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62984A】臭灵丹和迷迭香提取物在抗Ⅱ型登革病毒药物中的应用【专利】

【CN109662984A】臭灵丹和迷迭香提取物在抗Ⅱ型登革病毒药物中的应用【专利】
【CN109662984A】臭灵丹和迷迭香提取物在抗Ⅱ型登革病毒药物中的应用【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16941.4

(22)申请日 2019.02.13

(71)申请人 昆明医科大学

地址 650500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春融西

路1168号

(72)发明人 张荣平 王新华 罗晓东 赵昱 

刘绍兴 于浩飞 王玉涛 张恒罡 

秦琳 胡炜彦 张兰春 

(74)专利代理机构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53100

代理人 金耀生 亢能

(51)Int.Cl.

A61K 36/28(2006.01)

A61K 36/53(2006.01)

A61P 31/14(2006.01)

A61K 36/634(2006.01)

(54)发明名称

臭灵丹和迷迭香提取物在抗Ⅱ型登革病毒

药物中的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臭灵丹和迷迭香提取物在抗Ⅱ

型登革病毒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的臭灵丹

提取物、迷迭香提取物及其合成物通过细胞病

变、Real Time RT -PCR等一系列实验,对臭灵丹

提取物、迷迭香提取物及其合成物的样品进行Ⅱ

型登革病毒的体外中和作用和增殖抑制作用检

测,臭灵丹提取物、迷迭香提取物及其合成物其

活性成份具有抗Ⅱ型登革病毒活性,上述物质具

有开发成单方、复方抗Ⅱ型登革病毒药物的前

景。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1页CN 109662984 A 2019.04.23

C N 109662984

A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09662984 A

1.臭灵丹提取物在抗Ⅱ型登革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2.迷迭香提取物及其合成物在抗Ⅱ型登革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3.一种用于抗Ⅱ型登革病毒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臭灵丹提取物8-12克、迷迭香提取物4-8克、柴胡4-8克和连翘4-8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臭灵丹提取物活性成分含以下化合物:3,4-二-O-咖啡酰奎宁酸、3,5-二-O-咖啡酰奎宁酸、4,5-二-O-咖啡酰奎宁酸、4’,5-二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5,6-二羟基-3,4’,7-三甲氧基黄酮、4’,5-二羟基-3,6,7-三甲氧基黄酮、5-羟基-3,3’,4’,6,7-五甲氧基黄酮、4’,5-二羟基-3,3’,6,7-四甲氧基黄酮、3’,5-二羟基-3,4’,6,7-四甲氧基黄酮。

5.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组合物在制备抗Ⅱ型登革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药物为片剂、胶囊剂、注射剂、气雾剂、散剂、丸剂、合剂、颗粒剂、冲剂、滴丸剂、膏剂、口服液,或控释、缓释、纳米制剂。

6.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灵丹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臭灵丹药材中加入提取剂,经过冷浸或渗滤、回流加热和超声提取回收溶剂后得到初提物;

(2)在初提物中加入初提物2~3倍重量的水,放置2~3小时,水液减压浓缩,加入浓缩物2~3倍量的无水乙醇,放置4~5小时;醇溶液再次重复去除水不溶物,或直接回收溶剂至干得臭灵丹提取物;

或者,初提物上大孔树脂柱或活性炭柱,水洗,除去水溶性杂质,再用20%-95%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回收溶剂至干即可得臭灵丹提取物;

或者,初提物溶液通过聚酰胺柱或葡聚糖凝胶柱,依次用水、95%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回收溶剂至干即可得臭灵丹提取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提取剂为乙醇、甲醇、丙酮和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提取剂用量为臭灵丹药材质量的10倍。

8.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灵丹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条件对臭灵丹药材进行超临界方法提取:萃取压力25Mpa,萃取时间3h,温度45℃。

9.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灵丹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臭灵丹药材在常规条件下水浴加热后,用挥发油提取仪提取得到的挥发性油状液体,即为挥发油。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迷迭香提取物包括鼠尾草酸;合成物包括乙酰鼠尾草酸、鼠尾草氰和鼠尾草甲胺。

2

迷迭香乙醇提取物的制备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XXXX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迷迭香乙醇提取物的制备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姓名:________________ XXX ____________________ 学院:______________ XXXXXX 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 XXXXXXX 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X年X月X日

目录 摘要 ...................................................................... 1.. ABSTRACT .............................................................................................................. 2... 1 引言..................................................................... 3.. 1.1 迷迭香的功用价值....................................................... 3... 1.2 迷迭香抗氧化剂......................................................... 3... 1.3 微波辅助萃取技术....................................................... 4...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5.. 2 材料与方法............................................................... 6... 2.1 材料与设备............................................................. 6... 2.1.1 主要材料 ............................................................. 6... 2.1.2 主要试剂 ............................................................. 6... 2.1.3 主要设备及仪器 ....................................................... 6... 2.2 实验方法............................................................... 6... 2.2.1 原料预处理............................................................ 6... 2.2.2 迷迭香乙醇提取物的粗提取 ............................................. 6.. 2.2.3 迷迭香乙醇提取物的分离与含量测定 ..................................... 7.. 2.2.4 迷迭香乙醇提取物清除DPPH 自由基能力的测定.......................... 7. 2.2.5 实验流程 ............................................................. 7... 3 结果与分析............................................................. 1..0. 3.1 溶剂浓度对提取物得率的影响............................................ 1..0 3.2 微波功率对提取物得率的影响........................................... 1..0 3.3 提取时间对提取物得率的影响........................................... 1..1 3.4 料液比对提取物得率的影响............................................. 1..2 3.5 迷迭香乙醇提取物制备的正交试验....................................... 1..2 3.6 迷迭香乙醇提取物制备的验证试验....................................... 1..3 3.7 迷迭香脂溶性提取物清除DPPH 自由基能力测定.......................... 1. 3 4 讨论................................................................... 1..5.. 致谢..................................................................... 1..6..

