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传输介质综合比较_百度文库.

合集下载

传输介质相关知识点总结

传输介质相关知识点总结

传输介质相关知识点总结传输介质是指信息在通信系统中传输的媒介,其类型多种多样,包括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

有线传输介质主要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而无线传输介质主要包括微波、卫星和红外线等。

本文将从传输介质的分类、特点、应用、优缺点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总结。

一、有线传输介质1. 双绞线双绞线是一种用于传输信号的电缆,由两根绝缘铜线绕成一对而成,被用于传输电话信号和以太网数据。

双绞线由于其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和适用范围广泛而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优点是传输带宽宽,适用于传输高速数据,但受距离和外界干扰影响较大。

2. 同轴电缆同轴电缆是由内导线、绝缘层、内屏蔽层、外绝缘层和外导线组成的电缆,广泛应用于有线网络、电视信号传输和局域网等领域。

同轴电缆由于其良好的屏蔽性能和高速传输特性,适用于长距离的传输和高速数据传输。

3. 光纤光纤是一种用来传输光信号的介质,由玻璃纤维、塑料纤维等组成。

光纤由于其传输速度快、带宽大、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远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信、互联网、电视等领域。

二、无线传输介质1. 微波微波是一种具有较高频率的电磁波,其频率范围在300MHz至300GHz之间。

微波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雷达系统、卫星通信等领域,由于其在大气中传播损耗小和传输距离远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通信领域。

2. 卫星卫星通信是一种通过地面设备和卫星之间进行通信的方式,被广泛应用于电视广播、电话通讯、互联网等领域,由于其覆盖面广、传输距离远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通讯领域。

3. 红外线红外线是一种具有较低频率的电磁波,其频率范围在300GHz至400Thz之间。

红外线被广泛应用于遥控器、红外传感器、红外通信等领域,由于其在短距离的传输和能够穿透隔墙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通讯领域。

传输介质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要求来确定,有线传输介质适用于长距离、大带宽的传输,无线传输介质适用于移动通信、无线网络覆盖、难以布线的场景等。

各种传输介质的特点

各种传输介质的特点

各种传输介质的特点
传输介质是指信息传输过程中所使用的物质,比如电信号、光信号、无线电波等。

不同的传输介质有各自的特点,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传输介质及其特点:
1. 电信号:电信号是通过电流来传输信息的,在使用上比较广泛。

它的特点是传输距离相对较短,信号衰减比较快,但传输速度较快。

2. 光信号:光信号是通过光波来传输信息的,主要应用于光纤通信中。

它的特点是传输距离较远,信号衰减比较慢,传输速度较快,但成本较高。

3. 无线电波:无线电波是通过无线电信号来传输信息的,主要应用于无线通信中。

它的特点是传输距离相对较远,信号衰减较慢,但容易受到干扰和噪声的影响。

4. 红外线:红外线是通过红外辐射来传输信息的,主要应用于遥控器等短距离通信中。

它的特点是传输距离较短,只能传输简单的信息,但成本较低。

5. 微波:微波是通过微波信号来传输信息的,主要应用于卫星通信和雷达等领域。

它的特点是传输距离较远,信号衰减较慢,但成本较高。

综上所述,不同的传输介质有各自的特点,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最合适的传输介质来进行信息传输。

- 1 -。

常见网络传输介质及特点

常见网络传输介质及特点

一、常见的网络‎传输介质及‎其工作特点‎网络传输介‎质是网络中‎发送方与接‎收方之间的‎物理通路,它对网络的‎数据通信具‎有一定的影‎响。

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传输媒‎介。

1.双绞线:简称TP,将一对以上‎的双绞线封‎装在一个绝‎缘外套中,为了降低信‎号的干扰程‎度,电缆中的每‎一对双绞线‎一般是由两‎根绝缘铜导‎线相互扭绕‎而成,也因此把它‎称为双绞线‎。

