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美术:《小鸟的家》教案2.doc

合集下载

二年级美术下册《第12课 小鸟的家》教学设计人教版

二年级美术下册《第12课 小鸟的家》教学设计人教版

《二年级美术下册第12课小鸟的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小鸟的家》是二年级美术下册第12课的内容,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小鸟的生活环境,学会用线条和颜色表现小鸟的家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鸟的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用线条和颜色表现小鸟的家园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小鸟的生活环境,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2. 如何指导学生运用线条和颜色表现小鸟的家园。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小鸟生活环境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学生准备绘画纸张、彩笔、铅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 教师展示小鸟生活环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 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内容,教师总结。

2. 讲解绘画技巧- 教师讲解如何运用线条和颜色表现小鸟的家园。

- 学生跟随教师示范,学习绘画技巧。

3. 学生练习-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独立完成一幅描绘小鸟家园的画作。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 展示与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板书设计:1. 《小鸟的家》2. 教学目标:了解小鸟的生活环境,学会用线条和颜色表现小鸟的家园,提高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

3. 教学难点:观察小鸟的生活环境,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运用线条和颜色表现小鸟的家园。

4.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讲解绘画技巧、学生练习、展示与评价。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自己家附近的小鸟,描绘出小鸟的家园。

2. 家长签字确认,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小鸟的生活环境,并学会用线条和颜色表现小鸟的家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绘画技巧,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建议。

在作业设计方面,让学生回家观察自己家附近的小鸟,可以增强学生对小鸟生活环境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2课 小鸟的家》 人教版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2课 小鸟的家》  人教版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2课小鸟的家》人教版教学内容《第12课小鸟的家》是人教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小鸟家园画作。

课程内容包括认识不同种类的小鸟,学习小鸟的生活习性,以及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小鸟和其栖息的环境。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小鸟的基本特征,掌握绘画小鸟及其家园的基本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爱和保护意识,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1. 小鸟特征的描绘:准确表现小鸟的形态、羽毛和表情是本课的技术难点。

2. 家园环境的创造:创作出既符合小鸟生活习性又具有创意的家园环境。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实物模型、教材。

- 学具:彩色画纸、水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PPT展示不同种类的小鸟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分享他们对小鸟的认识。

2. 新授:讲解小鸟的基本特征,示范绘画技巧,并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创造合适的家园环境。

3. 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开始自己的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及时反馈。

4.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课重点,强调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板书将简洁明了地呈现本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小鸟的基本特征、绘画技巧和创作要点。

作业设计学生需根据课堂所学,创作一幅关于小鸟及其家园的画作。

作业要求能够体现小鸟的特征和其生活的环境。

课后反思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评价学生作品,考虑如何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差异化指导,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反思如何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艺术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在《第12课小鸟的家》的教学内容中,小鸟特征的描绘和家园环境的创造是两个主要的教学难点。

以下将对这两个难点进行详细补充和说明。

人教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第12课 小鸟的家》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第12课 小鸟的家》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第12课小鸟的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第12课小鸟的家》是人教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和创作,描绘出自己心中小鸟的家的样子。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小鸟的生活环境,学习小鸟家的基本构造,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小鸟家的细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小鸟的生活环境,掌握小鸟家的基本构造,学会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小鸟家的细节。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创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绘画技巧。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态度。

教学难点1. 小鸟家的基本构造和细节描绘。

2. 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的小鸟家作品。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小鸟家的图片、范画、PPT等。

2. 学具:绘画纸、铅笔、彩色笔、水粉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小鸟的生活环境,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观察与讨论:让学生观察小鸟家的图片,讨论小鸟家的基本构造和特点,引导学生关注细节。

3. 示范与讲解:教师示范如何描绘小鸟家,讲解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学习。

4. 创作与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创作小鸟家的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总结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板书设计1. 《第12课小鸟的家》2. 课题要求:了解小鸟的生活环境,掌握小鸟家的基本构造,学会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小鸟家的细节。

