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西医治疗方法
痤疮的西医治疗方案

一、概述痤疮,又称青春痘,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好发于青春期男女,随着年龄的增长,痤疮症状逐渐减轻。
痤疮的发生与皮脂腺分泌过多、毛囊口堵塞、细菌感染、遗传、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关。
西医治疗痤疮主要针对病因,采取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多种方法。
二、西医治疗方案1. 药物治疗(1)外用药物①抗生素类:如克林霉素、红霉素、甲硝唑等,具有杀菌、抗炎作用。
②过氧化苯甲酰:具有杀菌、脱脂作用,可用于治疗轻度痤疮。
③水杨酸:具有去角质、抗炎作用,可用于治疗轻度至中度痤疮。
④果酸:具有去角质、抗炎作用,可用于治疗轻度至中度痤疮。
⑤维A酸类:如维A酸、阿达帕林等,具有调节皮脂腺功能、促进表皮细胞更新作用,可用于治疗中度至重度痤疮。
(2)口服药物①抗生素类:如四环素、米诺环素、多西环素等,具有杀菌、抗炎作用,可用于治疗中度至重度痤疮。
②避孕药:如复方炔诺酮片、达英-35等,具有调节激素水平、抑制皮脂腺分泌作用,可用于治疗中度至重度痤疮。
③异维A酸:具有调节皮脂腺功能、促进表皮细胞更新作用,可用于治疗重度痤疮。
2. 物理治疗(1)红蓝光治疗:通过红蓝光照射,具有杀菌、抗炎、促进表皮细胞更新作用。
(2)微晶磨削术:通过磨削皮肤表面,去除角质层,促进表皮细胞更新。
(3)激光治疗:如强脉冲光、二氧化碳激光等,具有杀菌、抗炎、促进表皮细胞更新作用。
3. 手术治疗(1)囊肿切除:对于较大的囊肿或结节性痤疮,可进行囊肿切除手术。
(2)痤疮疤痕修复:对于痤疮留下的疤痕,可进行激光治疗、微晶磨削术等修复治疗。
三、治疗原则1.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体质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 综合治疗:结合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多种方法,提高治疗效果。
3. 长期治疗:痤疮治疗需长期坚持,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4.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辛辣、油腻食物,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用手挤压痤疮。
四、预后经过合理的治疗,大部分痤疮患者可获得明显改善。
中西医药结合治疗痤疮的思路与方法

中西医药结合治疗痤疮的思路与方法目的探索治疗痤疮的新途径。
方法在门诊中,使用中西医药结合的分级与分型方法诊治痤疮患者。
结果治疗4w后的总有效率为86.96%,8w后的总有效率为93.48%。
结论中西医药结合治疗,能标本兼顾,迅速改善症状,有效缩短疗程,并可减少抗生素的用量和使用时间,减少或免除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标签:中西医药结合;痤疮;思路;方法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病,用化学药物治疗,能有效杀灭痤疮丙酸杆菌等病原体,起效快,但大多毒副作用明显。
如:红霉素、罗红霉素可引起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皮疹、皮肤瘙痒、头昏、头痛、肝功能异常(ALT及AST升高)、外周血细胞下降等。
四环素、盐酸多西环素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并有食管炎和食管溃疡的报道,可致肝毒性、胰腺炎、过敏反应、斑丘疹、红斑、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紫癜、心包炎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皮损加重,过敏性休克,哮喘,光敏、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嗜酸粒细胞减少、头痛、视神经乳头水肿、二重感染、维生素缺乏、真菌繁殖、口干、咽炎、口角炎和舌炎等。
