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表现手法专项复习
古诗表现手法复习指要及练习

古诗表现手法复习指要及练习一、勤于积累,储备表达技巧基础知识表达技巧(表现手法)包括:(1)、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排比、夸张、对偶、反问、反语、双关、用典、互文等。
(2)、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
其中重点是抒情和描写。
抒情: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2、间接抒情:“景”(事、物、史)与“情”(喜、怒、哀、乐)、“志”(志向、情操、爱好、愿望)描写:点与面、正与侧、动与静、虚与实、明与暗、乐与哀、工笔与白描。
(3)艺术手法:赋(铺陈)、比兴、对比(烘托、衬托)、渲染、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因景生)、托物言志(感物抒怀)、讽喻(借古抒怀、借古讽今)、象征、抑扬等等(4)篇章结构:叠词、卒章显志、重章叠句、照应、倒装、曲笔入题。
二、古诗表现手法解题步骤:[答题思路]:明手法(用一两个词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析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叙——析——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①第一步:明确说出运用的手法是什么?(托物言志、用典、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借古讽今、抑扬、想象、联想、渲染、象征等)②第二步: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
(找到能体现该手法的关键诗句,并进行描述性说明)③第三步:析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题例(一):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王冕《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思考:为了塑造梅花的形象,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作分析。
答案示例: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衬托和对比手法。
以冰雪衬托梅之坚毅耐寒(事物特点);用桃李对比梅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事物特点)(表达效果)。
表达了作者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题例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专题练习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专题练习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有时也称为艺术手法,主要包括抒情手法,描写手法、结构手法、狭义的表现手法等方面。
(一)抒情手法: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②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借事抒情、托物言志、用典抒情、象征等手法。
春晓曲温庭筠家临长信①往来道,乳燕双双拂烟草。
油壁车轻金犊肥,流苏帐晓春鸡早。
笼中娇鸟暖犹睡,帘外落花闲不扫。
衰桃一树近前池,似惜红颜镜中老。
【注】①长信:本指长信宫,汉长乐宫殿名。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温庭筠诗词中有很多为闺中女子代言的作品,这首诗描写的就是女子的生活。
B.诗中用“油壁车”“金犊”“流苏帐”等词,正面描写诗中人的生活豪奢。
C.“暖犹睡”“闲不扫”写出春困的慵懒,“衰桃一树”表现出来的是容颜憔悴。
D.诗中并没有出现人物,但在密集的意象中,女子的形象鲜明,语言秾丽绮艳。
15.这首闺怨诗是如何表现女子的春愁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人日有怀愚斋张兄纬文①[金]元好问书来聊得慰怀思,清镜平明见白髭。
明月高楼燕市②酒,梅花人日草堂诗。
风光流转何多态,儿女青红又一时。
涧底孤松二千尺,殷勤留看岁寒枝。
[注]①诗写于1247年。
1243年元好问应元邀请,出使燕京,与张纬文相聚,是冬,离京回忻州。
元好问,金末至元朝时期诗人,金亡后不仕。
张纬,字纬文,号愚斋,诗人好友。
②燕市,燕京。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直抒胸臆,既表达出收到老友书信后暂且可以缓解愁怀的且惊且喜心态,又感慨自己华年已逝,深沉而抑郁地倾诉作者满怀的离情别思。
B.颔联写昔日与好友在燕京的短暂欢聚,如今在梅花绽放的人日里诗人独自吟诵杜甫的诗篇,通过今昔的对比,具体地写出了二人之间山川难隔的高情厚谊。
C.颈联写随着时间推移,世态流变,青年男女穿红戴绿一片欢乐景象。
既是诗人对自己生活情景的描述,更是诗人自宽自慰豁达洒脱心静的流露。
D.全诗虚实结合以诗人主观视角的转换来描述和抒怀,首联起笔扣题写对友人的怀思,中间两联追忆当年景象,尾联抒写发自肺腑的真情。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专题 诗歌表现手法

2014年全国卷Ⅱ: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 [宋]郭震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 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 南)人。曾流离吴越等地。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
地、澄碧的秋空衬托鹰勇
衬
秋空一碧无今古。 《咏鹰》 猛无畏、志存高远(勇猛、 托
矫健也可)的形象。
解题方法指导
1、了解诗歌内容。 2、根据题干要求,联想表达技巧。
3、针对诗歌内容,明确表达技巧, 规范落实答案。
近七年全国卷诗歌考查情况:
5分
2009 10 11 12 13 14 15
对诗句 描写内 容的分 析:景 物描写
设题方式:
1、诗词中运用了那些表达技巧(表现手法)?