3. 教学重点:小鸟家的基本构造和细节描绘。

4.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的小鸟家作品。

作业设计1. 绘画作业:学生根据本课所学,创作一幅小鸟家的作品。

2. 思考作业: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小鸟的生活环境,撰写一篇短文。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小鸟的生活环境和家的基本构造有了深入了解,绘画技巧有所提高,作品表现丰富多样。

二年级美术《小鸟的家》教学设计

二年级美术《小鸟的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小鸟的家》,培养学生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表现能力。

3.通过合作与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教学准备:1.《小鸟的家》故事书2.平面画纸、彩色铅笔、蜡笔、水彩笔及其他绘画工具3.设计好的小组绘画作品展板课程安排:第一课:了解故事背景及理解故事内涵(30分钟)1.老师向学生介绍《小鸟的家》的故事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故事主题是关于小鸟的家2.通过物理画册中提供的图片和文字了解故事内容。

3.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小鸟需要一个温暖的家?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小鸟的家?4.老师与学生一起阅读故事书并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含义。

第二课:观察和描绘小鸟的家(40分钟)1.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观察并描绘小鸟的家。

2.给学生提供一张画纸和彩色铅笔,并要求他们描绘自己心中的小鸟的家。

3.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理解,选择合适的颜色和形状来画出小鸟的家。

4.老师在课堂上逐个与学生进行互动,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

第三课:绘制小组合作作品(5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4-5名学生组成。

2.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学生的作品作为基础,并围绕着该学生的作品进行绘制。

3.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创意,添加一些其他元素来丰富小组作品。

4.每个小组完成后,老师帮助他们将绘画作品固定在展板上。

第四课:展示和分享(40分钟)1.每个小组将自己的绘画作品放在展板上,学生们一起欣赏和品味大家的作品。

2.学生们可以互相评论和赞美彼此的作品,鼓励他们彼此分享并学习。

3.老师带领学生总结,回顾整个绘画过程,并引导学生思考小鸟的家是如何受到威胁的,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和爱护它。

4.课程结束时,老师鼓励学生将绘画作品带回家与家人分享。

教学延伸活动:1.学生可用其他材料制作小鸟的家模型,并搭建一个小鸟的家展览。

第12课《小鸟的家》(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二年级下册

第12课《小鸟的家》(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二年级下册

第12课《小鸟的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设计出富有创意的小鸟之家,培养创新意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实践,学会用剪、折、粘等手段制作小鸟的家,提高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小鸟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以小鸟之家为主题,引导学生运用彩纸等材料,通过剪、折、粘等方法,设计制作出富有创意的小鸟之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运用剪、折、粘等手段制作小鸟的家。

难点:设计出富有创意的小鸟之家,表现出小鸟家的特点和美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各种小鸟家的图片、彩纸、剪刀、胶水等。

学生准备: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谜语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授(1)引导学生欣赏各种小鸟家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小鸟家的特点。

(2)教师示范制作小鸟家的方法,讲解剪、折、粘等技巧。

3. 实践学生动手制作小鸟之家,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教师评,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5. 小结六、板书设计第12课《小鸟的家》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剪、折、粘等手段制作小鸟的家。

教学难点:设计出富有创意的小鸟之家,表现出小鸟家的特点和美观。

七、作业设计要求学生在课后用自己的作品装饰教室,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想象、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增强了学生热爱自然、关爱小鸟的情感。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富有创意的小鸟之家。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实践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作品。

在展示评价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课后,教师应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用于装饰教室,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如引导学生观察小鸟的生活习性,了解小鸟的生存环境,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关爱小鸟的情感。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小鸟的家》名师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小鸟的家》名师教案

《小鸟的家》名师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与鸟窝相同的材料或类似材料,模仿小鸟做窝的方法,绘制或做一个鸟窝。

2.通过欣赏和制作鸟窝,培养学生设计立体造型的兴趣,能用彩泥做几只小鸟。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团结互助精神,提高学生想象创造能力,引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鸟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能用不同的方法来制作鸟窝。

