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库存分类管理概要
精选库存管理主要内容

3、库存的弊端
占用大量资金增加企业费用支出腐烂变质的损失麻痹管理人员的思想
二、库存控制的任务
以上介绍了库存的功能,但注意这只是从其有利的一面说的。为了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活动,库存是必要的,但同时库存又占用了大量的资金。怎样即保证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又使流动资金的占用达到最小,是管理人员关注的问题。库存控制的任务就是防止超储和缺货。1. 保障生产供应2. 控制生产系统的工作状态3. 降低生产成本
第一节 库存管理综述
一、库存及其基本功能二、库存控制的任务三、库存的分类
一、 库存及其基本功能
1、库存的含义 一般地说, 库存是指暂时闲置的用于将来目的的资源. 如: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机器、人才、技术等等 2、库存的基本功能快速满足用户期望,缩短交货期保证各生产环节的独立性增强企业抵御原材料市场变化的能力防止发生缺货达到经济订货规模
3. 购置成本
即购买物资耗费的货款。 批量折扣
4. 缺货成本
即由于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而产生的损失。缺货成本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生产系统为处理误期任务而付出的额外费用,如赶工的加班费、从海运改为空运产生的额外运费负担等。其二是误期交货对企业收入的影响,包括误期交货的罚款等。
库存控制模型-订货批量的决策
感谢您的下载观看
为补充库存而进行订货时发生的各种费用之和。订货成本通常包括订货手续费、物资运输装卸费、验收入库费、采购人员差旅费以及通讯联络费等
2. 存储成本
存储成本是物资在存储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主要包括物资在存储过程中发生变质、损失、丢失等自然损失的费用,库存物资占用资金的成本,以及仓库运营管理的人工费、税金的支出。
订货量变化对平均库存水平的影响
推论:(1)平均库存量与需求速度和进货速度有关 (2)需求速度一定时,可通过对进货速度的控制, 将库存水平维持在合适的水平上。
库存分级管理制度模板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库存管理,提高库存周转效率,降低库存成本,确保生产、销售活动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库存物品的管理。
第三条库存分级管理遵循以下原则: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保库存合理;2. 以经济效益为目标,优化库存结构;3. 以信息化为手段,提高库存管理效率。
第二章库存分级标准第四条库存分为以下三个等级:1. 一级库存:公司核心、关键物料,对生产、销售影响较大;2. 二级库存:公司重要物料,对生产、销售有一定影响;3. 三级库存:公司一般物料,对生产、销售影响较小。
第五条库存分级标准如下:1. 一级库存:(1)对生产、销售影响较大的核心、关键物料;(2)市场供应紧张,替代品少;(3)库存周转率低,占用资金多;(4)价格波动大,风险较高。
2. 二级库存:(1)对生产、销售有一定影响的物料;(2)市场供应相对充足,替代品较多;(3)库存周转率一般,占用资金适中;(4)价格波动适中,风险一般。
3. 三级库存:(1)对生产、销售影响较小的物料;(2)市场供应充足,替代品丰富;(3)库存周转率高,占用资金少;(4)价格波动小,风险低。
第三章库存管理职责第六条公司各部门职责如下:1. 采购部:负责一级、二级库存的采购,确保物料供应;2. 生产部:负责生产计划的制定,合理使用物料;3. 销售部:负责销售计划的制定,合理销售产品;4. 仓储部:负责库存物品的保管、盘点、出库等工作;5. 财务部:负责库存资金的核算、监控。
第四章库存管理流程第七条库存管理流程如下:1. 采购部根据生产、销售计划,提出采购需求;2. 仓储部根据采购需求,进行库存盘点,评估库存情况;3. 采购部根据库存情况,制定采购计划;4. 仓储部根据采购计划,接收、验收物料;5. 仓储部对库存物品进行分类、保管;6. 仓储部定期盘点库存,确保库存准确;7. 仓储部根据库存情况,提出调整建议;8. 公司领导层审批调整建议,调整库存策略。
库存管理课件第4章 库存分类管理

A.60%-80% B.20%-30% C.15%-25%
D.30%-40%
2.简答题
(1)试论述ABC分类法的策略
库存管理概述
(2)对下表中的库存物品进行ABC分类
物品名称 油品 橡胶制品 汽车配件 工具器具
