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接地与电气安全知识

合集下载

雷雨季节的电气安全及防雷知识培训

雷雨季节的电气安全及防雷知识培训
定位受损设备:对防雷设施进行定位,确定受损设备的位置。 切断电源:在未处理前,应先切断电源,以避免设备进一步受损或人员伤亡。 联系专业人员:联系专业的防雷设施维护人员进行修复或更换受损设备。 禁止使用:在修复或更换期间,禁止使用该防雷设施,以确保安全。
人员伤亡的应急处理措施
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观察伤者的呼吸和心跳情况 不要搬动伤者,以免加重伤情 等待救护车到来,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定期进行培训 效果评估和改 进,不断提高 员工防雷知识
水平。
06
未来防雷技术的发展趋势
现有防雷技术的不足与发展空间
传统防雷设施存 在不足
未来防雷技术需 要提高效率
防雷技术发展空 间广阔
未来防雷技术将 更加智能化和高 效化
未来防雷技术的研究方向与重点
研究开发新一代综合防雷技术。 加强对雷电监测和预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探索和发展新型防雷材料和器件。 提升雷电风险评估和防雷工程设计水平。
检查防雷设备的连接是否牢 固可靠
检查防雷设备的接地电阻是 否符合要求
防雷设备的维护保养
防雷设备安装 前应检查其技 术参数是否完

安装后应定期 进行检测和维

在雷雨季节到 来前,应对防 雷设备进行全 面检查和维护
发现故障或损 坏应及时维修
或更换
防雷设备的更新与升级
更新:在雷雨季节来临前,对防雷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来自防雷设施的类型及工作原理
避雷针:通过吸引雷电,将雷电 导入地下,从而保护建筑物免受 雷击
避雷网:通过将雷电导向避雷网, 从而保护建筑物免受雷击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避雷带:将雷电导向避雷带,从 而保护建筑物免受雷击

第八章 电气安全、接地与防雷

第八章 电气安全、接地与防雷

图8—12重复接地的作用说明
二、电气装置的接地和接地电阻
1、电气装置应接地或接零的金属部分 电机、变压器、电器、携带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等的金属底座和外壳; 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 户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构架以及靠近带 电部分的金属遮栏和金属门; 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 等的金属柜架和底座; 电缆的金属护层、可触及的电缆金属保护管和穿线 的钢管; 电缆桥架、支架和井架。 2、接地电阻及其要求 接地电阻:接地体的流散电阻与接地线和接地体电阻的总和。由于接地线和接地体 的电阻相对很小,因此接地电阻可认为就是接地体的流散电阻。 工频接地电阻:工频(50Hz)接地电流流经接地装置所呈现的接地电阻。 冲击接地电阻:雷电流流经接地装置所呈现的接地电阻。 (1)对于TT系统或IT系统按规定应满足的条件为: 对于TT系统或IT系统按规定应满足的条件为: TT系统或IT系统按规定应满足的条件为 在接地电流通过保护接地时产生的对地电压不应高于安全特低电压50V。因此保护 接地电阻应为: RE ≤ 50V
三、接地装置的装设
1、自然接地体的利用 可作为自然接地体的有:与大地有可靠连接的建筑物的钢结构和钢筋、 行车的钢轨、埋地的非可燃可爆的金属管道及埋地敷设的不少于两根的电缆 金属外皮等。利用自然接地体时,一定要保证良好的电气连接。 2、人工接地体的装设 人工接地体有垂直埋设的和水平埋设的基本结构型式,如图8—13所示。最常用 的垂直接地体为直径50mm、长2.5m的钢管。为了减少外界温度变化对流散电阻的影 响,埋人地下的接地体,其顶面埋设深度不宜小于0.6m。
跨步电压:在接地故障点附近行 走时,两脚之间出现的电位差 U step , 越靠近接地故障点或跨步越大,跨步 电压越大。离接地故障点达20m时,跨 步电压为零。

(安全生产)防雷击知识安全教育

(安全生产)防雷击知识安全教育

由于夏天雷雨天较多,学生在路上若预防不当就容易遭受雷击。

前段日子,我市白石一场雷击迅疾带走了5 人的生命。

这一惨重的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为了保证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安全、健康、文明、和谐的学习环境,对学生进行防雷击知识安全教育。

主要内容:1、打雷闪电时不要站在孤立的烟囱、高塔或者大树底下避雨;在大树底下停留,则必须与树身和枝桠保持2 米以上的距离,并且尽可能下蹲和把双脚先靠拢,这样既可降低人体的有效高度又可预防跨步电压的危害。

