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资源学复习

合集下载

生物资源学

生物资源学

生物资源学
复习提纲及答案
植物资源
第一节藻类资源
1. 藻类植物的特点?
(没有根茎叶分化,含光合色素进行光合作用,生殖器官为单细胞,合子萌发不形成胚)
2. 分别举出2种食用蓝藻、绿藻、褐藻和红藻
食用蓝藻(念珠藻——也叫地木耳或发菜、螺旋藻),食用绿藻(石莼、水绵),食用褐藻(海带、裙带菜),食用红藻(紫菜、石花菜)
3. 引起水华的主要是什么藻?(蓝藻)
4. 指出蓝藻、绿藻、褐藻和红藻相互区别的最明显的一个特征。

蓝藻:胞壁为多肽葡聚糖;含有蓝藻淀粉和蓝藻颗粒体。

绿藻:胞壁为纤维素;光合色素为叶绿素。

褐藻:胞壁为纤维素和藻胶;含有褐藻淀粉和甘露醇;藻体明显分为带片、柄部和固着器三部分。

红藻:胞壁为纤维素和藻胶;含有红藻淀粉和藻红素。

5. 电泳、凝胶层析使用的琼脂,是从什么藻生产得到的?
(红藻——红藻胶;紫菜、石花菜、江蓠等。


冰淇淋的藻胶是以什么藻为原料的?
(褐藻——褐藻胶;海带、裙带菜、绳藻等。


第二节菌类资源
1. 菌类的特征?(细菌——工业用乳酸菌;农业用根瘤菌;医用大肠杆菌、黏菌、真菌)
(没有根茎叶分化,不具光合色素,寄生或腐生。


2. 酿酒工业、面包食品、奶酪等的生产一般要用到什么菌?
(乳酸菌、酵母菌——工业用真菌)
3. 举出五种食用真菌。

(香菇、平菇、金针菇、草菇、银耳、竹荪、猴头)。

生物资源学复习要点

生物资源学复习要点

生物资源学复习要点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将自然资源定义为:在一定时间、一定空间条件下能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以及将来福利的自然因素和条件。

生物资源:是自然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生物圈中对人类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动物、植物、微生物有机体以及由它们所组成的生物群落。

包括三个层次:基因、物种、生态系统生物资源的价值:消费使用价值:指那些不经市场流通,直接被消费者利用的自然产品的价值。

如:薪柴和肥粪、蛋白质(来源于野生动物,包括鱼类、昆虫、蛆类、蜗牛等)生物资源的特性:系统性更新性(可再生性)地域性周期性有限性增殖性藻类蓝藻门细胞壁主要成分:多肽葡聚糖原生质体:核区/中央质:位于细胞中央区域周质/色素质:位于核区四周细胞中储存的光合产物:蓝藻淀粉、蓝藻颗粒体绿藻门细胞中有载色体(类似叶绿体)褐藻门形态:丝状体、叶状体、管状体、囊状体三部分:带片、柄部、固着器贮藏物质:褐藻淀粉、甘露醇裙带菜作为食用海藻的特点:味道好,其味道胜过海带,营养成分含量高,所含蛋白质、钙、维生素等均比一般海藻高,大量食用也不会使人体发胖。

工业用途:●褐藻胶(糖海带、掌状海带、绳藻、裙带菜、裂叶马尾藻、展枝马尾藻等):水溶性强,能进行离子交换食品工业:稳定剂、增稠剂纺织工业:印花布浆、人造纤维用作止血纱布医药卫生:代血浆、止血剂、止血粉、抗凝血剂、胶囊及药片崩解剂●甘露醇(灰叶马尾藻、斯氏马尾藻等):医药方面:治疗肝炎、休克、青光眼、糖尿病工业方面:合成硬质泡沫塑料菌类细菌门农业用细菌:褐球固氮菌、巴氏芽孢梭菌黏菌门真菌门木耳(黑木耳):铁含量高地衣由一种真菌(主导成分)和一种藻类共生三种生长型:壳状、叶状、枝状原生动物生殖:无性生殖:二分裂、出芽生殖、多分裂、质裂有性生殖:配子生殖、接合生殖●鞭毛虫纲植鞭亚纲:绿眼虫、钟罩虫动鞭亚纲:锥虫●肉足虫纲根足亚纲:痢疾内变形虫辐足亚纲:太阳虫●孢子虫纲晚孢子亚纲:疟原虫焦虫亚纲:焦虫●丝孢子虫纲黏孢子虫亚纲微孢子虫亚纲:蚕微粒子虫●纤毛虫纲动片亚纲寡毛亚纲:草履虫多膜亚纲经济价值:鱼的天然饵料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生命科学研究的材料在石油勘测中的作用有刺胞动物出现对称体制——辐射对称;水螅型、水母型●水螅纲●钵水母纲旗口水母木目:海月水母●珊瑚纲扁形动物线虫体壁:角质层:上、外、中、内表皮层肌肉●无尾感器纲毛首目:鞭虫色矛目:色矛线虫●尾感器纲小杆目:小杆线虫蛔目:蛔虫轮虫环节动物出现分节——同律分节血液中含:血红蛋白、血绿蛋白、蚯蚓血红蛋白生殖:无性生殖:横分裂、出芽生殖有性生殖软体动物身体柔软不分节,左右对称或不对称,身体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