氨苯砜可引起恶心、上腹不适、纳差、头痛、头晕、失眠、无力、贫血、粒细胞缺乏、白细胞减少、药疹、剥脱性皮炎、发热、淋巴结肿大、肝功能损害、单核细胞增多、肾炎、神经精神等损害。
异维A酸、维胺酯可引起皮肤干燥、脱屑、瘙痒、皮疹、掌跖脱皮、瘀斑、继发感染、口腔粘膜干燥、疼痛、结合膜炎,严重者角膜混烛、视力障碍、视乳头水肿,头痛、头晕、抑郁、骨质疏松、肌肉无力、疼痛、胃肠道症状、鼻衄等;妊娠服药可导致自发性流产及胎儿发育畸形;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沉加快、肝酶升高、血脂升高、血糖升高、血小板下降等。
其它化学药物亦然。
选用天然药物治疗,相对安全,可以避免以上的毒副反应,但起效慢,疗程长,患者缺乏耐心,易半途停治。
探索起效快、疗程短、毒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是当前急需研究的课题。
随着人们对痤疮发病机理的深入研究,已出现中西医药并用的诊治思路与疗法,有一定的优势。
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40例

用手挤压和乱用药物 ; 避免使用油脂性化妆品。 2 2 治疗组 . 中医辨证论治 : 肺热血热型 2 O例, 面部皮疹 以
与对 照 组 比较 , P< O 0 .5
4 讨 论
红色或 皮色粉刺丘疹 为主 , 少许脓疱 , 部分病例伴 皮肤瘙痒 ,
舌 苔 薄 黄 , 弦数 , 宜 宣 肺 清 热 , 用 枇 杷 清 肺 饮 I 加 减 : 脉 治 方 1 ] 枇
酰凝 胶 , 天 2 , 涂 患 处 。 每 次 外
炎症性 皮肤病 , 发于青 少年 颜 面部位 , 好 临床 上 以面部的粉 刺、 丘疹 、 脓疱或结节 、 囊肿为特征 , 易反复发作 。其详细发病 机理 目前 尚未完全清楚 , 已知 内分泌失调 , 皮脂分泌过多 以及 毛囊内微生物感染是痤疮发病的主要因素 。本病属于 中医学 “ 肺风粉刺” “ 、酒刺” 的范畴 。笔者 自 20 年 至今 应用 中西 医 08 结合治疗痤疮 4 例 , O 疗效满意 , 现报道如下 。
西医认为痤疮是一种多病 因性疾 病 , 多病 因常指 : 其 雄激
素 及 其代 谢 产 物 增 多 , 皮 脂 腺 活 性 增 强 ; 囊 漏 斗 部 角 化 过 使 毛
杷 叶 1 , 白皮 1 , 2g 桑 2g 黄芩 i , 0g 生地 1 , 2g 赤芍 1 , 皮 0g 丹
1 , 子 1 , 0g 栀 2g 连翘 1 , 参 3 , 母 1 , 5g 丹 0g 知 0g 黄柏 1 , 0g 生 甘 草 5g 大便 秘 结 不 通 加 大 黄 1 ( , Og 后下 )枳 实 1 ; 经 前 , 0g 月
皮损 全 部 消 除 , 有 色 素 沉 着 , 新 疹 出 现 ; 效 : 损 消 除 留 无 显 皮 8 以上 , 新 疹 出 现 ; 效 : 损 消 退 6 以 上 , 新 疹 出 O 无 有 皮 O 无
正文论述

痤疮的中西医治疗摘要:了解中西医治疗痤疮的现况和进展,通过对目前已知的中西医治疗痤疮的治疗原则和方案进行阐述和分析,发现传统的单一治疗法尚具有局限性,中西医结合治疗是今后痤疮治疗领域的趋势。
关键词:中医治疗西医治疗痤疮目录一、概述 (1)二、中西医结合治疗 (1)(一)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的理论基础 (1)(二)就其病因病机理而言, 西医方面主要责之于 (1)三、辨证论治 (1)(一)肺经风热型 (1)(二)胃肠湿 (1)(三)热毒型 (1)(四)肝经郁热型 (2)(五)阴虚火旺型 (2)(六)冲任失调 (2)四、中医治疗 (2)(一)外治 (2)(二)内治 (2)五、西医治疗 (3)六、总结 (3)参考文献 (4)痤疮的中西医治疗一概述:痤疮是一种与性腺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传统观念认为,痤疮是一种单纯的青春期疾病。
然而,临床研究发现相当一部分患者表现为持久性或迟发性痤疮(即青春期后痤疮),临床上反复发作,亦有一部分患者表现为经前痤疮,等等。
这些临床特点,使得痤疮与单一的中医或西医治疗常相抵触,或因临床疗效不佳,或因副作用太大而不得不终止治疗。
经过多年的临床治疗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有着其独特的疗效,体现了中西医的优势互补。
