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鱼白点病症状
罗汉鱼的病症整理与处理方法

罗汉鱼的病症整理与处理方法观察者, 罗汉鱼在开始说明前先解释下列几点:1、以下为针对花罗汉所常发生的病症做整理,並不会完整。
有其它症狀,还得另依其症狀作处理。
2、症狀的观察仅依通常性,症狀相近或特殊,还请观察者仔细观察。
3、文中对用药产品及药剂用量仅为建议,最好能有水族经验丰富的高手指导。
鱼类用药建议:平常处理1、多看贴:了解魚的特性,別人如何饲养、该注意细节、失败案例。
2、多观察:魚儿出狀況不会是临时的。
开始会与平常不一樣,如不吃、懒惰、身上有莫名伤口肿块、游姿不顺.....等。
不同就有问題。
3、多发问:认为有问题就发问。
详细说明水质、溫度、环境、平常喂食习惯、特异狀况。
4、勤动手:勤换水,勤换棉,固定喂食,总之不懶就是。
5、稳定:穩定水質,穩定溫度,穩定喂时间习惯,穩定环境不变动。
做好三多一勤加上保持穩定,鱼儿就教少出狀況。
狀況处理1、详细观察:先暂时不要下药。
可先加粗盐,提高溫度观察。
粗盐有杀菌效果,用量1公升水約1公克。
乱下药反而会让鱼增加抗药性。
2、请教时要详细:详细说明鱼缸环境、条件、平常习惯、问题情形。
最好是请有经验的人看看,再请教解決方法。
3、了解药性:问明药名后一定要请教药性、用量,配合方式及注意事项。
4、隔離治疗:好处是不會影响其他鱼。
也可节省药量,发現魚有不适可马上將鱼移走。
5、对症下药:针对虫扰、菌侵、败水進行「趋虫」、「抑菌」、「改善水质」。
6、药量減半:不要一次將药量用足,以免鱼儿负荷不了。
7、局部换水:药浴疗程过后一定要马上局部换水,並配合活性碳的吸附,免得下次的用药与缸內的残剂进行化学变化。
鱼多少身体都会帶些共生的生物,不过只要水质穩定、鱼体強健就不會有发病的情況产生。
所以只要吃食正常、活泼好动就不要随便便下药驱虫。
花罗汉常发生的病症(一)厌食症病因:(1)新环境适应或环境变化使罗有紧迫感造成。
(2)饲料不合口味。
(3)罗生病了。
症狀:(1)整天不进食,趴在缸底或躲在角落一动不动。
治疗白点病的方法

治疗白点病的方法
首先,要及时发现白点病的症状。
白点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鱼
体表面出现白色小点,同时鱼儿会出现食欲不振、活动减少等情况。
一旦发现鱼类出现这些症状,就需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避免病情
加重。
其次,可以选择药物治疗。
目前市面上有一些专门用于治疗白
点病的药物,如甲基蓝、驱虫灵等。
这些药物可以有效杀灭白点病
病毒,帮助鱼儿恢复健康。
在使用药物治疗时,需要按照说明书上
的用药方法和剂量进行使用,避免因为药物使用不当导致鱼儿中毒
或其他不良反应。
另外,可以通过提高水质来帮助鱼儿康复。
白点病的发生和水
质不佳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改善水质对于治疗白点病也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增加水循环设备、定期更换水质等方式来提高水质,
帮助鱼儿排出体内的毒素,加快康复速度。
此外,还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避免白点病的发生。
比如定
期清洁鱼缸、控制饲料的投喂量、避免过度饲养等,都可以有效降