@迷迭香提取物的资料

迷迭香别名艾菊,是唇形科迷迭香属植物,原产地地中海地区,为多年生植物,有长、直的茎,茎上布满颗粒,具有长的狭窄尖状的树叶。其叶片上面为深绿色,叶片下面为银灰色。现在全世界许多地区均有种植,1981年中科院植物所在我国贵州等地成功的进行了引种。 迷迭香广泛用于食物的香料,饮料和化妆品中。在民间,它作为肾疝气和痛经,中止痉挛,调节呼吸失调和刺激毛发生长的药物。近期研究表明,迷迭香提取物和它的多酚化合物的抗氧化和抗菌作用【1】,可以缓解和平滑气管肌和肠肌,并且有促进胆汁分泌、护肝和抗肿瘤的作用。迷迭香提取物表现了高度的自由基清除活性,总重要的成分是咖啡酸和其他衍生物如迷迭香酸。这些化合物有良好的抗氧化的作用。可以肯定的是,迷迭香和其化合物,特别是咖啡酸衍生物例如迷迭香酸在治疗和预防支气管哮喘、痉挛、胃溃疡、炎症、肝中毒、动脉硬化、心肌局部缺血症、白内障、癌症和精子动力弱有一定的治疗潜力【2】。 迷迭香是一种多用途的经济作物,从中可提取抗氧化剂、迷迭香精油和其他医药中间体。抗氧化剂是从迷迭香植物中提取的粉末状物质,主要成分是具有抗氧化功能的酚、酸、黄酮类等;迷迭香精油则是一种由30多种挥发性物质组成的液态油状物。迷迭香提取物具有高效、无毒的抗氧化效果,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功能食品、香料、调味品和日用化工等行业。美国和日本是研究迷迭香抗氧化剂最早的国家,已开发出迷迭香抗氧化剂系列产品,经毒理试验证明具有安全性(LD50为20g/kg),在欧美、日本市场倍受欢迎,已广泛用于取代对人体有毒副作用的人工合成抗氧化剂。 迷迭香提取物rosemary extract产品有效成分为鼠尾草酸、鼠尾草酚、迷迭香酸、 迷迭香酚、熊果酸等。迷迭香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具有高效抗氧化抗菌、安全无毒、耐高温等特性。比化学合成的抗氧化剂效果更好、更健康,特别是它的耐高温特性。迷迭香提取物广泛应用于食品、食用油、烘焙产品、油炸产品、肉制品、保健品、医药品、化妆品、个人护理、天然色素、烟草和饲料等行业。 1.本品抗氧化效果十分理想,比BHA、BHT、PG强5~7倍。适用于动植物脂肪和富脂食品,特别适用于植物油中,是色拉油、调和油、高烹油首选的抗氧化剂。 2.能有效延缓油脂氧化,提高食品的稳定性,显著地延长油脂及富脂食品的货架期。 3.耐高温,可用于方便面、糕点及其它油炸食品,最高承受温度可达230℃以上。 4.一剂多能,能有效抑制细菌及霉菌生长。在添加应用范围内,能抑制几乎所有细菌和酵母菌生长,对黄曲霉等危害人体健康的霉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5.本品不影响食品的色泽、风味,用于含铁的食品不着色。 合成抗氧化剂TBHQ替代品---天然迷迭香抗氧化剂 合成抗氧化剂TBHQ替代品---天然迷迭香抗氧化剂 迷迭香高效无毒天然抗氧化剂 产品特性说明:纯天然制剂,用量0.02%,可显著提高油脂抗氧化性:比使用人工合成抗氧化剂高出3~6倍,具有安全高效、低成本等优势。为绿色食品首选之抗氧化剂。 应用背景:

药物化学第九章化学治疗药习题及部分答案

第 九 章 化学治疗药 自测练习 一、项选择题: 9-1、环丙沙星的化学结构为A A. N N O O OH F B. N N O O OH F F NH 2HN C. N N O O OH F O HN D. N N O OH F O N H O E. N N O OH F O CH 3F N 9-2、在下列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中具有抗结核作用的药物是C A. 巴罗沙星 B. 妥美沙星 C. 斯帕沙星 D. 培氟沙星 E. 左氟沙星 9-3、下列有关喹诺酮类抗菌药构效关系的那些描述是不正确的B A. N-1位若为脂肪烃基取代时,以乙基或与乙基体积相似的乙烯基、氟乙基抗菌活性最好。 B. 2位上引入取代基后活性增加 C. 3位羧基和4位酮基时此类药物与DNA 回旋酶结合产生药效必不可缺少的部分 D. 在5位取代基中,以氨基取代最佳。其它基团活性均减少 E. 在7位上引入各种取代基均使活性增加,特别是哌嗪基可使喹诺酮类抗菌谱扩大。 9-4、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光毒性主要来源于几位取代基D A. 5位 B. 6位 C. 7位 D. 8位 E. 2位 9-5、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中枢毒性主要来源于几位取代基C

A. 5位 B. 6位 C. 7位 D. 8位 E. 2位 9-6、下列有关利福霉素构效关系的那些描述是不正确的B A. 在利福平的6,5,17和19位应存在自由羟基 B. 利福平的C-17和C-19乙酰物活性增加 C. 在大环上的双键被还原后,其活性降低 D. 将大环打开也将失去其抗菌活性。 E. 在C-3上引进不同取代基往往使抗菌活性增加, 9-7、抗结核药物异烟肼是采用何种方式发现的C A. 随机筛选 B. 组合化学 C. 药物合成中间体 D. 对天然产物的结构改造 E. 基于生物化学过程 9-8、最早发现的磺胺类抗菌药为A A. 百浪多息 B. 可溶性百浪多息 C. 对乙酰氨基苯磺酰胺 D. 对氨基苯磺酰胺 E. 苯磺酰胺 9-9、能进入脑脊液的磺胺类药物是B A. 磺胺醋酰 B. 磺胺嘧啶 D. 磺胺甲噁唑 D. 磺胺噻唑嘧啶 E. 对氨基苯磺酰胺 9-10、甲氧苄氨嘧啶的化学名为C A. 5-[[3,4,5- trimethoxyphenyl]methyl]-2,6-pyrimidine diamine B. 5-[[3,4,5- trimethoxyphenyl]methyl]-4,6-pyrimidine diamine C. 5-[[3,4,5- trimethoxyphenyl]methyl]-2,4-pyrimidine diamine D. 5-[[3,4,5- trimethoxyphenyl] ethyl]-2,4-pyrimidine diamine E. 5-[[3,4,5- trimethyphenyl]methyl]-2.4-pyrimidine diamine 9-11、下列有关磺胺类抗菌药的结构与活性的关系的描述哪个是不正确的C A. 氨基与磺酰氨基在苯环上必须互为对位,邻位及间位异构体均无抑菌作用。 B. 苯环被其他环替代或在苯环上引入其它基团时,将都使抑菌作用降低或完全失去抗

