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习题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习题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习题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周末习题

知识回顾(识记知识点后再填写)

无脊椎动物

一、腔肠动物

1.代表动物:(1)生活环境:水草丰茂的。(2)结构:身体由口、、消化腔和组成。

2.主要特征

结构简单的动物,身体呈状,体壁仅由构成,消化腔有。

二、.扁形动物

(1)生活环境:多数营生活。(2)主要特征:身体,有口的动物。(3)举例:涡虫、和等。

2.线形动物

(1)生活环境:通常生活在中,有些种类在人体或其他生物体内。(2)主要特征:身体一般为或,两头尖,有口。(3)举例:秀丽隐杆线虫、等。

三、环节动物

(1)生活环境:和的陆地。(2)主要特征:身体由构成,使运动更加灵活。(3)举例:蚯蚓、水蛭和沙蚕等。(4)蚯蚓是通过和的配合来完成运动的。(5)我们一般根据区分蚯蚓的前后端,。靠近的一端是端,远离的一端是端。(6)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

.蠕虫动物:身体细长,对称、无、能的动物。包括扁形动物、和。

四,软体动物

(1)主要特征:身体,为贝壳。贝壳能随着,呈现年轮般的花纹。

(2)举例:蜗牛、、乌贼和等。

五、节肢动物

(1)代表动物:。

①生活环境:陆地飞行。②形态结构:a.身体分为、、三部分。b.胸部具有三对、两对。c.体表有,其作用是和内部结构,有效地防止体内的蒸发。③生理:a.运动:用三对、两对运动。b.呼吸:用呼吸。

(2)主要特征:身体,和触角节均分,体表有。其他节肢动物:蝉、、蟹、等。

巩固提高:

一、选择题

1.水螅通常能捕食到与其体积相当的水蚤,这主要是依靠( )

A.刺细胞

B.触手的缠结

C.发达的肌肉

D.口的吞噬

2.(2012·泰安学业考)世界上许多国家成立了蚯蚓养殖厂,并把蚯蚓养殖称为“环境净化装置”。蚯蚓能用来净化环境的主要原因是( )

A.能在湿润土壤的深层生活

B.身体柔软,能在垃圾中钻洞

C.身体分节,运动灵活自如

D.能分解枯叶、朽根等中的有机物

3.进食未煮熟的猪肉可能会感染( )

A.猪肉绦虫

B.钩虫

C.姜片虫

D.肝片吸虫

4.下列动物中不属于昆虫的是( )

A.蜜蜂

B.蚊

C.园蛛

D.蟋蟀

5.(2011·菏泽学业考)千姿百态的动物王国里,有些动物的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有些动物则没有。下列生物中,全属于无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

A.家鸽、壁虎、青蛙

B.蝗虫、蚯蚓、蜈蚣

C.鲫鱼、家兔、螳螂

D.蚂蚁、蜜蜂、鲨鱼

6.蝗虫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呼吸器官是( )

A.肺

B.鳃

C.气管

D.气囊

7..请观察蝗虫的外部形态图,回答问题。(注意:[]内填数字,上填名称)

(1)蝗虫是常见的昆虫,它的身体分

为、、三部分,其中有发达肌肉的是[]。

(2)图中[]是它的飞行器官,它有对足,跳跃时主要靠图中[],运动器官都着生在。

(3)蝗虫的呼吸器官是。

(4)蝗虫的哪些特点使其适应陆地及空中生活?

8.根据饲养和观察蚯蚓的实验及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区分蚯蚓的前端和后端可根据[]

___________的位置。

(2)用手触摸蚯蚓的腹面会有_________的感觉。这是因为在蚯蚓的腹面有许多小突起,叫__________,它们与蚯蚓的_____________有关。

(3)蚯蚓身体由许多___________构成,这样的动物被称为__________动物。你能说出蚯蚓在自然界中的一项作用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习题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周末习题 知识回顾(识记知识点后再填写) 无脊椎动物 一、腔肠动物 1.代表动物:(1)生活环境:水草丰茂的。(2)结构:身体由口、、消化腔和组成。 2.主要特征 结构简单的动物,身体呈状,体壁仅由构成,消化腔有。 二、.扁形动物 (1)生活环境:多数营生活。(2)主要特征:身体,有口的动物。(3)举例:涡虫、和等。 2.线形动物 (1)生活环境:通常生活在中,有些种类在人体或其他生物体内。(2)主要特征:身体一般为或,两头尖,有口。(3)举例:秀丽隐杆线虫、等。 三、环节动物 (1)生活环境:和的陆地。(2)主要特征:身体由构成,使运动更加灵活。(3)举例:蚯蚓、水蛭和沙蚕等。(4)蚯蚓是通过和的配合来完成运动的。(5)我们一般根据区分蚯蚓的前后端,。靠近的一端是端,远离的一端是端。(6)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 .蠕虫动物:身体细长,对称、无、能的动物。包括扁形动物、和。 四,软体动物 (1)主要特征:身体,为贝壳。贝壳能随着,呈现年轮般的花纹。 (2)举例:蜗牛、、乌贼和等。 五、节肢动物

