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2018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

2018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本试卷6页,共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23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
(10分)(1)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3)独坐幽篁里,▲。
(王维《竹里馆》)(4)▲,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5)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苏轼《浣溪沙》)(6)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为政》)(7)相信吧,▲。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8)“▲”,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朱自清《春》)(9)现在常用来表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句子是▲,▲。
(出自杜甫《望岳》)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4分)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南京的世代先民为我们留存了丰富多彩、mí(▲)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随着岁月的流shì(▲),许多物质形态的文化创造已固化为珍贵的“文物”。
但还有许多非物质形态的文化创造,以迥.(▲)然不同的“活态”形式遗存了下来,甚至有的还倔.(▲)强地存活于我们的生活中。
(1)mí(▲)足珍贵(2)流shì(▲)(3)迥.(▲)然不同(4)倔.(▲)强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安乐园清真小吃制作技艺、刘长兴面点制作技艺等已成为省一级的“舌尖上的非遗”。
B.南京白话代表性传承人丁少华正向全市招募小笑星,准备参加“金陵五月风”少儿汇演。
C.专家认为南京剪纸未来的发展,一条路是原汁原味地传承;另一条是结合时代进行创新。
D.老南京们熟悉的《月亮粑粑》等七首童谣,生动活泼,已被收入秦淮区的“非遗”目录。
4.结合语境,完成填空。
(4分)南京市钟山中学开展“寻找身边的‘非遗’”综合性学习活动,初三(5)班张铭同学和王赫同学积极参与,他们广泛搜集资料,并且有了下面一番对话。
张:我家门口有一家百年老店“老周馄饨店”,他家手工擀出的馄饨皮“薄如蝉翼”,堪称一绝。
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与答案

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A卷(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A 窈.窕(yǎo)顷.刻(qǐng)亘.古(gèn)奄.奄一息(yān)B 差.使(chāi)名讳.(huì)鞭挞.(tà)相形见绌.(chù)C 勾.当(gōu)酷肖.(xiào)和煦.(xù)鳞次栉.比(zhì)D阔绰.(chuō)陨.落(yǔn)污秽.(suì)玲珑剔.透(tī)2. 下列语句书写正确的一项( D )A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帐,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B不管是扔进去什么东西,这个慷慨大方的洞全部一视同仁,照收不误。
这个洞认劳认怨地给整个城市洗刷着各种肮脏的东西。
C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幅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D房屋也倒坍了不少,只有那棵树屹立不动,而且据说,连一片树叶都没有掉下来。
这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3. 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C )A鲁智深听说镇关西强占民女,顿时怒目圆睁,气冲斗牛....。
B这两兄弟虽然是一对双胞胎,出生只相差几分钟,但他们的性格迥乎不同....。
C中国美术博物馆陈列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美术作品,画上的花鸟虫兽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D说话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教师,能不使学生陶醉其中,有身临其境之感吗?4.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D )A创新是互联网发展的基因,我们要坚持把创新摆在首要位置,牢牢掌握网信事业发展。
B我们之所以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原因,是因为这将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
C专家指出,九年级学生提高成绩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能否对考过的模拟试卷进行分析、反思、总结。
D. 那些只关注票房数字的做法,不仅会对影视产业造成致命的伤害,也将严重污染整个文化生态环境。
2018年广东省增城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广州增城市中考一模语文试卷本试卷共8页,分三部分,共23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同时填写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选择题答题区中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写成在试题上。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5分)一、(6小题,20分)1. 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 聆.听 / 伶.仃模.样 / 顶礼膜.拜B. 黝.黑 / 蹂.躏荒谬. / 引颈受戮.C. 管束. / 宽恕.论.语 / 精巧绝伦.D. 尖锐. / 花瑞.惶.恐 / 张皇.失措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 毫不犹豫义愤填鹰铃珑剔透绝处逢生B. 碌碌终生苦心孤诣浑身泄数讥寒交迫C. 颠沛流离长途跋涉穷愁缭倒再接再励D. 扑朔迷离粗制滥造觥筹交错恍然大悟3.下列语段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航班失联,牵动着亿万人的心。
失联乘客的亲友们忧心忡忡....,网友们在网上留言和祈福,各国救援力量在海上展开通力合作。
但个别媒体未能以尊重生命的态度,及时正确传递事件信息,反而吹毛求疵....,把各种基于片面的揣测和谣言过分散布,骇人听闻....,错误引导着舆论走向,这对当事人及其家属造成的伤害是不言而喻....的。
A.忧心忡忡 B.吹毛求疵 C.骇人听闻 D.不言而喻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经过一年的生长,荔枝的树梢一方面会变得很密,要进行适当的修剪,另一方面蛀蒂虫对果树的侵害也要注意提防。
上海市2018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上海市崇明区2018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九年级语文(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诗文(39分)(一)默写(15分)1.草枯鹰眼疾,。
(王维《观猎》)2.竹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3.,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5.,佳木秀而繁阴。
(欧阳修《醉翁亭记》)(二)古诗理解(4分)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词中“”字贯穿全文,统摄全词。
(2分)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老夫”一句意在表现词人虽然已年迈体衰,但雄心犹在。
B.“千骑卷平冈”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
C.“酒酣”一句承接上文,引出词人想抗敌戍边的豪情壮志。
D.“何日遣冯唐”写出词人渴望得到朝廷的重用,立功疆场。
(三)阅读甲乙两文,完成8-10题(8分)(甲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文)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第1页8.甲乙两文的作者同属于(朝代),两篇文章的内容都与背景有关。
(2分)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3分)微斯人,吾谁与归?。
10.关于两篇文章中的“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3分)A.甲文中的“乐”体现出作者崇高博大的理想。
2018年九年级一模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12.依次在文中括里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不断地试探着感激地B.试探着感激地不断地
C.试探着不断地感激地D.感激地试探着不断地
13、第⑨段画线句子表达了祖父怎样的情感?
