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业产业化视角的农户分化行为研究——以鄢陵县花木种植村为例

合集下载

鄢陵县花卉产业研究的开题报告

鄢陵县花卉产业研究的开题报告

鄢陵县花卉产业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花卉产业作为新兴的绿色产业,在我国的农业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是近年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江苏省示范县的鄢陵县,其具有良好的地理独特性和气候条件,为花卉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在过去的几年中,鄢陵县发展花卉产业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但仍存在管理不规范、品种单一、营销渠道不稳定等问题。

因此,对于花卉产业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其发展的潜力和存在的问题,对于促进鄢陵县花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鄢陵县花卉产业的研究分析,总结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其发展的潜力和趋势,并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内容1. 鄢陵县花卉产业现状分析通过对当前鄢陵县花卉产业的发展状况、花卉品种和生产规模等进行分析,以全面了解鄢陵县花卉产业的现状及其主要问题。

2. 鄢陵县花卉产业发展趋势分析通过对当前国内外花卉市场的需求、产业政策及发展趋势等进行分析,预测鄢陵县花卉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3. 鄢陵县花卉产业营销渠道分析通过对鄢陵县花卉营销渠道的分析,了解其目前存在的问题,从而寻找营销渠道的优化方案。

4. 鄢陵县花卉产业创新模式研究通过对国内外花卉创新模式的分析,提出适合鄢陵县花卉产业的创新模式,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实地调查法、问卷法等多种研究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并运用SWOT分析、对比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分析。

五、研究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期能够全面、客观地了解鄢陵县花卉产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为其提供科学、有效的发展方向。

同时,本研究还可为其他地区的花卉产业提供有借鉴意义的研究成果。

河南鄢陵县花木产业:一枝花带动一座城

河南鄢陵县花木产业:一枝花带动一座城

河南鄢陵县花木产业:一枝花带动一座城一枝花带动一座城——河南省鄢陵县花木产业成长记本报记者杨志华张培奇孙锐李纯“鄢陵野色平于掌,也有江南此景无”。

60万亩花木苗圃为河南省鄢陵县绘出了一幅锦绣画卷,皂荚、银杏沿道路交错排列,玫瑰、紫薇在园中争奇斗艳。

在陈化店镇的新科桧柏园,花农于发科对记者感慨道:“以前辛辛苦苦种一年地也挣不了几个钱,现在养花种树住别墅,日子越过越红火了。

”9月24~27日,第十五届中国·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在这里举办。

鄢陵县委书记宁伯伟告诉记者:“鄢陵是我国最大的花木生产、销售集散地,花木品种有2400多个、年产量15亿株(盆),花木专业村122个、从业人员22万,主产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1670元,2014年花木产业销售额高达67亿元,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花木第一县’。

”技艺传承,从庭院经济到60万亩大田种植没有资源和区位优势的传统农区,充分利用传统技艺、发挥农民主动性、打造特色产业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选择鄢陵县地处亚热带和北温带过渡区,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是“南花北移、北花南迁”的天然驯化基地,可以大幅度提高花木跨区域移栽的成活率。

鄢陵花木栽培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享有“鄢陵蜡梅冠天下”的盛誉。

“宋朝时宫廷御花园所用的花木,要先在我们这里培育好再移栽过去。

”鄢陵县柏梁镇姚家村村民姚金华很有历史自豪感,即使在建国后“以粮为纲”的时代,这个村子花木栽培也没有间断过。

传统技艺的有效传承让鄢陵农民多了一碗饭吃。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姚家村不少村民,开始在自家院子里用盆盆罐罐进行花木栽培,然后运到郑州、许昌等地售卖以补贴家用,附近村民也跟着发展花木栽培的庭院经济。