(1)代表动物:。 ①生活环境:陆地飞行。②形态结构:a.身体分为、、三部分。b.胸部具有三对、两对。c.体表有,其作用是和内部结构,有效地防止体内的蒸发。③生理:a.运动:用三对、两对运动。b.呼吸:用呼吸。 (2)主要特征:身体,和触角节均分,体表有。其他节肢动物:蝉、、蟹、等。 巩固提高: 一、选择题 1.水螅通常能捕食到与其体积相当的水蚤,这主要是依靠( ) A.刺细胞 B.触手的缠结 C.发达的肌肉 D.口的吞噬 2.(2012·泰安学业考)世界上许多国家成立了蚯蚓养殖厂,并把蚯蚓养殖称为“环境净化装置”。蚯蚓能用来净化环境的主要原因是( ) A.能在湿润土壤的深层生活 B.身体柔软,能在垃圾中钻洞 C.身体分节,运动灵活自如 D.能分解枯叶、朽根等中的有机物 3.进食未煮熟的猪肉可能会感染( ) A.猪肉绦虫 B.钩虫 C.姜片虫 D.肝片吸虫 4.下列动物中不属于昆虫的是( ) A.蜜蜂 B.蚊 C.园蛛 D.蟋蟀 5.(2011·菏泽学业考)千姿百态的动物王国里,有些动物的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有些动物则没有。下列生物中,全属于无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 A.家鸽、壁虎、青蛙 B.蝗虫、蚯蚓、蜈蚣 C.鲫鱼、家兔、螳螂 D.蚂蚁、蜜蜂、鲨鱼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练习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一、选择题 1.(2013?淄博)天空中飞翔的蝙蝠和老鹰,有关它们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都能用肺呼吸B.都能用肺和气囊呼吸 C.都能用气管和气囊呼吸D.分别用肺、气囊呼吸 2.(2013?绵阳)你捉到了一些蚯蚓,但明天上实验课时才会用.那么今天晚上你用下列哪种处理方法能够让蚯蚓存活时间最长() A.将蚯蚓放在装有干木屑的烧杯中,用纱布盖上 B.将蚯蚓放在留有少量水的矿泉水瓶中,并拧紧瓶盖 C.将蚯蚓放在装有小石子的花盆中,并喷洒大量的水 D.将蚯蚓放在装有湿润土壤的烧杯中,用纱布盖上 3.(2013?济宁)“美人鱼”的学名叫儒艮,之所以被人们称为“美人鱼”,是因为母兽给幼崽喂奶时常浮出水面,像人类哺乳的情形.你认为“美人鱼”属于() A.鱼类B.软体动物 C.哺乳动物 D.两栖类 4.(2013?无锡)下列从土壤中捕捉到的小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 A.蜈蚣B.蚂蚁C.蜘蛛D.鼠妇5.(2013?湘潭)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是() A.海葵B.河蚌C.螃蟹D.蚯蚓 6.(2013?黑龙江)鱼的呼吸器官是() A.鳔B.鳃C.口D.肺 7.(2013?荆州)有关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生活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 B.气体交换的部位是肺和气囊 C.胸肌发达能有力地扇动两翼 D.食量大,为飞行生活提供大量的能量 8.(2013?玉林)冬天到了,蛇要冬眠,而兔子不需要冬眠,主要原因是()A.蛇的体表没有毛,兔子体表被毛 B.蛇没有四肢,兔子有发达的四肢 C.蛇是变温动物,兔子是恒温动物 D.蛇的身体小,不耐冷;兔子身体大,耐冷 9.(2013?百色)在无脊椎动物中,昆虫分布范围最广泛,活动范围最大,主要原因是昆虫有()A.足B.外骨骼C.触角D.翅 10.(2013?天津)下列动物中,体内有脊柱的是() A.海葵B.梭子蟹C.蜻蜓D.大熊猫 11.(2013?怀化)无脊椎动物中唯一能飞的动物是() A.大熊猫B.昆虫C.丹顶鹤D.螃蟹 12.(2013?娄底)生物名称真难认,名称里面有“鱼”的不一定是鱼,名称里面没有“鱼”的倒有可能是鱼.聪明的你一定知道,下列动物中哪一种是鱼?() A.鱿鱼B.鲍鱼C.海豹D.海马 13.(2013?娄底)如图是家鸽的呼吸系统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和③都能进行气体交换B.气体进入体内的途径是①→②→③ C.①是器官②是肺③是气囊D.家鸽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 14.(2013?威海)下列关于不同动物体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因果关系的叙述,不一定的是() A.家兔有发达的大脑,能适应陆地复杂多变的环境 B.蚯蚓的身体分节,适于生活在湿润的土壤中 C.蛇的体表有鳞片,能适应陆地干燥的环境 D.鱼类有鳃,适于生活在水中 15.(2013?百色)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是() A.心脏四腔B.体温恒定C.胎生、哺乳D.用肺呼吸 16.(2013?保定)关于动物的结构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家鸽的前肢变成翼适应空中飞行生活 B.鱼用鳃呼吸适应水中的生活环境 C.家兔用肺和气囊呼吸适应多变的环境 D.昆虫的外骨骼适应陆地干燥的生活环境 17.(2013?常德)下列有关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变形虫的运动器官是伪足 B.动物通过运动来适应环境,提高生存能力 C.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 D.球星詹姆斯扣篮的能量由ATP直接提供 18.(2013?湘潭)下列生物都生活在水中,其中不属于鱼类的是() A.鲫鱼B.海马C.鲸鱼D.鲨鱼 二、情景综合题 19. (2013山东聊城)(8分)下面是几种常见动物的呼吸器官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八年级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测试题

八年级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测试题 1下列动物中,哪个是线形动物动物 A.水螅 B.蚯蚓 C.涡虫 D.蛔虫 2.下列这些水中生活的动物中,哪一组都是无脊椎动物 A.海龟、鱿鱼; B.海蜇、青蛙; C.蜘蛛蟹、章鱼; D.鲤鱼、河蚌。 3.鲫鱼在水中前进的动力主要来自A、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 B、尾部和尾鳍的摆动 C、躯干部和尾鳍的摆动 D、胸鳍、腹鳍和尾鳍的摆动 4.观察了蚯蚓的外部形态后,小青同学对蚯蚓的外部形态做了下列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A.身体由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 B.身体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C.身体腹面粗糙,有刚毛;D.体表不湿润。 5.蝗虫是比较常见的昆虫,它危害玉米、高粱和水稻等多种农作物,是有名的农业害虫。蝗虫的呼吸是靠: A.气管; B.肺; C.体表; D.头部。 6、能形成珍珠的结构是A.贝壳B.外套膜C.珍珠层D.斧足 7.下列哪一组动物都是恒温动物A.蜥蜴和大猩猩;B.喜鹊和 斑马;C.海龟和虎;D.眼镜蛇和狮。 8.鸟的身体里有发达的气囊,这些气囊的作用是A.可减轻身体比重;B.有利于双重呼吸; C.有利于散热降温; D.以上A、B、C都对。 9.课堂上,许多同学对鸟类体温恒定的原因做了解释,其中

不正确的是: A.鸟类所生活的环境温差不大; B.鸟类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呼吸作用旺盛,产生的热量较多; C.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 D.羽毛有保温作用。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都没有肛门; B.水螅的内胚层和外胚层都有刺细胞,但外胚层刺细胞最多; C.蛔虫的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发达; D.华支睾吸虫、绦虫、钩虫、血吸虫、蛔虫、绕虫都是寄生虫。 11.小孙同学家养了五条漂亮的金鱼。在观察金鱼时,他注意到金鱼的口在水中有节奏的张开、闭合,鳃盖也一张一合的,这是怎么回事呢请你帮小孙同学解释,鱼不停地用口吞水,再从鳃孔排水的意义是: A.进行呼吸; B.排出废物; C.交换体内外的水分; D.摄取食物。 12.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下列有关软体动物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很多种类的软体动物都可以食用; B.软体动物有水生的也有陆生的; C.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所以体外都有贝壳保护; D.软体动物都有外套膜。 13.在做观察蚯蚓的实验时,同学们发现蚯蚓的体表是有黏液的,这有利于蚯蚓: A.吸收营养;B.保持水分;C.进行呼吸;D.在土壤中运动。 14.下列动物中,不都属于哺乳动物的一组是: A.鲸和家兔; B.家鸽和虎; C.猫和狗; D.狮和家鼠。