14.请简要分析,文中的祖父是一个什么样性格的人? (6分)
⑦书法创新须“入得其内,出乎其上”,在掌握传统书法用笔和汉字结构的前提下,与当今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反映人民精神面貌,体现时代的大美和大爱。事实上,书法不否定阴柔美和残缺美,但刻意求怪的“审丑”书法绝不应该成为主流。
⑧黑格尔曾说:中国书法最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当下民众的“失写症”不仅仅是技术变革和民众不重视的结果,更与审美教育缺失、文化创新能力不足等相关。拯救“失写症”,关键在于让民众懂得汉字之美、愿意提笔写字。
(1)三打白骨精中,孙悟空第三次变成了……。在与二郎神斗法的过程中,孙悟空变成一座庙宇,被二郎神认出的原因是孙悟空的尾巴变成了……竖立在庙的后面。
(2)下列作品中,不是贝多芬的作品是( )。
A.《命运交响曲》B.《第五交响曲》C.《月光奏鸣曲》D.《蓝色多瑙河》
4.某校九(1)班围绕“环保伴我行”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2分)
三、写作(55分)
1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生活中,曾经关爱你的那个人,温暖你的那件事,愉悦你的那道景,感动你的那份情、那眼神、那微笑、那陪伴、那鼓励....都定格在你的心灵深处。
请以“记忆深处”为题,写篇文章。(55分)
【提示与要求】
(1)自定立意,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年中考初三语文一模试题.doc

2018年中考初三语文一模试题2018年中考初三语文一模题目一、基础运用(共20分)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1)-(5)题。
(共11分)砚铭,是一种刻在砚底、砚头、砚盖、砚身四侧或其他空余部位的一种可长可短、亦诗亦文、不拘一格的自由文体。
它是我国独有的文体形式,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形式之一。
就砚铭的书法字体而言,有篆、隶、楷、草、行;就内容而言,大体可归为三类。
砚铭有的(甲)。
润比德,式以方,绕玉池,注天湟,永年宝之,斯为良,是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的砚铭。
他得到这方端州石渠砚时,喜不自胜,便书此砚铭。
砚铭有的(乙)。
尔本无名,托乎云水,云穷水尽,唯一坚粹,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的一则砚铭。
他被贬黄州时,得端州马肝石一块,制成砚台,命名为紫云端,并精工刻于砚上。
苏轼将石比作云,是因为凿石工匠作业于岩洞,踏的是水中天,水面如天幕,凿石如割云。
作者颂砚之意不在砚,而在于抒发孤寂情怀,表明自己节操自守、坚贞不阿的性格。
砚铭有的(丙)。
文天祥曾经在砚侧镌铭曰:砚虽非铁难磨穿,心虽非石如其坚,守之弗失道自全。
这则砚铭将一个民族英雄赤胆为民、忠心报国的情操表达得淋漓尽致。
文天祥后来卖尽家产,募兵抗元;身陷囹圄时,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无动于衷,誓死不降;最后慷慨就义。
砚贵有铭。
一方好砚,它集佳石、文学、雕刻、书法于一体,本身就是一件精巧玲珑的艺术珍品,( 丁)【再】镌刻上贴切的铭文,就好比锦上添花,身价倍增。
(戊)使人读后深受启迪,(己)也是一种高雅的艺术精神享受。
(1)对文中加点字读音和对【】内字笔顺的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镌刻(juān) 再的笔顺是:横、竖、横折钩、横、竖、横B.镌刻(ju n) 再的笔顺是:横、竖、横折钩、竖、横、横C.镌刻(juān) 再的笔顺是:横、竖、横折钩、竖、横、横D.镌刻(ju n) 再的笔顺是:横、竖、横折钩、横、竖、横(2)根据语境,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写短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托物言志②抒发心情③表明性格A. ①③②B. ②①③C. ③①②D. ②③①(3)文段中提到的褚遂良是唐初书家四巨头之一。
最新-2018年九年级语文中考第一次模拟检测试卷及答案 精品

2018年九年级第一次模拟检测语文试卷2018.3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1—5题18分)1.下列词语书写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乘.客(chéng)强.逼(qiǎng)满载.而归(zài)漠.不关心(mò)B.薄.弱(bó)脂.肪(zhī)迫.不得已(pò)拾.级而上(shí)C.沉湎.(miǎn)堤.岸(dī)氛.围(fēn)果实累.累(lěi)D.着.落(zhuó)杀戳.(lù)鲜血.(xuè)眯.了眼(mí)2.按要求默写古诗文中的句子。
(每空1分,共5分)⑴,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⑵,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⑶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⑷《三峡》中直接描写两岸山峰高峻的特点的句子是:,。