金额(万元) 450 150 21 10
(3)给出下列物品的编码 ①吸酸碱橡胶管 ②松香焊锡条
4.1几种常见的库存管理办法
4.1.1 ABC分析法的定义
ABC分析法(ABC—Analysis)起源于意大利社会学家帕 累托对英国人口和收入问题的研究。
如今人们将ABC分析法(帕累托分析法)定义为: 是一种对进出库频繁的商品重点管理的有效方法,是 一种基于商品整理、检品等活动的商品管理与分析方 法。
1.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库存管理目标 2.预测企业在制定库存控制计划时的约束因素 3.分析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方法的选择 4.制定ABC分析表 5.根据ABC分析表分类 6.绘制ABC分析图 7.确定重点管理对象
库存管理概述
4.1.4 ABC与FMR的结合应用
ABC/FMR 示意图
库存管理概述
ABC/FMR库存策略表
库存管理概述
4.1.2 ABC分析法的原理
ABC分类管理就是将库存物资按品种和占用资金的 多少分为重要的A类、一般重要的B类和不重要的C类三 个等级,针对不同等级分别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一种方法, 其具体分类方法为:A类物资所占品种占用资金大;B类 物资占用品种比A类物资多一些,占用的资金比A类物资 少一点;C类物资所占品种多,占用的资金少。
库存管理概述
4.2.2 供物资编码的原则和种类
1.库存物资编码的原则 简单性、分类展开性、完整性、单一性、一
精选第4讲库存管理

Meditech 公司解决方案
从案例中,我们知道
– 平均需求E[D(L)]:1360件 – 周平均需求标准差EV[D(L)]: 284件 – 补货提前期L: 1 周 – 服务水平f:99.99% – 批量Q:300件
R = E[D (L)] + z0.999 x EV [D (L)] = 1360 +3.5x284 = 2254 件 安全库存= 994, 周转库存 = Q/2 =150, 平均库存 = 1144
类别 A B C
产品代码
种类百分比
N-15 X-23
20%
G-11,U-6,X-30 30%
V-90,Z-83,H-40,K-9,w-2
50%
每类费用 49200 16800 4060
分类 A A B B B C C C C C
费用百分比 70% 24% 6%
CVA管理法
CVA(Critical Value Analysis):关键因素分 析法,根据物料在生产中的作用而分出 优先级别。 分类
板块 2011年一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名称 季度存货 存货周 存货周 存货周 周转率(次) 转率(次) 转率(次) 转率(次) 交通运输 4.72 21.94 19.69 26.11 公用事业 3.06 12.82 10.65 11.70 信息服务 2.40 10.51 10.43 10.93 化工 2.30 8.81 7.52 10.39 采掘 2.22 8.52 7.07 8.15 家用电器 1.64 6.44 5.88 5.57 交运设备 1.49 6.59 5.57 5.84 商业贸易 1.45 6.29 6.49 7.69 黑色金属 1.34 5.76 5.18 6.29 医药生物 1.18 4.66 4.62 4.49 金融服务 1.05 3.83 2.75 2.61 有色金属 1.01 4.48 4.06 4.88 信息设备 1.01 5.34 4.24 4.08 电子元器件 0.97 4.73 4.34 4.92 轻工制造 0.85 3.50 3.17 3.60 食品饮料 0.84 3.33 3.09 3.26 餐饮旅游 0.82 4.04 3.92 4.63 建筑建材 0.73 4.38 4.69 4.56 农林牧渔 0.73 3.44 3.45 3.68 机械设备 0.64 2.86 2.52 2.96 综合 0.51 2.57 2.73 2.98 纺织服装 0.50 2.25 2.16 2.64 房地产 0.04 0.32 0.34 0.35
库存分级管理制度范本

库存分级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的库存管理,优化库存结构,提高库存资金的使用效率,根据《公司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总部及所属分支机构的库存管理工作。
第三条库存分级管理制度的核心原则是“合理储备、优化结构、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第四条公司应当建立完善的库存管理制度,明确库存管理的职责、权限、流程和标准,确保库存安全、有效。
二、库存分级第五条库存分为三个等级:A级、B级、C级。
1. A级库存:对公司生产经营具有重要作用,需求量大,供应不稳定或采购周期较长的物资。
