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课行为规范
课间行为规范

学生课间活动行为规范
1.下课后要依次走出教室、走下楼梯,不奔跑、不蹦跳、不拥挤、不争抢、不推搡、不喊叫,一律靠右慢行;
2.不登高,不攀爬门窗、栏杆、篮球架、铁门等设施,不攀援围墙花坛、树木和体育器械,不跳桌凳及校园各处台阶;
3.按规定有序上下楼,不得在楼梯上逗留、玩耍,不滑楼梯栏杆;
4.上下楼人群集中时,下楼学生主动避让上楼学生;
5.不得在教学楼、教室内大声喧哗,课间不得在教学楼、教室内做游戏和运动,不得在教学楼、教室内追逐打闹,以免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6.课间不要将身体探出窗外,谨防不慎发生危险;
7.课间休息时,严禁学生私自外出,如有特殊情况必须经班主任老师同意和签字,家长来接方可出校。
8.课间入厕不慌张、不拥挤,防止地滑摔伤和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9.教室桌椅要摆放整齐,不得拿清洁用具、教具追打玩等。
10.同学之间要相互礼让,见到老师要问候,课间同学之间发生纠纷,要及时报告班主任或任课教师。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守则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守则一、守时守纪1.准时起床,按时上学。
家长要每天按时叫孩子起床,并确保他们按时到校。
迟到早退是不文明的行为,会影响到自己和其他同学的上课秩序。
在学校,要按照老师的要求上课、下课,保持秩序。
2.按时完成作业。
每天都要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不可拖延,要认真对待每个任务。
3.遵守校规。
在学校,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随地乱扔垃圾,不在教室内喧哗,不随意涂鸦,保持教室的整洁。
4.爱护公物。
要爱护学校的设施设备,如:图书馆里的书籍、桌椅板凳等,不破坏、乱扔等行为,要爱护公物。
二、文明礼貌1.尊敬老师。
对老师要尊重,遵守教师的各项要求,听从老师的安排和指导。
2.团结友爱。
在学校里,要与同学友好相处,团结互助,帮助弱小的同学,不欺负别人。
3.尊重他人。
尊重同学的隐私,不随意揭别人的短处,要关心和尊重别人的感受。
4.礼貌待人。
遇到别人要有礼貌地打招呼和回应,不大声喧哗、嘻笑闹腾,礼貌用语,做到文明待人。
三、安全自律1.安全第一。
走路要走人行道,过马路要在红绿灯等待绿灯亮了才能过马路,不闯红灯和乱穿马路。
不要随意接触陌生人,不要随意离家外出。
2.自我保护。
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玩耍时要注意安全,不在危险的地方玩耍,玩具要用对地方不乱扔,不乱跳,做到自我保护。
3.遵守交通秩序。
上下楼梯时要抓好扶手,不要追逐和打闹。
上下车时要排队,不推搡。
4.文明用餐。
吃饭要有规矩,不在食堂大声喧哗,不乱扔剩饭剩菜,学会养成良好的餐桌礼仪。
四、勤俭节约1.节约粮食。
吃饭不多不少,不浪费,学会欣赏并珍惜食物。
2.节约用水。
学会节约用水,不乱开水龙头,用完水要及时关掉。
3.节约用电。
不乱开不需要用的电器,用电后要及时关掉。
4.节约用纸。
书写时要节约用纸,用纸后的废弃物要分类投放。
五、保护环境1.垃圾分类。
学会对垃圾进行分类,把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等分类投放。
2.保护植被。
爱护花草树木,不折断花草树木的枝条叶片,不乱踩踏破坏花坛。
学生一日行为规范