3.下列句中横线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是()(2分)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生命。
确保灾区人民生命安全,要求我们,生命的抢救就多一分希望。
①多一分救灾保障②尽快通路、通电、通水、通信③早一秒到达灾区④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一切险阻A.③①④② B.④③①② C.②④①③ D.④②③①4.邻居王阿姨家的对联贴反了:“爆竹两三声人间是岁”被贴在了左边,“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被贴在了右边。
请你依据对联的有关知识,用得体的语言向她说明。
把要说的话写在下面。
(3分)答:5.综合性学习(共6分)请你根据以下材料,完成下面三项任务,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奥运志愿活动。
⑴结合下面两则材料,客观地概括我国市民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情况。
(2分)材料一: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赛会志愿者招募工作自启动以来,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市民参与的热情空前高涨。
到报名截止时,申请人数已达到1125799人。
材料二:在“全国志愿服务日”这天,人民网推出了关于“北京2018奥运志愿者社会形象”的调查,结果如右图:我国市民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情 况是:2018奥运会志愿者标志的含义:⑶请从下面备选词语中,选择最能体现你对“志愿者”印象的两个话加以形容或解释,将其作为你的宣传主题语。
2018九年级期末中考一模语文试卷(人教版九年级上下册含答案)

2018中考第一次质量预测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2分)A.田圃(pǔ) 诘难(jã) 恣睢(suì) 作揖(yī) 成吉思汗(hàn)B.分外(fân) 灰烬(jìn) 狡黠(xiã) 星宿(xiù) 怒不可遏(â)C.禀请(bǐng) 阴晦(huì) 汲取(jí) 赔偿(sháng)咬文嚼字(jiáo)D.晌午(shǎng) 襁褓(qiǎng) 瑟缩(sâ) 拮据(jiã) 度德量力(d uó)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旁骛润如油膏重蹈复辙孜孜不倦前仆后继B.诓骗断章取义恪尽职守神色张皇面面相觑C.汲取言行相顾与日具增根深蒂固不求甚解D.斟酌心无旁骛锲而不舍侍才放旷莫名其妙3.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2分)人生活在地球上,既①,也可以成为改善环境的“建设者”。
这一“正”一“负”,可以放大出多倍的效益。
空气质量的好与坏,当然会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但②。
千万不要小看一个人的作用: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只顾自己的心意随意而行,都想着“破坏”那么一点点没什么大不了,那么众多“小恶”累计起来,就会令环境变得很恶劣;如果每个人都能做一点点有益的事,那么众多“小善”累积起来,环境就会有很大改善。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1)读《水浒》,有人说鲁智深、林冲身上最大的性格特点分别是“义”和“忍”。
请你结合具体故事情节,简要说说鲁智深的“义”和林冲的“忍”是如何体现的。
(2)简述《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四次出海经历中的任意两次,写出他前往地点及途中遭遇。
5.古诗文填空。
(8分)(1),,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 学年下学期海珠区九年级综合练习语文卷本试卷共 8 页,分三部分,共 22 小题,满分 150 分。
考试用时 120 分钟。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共 35 分)一、( 6 小题, 20 分)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老人小孩怡然自得. ;会展中心购物,顾客们左右逢源.A .刮目相看B .美不胜收C .怡然自得D .左右逢源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 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引导学生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B. 在城市化高速发展过程中,中国很多城市的建筑风格存在千篇一律的弊病。