生物资源学复习资料

生物资源学复习资料

绪论1、自然资源和生物资源自然资源:经过人类发现而被输入生产过程或直接进入消耗过程,变成有用途、有价值东西的自然物质,统称为自然资源。

例大气、水、气候、土地、矿物、生物、太阳能、风能等。

生物资源:指生物圈中对人类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动物、植物、微生物有机体以及由它们所组成的生物群落。

它是自然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包括基因、物种、生态系统三个层次。

2、生物资源的特性一、系统性:自然界中生物个体离不开种群,种群离不开群落,群落离不开生态系统,各生物物种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达到一个自然平衡。

如果某一成分的破坏会影响其他成分甚至整个系统。

二、可更新性(再生性):生物可通过繁殖而使其数量和质量恢复到原有的状态。

但生物资源的可更新性有一定的限度与条件,超过其限度将会造成生物资源的退化直至灭绝。

三、地域性: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不同的生物资源。

同一种生物资源分布在不同地区,其资源数量和质量存在有差异。

四、周期性:指生物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发生有规律的重复变化,它是由于生态系统中生物活动同期性的循环变化而决定的。

可分为:1)日周期;2)季节周期:3)年周期。

五、有限性:生物资源可更新的能力有一定限度,不能无限制地增长下去的,如果对其开发过度,可导致整个资源枯竭灭绝,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表现为:一是生物资源本身数量是有限的,二是人类对其开发利用的强度是有限的。

六、增殖性:生物资源在一定条件下其利用价值不断提高的一种资源属性。

当然在不良行为下,也可导致其价值下降。

3、有效积温法则动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其各个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K=NX(T-C)。

4、生物资源的利用原则1、保持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开发利用某一生物资源之前,必须掌握该种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规律,考虑其利用的方式、程度,再制定出合理的利用计划。

2、保持物种的最丰富性自然界每一类生态系统,不论是森林、草原、湖泊、海洋,还是荒漠都有不同的生物物种组合,它们之间彼此依赖,互助互惠,而又相互制约、激烈竞争,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生物资源学复

生物资源学复

5.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和野生植物培植的总体发展水平较低。
良莠不齐。
二、说出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无序利用的原因。
(1)对产业发展管理不力
(2)对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企业引导、扶持不够 a. 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企业深加工能力薄弱,科技 含量有待提高。 b. 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企业合法高效的流通环节
尚未建立。
c.部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企业所具有的公益性质
界相似。特产科有叉角羚科、山河狸科、鳗螈科、两栖鲵科、
弓鳍鱼科、雀鳝科等。特有属如美洲麝牛、美洲河狸、美洲
獾、美洲松鼠、豹鼠、美洲驼鹿、白头海雕等。本区内有相
当多的动物与本界古北区相同,这间接证实了东北亚和阿拉 斯加曾有大陆桥的存在。
热带区(埃塞俄比亚区)(Ethiopian realm):
包括沙哈拉沙漠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阿拉伯半岛的南部和
工业用昆虫是指那些在生活中产生的分泌物、丝、
酿造的物质等可做工业原料的昆虫.如紫胶、白蜡、五
倍子、家蚕、柞蚕、蓖麻蚕和天蚕。
饲用昆虫资源:
饲用昆虫是指用作养殖动物饲料或饲料添加剂的昆
虫.现目前已开发的饲料昆虫资源如下:蝇蛆、黄粉虫、蚕
蛹粉、蚕沙、蜂花粉、蜂胶、蜂蛹、中华稻蝗、蛴螬、柞蚕 免疫活性蛋白、蚂蚁、蚱蜢、蝉、血蛆虫、蝼蛄、金凤蝶、 蜂尸、僵蚕、蟑螂、金龟子以及螳螂.
位于非洲西边的许多小岛。哺乳类的特有目有蹄兔目、管齿目,
特有科有金毛鼹科、鳞毛鼠科、跳兔科、滨鼠科、河马科、长
颈鹿科等,特有种有大猩猩。黑猩猩、狒狒、非洲象、非洲犀 牛、大羚羊、斑马等。鸟类的特有目是非洲鸵鸟目和鼠鸟目。 爬行类的避没、飞龙,两栖类的爪蟾,鱼类的非洲肺鱼、多鳍 鱼为本界的特产动物。
新热带区
六、造成我国鸟类资源状况不断恶化的最主要的原因有 哪几个方面?