学生一日行为规范一、上学:1、按时起床用餐,道别父母。
进校后见到老师和同学要主动问好,对外籍教师要有礼貌并主动用外语问好。
2、穿好校服,衣冠要整齐整洁,注重仪表,背正书包,少先队员系好红领巾(佩戴好队徽)。
3、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因故不能到校,要向班主任请假。
4、上学时要带齐书本及学习用品,不带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到校。
二、上课:1、课前要准备好所需的学习用品,放置课桌左上角。
2、预备铃响后,应立即有序进入教室,安静坐好。
3、上课迟到要先喊报告,经老师同意后再进入教室。
4、上课时要坐势端正,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主动提出和回答老师的问题,独立作业。
5、回答老师的提问要起立、站好,用普通话(外语课用外语)响亮回答。
6、自修课要与上课一样看待,不调座位或离开座位,自觉进行自修,作业独立完成;老师不在时,班干部要主动维持好自修课纪律。
7、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时要注意课堂安全,口袋内不要带小刀、瓶子等利器物品。
三、出操:1、坚持参加课间操,眼保健操和课外活动。
2、出操时集队要做到快、静、齐;做操时用力、合拍、姿势正确。
3、做操结束,按顺序退场。
不要前呼后涌,也不能拖拖拉拉。
四、课间:1、下课后,学生应轻步走出教室进行望远和正常活动,最好不要在教室里看书或作业。
如到专用教室上课,应提前做好准备。
2、课间不要追逐打闹,不妨碍他人正常休息。
3、进办公室先喊报告,经同意后方能进入,进入办公室不能随便翻阅未经允许的试卷、簿本等。
4、值日生应把黑板擦干净;学生准备好下一课的学习用品。
5、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尊重,互相关心。
课间坚持讲普通话,并尽可能用英语进行交谈、会话。
6、爱护公物和校园花卉,不在墙壁、黑板上乱涂乱写乱画;讲究卫生,不随地吐痰、乱扔纸屑杂物。
不吃零食。
7、无特殊情况,不要随便出校门。
如有事出校门,须由班主任出具“离校证明”。
8、教室里不开无人灯和晴天灯。
五、放学:1、要有秩序地离校,路上注意交通安全,文明行走、文明骑车、文明乘车;不在路上逗留、玩耍,要径直回家。
小学生课堂常规及行为规范

小学生课堂常规及行为规范
目标
本文档旨在教导小学生课堂中的常规和行为规范,以提高他们的纪律意识和研究效果。
晨间常规
在课堂开始前,学生应该遵守以下晨间常规:
- 及时到达教室,准备好所需的研究材料;
- 保持课桌整洁,并将书包等个人物品放置在指定的位置。
上课行为规范
学生在上课期间应该遵守以下行为规范:
- 站立起立,向老师问好;
- 应听从老师指挥,不在课堂上与同学交谈;
- 专心听讲,不做与研究无关的事情;
- 文明用语,不出现不文明的言行;
- 认真完成课堂作业。
课间休息
学生在课间休息期间应该遵守以下规范:
- 保持课堂和操场的整洁;
- 安静有序排队,不跑乱;
- 不玩具具有危险性的游戏;
- 有序分发和收集课桌椅。
下课行为规范
下课时,学生应该遵守以下行为规范:
- 保持课堂的整洁,归位椅子和桌子;
- 教室门窗关闭,灯关好,保证安全;
- 离开教室时要安静,不发出嘈杂声音;
- 丢垃圾到垃圾桶内,保持环境卫生。
奖惩制度
为了激励学生遵守课堂规范,我们将实施以下奖惩制度:
- 凡是遵守课堂规范的学生,将受到表扬和奖励;
- 对于不遵守规范的学生,将受到警告和相应的惩罚。
我们希望通过建立良好的课堂规范和行为规范,提供一个积极、有序和高效的研究环境,使每个小学生都能够获得更好的研究结果。
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

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1】
1、课前应做好课前准备,上课音乐停应安静端坐,等待上课。
2、上课起立立正,师生问好,相互敬礼。
3、下课起立立正,师生再见。
4、坐姿端正,双手抱臂,两脚平放。
5、站姿标准,手放两侧,两脚展开30°平放,抬头展胸,目视前方。
6、读书姿势:端坐朗读,双手捧书,拇指扣压课本;站立朗读,左手捧书,右手拇指和小指扣压课本;默读时平放课本。
7、书写姿势端正: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8、专心听课,注意力集中。
不随便说话,不做小动作。
9、积极举手发言,声音响亮,口齿清晰,语速适中。
10、安静倾听老师讲课和同学发言,能够回答提问,评价和补充同学的发言。
11、学会做笔记。
12、轻声讨论,积极发言,注意文明用语。
13、讨论时注意倾听,不随便打断他人的发言,待后可以补充。
14、学具轻拿轻放,保持桌面整洁。
15、按要求科、规范地实施操作。
16、若与同伴交流轻声礼貌,不打扰其他同学。
2022年3月23日;第1页共1页。
小学小学生一日常规行为规范