C. 我们班这次竞赛所取得的优异成绩,是由于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D. 初三(1)班的七八个学生共同努力,终于把举行毕业典礼的舞台装饰一新。
5.下面语段的内容,偏离中心意思的一项是(3 分) 成长是每一个青少年必须面对的话题。
走进语文课本,①《走一步,再走一步》教会我们如 何克服困难,②《羚羊木雕》告诉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与父母的分歧,③《苏州园林》是一把打开 园林美景之门的钥匙,④《敬业与乐业》让我们对现在的学业和未来的职业有了更深的领悟,⑤3 分)A .沿溯./ 飞漱. B .冗.杂 / 亢.奋 C .菜畦./ 祈.祷 D •呈报/逞伶.仃 /玲.珑剔透 绯红/获益匪浅 酝酿/头晕.目眩 酷肖 /啸聚山林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 分)A. 影影绰绰B. 息息相通C. 世外桃园D. 多愁善感断壁残垣 低回宛转 不容质疑 险象叠生芒刺在背 变换多姿 任劳任怨 突如奇来如坐针毡 浑身解数 慷慨大方 各具风韵3 .下列语段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这几年海珠区的发展, 真叫人刮目相看 。
广州塔上远眺,珠江夜景美不胜收;海珠湖边漫步,《云南的歌会》蕴涵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
课文让我们领悟到成长的真谛。
A .①④ B.②③ C.④⑤ D.③⑤6. 妙解汉字,其乐无穷。
请你仿照示例,从“聪、舒、仙”中任选一字,说说“汉字中的哲理”。
(5分)示例:恩,上面是“因”,下面是“心”,只“因”有一颗善“心”,所以懂得感“恩”二、(2小题,15分)7. 古诗文默写。
(10分)(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4分)A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B.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C.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D. 佁然不动,往来翕忽,俶尔远逝。
似与游者相乐。
E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F.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①政通人和,__________________ 。
(范仲淹《岳阳楼记》)②选贤与能,__________________ 。
(《大道之行也》)③兴尽晚回舟,__________________ 。
(李清照《如梦令》)④______________ ,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⑤巧笑东邻女伴,_____________________ 。
(晏殊《破阵子》)⑥______________ ,千万和春住。
(王观《卜算子》)(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初中课本中合适的古诗词名句。
(4分)(说明:本题有2分附加分,加分后第7小题不超过10分。
)毕业在即,同学们互赠留言。
雯雯在好友颖颖的赠言簿上留下①“ ________ , 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希望友情不因距离的遥远而改变;颖颖在雯雯的赠言簿上写下②“________ , ________ ” (杜甫《望岳》),祝愿朋友踏上新征程后,勇攀高峰。
8. 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5分)(1)高可二黍许(《核舟记》)2)满坐.寂然(《口技》)3)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4)池.非不深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5)策.之不以其道(《马说》)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共55 分)三、(4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
(10分)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 分)A .必以信.欲信.大义于天下B.衣食所安.安.能辨我是雄雌C.虽.不能察虽.我之死,有子存焉D.又何间焉中间力拉崩倒之声10.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1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2)望其旗靡,故逐之。
1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鲁庄公提出与齐军作战的条件之一是“衣食分人”“弗敢专”,但曹刿认为这是小信用,不能凭此去打仗。
B. 曹刿的远谋表现在战前问“何以战”,战时能够抓住有利战机击溃齐军,战后能准确分析战争取胜的原因。