2、雷雨天,远离电器设备、易导电的物体如金属物体、水龙头、煤气管道、自来水管道,将随身金属物放在5 米之外,找一干燥房子逃避。

3 、雷雨天不要在旷野中打伞或者进行户外球类运动,如足球等;不要在水源边停留。

4、雷雨天不要触摸或者挨近防雷引下线、自来水管等管线。

遭雷击之前,普通头发会竖起,身上有微麻感,此时应双脚并起即将蹲下。

5、室内遇雷时,离开电线、灯头、插座、电视1 米以上。

6 、雷雨天晾晒衣物的铁丝不要拉到窗户或者门口,保持室内干燥。

7、打雷时不要打电话、看电视和听音响,应将家用电器的插头全部拔掉。

最好在家的电源线、电话线上安装避雷器二十六防之预防雷击安全教育歌霹雷闪电雷雨天,安全第一莫等闲。

现首歌谣大家唱,劝您牢记在心间。

身在屋内关门窗,电器设备关电源。

最好不要打电话,切莫出屋站檐下。

空阔地域全身缩,尽量减少暴露面。

双脚并拢快蹲下,躲在树下最危(wei)险。

人群多时要疏散,跑步磨擦引雷电。

金属物体不接触,电线杆下不安全。

正在船上要上岸,闪电遇水水带电。

躲进汽车锁好门,换件干衣身上穿。

球形闪电虽少见,不要只顾看稀罕。

它的能量十分大,慢慢躲闪莫擦边。

1. 学校不要建在山顶上,大树(特殊是古树)旁。

2. 按照国家和市区(县)建造物防雷设计规范设置防雷设施。

3. 防雷设施与校舍建设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4. 按期向气象防雷部门申报防雷装置的定期安全检测和定期风险评估,确保防雷设施安全有效。

防雷接地及电气安全培训课程

防雷接地及电气安全培训课程

防雷接地及电气安全培训课程防雷接地及电气安全培训课程一、引言雷电和电气安全是现代社会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在防范雷电和保护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方面,加强防雷接地和电气安全意识的培训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将介绍防雷接地和电气安全知识,提高学员的防雷意识和电气安全意识,从而达到预防雷电和电气故障的目的。

二、雷电的危害和防范1. 雷电的危害雷电是一种极其强大的自然现象,具有很大的破坏力。

在雷电发生时,会产生巨大的电流和电压,对人体、建筑物、设备等造成巨大危害,甚至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

2. 雷电的防范措施(1)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和安装:合理布置避雷针、接闪器、导线等,确保建筑物能够安全地引接雷电,并将其导入地下。

(2)设备的防雷保护措施:安装过流保护器、避雷器等设备,提供对设备和系统的保护,减少雷电对设备的危害。

(3)个人的防雷措施:避免在雷电天气下外出,避免在露天场所、水里、高处等危险区域停留。

在室内时,不要使用带有金属材质的电器设备。

三、电气安全知识1. 电气事故的成因和危害(1)电气事故的成因:电气设备的故障、人为操作不当、线路短路、漏电等原因都可能引发电气事故。

(2)电气事故的危害:电击、火灾、爆炸等危害,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电气安全措施(1)设备维护保养:定期检查设备是否存在损坏、老化等问题,及时修复和更换。

(2)正确使用电气设备: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使用设备,不随意拆卸和改动。

(3)正确操作:不在潮湿环境下操作电气设备,避免漏电。

(4)电气保护装置的安装:安装漏电保护器、过载保护器等装置,及时切断电流,防止事故发生。

四、电气事故应急处理1. 电击事故应急处理(1)紧急切断电源:迅速切断电源,避免电流继续通过人体,造成更大伤害。

(2)进行急救处理:对被电击者进行心肺复苏等紧急抢救措施。

(3)及时报警求助: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2. 火灾事故应急处理(1)迅速报警:发现火灾时,立即拨打火警电话,通知相关部门。

防电安全知识_共10篇.doc

防电安全知识_共10篇.doc

★防电安全知识_共10篇范文一:防雷电安全知识防雷电安全知识教育最近,雷雨多发,雷声轰鸣、暴雨倾注将接踵而至,每年人畜被雷击的事件时有发生,为增强防雷自护能力,特向同学们介绍一些防雷电安全知识小常识。

一、户内防雷须知1、注意关闭门窗,预防雷电直击室内或者防止侧击雷和球雷的侵入。

2、人不要站立在电灯下。

3、尽量不要拨打、接听手机和座机,或使用电话线等上网。

4、不宜用淋浴器、太阳能热水器,因水管与防雷接地相连,雷电流可通过水流传导而致人伤亡。

5、远离建筑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6、雷雨来临前时,要把线路断开,并拔下电源插头,别让电视机、电脑等引雷入室,损坏电器乃到引发火灾事故的发生。

