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第一章导论(新)

合集下载

第一章导论 《管理学》PPT课件

第一章导论    《管理学》PPT课件
• 随着社会对综合性人才需求的增强,高校学生对人文社科类课程的关注度也 日益增强,在这种情况下,选修名师开设的人文社科类课程的学生日益增多
• 在一所以理工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中,管理学院的王老师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 “管理概论”选修课,刚开始时,选修的人大约在60人左右。由于王老师在 课程中能够理论联系实践,以通俗的语言讲解管理知识,选修该课程的学生 逐年增加,从最初的60人到90、120、200、400、600人。由于选修该课程 的人数日益增多,一开始教务处通过将该课程调整到大教室的方式以满足日 益增长的选修需求。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资源有限性与欲望无限性矛盾普遍存在
•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欲望无限与资源有限之间的矛盾就一 直困扰着人类。
• 从原始社会如何索取必要的食物以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 到奴隶社会如何获得更多的土地、财富和奴隶以满足奴隶 主们奢侈的生活,一直到现在人类如何合理地配置有限的 资源以保持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类致力于协调这一 对矛盾的努力从来没有间断过。
三、课程学习要求和方法
思考题
学习是为 了什么?
观点 • 学习是为了“改变” • 从X X+ΔX • 从X Y • 从量变到质变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管理学》课程学习目标:从知识到智慧
教学目标
评价标准
激发管理学学 提前做好预习
习兴趣
及时复习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自发阅读经典著作
愿意继续学管理
养成组织成员 提前到课堂,不迟到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 但学生选修此课程,并不仅仅是为了取得学分。面对学校限选的规定, 仍然有不少没有选上课的学生,为了提高自身的素质而前去参加旁听, 以至于教室里人满为患。学生为了抢到一个座位,晚上6:30的课常 常需要5:00以前就到教室,并常常会为座位问题而发生纠纷,从而 导致了选上该课程的学生的极大不满。他们纷纷通过校长信箱和其他 途径,要求学校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管理学原理》全套教案

《管理学原理》全套教案

第一章导论教学要求了解学习管理学的重要性和管理学的学习方法;理解管理概念、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管理学的概念及特点;熟知管理的基本职能;掌握管理的性质、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通过本章学习,在掌握以上知识点的基础上,能够根据管理的特征与性质,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能够运用管理的基本职能解决现实中的管理问题。

教学重点管理的概念,管理的职能,管理者的技能,管理学的特点,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教学难点管理的性质课时安排本章安排4课时,理论讲授4课时。

教学大纲第一节管理的内涵一、管理的概念二、管理的职能三、管理的性质四、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第二节管理学的特点、研究对象和内容一、管理学的概念二、管理学的特点三、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四、学习管理学的重要性第三节管理学的学习方法一、唯物辩证法二、系统方法三、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四、归纳演绎法主要概念1.管理2.管理学3.自认属性4.社会属性5.技术技能6.人际技能7.概念技能第二章管理学的演进与发展教学要求了解人类管理思想和管理活动的发展历史,包括国内外早期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早期管理活动的特点;理解管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原因以及管理学理论发展的脉络;熟知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管理科学理论以及现代管理丛林众多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和理论观点;掌握“经济人”和“社会人”的管理含义。