二(一)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的理论基础:众所周知,中西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要想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并非易事,除了贯通中西医基础理论知识以外,一种临床诊疗思维的树立显得尤为重要。
一般的观点认为中西医结合就是西医的诊断加中医的治疗,这种结合是一种表面的、非实质性的、感性的结合。
而真正意义上的,可以从某种层面反映中西医结合本质的诊疗方法就是在中西医诊疗理论的框架基础上,以辨病与辨证相统一,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促进中西医诊疗方法上的优势互补,创立一种既能从生物学角度揭示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又能从整体上把握并反映疾病实质的证的临床辨证方法。
(二)就其病因病机理而言, 西医方面主要责之于:雄性激素与代谢产物增多使皮脂腺活性增强;毛囊漏斗部导管角化,皮脂排出受阻,并与相对的缺氧环境有关;毛囊皮脂腺单位中的微生物的作用;炎症宿主的免疫反应;遗传也可能是重要因素。
2024版中国痤疮治疗指南

2024版中国痤疮治疗指南痤疮,又称青春痘,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主要发生在青春期,但也可在成年人身上出现。
它的主要症状是痤疮疹、粉刺、脓疱和囊肿等。
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中国医学会皮肤科分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编写了2024版中国痤疮治疗指南。
该指南着重强调了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
痤疮的病情往往因人而异,因此应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个人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指南提出了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痤疮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类,并根据不同类别提出了相应的治疗建议。
对于轻度痤疮,指南推荐外用药物治疗。
首选的外用药物包括经皮吸收性孕激素、苯甲硫脒类药、外用抗生素和外用维甲酸等。
这些药物能够减少皮脂分泌、抑制炎症反应和破坏痤疮病原菌,从而减轻痤疮症状。
此外,还可以使用光疗、化学剥脱和微针治疗等辅助治疗手段。
这些治疗方法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等优点。
对于中度和重度痤疮,指南推荐联合治疗,即内服药物联合外用药物。
内服药物主要包括口服孕激素、口服抗生素和口服异维甲酸等。
这些药物可以从内部调节激素平衡、抑制痤疮病原菌和降低皮脂分泌。
与此同时,外用药物仍然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可以使药物作用更加直接和局部。
此外,指南还提到了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如维持皮肤清洁和饮食调理等。
值得一提的是,该指南还特别关注了痤疮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
痤疮作为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不仅会对患者的外貌造成负面影响,还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压力。
因此,指南建议医生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并及时提供心理支持和干预。