双绞线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适合于短距‎离通信。

非屏蔽双绞‎线价格便宜‎,传输速度偏‎低,抗干扰能力‎较差。

屏蔽双绞线‎抗干扰能力‎较好,具有更高的‎传输速度,但价格相对‎较贵。

2.同轴电缆由‎绕在同一轴‎线上的两个‎导体组成。

具有抗干扰‎能力强,连接简单等‎特点,信息传输速‎度可达每秒‎几百兆位,是中、高档局域网‎的首选传输‎介质。

3.光纤:又称为光缆‎或光导纤维‎,由光导纤维‎纤芯、玻璃网层和‎能吸收光线‎的外壳组成‎。

是由一组光‎导纤维组成‎的用来传播‎光束的、细小而柔韧‎的传输介质‎。

应用光学原‎理,由光发送机‎产生光束,将电信号变‎为光信号,再把光信号‎导入光纤,在另一端由‎光接收机接‎收光纤上传‎来的光信号‎,并把它变为‎电信号,经解码后再‎处理。

与其它传输‎介质比较,光纤的电磁‎绝缘性能好‎、信号衰小、频带宽、传输速度快‎、传输距离大‎。

主要用于要‎求传输距离‎较长、布线条件特‎殊的主干网‎连接。

具有不受外‎界电磁场的‎影响,无限制的带‎宽等特点,可以实现每‎秒几十兆位‎的数据传送‎,尺寸小、重量轻,数据可传送‎几百千米,但价格昂贵‎。

二、网络拓扑结‎构及其特点‎、I P地址、网络协议1.网络拓扑结‎构及其特点‎(1)总线拓扑结‎构总线型拓扑‎结构采用单‎根数据传输‎线作为通信‎介质,所有的节点‎都通过相应‎的硬件接口‎直接连接到‎一根中央主‎电缆上,任何一个节‎点的信息都‎可以沿着总‎线向两个方‎向传输扩散‎,并且能够被‎总线任何一‎个节点所接‎受,其传输方式‎类似于广播‎电台,因而总线网‎络也称为广‎播式网络。

传输介质的比较

传输介质的比较

各种传输媒体的特性及其应用比较目录:一.有线通信1.架空明线2.双绞线3. 同轴电缆4.光纤通信二.无线通信1.地面微波接力通信2.卫星通信下面将简要介绍各种介质的不同特性及其应用:一.有线通信有线通信介质包括架空明线,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等。

1.架空明线架空明线是一种最早发展和使用的传输介质,它的通信容量较小而且很容易受外界干扰,线路损耗也大,但是设备技术简单,价格便宜,因此目前在通信线路中仍占有一定比例,早期使用的长途电话线就是架空明线。

2.双绞线双绞线也称为双扭线,是最古老但又最常用的传输媒体。

把两根互相绝缘的铜导线并排放在一起,然后用规则的方法绞合起来(这样做是为了减少相邻的导线的电磁干扰)而构成双绞线,局域网中的双绞线是将四对双绞线封装在绝缘外套中的一种传输介质。

双绞线电缆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 Unshielded Twisted Pair)和屏蔽双绞线(STP:Shielded Twisted Pair)两大类。

其中非屏蔽双绞线易弯曲、易安装,具有阻燃性,布线灵活,而屏蔽双绞线价格高,安装困难,需连结器,抗干扰性好。

按传输质量双绞线分为1类到5类,局域网中常用的为3类,4类和5类双绞线。

3类线用于语音传输及最高传输速率为10Mbps的数据传输;4类线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为16Mbps的数据传输;5类线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为100Mbps的数据传输。

为适应网络速度的不断提高,近来又出现了超5类和6类双绞线,其中6类双绞线可满足最新的千兆以太网的高速应用,可望在不久的将来被国际电气工业协会(EIA)采纳为国际标准。