教学重点古典管理理论以及行为科学理论的代表人物、理论观点和理论评述。

教学难点管理理论的评述及发展脉络。

课时安排本章安排5课时。

教学内容第一节早期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阶段一、国外早期管理思想与实践二、国内早期管理思想与实践三、早期管理活动的特点第二节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形成一、古典管理理论二、行为科学理论三、管理科学理论第三节现代管理理论丛林一、管理过程学派二、社会合作系统学派三、经验或案例学派四、社会技术系统学派五、人际关系行为学派六、群体行为学派七、决策理论学派八、沟通(信息)学派九、管理数学(管理科学)学派十、经理角色学派主要概念1.古典管理理论2.弗雷德里克·泰罗3.科学管理理论4.亨利·法约尔5.一般管理理论6.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7.行为科学8.乔治·埃尔顿·梅奥9.霍桑试验10.人际关系学说11.管理科学理论12.现代管理理论丛林13.管理过程学派14.社会合作系统学派15.经验或案例学派16.社会技术系统学派17.人际关系行为学派18.群体行为学派19.决策理论学派20.沟通(信息)学派21.管理数学(管理科学)学派22.经理角色学派第三章决策教学要求了解决策理论,包括古典决策理论、行为决策理论和当代决策理论;了解决策的基本要求、决策的标准;理解决策的涵义,决策的程序;理解并掌握决策的类型,定性决策方法,定量决策方法。

《管理学原理》大纲、目录、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管理学原理》大纲、目录、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管理学原理》教学辅助资料集教学大纲《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Principals of management)一、课程编号:二、课程名称:管理学原理三、学时:48 学分:3 实验学时:0课内上机学时:0四、先修课程要求:高等数学,英语五、适用专业:管理类专业六、适用年级:一、二年级七、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管理学原理是管理学科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是从一般理论、一般原理、一般特征的角度对管理活动加以研究,从中找出一般规律性。

因此,也称一般管理学,管理学研究现代管理的一般规律,具体表现为一般原理。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一般原理、管理过程(职能)。

重点是管理原理和管理过程,管理原理主要包括系统原理、动态原理、人本原理和创新原理;管理过程主要以职能为主线,分为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控制和创新。

八、课程的内容与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古今中外管理思想的发展、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真正学会对认识进行再认识、对思想进行再思想;二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的基本内涵、要求及科学有效实现的方法,对管理职能和过程有一个基本了解;三是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管理知识进行具体的管理案例分析,并能够在学完课程后对管理实践进行考察,提高学生分析管理问题和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要使学生不仅能够知道“管理”的过程、而且能够弄清“管理”的逻辑;四是开启学生思维并使之追求管理智慧,使学生通过管理学知识的学习而真正学会并能够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管理学理论与实践问题。

在具体进行本课程的学习时,要求学生一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并作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力争弄懂弄通教材内容;二要认真完成所布置的课外作业和案例分析,并积极就课堂讨论题目作好准备;三是自发作些社会(机构或组织)管理调研,以为弄懂课程内容积累感性认识和锻炼自己分析、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

九、学时安排:十、实验内容和要求:无十一、考核方式:考试成绩由两块构成,其中期末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第一章 管理学原理——导论

第一章 管理学原理——导论
参与员工、供应商、客户和其 他组织的谈判活动。
(二)管理者的技能
• 技术技能
– 管理者掌握和熟悉特定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 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 人际技能
– 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 概念技能
– 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 维能力。
各管理层次所需要的管理技能比例
概念技能 高层管理
• 中文:管辖、治理 • 英文:Management——工商管理 Administration——行政管理
各家之谈(1)
• 孔茨:管理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 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的完成 既定目标的过程。 • 罗宾斯:管理是一个协调工作活动 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率 效率和有效果 效率 效果 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 目标。
• 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 能对组织资源予以协调,以便能够有效率 和有效果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基本特征
• 管理的目的是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实现组织 目标。 • 管理的过程是一系列进行中的有管理者参 与的职能或活动。 • 管理的对象是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 • 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 过程。
第三节 管理学的学习方法
• • • • 唯物辩证法 系统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归纳演绎法
推荐阅读
• [加]H·明茨伯格.经理工作的性质 [M].北京:团结信出版社,1999. • [美]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第7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21
正确认识二重性的意义
• 正确并积极地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 经验和方法。 • 正确认识管理方法、技术和手段的社会性 和时代性。
(二)科学性与艺术性