2.学会绘制鸟窝、小鸟的方法。

教学用具:鸟窝、鸟的图片、树枝、干草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今天,我们的教室里来了一位朋友(出示小鸟玩偶)教师:在美丽的大自然里生活着许多的小鸟,他们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他们每天在森林里欢声歌唱,别提有多高兴了,可是好景不长,霎时间,小鸟的家就变成了这般模样,出示课件,是谁破坏了小鸟温暖、舒适的家。

生(伐木工人)小鸟们失去了家,(环境污染,大树砍伐,原本茂密的树林变成了沙漠,小鸟的家没有了)他们的心情怎样?生(伤心)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可以为小鸟做些什么?生1:我帮种一些树和一些花生2:(植树造林、爱护环境、帮助小鸟重建一个新家)师:课件出示帮小鸟建立家的图片,同学们说的太好了,你们能为小鸟做这些,说明你们非常的爱护小鸟,今天的美术课,我们就为小鸟制作一个新家。

板书课题──小鸟的家。

(设计意图:直观形象的图片,能一下子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通过联想让学生带着新、奇、趣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并且将美术与环境教育紧密联系起来。

二、师生互动,情感体验1、了解家的概念:师:同学们想一想:你的家是怎样的,有谁?有家的感觉是怎样的?生:有床,可以住,还有爸爸和妈妈,什么都有,很舒服……(家的感觉是温暖、舒适、安全的)师:同学们想一下,小鸟都会把家建在哪里呢?生(树林里、屋檐下、草丛里、麦地里、电线杆上……)师:原来这么多地方都有小鸟的家,那让我们跟随小鸟一起去看看他们的家吧。

请同学们边欣赏边思考,小鸟的家所用的材料与形状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用图片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小鸟家的位置,让学生对小鸟的家有一个概念。

小学美术《小鸟的家》教案

小学美术《小鸟的家》教案

小学美术《小鸟的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小鸟的基本画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2.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鸟的基本画法2. 创作小鸟的家3. 环保教育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小鸟的画法,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小鸟的家。

2. 教学难点:如何表现小鸟的生动形象和家的温馨氛围。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小鸟的图片、视频资料,相关的美术作品,环保教育素材。

2. 学生准备:美术用品(如画纸、画笔、水彩等),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1 教师展示小鸟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小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环境。

1.2 学生分享观察心得,教师总结并讲解小鸟的基本画法。

2. 基本画法教学(10分钟)2.1 教师示范小鸟的画法,讲解绘画技巧。

2.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 创作小鸟的家(10分钟)3.1 教师提出创作要求,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小鸟的家。

3.2 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 环保教育(5分钟)4.1 教师展示环保教育素材,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保护小鸟。

4.2 学生分享自己的环保想法,教师总结并强调环保的重要性。

5.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5.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

5.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美术。

将环保教育融入课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在创作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教学拓展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小鸟,深入了解其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2. 每组制作一份关于所选小鸟的PPT,内容包括:小鸟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态环境等。

3. 各组代表上台分享PPT,大家共同学习,增加对小鸟的了解。

人教版 美术二年级下册小鸟的家(教案)

人教版 美术二年级下册小鸟的家(教案)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保护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在生活中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同时通过教师的总结和指导,使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任务,提高学习效果和绘画水平。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还记得小鸟的家的样子吗?
2. 今天我们继续来画小鸟的家,让我们的画面更丰富,更美丽。
执教
课时
2课时
教学课题
第12课小鸟的家
课型
设计*应用
课标分析
从形态与功能的关系,认识设计和工艺的造型、色彩、媒材。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形式原理以及各种材料、制作方法,设计和装饰各种图形与物品,改善环境与生活,并与他人交流设计意图。
教材分析
《小鸟的家》为“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课程,同时又是具有很好环保教育意义的一节课。因此,本节课的设计因是以情感教育为线,把课堂的各个部分贯穿起来。利用学生对小鸟的喜爱之情,引出他们保护小鸟、帮助小鸟之意,激发学生为小鸟设计美好家园的热情,使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课堂活动,学习创造性地运用身边的材料,去设计、去表现自己心中小鸟最美的家。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互相欣赏和评价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判断能力。同时通过教师的总结和指导,使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作水平。
(三)课堂小结部分(3分钟)
教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小鸟的家》一课,通过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指出保护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
本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能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引发联想,而且乐于想象,处在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表现欲望强。就绘画而言学生想象力丰富,但是教学内容给学生的想象空间并不大。本节课教学内容与以往内容有所不同,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为主,让思维先行,方法为思维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鸟的家》教案
课前准备:
(一)教师准备:
1、准备各种各样的的材料制作成的"小鸟的家"的示范作品。