【CN109662984A】臭灵丹和迷迭香提取物在抗Ⅱ型登革病毒药物中的应用【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16941.4 (22)申请日 2019.02.13 (71)申请人 昆明医科大学 地址 650500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春融西 路1168号 (72)发明人 张荣平 王新华 罗晓东 赵昱  刘绍兴 于浩飞 王玉涛 张恒罡  秦琳 胡炜彦 张兰春  (74)专利代理机构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53100 代理人 金耀生 亢能 (51)Int.Cl. A61K 36/28(2006.01) A61K 36/53(2006.01) A61P 31/14(2006.01) A61K 36/634(2006.01) (54)发明名称 臭灵丹和迷迭香提取物在抗Ⅱ型登革病毒 药物中的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臭灵丹和迷迭香提取物在抗Ⅱ 型登革病毒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的臭灵丹 提取物、迷迭香提取物及其合成物通过细胞病 变、Real Time RT -PCR等一系列实验,对臭灵丹 提取物、迷迭香提取物及其合成物的样品进行Ⅱ 型登革病毒的体外中和作用和增殖抑制作用检 测,臭灵丹提取物、迷迭香提取物及其合成物其 活性成份具有抗Ⅱ型登革病毒活性,上述物质具 有开发成单方、复方抗Ⅱ型登革病毒药物的前 景。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1页CN 109662984 A 2019.04.23 C N 109662984 A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09662984 A 1.臭灵丹提取物在抗Ⅱ型登革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2.迷迭香提取物及其合成物在抗Ⅱ型登革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3.一种用于抗Ⅱ型登革病毒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臭灵丹提取物8-12克、迷迭香提取物4-8克、柴胡4-8克和连翘4-8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臭灵丹提取物活性成分含以下化合物:3,4-二-O-咖啡酰奎宁酸、3,5-二-O-咖啡酰奎宁酸、4,5-二-O-咖啡酰奎宁酸、4’,5-二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5,6-二羟基-3,4’,7-三甲氧基黄酮、4’,5-二羟基-3,6,7-三甲氧基黄酮、5-羟基-3,3’,4’,6,7-五甲氧基黄酮、4’,5-二羟基-3,3’,6,7-四甲氧基黄酮、3’,5-二羟基-3,4’,6,7-四甲氧基黄酮。 5.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组合物在制备抗Ⅱ型登革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药物为片剂、胶囊剂、注射剂、气雾剂、散剂、丸剂、合剂、颗粒剂、冲剂、滴丸剂、膏剂、口服液,或控释、缓释、纳米制剂。 6.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灵丹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臭灵丹药材中加入提取剂,经过冷浸或渗滤、回流加热和超声提取回收溶剂后得到初提物; (2)在初提物中加入初提物2~3倍重量的水,放置2~3小时,水液减压浓缩,加入浓缩物2~3倍量的无水乙醇,放置4~5小时;醇溶液再次重复去除水不溶物,或直接回收溶剂至干得臭灵丹提取物; 或者,初提物上大孔树脂柱或活性炭柱,水洗,除去水溶性杂质,再用20%-95%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回收溶剂至干即可得臭灵丹提取物; 或者,初提物溶液通过聚酰胺柱或葡聚糖凝胶柱,依次用水、95%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回收溶剂至干即可得臭灵丹提取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提取剂为乙醇、甲醇、丙酮和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提取剂用量为臭灵丹药材质量的10倍。 8.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灵丹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条件对臭灵丹药材进行超临界方法提取:萃取压力25Mpa,萃取时间3h,温度45℃。 9.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灵丹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臭灵丹药材在常规条件下水浴加热后,用挥发油提取仪提取得到的挥发性油状液体,即为挥发油。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迷迭香提取物包括鼠尾草酸;合成物包括乙酰鼠尾草酸、鼠尾草氰和鼠尾草甲胺。 2

迷迭香功效及作用、方法

一、迷迭香简介 1、学名:Rosmarinus officinalis。别名“海洋之露”。常绿灌木,株直立,叶灰绿、狭细尖状,叶片发散松树香味,自古即被视为可增强记忆的药草。春夏开淡蓝色小花。 2、功用:消除胃气胀、增强记忆力、提神醒恼、减轻头痛症状、改善脱发的现像(孕妇、高血压、癫痫不宜饮用);既有观赏价值,又可美化、香化环境,还能驱逐蚊蝇。 二、迷迭香香草的应用 1、美化、净化、优化环境,改善人居氛围景观 1)、书房:提神并集中,是迷迭香最直接的刺激,对于一个创意工作者来说,这也代表了随时布置好了一个适合创意激发,让灵感如泉水般涌来的最佳环境。 2)、会议室:迷迭香有助于激发正面的,向上的,前进的,积极的工作气氛,特别是团队工作。让员工在一种「受宠」与「受尊重」的香氛下,更能有强大的发挥能力! 2、制成迷迭香草茶 迷迭香茶拥有能令人头恼清醒的香味,能增强脑部的功能,可改善头痛,增强记忆力,对需要大量记忆的学生不妨多饮用迷迭香茶,此外对伤风、腹胀、肥胖等亦很有功效。 3、提炼迷迭香精油 1)、迷迭香精油对松垮的皮肤很有益处,因为迷迭香是很强的收敛剂,有紧实效果,可减轻充血、浮肿、肿胀的现象。它刺激的功能,对头皮失调特别有帮助,能改善头皮屑并刺激毛发生长。