管理学原理

管理学原理
教学课时:6学时
2.1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2.1.1 顺道:管理要顺应客观规律;管理者必 须:第一,辨道,便是客观规律;第二,顺道, 根据客观规律的要求来组织管理的活动。该论 点与现代管理的适应环境,因势利导相似。
2.1.2 重人:包括重人心向背和中人才归离两 方面。该点与现代管理的人本管理相似。
2.1.3 求和:强调的是人际关系的融合、和谐。 类似于团队理论。
2.1.4 法治:就是根据法律、而非君主或官吏 的个人的好恶来调整社会、经济、政治关系, 主治社会政治、经济活动。类似于当代的制度 管理。
2.1.5 守信:信誉是国家和企业的生命,这是 我国长期管理实践中产生的信条。类似于现代 的品牌效应。
管理的一般特征:
1、管理的任务是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 2、管理的主体是具有专门知识、利用专门技术
和手段来进行专门活动的管理者。 3、管理的客体是组织活动及其参与要素。 4、管理是一个包括了多阶段、多项工作的综合
过程。
1.2.2 管理的内容
横向分析:
从管理涉及的方面这个角度去进行研究。一般来说,管 理工作涉及到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业务管理:业务的内容选择,业务活动的条件管理, 业务过程管理,业务成果管理 (2)人事管理:选聘,合理使用和考核,业务培训和教 育 (3)财务管理:资金的筹措管理,资金使用的管理
教学要求:了解霍桑实验的主要内容,了解现代管理 学派的主要思想,了解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教学内容:霍桑实验,现代管理理论学派的主要思想 教学重、难点:霍桑实验的主要内容 教学课时:8学时
3.1 行为科学的产生
3.1.1 产生背景 3.1.2 什么是行为科学?
从管理角度看,行为科学侧重研究人的心 理、行为、环境及其相互关系对组织活动的影 响。

管理学(马工程)——第一章 管理导论

管理学(马工程)——第一章 管理导论

PPT学习交流
10
二、管理的内涵
2. 组织
PPT学习交流
11
二、管理的内涵
3. 领导
领导是指利用组织赋予的权力和自身的能力去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 目标而努力工作的管理活动过程。
PPT学习交流
12
二、管理的内涵
4. 控制
控制是为了保证组织系统按预定要求运作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包括根据预 先制定的标准检查和监督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判断工作结果与目标要求 是否相符。
PPT学习交流
——南希•阿德勒
29
二、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管理:
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 办公自动化系统(OAS)、云平台、大数据……
PPT学习交流
30
三、市场化
现代企业制度:产权关系明晰;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 负盈亏;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权益;企业按照市场需求组 织生产经营;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
6质信息能量交换的系统在存在与运行过程中不断地与外界发生交互作用结构和状态不随时间而改变结构和状态随时间而改变分类标准一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人造开放动态的社会经济组织系统虽然存在多种形式但一般来说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第一章 管理导论
PPT学习交流
1
第一节 管理的内涵与本质
不同组织的活动形式和内容虽千姿百态,对其管理也呈现出不同 特征,但决策、组织、领导、控制以及创新通常是基本内涵,包括上 述主要内容的管理工作的本质是对参与组织活动的不同对象进行协调。
二、管理的基本工具
(二)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的核心是组织成员普遍认同、共同接受的价值 观念以及由这种价值观念所决定的行为准则。

《管理学》课件配套教案-第一章管理导论

《管理学》课件配套教案-第一章管理导论

《管理学》配套课件教案XX 编XX年XX月第一章管理导论一、教学目的任何人类活动,特别是人类有组织的群体活动都需要管理。

本章旨在让学生理解管理的内涵与本质,熟悉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在这个过程种,使学生了解管理者应依循的原理、借助的方法和工具。

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第2-3 课时四、教学重难点1.理解组织与管理的内涵。

2.认识组织的特征、企业的特征。

3.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4.理解管理的本质。

5.如何理解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6.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与工具。

7.认识理性分析与直觉判断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六、教学内容1.内容摘要第一节介绍了管理的内涵与本质。

管理就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由管理者利用相关知识、技术和方法对组织活动进行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并不断创新的过程。