到90年代初,柏梁镇农民大多一半地种花木、一半地种粮食,收入增长了1倍多。

“良好的经济效益带动着全县其他乡镇相继开展花木栽培和销售,不少上了年纪的种地老把式也开始学着养花种树。

”姚金华回忆道。

农民有了主动性就会有创造性。

鄢陵县特色农业发展研究

鄢陵县特色农业发展研究

鄢陵县特色农业发展研究作者:刘云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第06期摘要为了解鄢陵县特色农业发展状况,探寻出鄢陵特色农业相应发展对策,促进农民增收,研究以鄢陵县农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与文献收集,对鄢陵县的花卉苗木、牲畜养殖、休闲观光农业状况进行调查与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通过多年的发展,鄢陵县初步形成3种特色农业产业带。

针对该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发展状况的措施。

关键词鄢陵县;特色农业;问题;对策措施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06-01759-06AbstractIn order to learn the state of specialized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of Yanling County and further to explor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increasing farmers' income and developing rural economy,taking the specialized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of Yanling County as research object, the situation of flowers and plants, breeding industry and tourism agriculture was investigated and comparatively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several years of development, Yanling County has three initial industrial belts of specialized agriculture.Key wordsYanling County;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鄢陵县农业发达,是传统的粮棉大县。

农业产业集群的知识网络及其创新绩效研究――以河南省鄢陵县花木(精)

农业产业集群的知识网络及其创新绩效研究――以河南省鄢陵县花木(精)

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农业产业集群的知识网络及其创新绩效研究--以河南省鄢陵县花木产业集群为例姓名:刘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区域经济学指导教师:李二玲2011-06摘要当前, 中国农业产业集群竞争恶劣、创新乏力、知识网络很不发育。

新经济背景下, 知识和创新正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网络恰恰是知识创新和传播的有效途径。

针对农业产业集群存在的诸多问题,学者们从农业集群的特征、形成机制、发展模式等诸多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

但有关农业集群内部结构、网络、创新等方面的研究还很少见。

因此,本文基于网络视角,以河南省鄢陵花木产业集群为例,对整个产业集群的发展概况、集群网络特点,以及集群内企业创新情况作了详细调查,将个人访谈与实地调查所获得的数据作为本文的主要数据。

在此基础上,利用描述统计、社会网络分析、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从知识网络结构与知识网络关系两个维度及技术网络、市场网络和合作网络三个层面深入探究农业集群知识网络的结构特征和关系特征,并探讨了知识网络对集群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三个层面的知识网络呈现了三种不同的结构形态。

技术网络呈现核心——外围结构,核心节点比其他节点拥有更多的网络关系,能够广泛搜索外部知识,而外围节点与其他成员则松散地联系着;市场网络呈现团体分离结构,大团体具有很强的内聚力, 内部成员关系紧密,而小团体的知识关联则较少,这种结构的网络不够稳定,应注意避免派系分离;合作网络可以看成是一个封闭的整体网络,网络中很少出现孤立节点,每个节点都深深嵌入在知识网络结构中。