2. B级库存:对公司生产经营具有一定作用,需求量一般,供应相对稳定或采购周期一般的物资。
3. C级库存:对公司生产经营作用较小,需求量小,供应充足或采购周期较短的物资。
第六条库存分级评价标准:1. 重要性:根据物资对生产经营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估。
2. 需求量:根据历史销售数据、订单量、市场预测等进行分析预测。
3. 供应情况:根据供应商的稳定性、采购周期、市场行情等因素进行评估。
4. 采购成本:根据物资的采购价格、运输费用、关税等因素进行评估。
三、库存管理第七条库存管理职责:1. 物资管理部门负责公司库存管理的组织和实施。
2. 仓库管理员负责具体物资的入库、出库、保管、盘点等工作。
第八条库存管理流程:1. 采购计划:根据生产经营需求,制定采购计划,确保库存物资的供应。
2. 入库验收:对采购回来的物资进行验收,确保物资的质量和数量。
3. 库存保管:按照库存分级标准,合理存放物资,定期进行盘点,确保库存物资的安全。
4. 出库管理:对库存物资进行出库,确保物资的准确、及时。
第九条库存控制:1. 合理储备:根据库存分级和预测数据,合理安排库存储备,防止库存积压和闲置。
2. 库存调整:定期对库存进行调整,优化库存结构,提高库存资金使用效率。
3. 库存预警:对库存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对库存不足或过剩情况进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
公司仓库库位分类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仓库库位分类管理,提高仓库管理效率,确保物资存储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仓库库位的分类管理。
第三条库位分类管理应遵循科学、合理、高效的原则,确保物资存储有序、安全、便于查找。
第二章库位分类标准第四条库位分类应按照以下标准进行:1. 按物资性质分类:将物资分为易燃易爆、腐蚀性、毒性、放射性、普通物资等类别。
2. 按物资用途分类:将物资分为生产物资、办公物资、维修物资、周转物资等类别。
3. 按物资规格型号分类:将相同规格型号的物资集中存放,便于管理和查找。
4. 按物资保管要求分类:根据物资的特性,将其分为干燥、阴凉、通风、防潮、防尘等不同保管要求的类别。
5. 按物资价值分类:将物资分为高价值、中价值、低价值三个等级,以便于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第三章库位划分与标识第五条库位划分应遵循以下原则:1. 依据物资分类标准,合理划分库位。
2. 库位应明确标识,便于识别和管理。
3. 库位划分应考虑实际操作需求,确保操作便捷。
第六条库位标识应包括以下内容:1. 库位编号:采用统一编号方式,便于查找和管理。
2. 物资类别:标明库位内物资的类别。
3. 物资规格型号:标明库位内物资的规格型号。
4. 物资保管要求:标明库位内物资的保管要求。
5. 库位责任人:标明负责该库位的责任人。
第四章库位管理第七条库位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库位,确保库位分类合理、标识清晰。
第八条物资入库时,应按照分类标准进行存放,不得混放。
第九条物资出库时,应严格按照出库单进行操作,确保物资出库准确无误。
第十条库位管理人员应定期清理库位,及时处理过期、损坏、废弃的物资。
第十一条库位管理人员应定期盘点库位,确保物资库存与实际相符。
第五章奖惩第十二条对在库位分类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三条对违反本制度,造成物资损坏、丢失或安全事故的个人或部门,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第六章附则第十四条本制度由公司仓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仓储第四章库存管理与控制

(1)采取货物的委托保管 (2)推行协作分包的经营方式 (3)实现准时制(JIT)供应系统 (4)运用现代配送方式
【案例】
沃尔玛 交叉配送的独特作业方式,还有支持这套 物流配送系统高效运行的物流信息管理系 统
海尔 ERP系统和CRM系统的综合运用
戴尔 零库存是建立在对供应商库存的使用或者 借用的基础上,并形成3%的物料成本优势
除薄弱环节来寻求总体平衡,追求商品在流通 渠道中流动的最高效率
2、供应链条件下的库存管理方法
(1)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 VMI)
➢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基本思想 指供应商等上游企业基于其下游客户的