总之,2024版中国痤疮治疗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为详尽和灵活的治疗方案,旨在帮助医生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此外,指南还提供了关于痤疮的预防和日常护理的建议,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和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指南的发布将对改善痤疮患者的诊疗质量和临床疗效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治疗痤疮的最佳方法

治疗痤疮的最佳方法文章目录治疗痤疮的最佳方法1、治疗痤疮的最佳方法是什么1.1、祛痘化妆品很多祛痘的化妆品,对于部分患者在使用初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在后期复发的几率几乎是99%,只有部分症状较轻的青春痘患者,在使用后没有复发的迹象。
1.2、西药制剂外用疗法这种治疗方法是通过激素类制剂或液体制剂治疗,虽然它可以迅速控制表面症状,但副作用大,容易形成依赖,对皮肤造成直接伤害,降低免疫力,容易留下疤痕。
1.3、针清疗法针清疗法是利用刺针将成熟的痘痘刺破,挤出后消炎,涂以痤疮护理水。
这种治疗方法要求下手准、虽然可以直接祛除痘痘,但极易形成痘印,治疗过程痛苦。
1.4、激光治疗点阵激光采用国际最先进的微透镜技术,产生的大量微小超脉冲光束作用到皮肤后也只形成直径为0.12毫米至1.2毫米、深度在2毫米的微小孔,可瞬间气化深层瘢痕组织,摒弃了磨削、大光斑等损伤性较大的传统激光模式,治疗青春痘疤痕更安全有效。
2、治疗痤疮的中医方法2.1、肺经蕴热怔主要表现为粉刺初起,红肿疼痛,面部瘙痒,可有口干,小便黄,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象浮数。
治疗以清肺凉血为主,常用的方剂是枇粑清肺饮,主要药物有:枇粑叶,桑白皮,知母,黄芩,银花,赤勺,生地,生石膏,生甘草等。
2.2、脾胃湿热证主要表现为粉刺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可以挤出黄白色碎米粒样脂栓,或有脓液,颜面出油光亮,拌口臭口苦,食欲时好时坏,大便粘滞不爽,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治疗以清利湿热为主,常用的方剂是芩连平胃散,主要药物有:黄连,黄芩,白术,厚朴,蛇舌草,茵陈,六一散,生甘草等。
2.3、血瘀痰凝证主要表现为痤疮日久,质地坚硬难消,触压有疼痛感,或者颜面凹凸如橘子皮,女性可有月经量少,痛经,经期痤疮加重等症状,舌暗苔薄,脉涩。
治疗以活血化痰,软坚散结为主,常用的方剂是大黄蛰虫散,主要的药物有:大黄,蛰虫,水蛭,蛇舌草,桃仁,红花,益母草,陈皮,白术,生甘草等。
3、治疗痤疮的偏方3.1、大蒜大蒜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对发炎的痘痘有抑制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的临床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的临床体会发表时间:2016-05-09T10:16:04.137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6期作者:李桂深[导读] 北流市皮肤病防治院中西医结合内服外擦治疗痤疮,疗效好,复发率低,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北流市皮肤病防治院广西玉林 537400)【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内服、外擦治疗痤疮的有效途径;方法:对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到本院门诊就诊的168例痤疮患者,以“清热消痤饮”为基本方辨证加减内服,10天为一疗程,配合外擦西药配剂“氯柳酊”;结果:治愈114例,显效5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7.62%。
结论:中西医结合内服外擦治疗痤疮,疗效好,复发率低,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关键词】痤疮;中西医结合;内服、外擦【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6-0149-02 痤疮是一种内分泌功能失调、病源菌感染、遗传、饮食、不良精神剌激等多种因素所致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多见于青年男女,好发于面、胸、背等部位,表现为粉剌、丘疹、脓疱、结节囊肿,俗称为“青春痘”。