2)、迷迭香精油具有提神醒脑的功能,使中枢神经充满活力,让头痛、偏头痛一扫而空,特别是由胃痛所引起的症状其作用更加明显。 3)、迷迭香精油能活化脑细胞,使头脑清楚,增强记忆力。改善紧张的情绪、滞闷和嗜睡。能让人活力充沛,强化心灵,特别是在软弱和疲惫时。 4、迷迭香抗氧化剂的作用 迷迭香抗氧化剂天然无毒,高效广谱,耐热稳定,是用于食品中优良的抗氧化剂。另外还具有消除自由基、降低胆固醇等作用,因此在医药、化妆品等领域也应用广泛。 5、迷迭香提取物的应用 近年来,迷迭香被国际香草协会选为千禧香草。因迷迭香植物中含有鼠尾草酸,迷迭香酸,鼠尾草酚等多种有效成份,具有延缓衰老,防腐,抗菌,抗氧化等功效,故其提取物在食品,保健,医药,化妆品领域都具有广泛的用途。迷迭香提取物天然无毒,抗氧化功效远远高于现有的VC,VE,茶多酚等天然抗氧化剂,是人工合成抗氧化剂BHA,BHT的2到4倍,且其结构稳定,不易分解,可耐190到240度高温,彻底克服了VC,茶多酚等大多数天然抗氧化剂遇高温分解这一致命弱点,故相对其它同类产品,它更加高效广谱,独具优势。 6、迷迭香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 迷迭香本身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香料植物,因气味芳香,故可利用它的叶或木质部外的整个植株,在采后迅速干燥、磨粉,而后按一定比例添加到食品当中进行烹饪。其可在腌肉、烤鸡、煮

药物化学简答题

抗生素 1.抗生素按化学结构可分为哪几大类?各举一例药物。 (1)β-内酰胺抗生素: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2)四环素类抗生素:四环素(3)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4)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5)其他:氯霉素 2.简述青霉素对酸、碱、酶的不稳定性,试以反应式表示。 (1)在强酸条件下或氯化高汞的作用下,β-内酰胺环发生裂解,生成青霉酸,青霉酸与水生成青霉醛酸,青霉醛酸不稳定,释放出二氧化碳,生成青霉醛。另一途径为青霉酸脱二氧化碳生成青霉噻唑酸,在分解为D-青霉胺和青霉醛。在弱酸(pH=4)的室温条件下,侧链上羰基氧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作为亲核试剂进攻β-内酰胺环,再经重排生成青霉二酸,青霉二酸可进一步分解生成青霉胺和青霉醛。(2)在碱性条件下,碱性基团向β-内酰胺环进攻,生成青霉酸,青霉酸加热时易失去二氧化碳,生成青霉噻唑酸,遇氯化高汞青霉噻唑酸进一步分解生成青霉胺和青霉醛。(3)在β-内酰胺酶的作用下,酶中亲核性基团向β-内酰胺环进攻,生成青霉酸(青霉酸加热时易失去二氧化碳,生成青霉噻唑酸,遇氯化高汞青霉噻唑酸进一步分解生成青霉胺和青霉醛)。 3.简述寻找耐酸、耐酶、广谱青霉素的研究方法。 (1)耐酸青霉素的设计原理:天然青霉素V的6位酰胺侧链上连有吸电子基,可阻碍电子转移,避免分子内重排,增加了对酸的稳定性。为寻找耐酸青霉素提供了基本思想,即在6位酰胺基的α位引入O、N、X等电负性原子,从而合成了一系列耐酸的青霉素。(2)耐酶青霉素的设计原理:通过改变6位侧链,引入立体障碍大的基团,可以阻止青霉素和β-内酰胺酶的活性中心作用,同时可以限制侧链和酰胺C=O之间的单键旋转,迫使青霉素分子变成一种与酶活性中心不易适应的构型,降低了青霉素与酶活性中心作用的适应性,从而保护了分子中的β-内酰胺环。(3)广谱青霉素的设计原理:对G+菌的作用低于青霉素G,但对G-菌却显示较强的抑制作用。分析原因是由于其侧链为亲水性。受之启发,合成一系列含有NH2,COOH,SO3H的侧链的半合成青霉素。 4.为什么青霉素G不能口服?而青霉素V却可以口服?为什么青霉素G的钠盐或钾盐必须做成粉针剂型? 青霉素G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易发生重排而失活。因此不能口服,通常将其做成钠盐或钾盐注射使用,但其钠盐或钾盐的水溶性碱性较强,β-内酰胺环会发生开环生成青霉酸,失去抗菌活性。因此青霉素的钠盐或钾盐必须做成粉针剂使用。 青霉素V:具有耐酸性,不易被胃酸破坏。 5.奥格门汀是由哪两种药物组成?说明两者合用起增效作用的原理。 临床上使用克拉维酸和阿莫西林组成复方制剂称为奥格门汀,可使阿莫西林增效130倍,用于治疗耐阿莫西林细菌所引起的感染。阿莫西林为半合成的光谱青霉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发挥抗菌作用,但会被细菌所产生的β-内酰胺酶水解而失活。克拉维酸是有效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可与多数β-内酰胺酶牢固结合,可使阿莫西林免受β-内酰胺酶的钝化,用于治疗耐阿莫西林细菌所引起的感染。 6.简述天然四环素类抗生素的不稳定性,并说明四环素类抗生素不能和牛奶等富含金属离子的食物一起使用的原因。 (1)天然四环素具有易产生耐药性,化学结构在酸、碱条件下不稳定等缺点。不稳定部位为C-6位的羟基和C-4位的二甲胺基。在酸性条件下,C-6上的羟基和C-5α上氢发生消除反应,生成无活性橙黄色脱水物。在pH2-6条件下,C-4二甲胺基很易发生可逆反应的差向异构化,生成差向异构体。4位差向异构化产物在酸性条件也还会进一步脱水生成脱水差向异构化产物。在碱性条件下,C-6上的羟基形成氧负离子,向C-11发生分子内亲核进攻,经电子转移,C环破裂,生成无活性的具有内酯结构的异构体。(2)分子中含有许多羟基、烯醇羟基及羰基,在近中性条件下能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不溶性螯合物。四环素类抗生素能和钙离子形成黄色的络合物沉积在骨骼和牙齿上,小儿服用后会发生牙齿变黄色,孕妇服用后其产儿可能发生牙齿变色、骨骼生长抑制。因此小儿和孕妇应慎用或禁用。 7.试从红霉素的不稳定性说明半合成红霉素药物的设计原理,并举出两例药物。 结构存在多个羟基以及在其9位上有一个羰基,因此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易发生分子内的脱水环合。在酸性液中,C-6上的羟基与C-9的羰基形成半缩酮的羟基,再与C-8上氢消去一分子水,生成8,9-脱水-6,9-半缩酮衍生物。然后C-12上的羟基与C-8-C-9双键加成,进行分子内环合,生成6,9,-9,12-螺旋酮。(2)①早期对红霉素的结构修饰主要是将红霉素制成各种酯类和盐类的前体药物目的是增加红霉素的稳定性和水溶性。红霉素乳糖醛酸盐、琥乙红霉素②后期主要是针对红霉素酸降解的机制对大环内酯进行改造。在红霉素在酸降解反应中,参与反应的基团有C-9酮,C-6羟基,C-12羟基和C-8氢,因此结构修饰主要在这些部位进行。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齐霉素 8.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哪些共性?为什么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 (1)共同特点:①结构:含氨基糖,碱性多元醇②抗菌谱:广谱,对G-菌的作用强于G+③作用机制相似:抑制核糖体蛋白质的合成④副作用相同,听觉毒性,肾毒性⑤易产生耐药性。(2)一些耐药菌会产生氨基糖苷钝化酶,使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灭活。包括氨基糖苷磷酸转移酶、氨基糖苷乙酰转移酶、氨基糖苷腺苷转移酶。这些酶的作用均使卡那霉素失去活性。 9.为什么红霉素口服后生物利用度极低? 水溶性小,只能口服,但在胃酸中不稳定,易分解迅速失去活性。 合成抗菌药