低白点病的发生风险。
总之,治疗白点病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最重要的是要及时发现症状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希望养鱼爱好者能够重视白点病的预防和治疗,让我们的鱼儿健康快乐地生活。
罗汉鱼常见病【整理篇】

罗汉鱼常见病【整理篇】1.白点病其病原体是多子小瓜虫。
小瓜虫侵入鱼体皮肤后,病鱼皮肤粘液增多,鱼的胸鳍、背鳍、尾鳍和体表皮肤上肉眼可见一层密密麻麻的白点。
患病初期,病鱼聚在缸角互相摩擦,患病后期,病鱼呆滞地浮在水面,投饵不食。
防治方法:根据小瓜虫在水温25℃以上不易繁殖、28℃时开始死亡的生理特点,可将水温缓慢地升高到30~31℃,静养数天后小瓜虫胞囊开始脱落,及时更换新水,病鱼即可康复。
也可选用O.05— 0.07%的红汞药液放在10千克水中,将病鱼浸洗5—10分钟。
硝酸亚汞药浴一天白点也会消失,但注意用量。
白点治疗期为一周。
2.水霉病又名水霉病或白毛病。
其病原体是水霉和绵霉,菌丝形态细长,且有分枝,它们一端像根状,着生于鱼的体表皮肤内,其余则露出体外。
菌丝长达3厘米,呈灰白色,柔软似棉絮。
患病初期,病鱼体表粘液增多,形成一层白翳。
患病后期,菌丝深入体表皮肤,死亡率很高。
防治方法:可选用H-2特灭菌+大粒盐少许+水温31度药浴。
土霉素100L水5片药浴每天换水1/3补药。
大粒盐(3克/升)+31度2天换水不愿浓度。
多次用药才可痊愈。
3.烂鳃病其病原体是粘球菌。
患病个体鳃部溃烂并附有较多粘液,严重时鳃丝溃烂形成一个个圆洞,病鱼呼吸困难,死亡率很高。
防治方法:可选用大粒盐(9克/升)或 3—4片土霉菌,溶于100千克水的水族箱中,低浓度浸泡,或黄粉,白粉多次用药后可痊愈。
4.烂鳍烂肉其病因是由于水质不良导致细菌侵染所致。
病鱼各鳍腐烂,皮肤干涩无光泽。
有时,也可能是鱼体相互撕咬,鱼鳍破损又遭细菌感染。
防治方法:改善水质,可选用呋喃西林粉(黄粉),溶于10千克水中,浸洗病鱼10分钟。
也可选用呋喃唑酮3—5片,溶于100 千克水中,浸洗病鱼20—30分钟。
或选用土霉素5—8片,溶于100千克水中,浸洗病鱼30分钟。
或南海白粉长期药浴隔一天以换水补药治疗5~7天就会治愈。
5、肠炎其病原体是点状产气单胞杆菌,它是由于鱼吃了不洁食物,或摄食过饱消化不良等引起。
罗汉鱼的病及治疗-罗汉鱼常见疾病及其治疗

罗汉鱼的病及治疗-罗汉鱼常见疾病及其治疗罗汉鱼白点病怎么治罗汉鱼白点病怎么治,罗汉鱼白点病主要是因为水温的变化,特别是在天气比较冷的季节,饲主没有控制好水温。
白点病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饲主可以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对症下药就好。
那罗汉鱼白点病具体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罗汉鱼白点病治疗方法1、白点病如果及时治疗,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引起罗汉鱼的死亡的,初期如果发现罗汉鱼身上有星星点点的白色小斑,可以通过“老三样”升温、换水、下盐来进行治疗。
高水温是白点的最大克星,通常白点在水温达到28度的时候就存活不下来了。