动物地主要类群测精彩试题

《动物的主要类群》测试题 一、选择题(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 1、海蜇是常见的海洋动物,它属于() A.原生动物B.腔肠动物C.软体动物D.节肢动物 2、某类动物,身体由两层细胞构成,消化腔只有一个开口.这类动物是() A.腔肠动物B.扁形动物C.环节动物D.节肢动物 3、我们经常食用的鱿鱼、章鱼及田螺属哪一类生物类群() A腔肠动物B软体动物C节肢动物D扁形动物 4、蜘蛛结网的主要作用是()A.栖身休息B.防御敌害C.捕捉昆虫D.繁殖后代 5、消灭蝗虫时,把它的头部置于水中不能使它窒息而死,原因是() A蝗虫可以吸收水中的空气B蝗虫可以通过体表进行呼吸 C蝗虫可以几个小时不呼吸D气体通过蝗虫胸、腹部的气门进入体 6、采集蜗牛的正确地点是() A.干燥的,充足的草地B.阴湿的树木丛,墙角C.潮湿的地面D.松软的土壤中 7、蝗虫和虾的呼吸器官分别是() A.肺和鳃B.气管和皮肤C.气管和鳃D.皮肤和肺 8、在动物进化历程中,身体最先开始分节的是哪一动物类群?() A.环节动物B.节肢动物C.扁形动物D.软体动物 9、河蚌的呼吸器官是()A.外套膜 B.斧足 C.鳃 D.肺 10、对河蚌的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贝壳开和闭合,使河蚌在河底沙石中划行 B.斧足的肌肉收缩舒,使河蚌身体缓慢移动 C.外套膜和斧足共同收缩和舒,使河蚌身体缓慢移动 D.由外套膜收缩和舒引起河蚌运动 11、下列哪种动物在捕捉食物时,使用触手?()A.水蛭B.乌贼C.扇贝D.海蜇 12、河蚌生活的环境是() A.江河湖泊的水中B.河岸沙石中C.浅海底D.江河、湖泊和池沼的水底 13、做中药的海螵蛸是() A.河蚌的贝壳B.蜗牛的贝壳C.乌贼退化的贝壳D.鲍鱼的贝壳 14、下列哪一特征不属于软物动物()A.身体柔软B.身体分节C.身体有贝壳D.有外套膜

第五单元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测试题

第五单元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测试题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下列陆生动物的身体结构与防止水分蒸发没有关系的是() A.蛇的角质细鳞 B.乌龟的“盔甲” C.兔的膈肌 D.蝗虫的外骨骼2.世界上最大的的哺乳动物是() A.大象 B.老虎 C.犀牛 D.蓝鲸 3.家兔、宠物狗等哺乳动物的体表一般都具有发达的体毛,其主要作用是() A.防御 B.保温 C.保护 D.伪装 4.家猫适于捕食家鼠和野鼠,其牙齿的分化特点是( ) A.门齿不发达,臼齿咀嚼面宽 B.有发达的门齿 C.犬齿数目很多 D.犬齿尖锐锋利,特别发达 5.下列不是哺乳动物特征的是() A.胎生、哺乳 B.体温恒定 C.用鳃呼吸 D.体表被毛 6.家畜一般是指人们饲养的() A.软体动物 B.节肢动物 C.鸟类动物 D.哺乳动物 7.下列属于会飞的哺乳动物的是() A.猎豹 B.袋鼠 C.蝙蝠 D.家兔 8.下列几组动物中,体温不恒定的是( ) A.猫头鹰、扬子鳄、鲸 B.家兔、丹顶鹤、猎豹 C.青蛙、蛇、蜥蜴 D.金丝猴、沙蚕、大熊猫 9.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的主要原因是( ) A.蹄有厚皮,适于沙地行走 B.背有一或二个驼峰,内蓄脂肪 C.胃分三室,内有水囊,善耐饥渴 D.以上都是 10. 下列各项与家兔适应食草生活无关的是() A.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 B.体腔内有膈 C.盲肠特别发达 D.消化管长 11. 体温恒定是指()

A.体温永远不变 B.体温不随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自身有调节能力 C.一年四季只有一个温度 D.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自身没有调节能力 12.体温恒定有利于动物的区域分布、生存和繁衍,下列动物中体温恒定的一组是() A.梅花鹿和蚯蚓 B.朱鹮和海豹 C.麻雀和螳螂 D.家鸽和蜥蜴 13.下列动物中,完全用肺呼吸的一组动物是() A.蝗虫和蚯蚓 B.青蛙和金丝猴 C.袋鼠和骆驼 D.袋鼠和鲫鱼14.下面哪项不是猎豹适于陆地生活的特点() A.用肺呼吸 B.体温恒定 C.有发达的大脑,反应迅速 D.体表被覆羽毛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足够的食物、水分和一定的空间是陆地上生活的动物基本的环境条件B.只要人类不直接捕杀大熊猫,大熊猫就不会灭绝 C.人类活动使一些动物的栖息地遭到了严重破坏 D.保护生物的栖息地十分重要 16.牛、羊、兔等食草动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A.具有喙 B.盲肠发达 C.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 D.胃发达 17.下列动物属于陆地生活的动物一组是() A.蝗虫和兔 B.蜥蜴和海马 C.鲸和鸵鸟 D.乌龟和河蚌 18.鲸生活在海洋中,但它是用肺呼吸,而且是胎生、哺乳的,所以它应该属于() A.鱼类 B.两栖类 C.鸟类 D.哺乳类 19.家兔属于哺乳动物,胎生、哺乳相对于其他生殖方式的优势在于() A.提高后代的成活率 B.使后代数量大大增加 C.增强了后代的体质 D.减轻了母体的负担