管理是对人或对人的行为的管理,管理本质是对人的行为进行协调。

第二节介绍了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管理的基本原理是管理者在组织管理活动的实践中必须依循的基本规律,这些规律主要有人本原理、系统原理、效益原理以及适度原理。

管理者在组织管理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大量的方法。

抽象地看,这些方法或者以理性分析为基础,或者以直觉判断为依据。

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可以借助许多工具,既需要运用权力直接规范被管理者在组织中必须表现的行为,并对其进行追踪和控制,也需要借助组织文化引导组织成员在参与组织活动过程中不同时空的行为选择。

第三节分析管理活动的时代背景。

全球化和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的两大重要特征。

作为新兴的经济大国,中国20 世纪70 年代末开始改革开放,引入市场机制,市场化因此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生活的主旋律。

2.基本概念组织,企业,管理,人本原理,系统原理,效益原理,适度原理,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

3.基本理论( 1)组织是指一群人为了实现某个共同目标而结合起来协同行动的集合体。

组织的特征:第一,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构成的。

管理学 第一篇总论思维导图

管理学 第一篇总论思维导图

第一篇总论第一章 管理导论第一节 管理的内涵与本质组织与管理I组织的概念组织的特征企业——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组织管理的内涵II管理的概念管理的基本特征管理工作的内容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管理的本质III管理是人或对人的行为的管理管理的本质是对人的行为进行协调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管理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第二节 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管理的基本原理I人本原理系统原理效益原理适度原理管理的基本方法II理性分析直觉判断管理的基本工具III作为管理工具的权力作为管理工具的组织文化第三节 管理活动的时代背景全球化I信息化II市场化III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第一节 古典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研究——泰勒I改进工作方法,并根据工作的要求挑选和培训工人改进分配方法,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改进生产组织,加强企业管理在企业中设置计划部门,把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实行职能工长制进行例外管理一般管理研究——法约尔II经营与管理管理的原则劳动分工权力和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的报酬集中等级制度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人员的团结管理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科层管理研究III理想的科层组织体系权力的类型传统型权力个人魅力型权力法理型权力第二节 现代管理流派管理思维的系统与权变研究I管理思维的系统观——巴纳德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协作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信息的沟通经理人员的职能管理思维的权变观管理本质的决策与协调研究II管理本质的决策研究——西蒙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整个管理过程决策过程决策的准则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管理本质的协调研究——明茨伯格组织的协调机制组织的基本构成部分组织结构的基本形态管理分析的技术与方法研究III第三节 当代管理流派制度视角的研究:新制度学派的组织趋同理论I组织趋同的现象观察组织趋同的原因分析:“合法性”释义梅耶道格拉斯迪马吉奥和鲍威尔强迫性机制模仿机制社会规范机制技术视角的研究:企业再造理论II流程再造的原则业务流程再造过程观念再造流程再造组织再造试点和切换实现愿景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资源 配置越来越复杂,生产的各环节相互依赖越来越 强,这些都要求有更高水平和更强大的管理。管 理的重要性日益增强。
3、管理是一切组织事业成功的关键要素
❖管理的核心是人,而人是一切组织事业成功的决 定性因素。
❖管理是成就事业最宝贵的资源。
4、管理是现代社会极为重要的社 会机能

