟 ❖ 配穴: ❖ 风寒袭络者加风池、合谷; ❖ 气血瘀滞者加内关、膈俞; ❖ 肩痛者加肩髃、外关; ❖ 背痛者加肩外俞、天宗。
四、其他疗法
❖ 5、耳部放血配透穴疗法:取上耳根部软骨突、合 谷透后溪。局部常规消毒,用26号1寸毫针再上耳 根部软骨突处点刺4~6下,以不穿透耳廓软骨为度, 出血后用手挤捏,出血量约1ml。再取患侧合谷, 常规消毒,用28号3寸毫针向后溪透刺,得气后施
落枕(精)医学课件

疾病危害与预后
疾病危害
落枕可能导致颈部肌肉损伤、颈椎退行性变加速,甚至引发 颈椎病。此外,落枕还可能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降 低生活质量。
预后
落枕的预后一般较好,大多数患者通过休息、热敷、按摩等 非手术治疗方式可以在数天至数周内缓解症状。然而,如果 落枕反复发作或伴有其他症状,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落枕患者常表现为早晨起床后感到颈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疼痛部位多在 颈部一侧或双侧的肌肉,也可能涉及肩部和上背部。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头痛、 头晕、恶心等症状。
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颈椎X线片、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同 时,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颈部疼痛的疾病,如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等。
要点二
总结
落枕虽然不是大病,但如果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可能 会加重病情。因此,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 生活习惯,避免颈部肌肉疲劳和睡姿不当等问题。同时, 如出现落枕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按医嘱进行治疗。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方法
物理治疗
通过热敷、电疗、磁疗等物理方法缓解疼痛,促进炎症消退。
康复训练
通过颈部肌肉拉伸、颈椎稳定性训练等康复训练方法,恢复颈部功能,预防再次落枕。
手术治疗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手术治疗适应症
对于长期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生活的落枕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注意事项
手术前需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确定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方式;手术后需进行康复训练,逐步恢复颈 部功能。
02
落枕的中医治疗
中医理论对落枕的认识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落枕多因睡姿不良、颈部受 凉、过度劳累等因素导致颈部气血不 畅、经脉失养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落帎的针灸推倒治疗
1
落枕的针灸推拿治疗
概述 落枕又称失枕,多数病人是由睡眠姿势不当, 枕头过高或过低,头部滑落于枕下,使颈部斜 向一侧而得名。轻则一、二天内可自行缓解; 重者可拖延数日。妨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在 临床,本病较为常见,以晨起或颈部猛然地转 动后而出现,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少 年。冬春两季发病较高。