无脊椎动物习题

一、解释名词 1、生物发生律 2、伸缩泡 3、完全变态 4、原肾管 5、角质膜 6、疣足 7、外套膜 8、凯伯尔式器(Keber’s organ) 9、书肺 10、化性 11、双名法 12、刺丝泡 13、皮肌囊 14、不完全变态 15、后肾管 16、混合体腔 17、刚毛 18、黄色细胞 19、外套腔 20、鲍雅诺式器(Bojanus organ) 21、原口动物 22、生物圈 23、实质组织 24、马氏管 25、后口动物 26、外套膜 27、分类阶元 28、龄期 29、原口动物 30、实质组织 二、选择题 1、环节动物多毛纲在其个体发育过程中所经历的幼虫阶段是()。 A浮浪幼虫 B 牟勒氏幼虫 C 担轮幼虫 D 钩介幼虫 2、团藻在动物演化上有重要意义,其分类地位是()。 A海绵动物门 B 原生动物门 C 腔肠动物门 D 扁形动物门 3、蝎子和蜱螨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的()。 A多足纲 B 甲壳纲 C 昆虫纲 D 蛛形纲 4、水螅为淡水生活的腔肠动物,是科学研究中的好材料,下列哪种叙述是不正确的()。 A水螅有多种运动行为,如捕食运动、尺蠖运动和翻筋斗运动等。 B 具有两个胚层和消化循环腔 C 神经系统发达,有感觉运动中心 D 具有辐射对称的体制 5、间日疟原虫的中间寄主为( C )。 A钉螺 B 沼螺 C 按蚊 D 伊蚊 6、昆虫分类的主要依据除了触角、足、翅、生物学外,还有( B )。 A体壁突起 B 口器 C 生殖器 D 听器 7、棘皮动物的成虫是辐射对称,其幼虫是( B )。 A辐射对称 B 两侧对称 C 两侧辐射对称 D 无对称 8、蝼蛄的前足是( C )。 A步行足 B 跳跃足 C 开掘足 D 捕捉足

无脊椎动物 练习题

精品文档 无脊椎动物练习 一、选择题 1、水螅的体壁是由()组成的。 A、两层细胞 B、三层细胞 C、单层细胞 D、刺细胞 2、区别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依据是() A、有无肌肉 B、有无脊椎 C、有无骨骼 D、有无脊柱 3、海蜇广泛分布在我国南北各海中,体形半球状,以小型浮游动物为食。海蜇排出实物残渣的方式是()A、由口排出 B、有肛门排出 C、有胞肛排出 D、由体表细胞排出 4、在饲养水螅的烧杯中放些活水蚤,水螅捕食活水蚤是通过() A、体壁 B、触手 C、口 D、身体所有细胞 5、猪肉绦虫的繁殖能力很强,强大的生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其原因是() A、后代生活条件适宜,成活率高 B、后代生活条件艰苦,成活率低 C、后代生活条件艰苦,成活率高 D、后代生活条件不稳定,成活率低 6、下列寄生虫与寄生部位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血吸虫的幼虫寄生在钉螺体内 B、血吸虫的成虫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 C、猪肉绦虫的成虫寄生在猪体内 D、猪肉绦虫的成虫寄生在人体内 7、下列有关蛔虫的形态结构特点的叙述,哪项是不属于适应寄生生活的?() A、体表有角质层 B、分泌毒素 C、生殖器官发达 D、消化管结构简单 8、下列关于线形动物主要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身体呈圆柱形 B、体表有角质层 C、有口有肛门 D、有许多体节组成 9、猪肉绦虫、蛔虫等寄生虫的共同特征() A、消化器官发达 B、运动器官发达 C、感觉器官发达 D、生殖器官发达 10、判断蚯蚓身体前后端的方法是() A、观察蠕动方向 B、环带在身体前端 C、对外界刺激反应慢的是身体前端 D、较细的一端是前端 11、用手触摸蚯蚓体壁,感觉到体表有黏液,能保持湿润,这有利于蚯蚓() A、适应水中生活 B、进行生殖 C、适应穴居 D、进行呼吸作用 12、在用手触摸蚯蚓的过程中,我们可根据颜色和刚毛的多少,判断蚯蚓的背面和腹面。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背面颜色深,刚毛多 B、背面颜色浅,刚毛多 C、腹面颜色深,刚毛少 D、腹面颜色浅,刚毛多 13、蛏子是海鲜市场常见的品种,它生活在水中,依靠()进行呼吸 A、足 B、外套膜 C、鳃 D、入水管14、扇贝、乌贼蜗牛共同具有的特点是() A、都有两片贝壳 B、都有外套膜 C、都用腕足运动 D、都用鳃呼吸 15、能形成珍珠的结构是() A、贝壳 B、外套膜 C、珍珠层 D、纤毛 16、蝗虫和虾的呼吸器官分别是() A、肺和鳃 B、气管和皮肤 C、气管和鳃 D、皮肤和肺 17、成语“金蝉脱壳”中的“壳”指的是 ( ) A、外骨骼 B、皮肤 C、角质鳞 D、细胞壁 18、蜻蜓和()的关系最近。 A、蜘蛛 B、蝎子 C、马陆 D、蝴蝶 19、关于蝗虫的气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交换之处 B、气体进入的门户 C、和听觉有关 D、和嗅觉有关 20、小李同学对蜻蜓进行了观察后做了下面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A、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 B、有一对翅 C、有三对足 D、具有外骨骼 21、蝗虫的外骨骼对于蝗虫的陆地生活的作用是() A、抵御敌害 B、协助运动 C、有利于捕食 D、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22、蝗虫善于飞行,它的运动器官是() A、后翅 B、后足 C、前翅 D、翅和足 23、下列特征中,不属于节肢动物特征的是() A、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 B、体表有外骨骼 C、足和触角分节 D、都有翅,能飞行 24、下列关于昆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苍蝇、蚊子、蜘蛛等与蝗虫一样,都属于昆虫 B、昆虫在生物圈中几乎到处都有它的踪影 C、昆虫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 D、昆虫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但体内无脊柱 25、区分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依据是() A、身体形状 B、身体是否由体节构成 C、是否有吸盘 D、是否生活在土壤里 二、非选择题 1、右图为蛏解剖图,据图回答: (1)蛏生活在海滩中,依靠[ ] _____和 [ ]_______获取食物和排出残渣。 (2)蛏的运动器官是[ ]______,呼吸 器官是 [ ]______。 (3)贝壳是由图中的[ ]______的分泌物形 成。 2、蝗虫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害虫,它体型较大,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分布十分广泛,这与它 1 2 3 5 4