海洋生物资源复习重点

海洋生物资源复习重点

海洋生物资源复习重点1、海洋生物资源天然海域中可供人类使用的动植物,以及为这些动植物提供食物保障的饵料生物种类和数量的总称。

2、海洋生物资源学研究的内容以海洋生物资源为背景, 研究海洋生物资源的种类、基础生物学、行动与洄游、渔场渔期、资源评估、资源预报、资源调查、资源管理、我国及世界海洋渔业资源概况等内容。

3、动物个体发育全过程分几个阶段动物从受精卵开始,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器官形成直至子代个体形成成长性成熟直至死亡个体发育的全过程中,个体的生理功能组织结构和器官形态都发生一系列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胚前期:从亲代生殖细胞形成到成熟的阶段;胚胎期:从受精卵形成开始到幼体形成破卵而出或离开母体之前的阶段;胚后期:从幼体破卵而出或脱离母体以后的阶段。

4、软体动物的基本特征(1)软体动物门是肉质丰富的多细胞动物。

体柔软,不分节,一般有肌肉质的足或腕,也有足退化的。

(2)软体动物身体柔软,不分节,两侧对称,一般分为头、足和内脏团三部分。

头部生有口、触角、眼和其它器官。

各类软体动物因生活习性不同,其头部的发达程度也不同。

足着生在身体腹面,头的后方,有丰富的肌肉组织,是软体动物的运动器官。

内脏团一般在足的背部,是心脏、消化、生殖等内部器官的所在部位。

(3)具有贝壳和外套膜。

(4)出现专职的呼吸器官——鳃。

5、节肢动物的基本特征(1)节肢动物门是具有外骨骼的多细胞动物,它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的一门,类群多,分布广,与人和动物的关系极为密切。

(2)身体分部,各部在生理机能上也出现了分工,头部为感觉和取食中心,胸部为运动和支持中心,腹部为营养和繁殖中心。

(3)附肢分节。

(4)具有发达的横纹肌,肌肉与体壁之间不形成连续的肌肉层,而是发展为分离的肌肉束。

在节肢动物以前的动物肌肉都是平滑肌,从节肢动物开始形成横纹肌,获得高度发达的运动机能。

(5)体被含有几丁质的外骨骼。

(6)具混合体腔和开管式循环系统。

(7)呼吸系统多样性,但都是体壁的衍生物。

生物知识备考重点梳理

生物知识备考重点梳理

生物知识备考重点梳理一、生命的起源与生物的进化1.生命的起源:化学进化论、原始海洋、生命的化学进化过程2.生物的进化:自然选择、遗传与变异、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比较解剖学、分子生物学)二、生物的分类与命名1.生物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2.生物命名法则:双名法、生物命名原则三、细胞与细胞学说的建立1.细胞的概念: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结构与功能2.细胞学说的建立:施莱登、施旺、魏尔肖四、植物的生长发育与生殖1.植物生长发育: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植物激素的作用2.植物生殖: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植物的繁殖方式五、动物的生长发育与生殖1.动物生长发育:胚胎发育、胚后发育、青春期2.动物生殖:生殖系统、繁殖行为、生殖策略六、生态学基础1.生态系统的概念:生物群落、生态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七、遗传学基础1.遗传物质:DNA、基因、染色体2.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连锁与交换、基因重组八、生物技术及其应用1.基因工程:DNA重组技术、基因转移、基因治疗2.细胞工程:细胞培养、细胞融合、核移植3.酶工程:酶的特性、酶的制备、酶的应用4.发酵工程:发酵过程、发酵设备、发酵产品的应用九、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2.生物多样性保护:就地保护、易地保护、生物技术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3.可持续发展:生态足迹、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战略十、人体生理功能与健康1.人体生理功能: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2.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心理平衡、预防疾病以上是生物知识备考的重点内容,希望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