2
落枕的针灸推拿治疗
【诊断要点】 1、多数患者早晨起床后, 即感颈部疼痛强硬不适, 活动受限,并且颈痛加 头多歪向一侧。
重,
3
落枕的针灸推拿治疗
2、主要表现为颈项强 迫体位,呈僵硬状态, 颈部活动受限往往局限 于某个方位,不能做点 头、仰头、转头活动, 转头时常于上身同时转 动,以腰部代偿颈部旋 转活动,疼痛可向肩背 部放射。
25Biblioteka 2615主要穴位的定位
后溪 【定位】在手掌 尺侧,微握拳, 当小指本节(第 5掌指关节)后 的远侧掌横纹头 赤白肉际。 【操作】直刺 0.5~1寸。
16
主要穴位的定位
外关 【定位】在前臂背侧, 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 上,腕背横纹上2寸, 尺骨与桡骨之间。 【操作】直刺0.5~1 寸
17
21
落枕的针灸推拿治疗
五、辨证论治 1、颈筋受挫型: 主症:睡醒后出现颈部刺痛,活动不利,颈部 有压痛点。舌暗或有瘀斑,苔薄白,脉弦紧。 治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方用和营止痛汤加 减。
22
落枕的针灸推拿治疗
2、风寒外侵型: 主症:颈部疼痛重者,疼痛多向一侧放射,时 伴有肩背麻痛或伴恶寒发热、头痛,身体重着 疼痛。舌淡,苔薄白,脉浮紧。治宜祛风散寒 除湿,方用羌活胜湿汤加减 六、外用药 外用伤湿止痛膏、风湿跌打膏等
9
落枕的针灸推拿治疗
3、继以上体位指揉风池、肩井、阿是诸穴, 尤其是阿是穴在指揉时要轻重交替,同样要配 合颈部的各项被动运动,约5分钟。指揉法和 滚法可交替应用。
10
落枕的针灸推拿治疗
4、当颈痛有所减轻,活动功能有所改善的基 础上,可对有痉挛的肌肉施以弹拨法,力量由 轻到重,幅度由小到大,要因人而施,在患者 能忍受的情况下对痉挛的肌肉弹拨3~5次; 而后再局部施鱼际揉法以缓解手法之痛。
13
主要穴位的定位
风池穴
【定位】在项部,当枕 骨之下,与风府相平, 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 端之间的凹陷处。 【操作】针尖微下,向 鼻尖斜刺0.8~1.2寸, 或平刺透风府穴,深部 为延髓,必须严格掌握 针刺角度与深度。
14
主要穴位的定位
天井穴
【標准定位】在上臂外 側,屈肘時,肘尖直上 1寸凹陷處。 【取法】 以手插腰,於肘尖(尺 骨鷹嘴)後上方1寸凹 陷處取穴。 ...
19
落枕的针灸推拿治疗
3、灸法 (1)取穴:阿是穴、天柱、肩中俞、悬钟。 (2)方法:常用艾条灸、艾柱灸,每穴灸1020分钟或5-7壮,1日两次。高血压患者不宜 重灸。 4、刮痧:疼痛部位。
20
落枕的针灸推拿治疗
三、封闭治疗 一般适用于对压痛点的治疗,选准固定而有明 显的压痛点,用2%利多卡因2ml加曲安奈德或 泼尼松龙2ml、维生素B122ml等,对压痛点进 行封闭。 四、功能锻炼 作头颈部的仰俯旋转活动,以舒筋活络,增强 颈部肌肉力量。
6
7
落枕的针灸推拿治疗
【治 疗】 一、手法治疗 常用手法有滚法、 指揉法、拿法、 弹拨法,可辅以 针灸治疗。
8
落枕的针灸推拿治疗
1、患者取坐位,医生立于其后侧或患侧。颈 项疼痛较甚者,可先指揉列缺、后溪诸穴。在 远端穴位作指揉法的同时,可嘱患者头部自主 地向各个方向作缓缓地活动约1~2分钟。 2、在颈项疼痛周围用轻滚法,逐步向主痛部 位移动,待患者病痛稍有缓解后,一手继续施 以滚法,而另一手要扶住患者的前额、下颌或 头部缓缓地做颈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左 右旋转的被动运动,约5分钟。
落枕的针灸推拿治疗
(3)手法:泻法, 悬钟穴直针1-1.5寸, 使局部及踝关节酸胀, 若针感上传者更佳。 落枕穴位于第2-3掌 骨头之间,背侧进针, 斜向掌侧,使酸胀、 重感向上臂放射。
18
落枕的针灸推拿治疗
2、梅花针 (1)取穴:大椎、风池、阿是穴 (1)自上而下、自内而外沿穴间连线叩刺。 阿是穴重叩,使局部发红或微出血,叩后可抜 火罐。
11
落枕的针灸推拿治疗
