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学课外阅读报告

合集下载

电气专业读书报告

电气专业读书报告

电气专业读书报告篇一:电气工程导论——读书报告读书报告书名:电气工程导论姓名:曾德银学号:0413180020xx年12月。

第一篇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技术由于刚接触专业课,先对该专业的相关基础知识作一了解。

下面是对该书第一篇的知识总结和一些感悟。

电力电子自1947年世界上第一只晶体管的诞生电力电子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其是以晶体集成电路为核心形成对信息处理的微电子技术和以晶闸管为核心的电力电子技术。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从以低频技术处理问题为主的传统电力电子学,向以高频技术处理问题为主的现代电力电子学方向转变。

电力电子技术起始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硅整流器件,其发展先后经历了整流器时代、逆变器时代和变频器时代,并促进了电力电子技术在许多新领域的应用。

八十年代末期和九十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以功率MOSFET和IGBT为代表的、集高频、高压和大电流于一身的功率半导体复合器件,表明传统电力电子技术已经进入现代电力电子时代。

1 .整流器时代大功率的工业用电由工频(50Hz)交流发电机提供,但是大约20%的电能是以直流形式消费的,其中最典型的是电解(有色金属和化工原料需要直流电解)、牵引(电气机车、电传动的内燃机车、地铁机车、城市无轨电车等)和直流传动(轧钢、造纸等)三大领域。

大功率硅整流器能够高效率地把工频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因此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大功率硅整流管和晶闸管的开发与应用得以很大发展。

当时国内曾经掀起了-股各地大办硅整流器厂的热潮,目前全国大大小小的制造硅整流器的半导体厂家就是那时的产物。

2.逆变器时代七十年代出现了世界范围的能源危机,交流电机变频惆速因节能效果显著而迅速发展。

变频调速的关键技术是将直流电逆变为0~100Hz的交流电。

在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随着变频调速装置的普及,大功率逆变用的晶闸管、巨型功率晶体管(GTR)和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0)成为当时电力电子器件的主角。

电路读书报告

电路读书报告

电路读书报告1. 引言电路是现代科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电子设备还是通信系统,都离不开电路的支持。

电子工程师需要具备一定的电路理论知识,以便能够设计和解决实际电路中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我在学习电路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2. 学习电路的意义学习电路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培养我们的工程思维。

通过学习电路,我们可以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电路学习也是电子工程师的基础,只有掌握了电路理论,才能更好地应用到工程实践中。

3. 学习电路的步骤3.1. 熟悉基础概念在学习电路之前,首先需要熟悉一些基础概念,如电流、电压、电阻等。

这些概念构成了电路理论的基础,掌握了这些概念,才能更好地理解电路的运行原理。

3.2. 学习基本电路元件电路中有很多基本的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等。

学习这些元件的特性和使用方法是学习电路的重要一步。

了解它们的特性和工作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和分析电路。

3.3. 理解电路定律学习电路定律是电路学习的关键。

基尔霍夫定律和欧姆定律是电路中最基本的定律,掌握了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复杂的电路问题。

此外,还需要学习其他的电路定律,如电容和电感的特性等。

3.4. 解决电路问题的方法在学习电路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电路问题。

学会解决电路问题的方法是电路学习的关键。

通过分析电路图,应用电路定律和基本电路元件的特性,可以逐步解决电路问题。

3.5. 实践与实验学习电路不仅仅是纸上谈兵,更需要实践与实验。

通过搭建实际的电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路的运行原理和特性。

同时,通过实验也可以验证我们的电路设计和分析是否正确。

4. 学习电路的挑战与解决方法学习电路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例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复杂电路的分析等。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法:•多做练习题,加深对电路理论的理解;•参加电路实验课程,提高实践能力;•寻求同学和老师的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5. 总结学习电路是电子工程师必备的基础知识。

电子管与晶体管

电子管与晶体管

电子管与晶体管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电工电子学(II)》课外综合阅读报告电子管与晶体管作者:周凌寒学号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时间:2015年6月20日摘要:电子管与晶体管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晶体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放大器或电控开关常用。