7、晒衣服被褥等用的铁丝不要拉到窗户、门口,以防铁丝引雷致人死亡。

8、遇到暴雨天气出门,最好穿胶鞋,这样可以起到绝缘的作用。

9、乘车途中遭遇打雷时千万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

二、户外避雷须知1、雷雨天气时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山顶、山脊或建(构)筑物顶部,不宜停留在小型无防雷设施的建筑物、车库、车棚、岗亭及附近。

2、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

3、不宜在大树下躲避雷雨,如万不得已,则须与树干保持至少5米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

4、如果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

5、如果在户外遭遇雷雨,来不及离开高大物体时,应马上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上,并将双脚合拢坐在上面,切勿将脚放在绝缘物以外的地面上,因为水能导电。

6、在户外躲避雷雨时,应注意不要用手撑地,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

7、当在户外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时,说明正处于近雷暴的危险环境,此时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并立即下蹲,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8、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锄头等,避免增加人的有效高度成为“尖端”而遭雷击。

防雷安全小知识

防雷安全小知识

防雷安全小知识雷雨天气防雷安全小知识一、在雷雨天气来临之际,应该做些什么事情,以防止雷击事故的发生呢?1、在雷雨来临之前,要关好门窗,避免因室内湿度大而引起的导电效应;2、雷雨时,躲在室内或汽车内关好门,在室外时不要站在高大建筑物、电杆、大树下及空旷地带躲雨。

3、在农田干活时,不要把锄头、铁锹等带金属物扛在身上,更不能奔跑,同时不应在水面停留,应尽快上岸。

4、在室内应尽量远离电线、广播线、电话线、水管等容易引雷物体。

最好不用电话,并将电话、电视、电源线路切断,防止雷电引入。

5、在农村,在雷雨天气应注意将家用电器关闭,拔掉电源与天线插头,室外天线最好加装避雷器。

6、有条件的城关住户,所有进线(电源、电视、电话)应埋地穿钢管引入,并安装相应的避雷器,防止雷击事故的发生。

二、雷雨天气在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内应注意哪些问题?1、不宜开敞门窗,对高层建筑,关闭门窗可以预防侧击雷和球雷的侵入。

2、宜使用淋浴冲凉和触摸金属管道。

若当时建筑物有直击雷时,巨大的电流可以使水流、管道或触摸者遭雷击。

3、宜靠近建筑物外墙和电气设备以及打电话;这是防止雷击时雷电电磁脉冲沿金属线侵入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三、遭受雷击时,如何开展救治?答:当人不幸遭受雷击时,最要紧的是就地迅速组织抢救,同时通知急救中心派医生协助救治。

主要方法是采用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摩法。

有时遭受雷击后即使心脏停止跳动,呼吸停止,也往往是一种暂态现象,通常称为雷击[假死"。

辨别的方法为观察受害者的身体是否出现紫蓝色斑纹,若未出现,说明还未真正死亡,应迅速就地抢救。

值得注意的是,对雷击造成假死的人员的抢救工作,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切不可半途而废。

有的甚至坚持1~2天都有可能救活。

四、家用电话机如何防止雷击的现象呢?1、若您家电话线是架空引进的,最好要求埋地穿钢管引入住房,埋地长度不应小于15米,并且钢管两端最好接地;2、用户的电话机、传真机或入网的计算机有可能受雷电电磁脉冲沿电话线侵入而损坏,因此有条件在线路入口处加装信号避雷器。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接地与防雷安全要求(4篇)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接地与防雷安全要求(4篇)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接地与防雷安全要求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接地与防雷安全是保障施工安全的重要环节。

为了避免电气事故和雷击灾害,临时用电接地与防雷的安全要求必须严格执行。

下面将详细介绍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接地与防雷安全要求。

一、接地的安全要求1. 接地导体的选择:临时用电的接地导体应选用优质的电解铜或镀锌钢作为接地线材。

接地线材的截面积应根据临时用电设备的负载情况和场地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2. 接地电极的安装:接地电极应合理布置,保证与地电阻接触良好。

一般情况下,每个临时用电设备应单独设置接地电极,距离设备不得超过15米。

3. 接地电极的深度:接地电极的深度应根据当地土壤的导电性和受电装置的负载情况进行合理确定。

一般情况下,应保证接地电极深度不少于1.5米。

4. 接地电极的防腐处理:接地电极应进行防腐处理,以保证其长期使用不受腐蚀影响。

常见的防腐方法包括镀锌和电镀。

5. 接地电阻的监测:对临时用电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应定期进行监测,保持在安全范围内。