中医称本病为“粉疵”、“面疱”、或“酒剌”。
本病的病因为肺气不清,外受风热;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胃热上蒸;亦可为月经不调,瘀滞化热等。
因颜面部是肺、胃、大肠经所行部位,内热不得透达,或肺经蕴热,外感风邪,或脾胃湿热,内蕴上蒸面部而形成。
所以主要是肺、胃、大肠郁热所致,治疗多以清利肺胃湿热,通府行气、凉血解毒、化瘀散结之中药治疗。
现将作者近几年来自拟“清热消痤饮”内服加西药配剂“氯柳酊”外搽治疗痤疮16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来自本院皮肤科2013年3月—2015年3月门诊病人,其中男98例,女70例;年龄在14~28岁;病程2~4年不等。
1.2入选标准全部病例符合荨常性痤疮的诊断标准。
皮损主要表现为面部、胸部、背部散在与毛囊一致的丘疹,色红或淡红或呈肤色,称白头粉剌;有的其顶端呈黑色称黑头粉剌;有的皮损以丘疹、脓疱为主,周围潮红,炎症性皮损逐渐增多;有的皮损以结节、囊肿为主,结节呈坚硬暗红色,自觉疼痛,可形成囊内粘稠分泌物,压之有波动感,愈后常形成瘢痕疙瘩。
痤疮治疗方案

痤疮的治疗方案一、寻常性痤疮(一)轻度(I级)痤疮治则:除粉刺、抗炎、去脂。
以外用药为主。
1、每日晨用温水硫磺皂(或去痘洗面奶)洗面。
2、痤疮护理:挤粉刺+负离子(或紫外线)喷雾+药物面膜qw3、炎性丘疹脓疱:外用5%BP乳剂、樟硫霜4、粉刺:微甲酸制剂如维特明霜、迪维霜、维胺脂霜、达芙文凝胶5、口服药物:四环素+痤疮合剂6、预防复发:皮疹消退后经常外涂抗角化药如微甲酸制剂维持治疗4~6个月。
(二)中度(II~III级)痤疮治则:除粉刺、抗炎、去脂。
疗程适当延长。
1每日晨用温水硫磺皂(或去痘洗面奶)洗面。
2、皮肤护理:挤粉刺+负离子(或紫外线)喷雾+药物面膜qw3、炎性丘疹脓疱:外用5%BP乳剂(或必麦森)、樟硫霜4、粉刺:微甲酸制剂维特明霜、迪维霜、维胺脂霜、达芙文凝胶5、口服6、药物:(1)痤疮合剂(2)四环素0.25tid(或美满霉素)、TMP0.1bid。
(3)为消除皮脂过多加服(4)异微A酸10mg bid,但必须停用四环素改用红霉素,(5)疗程一般6~8周,(6)达III级者减药维持4个月。
(7)对异微A酸有禁忌症者可选用抗雄激素药物,(8)女性选用达英-35,(9)男性口服(10)丹参酮。
(11)皮脂分泌多、有个别结节出现者可服(12)用异微A酸10mg bid,(13)疗程一般6~12周,(14)视病情减药维持4个月。
(三)重度(IV级)痤疮:除与中度III级治疗相同之外,其不同点:1、红霉素0.25~0.5qid,加服2、异微A酸10mg tid,3、疗程一般在8~12周,4、然后减药维持6个月。
5、炎症明显者应加服6、氨苯砜50mg bid,,加服7、TMA.0.1bid.8、异微A酸有禁忌症时可加用抗雄激素药物。
女性可口服9、螺内酯20mg每日2~3次或达英-35。
男性用抗雄激素药物要谨慎,10、可短期选用西咪替丁0.2 bid。
也可应用地塞米松0.375mg每晚服11、用或口服12、丹参酮4片,bid,连用4~6个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痤疮西医治疗方法
【痤疮的治疗措施】
⒈注意调节消化道功能,少吃动物性脂肪、甜食和刺激性食物,要常用温水,含硫磺或其他去脂消炎的香皂洗涤患处。
⒉不要用手抠或挤压粉刺,不要使用油脂类化妆品和皮质类固醇激素。
⒊禁用溴、碘类药物。
⒋向患者解释清楚痤疮是青春期内分泌的变化,主要是因性激素的变化而产生的一种常见现象。
治疗可以减轻皮损,但很难完全消退,而随内分泌变化可周期性加重或减轻。
⒌内服疗法,可以服用复方痘立消去疤除印药物
广谱抗生素可以控制炎症,以感染为主的应首选抗生素,以四环素类最好。
四环素可能抑制痤疮丙酸杆菌和对白细胞趋化性的抑制作用,能使皮脂中游离脂肪酸浓度明显下降。
四环素可采用小剂量、长疗程,开始0.25g,每日4次,连服一个月,以后每2周递减0.25g,至每日0.25g时再维持一个月。
红霉素的用量及用药时间同四环素。
对其他抗生素无效的病例,可选用美满霉素(二甲胺四环素)50mg,每日2次,2~3周后减为50mg,每日1次。
氯洁霉素(Clindamycin)是四环素最好的替换药,适用于炎症重或对四环素耐药者。