在用双绞线联起来的网络中,由于存在信号衰减,因此每网段最多不能超过100米,接4个中继器后最长可达到500米,因而也限制了它较大范围的使用。

在现代家庭通信网络中,双绞线又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这里介绍一下双绞线及其接头的制作:由于网卡使用的是RJ-45接头方式,所以要用双绞线来进行连接,双绞线共有8根线头,如果是多台微机通过集线器进行连接,其线头按颜色进行排列为: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如果只有两台微机,只需用网线直接连接两网卡即可,但其接线方法则有所变化:要把线头的1、3交换,2、6交换,两头依次为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另一头是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传输介质常见的计算机网络传输介质有哪些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传输介质常见的计算机网络传输介质有哪些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传输介质常见的计算机网络传输介质有哪些计算机网络传输介质是指计算机网络中用于数据传输的物质媒介。

它扮演着承载和传输数据的重要角色。

不同的传输介质在传输速度、传输距离、成本等方面存在差异。

以下是常见的计算机网络传输介质:一、有线传输介质1. 双绞线:双绞线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有线传输介质之一。

它采用两根彼此绝缘的导线,通过将它们绞合在一起来减少干扰。

根据绞合方式和性能不同,双绞线可分为多种类型,如UTP(无屏蔽双绞线)、STP(屏蔽双绞线)等。

2. 同轴电缆:同轴电缆由一个中心导体、绝缘层、导电层和保护层组成。

它常用于传输高频信号,如电视信号和宽带网络信号。

同轴电缆的传输距离较长,但成本较高。

3. 光纤:光纤传输介质利用光信号传输数据。

它由纤维芯和包覆层组成。

光纤具有高传输速度、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远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长距离的数据传输。

二、无线传输介质1. 无线电波:无线电波是一种无线传输介质,它通过调制电信号来实现数据传输。

常见的无线网络标准如Wi-Fi、蓝牙、ZigBee等就是基于无线电波进行数据传输的。

2. 红外线:红外线传输介质利用红外线(波长较长的电磁波)来传输信号。

它常应用于红外遥控器、红外数据传输等场景。

3. 激光:激光是一种高度定向和高强度的光束,可以用于实现高速的无线数据传输。

激光通信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卫星通信、激光雷达等领域。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传输介质包括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

常见的有线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而无线传输介质则包括无线电波、红外线和激光。

了解不同介质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对于搭建稳定高效的计算机网络至关重要。

数据通信常见传输介质的特点与应用

数据通信常见传输介质的特点与应用

数据通信常见传输介质的特点与应用一、引言数据通信是信息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输介质作为数据通信的基础,不同的介质具有不同的特点与应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数据通信传输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无线传输,分析它们的特点,并探讨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

二、双绞线双绞线是一种由两根绝缘电导体对绞合而成的电缆,可分为无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

双绞线具有以下特点:1. 抗干扰能力较差:由于双绞线存在较高的干扰敏感性,因此在远离电源和干扰源的情况下使用效果较好。

2. 传输距离较短:双绞线传输距离受限于信号衰减和传输速率,一般适用于短距离数据通信。

3. 成本低廉:双绞线制造成本较低,维护和安装也相对简单。

应用:双绞线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和局域网等短距离传输场景,如电话线路、局域网网线等。

三、同轴电缆同轴电缆是由中心导线、绝缘层、导电屏蔽层和外部绝缘层构成的电缆,具有以下特点:1. 抗干扰能力较强:同轴电缆采用导电屏蔽层能有效抵御外界干扰,信号传输更稳定可靠。