二、针灸治疗: 根据临床表现特点,以局部取穴为主,配以肢 体远端穴位。疼痛集中在颈部,不能屈伸者, 多与督脉和手、足太阳经有关;颈痛及肩、头 颈强直弯曲向患侧偏斜者,多与督脉和手、足 太阳经有关。
12
落枕的针灸推拿治疗
1、毫针 (1)取穴:主穴风池、大椎、天柱、落枕、 悬钟、后溪。配穴阿是穴、天井、外关、手三 里、人中、阳陵泉、昆仑、绝骨。 (2)方法:每次选3-5穴,先刺阿是穴,不留 针,再刺落枕穴或悬钟穴,捻针时嘱患者活动 颈项。
4
落枕的针灸推拿治疗
3、病患处肌肉挛缩明 显伴压痛,个别患者 压痛部位可摸到条索 状,有明显的压痛点, 压痛点可出现在肌肉 起止点,颈部前屈或 向健侧旋转可牵拉受 损肌肉加重疼痛。
5
落枕的针灸推拿治疗
4、X线检查:由于肌 肉痉挛,头颈部歪斜, 颈椎线侧位片可见脊 柱颈段生理弧度边直, 甚至反张成角;轻度 椎间隙狭窄。颈部X线 排除颈部骨质病变者。
23
落枕的针灸推拿治疗
【注意事项】 1、避免不良的睡眠姿势,枕头不宜过高、过 低或过硬。 2、睡眠是不要贪凉,以免受风寒侵袭。落枕 后应尽量保持头部于正常位置,以松弛颈部肌 肉。
24
落枕的针灸推拿治疗
3、针灸治疗时严格把握适应症,并及时做好 紧急处理的准备 4、手法治疗时动作要轻柔,不可使用暴力, 特别是骨质疏松的患者以防骨折和脱位。手法 后卧床休息。
1
落枕的针灸推拿治疗
概述 落枕又称失枕,多数病人是由睡眠姿势不当, 枕头过高或过低,头部滑落于枕下,使颈部斜 向一侧而得名。轻则一、二天内可自行缓解; 重者可拖延数日。妨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在 临床,本病较为常见,以晨起或颈部猛然地转 动后而出现,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少 年。冬春两季发病较高。
2
落枕的针灸推拿治疗
【诊断要点】 1、多数患者早晨起床后, 即感颈部疼痛强硬不适, 活动受限,并且颈痛加 头多歪向一侧。
重,
3
落枕的针灸推拿治疗
2、主要表现为颈项强 迫体位,呈僵硬状态, 颈部活动受限往往局限 于某个方位,不能做点 头、仰头、转头活动, 转头时常于上身同时转 动,以腰部代偿颈部旋 转活动,疼痛可向肩背 部放射。
25Biblioteka 2615主要穴位的定位
后溪 【定位】在手掌 尺侧,微握拳, 当小指本节(第 5掌指关节)后 的远侧掌横纹头 赤白肉际。 【操作】直刺 0.5~1寸。
16
主要穴位的定位
外关 【定位】在前臂背侧, 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 上,腕背横纹上2寸, 尺骨与桡骨之间。 【操作】直刺0.5~1 寸
17
21
落枕的针灸推拿治疗
五、辨证论治 1、颈筋受挫型: 主症:睡醒后出现颈部刺痛,活动不利,颈部 有压痛点。舌暗或有瘀斑,苔薄白,脉弦紧。 治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方用和营止痛汤加 减。
22
落枕的针灸推拿治疗
2、风寒外侵型: 主症:颈部疼痛重者,疼痛多向一侧放射,时 伴有肩背麻痛或伴恶寒发热、头痛,身体重着 疼痛。舌淡,苔薄白,脉浮紧。治宜祛风散寒 除湿,方用羌活胜湿汤加减 六、外用药 外用伤湿止痛膏、风湿跌打膏等
9
落枕的针灸推拿治疗
3、继以上体位指揉风池、肩井、阿是诸穴, 尤其是阿是穴在指揉时要轻重交替,同样要配 合颈部的各项被动运动,约5分钟。指揉法和 滚法可交替应用。
10
落枕的针灸推拿治疗
4、当颈痛有所减轻,活动功能有所改善的基 础上,可对有痉挛的肌肉施以弹拨法,力量由 轻到重,幅度由小到大,要因人而施,在患者 能忍受的情况下对痉挛的肌肉弹拨3~5次; 而后再局部施鱼际揉法以缓解手法之痛。
13
主要穴位的定位
风池穴
【定位】在项部,当枕 骨之下,与风府相平, 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 端之间的凹陷处。 【操作】针尖微下,向 鼻尖斜刺0.8~1.2寸, 或平刺透风府穴,深部 为延髓,必须严格掌握 针刺角度与深度。
14
主要穴位的定位
天井穴
【標准定位】在上臂外 側,屈肘時,肘尖直上 1寸凹陷處。 【取法】 以手插腰,於肘尖(尺 骨鷹嘴)後上方1寸凹 陷處取穴。 ...