晶体管是规范操作电脑,手机,和所有其他现代电子电路的基本构建块。

电子管是一种在气密性封闭容器(一般为玻璃管)中产生电流传导,利用电场对真空中的电子流的作用以获得信号放大或振荡的电子器件。

晶体二极管、晶体三极管、电子二极管、电子三极管又是这两种电子器件中的代表。

关键字:电子二极管、电子三极管、晶体二极管、晶体三极管一、电子管与晶体管的发明及发展历程(1)电子管电子管,是一种最早期的电信号放大器件。

早期应用于电视机、收音机扩音机等电子产品中,近年来逐渐被半导体材料制作的放大器和集成电路取代。

1883年,发明大王托马斯·爱迪生正在为寻找电灯泡最佳灯丝材料,曾做过一个小小的实验。

他在真空电灯泡内部碳丝附近安装了一小截铜丝,希望铜丝能阻止碳丝蒸发。

但是他失败了,他无意中发现,没有连接在电路里的铜丝,却因接收到碳丝发射的热电子产生了微弱的电流。

当时爱迪生正潜心研究城市电力系统,没重视这个现象。

但他为这一发现申请了专利,并命名为“爱迪生效应”。

1904年,世界上第一只电子二极管在英国物理学家弗莱明的手下诞生了,这使爱迪生效应具有了实用价值。

弗莱明也为此获得了这项发明的专利权。

1906年,美国发明家德福雷斯特(DeForestLee),在二极管的灯丝和板极之间巧妙地加了一个栅板,从而发明了第一只真空三极管.1947年,美国物理学家肖克利、巴丁和布拉顿三人合作发明了晶体管——一种三个支点的半导体固体元件。

1904年,世界上第一只电子管在英国物理学家弗莱明的手下诞生了。

弗莱明为此获得了这项发明的专利权。

对电工电子课程的感想范文(通用3篇)

对电工电子课程的感想范文(通用3篇)

对电工电子课程的感想范文(通用3篇)电子电气工程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具有知识面广、实践性强的特点。

它是一门具有专业性的基础理论课。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对电工电子课程的感想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通过上个学期的自学,并使我懂得了许多许多的道理,真堪称就是“受益非浅”啦,按图加装一些直观的照明设备电路。

原理谈不上很繁杂,但是真正必须加装出来那得费一把劲,通过自学中我更了解到,最重要的就是双方协作精神,这一点我体会最深。

整个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这项工作需要特别的细心,弄不好的话很容易让自己做的一切从头再来。

首先,必须把安装的器材清好检查是否完好,再次就是要运用巧劲把每副夹子上好,牢固,一下午下来人累得是筋疲力尽,但看到自己安装的效果,还是感到很欣慰的,再过一年半我们就要步入社会,踏上自己的工作岗位,但我感觉到一周的学习期就是以后生活的写照,我会运用自己的书本知识和实践能力去撑稳,那在江中的风帆。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就是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产生,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根本性的变化,如果说微型计算机的发生并使现代的科学研究获得了大的脱胎换骨,那么可编程控制器的发生则就是给现代工业掌控测控领域增添了一次代莱革命。

在现代社会中,温度控制不仅应用领域在工厂生产方面,其促进作用也彰显至了各个方面。

本学期我们课后还自学了单片机这门课程,感觉就是有点容易呢。

也不晓得整个自学过程就是怎么过来得,可是时间左右人。

时光离别,一转眼,一个学期又入尾声了,俗话说“好的开始就是顺利的一半”。

课后,我们要对所用单片机的内部结构有一个系统的了解,知道该单片机内有哪些资源;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和一个完整的的软件流程图;在设计程序时,不能妄想一次就将整个程序设计好,反复修改、不断改进是程序设计的必经之路;要养成注释程序的好习惯,一个程序的完美与否不仅仅是实现功能,而应该让人一看就能明白你的思路,这样也为资料的保存和交流提供了方便;在实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是很正常的,但我们应该将每次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并分析清楚,以免下次再碰到同样的问题。