一般情况下,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

二、防雷的安全要求1. 避雷装置的安装: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周围,应设置合适的避雷装置,以防止雷击灾害发生。

避雷装置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安装,确保其连接牢固可靠。

2. 避雷装置的接地:避雷装置的接地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接地系统应采用合适的导体,保证与地电阻接触良好。

3. 避雷装置的接地电阻:避雷装置的接地电阻应定期进行测量和检查,保持在安全范围内。

一般情况下,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Ω。

4. 避雷装置的保护范围:避雷装置的保护范围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划定。

一般情况下,避雷装置的保护范围不得小于30米。

5. 避雷装置的维护保养:定期对避雷装置进行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总结: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接地与防雷安全要求是确保施工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

在接地的安全要求方面,应选择合适的接地导体、合理布置接地电极、保证接地电极的深度和防腐处理,并定期监测接地电阻。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接地与防雷安全要求(3篇)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接地与防雷安全要求(3篇)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接地与防雷安全要求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接地和防雷安全是施工现场电气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下面将对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接地和防雷安全进行详细介绍。

一、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接地要求:1. 临时用电需有专门的接地系统。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接地系统应由独立的接地线路组成,且与主线路接地系统分开。

2. 接地电阻要符合要求。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接地电阻应符合规定,一般要求不大于4Ω,以确保电流能够正常流入地下,保护人员免受电击。

3. 接地电阻应定期检测。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接地电阻应定期检测,并记录检测结果,以确保接地系统正常工作。

4. 临时用电设备要接地。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和导体应与接地系统连接,以保证临时用电设备的安全使用。

5. 临时用电设备的支架和结构要接地。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的支架和结构也应接地,以防止因设备支架和结构触电造成的人员伤害。

6. 场地要保持干燥。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接地系统应布设在干燥的场地上,避免潮湿导致的接地电阻增大。

7. 接地线要可靠固定。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接地线应牢固地固定在地面上,以防止接地线被人员或机械设备意外拉断。

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防雷安全要求:1. 使用防雷设备。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供电设备应配备防雷保护设备,如防雷避雷器、避雷针等,以保护供电设备免受雷击而损坏。

2. 远离高大建筑物和高压设备。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应尽量远离高大建筑物和高压设备,以避免雷击引起的火灾和爆炸事故。

3. 使用屏蔽线缆。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供电线缆应使用屏蔽线缆,以提高线缆的防雷能力。

4. 避免使用易燃材料。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时,应避免使用易燃材料,并要做好防火措施,以防止雷击引发火灾。

5. 避免在雷雨天气施工。

在雷雨天气,应暂停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作,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6. 定期检查防雷设备。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防雷设备应定期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