——德鲁克(现代管理学之父

几个管理案例
课程介绍
2008-2-26
课程安排——结构内容
❖ 第一章:导论:管理概述 ❖ 第二章:西方管理思想发展史 ❖ 第三章:决策 ❖ 第四章:计划 ❖ 第五章:组织 ❖ 第六章:领导 ❖ 第七章:激励 ❖ 第八章:控制 ❖ 第九章:创新
课程安排——相关书目
维护自行发展起来的外部接触和联系网 发感谢信、从事外部
络,向人们提供信息
委员会工作
监听者
信 息 传播者 传 递 发言人
寻求和获取各种特定信息;作为组织内 阅读期刊和报告,保
部和外部信息的神经中心
持私人接触
传播信息
举行信息交流会等
向外界发布有关组织的计划、政策、行 动、结果等作为组织所在行业方面的专 家
❖ (2)管理的目的是实现既定的目标 ❖ (3)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在
内的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 (4)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 (5)管理的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
创新
❖ /html/news/2013-219/1789.html
❖ 从管理定义的角度,分析通知的目的是什么?包 括了哪些管理活动?
案例:买红薯的差距
32
案例:教授和水桶的哲理
教师评论教师评论
❖想事、干事、干成事 ❖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要创造性、主动性的去
做,而不是死板的去执行,如此才可以创 造出一片天地
34
二、管理系统及其构成
1.管理系统 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或 子系统按照管理的整体功能和目标结合而 成的有机整体。
返回59
3.管理对象——资源或要素
❖ 人员、资金、物资设备、时间、信息。
返回60
4.管理对象——职能活动
管理者最经常、最大量的管理对象是社会
组织实现基本职能的各种活动。
返回 61
二、管理环境 1.管理与环境 2.环境对管理的影响
返回62
1.管理与环境
❖ 管理环境:是指存在于社会组织内部与外部的 影响管理实施和管理功效的各种力量、条件和 因素的总和。
▪ 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和发言
人。
▪ 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组织家、混乱的驾驭者、
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
47
管理者角色(1)
角色
描述
特征活动
挂名首脑

际 关
领导者

联络者
象征性的,必须履行法律的或社会性的 迎接来访者,签署法
例行义务
律文件
激励和动员下属,负责人员配备和交往 职责
从事下级参与的活动
❖ 问题:
❖ 会计部门主管属于哪一类管理者? ❖ 你认为老王是否应该被提拔为会计部门的主管?
4、现代管理者素质的核心 ——创新
1.创新是现代管理者素质的核心。 2.创新素质主要体现:
返回56
第三节 管理客体 ——管理对象与管理环境
返回57
1.管理对象的概念
❖管理对象的内涵:管理者为实现管理目标,通过 管理行为作用其上的客体。
返回45
3、管理者扮演的角色
角色(role),一般是指对完成某项工作所需的 行为或举动的预期设定。 一般情况下,管理者所扮演的角色 与所履行的主要管理职能是高度相关的。
46
❖ 明茨伯格界定的管理角色: ▪ 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在组织中履行礼仪性和
象征性的义务、扮演领导者以及充当人群中的 联络员。
2.管理者的基本素质(见表) 3.管理者的技能(见表) 4.现代管理者素质的核心——创新
返回51
管理者的基本素质
基本素质
含义
内容
政治与文化 指管理者的政治思想 素质 修养水平和文化基础
基本业务素 质
指管理者在所从事工 作领域内的知识与能