建筑智能化的基本概念

建筑智能化的基本概念

《电工电子学(I I)》课外综合阅读报告建筑智能化的基本概念作者:李国正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时间:2015年6月20日建筑智能化的基本概念摘要建筑智能化,或称智能建筑,智能楼宇,是近年来建筑业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来自各方面的关于智能建筑的资料很多,国内冠以智能建筑称号的建筑也不少。

在本文中我将从智能建筑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建筑电气的内容及特点等几个方面来介绍建筑智能化的一些基本概念。

从这些基本概念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建筑智能化的发展及前锦,认识到建筑智能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关键词:智能建筑(智能楼宇)建筑电气功能特点目录建筑智能化................................................智能建筑的标准: ........................................智能建筑的发展及其前景: ................................智能建筑的组成部分及其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智能建筑的组成:.......................................智能建筑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智能楼宇的特点: ........................................建筑电气..................................................建筑电气的内容 ..........................................建筑电气的特点 ..........................................建筑电气与智能楼宇 ......................................智能楼宇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参考文献................................................建筑智能化智能建筑的标准:何谓建筑智能化?在中国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中的定义如下:“它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

学习电工与电子技术心得【通用8篇】

学习电工与电子技术心得【通用8篇】

学习电工与电子技术心得【通用8篇】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

那么要如何写呢?下面是的为您带来的8篇《学习电工与电子技术心得》,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学习电工与电子技术心得篇一x年12月份,我分别参加了特种安全技术(高低压电工)的培训,和(高压电工)进网作业证的培训。

感触很深,受益匪浅。

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掌握了很多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在原有的综合理论水平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我就参加这次培训学习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点自己粗浅的体会。

做为一个刚刚调入供电部变电所工作的我来说,首先应该不断的去努力学习,这样才会不断的提高业务技术水平,才会有进步。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

”古人寥寥数语就将学习的重要性高度地概括出来了。

学习的过程好比那未经加工的瑕玉,经过一番精雕细刻之后,呈现出一具“婀娜”的工艺品应具有的高贵与典雅。

刚步入工作的我以前只知道在变电所抄表、合闸、闭闸。

深入的电工知识知道的很少。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犹如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

1、培训中对煤矿安全、井下防火救灾等方面的了解培训中,专家老师的讲座,教师的授课,使我在《煤矿生产技术基础知识》《井下通风》《矿井火灾防治》《抢险救灾》井下瓦斯防治》和《煤矿安全法律法规》等教材教法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从而也认识到了工作中安全的重要性。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煤炭工业的安全方针。

也使我认识到安全对于一个电力工作者来说是多么地重要。

电力安全涉及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安全工作不能掉以轻心。

“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被别人伤害”,做为一个电力工作人员更应该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确保电力设备安全运行。

这次学习还使我懂得了井下通风的重要性,什么是瓦斯爆炸等。

井下遇到瓦斯、火灾如何去面对,如何去预防,如何去自救互救等粗浅的知识。

电工电子学实验(优秀范文5篇)

电工电子学实验(优秀范文5篇)

电工电子学实验(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电工电子学实验《电工电子学》实验一、实验要求学员必须做完下面实验内容中所包括的所有基础实验,且至少选做一个综合实验,每一个实验做完后都应按照实验报告的格式要求写出相应的实验报告。

二、实验内容(共30分)第一部分:基础实验部分(占25分)万用表的使用练习(1.5学时,4分)三相交流电路(1.5学时,4分)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练习(1.5学时,4分)单管交流放大电路(1.5学时,4分)小规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1.5学时,7分)第二部分:综合实验部分(至少选做一个,占7分)含源二端网络输出特性及等效参数的测定(1.5学时)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参数测定(1.5学时)运算电路实验(1.5学时)三、实验指导请参考附后的《电工电子学实验指导》四、实验报告格式要求请参考附后的《中国石油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实验报告格式要求》五、参考资料单亦先,郝宁眉主编.电工电子测量与实验.山东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0第二篇:《电工电子学》教学大纲《电工电子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任务与要求: 本课程是高职高专电子信息及计算机应用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学习专业后续课程和从事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直流电路、交流电路、模拟电子电路、数字电子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了解常用电子元件的使用,学会设计简单的电子电路。