7. 周期性维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客运站、国际型航空港、国宾馆、国际港口客运站;国家 级重点文物保护建筑物以及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物等。
二级防雷建筑物,是指重要的或人员密集的大型建筑物, 如省部级办公楼、会堂、博展、体育、交通、通讯、广播 等建筑物;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建筑物;高度超过50m的建筑 物以及大型计算中心和装有重要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年平均雷暴日超过90日的地区为雷电活动特别强烈地区。
我国各地区的雷暴日数如表9-1所示。
表9-1 我国各地区的年平均雷暴日
地区 西北地区 东北地区 华北和中部地区 年平均雷暴日 20以下 30左右 40~45左右 地区 长江以南北纬23°线以北 长江以南北纬23°线以南 海南岛、雷洲半岛 年平均雷暴日 40~80左右 80以上 120~130左右
有避雷针、避雷线和避雷网(带)三种类型。
引下线:应保证雷电流通过时不致熔化,一般用直径不小 于10mm的圆钢或截面不小于80mm2的扁钢制成。 接地装置:埋在地下的接地导线和接地体的总称。 1. 避雷针 避雷针通常采用镀锌圆钢或镀锌焊接钢管制成。
针长1m以下时,圆钢直径不小于12 mm,钢管直径不小于20 mm; 针长1~2m时,圆钢直径不小于16mm,钢管直径不小于25mm。
第9章 防雷、接地与电气安全
• 9.1 过电压与防雷
• 9.2 电气装置的接地
• 9.3 电气安全
9.1 过电压与防雷
一、过电压的形式
1.内部过电压 操作过电压:因开关操作、负荷剧变、系统故障等原因而 引起的过电压。
谐振过电压:因电感、电容等参数在特殊情况下发生谐振 而引起的过电压。 2.外部过电压 外部过电压又称雷电过电压或大气过电压,它是由于
电力系统的导线或电气设备受到直接雷击或雷电感应而引 起的过电压。
二、雷电的基本知识
1. 雷电现象:雷云放电的过程称为雷电现象。 雷云→雷电先导→迎雷先导→主放电阶段 →余辉阶段 主放电阶段:电流很大,高达几 百千安,但持续时间极短,一般只 有 50~100μs。
余辉放电阶段:电流较小,约几
百安,持续时间约为0.03~0.15s。
三级防雷建筑物,是指预计年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 或经过调查确认需要防雷的建筑物;建筑群中最高或位于 建筑群边缘高度超过20m的建筑物;高度为15m及以上的烟 囱、水塔等孤立建筑物等。 例9-1(P301):某厂一座高30m的水塔旁边,建有一锅炉房 (图9-4),水塔上面安装一支2m高的避雷针,试问该避雷 针能否保护这一锅炉房?
以A、B为圆心、hr 为半径作弧线,该弧线与针尖相交并 与地面相切。从该弧线起 到地面为止的整个锥形空 间,就是避雷针的保护范 围。 避雷针在hx 高度的水平 面上的保护半径为:
rx h(2hr h) hx (2hr hx )
避雷针在地面上的保护 半径为:
r0 h(2hr h)
避雷针的保护范围,以它能够防护直击雷的保护空间 来表示,可按“滚球法”来确定。 所谓“滚球法”,就是选择一个半径为hr(滚球半径) 的球体,沿需要防护直击雷的部位滚动。如果球体只接触 到避雷针(线)与地面,而不触及需要保护的部位,则该 部位就在避雷针(线)的保护范围之内。
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图9-3) 当避雷针高度h≤hr时: 在距地面 hr处作一平行于地面的平行线。 以避雷针的针尖为圆心、hr为半径作弧线,交于平行线 备; 雷电流的机械效应产生的电动力可摧毁设备、杆塔和建 筑,伤害人畜;
雷电流的电磁效应可产生过电压,击穿电气设备绝缘,
甚至引起火灾爆炸,造成人身伤亡; 雷电的闪络放电可烧坏绝缘子,使断路器跳闸或引起火 灾,造成大面积停电。
三、防雷装置
防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 接闪器(受雷装置):是接受雷电流的金属导体,常用的
图9-3 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当避雷针高度h> hr时: 在避雷针上取高度为hr的一点代替避雷针的针尖作为圆
心,其余的作法与h≤hr 时相同。 建筑物的防雷级别是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以及发 生雷击事故的可能性和造成后果来划分的,共分为三级: 一级防雷建筑物:指具有特别重要用途的建筑物,如国
家级会堂、办公建筑、档案馆、大型博展建筑、大型铁路
解: h 30m 2m 32m, 查表9-2得 hr 60m
hx 8m
因此,避雷针的保护半径为:
rx 32 (2 60 32) 8 (2 60 8) 23.13m
感应雷:由雷电对线路、设备或其他物体的静电感应或电 磁感应而引起的过电压。
感应雷的形成过程如图9-2所示。 雷电波侵入:架空 线路遭到直接雷击或
感应雷而产生的高电 位雷电波,沿架空线 侵入变电所或其他建 筑物而造成危险。
图9-2 架空线路上的感应过电压
4.雷电活动强度及直击雷的规律 雷暴日:一天中只要出现过雷电活动(包括看到雷闪和听 到雷声),就算一个雷暴日。 年平均雷暴日不足15日的地区为少雷区; 年平均雷暴日超过40日的地区为多雷区;
雷电活动的规律 热而潮湿的地区比冷而干燥的地区雷暴多,且山区大于 平原,平原大于沙漠,陆地大于湖海。 雷击区的形成与地质结构(即土壤电阻率)、地面上的 设施情况及地理条件等因素有关。 土壤电阻率小的地方易遭受雷击; 在不同电阻率的土壤交界处易遭受雷击; 山的东坡、南坡较山的北坡、西坡易遭受雷击; 山岳地区易遭受雷击。 建筑物的雷击部位与建筑物的高度、长度及屋顶坡度等 因素有关。
2. 雷电流的特性 雷电流波形(图9-1)
波头:指雷电流从零上升到最大幅值这一部分,一般只有
1~4μs;
波尾:指雷电流从最大幅值
开始,下降到二分之一幅值所 经历的时间,约数十微妙。
雷电流的陡度:指雷电流在 波头部分上升的速度,即
di dt
图9-1 雷电流波形图
3. 雷电过电压的基本形式 直击雷:雷电直接击中电气设备、线路、建筑物等物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