生产经营和库存信息,对下游客户的库存 进行管理与控制
➢ 供应商管理库存的特点 ①信息共享 ②供应商完全管理和拥有库存
➢ 供应商管理库存的优点 ①供应商拥有库存,对于零售商来说,可以省去多 余的订货部门,去除不必要的控制步骤,使库存成本 更低,服务水平更高 ②供应商会对库存考虑更多,并尽可能进行更为有 效的管理,进一步降低总成本 ③供应商能按照销售时点的数据,对需求做出预测, 能更准确地确定订货批量,减少预测的不确定性
A类库存、 B类库存、C类库存
三、库存合理化
库存“硬件”配置合理化 组织管理科学化 库存结构符合生产力的发展需要
第二节 库存管理方法
一、库存管理的概念及其作用 (一)库存管理的概念
➢库存管理是指在物流过程中库存商品数量 的管理
➢数量管理不是库存管理的全部内容 ➢库存物资必须是良品,而不是过时、陈旧
• 不允许缺货的情况:可发生订货费、保管 费、进货费、购买费
• 缺货情况:可发生订货费、进货费、购买 费、缺货时缺货费、不缺货时保管费
库存分级管理制度

库存分级管理制度为了规范公司的库存管理,提高库存周转率,减少库存积压,降低库存持有成本,制定本库存分级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的库存管理活动,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等所有库存物资的管理。
二、分级管理的原则1. 合理性原则:库存分级管理必须确保库存物资的合理安全库存量,避免过度库存或缺货现象的发生。
2. 经济性原则:库存分级管理要求在确保库存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库存持有成本,降低库存积压风险。
3. 实践性原则:库存分级管理必须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制定有效的库存管理政策和措施。
4. 灵活性原则:库存分级管理要求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随时调整库存分级策略,保持库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5. 可操作性原则:库存分级管理必须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和管理制度,保障库存管理的可操作性和执行性。
三、分级管理的内容1. ABC 分级根据库存物资的价值和重要性,采用ABC 分级法进行库存物资的分类管理。
按照库存量的多少、物资的价值和重要性将库存物资划分为三个层次:A 类物资:具有高价值和重要性,占总库存价值的比例较大,需特别重视。
B 类物资:具有适中的价值和重要性,占总库存价值的比例适中,需谨慎管理。
C 类物资:具有较低的价值和重要性,占总库存价值的比例较小,需重点优化管理。
2. 调拨管理根据不同的库存分级,制定相应的库存调拨管理政策,确保库存物资的合理配置和调拨。
对于 A 类物资和 B 类物资,要加强对其调拨的控制和监管,避免过度调拨和浪费;对于 C 类物资,可以适当放宽调拨限制,以促进库存周转。
3. 盘点管理根据不同的库存分级,制定相应的库存盘点管理政策,确保库存物资的准确盘点和核对。
对于 A 类物资和 B 类物资,要进行定期盘点和巡查,确保库存数据的准确性;对于 C 类物资,可以采用定期抽样盘点和不定期盘点相结合的方式,降低盘点成本,提高效率。
4. 周转管理根据不同的库存分级,制定相应的库存周转管理政策,确保库存物资的合理周转和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1 ABC分析法的定义
帕累托认为在对事物进行管理时应分清决 定事物的主次因素: 找出对事物起决定性作用的但是却占影 响因素数目的比例较小的关键因素; 再通过找出占多数的但对事物影响较少 的次要因素; 通过对这两种因素的有效管理便可找到 解决问题的方法
4.1.1 ABC分析法的定义
用的关键因素 次:种类繁多的但对事物影响极小的 次要因素。
4.1.2 ABC分析法的原理
ABC 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事物
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根据对种类繁 多的各种事物属性或者该事物所占权 重的不同要求,进行统计、排列和分 类,最终将事物分为 A 、 B 、 C 三类, 然后根据 A 、 B 、 C 这三类事物分别给 予重点、一般、次要不同级别的管理 水平
4.1.2 ABC分析法的原理
一般,我们把 ABC 分析法对应到库存
管理中时, ABC分析法就是将库存物 资按品种和占用资金的多少分为重要 的 A 类、一般重要的 B 类、不重要的 C 类三个等级,针对不同等级分别进行 管理和控制的一种方法