无脊椎动物学习题

标题:无脊椎动物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1、名词解释: 无脊椎动物学:通常以除脊索动物门外的其他所有动物门类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形态结构、分类、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 物种:它是生物界发展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统一的基本间断形式;在有性生物,物种呈现为统一的繁殖群体,由占有一定空间,具有实际或潜在繁殖能力的种群所组成,而且与其它这样的群体在生殖上是隔离的。 双名法:它规定每一种动物都应有一个学名。这一学名是由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的字组成,前一个字是属名,后一个字是它的种本名。属名用主格单数名词,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种本名第一个字母不须大写。学名之后,还附加当初定名人的姓氏。属名和种本名印刷时用斜体,姓氏不用斜体。 组织:是由一些形态相同或类似、机能相同的细胞群组成的,包括细胞和细胞间质,功能多样。 器官:由几种不同的组织联合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和一定的生理机能的结构。 系统:是一些在机能上有密切联系的器官联合起来完成一定的生理功能的结构。 接合生殖:为纤毛纲动物所特有的,当接合生殖时,2个草履虫口沟部分互相粘合,该部分表膜逐渐溶解,细胞质相互连通,小核脱离大核,拉长成新月型,接着,大核逐渐消失。小核分裂2次形成4个小核其中有三个解体,剩下一个小核又分裂为大小不等的2个核,然后两个虫体的较小核互相交换,与对方较大的核融合,这一过程相当于受精用作。 此后两个虫体分开,结合核分裂3次成为8个核,4个变为大核,其余4个中有3个解体,剩下一个小核分裂为2次,再分裂为4个;每个虫体也分裂2次,结果是原来2个相结合的虫体各形成4个草履虫,每个都和亲本一样,有一个大核和一个小核。 2.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原生动物都是单细胞动物,每一个细胞即是一个个体,它与多细胞动物整体相当,有些原生动物则是群体。 运动:以鞭毛、纤毛或伪足运动; 营养:有光合、吞噬和渗透3种。 呼吸:主要由体表进行。 排泄:主要由体表或伸缩泡进行。 生殖方式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 在环境条件不良时,大多数原生动物可形成包囊度过不良环境。 3.原生动物门有哪几个重要纲?划分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答:原生动物门有4个重要纲。即:鞭毛纲,肉足纲,孢子纲和纤毛纲。划分的主要依据分别是: 鞭毛纲:以鞭毛为运动器。营养方式3种。有光合、吞噬和渗透;无性繁殖一般为纵二分裂。 肉足纲:以伪足为运动器。繁殖为二分裂。 孢子纲:全部寄生,大多数有顶复合器,有无性世代和有性世代的交替。无性生殖是裂体生殖(复分裂),有性生殖是配子生殖,其后是无性的孢子生殖。 纤毛纲:以纤毛为运动器。无性繁殖为横二分裂。有性生殖是接合生殖。 4.简要说明间日疟原虫的生活史。 答:在人体内(进行裂体生殖): 红血细胞前期:当被感染的雌按蚊叮人时,其体内的子孢子随唾液进入人体,随血液到达人体肝脏,在肝脏中进行裂体生殖,危害肝细胞。放出裂殖子。

尔雅生命科学章节测验答案

尔雅——生命科学与人类文明 生命现象与文明发展(一) 1 生物大爆炸发生的时间大概是(D)。A、2亿年前B、3亿年前C、4亿年前D、5亿年前 2 生物进化过程中,蛋白质生命可以从水里爬上陆地的条件是(A)形成以后。A、臭氧层B、植物C、水蒸气D、肺 3 根据考古所得的化石,地球上的生命大概产生于(C)。A、20亿到30亿年前B、30亿到35亿年前C、35亿到38亿年前D、38亿到40亿年前 4 原核生命大概经过了10到20亿年形成了真核生命。(是) 生命现象与文明发展(二) 1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发展的过程,说法正确的是(D)。A、它是自然变异和选择的协同B、它是从低级到高级的C、它是从水生到陆生的D、以上都对 2 生物进化过程中,人类产生于(D),A、2亿年前B、5亿年前C、6000万年前D、400万年前 3 人类物种的进化顺序依次是:非洲南猿、直立人、能人、智人。(否)4 DNA的化学本质是脱氧核糖核酸。(是) 生命现象与文明发展(三) 1 人体的细胞大概有(D)。A、50万亿个B、100万亿个C、150万亿个D、200万亿个 2 生物体是由()等分子组成的一个复杂体系。D ()A、水和蛋白质B、碳水化合物和核酸C、碳水化合物和核算D、蛋白质和核酸 3 在各类元素中,地球上的生命以(A)作为骨架。A、碳B、氧C、氢D、硅 4 人类的身体中间有(C)是水。A、.5 B、.6 C、.7 D、.8 生命现象与文明发展(四) 1 下列关于克雷格·温特尔说法不正确的是(C)。A、他测序出了人类基因组B、他合成了生命C、他合成的人工支原体没有借用天然的支原体外壳D、他参加过越战 2 生物的基本属性是(D)。A、生长发育B、新陈代谢遗传繁衍C、应激性、运动适应性和内稳态D、以上都对 3 所谓的新陈代谢就是指生物的一生都与外界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是) 4 高等生物都有内稳态,以此适应外界的变化。(是)生命现象与文明发展(五) 1 人类的文明可以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 2 文明的一个基本点是财富积累。(是)生物多样性与 生物系统演化(一) 1 (D)的变异系数大,种间隔离多,是地球上最多的物种。A、哺乳动物B、鱼类C、植物D、昆虫 2 生物多样性是(D)。A、物种多样性B、遗传多样性C、生态系统多样性D、以上都对 3 突变的结果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包括(B)。A、物理机制和化学机制的自然选择B、物理机制和生物机制的自然选择C、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提纲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提纲 一、无脊椎动物: 1、腔肠动物:主要特征:身体有内胚层和外胚层构成,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代表动物:水母、水螅、海葵、珊瑚等; 2、扁形动物:主要特征:身体有内胚层、中胚层和外胚层构成,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代表动物:涡虫、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大多寄生生活; 血吸虫生活史:受精卵在水中孵化,幼虫进入钉螺体内继续发育,最后进入人体发育为成虫;3、线性动物:主要特征:身体细长,不分节,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有口有肛门; 消化结构简单,生殖能力强; 代表动物:蛔虫、蛲虫、钩虫、线虫等;大多寄生生活。蛔虫的雌虫较大,雄虫较小,尾部向腹部弯曲; 4、环节动物: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代表动物:蚯蚓、沙蚕、水蛭等;少数寄生; 蚯蚓的环带在靠近身体前端,有繁殖的作用;体壁可分泌黏液,有助于呼吸;靠刚毛配合肌肉运动; 5、软体动物:主要特征:体表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水生软体动物用鳃呼吸;运动器官是足; 代表动物:河蚌、蜗牛、乌贼等;乌贼的壳———(退化)海螵蛸;鲍鱼的壳—石决明; 6、节肢动物:主要特征:身体和附肢分解,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作用:保护,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代表动物:甲壳类(虾、蟹);多足类(蜈蚣);蛛形类(蜘蛛);昆虫类(蝗虫); 昆虫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一个口器;腹部有三对足,两对翅;腹部有气门,是呼吸通道,气门内有气孔,是呼吸器官; 二、脊椎动物: 1、主要特征对比: 2、四大家鱼:青、草、鲢、鳙鱼; 鱼的尾鳍可以控制前进方向,也可以产生前进动力;鱼的侧线可以感知水流,测定方向; 3.鱼能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一是能在水中游泳;二是能在水中呼吸。 4.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①体形为流线型,可减少飞行阻力②体表被覆羽毛,正羽有利于飞行,前肢变成翼, 适于扇动空气③胸肌发达,给飞行提供动力④龙骨突发达适于附着发达的胸肌,骨骼中空,可减轻体重 ⑤食量大,消化能力强,补充大量能量⑥有发达的肺,有气囊,双重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动物的主要类群练习题