2、赏析诗词中表达技巧的作用。
谨记:表达效果是为内容、结构服务的。 1、为形象服务。写出形象的特点,使他(她它)生动逼 真、形象可感、形神兼备。 2、为意境服务。能营造出一定的意境,从而传达出作 者的思想、精神境界。 3、为主题服务。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
2012年广东卷 余杭四月 [元]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①繁。 朱樱②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③。
[注] ①生意:生机盎然。②朱樱:樱桃的一种。 ③昼门
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 门户。
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 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 在云间“下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 仙境的情景。 3.表达感情: 衬托出作者遇赦之后轻松高兴的心情。
高考古诗词复习备考:表现手法--以乐景写哀情试题 专练

高考古诗词复习备考:表现手法--以乐景写哀情试题专练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一9题。
送杨子李白斗酒渭城边,垆头①醉不眠。
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惜别添壶醑②,临岐赠马鞭。
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应圆。
【注】①垆头:酒坊,酒家。
②醑(xǔ):美酒。
8.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后两联简要分析。
(5分)9.从表达技巧上简要赏析颔联“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6分)【答案】8.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和豪迈豁达的祝愿之情。
(2分)颈联写作者喝得酩酊大醉,又“马上赠鞭”以示纪念,表达了豪迈豁达之情怀;尾联写诗人想象着友人的路途,等到友人到达目的地应该是在月圆之日,从缺到圆的明月都是诗人依依惜别之情以及美好祝愿的感情寄托。
(3分)9.运用比喻、乐景衬哀情等手法,(2分)“梨花”似“雪”,“杨叶”似“烟”,运用了比喻;描写了千树梨花竞相开放、柳叶新条迎风摇曳的美好的春景,以乐景衬托分别时的哀情,也是对朋友前路的美好祝愿。
(4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行香子①李清照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②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③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
闻砧声捣,蛩声④细,漏声长。
[注]①本词为词人避乱转徙于江浙之时所作。
②金英:黄色菊花。
③绿蚁:一种新酿成的酒,上浮绿色泡沫。
④蛩声:蟋蟀的鸣声。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 上阕围绕“秋光”展开,先通过自然景象正面呈现秋天特征,然后借助人物动作及感受侧面体现秋天的冷清。
B. “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回应首句的“转转”,既表明天气的的渐次转凉,也写出了词人身体的每况愈下。
C. 因为“近重阳”,所以加衣裳;因为“情伤”,故用酒来浇愁。
但是酒醒后,往事又涌上心头,词人满腹愁肠。
D. “明月空床”中明月依旧美好,同床共枕的爱人却已不在。
词人利用明月与空床的美感差异,乐景写哀,其哀倍增。
古诗词鉴赏之表现手法专题

意象: 见资料
四: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四组 概念: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 壮阔、深远 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 婉转、朦胧 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 喧闹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 冷寂
4.虚实结合。有时是相反相成 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 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 以突出中心。 5.色彩的渲染。色彩的渲染可 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 衬感伤之情。 6.观察角度的变化。俯视,仰 视,远眺,近看,由远到近或由 下而上。
D描写手法: 1.情景交融:间接而含蓄,景色描写 之中寄寓着诗人的情感。 2.对比烘托: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 陪衬,使所写事物鲜明突出。 3.联想想象:想象犹如天马行空,奇 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 4.用典:使诗歌语言精练,内容丰富, 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增强作 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一、诗歌语言方面: 1炼字(动词,形容词,虚 词叠词)。2诗眼 3语言风格:豪迈雄奇、沉 郁顿挫、深沉、 悲壮慷慨、朴素自然、婉 约细腻、含蓄委婉、清新 明丽、幽默讽刺、
常服
二、表达技巧:A修辞 手法,B表达方式、C 表现手法、D描写手 法、、构思立意。
A修辞手法: 1.比喻:化平淡为神奇,化深奥为浅显,化抽 象为具体,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 2.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 3.比拟:(拟人、拟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 表意丰富。 4.夸张: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 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5.对偶: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反问:加强语气。 7.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双关:意在言外,言此而意彼,含蓄蕴藉。
B、表达方式:a抒情、 b描写、c议论、d叙述、
2022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表现手法(答案示例+诗意赏析+参考答案)

2022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表现手法(答案示例+诗意赏析+参考答案)从广义上来讲,表现手法是指诗人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表情达意的方式。
常考的表现手法有:衬托、对比、象征、渲染、用典。
1. 衬托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作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