迷迭香抗氧化成分的提取及应用

迷迭香抗氧化成分的提取和应用 摘要:迷迭香植物于1981年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引入我国。经过多项试验、有效化学成分分析,得到的抗氧化成分已在我国广泛生产,并在食品等领域中应用。 关键字:迷迭香、抗氧化剂、应用 抗氧化剂是用于阻止或延缓动植物油脂、含油食品、方便面、肉类制品和饮料等产品的氧化,延长产品储存期,或达到保鲜目的而加入食品中的添加剂。抗氧化剂主要分为天然抗氧化剂和合成抗氧化剂两类。研究者曾对人工合成抗氧化剂和天然抗氧化剂进行高剂量动物试验,结果表明合成抗氧化剂不仅会明显引起肝肿大,还会增加肝和肺微粒体酶的活性,从而使人体摄取的其他物质转变成有毒物质或致癌物。美国已从普遍公认安全(GRAS)的产品中取消对合成抗氧化剂的使用,日本已经禁止合成抗氧化剂的使用,许多国家也相继对合成抗氧化剂的使用进行了限制。因此,从自然界中寻求天然抗氧化剂的研究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高度重视。 迷迭香别名艾菊,属唇形科亚灌木或多年生草本香料植物,原产于地中海地区。作为香辛料,迷迭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研究显示,迷迭香提取物是一种高效、理想的天然抗氧化剂,有效成分为双酚类二萜(鼠尾草酸和鼠尾草酚是主要的活性成分),可用于油类制品、肉禽制品、海产品、休闲食品以及香辛料等产品中,欧美许多国家对其没有限量要求。

一、迷迭香抗氧化成分 迷迭香提取物经柱层析分离得到三种成分:迷迭香双醛(Rosemadial)、鼠尾草(Carnosol)、迷迭香酚(Rosmosol),其结构鉴定通过熔点测定(mp),H-核磁共振(H-NMR)和质谱(MS)波普测定,得到以下数据: (1).迷迭香双醛mp.225.0-226.4℃分子式C20H24O5其结构式为: (2).迷迭香酚mp.240.2-242℃分子式C20H26O5 其结构式为: (3).鼠尾草酚mp.230.2-232.0 分子式C20H2404 其结构式为

药物化学试题及答案

试题试卷及答案 药物化学模拟试题及解答(一)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共15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哪种药物不溶于碳酸氢钠溶液() a.扑热息痛 b.吲哚美辛 c.布洛芬 d.萘普生 e.芬布芬 2.盐酸普鲁卡因可与nano2液反应后,再与碱性β—萘酚偶合成猩红染料,其依据为() a.因为生成nacl b.第三胺的氧化 c.酯基水解 d.因有芳伯胺基 e.苯环上的亚硝化 3.抗组胺药物苯海拉明,其化学结构属于哪一类() a.氨基醚 b.乙二胺 c.哌嗪 d.丙胺 e.三环类 4.咖啡因化学结构的母核是() a.喹啉 b.喹诺啉 c.喋呤 d.黄嘌呤 e.异喹啉 5.用氟原子置换尿嘧啶5位上的氢原子,其设计思想是() a.生物电子等排置换 b.起生物烷化剂作用 c.立体位阻增大 d.改变药物的理化性质,有利于进入肿瘤细胞 e.供电子效应 6.土霉素结构中不稳定的部位为() a.2位一conh2 b.3位烯醇一oh c.5位一oh d.6位一oh e.10位酚一oh 7.芳基丙酸类药物最主要的临床作用是() a.中枢兴奋 b.抗癫痫 c.降血脂 d.抗病毒 e.消炎镇痛 8.在具有较强抗炎作用的甾体药物的化学结构中,哪个位置上具有双键可使抗炎作用增加,副作用减少()a.5位 b.7位 c.11位 d.1位 e.15位 9.睾丸素在17α位增加一个甲基,其设计的主要考虑是() a.可以口服 b.雄激素作用增强 c.雄激素作用降低 d.蛋白同化作用增强 e.增强脂溶性,有利吸收 10.能引起骨髓造血系统抑制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是() a.氨苄青霉素 b.甲氧苄啶 c.利多卡因 d.氯霉素 e.哌替啶 11.化学结构为n—c的药物是:() a.山莨菪碱 b.东莨菪碱 c.阿托品 d.泮库溴铵 e.氯唑沙宗 12.盐酸克仑特罗用于() a.防治支气管哮喘和喘息型支气管炎 b.循环功能不全时,低血压状态的急救 c.支气管哮喘性心搏骤停 d.抗心律不齐 e.抗高血压 13.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剂卡托普利的化学结构为() 84.新伐他汀主要用于治疗() a.高甘油三酯血症 b.高胆固醇血症 c.高磷脂血症 d.心绞痛 e.心律不齐 15.在喹诺酮类抗菌药的构效关系中,这类药物的必要基团是下列哪点() a.1位氮原子无取代 b.5位有氨基 c.3位上有羧基和4位是羰基 d.8位氟原子取代 e.7位无取代