动物的主要类群练习题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每题2分) 1、下列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A、血吸虫、蛔虫 B、珊瑚、海蛰 C、蜗牛、丝虫 D、水母、水螅 2、自然界动物的种类很多,目前已知的大约有()万种 A、30 B、150 C、180 D、120 3、下列动物中都属于淡水鱼类的一组是() A、链鱼和带鱼 B、鳙鱼和鲤鱼 C、青鱼和大黄鱼 D、草鱼和小黄鱼 4、下面各组动物中,都属于恒温动物的一组是() A、鱼类、鸟类 B、两栖类、昆虫类 C、爬行类、哺乳类 D、鸟类、哺乳类 5、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是体内是否有() A、脊索 B、脊椎 C、脊柱 D、脊梁 6、自然界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是() A、鱼类 B、哺乳类 C、节肢动物 D、鸟类 7、蚯蚓是靠()来呼吸 A、皮肤 B、气管 C、湿润的体壁 D、肺 8、鸟类呼吸时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A、肺 B、肺和气囊 C、气囊 D、气管 9、身体两侧辐射对称的动物是() A、绦虫、虾 B、水螅、海蜇 C、涡虫、血吸虫 D、线虫、文蛤 10、地球上的鸟类和哺乳类分别大约有() A、4000种和9000种 B、9000种和4000种 C、3000种和4000种 D、3000种和9000种 11、下列水生动物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A.海葵 B.珊瑚虫 C.章鱼 D.虾类 12、利于爬行动物保持水分的结构是() A.角质的鳞片或甲 B.毛 C.外骨骼 D.羽毛 13.适于陆地生活的动物,其呼吸器官一般是() A.气管和肺 B.气管和鳃 C.肺和鳃 D.肺和皮肤 14.海豹、海豚、鲸等都是生活在海洋中哺乳动物,它们的呼吸方式是 A.用鳃呼吸 B.用肺呼吸 C.用气囊呼吸 D.用皮肤呼吸 15.下列器官与鸟的呼吸无关的是() A.气管 B.鳃 C.肺 D.气囊 16.家鸽最发达的肌肉附着在() A.胸部 B.两翼 C.尾骨 D.后肢骨 17、下列家兔的生理特点与其食性有关的是() A.身体被毛 B.盲肠特别发达 C.心脏分四腔 D.用肺呼吸 18.水中游的动物( ) A.全都是脊椎动物 B.全都是无脊椎动物 C.既有脊椎动物又有无脊椎动物 D.既不是脊椎动物,也不是无脊椎动物 19.下列动物结构及其功能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河蚌的贝壳——游泳 B.蝗虫的气管——呼吸 C.蜥蜴的鳞片——保护 D.家鸽的羽毛——飞行 20.体表有外骨骼,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有足和触角的是()

无脊椎动物学测试及答案

无脊椎动物学测试答案 一、选择题 (D)1、蚯蚓的环带与下列哪项有关: A、营养 B、运动 C、防御 D、生殖 (B)2、渐变态昆虫在羽化之前发育的一种特征为 A、有蛹期,幼虫和成虫的生活习性一样 B、有蛹期,幼虫和成虫的生活习性不一样 C、无蛹期,幼虫和成虫的生活习性不一样 D、无蛹期,幼虫和成虫的生活习性一样 (C)3、下列有关疟原虫的生活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A、疟原虫是在人体的肝细胞和红细胞中发育的 B、疟原虫的有性世代中,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在雌性按蚊体内进行的 C、雌按蚊叮咬人时,将合子随唾液进入人的血液 D、孢子生殖的过程是在雌按蚊体内进行的 (C )4、下列有关原生动物的生殖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无性生殖方式主要是分裂生殖 B、原生动物也有有性生殖的方式,主要是接合生殖和配子生殖 C、原生动物的分裂生殖的细胞分裂方式是无丝分裂 D、原生动物的分裂生殖的细胞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 (C)5、在腔肠动物的身体结构中,不具细胞结构的一层结构是 A、外胚层 B、内胚层 C、中胶层 D、触手 (C)6、水螅在秋末冬初,环境条件不利时,生殖方式主要是 A、出芽生殖 B、孢子生殖 C、卵式生殖 D、分裂生殖 (A)7、下列不属于腔肠动物门的动物是 A、海绵 B、海蜇 C、珊瑚 D、海葵 (A)8、下列属于辐射对称的动物是 A、水螅 B、涡虫 C、海星 D、文昌鱼 (B)9、涡虫的肌肉系统是下列何种结构发育而来的 A、外胚层 B、中胚层 C、内胚层 D、中胶层 (D )10、下列与寄生在人体内的寄生虫无关的特点是 A、体表有发达的角质层 B、感觉、运动器官退化 C、生殖器官发达 D、消化系统发达 (C )11、涡虫的梯状神经系统较水螅网状系统高等进化,主要表现在 A、传导速度快 B、传导冲动的速度慢,且不集中 C、冲动的传导速度较快,并且更趋向于集中 D、梯状神经系统是由中胚层发育而来的 (B)12、真体腔和原体腔的主要区别是 A、真体腔是中胚层出现后形成的,原体腔是两胚层动物所特有 B、真体腔具有肠壁肌肉层和体腔摸 C、原体腔相当于囊胚腔,真体腔相于原肠腔 D、真体腔是在体壁中胚层与肠壁之间的空腔,原体腔是在体壁中胚层和脏壁中胚层之间的空腔(D )13、蛔虫的中间宿主是 A、钉螺 B、猪 C、昆虫 D、没有 (C )14、在进化过程中,真体腔首先出现于 A、腔肠动物 B、线形动物 C、环节动物 D、节肢动物 (C )15、下列生物中,身体属于同律分节的是 A、沙蚕 B、蝗虫 C、蚂蝗 D、河蚌(不分节) (C)16、蚯蚓的运动器官是 A、纤毛 B、鞭毛 C、刚毛 D、疣足 (C)17、蜘蛛排泄废物的器官为马氏管,这种器官起源于 A体壁 B 前肠 C 中肠 D 后肠 (B )18、在进化过程中,专司呼吸的呼吸器官首先出现在 A、环节动物 B、软体动物 C、节肢动物 D、线形动物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动物的主要类群 复习课