学习本书的基础是高中物理和必要的高等数学,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应注意有关知识的复习。

本课程实用性较强,在教学及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基本理论,还要注重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一定要重视实验技能的培养,尽量让同学多动手。

二、教学内容:第一部分电路部分第一章电路理论基础:1.1 电路模型及基本物理量 1.2 功率 1.3 电路元件 1.4 基尔霍夫定律 1.5 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 1.6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1.7 叠加定理 1.8 戴维南定理第二章正弦交流电路2.1 正弦量的三要素 2.2 正弦量的向量表示法2.3 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的特性 2.4 正弦交流电路中元件的串并连 2.5 正弦交流电路中元件的串并连谐振 2.6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第三章安全用电常识3.1 电流对人体的作用 3.2 触电形式及触电急救 3.3 保护接地及保护接零 3.4 电气防火、防雷及防爆 3.5 静电的防护第二部分电子电路第四章常用晶体管4.1 半导体基本知识 4.2 PN结及晶体二极管 4.3 晶体三极管 4.4 场效应管第五章基本放大电路5.1 共射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基本原理 5.2 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5.3 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5.4 射极输出器 5.5 多级放大电路第六章集成运算放大器6.1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组成 6.2 放大器的负反馈 6.3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第七章直流稳压电源7.1 单相半波整流电路 7.2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7.3 滤波电路 7.4 稳压电路第八章门电路及组合逻辑电路 8.1 基本逻辑门电路 8.2 TTL集成门电路和CMOS集成门电路第九章双稳态触发器和逻辑电路9.1 双稳态触发器9.2 触发器逻辑功能的转换9.3 寄存器 9.4 计数器第十章脉冲波形的整形与产生 10.1 脉冲整形电路 10.2 脉冲产生电路 10.3 555定时器及应用第三部分实验部分实验一戴维南定理的验证实验二万用表的使用实验三常用晶体管的使用试验四三极管的放大电路三、课时分配第一部分 36学时第二部分 40学时第三部分 20学时第三篇:《电工电子学》实验报告20XX 报告汇编 Compilation of reports报告文档·借鉴学习word 可编辑·实用文档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电工电子学实验名称:三相交流电路实验形式:在线模拟+ 现场实践提交形式:在线提交实验报告学生姓名:王武明学号:16457730003 年级专业层次:络网络 16 秋机电一体化专业高起专学习中心:安徽宣城教学服务站提交时间:2017年月日报告文档·借鉴学习word 可编辑·实用文档一、实验目的 1.练习三相交流电路中负载的星形接法。

电子管与晶体管

电子管与晶体管

电子管与晶体管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电工电子学(II)》课外综合阅读报告电子管与晶体管作者:周凌寒学号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时间:2015年6月20日摘要:电子管与晶体管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晶体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放大器或电控开关常用。

晶体管是规范操作电脑,手机,和所有其他现代电子电路的基本构建块。

电子管是一种在气密性封闭容器(一般为玻璃管)中产生电流传导,利用电场对真空中的电子流的作用以获得信号放大或振荡的电子器件。

晶体二极管、晶体三极管、电子二极管、电子三极管又是这两种电子器件中的代表。

关键字:电子二极管、电子三极管、晶体二极管、晶体三极管一、电子管与晶体管的发明及发展历程(1)电子管电子管,是一种最早期的电信号放大器件。

早期应用于电视机、收音机扩音机等电子产品中,近年来逐渐被半导体材料制作的放大器和集成电路取代。

1883年,发明大王托马斯·爱迪生正在为寻找电灯泡最佳灯丝材料,曾做过一个小小的实验。

他在真空电灯泡内部碳丝附近安装了一小截铜丝,希望铜丝能阻止碳丝蒸发。

但是他失败了,他无意中发现,没有连接在电路里的铜丝,却因接收到碳丝发射的热电子产生了微弱的电流。

当时爱迪生正潜心研究城市电力系统,没重视这个现象。

但他为这一发现申请了专利,并命名为“爱迪生效应”。

1904年,世界上第一只电子二极管在英国物理学家弗莱明的手下诞生了,这使爱迪生效应具有了实用价值。

弗莱明也为此获得了这项发明的专利权。

1906年,美国发明家德福雷斯特(DeForestLee),在二极管的灯丝和板极之间巧妙地加了一个栅板,从而发明了第一只真空三极管.1947年,美国物理学家肖克利、巴丁和布拉顿三人合作发明了晶体管——一种三个支点的半导体固体元件。