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鲜明。
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
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的是正衬,利用事物的相反条件来衬托的是反衬。
[答题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含山店梦觉作韦庄[注]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注】〔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曾流离迁徙于汴洛、吴越等地。
〖诗意赏析〗在唐代诗人那里,“回家”与“仕进”是一对永远无法调和的矛盾。
对于锐意进取、自视甚高的唐人而言,若是功业无成,宁可“一醉任天涯”,也决不轻易还家,所以必须坚忍地前行。
在此背景下,韦庄将“流离”“别家”当作一种习惯,使之成为生活常态。
与其他诗人相比,韦庄似乎表现得更为洒脱,更加决绝。
“等闲挥袂客天涯”,唐人的胸襟、气度与抱负尽出,毫无悲切之感。
韦庄的行迹遍及大半个中国,是唐末乱世典型的漂泊者,他的这句诗,最能表现唐代士子的气度。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孤灯所具有的悲剧意味,透露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奈,而“斜月”意象的加入,使诗人的感伤之情表露无遗,那是一种凄然的美,仿佛万籁俱寂之夜,只有一盏孤灯,诗人企图在黑夜中寻找寄托,题: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达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1.审题。
题干要求分析表达情感的方法,“简要分析”隐含着必须结合诗句的要求。
2.“流离”成“惯”,“客天涯”也不过“等闲挥袂”之事,再结合后两句理解,可知此处使用了衬托的手法,把诗人进取的锐意、胸襟的洒脱,表现得淋漓尽致。
3.更进一层,还有孤灯、斜月等意象,使诗人的精神世界愈加丰富起来,更好地强化了诗歌的主题。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表现手法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表现手法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一剪梅·中秋无月辛弃疾忆对中秋丹桂丛。
花在杯中,月在杯中。
今宵楼上一尊同。
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
路也难通,信也难通。
满堂唯有烛花红。
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1.词上片在景物描写上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宋〕辛弃疾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
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
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注】①此词作于公元1176年(淳熙三年),作者由江西提点刑狱调任京西转运判官,次年又调任江陵知府兼湖北安抚使,辗转又调任湖南。
①招魂:《楚辞》中作品,屈原所作。
①语出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句“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2.简要分析下阕的表现手法。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小题。
送春词刘禹锡昨来楼上迎春处,今日登楼又送归。
兰蕊残妆含露泣,柳条长袖向风挥。
佳人对镜容颜改,楚客①临江心事违。
【注】①“楚客”,指屈原,一说指贾谊,后成为唐宋诗词中的代名词。
3.本诗巧妙地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找出手法并结合诗句做简要赏析。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生查子陆游还山荷主恩,聊试扶犁手。
新结小茅茨[注],恰占清江口。
风尘不化衣,邻曲常持酒。
那似宦游时,折尽长亭柳。
【注】茅茨:亦作“茆茨”,茅草盖的屋顶。
此指茅屋。
4.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别中都明府①兄李白吾兄诗酒继陶君,试宰中都天下闻。
东楼喜奉连枝②会,南陌愁为落叶分。
城隅渌水明秋日,海上青山隔暮云。
取醉不辞留夜月,雁行中断惜离群。
[注]①中都,唐县名,属兖州;明府,县令。
①连枝,这里指兄弟。
5.这首诗在抒发情感时,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六、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古诗词表现手法专项复习

“……”(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效果如何?
手法(修辞手法)+表达作用(情感)
(2008山东潍坊中考题)阅读下面诗歌 夏意 链接中考 宋·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①簟(dià n):竹席。②觉(jià o):睡醒。 诗歌运用了表现手法,创造了优美的意境。请结合 诗句简要分析(4分)
表现手法梳理
修辞
链接中考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注】刘攽(bān),庆历六年进士,曾助司马光修((资治通鉴》。 诗的前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运用比喻修辞,形象地写出了雨后后池水平 静、明净(清澈)的状态。
表现手法梳理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典故,含蓄表达希望得到朝廷重 用的思想感情。
古诗词表现手法专项复习
双碓中学 王学霞
学习目标
1结合课内诗词,梳理古诗词中的常见的表现手法,了 解该手法在诗词中的作用. 2强化训练,掌握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提高答题能 力和鉴赏能力。 3了解中考题型,明晰答题规律,提高答题能力。
表现手法梳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首联中描写“城春草木深”的景象有什么用意。
融情于景,表现了沦陷后的国都残破
不堪、乱草丛生,与昔日繁华形成巨大 反差,突出战乱对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 重灾难,表现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链接中考 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 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首联中描写“城春草木深”的景象有什么用意。
融情于景,表现了沦陷后的国都残破
不堪、乱草丛生,与昔日繁华形成巨大 反差,突出战乱对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 重灾难,表现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链接中考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
你认为词人借“天公”与“花事”的关系,表达了怎样的情
感?