2、通过升温如果白点还是存在,那么单纯的使用老三样对它已经是没有任何效果了,因为白点已经适应了你的水温,所以给大家的一个建议就是,在发现罗汉鱼得了白点病进行升温的时候,要狠下心把水温提高3度,骤升的水温会抑制住白点病,如果进行缓慢的升温,则会使白点逐渐适应你的水温,从而起不到治疗的效果。
3、在升温的同时进行下盐,以1M缸为例可以下500g的盐。
然后在配合换水进行治疗。
4、严重的白点病需要进行用药,可以使用的药有黄粉、白点净和甲基蓝。
5、白点净使用的最多,因为它的药性比较强,所以在使用的时候不能按照说明书上的量来用,1M的缸滴15滴左右就够了,如果用药太多容易引起罗汉鱼中毒。
6、甲基蓝的添加使用只要看到鱼缸中呈现微蓝色就可以,持续几天进行治疗,然后通过换水稀释水中甲基蓝的浓度。
8、在治疗完成后鱼缸内的温度不要一下子降回原来的温度,要缓慢的降温,让罗汉鱼慢慢的适应原来的温度。
罗汉鱼常见疾病及其治疗1.小瓜虫病(1)症状。
小瓜虫病又称白点病,鱼的体表、鳍、眼部及腮部等布满毫米的小白点。
患上白点病的鱼会因蜜痒而在底砂或缸底不断摩擦,有时在体表可见白色小囊肿。
若腮部有大量寄生,则会增加黏液分泌,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
(2)病原及感染原因。
由一种叫小瓜虫的纤毛虫寄生在鱼体表引起的。
突然的水温变化,鱼儿本身抵抗力下降,就很容易感染此病。
罗汉鱼常见病

罗汉鱼常见病花罗汉常见病四种花罗汉的常见病症_1花罗汉常见病,花罗汉是目前很流行的观赏鱼之一,花罗汉的饲养对饲养者来说也是一大考验,一旦我们的饲养不当极有可能造成花罗汉生病的情况。
那么目前花罗汉常见病有哪些呢?下面就让的小编来详细介绍下花罗汉常见病,有兴趣的可以进来看看。
白点病本病是由于水质不佳,水族箱环境剧烈变化,加上花罗汉新到一个环境抵抗能力变弱,就会很容易的引起白点虫的寄生。
白点病的症状表现为在鱼的表皮,鳍和鳃部会出现一点一点的细小颗粒(白颜色状)。
对于出现了这种病状,只要把鱼缸的温度提高到比平时高一,两度就行了(32度左右),一个多礼拜就会好了。
如果长时间还是不好外伤感染通常是和其他鱼打架,互咬,或是因为造景设计不良而擦伤。
当有外伤是,体表可以看见伤口,鱼鳞剥落或是有红肿的现象发生。
此时,若无小心治疗,便易造成细菌性及微菌性感染。
不过,基本上花罗汉免役能力强,大都有自行修复的能力,但能辅助药物治疗,也可放入一些粗盐,可以防止伤口恶化所导致的疾病。
卵圆虫病(外寄生虫病),体内寄生虫水族箱中有机氮量高时,活饵或是其他混养的新鱼有病原潜在。
便会使花罗汉感染卵圆虫。
病症是在鱼的表皮和鳍上有黄灰色的附著物,看上去有如撒了金粉一般,鱼只会找东西不停的摩擦,以减轻痛苦,严重时候寄生虫会咬烂鱼的尾巴或上下鳍的主骨,影响外观。
花罗汉若是吃食夹杂带寄生虫或是虫卵的生食,则有可能造成寄生虫寄生在鱼体内吸收养分,久而久之,鱼只就会营养不良,有时这些寄生虫还会从内随鱼的粪便排放出来呢!对付外寄生虫,可以使用抗寄生虫药治疗,用甲基蓝等外寄药.基本可以把虫去掉.内寄生虫可以用内寄药治肠炎,腹水症当花罗汉食用不新鲜的饵料或是不小心吞食有刺活食,就会使内脏受伤引起感染,初期鱼会拉细长的白便,有的鱼是食欲会下降,后期会恶化成腹水症或脱肛,腹水症的特点很明显,发生初期,看到鱼的肚子有不正常的微鼓,这时使用治疗肠炎的药物还有机会治好。
罗汉鱼白点病的治疗方法