2、制作材料:橡皮泥、各种颜色的彩纸、旧挂历纸、旧布、碎纸、剪刀、胶水等。

3、电脑、电视机、实物投影仪。

(二)学生准备:
制作材料:橡皮泥、各种颜色的彩纸、旧挂历纸、旧布、碎纸、剪刀、胶水等。

学习实施方案:
学习内容:给小鸟设计一个漂亮的家。

组织形式:分组制作、课件、教师指导。

教学流程:创设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应用外延。

评价方法:小组互评、生生评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情景导入
伴随一阵轻快的乐曲声,屏幕上出现了大片苍翠的森林,镜头渐渐地拉近一棵棵大树,不知不觉间,传来了一阵阵小鸟欢快的呜叫声。

镜头在大树繁茂的枝叶中穿行,一个个色彩斑斓、形状各异的鸟窝出现在眼前,这是小鸟的家呀,鸟妈妈和鸟娃娃们有的在唱歌,有的在游戏,有的在捉虫……他们幸福地生活着,充满了甜蜜和温馨。

这时,一只快乐的小鸟被定格在屏幕上。

(二)知识插入
老师在黑板上出示一张小鸟结构图,简单讲解小鸟的基本形体结构。

头(眼睛、嘴)、身体、翅膀、尾巴。

(三)情景转折
突然,教室里的灯光全暗了(事先拉好窗帘),屏幕上夜色深沉,小鸟躺在妈妈的怀里睡着了。

一阵阵隆隆声由远处传来,小鸟惊醒了,问妈妈:“什么声音?”鸟妈妈:“是雷声,不要怕,快睡吧。

”可怕的隆隆声由远而近,小鸟睡不着,惊恐地睁大眼睛。

鸟妈妈打开窗子向外看
去,一只猫头鹰飞过来了,大声地叫着:“不好啦,不好啦,我们的家园被一群怪物摧毁了。

”镜头中出现了一个个被砍伐的树桩,机器声、电锯声、喊叫声嘈杂混乱。

几只小鸟惊恐地飞起来,画面乱作一团。

一阵雷声过后,四周一片死寂,(学生们屏住呼吸静静地等待)远处传来一声声小鸟的呜叫,叫声越来越近、越来越凄凉。

一只小鸟一会儿飞向东,一会儿飞向西寻找着自己的家园,最后累极了,疲惫地落在一棵树桩上,一滴泪水从它的大眼睛里落下来,渐渐地形成了一行字:小鸟的家?
二、开展活动:
(一)意在给孩子们提个醒,帮小鸟找家固然重要,保护好小鸟的家园更重要。

《小鸟找家》是从小鸟贪玩、迷路找不到家了,请小朋友想办法帮小鸟找家这一层面,开发学生的想像力,激发学生的爱心。

(二)《小鸟的家》是从环保这一大的主题切人的,设计时首先利用多媒体手段声形兼备的特点,用视觉的冲击和听觉的震撼,紧紧抓住孩子们的心,使他们感同身受,小鸟快乐,他们高兴,小鸟悲哀,他们难过。

随着镜头的转换和故事情节的不断深入,孩子们感受到了土地沙化的恐惧,重新体会生活在绿树环绕,鸟语花香的环境里的美好。

保护环境这一主题对于孩子来说比较沉重,他们不理解,砍掉一棵树小鸟怎么就没有家了呢?这也正是本课设计时列为重点环保教育的主题。

(三)利用“生态平衡图”的直观性来帮助学生理解森林的作用,使他们渐渐地明白一个道理:要想生活得幸福快乐,必须保护好环境,从小做起。

从爱护每一棵小树做起。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爱护自然的美好情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