(2三种知识网络中,合作网络成员间的联系最频繁,网络密度最大,其次是市场网络,技术网络则最为松散。

农户间互补完成订单、共同形成市场使得合作网络最为密集,而种植技术的外显性使得网络成员无需过多交流。

此外,焦点企业在三种知识网络中拥有较多的知识关联,是集群中重要的知识守门人,而农户和一些小企业往往是网络中的孤立点,这就导致了知识溢出的不对称性。

农业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鄢陵花木产业调研报告 精品

农业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鄢陵花木产业调研报告 精品

农业产业发展调研报告鄢陵花木产业调研报告第一章发展现状1.1鄢陵县概况1.1.1区位和历史沿革1.1.2自然地理条件1.1.3经济社会状况1.2鄢陵县主导产业情况1.3鄢陵县近期花木产业的发展状况第二章花木产业发展环境分析2.1具有的优势2.1.1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2.1.2自然条件优厚2.1.3区位交通优势明显2.1.4人力资源丰富2.1.5文化底蕴浓厚2.2花木产业存在的劣势2.2.1产业布局不够合理2.2.2产业层次不高,科技支撑不足2.2.3产业内企业关联度不高,产业链条不完善2.3花木产业面临的机会2.4花木产业面临的威胁第三章花木产业发展重点第四章花木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4.1灵活的引资优惠政策4.2科学高效的管理服务4.3完善的技术、培训、信息服务政策4.4多产业联合带动发展发展现状1.1鄢陵县概况鄢陵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约8000年前,先民们便在此繁衍生息.周初封为鄢国,东周周平王初改为鄢陵,汉初置县,至今已有2000多年,郑伯克段于鄢、晋楚鄢陵之战、唐睢不辱使命,李白访道安陵(古鄢陵)等著名历史事件均发生于此.文物古迹遍布,主要有乾明寺塔、尹宙碑、曹操议事台,曹彰墓、许由隐耕处、许由墓、醉翁亭碑、兴国寺塔、甘罗古柏等.鄢陵农业发达,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和优质棉生产基地县.花卉是鄢陵一大特色,素有花都、花县之美称,享有鄢陵蜡梅冠天下之美誉,花卉苗木种植发展迅速,种植面积已达58万亩,是中国花木之乡,被誉为中国花木第一县.鄢陵工业门类较为齐全,已形成纺织服饰、食品饮料、机械制造、有色金属精细加工等几大主导.产业.鄢陵旅游业发展迅速,已建成了鄢陵国家花木博览园、花都庄园、花都温泉度假区、阳光生态旅游度假区、花乡农家乐等一大批生态旅游观光景区.如今,鄢陵被誉为花的世界,草的海洋,树的故乡,鸟的天堂!这是鄢陵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全县人民的骄傲!1.1.1区位和历史沿革鄢陵,历史悠久,早在8000年前,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周武王灭商后,分封天下,称为鄢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逐鹿中原,历史上著名的郑伯克段于鄢、晋楚鄢陵之战、唐雎不。

分工深化_知识创造与产业集群成长_河南鄢陵县花木产业的案例研究_苗长虹

分工深化_知识创造与产业集群成长_河南鄢陵县花木产业的案例研究_苗长虹

第28卷 第4期2009年7月地 理 研 究GEOGRAPH ICAL RESEARCH V o l 128,N o 14July ,2009收稿日期:2008-08-12;修订日期:2008-11-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1049、4053502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BJL 063)和福特基金项目(1085-1022)联合资助。

作者简介:苗长虹(1965-),河南鄢陵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经济地理学与区域发展研究。

E -mail:ch hmiao@yahoo 1com 1cn分工深化、知识创造与产业集群成长)))河南鄢陵县花木产业的案例研究苗长虹1,魏也华2(11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开封475001;21犹他大学地理系,犹他大学公共国际事务研究所,美国盐湖城84112)摘要:产业集群的成长是在分工深化与知识创造的动态交互作用下实现的。

通过河南省鄢陵县花木产业集群的案例分析,试图以演化经济地理学为理论基础,来挖掘决定分工深化、知识创造的因素,分工深化与知识创造的关系及其影响集群成长的机制。

研究发现,产业集群是解决/分工好处和交易费用增加的两难冲突0的一种高效产业组织模式,也是同时实现劳动分工协调与知识协调的一种高效协调机制;市场需求扩大、分工深化、知识创造与扩散之间互动引致的收益递增和集群租金,构成了集群成长的关键机制。

而在分工深化与知识创造中,政府的强力推动、地方创业家的兴起、知识传播通道的建构发挥着关键作用。

关键词:产业集群;分工深化;知识创造;演化经济地理学;路径依赖文章编号:1000-0585(2009)04-0853-121 引言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学术界开始复兴马歇尔产业区理论以来[1],有关产业区和产业集群发展机理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2]。

大体而言,有关学派对产业区和产业集群发展的阐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从劳动分工的视角出发,如弹性专业化学派对弹性专业化这一新型劳动分工模式的强调,新产业区学派对产业垂直分离分工和交易费用节约机理的发现,新地理经济学以及竞争优势和战略学派对产业水平关系和垂直关系及价值链的分析等;二是从知识创造的视角出发,如创新环境学派对集体学习的重视,区域创新系统和学习型区域学派对地理集聚与知识创造关系的强调等[3]。