政治坚定性、敏感性;事 业心、责任感;思想境界
与品德情操
一般业务素质和专门业务 素质
举行董事会,向媒体 发布信息
48
管理者角色(2)
角色
描述
特征活动
组织家
寻求组织和环境子中的机会, 制定“改进”方案以发起变革, 监督某些方案的策划
指定战略,检查会议执行 情况,开发新项目配者
当组织面临重大以外的动乱时, 制定战略,检查陷入混乱
负责采取补救行动
和危机的时期
返回42
1.管理者的概念
❖ 关于管理者的传统观点:强调职位、职权、下 属。
❖ 关于管理者的现代观点:强调对组织富有贡献 的责任。
❖ 管理者的定义:管理者是指履行管理职能,对 实现组织目标负有贡献责任的人。
返回 43
2.管理者的类型
(1)按管理层次(见下表)划分
高层管理者:决策层 中层管理者:执行层 基层管理者:作业层
自然属性
主要体现在 组织生产要 素上
生产过程
生产力
生产关系
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
社会属性
主要体现在协 调生产关系上
管理的一 般职能
管理的特 殊职能
管理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下一页30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 没有管理艺术的管理科学是危险而无用的,没有 管理科学的管理艺术则只是梦想 ——罗斯.韦伯
❖ 教材与参考书
▪ 教材:《管理学基础》,蔡昭君等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大 学出版社。
▪ 《管理学》,斯蒂芬·P ·罗宾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
▪ 《管理学原理和方法》(第四版)周三多等编著,复旦大 学出版社
❖ 至少选读一本
▪ 《一次读完28本管理学经典》,文祺主编,中国商业出版 社,2005
▪ 《激荡三十年》,吴晓波,中信出版社,2008
来达到目标。
返回24
管理的定义
❖管理就是指管理者为了实现一定的目 标,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实施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 能,以人为中心来协调组织的各种资 源,以便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社会活 动过程。(教材P2)
25
管理的定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 理解
❖ (1)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 过程
批准所有重要的资源
调度、询问、授权、从事 涉及预算的各种活动和安 排下级的工作
谈判者 在谈判中作为组织的代表
参与工会进行的合同谈判
49
不同层次管理者的角色分配
表 不同层次管理者的角色分配
高层管理者
决策角色 信息决策 人际角色
中层管理者
中层管理者
基层管理者
50
二、管理者的素质
1.管理者的素质:是指管理者的与管理相关的 内在基本属性与质量。管理者的素质主要表现 为品德、知识、能力与身心条件。
身心素质
指管理者本人的身体 状况与心理条件
健康的身体;坚强的意志; 开朗、乐观的性格;广泛
而健康的兴趣等
返回52
管理者的技能
基本 含 义


技能
技术 技能
指管理者掌握与运用 某一专业领域内的知 专业知识、经验;技术、技巧;程序、 识、技术和方法的能 方法、操作与工具运用熟练程度 力
人际 技能
观察人,理解人,掌握人的心理规律的能力;
❖ 管理环境的分类: 外部环境:一般环境与任务环境。 内部环境:组织的资源和能力
返回63
(一)管理的外部环境
❖外部环境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动态的环境 为组织不断提供机会和威胁
➢ 政治法律环境 ➢ 经济环境 ➢ 社会环境 ➢ 技术环境
(二)管理的内部环境
❖ 组织内部环境主要包括:实体因素和非实体因素 ❖ 实体因素:人员、机器设备、材料等 ❖ 非实体因素:组织文化、核心能力、人际关系等
返回22
管理定义的多样化
泰勒
法约尔
西蒙
马克斯·韦伯
返回23
管理定义的多样化
❖ 泰勒的定义:管理是一门怎样建立目标,然后用 最好的方法经过他人的努力来达到的艺术。
❖ 法约尔的定义: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控制,指挥, 协调。
❖ 西蒙的定义:管理就是决策。 ❖ 马克斯韦伯定义:管理就是协调活动。 ❖ 美国管理协会的定义:管理是通过他人的努力
变能力等。其核心是一种观察力和思维力
返回53
管理者需要掌握这三种技能的水平取 决于他们所处的管理层级
课堂讨论:
❖ 老王在某国有组织当了30年的会计,到退休的时候, 还是科室里的普通员工,但他的记帐水平在公司里绝对 是顶刮刮的,这也是老王最为得意的一件事。
❖ 一天,他的儿子小王问他:“爸爸,你当了30年的会 计,水平那么高,怎么没有被提拔为会计主管?”老王 说:“不是业务水平高就能当主管。如果我当了会计主 管,由其他人来记帐,也许会计部门管理得不好,组织 的帐务也经常出现问题!这又何苦呢?”小王对爸爸的 回答不解地点点头。
(2)按管理工作的性质与领域划分 综合管理者;职能管理者。
(3)按职权关系的性质划分 直线管理人员;参谋人员。
返回44
按管理者层次分类
高层 管理者 中层管理者
基层管理者
负责制定组织的现 行政策,并计划未 来的发展方向
执行组织组织政策, 指挥一线管理人员 或操作人员工作
一般只限于督导操作 人员的工作,不会指 挥其他管理人员
课堂讨论
讨论内容:对照多种管理定义,说 出自己心中的管理定义。
返回28
2.管理属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