XXXX小学小学生一日常规行为规范一、到校规则一是学生上学时间:上午7:15-7:30之间到校。
下午夏季14:10—14:30到校;冬季13:10—13:30到校。
注:早上7:10前、夏季中午14:10前、冬季中午13:10前,学生不能早到校,因事要早到或是不能到校,由家长向班主任说明原因或请假。
二是入校穿校服,正确佩带队徽、红领巾等。
校服保持整洁,不能有破洞。
三是学生书包里每天必备:一把雨伞,一个饮水瓶(可塑料水杯或保温杯,切记不要用玻璃的,学校提供可饮用的温水)。
四是尊敬老师,见面行礼,主动问好,接受老师的教导。
二、卫生规则一是维持好卫生,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楼上班级不能把纸屑等杂物扔到楼下。
二是随手关水、关电,爱惜花草树木,爱护公物。
三是离校前,要关好门窗、电器,桌椅摆放整齐,横竖一条线。
三、早读规则一是早读时间为:7:30—7:55,不得迟到。
二是学生到教室后,主动上交家庭作业,不得在教室喧哗、跑动,不能利用早读时间做作业、核对作业,更不允许抄袭他人作业。
三是按照老师布置的早读内容,拿出课本诵读或完成班级学习任务,听从老师指挥。
四、上课规则一是在预备铃响后,立即进入教室,准备好上课所需学习用品,静等老师上课。
二是迟到的同学报告后,经老师允许方可进入教室。
三是回答老师问题要起立,有问题举手向老师示意,老师允许后再质疑。
四是上课要坐姿端正、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认真记笔记,自觉遵守课上纪律,不交头接耳,不乱讲话,不乱插话。
五是下课铃响后,等老师说“下课”后,由班长喊“起立“,同学们主动喊“老师再见”,等老师走出教室后方可离开坐位。
六是对听课的领导、老师及有关人员要有礼貌,要主动问好或示好。
五、眼保健操、课间操规则一是眼保健操乐声响起,学生停止其他一切活动,做好眼保健操前准备。
二是做眼操时心神集中,动作准确。
不准讲话、看书、做作业。
三是课间操铃响后,所有学生迅速到达集合地点,做到快、静、齐。
四是做操要精神饱满,动作规范有力,不说话。
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规范

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规范一、课前1、将书本、文具盒在课桌上摆放整齐。
2、上课铃声停,以背诵古诗、唱歌、保持安静等形式等候老师上课。
二、听讲1、坐姿端正:身正、脚放平、眼睛看前方。
2、全神贯注,不说小话,不玩东西。
3、边听边思考。
对重要内容听时要做笔记或批注。
三、交流1、乐于与人交流,注意使用普通话。
2、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并能作出恰当的评价。
3、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4、把话说完整,把意思表达清楚。
5、声音洪亮、清晰,让全班同学都能听得到。
6、站直身子讲话,眼睛注视对方。
7、发言先举手示意,让别人把话说完后再说。
四、读书1、读书时身子要正,双手捧书,眼睛离书一尺远。
2、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中高年级同学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书,声音洪亮。
五、书写1、书写时要做到三个一:眼睛离书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胸离课桌一拳远。
2、握笔方法要正确,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六、计算1、口算反应迅速。
2、笔算过程完整,演算在草稿纸上进行。
3、有检查、验算的习惯。
七、练习1、练习要独立自主地完成,不抄袭,课堂练习当堂完成不拖欠。
2、画图时用规定的作图工具。
八、操作1、实验和学具操作有序、熟练。
2、操作完毕后器具要及时整理并归还原处。
九、活动1、课前活动学生参与面广,学生积极踊跃,勤于思考,敢于质疑问难。
2、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有分工,有合作。
十、课后1、下课铃声停,待老师宣布下课后再离休息。
2、整理书本、文具用品。
3、将下节课的课本、文具在课桌上摆放整齐,不需要的文具用品收进书包。
小学生在校行为规范

在校行为规范
1.早睡早起不迟到,进校要问老师好。
2.走进教室第一件,找到组长交作业。
3.铃声响起要进班,课前准备要做好。
4.书本文具准备齐,桌面摆放要整洁。
5.水杯要放在抽屉,趴在桌上快休息。
(小脑袋,向右倒;小眼睛,闭闭好)
6.上课坐正背挺直,两手交叠放桌上。
(坐正,坐直)
7.要想发言先举手,不能随意乱插话。
8.别人说话仔细听,发言声音响又亮。
9.不和旁人说小话,认真学习我最棒。
10.下课走廊不奔跑,不拥挤来不打闹。
11.垃圾不能随便抛,个人物品保管好。
12.门窗黑板不要推,小心手指被夹伤。
13.不在楼梯口玩耍,不爬护栏和窗户。
14.不在教室里疯闹,不在讲台捉迷藏。
15.动手动脚要不得,文明礼貌讲纪律。
16.下课记得要喝水,还要去上洗手间。
17.放学收拾好东西,不丢三来不落四。
18.摆好桌子捡垃圾,记得关闭门窗灯。
19.出门排队快静齐,下楼梯时不推挤。
20.手牵手来出校门,解散之后才能走。
21.看到家人来接时,招手老师说再见。
22.如果家人没有来,安安静静不乱跑。
23.我是一个小学生,我能做好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