习题及方法:1.知识点:生命的起源与生物的进化习题:请简述生命的化学进化过程。

解题方法:回顾课本中关于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描述,结合相关知识点,按照时间顺序,从原始大气到有机小分子,再到有机大分子,最后到原始生命的形成,逐步阐述。

生物资源学复习3

生物资源学复习3

生物资源学复习第一章绪论生物资源的概念:是自然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生物圈中对人类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动物、植物、微生物有机体以及由它们所组成的生物群落。

生物资源包括基因、物种以及生态系统三个层次,对人类具有一定现实和潜在的价值,它们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物质体现。

生物资源的特性:1.系统性;2.可更新性;3.地域性;4.周期性;5.有限性;6.增值性。

第二章植物资源第一节藻类植物一、藻类植物的基本特征(教材第9页)二、藻类植物资源利用:分别举出2种食用蓝藻、绿藻、褐藻和红藻:食用蓝藻(念珠藻、螺旋藻),食用绿藻(石莼、水绵),食用褐藻(海带、裙带菜),食用红藻(紫菜、石花菜)。

第二节菌类植物一、菌类植物的基本特征(教材第20页)二、菌类植物资源利用:1.食用;2.药用;3.工业用;4.其他。

举出五种最常见的食用菌类:香菇、猴头、银耳、平菇、草菇、竹荪、金针菇、蘑菇举出四种药用真菌:灵芝、脱皮马勃、茯苓、竹黄、黑木耳、虫草第三节地衣资源地衣一般由什么组成:真菌和藻类地衣资源的利用:1.药用;2.食用;3.饲用;4.环境监测。

第四节苔藓植物资源一、苔藓植物主要特征(教材第34页)二、苔藓植物的资源利用:1.药用;2.工业用;3.园林应用;4.指示大气污染。

园林苔藓主要用在什么方面?:1.花卉根部包扎;2.土壤添加物;3.盆景材料。

第五节蕨类植物一、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教材38页)二、蕨类植物的资源利用:1.药用;2.食用;3.观赏;4.工业;5.指示植物;6.农业上的应用。

举出两种最常见的药用蕨类:石松、卷柏、铁线蕨、鳞毛蕨、贯众、有柄石韦举出两种最常见的观赏用蕨类:肾蕨、巢蕨、桫椤、扇蕨、铁线蕨、凤尾蕨第六节裸子植物一、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教材48页)二、裸子植物的资源利用:1.园林绿化;2.食用;3.药用;4.工业用。

松、杉、柏树的叶子有什么区别:松树针形或条形、簇生,杉树条形或披针形、羽生,柏树鳞形或刺形,散生。

生物知识点总复习资料

生物知识点总复习资料

生物知识点总复习资料生物是一门关于生命的科学,涉及到生物界的各个方面。

本篇文章将为你提供一份生物知识点的总复习资料,帮助你系统地回顾与巩固你的生物知识。

1.细胞结构和功能1.1 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液泡、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亚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1.2 细胞的代谢活动-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细胞的增殖与分化1.3 遗传物质DNA与RNA- DNA和RNA的结构和功能- 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2.生物进化2.1 进化的基本概念- 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物种形成2.2 进化的证据- 生物地理分布、化石记录、同源器官、生化相似性2.3 人类的起源- 人类与灵长类动物的关系- 人类进化的里程碑事件3.生物分类与演化3.1 生物分类的原则与方法- 分类的基本原则和分类的层级- 形态、解剖、生理、生态等特征的分类法3.2 动物界的分类- 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等主要类群3.3 植物界的分类-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分类- 不同植物群体的特征和生态适应4.生态学4.1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群落、生物圈、生态位等基本概念-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4.2 生态平衡与稳定性- 自然平衡和人为干扰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的维护与保护4.3 人与环境的关系- 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防治5.遗传学5.1 基因和染色体- 基因的本质和基因遗传规律- 染色体结构和性别决定5.2 遗传的分子基础- 遗传信息的传递与变异- 遗传病的机制和预防5.3 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 基因工程、克隆技术和基因编辑 - 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以上是生物知识点的总复习资料,帮助你回顾和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

为了更好地巩固所学内容,建议你结合教材、课堂笔记和练习题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理解。

祝你取得好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整理,答案粗略,仅供参考)
第一章绪论
自然资源:凡是物质经过人类的发现,被输入生产过程,或直接进入消耗过程变成有用途的,或能给人予舒适感,从而产生有价值的东西,统称为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包括大气、水、气候、土地、矿物、生物、太阳辐射、风能,潮汐能等。