抗病毒药作用机制及应用范围

抗病毒药作用机制及应用范围 当前全世界SARS累计病例数超过7000例,我国SARS病例数超过5000例。各地医疗机构的SARS治疗方案中都考虑到了抗病毒疗法。国内外的研究已表明,SARS的病原体主要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而冠状病毒是RNA病毒。但是我们注意到有的医院在SARS治疗方案中,列入了像更昔洛韦和膦甲酸钠这样只对DNA病毒有效的药物。这样不但会影响疗效,还可能出现不应有的毒性或副作用,而且也会造成药品资源的浪费。本文旨在简要介绍部分抗病毒药的作用机制及应用范围,供选择SARS抗病毒治疗药物时参考。 1、核苷类似物抗病毒药 利巴韦林 利巴韦林(病毒唑)是一种合成的核苷类似物,它可抑制多种RNA和DNA病毒。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确定,并且对不同的病毒作用机制相异。利巴韦林-5'-单磷酸酯能阻断肌苷-5'-单磷酸酯向黄嘌呤核苷-5'-单磷酸酯的转化,并干扰鸟嘌呤核苷酸以及RNA和DNA的合成。利巴韦林-5'-单磷酸酯在某些病毒,也抑制病毒特异性信息RNA的加帽(capping)过程。 此药在儿科主要用于治疗住院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和毛细支气管炎,用雾化吸入法给药。利巴韦林还被用于治疗青少年的副流感病毒和甲型及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口服利巴韦林治疗流感无效。但静脉或口服利巴韦林减低了拉沙热病人的病死率,特别是在发病6天以内用药时。另外,用静脉内利巴韦林治疗汉坦病毒引起的出血热肾病综合征和阿根廷出血热,有临床益处。而且已有人建议用口服利巴韦林方法预防刚果-克里米亚出血热。用干扰素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病人,疗效显著优于单独用其中的任何一种药的疗效。上述这些病毒都是RNA病毒。香港和加拿大的研究者已将利巴韦林用于治疗SARS病人,并取得一定疗效,但加拿大研究者报告在一定比例病人引起溶血。 用大剂量口服利巴韦林治疗时,可出现对造血系统的毒性,包括溶血性贫血。利巴韦林有致突变性、致畸性和对胚胎的毒性,所以此药对妊娠妇女禁用;在用此药的病区,如医务人员中有妊娠者,有对胚胎发生毒性的危险。 阿糖腺苷 主要被用于治疗疱疹病毒属的病毒和乙肝病毒等DNA病毒的感染;它通过抑制病毒DNA聚合酶发挥抗病毒作用。其三磷酸酯水溶性差,需在大量液体中静滴,其单磷酸酯水溶性强,可作肌注。但其疗效有限、毒性作用相对大。 阿昔洛韦和伐昔洛韦阿昔洛韦(无环鸟苷)对若干疱疹病毒(均为DNA病毒),包括单纯疱疹病毒1和2型(HSV-1和-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ZV)和EB病毒的复制有强烈的选择性抑制作用,但对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疗效相对差。伐昔洛韦(valacyclovir)是阿昔洛韦的左旋缬氨

几种天然抗氧化剂的介绍与发展

几种天然抗氧化剂的介绍与发展 摘要:进年来,绿色化学越来越受关注,人们开始转向开发高效、无毒、安全的天然抗氧化剂。目前已开发利用或正在研究的天然抗氧化剂主要有香辛料提取物、茶多酚类、天然黄酮类、维生素类、蛋白质和酶类、类胡萝卜素、植酸、中草药提取物等几类物质。本文综述了以上几种天然抗氧剂的研究与开发进展, 并对天然抗氧剂的应用前景作出展望。 关键词:天然抗氧化剂;迷迭香提取物;茶多酚;蜂胶 Abstract: Since these years, the green chemistry gain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people began to turn to the development of efficient, non-toxic, safe and natural anti-oxidants. Have been exploited or studying natural antioxidant spice extract, tea polyphenols, natural flavonoids, vitamins, proteins and enzymes, carotenoids, phytic acid, herbal extracts and other types of material.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ess of these natural antioxidants and natural antioxidants application prospects Outlook. Key words: natural anti-oxidant; rosemary extract; polyphenols; propolis 长期以来, 人们为了保鲜和防止氧化, 一直使用合成抗氧化剂如BHT、BHA、TBHQ 和PG 等。在人们长期食用的食品中, 天然抗氧化剂成分的毒性远远低于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毒性。因此, 近年来从自然界寻求天然抗氧化剂的研究已引起各国科学家的高度重视。 目前, 世界各国开发了大量天然抗氧化剂产品,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其天然抗氧化成分的来源包括:某些草本植物、香辛料、茶叶、油料种子、果蔬、酶及蛋白质水解物等。大部分的天然抗氧剂的化学成分与化学合成的抗氧化剂结构有相似之处, 如含有芳香环结构且至少含有1 个羟基; 有些则表现有还原性或螯合金属离子的能力。抗氧剂依其作用原理可分为:1 自由基终止剂, 大多数为分子中含有酚类结构的化合物, 如BHA、BHT、TBHQ 和天然存在的生育酚等;2 还原剂,如抗坏血酸及其盐类、亚硫酸及其盐类、核黄素等;3 螯合剂,如EDTA、柠檬酸、植酸等;4 单旋态氧抑制剂,如胡萝卜素等。下面介绍了三种天然抗氧化剂,分别是迷迭香提取物、茶多酚、蜂胶。 1.迷迭香提取物——迷迭香抗氧化剂