罗汉鱼⽩点病的治疗⽅法罗汉鱼⽩点病的治疗⽅法在罗汉鱼饲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罗汉鱼(详情介绍)⾝上长⽩⽑长⽩点的症状,许多⼈不知道这是什么引起的,其实⽩点病是⼀些微⽣物侵⼊纤⽑⽽引起的,这种病在春季多发,多和环境有关,在这个时候如果管理不善,⽐如鱼缸没有及时加温、换⽔的时候⽔温过低等,就容易起罗汉鱼的⽩点病的爆发。
罗汉鱼⽩点病⽩点病的症状表现为在鱼的表⽪,鳍和鳃部会出现⼀点⼀点的细⼩颗粒(⽩颜⾊状)。
⽩点病寄⽣⾍在它的⼀⽣中有⼏个“阶段”。
最初,它只是吸附在活⽯、底砂和缸壁等上⾯的⼩⼩的卵囊,⼀旦卵囊成熟破裂,寄⽣⾍就会从⾥⾯蜂拥⽽出,伺机寻找可以寄⽣的宿主。
它们钻进鱼⼉的⽪肤,⽣长成为⾁眼可见的⼩⽩点——这时寄⽣⾍正怀着他们的下⼀代,时间⼀到,下⼀代的寄⽣⾍们就从鱼的⾝上脱落,形成新的卵囊,这就是他们⽣命循环的⽅式。
对于出现了这种病的症状,只要把鱼缸的温度提⾼到⽐平时⾼⼀、两度就⾏了。
在32度左右即可。
盐浴法或以甲基蓝液长期药浴可治疗。
或⽤鱼类⽩点病专⽤药,注意加强⽓泵打氣,使⽔中溶氧量提⾼。
⼤换⽔后加⼊硝酸亚汞、⼤粒盐(少许辅助)、⽩粉(说明书上⽤量减半,在鱼⾝上有溃烂的情况下⽤,如果单纯是⽩点还没有恶化不⽤加此药)。
每2天换三分之⼀⽔补原药量(盐适量)持续⼀星期,⼀定要⼀星期⾍体才能⼤部死亡不出⼏天,⽩点病就会痊愈。
过后,最好⽤热⽔将⽔族箱烫⼀烫以进⾏消毒⼯作。
温差过⼤会导致⽩点病当然,我们不要轻易使⽤些治疗⽩点病的药物,毕竟是药三分毒,可⾃⾏准备材料治疗此病。
我们可以⽤盐、黄粉、过滤器、加热棒这些东西,根据⼩⽠⾍超过25度则停⽌发育超过30度则死亡的特性来治疗⽩点病,当发现⾦鱼有⽩点病当天则停⾷,⽤加热棒开始⼀步步加温,第⼀阶段升⾄25度左右,⼤致半天鱼⼉适应后,升⾄28度加⼊适量盐和黄粉来抗菌消炎,进⽽防⽌⾍病再交叉感染第⼆阶段提⾼⽔温到30度,每隔两天清洗过滤再加⼊黄粉,等⽩点完全消失三四天之后慢慢恢复⽔温,情况不太严重的会⾃动痊愈。
罗汉鱼身上长白点怎么办

罗汉鱼身上长白点怎么办
罗汉鱼
发现罗汉鱼身上长白点,这多半是因为感染了小瓜虫病。
这是一种常见的鱼类寄生虫疾病,患病的罗汉鱼身体上会长满这种白色的小点,而且到后期白色的点就会变成一层薄薄的白色网状物。
如果不尽早的治疗,罗汉鱼为因此而丧命。
小瓜虫病俗称白点病,主要发生在水温比较低的季节。
初期白点会主要寄生在罗汉鱼的鳍部眼部及鳃等各布满约0.5-1.0MM 之小白点,然后在渐渐的扩展到全身。
患病的罗汉鱼身体会发痒,为缓解不适它会在石头上磨擦鱼体。
严重的白点病会大量的寄生在鱼儿的腮部,增加黏液分泌,最后导致罗汉鱼呼吸困难,窒息死亡。
要治疗白点病的最简单方式就是,在罗汉鱼患病初期可以将水温提高到27-30摄氏度,破坏小瓜虫的生存环境,让那些寄生在鱼体表面的小瓜虫自动的脱落。
同时,可以使用0.3%的盐水浸泡鱼体3-5分钟,每天一次,在3-5天后罗汉鱼即可痊愈。
同时,饲养还可以使用以甲烯蓝2-5ppM,连续浸泡患病的罗汉鱼3-20天;或者使用孔雀绿0.05-0.2ppM,每个2-3天药浴1次,连续进行5次左右的药浴,就会发现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了。
值得注意的是,当饲养者发现罗汉鱼身体上存在白点的时候,一定要尽早的进行治疗,药浴罗汉鱼进行杀菌消毒,然后给它提供一个新的、安全的生活环境,让它可以尽快的恢复健康。
千万
不能随意的拖延治疗时间,而导致罗汉鱼最后大量的死亡哦。
罗汉鱼常见病症和防治方法

罗汉鱼常见病症和防治方法
罗汉鱼的体质很好,一般都不会生病,最常见的病症如下:
1.烂肉
症状:在鱼身上出现小霉斑,然后霉斑变大,鱼渐渐停食,最终死去。