C. 庄公战前能与曹刿商讨,战时能“与之乘”,战后能“问其故”,可见庄公有虚心好问、从善如流的美德。
D. 齐军第一次击鼓,其士气正旺,曹刿按兵不动;齐军第三次击鼓,其士气已经完全消失,曹刿才下令进攻。
12•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5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酬”、“长”分别是什么意思?(2分)(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四、(10小题,40分)(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7题。
(18分)读韩愈梁衡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章写得好是真的。
所以,我读韩愈其人是从读韩愈其文开始的,但由文而读其人却是因一件事引起的。
去年,到潮州出差,潮州有韩公祠,祠依山临水而建,气势雄伟。
祠后有山曰韩山,祠前有水名韩江。
当地人说此皆因韩愈而名。
我大惑不解,韩愈一介书生,怎么会在这天涯海角霸得一块山水,享千秋之祀呢?原来有这样一段故事。
唐代有个宪宗皇帝十分迷信佛教,在他的倡导下国内佛事大盛,公元八一九年,又搞了一次大规模的迎佛骨活动,就是将据称是佛祖的一块朽骨迎到长安,修路盖庙,人山人海,官商民等舍物捐款,劳民伤财,一场闹剧。
韩愈对这件事有看法,他当过监察御史,有随时向上面提出诚实意见的习惯。
谁知奏折一递,就惹来了大祸。
他的那篇《谏迎佛骨表》,有一股不怕鬼、不信邪的凛然正气和献身精神。
但是,韩愈越是肝脑涂地陈利害表忠心,宪宗越觉得他是在抗龙颜,揭龙鳞,大逆不道。
于是,大喝一声把他赶出京城,贬到八千里外的海边潮州去当地方小官。
韩愈这一贬,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
他被押送出京不久,家眷也被赶出长安,年仅十二岁的小女儿也惨死在驿道旁。
韩愈自己觉得实在活得没有什么意思了。
他在过蓝关时写了这首著名的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这是给前来看他的侄孙写的,其心境之冷可见一斑。
但是,当他到了潮州后,发现当地的情况比他的心境还要坏。
这里地处偏僻,文化落后,弊政陋习极多极重。
农耕方式原始,乡村学校不兴。
其习俗又多崇鬼神,有病不求药,杀鸡杀狗,求神显灵。
人们长年在浑浑噩噩中生活。
见此情景韩愈大吃一惊,同为大唐圣土,同为大唐子民,何忍遗此一隅,视而不救呢?他觉得自己的知识、能力还能为地方百姓做点事,觉得比之百姓之苦,自己的这点冤、这点苦反倒算不了什么。
于是他到任之后,就连续干了四件事。
一是驱除鳄鱼,大除其害。
二是兴修水利,推广北方先进耕作技术。
三是赎放奴婢。
他下令奴婢可以工钱抵债,钱债相抵就给人自由,以后不得蓄奴。
四是兴办教育,请先生,建学校,甚至还“以正音为潮人语”,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推广普通话。
从他贬潮州到再离潮州而贬袁州,短短八个月就干了四件事。
当其获罪海隅,家破人亡之时,尚能心系百姓,真是难能可贵了。
当我手倚韩祠石栏,远眺滚滚韩江时,我就想,宪宗佞佛,满朝文武,就是韩愈敢出来说话,如果有人在韩愈之前上书直谏呢?如果在韩愈被贬时又有人出来为之抗争呢?历史会怎样改写?还有在韩愈到来之前潮州买卖人口、教育荒废等四个问题早已存在,地方官吏走马灯似的换了一任又一任,其任职超过八个月的也大有人在,为什么没有谁去解决呢?如果有人在韩愈之前解决了这些问题,历史又将怎样写?但是没有,什么都没有。
历史终于等来了一个衰朽的书生,他长须弓背双手托着一封奏折,一步一颤地走上大殿,然后又单人瘦马,形影相吊地走向海角天涯。
身处逆境,韩愈见心明志,脚踏实地,尽力而为。
只这一点他比屈原、李白就要多一层高明,没有只停留在江畔沉吟,蜀道叹难上。
有人研究,韩愈之前,潮州只有进士三名,韩愈之后,到南宋时,登第进士就达一百七十二名。
这是他大开教育之功。
一个人不管你有多大的委屈,历史绝不会陪你哭泣,而它只认你的贡献。
这宏伟的韩公祠,还有这韩山韩水,不是纪念韩愈的冤屈,而是纪念他的功绩。
李渊父子虽然得了天下,大唐河山也没有听说哪山哪河易姓为李,倒是韩愈一个罪臣,在海边一块蛮夷之地施政八月,这里就忽然山河易姓了。
历朝历代有多少人希望不朽,或刻碑勒石,或建庙建祠,但哪一块碑哪一座庙能大过高山,永如江河呢?这是人民对办了好事的人永久的纪念。
一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当他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连在一起时就价值无穷,就被社会所承认。
我心中也渐渐泛起这样的四句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八月为民兴四利,一片江山尽姓韩。
选自《觅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3.下列说法,与文意相符的一项是A .韩愈刚到潮州就发现当地情况很糟糕,弊政陋习极多,人们长年浑浑噩噩地生活,因而心境更坏。
B .韩愈到了潮州后,写了一首著名的诗歌《左迁蓝关示侄孙湘》给他的侄孙,其心境之冷可见一斑。
C .贬到八千里外的潮州当地方小官的韩愈,虽然身处逆境,仍心系百姓,脚踏实地,尽力为民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