第五单元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课)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给出一种动物能够准确判定其属于脊椎动物还是无脊椎动物。 2.能够说出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和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扎实基础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1.给一种动物能够准确判定其属于脊椎动物还是无脊椎动物。 2.能够说出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和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 能够说出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和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幻灯片展示十一类动物类群,并提出问题:你认识这些动物吗?分别属于哪一类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又可以将这些动物分为哪两类? 学生:学生进行思考并回答。 教师:展示鱼的骨骼,让学从感官上认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然后配以习题,强化对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认识、区分。 学生:通过讨论选出正确的选项。 教师:(展示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图片)你能试着说一说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有哪些特点吗? 学生:组内讨论交流,翻书查阅,总结汇报。 教师总结,并配备习题练习巩固。 教师:(展示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图片)这两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学生:组内讨论交流,翻书查阅,总结汇报。 教师总结,并配备习题练习巩固。 教师:依次展示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类动物图片。 学生:学生回忆、总结各个类群动物的主要特征,并完成相应习题。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复习题

- 1 -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周末习题 审阅:七年级生物备课组 知识回顾(识记知识点后再填写) 无脊椎动物 一、腔肠动物 1.代表动物: (1)生活环境:水草丰茂的 。 (2)结构:身体由口、 、消化腔和 组成。 2.主要特征 结构简单的 动物,身体呈 状,体壁仅由 构成,消化腔有 。 二、.扁形动物 (1)生活环境:多数营 生活。 (2)主要特征:身体 ,有口 的 动物。 (3)举例:涡虫、 和 等。 2.线形动物 (1)生活环境:通常生活在 中,有些种类 在人体或其他生物体内。 (2)主要特征:身体一般为 或 ,两头尖,有口 。 (3)举例:秀丽隐杆线虫、 等。 三、环节动物 (1)生活环境: 和 的陆地。 (2)主要特征:身体由 构成,使运动更加灵活。 (3)举例:蚯蚓、水蛭和沙蚕等。 (4)蚯蚓是通过 和 的配合来完成运动的。 (5)我们一般根据 区分蚯蚓的前后端,。靠近 的一端是 端,远离 的一端是 端。 (6)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 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 .蠕虫动物:身体细长, 对称、无 、能 的动物。包括扁形动物、 和 。 四,软体动物 (1)主要特征:身体 , 为贝壳。贝壳能随着 ,呈现年轮般的花纹。 (2)举例:蜗牛、 、乌贼和 等。 五、节肢动物 (1)代表动物: 。 ①生活环境:陆地飞行。②形态结构:a.身体分为 、 、 三部分。b.胸部具有三对 、两对 。c.体表有 ,其作用是 和 内部结构,有效地防止体内 的蒸发。③生理:a.运动:用三对 、两对 运动。b.呼吸:用 呼吸。 (2)主要特征:身体 , 和触角节均分 ,体表有 。 其他节肢动物:蝉、 、蟹、 等。 巩固提高: 一、选择题 1.水螅通常能捕食到与其体积相当的水蚤,这主要是依靠( ) A.刺细胞 B.触手的缠结 C.发达的肌肉 D.口的吞噬 2.(2012·泰安学业考)世界上许多国家成立了蚯蚓养殖厂,并把蚯蚓养殖称为“环境净化装置”。蚯蚓能用来净化环境的主要原因是( ) A.能在湿润土壤的深层生活 B.身体柔软,能在垃圾中钻洞 C.身体分节,运动灵活自如 D.能分解枯叶、朽根等中的有机物 3.进食未煮熟的猪肉可能会感染( ) A.猪肉绦虫 B.钩虫 C.姜片虫 D.肝片吸虫 4.下列动物中不属于昆虫的是( ) A.蜜蜂 B.蚊 C.园蛛 D.蟋蟀 5.(2011·菏泽学业考)千姿百态的动物王国里,有些动物的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有些动物则没有。下列生物中,全属于无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 A.家鸽、壁虎、青蛙 B.蝗虫、蚯蚓、蜈蚣 C.鲫鱼、家兔、螳螂 D.蚂蚁、蜜蜂、鲨鱼 6.蝗虫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呼吸器官是( ) A.肺 B.鳃 C.气管 D.气囊 7..请观察蝗虫的外部形态图,回答问题。(注意:[ ]内填数字, 上填名称) (1)蝗虫是常见的昆虫,它的身体分为 、 、 三部分,其中有发达肌肉的是[ ] 。 (2)图中[ ] 是它的飞行器官,它 有 对足,跳跃时主要靠图中[ ] ,运动 器官都着生在 。 (3)蝗虫的呼吸器官是 。 (4)蝗虫的哪些特点使其适应陆地及空中生活? 。 8.根据饲养和观察蚯蚓的实验及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区分蚯蚓的前端和后端可根据[ ]___________的位置。 (2)用手触摸蚯蚓的腹面会有_________的感觉。这是因为在蚯蚓的腹面有许多小突起,叫__________,它们与蚯蚓的_____________有关。 (3)蚯蚓身体由许多___________构成,这样的动物被称为__________动物。你能说出蚯蚓在自然界中的一项作用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脊椎动物 练习题