食品抗氧化剂

食品抗氧化剂 现在很多的食品都会使用一些添加剂,对于食品抗氧化剂大家可能还不是很清楚,在大家的生活中有很多的地方都会用到食品添加剂的,所以对于食品抗氧化剂大家都想要进行了解一下,大家都不希望吃到对自己的身体有危害的东西,下面介绍一下食品抗氧化剂。 对于食品抗氧化剂大家也都非常的清楚它们的作用,在大家的生活中也会经常接触到的,所以对于食品抗氧化剂大家也不陌生,但是具体食品抗氧化剂都有哪些呢?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食 品抗氧化剂吧。 食品抗氧化剂是能阻止或延缓食品氧化变质、提高食品稳定性和延长贮存期的食品添加剂。氧化不仅会使食品中的油脂变质,而且还会使食品退色、变色和破坏维生素等,从而降低食品的感官质量和营养价值,甚至产生有害物质,引起食物中毒。

天然VE:大量存在于植物油脂中,并且存在状态通常比较稳定。在油脂精制过程中,可回收大量的精制vE混合物。该成分抗氧化性较好,使用安全,在食品保鲜中已得到大量使用。类黑精类是氨基化合物和羰基化合物加热后的产物,其抗氧化能力相当于BHA和BHT。 香料提取:早在20世纪30年代,人们就开始对香辛料的抗氧化作用进行研究。到50年代,科研人员对32种香辛料进行分析,发现其中抗氧化性能最好的是迷迭香和鼠尾草。这类产品多含有黄酮类、类萜、有机酸等多种抗氧化成分,能切断油脂的自动氧化链、螯合金属离子,并起到与有机酸的协同增效作用。 食品抗氧化剂通过上面的介绍之后大家都非常非常的清楚了,在任何时候人们都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大家的身边的这些食品添加剂也要引起大家的注意,大家在生活中要安排好自己的饮食,这样大家才能更加好的利用食品抗氧化剂的。

迷迭香酸

迷迭香酸 <英文名>:Rosmarinic acid <化学式>:C18H16O8 <分子量>:360.33 <结构式>: O CO2H O OH OH HO OH R E <来源>:迷迭香酸广泛存在于各类植物中,尤以唇型科和紫草科植物中含量较高。<基本性质>: <物理性质>:为浅黄色粉末,易溶于水及乙醇水溶液,难溶于氯仿,不溶于油脂、无水乙醇。稳定性较好,适宜在酸性及低温条件下保存,使用。 <化学性质>:抗氧化性 <生理活性>: 具有极强清除体内自由基的活性和抗氧化作用。 <作用机理>: 与不饱和脂肪酸竞争性地与脂质过氧基结合,以终止脂质过氧化的连锁反应,降低脂质过氧化速率,而迷迭香酸被氧化为醌式;迷迭香酸可抑制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及通过减少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而抑制溶酶体的释放。 迷迭香酸的抗氧化作用与其结构有关,邻二酚羟基是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物质基础,而且C3位的共轭双键具有增效作用。 抗炎活性 德国Nattermann公司于1991年把它作为抗炎、镇痛、解毒药物投放市场。 迷迭香酸对肾炎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抗炎机理可能是: 1.与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的5-脂氧化酶( 5-LOX)有关; 2.对补体依赖性PGL2 的合成产生抑制作用,干扰不同途径C3转移酶的活性; 3.抗氧化和消除自由基作用; 4.抑制肥大细胞中组胺的释放。 抗菌活性 国内外的研究证明,迷迭香酸有许多医药功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另外发现,迷迭香酸对植物病原真菌也有抑制效果:其中对番

茄灰霉病菌、芒果灰斑病菌、柑橘青霉和梨黑斑病菌抑制作用较强,在研究中还发现迷迭香酸具有很强的热稳定性和耐低温贮藏性;该结果和已有的研究文献说明,迷迭香酸具有广谱的抗微生物活性,深入研究迷迭香酸的生物活性将有力地促进其在医药、农药等方面的开发应用。 抗菌作用机理: 1.显著增加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糖类和蛋白质的渗漏,使细胞代谢发生紊乱, 进而影响细菌蛋白质代谢; 2.还可以通过抑制DNA聚合酶的活性而影响DNA的复制,来发挥其抑菌作用。 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作用 据报道植物西门肺草中的主要成分迷迭香酸在体外可以抑制人血小板中MDA的形成,提示迷迭香酸有抗血小板聚集活性。 据研究,迷迭香酸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大鼠体内实验表明:它能阻抑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血小板中丙二醛的形成),增强血浆纤维蛋白溶解活性,从而表现出抗血栓作用。 其抗血栓机理:可能与迷迭香酸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强血浆纤维蛋白溶解活性有关。 抗病毒活性 1996年对迷迭香酸、咖啡酸及绿原酸的抗病毒活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咖啡酸和迷迭香酸都有明显的抑制单纯性疱疹病毒的活性,而绿原酸基本上无这种活性。1999年,采用活性跟踪方法从藿香中分离出迷迭香酸, 并且研究了迷迭香酸抑制HIV 整合酶的活性, 其IC50 值是10mg/mL。 2001年,报道迷迭香酸也能够抑制HIV-1逆转录酶的活性。 抗病毒机制:除抑制病毒生活周期中某些酶活性外,它还能迅速与病毒外壳蛋白结合,从而使病毒失活。 抗抑郁活性 通过对照试验确定紫苏提取物中迷迭香酸能明显减少强迫小鼠实验不安定期。 机理:人脑中组胺和NO的释放是造成紧张和抑郁的主要原因,迷迭香酸可抑制肥大细胞中组胺的释放,咖啡酸可激活a肾上腺受体系统,抑制NO的产生和释放。迷迭香酸极有可能开发成为一种抗抑郁药 其他活性 抗过敏活性 对皮肤过敏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改善细胞因子、化学因子、过敏原特异性抗体起作用。 护肝作用 迷迭香酸可以减少肝内过氧化物水平,比如谷胱甘肽二硫化物含量和脂质过氧化物含量,还可以增加肝的谷氨酰半胱氨酸的合成,故可以保护由过氧化物引起的肝损伤和脂质过氧化。 防紫外线作用 可以减少由紫外线引起的自由基含量,还可以减轻紫外线对DNA的损伤。 对神经元细胞的保护作用. 迷迭香酸的应用 自由基可引起各种疾病诸如衰老、心脏病、动脉硬化、静脉炎、关节炎、过敏、早老性痴呆、冠心病及癌症等。而迷迭香酸具有极强的清除体内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且其抗氧化活性高于VE ,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对身体无害,故可用作治疗由自由