生物资源:是自然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生物圈中对人类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动物、植物、微生物有机体以及由它们所组成的生物群落。

生物资源包括基因、物种以及生态系统三个层次,对人类具有一定现实和潜在的价值,它们是地球生物多样性的物质体现。

国际上对生物资源进行评价主要有三种方法:
1、评价自然产品的价值,即消费使用价值。

2、评价商业性收货的价值,即生成使用价值。

3、评价生态系统功能的间接价值。

生物资源的价值可分为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
直接价值包括:消费使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间接价值包括:非消费使用价值、存在价值和选择价值。

生物资源的特性:生物资源是具有生命的有机体,是生物生长进化的产物,她具有与其他资源不同的特性:
1、生物资源的系统性
2、生物资源的可更新性(再生性)
3、生物资源的地域性
4、生物资源的周期性
5、生物资源的有序性
6、生物资源的增殖性
第二章植物资源
藻类植物的特征:(P9)
1、植物没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多为单细胞群体,、丝状体、叶状体或管状体。

2、藻类植物的生殖器官多为单细胞。

3、藻类植物含有叶绿色等多种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独立生活。

4、藻类植物的合子萌发不形成胚。

蓝藻门的重要特征:(P10)
植物体具有多细胞又有单细胞类型,多细胞又分为非丝状体和丝状体类型,其中丝状体类型中的有些种类可以前后滑行或左右摆动。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多肽葡萄糖。

原生质体分为两部分,即核区,又称中央质,位于细胞的中央区域;周质又称色素质,位于核区的四周。

细胞中存储的光合产物主要有蓝淀粉和蓝颗粒体,在鱼腥藻属和念珠藻属等丝状蓝藻中,部分营养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分化形成一种特殊的营养细胞,叫做异形胞。

它的功能主要是将藻丝体分隔成藻殖段进行营养繁殖。

其细胞内含有固氮酶,可直接固定大气中的氮气。

单细胞和群体蓝藻主要靠细胞分裂和群体破裂进行繁殖;丝状体蓝藻则主要以藻殖段的形式来繁殖。

蓝藻门的资源利用:
1、食用蓝藻:念珠藻、螺旋藻等。

2、药用蓝藻:念珠藻、海雹菜等
3、其他
绿藻门的重要特征:(P11)
绿藻的形态多种多样,有单细胞、群体、丝状体、叶状体、管状体等。

绿藻细胞的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构成。

绿藻细胞中的载色体和高等植物中的叶绿体结构类似,其所含的光和色素也和高等植物相同,主要有叶绿素a、b,多数种类的载色体有一至多个蛋白核。

绿藻
的贮藏物主要为淀粉。

绿藻中一些种类的营养体和多数种类的孢子或配子具有2条或4条顶生等长鞭毛。

绿藻门的资源利用:
1、食用绿藻:石莼、水绵、小球藻属等。

2、药用绿藻:软丝藻、礁膜、蛎菜等
红藻门的重要特征:(P17)
植物体除少数种类为单细胞外,绝大多数为多细胞体。

形态上有丝状、叶状、壳状等多种类型。

红藻细胞具纤维素和藻胶组成的细胞壁。

细胞内具有藻红素。

红藻的贮藏物是红藻淀粉。

繁殖方式有营养繁殖、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三种。

红藻门的资源利用:
1、食用红藻:紫菜属、石花菜江蓠等。

2、工业用红藻:紫菜、石花菜、江蓠等。

细菌门的特征:(P20)
形态:细菌个体微笑,且为单个细胞,一般长仅1—10um,宽0.5um,细菌在形态上常分为三种类型:球菌、杆菌和螺旋菌。

结构:1、细胞壁由含氮化合物或拟纤维素构成2、没有细胞核,与蓝藻相似3、多数无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只能进行寄生或腐生生活4、贮藏物质为肝糖、脂肪等5、以细胞分裂的方式进行细胞增殖,在外界环境条件不适宜时形成孢子。

生境:细菌有2000多种,各地角落都有,在空气、水、土壤、生物体中均能生长。

地衣资源的主要特征:(P29)
一、组成和营养关系
组成:多数地衣是由一种真菌和一种藻类共生(少数种类为一种真菌和两种藻类共生)。

构成地衣的藻类通常是蓝藻和单细胞或丝状的绿藻,菌类大多数是子囊菌,少数是担子菌,极少是半知菌。

一般认为,沈军是主导部分,地衣体的形态主要由参与共生的真菌来决定。

营养关系:地衣中藻类和真菌是一种互惠共生关系。

真菌吸收外界环境中的水分和无机盐,供给藻类;藻类含有光和色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养料,供给自身和真菌使用。