开始剂量0.15g,每日2次,病情控制后减为每日1次,平均疗程3个月左右,可引起严重腹泻和假膜性结肠炎等副作用,故仅用于皮炎重而无肠道疾病的患者。
卡芭迪祛疤组合
性激素不能作常规应用。
1)乙烯雌酚严重的患者可以用乙烯雌酚1mg,每日1次内服,10天为1
疗程。
如女病人使用,要在月经后5天开始使用,对于月经前加重的女患者可在月经开始后两三周内每天服乙烯雌酚0.25~0.5mg。
对有栓塞性疾病、半身不遂、肝脏疾病、子宫不正常地出血者禁用。
2)也有人对女病人应用绒毛膜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Chorionic gonadotropin)每周1次,肌注500~1000U,不在月经前5~10天内应用。
3)黄体酮对病情严重的以及月经前加重的女患者,可在经前10天肌肉注射黄体酮10mg,经前5天再注射5mg。
■抗雄性激素抗雄激素治疗能降低皮肤表面游离脂肪酸含量和减少皮肤表面细菌数,从而阻止或/和减轻毛囊及其周围不同程度的炎性反应而达到治疗作用。
卡芭迪祛疤组合官网
1)安体舒通每次20mg,每日3次。
2)酮糠唑每日200mg,顿服一月后改为每天100mg顿服。
3)西米替丁每次400mg,每日3次,一月后改为每次200mg,每天3次。
上述三种药物治疗女性痤疮,效果大为明显。
4)复方炔诺酮男性每天1片,连服4周,女性在月经来潮第5天,开始0.625mg,连服22天。
5)甲氰咪呱口服0.2g,每天3次。
饭前服药,4周为一个疗程。
认为有抗雄激素作用,可阻断二氢睾酮对毛囊受体的结合,抑制皮脂排出,减轻炎症。
皮质类固醇激素本身能引起痤疮性损害,对严重的囊肿性痤疮和聚合性痤疮,小剂量可减轻炎性反应,但只是暂时有效,长期应用就会发生许多副作用,一般尽量不用。
常用强的松10mg,每日2~3次,有效后逐渐减量,时间不宜过长,并注意其副作用。
目前多主张与女性激素或抗雄激素联合应用,效果更好。
维甲酸类抑制滞留的角化过度,防止新的阻塞和炎症形成,减少皮脂分泌和粉刺形成,对结节和囊肿性皮损效果好。
13-顺维甲酸1~2mg/kg,分两次服,连服2~3周,如需第二个疗程应停药8周后重复。
停药后皮损可继续好转,但有皮肤干燥、唇炎、消化道症状、致畸形等。
孕龄患者在服药期间及停药后半年内应避孕。
氨苯砜(DDS) 可能有抗炎作用,适用于囊肿性和结节损害,口服50mg,每日2次,连服1~2个月,应注意血液系统、肝损害副作用。
锌制剂有抑制毛囊角化或炎症作用,葡萄糖酸锌70mg,每日3次,连服4周,或硫酸锌0.2g,每日2~3次,连服4~12周,有胃肠道副作用。
维生素类
1)维生素B2、B6和复合维生素B。
2)维生素A每天15万U,连服4~8周。
3)维生素A每天15万U和维生素E每天50mg,连服4~8周。
⒍外用治疗
治疗的目的是消炎、杀菌、去脂、清除皮面过多的油腻,去除毛孔堵塞物使皮脂外流通畅。
保持皮肤清洁、控制感染。
可每日用热水,肥皂洗脸1~3次,用含有硫黄的药皂洗更好。
卡芭迪祛疤组合官网
抗生素类药物1%氯酊(氯霉素+水杨酸),2%红霉素酒精,1%洁霉素溶液等。
过氧化苯甲酰有杀菌、角质剥脱和溶解作用,抑制皮脂分泌,减少游离脂肪酸。
但少数患者对过氧化苯甲酰外用有反应,可产生接触性皮炎。
因此,用药前要作斑贴试验,无反应再用,实验证明使用3.5%过氧化苯甲酰洗剂、霜剂等制剂效果较好,外涂每日1~2次。
卡芭迪祛疤组合官网
维甲酸类有角质剥脱作用,如0.05%~0.1%维甲酸霜或溶液,每日外涂1~2次。
注意如用药后局部出现刺激反应性红斑、脱屑等,应暂停1~2日,然后继续使用,或从低浓度开始至皮肤耐受为止,可连用1~2个月。
白色洗剂(硫酸锌4.5,含硫钾4.0,玫瑰水或水加至100)减少皮脂,抑制感染,使毛囊口扩张,便于皮脂排出。
每日1~2次。
卡芭迪祛疤组合官网
⒏物理疗法
面膜有中药面膜和倒膜两种,在做之前均先清洁皮肤,然后涂药、喷雾、按摩使理疗、按摩、药物融为一体,相互作用达到治疗和美容的目的。
1)中药面膜将面膜粉加入少量的蜂蜜,用水调成糊状,然后涂于面部,边涂边喷雾边中医按摩手法循经按穴位和血循环的方向按摩。
2)倒膜面膜在基质中加入不同药物,制成各种霜剂,然后将霜剂涂于面部,边涂边喷雾边按摩数分钟,用脱脂棉将眼、鼻、口和胡须部盖好后,再将石膏用水调成稀糊状,立即涂于面部,注意要露出鼻孔和口,待石膏由软变硬变热,由热慢慢变凉,即可将石膏拿下。
皮损内注射用去炎松混悬液0.05~1ml(每ml含10mg)用盐水稀释注入严重的结节和囊肿损害内,每周1次,可连续3~4次。
卡芭迪祛疤组合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