1904年,世界上第一只电子管在英国物理学家弗莱明的手下诞生了。

弗莱明为此获得了这项发明的专利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工电子学》课外拓展阅读报告《稳压二极管综述》姓名:指导教师:学号:专业班级:机械实验班2012年12月稳压二极管综述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高科技的东西被发明创造出来。

上世纪30年代二极管的发明,带动了后来的信息革命。

其中的稳压二极管也从无到有,从粗到精,逐渐发展成为电子工业当中相当重要的一项技术,越来越多的产品需要用到稳压二极管。

本篇文章将从基础入手,简述稳压二极管的工作原理以及它相应的应用,最后,我们将简单地谈谈稳压二极管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办法或发展的方向。

关键字:工作原理、工程应用、应用问题正文1 稳压二极管的工作原理1.1 稳压二极管的构成稳压二极管是一种用于稳定电压的单PN 结二极管。

此二极管是一种直到临界反向击穿电压前都具有很高电阻的半导体器件。

在这临界击穿点上,反向电阻降低到一个很少的数值,在这个低阻区中电流增加而电压则保持恒定。

稳压管是一种由特殊工艺制成的面接触型硅二极管,其表示符号与伏安特性如图1-1 所示,符号为D Z 。

稳压管工作时是在反向击穿区,并且在一定电流范围内(△I Z ),稳压管不会损坏。

由于稳压管的击穿是齐纳击穿,故稳压管也称为齐纳二极管。

由图 1-1b 可以看出,稳压管加一定的反向电压击穿后,反向电流在很大范围内变化,管子两端的电压基本保持不变,这就是稳压管之所以稳压的原因。

图1-1a 稳压二极管的图形符号 图1-1b 稳压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1.2 稳压二极管的主要参数(1) 稳定电压U Z 稳定电压就是稳压二极管在正常工作时的端电压,一般为3-25V ,高的可以达到200V 。

手册中所列的都是在一定条件(工作电流、温度)下的数值。

不同型号的稳压管其U Z 的范围不同;同种型号的稳压管也常因工艺上的差异而有一定的分散性。

所以,U Z 一般给出的是范围值,例如2CW11的U Z 在3.2~4.5V (测试电流为10mA )。

但是在一定条件下,每一只稳压二极管都有一确定的稳定电压值。

当然,二极管(包括稳压管)的正向导通特性也有稳压作用,但稳定电压只有0.6~0. 8V ,且随温度的变化较大,故一般不常用。

常用稳压二极管的型号及稳压值U Z 如下表:死区 正向导通区反向截止区反向导通区(2)稳定电流I Z稳定电流I Z是指稳压管正常工作时的参考电流。

Iz 通常在最小稳定电流I Z min与最大稳定电流I Z max 之间。

其中I Z min 是指稳压管开始起稳压作用时的最小电流,电流低于此值时,稳压效果差;I Z max是指稳压管稳定工作时的最大允许电流,超过此电流时,只要超过额定功耗,稳压管将发生永久性击穿。

故一般要求:I Z min<Iz <I Z max。

(3)动态电阻r Z动态电阻r Z是指稳压二极管在反向击穿区内的电压变化量与相应电流变化量至比值(也称为稳压二极管的交流动态电阻或交流电阻)。

一般为几欧姆至几十欧姆。

它反映了反向伏安特性曲线陡峭程度,曲线愈陡,动态电阻r Z越小,表明稳压管性能越好。

(4)额定功耗P Z额定功耗Pz是由管子温升所决定的参数,其中允许耗散功率P ZM表示保证稳压二极管安全工作时所允许的最大功率损耗:(5)电压温度系数αu电压温度系数αu是指稳压二极管的稳压值U Z受温度变化影响的系数。