二、地衣的形态
地衣在生长过程中形成三种生长型:壳状、叶状、枝状。

三、地衣的结构
不同生长型的地衣其内部结构也不完全相同。

以叶状地衣为例,将其作垂直横切,则由上到下的结构依次为上皮层、藻胞层、髓层和下皮层。

四、地衣的繁殖
地衣的繁殖方式有三种:
营养繁殖:地衣中的菌、藻类共同进行。

无性生殖:由地衣中的菌类和藻类分别进行。

有性生殖:仅在共生的真菌中进行,共生的子囊菌最多,它们和子囊菌的有性生殖过程一样,最后形成子囊果。

五、地衣的种数及地里分布
全世界地衣有500余属,25000种。

我国约有200属,2000种。

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1、苔藓植物是一类小型的非微管高等植物。

其中较简单的与藻类相似,成扁平的叶状体;比较高等的种类已有假根和类似茎、叶的分化。

2、生殖器官为多细胞构造,且有不育细胞组成的保护层。

3、受精卵均发育成胚。

4、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配子体在世代交替中占优势。

5、苔藓植物分布很广,大多数生于阴湿环境中,或生于树干及树叶上,有的种类则生于裸露的岩面或极度干旱的环境中。

苔藓植物分三纲:苔纲、角苔纲、藓纲。

三纲主要特征比较:见P35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P176)
1、异律分节和身体部分:节肢动物身体的若干节相互愈合,分别组成头部、胸部和腹部,此称为异律分节。

有些种类的头胸两部愈合成头胸部,或胸部与腹部愈合为躯干部。

随着身体的部分,器官趋于集中,机能相应分化和提高,从而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2、附肢分节:附肢各节之间及附肢与身体之间都有可动的关节,增强了运动的灵活性和对复杂环境的适应性。

3、发达的几丁质外骨骼:由体壁的表皮细层向外分泌几丁质和蛋白质组成,分为上角膜、外角膜和较厚的内角膜三层。

4、体腔和循环:节肢动物的体腔属混合式体腔;循环系统为开管式循环系统。

5、消化系统:节肢动物的消化系统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

6、呼吸器官和排泄器官:节肢动物的呼吸器官,水生种类为鳃或书鳃,陆生种类为气管或书肺。

排泄气管一类是由肾管特化而来的腺体结构,一类为昆虫或蛛形纲成体的马氏管。

7、神经系统:节肢动物的神经系统和环节动物的相似,也为链状神经系统,所不同的是伴随身体的异律分节,神经节更加趋于集中。

8、生殖和发育:多数节肢动物属雌雄异体、异体受精。

生殖方式主要为两性生殖,卵生,也有孤雌生殖、幼体生殖、多胚生殖和卵胎生等方式。

第四章生物资源的引种与驯化(P320)
植物引种:是从外地或外国引进一个本地区或本国所没有的植物,经过驯化培养,使其成为本地区或本国的一种栽培物种。

植物引种的目的:主要在于增加本地区植物资源种类的多样性,涉及林木、蔬菜、水果、粮食、花卉、牧草及环境保护植物等众多领域。

植物引种选择原则:
1、气候条件:包括气温、降水、湿度、风等。

2、土壤条件:包括土壤酸碱度(PH值)及含盐量、土壤排水性状及通气性、土壤温度、土壤养分等。

3、土壤微生物
4、地形
第五章:中国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中国生物资源现状分析:(P351)
1、资源本底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资源生物已受到严重威胁
3、资源生物多样性减少及原因:(1)、栖息地的丧失和片段化(2)、掠夺式过度利用,过度采伐,滥捕乱猎(3)、环境污染(4)、经营品种的单一化(5)、外来物种的引入
生物资源的保护对策:
1、开展生物资源的本底调查
2、建立自然保护区
3、加强生物资源的引种、驯养
4、严禁滥采乱伐,滥捕乱猎,制定保护法
5、加强法制,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中国生物资源的利用原则:
1、保持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保护生物的最丰富性
3、种群的最大持续产量
4、最适持续产量
5、最小生存种群理论
6、最佳生境原则
7、一些重要的猎取对策
8、中国生物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发展思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