19
落枕的针灸推拿治疗
3、灸法 (1)取穴:阿是穴、天柱、肩中俞、悬钟。 (2)方法:常用艾条灸、艾柱灸,每穴灸1020分钟或5-7壮,1日两次。高血压患者不宜 重灸。 4、刮痧:疼痛部位。
20
落枕的针灸推拿治疗
三、封闭治疗 一般适用于对压痛点的治疗,选准固定而有明 显的压痛点,用2%利多卡因2ml加曲安奈德或 泼尼松龙2ml、维生素B122ml等,对压痛点进 行封闭。 四、功能锻炼 作头颈部的仰俯旋转活动,以舒筋活络,增强 颈部肌肉力量。
6
7
落枕的针灸推拿治疗
【治 疗】 一、手法治疗 常用手法有滚法、 指揉法、拿法、 弹拨法,可辅以 针灸治疗。
8
落枕的针灸推拿治疗
1、患者取坐位,医生立于其后侧或患侧。颈 项疼痛较甚者,可先指揉列缺、后溪诸穴。在 远端穴位作指揉法的同时,可嘱患者头部自主 地向各个方向作缓缓地活动约1~2分钟。 2、在颈项疼痛周围用轻滚法,逐步向主痛部 位移动,待患者病痛稍有缓解后,一手继续施 以滚法,而另一手要扶住患者的前额、下颌或 头部缓缓地做颈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左 右旋转的被动运动,约5分钟。
落枕的针灸推拿治疗
(3)手法:泻法, 悬钟穴直针1-1.5寸, 使局部及踝关节酸胀, 若针感上传者更佳。 落枕穴位于第2-3掌 骨头之间,背侧进针, 斜向掌侧,使酸胀、 重感向上臂放射。
18
落枕的针灸推拿治疗
2、梅花针 (1)取穴:大椎、风池、阿是穴 (1)自上而下、自内而外沿穴间连线叩刺。 阿是穴重叩,使局部发红或微出血,叩后可抜 火罐。
11
落枕的针灸推拿治疗
二、针灸治疗: 根据临床表现特点,以局部取穴为主,配以肢 体远端穴位。疼痛集中在颈部,不能屈伸者, 多与督脉和手、足太阳经有关;颈痛及肩、头 颈强直弯曲向患侧偏斜者,多与督脉和手、足 太阳经有关。
12
落枕的针灸推拿治疗
1、毫针 (1)取穴:主穴风池、大椎、天柱、落枕、 悬钟、后溪。配穴阿是穴、天井、外关、手三 里、人中、阳陵泉、昆仑、绝骨。 (2)方法:每次选3-5穴,先刺阿是穴,不留 针,再刺落枕穴或悬钟穴,捻针时嘱患者活动 颈项。
4
落枕的针灸推拿治疗
3、病患处肌肉挛缩明 显伴压痛,个别患者 压痛部位可摸到条索 状,有明显的压痛点, 压痛点可出现在肌肉 起止点,颈部前屈或 向健侧旋转可牵拉受 损肌肉加重疼痛。
5
落枕的针灸推拿治疗
4、X线检查:由于肌 肉痉挛,头颈部歪斜, 颈椎线侧位片可见脊 柱颈段生理弧度边直, 甚至反张成角;轻度 椎间隙狭窄。颈部X线 排除颈部骨质病变者。
23
落枕的针灸推拿治疗
【注意事项】 1、避免不良的睡眠姿势,枕头不宜过高、过 低或过硬。 2、睡眠是不要贪凉,以免受风寒侵袭。落枕 后应尽量保持头部于正常位置,以松弛颈部肌 肉。
24
落枕的针灸推拿治疗
3、针灸治疗时严格把握适应症,并及时做好 紧急处理的准备 4、手法治疗时动作要轻柔,不可使用暴力, 特别是骨质疏松的患者以防骨折和脱位。手法 后卧床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