河南鄢陵县:花木开启特色经济之门

河南鄢陵县:花木开启特色经济之门

河南鄢陵县:花木开启特色经济之门河南鄢陵县:花木开启特色经济之门扮靓花生态、做大花文化,河南鄢陵已成为我国长江以北最大的花木生产、销售集散地之一,提供了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地区近30%的绿化苗木。

自2001年以来,鄢陵的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熠熠闪光的河南名片”、中部地区乃至全国有名的节会品牌。

鄢陵有1000多年的花木栽培史,这为其赢得了花都”“花县”等美誉。

鄢陵县柏梁镇姚家村,人称“姚家花园”。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姚家村花木生产走出庭院经济模式,迎来大发展。

以姚家村、靳庄、半百岗、于寨、王敬庄等传统种植村为首,鄢陵涌现出了一批养花重点户、专业户和联合体。

20世纪90年代,鄢陵县委、县政府确定了以花富县”“依花名县”的发展思路,成立了花卉协会、花卉公司,并为花农提供技术、信息和营销等服务,推动花木产业发展。

到了2000年,鄢陵花木种植面积已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0.25万亩增加到20万亩。

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鄢陵花木产业蓬勃发展,但市场发育滞后、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一度成为制约花木产业发展的瓶颈。

为加强对花木产业发展的引导,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参与、花木搭台、经贸唱戏的原则,鄢陵于2001年11月举办了第一届花博会。

18年来,从地摊儿式展会到立足中原、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花事盛会,花博会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鄢陵县和北京林业大学结识于花博会。

如今,北京林业大学鄢陵科研中心、教学科研实习基地相继落户鄢陵,开展林木及花卉科研项目23个,引进名优林品24个、名优花卉600余种,扶持20家花木龙头企业,培训2万名专业技术人员,为鄢陵的花木产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花木产业开启了鄢陵特色经济之门,从“以花富县”“依花名县”到生态立县,从一家一户分散种植到集中连片生产,再到产业集群化发展,鄢陵县把花木优势做足,闯出了一条依靠花木特色产业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路子,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也使老百姓的腰包鼓了起来。

基于乡村振兴的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研究——以许昌市鄢陵县为例

基于乡村振兴的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研究——以许昌市鄢陵县为例

基于乡村振兴的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研究——以许昌市鄢陵县
为例
刘红芳
【期刊名称】《智慧农业导刊》
【年(卷),期】2024(4)11
【摘要】乡村振兴需要乡村旅游的支持,新兴的生态农业旅游是乡村旅游的一种方式,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充分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该文分析鄢陵县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区位条件、资源条件、市场条件,进一步分析鄢陵县在发展生态农业旅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以鄢陵县的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找到乡村振兴战略下鄢陵县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对策,以期促进鄢陵县生态农业旅游的蓬勃发展。

【总页数】4页(P96-99)
【作者】刘红芳
【作者单位】许昌学院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3
【相关文献】
1.乡村振兴背景下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发展研究
——以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例2.乡村振兴视野下发展乡村旅游实践研究——以漳州发展乡村旅游为例3.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协调性研究——以重
庆市为例4.以生态旅游融合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研究——以镇坪县南江湖乡村振兴旅游示范区为例5.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以天津市蓟州区小穿芳峪村乡村振兴发展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农业产业化视角的农户分化行为研究 以鄢陵县花木种植村为例董冠鹏1,2,郭腾云1*(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摘要 通过对鄢陵县3个花木种植村共102家农户的实地调查,结合问卷数据,研究了农区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农户分化现象。