2. 传输距离较长:同轴电缆传输距离较双绞线更长,适用于中长距离数据通信。

3. 传输带宽较大:同轴电缆能够提供较高的传输带宽,适用于高速数据通信。

应用:同轴电缆常用于有线电视网络、宽带接入、监控系统等需要长距离传输和高带宽需求的场景。

四、光纤光纤是以光信号作为传输介质的高速传输线路,具有以下特点:1. 传输速度快:光信号传输速度快,能够满足高带宽数据传输需求。

2. 抗干扰能力强:光纤由于不受电磁干扰,信号传输更加稳定可靠。

3. 传输距离远:光纤传输距离相较于双绞线和同轴电缆更远,几百公里不会有明显衰减。

应用:光纤广泛应用于长距离通信线路、数据中心互联、高速局域网等需要高速、远距离传输的场景。

五、无线传输无线传输是一种不需要物理介质的数据传输方式,依靠无线电波进行信号传输,具有以下特点:1. 无需布线:无线传输不需要布设电缆,安装和维护相对简单。

传输介质的种类和区别

传输介质的种类和区别
粗同轴电缆(10Base5)
细同轴电缆(10Base2)
特点:抗干扰能力好,传输数据稳定,而且价格也便宜。
速率:10Mbit/s.
范围限制:500米左右。
实例:闭路电视。
为延长距离而使用的设备:同轴放大器,但最多能级联2—3个。
接头:BNC.
图象传输最初采用的是同轴电缆,由于同轴电缆具有价格较便宜、铺设较方便的优点,一般在小范围的监控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利用同轴电缆传输视频信号由于信号衰减的原因,使得信号的传输距离有限,因此同轴电缆只适合于近距离传输图象信号,当传输距离达到200米左右时,图象质量将会明显下降,特别是色彩变得暗淡,有失真感。在工程实际中,为了延长传输距离,要使用同轴放大器。同轴放大器对视频信号具有一定的放大作用,并且还能通过均衡调整对不同频率成分分别进行不同大小的补偿,以使接收端输出的视频信号失真尽量小。但是,同轴放大器并不能无限制级联,一般在一个点到点系统中同轴放大器最多只能级联2到3个,否则无法保证视频传输质量,并且调整起来也很困难。因此,在监控系统中使用同轴电缆时,为了保证有较好的图象质量,一般将传输距离范围限制在四、五百米左右。
速率:快:几十Gbit/s.
范围:广
实例:骨干网
单模光纤
单模光纤通信的带宽大,通常可传100G bit/s以上。实际使用一般分为155M bit/s、1.25G bit/s、2.5G bit/s、10G bit/s。单模发光器件为激光器,光频谱窄、光波纯净、光传输色散小,传输距离远。单模激光器又分为FP、DFB、CWDM三种。FP激光器通常可传输60公里(km),DFB和CWDM激光器通常可传输100公里(km)。
屏蔽双绞线(STP,传输速率较低只有4Mb/s用第三类、第四类、第五类非屏蔽双绞线

计算机网络中的常见传输介质与特点

计算机网络中的常见传输介质与特点

计算机网络中的常见传输介质与特点计算机网络中,传输介质是指在信息传输过程中传递信号和数据的媒介。

不同的传输介质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网络中常见的传输介质以及它们的特点。

一、双绞线双绞线是计算机网络中最常见的传输介质之一。

它采用了一对一对绞合的电线,通过线对之间的绝缘来减少信号的干扰。

双绞线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两种。

1. 非屏蔽双绞线(UTP)特点:- 容易安装和维护,成本较低;- 适用于短距离通信,如家庭、办公室等局域网;- 抗干扰能力较差,在长距离传输和高干扰环境中受到影响。

2. 屏蔽双绞线(STP)特点:- 具有更好的抗干扰能力,适用于长距离传输和高干扰环境;- 安装和维护相对复杂,成本较高。

二、同轴电缆同轴电缆是一种中空的圆柱形电缆,由内部导体、绝缘层、金属屏蔽层和外部护套组成。

它具有较好的传输性能和抗干扰能力。

同轴电缆特点:- 适用于长距离传输,如有线电视等;- 抗干扰能力较强,适用于电磁干扰较多的环境;- 安装和维护较为繁琐,成本较高。

三、光纤光纤是一种利用光来传输信号的传输介质。

它由一个或多个玻璃纤维或塑料纤维组成,能够通过对光的反射和折射来传递信号。

光纤特点:- 传输速度快,传输带宽大,适用于高速数据传输;- 抗干扰能力强,对电磁干扰和信号衰减的影响较小;- 安全可靠,不受电磁波干扰;- 成本较高,安装和维护相对复杂。