无脊椎动物练习 一、选择题 1、水螅的体壁是由()组成的。 A、两层细胞 B、三层细胞 C、单层细胞 D、刺细胞 2、区别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依据是() A、有无肌肉 B、有无脊椎 C、有无骨骼 D、有无脊柱 3、海蜇广泛分布在我国南北各海中,体形半球状,以小型浮游动物为食。海蜇排出实物残渣的方式是()A、由口排出 B、有肛门排出 C、有胞肛排出 D、由体表细胞排出 4、在饲养水螅的烧杯中放些活水蚤,水螅捕食活水蚤是通过() A、体壁 B、触手 C、口 D、身体所有细胞 5、猪肉绦虫的繁殖能力很强,强大的生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其原因是() A、后代生活条件适宜,成活率高 B、后代生活条件艰苦,成活率低 C、后代生活条件艰苦,成活率高 D、后代生活条件不稳定,成活率低 6、下列寄生虫与寄生部位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血吸虫的幼虫寄生在钉螺体内 B、血吸虫的成虫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 C、猪肉绦虫的成虫寄生在猪体内 D、猪肉绦虫的成虫寄生在人体内 7、下列有关蛔虫的形态结构特点的叙述,哪项是不属于适应寄生生活的?() A、体表有角质层 B、分泌毒素 C、生殖器官发达 D、消化管结构简单 8、下列关于线形动物主要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身体呈圆柱形 B、体表有角质层 C、有口有肛门 D、有许多体节组成 9、猪肉绦虫、蛔虫等寄生虫的共同特征() A、消化器官发达 B、运动器官发达 C、感觉器官发达 D、生殖器官发达 10、判断蚯蚓身体前后端的方法是() A、观察蠕动方向 B、环带在身体前端 C、对外界刺激反应慢的是身体前端 D、较细的一端是前端 11、用手触摸蚯蚓体壁,感觉到体表有黏液,能保持湿润,这有利于蚯蚓() A、适应水中生活 B、进行生殖 C、适应穴居 D、进行呼吸作用 12、在用手触摸蚯蚓的过程中,我们可根据颜色和刚毛的多少,判断蚯蚓的背面和腹面。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背面颜色深,刚毛多 B、背面颜色浅,刚毛多 C、腹面颜色深,刚毛少 D、腹面颜色浅,刚毛多 13、蛏子是海鲜市场常见的品种,它生活在水中,依靠()进行呼吸 A、足 B、外套膜 C、鳃 D、入水管14、扇贝、乌贼蜗牛共同具有的特点是() A、都有两片贝壳 B、都有外套膜 C、都用腕足运动 D、都用鳃呼吸 15、能形成珍珠的结构是() A、贝壳 B、外套膜 C、珍珠层 D、纤毛 16、蝗虫和虾的呼吸器官分别是() A、肺和鳃 B、气管和皮肤 C、气管和鳃 D、皮肤和肺 17、成语“金蝉脱壳”中的“壳”指的是 ( ) A、外骨骼 B、皮肤 C、角质鳞 D、细胞壁 18、蜻蜓和()的关系最近。 A、蜘蛛 B、蝎子 C、马陆 D、蝴蝶 19、关于蝗虫的气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交换之处 B、气体进入的门户 C、和听觉有关 D、和嗅觉有关 20、小李同学对蜻蜓进行了观察后做了下面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A、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 B、有一对翅 C、有三对足 D、具有外骨骼 21、蝗虫的外骨骼对于蝗虫的陆地生活的作用是() A、抵御敌害 B、协助运动 C、有利于捕食 D、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22、蝗虫善于飞行,它的运动器官是() A、后翅 B、后足 C、前翅 D、翅和足 23、下列特征中,不属于节肢动物特征的是() A、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 B、体表有外骨骼 C、足和触角分节 D、都有翅,能飞行 24、下列关于昆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苍蝇、蚊子、蜘蛛等与蝗虫一样,都属于昆虫 B、昆虫在生物圈中几乎到处都有它的踪影 C、昆虫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 D、昆虫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但体内无脊柱 25、区分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依据是() A、身体形状 B、身体是否由体节构成 C、是否有吸盘 D、是否生活在土壤里 二、非选择题 1、右图为蛏解剖图,据图回答: (1)蛏生活在海滩中,依靠[ ] _____和 [ ]_______获取食物和排出残渣。 (2)蛏的运动器官是[ ]______,呼吸 器官是 [ ]______。 (3)贝壳是由图中的[ ]______的分泌物形 成。 2、蝗虫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害虫,它体型较大,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分布十分广泛,这与它 1 2 3 5 4 - 1 -

初中中考生物专题训练:动物的主要类群(带解析)

2018中考专题训练:动物的主要类群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动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蛔虫消化管结构简单,适于在人体消化管内寄生生活 B.蝗虫有外骨骼,适于在陆地干燥的环境中生活 C.鲫鱼用鳍游泳,适于在水中生活 D.家鸽体温恒定,适于在空中飞行生活 【解析】选D。本题考查动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结构特点。蛔虫消化管结构简单,吸食人体半消化的食物,有利于寄生生活;蝗虫有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适于在干燥的环境中生活;鲫鱼用鳍游泳,适于在水中生活;家鸽体温恒定,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但不是与在空中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2.章鱼、乌贼和河蚌都属于水中生活的软体动物,它们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A.身体柔软,有外套膜 B.身体是辐射对称 C.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D.身体由体节构成 【解析】选A。章鱼、乌贼和河蚌都属于软体动物,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3.有人说:“鸟的全身都为飞行而设计”,下列属于鸟类特有的特征是( ) ①体表有羽毛②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 ③体温恒定④通过产卵繁殖后代 ⑤前肢覆羽成翼⑥善于飞行 A.①③⑥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②⑤⑥ 【解析】选B。本题考查鸟类特有的特征。体温恒定是鸟类和哺乳动物共有的特

征;除哺乳动物为胎生外,其他大部分动物通过产卵繁殖后代,昆虫、蝙蝠等善于飞行。 4.小华同学根据某一分类标准已对7种动物中的6种进行了简单的分类(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其分类标准是胎生还是卵生 B.其分类标准是体温是否恒定 C.应该将鲫鱼划分到类别1中 D.应该将鲫鱼划分到类别2中 【解析】选C。青蛙、大雁是卵生的,野兔是胎生的,所以A项不正确;青蛙是变温动物,大雁、野兔体温恒定,所以B项不正确;分类标准是类别1都是脊椎动物,类别2都是无脊椎动物,所以鲫鱼是脊椎动物,应该划分到类别1中,故C项正确,D项不正确。 5.在无脊椎动物中,昆虫分布范围最广泛,活动范围最大,其主要原因是( ) A.体表有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外骨骼 B.具有翅 C.具有三对足,尤其是跳跃足 D.头部长有多种感觉器官 【解析】选B。昆虫为节肢动物,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