抗氧化剂的食物有哪些

抗氧化剂的食物有哪些 抗氧化剂的食物有哪些: 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以及微量元素硒和锌等,都属于抗氧化剂。 以上这些成分,大多含于下列食物中: 维生素A——橙子等黄色水果;胡萝卜、南瓜等蔬菜;鱼等。 维生素C ——水果(尤其是柑橘类水果);绿叶蔬菜如椰菜、菜花等;浆 果类如草莓、蓝莓、覆盆子等;以及马铃薯和甜薯等。 维生素E——坚果、种子、鳄梨、蔬菜油、鱼油等。 硒——巴西果、金枪鱼、卷心菜,芝麻,大蒜等。 锌——南瓜、葵花籽、鱼、杏仁等。 蔬菜和水果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能向我们人体提供抗氧化剂。 最佳天然抗氧化剂来源。 通常你可以判断某一多大氧化剂的蔬菜水果或已由其颜色. 色彩,你会得到更多有用的维他命吃. 浆果领导人都谈到抗氧剂-黑莓、树莓、草莓、蔓越莓和蓝莓都是高黄酮. 黄酮自由基的破坏成功瓦解你能做的健康效应包括过氧自由基、超氧自由基、过氧化氢、羟自由基、单线态氧. 健康食品不一定是平淡;你可以从沙漠浆果好吃. 不加糖浆果抗氧性能下降. 但是,加入牛奶、奶油或其他奶产品确实. 牛奶效果明显减少天然抗氧化剂. 所以切记在准备礼沙漠. 橘子,柑橘类水果和其它受欢迎的另一个来源是抗氧化维生素. 如果你喜欢喝果汁,而不是吃柑桔,选择新鲜果汁挤压. 何处寻找天然抗氧化剂 并非所有的抗氧化剂的水果和蔬菜. 绿茶是一种伟大的黄酮. 因此如果你是茶叶的情人,选择绿色品种. 咖啡是一个不寻常的抗氧化剂来源. 它不仅有助于你在寒冷中醒来,早上慢,但它提供你身上有抗氧化剂. 据一项研究大学的研究人员scranton,咖啡是美国人抗氧化剂的最主要来源. decaf咖啡一样好抗源作为普通咖啡,但你应该记住-无奶. 深色巧克力含有抗氧化剂. 所以,你看,有时我们都爱食品反正可以给你的 健康大有裨益. 包括抗氧化剂贵饮食

迷迭香

天然迷迭香抗氧化剂 刘先章1,2赵振东1毕良武3许鹏翔3 厦门劲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厦门涌泉集团2厦门涌泉集团博士后工作站3 (技术总监) 摘要 迷迭香是唇形科迷迭香属的植物,我国南方地区已有大量种植。迷迭香精油是传统的香料。在提取精油后,提取得到的迷迭香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本文综合地叙述了国内外有关迷迭香的栽培,迷迭香提取物的主要化学成分和生产工艺的研究,以及作为抗氧化剂在油脂、食品中的应用情况。同时进一步展望了在其它领域,特别是医药等行业中潜在的应用前景。 食品变质的主要原因之一,往往是由于其中的油脂被氧化,生成过氧化物所造成的。此氧化反应可发生在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存储和销售的全过程中。为了抑制和防止氧化反应的发生,需要在食品中添加抗氧化剂。 现在,通常被使用的抗氧化剂是维生素E、BHA(2或3-叔丁基对甲酚)、BHT(2,6-二叔丁基对甲酚)、 TBHQ (2-叔丁基对二酚)等人工合成抗氧化剂。此类抗氧化剂虽然抗氧化性能较好,但它们存有一定的副作用,即使是低活性取代酚,在抗氧化过程中也伴有副作用。因此,人们正全力寻求无毒的抗氧化剂。来自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优异的安全性和抗氧化性,则为世人所青睐。近年来,从植物迷迭香(Rosmarius officinalis L.)提取的新型抗氧化剂,是一种公认的天然高效抗氧化剂。 为防止油脂的氧化,抗氧化剂除在食品工业中广为应用外,化妆品和医药等方面也有需求。自1952年Chipault et al报道,从芳香植物丁香中得到抗氧化剂以来,对天然抗氧化剂的寻求,已引起了研究者们的极大兴趣。Rac et al于1956年研究用迷迭香叶子的提取物,作为食品抗氧化添加剂。多年来的研究表明,许多植物中可以提取得抗氧化剂,有的抗氧化性能明显优于人工合成抗氧化剂,其中应以迷迭香为首选。目前,它已是工业化生产和应用最广的天然抗氧化剂。 1迷迭香的种植 迷迭香是唇形科迷迭香属的植物,原是生长于地中海地区的常绿灌木。现在,全世界许多地区均有种植。近年来,1976年南京中山植物园从加拿大引种和1981年北京植物所从美国分别引种成功,是近代国内的最早报道。现在,我国的南方正广为栽种,云南、海南和新疆等地已大面积培植成功。迷迭香因种子发育不良,种子的萌发率极低。陆翠华的试验报道,5900粒种子出苗率仅为7.5%。一般用无性繁殖育苗,主要是扦插法繁殖。扦插法的成活率可大于90%,试验扦插600株成活率为98%。迷迭香对土壤的要求不严,适应性广。在贫瘠、山地的土壤也能生长,但以疏松的沙壤土为佳。耐旱忌涝,连续浸泡24小时会落叶烂根,死苗。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适宜的生长温度是15-300C,在-50C下持续5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