四、无线传输无线传输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红外线等无线方式进行信息传输。

它不需要传输介质,具有灵活性和便捷性。

无线传输特点:- 适用于移动通信,如无线局域网(WLAN)、蓝牙等;- 无需布线,安装和维护较为方便;- 受周围环境干扰较大,传输距离和速度有限;- 容易受到窃听和干扰。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中的传输介质各具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需求。

在选择传输介质时,需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传输距离、带宽要求、干扰环境和成本等因素,以确保网络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属性来看双绞线和同轴电缆一样也属于传输电缆
从性能上看
1、 双绞线价格便宜但中继设备昂贵
2、 具备一定抗干扰力
3、 劣质的传输器对传输品质影响极大
从距离来看
1、 双绞线对传输器依赖性极高
2、 双绞线传输器必须成对出现
3、 同等级传输设备不及同轴电缆
名称、属性
以及种类
结构及材质
以及规格
组件功能
功能特点
传输距离
适用范围
光纤(是一种利用光在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中的全反射原理而达成的光传导工具。)分为单模与多模两类
光缆是将一定数量的光纤按照一定方式组合而成的通信线路
玻璃内芯
塑料内芯
单模内芯9 μm
多模内芯50,65μm
作为光源信号的载体完成视频流的传输
单模适用于
长距离传输
多模适用于
近距离传输
1gb/s
单模发光器
激光二极管
625标准单模
655非零色散
关于光纤传输介质的评价
从属性来看光纤和双绞线以及同轴电缆一样也属于有线传输介质
从性能上看
1、 采用石英作为信号载体具有完全的电磁绝缘,抗干扰能力极强
2、 保密性能好重量轻体积小高带宽
3、 耐腐蚀寿命长
4、 工艺复杂,辅助设备成本高
从距离来看
1、 全面超越铜质传输电缆
光学损耗裕量:2
则理论传输距离:
L=(7 dB-2 dB-2 dB)/0.7dB/km=4.2 km
L为传输距离,而根据光纤的带宽计算:
L=B/F=400MHz.km/150MHz=2.6km
其中B为光纤带宽,F为基带传输频率,那么实际传输测试时,L£2.6km,由此可见,决定传输距离的主要因素是多模光纤的带宽。
1550nm波长的光在G.652光纤上传输时衰减因数很小,单纯从衰减因数考虑,1550nm波长的光在相同的光功率下传输的距离大于1310nm波长的光下的传输的距离,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单模光纤带宽B与色散因数D的关系为:
B=132.5/(Dl*D*L)GHz
其中L为光纤的长度,Dl为谱线宽度,对于1550nm波长的光,其色散因数如表3为20 ps/(nm.km,假设其光谱宽度等于1nm,传输距离为L=50公里,则有:
例如,如果采用工作波长1300nm的LED和50微米的光纤,其传输带宽是400MHz.km,链路衰减为0.7dB/km,
如果基带传输频率F为150MHz,对于出纤功率为-18dBm,接收灵敏度为-25 dBm的光纤传输系统,其最大链路损耗为7 dB,则可计算:
ST连接器损耗:2dB(两个ST连接器)
名称及属性
结构及材质
组件功能
功能特点
传输距离
适用范围
双绞线(是由两条相互绝缘的导线按照一定的规格互相缠绕在一起而制成的一种通用配线)
金属导体
(铜芯钢芯)
视频流的传输
单芯坚硬便于成型
以太网中传输距离为100米
适用于抗干扰类远距离类高性价比类的工程环境
中继设备需要用到双绞线传输器又名双绞线收发器
电介体
(聚乙烯
电介体
(聚乙烯,氮气
保护导线
确定阻抗
SYV100%
SYWV20%
(聚乙烯含量)介电常数分别是2.2,和1.4