库管管理中,ABC分类的依据:
库存货物所占总库存资金的比例 库存货物所占库存总品种数目的比例
随着研究方法的改进,美国通用汽车董事长迪 基认为上述原理也适用于存储管理 1951 年,管理学家戴克将其应用于库存管理, 并正式命名为ABC法则 1951-1956 年,朱兰创建了排列图,将 ABC 引 入质量管理,应用于质量问题的分析 1963 年,德鲁克将其推广到全部社会现象, ABC成为企业提高效益普遍应用的管理方法
4.1.6
4.1.1 ABC分析法的定义
ABC分析法起源于意大利社会学家帕
累托对英国人口和收入问题的研究。
帕累托曲线
(%) 100 95 80 收 入 比 例 0
A 20
B 80 人口比例
C 100 (%)
10/31/2017
ABC曲线又称帕累托(Pareto)曲线。 这种由少数人拥有最重要的事物而多数人 拥有少量的重要事物的理论,已被广泛应 用到许多现实生活中,并称之为Pareto原 则(Pareto Principle),即所谓“关键 的少数和一般的多数”的哲理,也就是我 们平时所提到的80/20法则。 控制好了重要的20%,就能收到80%的效果。 库存管理领域也存在着80/20法则
4.1.6
4.1.2 ABC分析法的原理
ABC分析法
ABC 分析法又称重点管理法或 ABC 分类
法。它是一种从名目众多、错综复杂 的客观事物或经济现象中,通过分析, 找出主次,分类排队,并根据其不同 情况分别加以管理的方法。
4.1.2 ABC分析法的原理
主:识别出少数的但对事物起决定作
3、分析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方法的选择
企业应根据特有的分析内容和对象,
收集所需的有关数据 如对库存进行分类分析,那么就要有 针对性的收集货物的品种、数量、资 金的相关数据,然后整理数据,进行 计算和汇总
4.1.3 ABC分析法在库存管理中的应用步骤
4.1.3 ABC分析法在库存管理中的应用步骤
2、预测企业在制定库存控制计划时的
约束因素
(1)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商品的销售好 坏、运输是否顺畅、管理水平高低 (2)订货周期的变动:由于外部不确定性 因素导致订货周期不稳定 (3)成交商品的价格变动因素
4.1.3 ABC分析法在库存管理中的应用步骤
第四章 库存分类管理
第一节4.1
几种常见的库存管理办法
4.1.1 ABC分析法的定义
4.1.2 ABC分析法的原理 4.1.3 ABC分析法在库存管理中的应用步骤 4.1.4 ABC与FMR的结合应用
4.1.5 ABC分析法的小结
CVA关键因素分析法 4.1.7 典型案例
4.1.3
ABC分析法在库存管理中的应用步
骤
4.1.4 ABC与FMR的结合应用
4.1.5 ABC分析法的小结
CAV关键因素分析法 4.1.7 典型案例
4.1.6
4.1.3 ABC分析法在库存管理中的应用步骤
1、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库存管理目标
(1)库存控制的具体目标:规定库存资金 目标、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的最低库存量目 标、库存最低成本目标 (2)可能取得的绩效目标:压缩库存总量 的比例、减少积压库存资金占已积压的资 金的比例、精减库存管理人员的数量、库 粗结构合理化
分类的标准是基于统计数据的,所谓 的20%或80%并不是绝对值,企业在实 施时,如何确定这个划分界限,就需 要结合自身情况,依据适当原则选择 自己的标准(P109)
10/31/2017
第四章 库存分类管理
第一节4.1 几种常见的库存管理办法 4.1.1 ABC分析法的定义 4.1.2 ABC分析法的原理
标
掌握ABC分析法的概念与特征 了解几种常见的库存管理办法 理解ABC分析法的体系结构 掌握ABC分析法在实际中的应用方法 掌握库存编码的概念与其特征 了解编码的意义和原则 掌握物资编码的方法
第四章 库存分类管理
第一节4.1
几种常见的库存管理办法 (ABC分析法) 第二节4.2 物资编码 第三节4.3 案例分析
第四章 库存分类管理
第一节4.1 几种常见的库存管理办法 4.1.1 ABC分析法的定义
4.1.2 ABC分析法的原理
4.1.3 ABC分析法在库存管理中的应用步骤 4.1.4 ABC与FMR的结合应用
4.1.5 ABC分析法的小结
CAV关键因素分析法 4.1.7 典型案例
10/31/2017
ABC分类的标准
类别
A B C
累计品目%
5-15% 20-30% 60-80%
平均资金占用累计额 %
60-80% 20-30% 5-15%
100 90
累 计 金 额
C类
70 B类
10/31/2017
%
A类
10 25 100
存货品种%
ABC分类图
小提示:
ABC分析法:80/20法则(二八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