例如,2CW18稳压二极管的电压温度系数为0.095%/℃,就是说温度每增加1℃,其稳压值就升高0.095%。

一般来说,硅稳压管在U Z<4V时αu<0;在U Z>7V时,αu>0;在U Z= 4~7V时,α很小。

1.3 稳压二极管的工作原理稳压二极管是一种专门工作于反向(崩溃,Breakdown)区域的二极管,如有一适量的电流流经此二极管,则其两端点间产生一固定不变的电压,名为:“稳压电压”,由于其电压稳定,故被广泛用于稳压电路或用作参考电压源。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由图1-1b可知,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是非线性的,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区域:死区、正向导通区、反向截止区和反向击穿区。

稳压二极管正是利用二极管的反向击穿区的特性制成的!在PN结上,加以反向电压时,反向电流很小,叫反向饱和电流,当反向电压加大到一定值时,反向电流会突然增加,这现象叫PN结的击穿。

二极管的击穿通常有三种情况,即雪崩击穿、齐纳击穿和热击穿。

(1)雪崩击穿对于掺杂浓度较低的PN结,结较厚,当外加反向电压高到一定数值时,因外电场过强,使PN结内少数载流子获得很大的动能而直接与原子碰撞,将原子电离,产生新的电子空穴对,由于链锁反应的结果,使少数载流子数目急剧增多,反向电流雪崩式地迅速增大,这种现象叫雪崩击穿。

雪崩击穿通常发生在高反压、低掺杂的情况下。

(2)齐纳击穿对于采用高掺杂(即杂质浓度很大)形成的PN结,由于结很薄(如0.04μm)即使外加电压并不高(如4V),就可产生很强的电场(如106V/CM)将结内共价键中的价电子拉出来,产生大量的电子一空穴对,使反向电流剧增,这种现象叫齐纳击穿(因齐纳研究而得名)。

齐纳击穿一般发生在低反压、高掺杂的情况下。

(3)热击穿在使用二极管的过程中,如由于PN结功耗(反向电流与反向电压之积)过大,使结温升高,电流变大,循环反复的结果,超过PN结的允许功耗,使PN结击穿的现象叫热击穿。

热击穿后二极管将发生永久性损坏。

对于硅PN结,击穿电压在7V以上的为雪崩击穿;4V以下的为齐纳击穿;在4~7V之间的两种情况都有。

无论哪种击穿,只要控制反向电流的数值不致引起热击穿,当反向电压下降到击穿电压以下,其性能可以恢复到未击穿前的状况。

稳压二极管正是利用齐纳击穿制成而来的。

在稳压二极管特性曲线中,当反向电压达到击穿电压后,二极管由截止转为导通,此时的电流为最低稳压电流I Zmin,而形成的电压为最低稳压电压V Zmin,如继续加大反向电压,则电流便急速变大,但稳压二极管有一定的最大可通过电流I Zmax,若通过的电流超过I Zmax,会损坏此二极管。

(简单来说:反向电压到达U Z后,相对电流不断增加,电压变化却很少。

)如下图:图1-2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1-3所示的稳压电路中,当输入电路的电压不稳定时,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I R=I Z+I0。

U I发生波动时,电路的电阻值不变,从而电流I R发生改变,引发流过稳压二极管的电流I Z发生改变,但是根据稳压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此时的稳压二极管正工作在反向击穿区,电流只要在I Zmin至I Zmax之间变化时,稳压二极管两端的电压值不会发生显著变化,而是在U Z这个稳定的值。

因此,电阻R L两端的电压也在U Z这个稳定值,从而稳定电路输出了U0这个稳定的电压值,稳压二极管也达到了稳压的目的。

图1-3 稳压电路稳压电路的稳压原理如下:只要R参数选得适当,就可以基本上抵消U I的升高值,因而使Uo基本保持不变。

可见,在这种稳压电路中,起自动调节作用的主要是稳压二极管Dz,当输出电压有较小的变化时,将引起稳压二极管电流Iz的较大变化,通过限流电阻R的补偿作用,保持输出电压V o基本不变。