原因:感染霉菌
治疗方法:用呋喃咗酮下缸长期药浴,也可以用土霉素加进饲料喂养。
2.脓疮
症状:鱼身上出现脓包,成熟时有白色带状物流出。
治疗方法:当胞成熟时,用吸管(管口要比脓胞大)盖住脓胞,一吸一放,一吸一放地反复操作,直到里面的脓被吸干为止,然后放几粒高锰酸钾进脓胞里,最好加点土霉素进水,防止感染。
3.小白点病
症状:刚开始时,鱼会贴着鱼缸底打翻翻或在硬的装饰物上摩擦身体,后来鱼身上出现一两个小白点点,再后来,小白点点扩散到全身甚至眼睛上都有,这时鱼一般都不会吃食,躲在一角。
原因:感染了白点虫
治疗方法:1.用浓的盐水帮鱼擦身。
先把鱼用网捞起,放在有厚布垫底的适当碟子上,按着鱼用棉花沾盐水用中力擦掉鱼身上的小白点。
注意,盐水不能进入鱼鳃。
每天一次,直到没有为止。
这种方法只适合不想放药进缸鱼又感染不严重的时候。
2.用红药水(溴化汞——药店0.50元/支)下缸,100cm*45cm*60cm缸用一支,要循环水和打气,时间要看鱼的反应来定:如果鱼躲在一角,呼吸急促那就要赶紧换掉一半的水或全换。
反则可以一天再换。
这种方法既可以除掉鱼身上的
白点虫,又可以杀死水中躲藏的白点虫,防止再次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汉鱼白点病症状
有些人听说过白点病,但是却没有真正的见过,就算发现自己的鱼有什么异常,而这种异常正是白点病的表现,因为不清楚白点病有什么症状所以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
为了能让自己的鱼恢复健康,在这个白点病泛滥的季节,不被白点病所纠缠,了解其症状是很有必要的。
近来,由于季节变换,有些鱼友的鱼患了白点病,希望广大鱼友们在判断自己的罗汉鱼是否得了白点病有所帮助。
罗汉鱼白点病的症状表现在鱼的表皮,鳍和鳃部会出现一点一点的细小颗粒。
此病是一种最常见的鱼类寄生虫病,多发于秋末春初水温较低的季节鲤科和慈鲷科的热带鱼较易感染。
白点病也叫小瓜虫病,小瓜虫虫体呈球形,全身披有纤毛,直径约0.8mm,为肉眼可见的小白点。
观赏鱼因小瓜虫寄生而发病的病例较为普遍。
鱼体感染初期,小瓜虫的适宜水温为15~25℃。
此病多在初冬、春末和梅雨季节发生,尤其在缺乏光照、低温、缺乏活饵的情况下容易流行。
当水温升至28℃时,小瓜虫就会开始死亡。
此病症通常还会伴随着其他的鳃和鳍的寄生虫。
明显的症状皮肤、鱼鳍和鳃上有小小的白色囊肿,每个囊肿的直径约1毫米,有些囊肿会融合在一起形成形状不规则的白斑,严重感染的鱼看起来好象全身撒了盐或糖霜,它会在岩石或沙石上摩擦,鳃的开闭次数会增加。
在水温18-23℃的情况下,小瓜虫常寄生在鱼的皮下、尾鳍和鳃部,吸食鱼体组织的营养,并刺激鱼体分泌大量粘液,因此在鱼体表形成一个个白色脓泡,遍布鱼全身。
热带鱼患此病时,表现在鱼鳍上先出现白点,鱼儿显得精神呆滞、漂浮于水面,很少活动。
或者常在水草、砂石旁侧身迅速游动蹭痒。
严重时,导致鱼体周身密布白点、停止摄食、肌体消瘦、呼吸困难直至死亡,病程一般约为5~10天。
罗汉鱼白点病是由小瓜虫寄生在鱼体表引起的,如果罗汉鱼得了白点病体表、鱼鳍、眼部及鳃等会布满约0.5—1.0mm的小白点,继而破损溃烂剥离;鱼体发痒,擦身。
若鳃部大量寄生,增加黏液分泌,会导致呼吸困难,窒息死亡。
为了避免让自己的爱罗因自己的不察而仙逝,在这个白点病的高发季,了解白点病的症状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