重点讨论了不同类型农户的物质联系空间、信息联系空间的特点和等级尺度。

以此为基础剖析了由专业农户向经纪人分化和由经纪人向企业经营者分化的影响因素以及农户分化的一般经验模式。

结果表明,花农、花木经纪人和企业经营者的物质联系空间、信息空间的区域尺度依次增大,花农的信息空间小于其物质联系空间;花木经纪人和企业经营者的信息空间和物质联系空间大致相当;农户的分化具有一定的模式,花农依赖自身技术优势成为花工,当资金、网络关系及个人能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分化为花木经纪人,在适宜的政策、由于地方政府推动而创造的创业机会、花木经纪人个人的风险偏好特质以及有利于企业家衍生的制度文化传统下,花木经纪人开始规模化种植,在突破经纪人的物质联系和信息联系空间时就分化为企业经营者。

关键词 农户分化;农业产业化;花木产业;鄢陵县中图分类号 F 3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0)34-19707-04D i fferen tiati on of the RuralH ousehol ds Based on Agricu ltural I ndustriali zation DONG G uan peng et al (Instit ute o fG eographic Sciences and N atural Research ,Chi nese A cade my of Sc i ences ,Be iji ng 100101)Abstract Based on an ana l ysi s of fi e l d work da t a co llected by t he aut hors fro m 102households i n the v illages ofY ao jia ,Jiz huang andW uz,i we ana l yze the p heno menon of differenti ati on a m ong behaviors of househol ds who o wn diff erent resources i n t he background of ag ri cult ura l i n dustri a liz a tion .The f ocus o f this paper i s to probe characteristi cs o f the physica l contact s pace ,i nfor mati on contract space bet ween different ru ra l househo l ds such as far mers ,brokers and entrepreneurs .Then ,w e f ocus on t he drivi ng f orces beh i nd the househo l d differenti a tion process .Several conc l usions can be dra wn from thi s analysis .F irstly ,t he geographica l do m ai n i ncreases as t he households evo l ut es fro m f ar m ers to en trepreneurs ,and t he far mers phy sica l contract s pace is l arger t han the i nf or m ation contract s pace wh il e t ha t o f brokers and entrepreneurs e quals .Secondl y ,there i s a certai n pattern ex isti ng i n t he evol uti on :based on the self-techni ques ,f ar m ers evo l utes to fl ower workers ,and to brokers when the capita,l social net w o rk and self-abilit y i s sufficien.t A s a result o f appropri a t e poli cy ,opportunit y of buil di ng busi ness and the risk appeti te characteristi cs ,entrepreneursmay differenti ate fro m t he brokers .K ey words D ifferentiation o f rural househo l ds ;A gricultural i ndustrializati on ;F l ower i ndustry ;Y anli ng Count y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1054)。

作者简介 董冠鹏(1985-),男,河南许昌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

*通讯作者,副研究员,博士,硕士生导师,从事产业、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E m ai :l guot y @i gs n rr .ac .cn 。

收稿日期 2010 09 1620世纪90年代,山东省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践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念,国内外学术界也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农业产业化经营理论体系已基本形成,主要理论成果为: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内涵与特征、组成要素、组织形式的研究[1-6];对我国和外国农业产业化组织类型以及合作组织类型的讨论[1,3];对农业产业化程度衡量指标的讨论[7-11];基于地理学视角的关于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合作组织地域模式理论[12-17]。

农户分化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主要包括全国、省区、村庄等区域尺度的农户分化研究[18-19],基于工业化、城市化视角的农户分化研究[20-21]等。

然而,在农业产业化背景下对农户分化的研究还相对较少[22],并且以前的文献大多是关于东部沿海地区农户分化研究,很少对中西部地区农户分化进行研究。

笔者以农业产业化发展比较好的鄢陵县花木种植村为例,在宏观分析和农户调查的基础上,对农业产业化背景下农户分化问题进行了研究。

1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获取1.1 研究区域地理位置 鄢陵县隶属河南省许昌市,处于亚热带大陆性气候向北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地带,是南花北移、北花南迁,南北花卉引种、驯化的理想基地。