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写对风雨摧残花事的不满, 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才不见用、遭受压抑的凄楚、愁苦。流露 出对当权者压制、迫害和摧残人才的不满。
表现手法梳理 (1)一、二两句是用什么手法表现刘禹锡怎样的心境?
登科后 链接中考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答题方法:手法(使用的表现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义+主旨情感)
“……”(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效果如何?
手法(修辞手法)+表达作用(情感)
(2008山东潍坊中考题)阅读下面诗歌
链接中考
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①簟(diàn):竹席。②觉(jiào):睡醒。
这首词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以梅花高洁
品质来喻示自己孤傲、坚贞自守的品格。意蕴 丰富,形象生动。
链接中考
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 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
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注释: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渴望为抗金复国做出贡献,却不为当朝重用,屡遭迁 废,仕路坎坷。
武昌阻风(宋)方泽 江上春风留客舟,无穷归思满东流。
与君尽日闲临水,贪看飞花忘却愁。 (1)诗人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分)
答:①情景交融或正话反说,以乐写哀,欲抑先扬。 ②表达了诗人满腹的乡思和愁绪。 (3分)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的批评指导!
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尾联采用了何种抒情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尾联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方式,抒发了作 者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
表现手法梳理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首词虽在“咏梅”,可作者意在言外,如同周敦颐的 《爱莲说》一样,那么,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呢?请回答。
不矛盾,以声写静,突出景物的寂静。
链接中考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声动客情。
知有儿童捉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萧萧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萧萧拟声词,写出秋风的萧瑟,以声写 静,突出景物的寂静。
表现手法梳理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诗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比喻修辞,形象地写出了雨后后池水平 静、明净(清澈)的状态。
表现手法梳理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典故,含蓄表达希望得到朝廷重
用的思想感情。 温馨提示: 诗中用典细思量,联系典故品感情.
链接中考
王维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注释】①辋川:地名。②一瓢颜回陋巷: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赞美弟子颜回安 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词人把流水喻为美人流转的眼波,把山峦喻为美人 蹙集的眉峰,将无情的山水化作有情,极言浙东山水
的美丽可爱。 修辞
雨后池上
链接中考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司马光修((资治通鉴》。
诗的前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诗歌运用了表现手法,创造了优美的意境。请结合
诗句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前三句用“夏簟”“石榴”“树阴”等景物,写出
了“别院”的清幽(1分),而流莺偶尔的一声鸣叫以 动衬静,更加突出了这种宁静幽深(1分);全诗在景 物描写中流露出恬淡、自在的情趣(1分),营造了一 种清爽明丽、闲适幽静的意境(1分)。(4分)
诗的第三四句运用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典故,表达诗人向往恬静安闲的田园生活.也向往如 颜回和陶渊明那样安于清贫的宁静生活。
表现手法梳理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尾联中“万籁此俱寂”与“但余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
这首词写梦魂,不着自己现实处境一字,用了什么表 现法?请简要分析。
(表面上看,这首词写的是往昔繁华的生活。但实际上 表达梦醒后其处境的无限凄凉。这是虚实结合的手法 是有力的反衬,梦境越繁华,就越反映现实的悲哀, 对旧日繁华的眷恋就越深重。)
鉴赏诗词的表现手法题型及答题技巧
题目类型:
诗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 有什么作用?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此诗运用什麽表现手法?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比 景中寓情 自由自在,轻松愉快的心情.
表现手法梳理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 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
住。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两个比喻句历来被人称道,请 简要分析其妙处。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运用虚实结合
的手法,抒发了渴望驰骋疆场、为国杀敌的爱国情怀。
表现手法梳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中颔联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链接中考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 风。
古诗词表现手法专项复习
双碓中学 王学霞
学习目标
1结合课内诗词,梳理古诗词中的常见的表现手法,了 解该手法在诗词中的作用. 2强化训练,掌握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提高答题能 力和鉴赏能力。 3了解中考题型,明晰答题规律,提高答题能力。
表现手法梳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