-5为300-500米
屏蔽网
(铜质网,钢质网)
信号地线
屏蔽干扰
高编低电阻
但200KHZ以上无优势
-7为900米
保护层
(聚乙烯)
对内部成分保护
容易受气温
日光的影响
宜外套PVC
-9为1000米
关于同轴电缆的两种类型评价
1550nm,1310nm存在于两者中
10gb/s
50μm
250m
62.5μm纺纶层
光纤内部纤维填充物
加强原件用来保护内芯
多模带宽
50-500MHZ
单模带宽
2000MHZ
10gb/s
g.625
60km
g.655
240km
保护层
(聚乙烯)
对光纤所有内部成分保护
多模发光器
发光二极管
B=132.5/(D*L)GHz=132.5MHz
也就是说,对于模拟波形,采用1550nm波长的光,当传输距离为50公里时,传输带宽已经小于132.5 MHz,如果基带传输频率F为150MHz,那么传输距离已经小于50km,况且实际应用中,光源的谱线宽度往往大于1nm。
从上式可以看出,1550nm波长的光在G.652光纤上传输时决定其传输距离限制的主要是色散因数。
常见传输介质综合比较
名称及属性
结构及材质
组件功能
功能特点
传输距离
适用范围
视频同轴电缆(内外由相互绝缘的同轴心导体构成的电缆)
金属导体
(铜芯钢芯)
视频流的传输
单芯坚硬便于成型
多芯柔韧
便于施工
-3为200米
SYV电缆抗干扰力强,适用于视频监控,SYWV高频传输能力好,适用于有线电视
中继设备需要用到视频放大器
从属性来看SYV和SYWV都属于同轴电缆
相同点是阻抗相同都属于75系列,并且护套,屏蔽层,绝缘层,材质,层数大体相当
不同点是由于材质的制作工艺不同使得SYV衰减值大于SYWV
备注:
阻抗:在具有电阻、电感和电容的电路里,对交流电所起的阻碍作用叫做阻抗。
介电常数:是指在同一电容器中用同一物质为电介质和真空时的电容的比值表示电介质在电场中贮存静电能的相对能力。介电常数愈小绝缘性愈好。水的ε值特别大,10℃时为83.83
保护导线
确定阻抗
定义阻抗
100-600欧
单路无源传输器达到400米
防拉断丝、屏蔽网
(铜质网,钢质网)
防止断线
屏蔽干扰
材质轻强度大,适用多元化环境
单路有源传输器达到1500米
保护层
(聚乙烯)
对内部成分保护防腐蚀,防老化,阻燃
容易受气温
日光的影响
宜外套PVC
混搭模式无源发射有源接收达到600米
关于双绞线传输介质的评价
50μm
550m
62.5μm
275m
50μm
1100m
光缆抗干扰力极强适用于远距离高带宽的视频监控,
中继设备需要用到视频光端机
系统结构一般为:
摄像机→
同轴电缆→光端机→光缆→
光配线盘→尾纤→
光端机→
同轴电缆→DVR
反射层
也叫外包层
直径为125μm
通过反射光源信号使光脉冲向终点传递
多模波长850nm单模
(2)单模传输设备所采用的光器件是LD,通常按波长可分为850nm和1300nm两个波长,按输出功率可分为普通LD、高功率LD、DFB-LD(分布反馈光器件)。单模光纤传输所用的光纤最普遍的是G.652,其线径为9微米。
1310nm波长的光在G.652光纤上传输时,决定其传输距离限制的是衰减因数;因为在1310nm波长下,光纤的材料色散与结构色散相互抵消总的色散为0,在1310nm波长上有微小振幅的光信号能够实现宽频带传输。
2、 单模优于多模
备注:
色散: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同的频率成分或模式成分因传播速度不同而相互散开,引起传输信号的波形失真,脉冲展宽,这种现象称为色散
损耗: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其强度或功率会发生衰减,称为光纤损耗
标准单模光纤是指零色散波长在1.3μm单模光纤,国际电信联盟把这种光纤规范为G.652光纤。其特点是当工作波长在1.3μm时,光纤色散很小,系统的传输距离只受光纤衰减所限制。但这种光纤在1.3μm波段的损耗较大,在1.55μm波段的损耗较小,但色散较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