选择调查的村庄时主要考虑以下原则:一是兼顾中国中部农区经济、社会典型性;二是农业产业化发展态势较好。

根据这些原则选择了姚家村、靳庄和五子村作为此次调研的典型。

调研村庄均有较大资源优势、人才优势、生态环境,基础条件较好,并且其区位优势也很明显。

其中,姚家村距县城仅7.5km ,临311国道,景观大道贯穿全村。

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极大地鼓舞和调动了广大花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上政府引导、政策优惠以及市场经济的激发,鄢陵县花木产业取得飞速发展(表1)。

从花木种植面积上看,从1990年的666.67hm 2上升到2006年的30080.00h m 2,一方面说明在农业产业化带动下,花木产业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也说明花木产业的回报与发展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从花木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来看,16年间,花木产业产值比重增加了约33个百分点。

1.2 调查方法与数据处理2008年5月,依据事先试验设计好的问卷,笔者对姚家村、靳庄、五子村进行了4天的农户调查。

调查采用访谈式,根据3个村的农户数,在姚家村、靳庄随机抽取30~40家农户、五子村20家农户作为调查对象,共调查农户120家,有效问卷102份,有效率为85%。

同时,还到县统计局、花卉办等部门收集了相关数据和图件资料,建立了此次分析的数据基础。

2 鄢陵县花木种植村农户分化分析2.1 农户分化的含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户作为一个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自主地支配生产要素和进行决策。

农户分化是指由于农户兼业经营行为的存在,导致农户分解成不同种类和不同规模的特征群体,包括传统农户、一兼户、二兼户和纯非农户的现象[18,20];农户分化的本质是农户对其所能支配的资源(如劳动力、土地、资金、技术以及社会网络)进行差异化配置的结果。

农户分化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

首先,生产力的发展是农户分化的原动力,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直安徽农业科学,Jou r n al ofAnhu iAgr.i Sc.i 2010,38(34):19707-19710责任编辑 马卫鹏 责任校对 傅真治接使大量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事非农业生产经营;其次,市场机制作用下,通过市场对资源的选择和配置,引导农户向非农领域进行生产经营。

基于鄢陵县花木产业的具体情况,研究所述农户分化指农户从传统农户向花农、花工、花木经纪人或企业经营者等身份或职业的分化。

其基本涵义是:花农指从事花木、绿化观赏苗木、盆景盆花、草坪草生产的农民;花工指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以从事花木、绿化观赏苗木、盆景盆花、草坪草的嫁接、修剪、包装起运、施工、病虫防治等为主的人员;花木经纪人指从事花木、绿化观赏苗木、盆景盆花、草坪草、草绳花盆、花械花具、花药花肥等方面的以经纪为主的人员;企业经营者指种植花木面积在0.2hm2以上的花木企业或者种植大户。

表1 鄢陵县花木产业发展状况Ta ble1 Develo p m ent sta t us o f fl o w ers a nd pla nts i ndustry i n Y a nling County年份Year 花木产值!亿元Output val ue offl owers and p l an ts农业总产值!亿元Total agriculturaloutp u t val ue占农业总产值比重!%Proporti on基期增长率(1990年为基期)!%Increase rate of base peri od(1990i s t h e base peri od)环比增长率!%C hai ni ncrease rate面积!h m2A rea19900.26.263.2666.67 19910.36.804.41.550.0733.33 19920.36.164.81.50.0733.33 19930.48.104.92.033.3800.00 19940.79.987.03.575.01333.33 19950.813.645.94.014.31400.00 19961.217.906.76.050.01666.67 19972.220.0711.011.083.32400.00 19983.422.4315.217.054.63600.00 19995.323.4522.626.555.96533.33 20006.823.8928.534.028.36733.33 20017.725.6030.138.513.211866.67 20029.727.4435.348.526.017533.33 200311.230.4036.856.015.521266.67 200413.341.9031.766.518.825466.67 200515.747.4433.178.518.126686.67 200618.149.3336.790.515.130080.00 注:资料来源于鄢陵县花卉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