下面我们介绍限流电阻R的选择:(1)当I0=I0min、U I=U Imax时要求:(2)当I0=I0max、U I=U Imin时要求:故R的取值范围为:U 2 稳压二极管的工程应用稳压二极管的应用时多方面的,这里我们仅仅举其中几个经典的例子加以说明。

稳压二极管的应用主要包括浪通保护电路、电视机里的过压保护电路、电弧抑制电路、串联型稳压电路等。

2.1 浪涌保护电路(如图2-1)稳压管在准确的电压下击穿,这就使得它可作为限制或保护之元件来使用,因为各种电压的稳压二极管都可以得到,故对于这种应用特别适宜。

图中的稳压二极管D是作为过压保护器件。

只要电源电压V S超过二极管的稳压值D就导通。

使继电器J吸合负载RL就与电源分开。

图2-1浪通保护电路2.2电视机里的过压保护电路(如图2-2):EC是电视机主供电压,当EC电压过高时,D导通,三极管BG导通,其集电极电位将由原来的高电平(5V)变为低电平,通过待机控制线的控制使电视机进入待机保护状态。

图2-2过压保护电路2.3电弧抑制电路(如图2-3):在电感线圈上并联接入一只合适的稳压二极管(也可接入一只普通二极管原理一样)的话,当线圈在导通状态切断时,由于其电磁能释放所产生的高压就被二极管所吸收,所以当开关断开时,开关的电弧也就被消除了。

这个应用电路在工业上用得比较多,如一些较大功率的电磁吸控制电路就用到它。

图2-3电弧抑制电路2.4串联型稳压电路(如图2-4):在此电路中。

串联稳压管BG的基极被稳压二极管D钳定在13V,那么其发射极就输出恒定的12V电压了。

这个电路在很多场合下都有应用图2-4串联型稳压电路2.5稳压二极管使用的注意问题稳压二极管构成的稳压电路,虽然稳定度不很高,输出电流也较小,但却具有简单、经济实用的优点,因而应用非常广泛。

在实际电路中,要使用好稳压二极管,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1、要注意一般二极管与稳压二极管的区别方法。

不少的一般二极管,特别是玻璃封装的管,外形颜色等与稳压二极管较相似,如不细心区别,就会使用错误。

区别方法是:看外形,不少稳压二极管为园柱形,较短粗,而一般二极管若为园柱形的则较细长;看标志,稳压二极管的外表面上都标有稳压值,如5V6,表示稳压值为5.6V;用万用表进行测量,根据单向导电性,用X1K挡先把被测二极管的正负极性判断出来,然后用X10K挡,黑表笔接二极管负极,红表笔接二极管正极,测的阻值与X1K挡时相比,若出现的反向阻值很大,为一般二极管的可能性很大,若出现的反向阻值变得很小,则为稳压二极管。

2、注意稳压二极管正向使用与反向使用的区别。

稳压二极管正向导通使用时,与一般二极管正向导通使用时基本相同,正向导通后两端电压也是基本不变的,都约为0.7V。

从理论上讲,稳压二极管也可正向使用做稳压管用,但其稳压值将低于1V,且稳压性能也不好,一般不单独用稳压管的正向导通特性来稳压,而是用反向击穿特性来稳压。

反向击穿电压值即为稳压值。

有时将两个稳压管串联使用,一个利用它的正向特性,另一个利用它的反向特性,则既能稳压又可起温度补偿作用,以提高稳压效果。

3、要注意限流电阻的作用及阻值大小的影响。

在稳压二极管稳压电路中,一般都要串接一个电阻R,如图2-5所示。

该电阻在电路中起限流和提高稳压效果的作用。

若不加该电阻即当R=0时,容易烧坏稳压管,稳压效果也会极差。

限流电阻的阻值越大,电路稳压性能越好,但输入与输出压差也会过大,耗电也就越多。

4、要注意输入与输出的压差。

正常使用时,稳压二极管稳压电路的输出电压等于稳压管反向击穿后两端的稳压值,若输入到稳压电路中的电压值小于稳压管的稳压值,则电路将失去稳压作用,只有是大于关系时,才有稳压作用,并且压差越大,限流电阻的阻值也应越大,否则会损坏稳压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