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适合八年级的课外文言文及答案
八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八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XXX两岁时丧父,家境贫寒无人照顾。
他年少时就有着远大的志向,把天下大事视为自己的责任,发奋苦读。
即使在夜晚疲倦,也会用水泼脸来提神。
他经常吃不饱,只啃着粥来读书。
当他成为官员后,常常慷慨激昂地讨论天下大事,不顾个人安危。
但是他最终因为被人诬告而被贬官,被降职为参知政事,被流放到邓州。
XXX仍然刻苦自励,不追求肉食,他的妻子和自己勉强维持生计。
他常常自我念诵:“士人应该先为天下的忧患而忧患,后为天下的欢乐而欢乐。
”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①或夜昏怠②食不给
③参知政事④仅自足而已
2.XXX的志向是什么?他是如何实现的?
答:
3.XXX的生活境遇是怎样的?他是如何面对的?
答:
4.这段文字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答:
XXX在贫困的家庭中长大,但他有着远大的志向和刻苦的精神。
即使连饭都吃不上,他也坚持读书。
做官后,他不畏艰险,常谈论天下大事,但也因此被贬官。
他刻苦自律,不吃肉以保养家庭。
他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激励着他自己和后人。
XXX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
他孜孜不倦地背诵,甚至在骑马或半夜中也在吟咏读过的文章,思考其中的意义。
他认为,用力多者收获远,精通的书一生不会忘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0篇(精选)【含答案译文】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0篇(精选)目录(一)陶公性检厉 (1)(二)楚庄王欲伐越 (2)(三)王羲之诣门生家 (3)(四)服虔匿名 (4)(五)丞相牛公应举 (6)(六)文天祥至潮州 (7)(七)庄子家贫 (8)(八)送李愿归盘谷序 (10)(九)喜雨亭记 (11)(十)苏轼其人 (12)(一)陶公性检厉陶公①性检厉,勤于事。
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
咸.不解其意。
后正会②,值.积雪始晴,听事③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官用竹,皆令录厚头④,积之如山。
后桓宣武⑤伐蜀,装船,悉以作钉。
(选自《世说新语》)【注释】①陶公:陶侃,字士行,晋朝鄱阳人,曾任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
②正会:元旦集会。
③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
④厚头:剩余的比较大的竹块。
⑤桓宣武:桓温,曾任大将军、大司马。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咸.不解其意:___________ (2)值.积雪始晴:___________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3.文中写了哪两件事?表现了陶公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全,都(2)遇到,碰上……的时候2.都用锯木屑覆盖在地面上,(人们出入)一点也不受妨碍。
3.积存废弃锯木屑,雪后覆地;积存竹头,造船时做竹钉。
陶公是一个节俭、勤勉的人。
【参考译文】陶侃性情检束而严厉,对政事十分勤勉。
他任荆州刺史时,命令造船的官员把锯木屑全部收集起来,有多少收多少。
大家都不理解他的用意。
后来正月初一大会僚属,恰好遇上久雪初晴,大堂前的台阶下雪后还很湿。
八年级课内外文言文答案

八年级课内外文言文答案【篇一:初二文言文课外阅读及答案】xt>(一)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译文】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
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
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
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阅读训练】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①书遂大进②平生于书③文征明临写《千字文》④或答人简札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二)薛谭学讴【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
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
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
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
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秦青弗止。
②响遏行云。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用法、意义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3.翻译:谭乃高压求反。
译文:4.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答:5.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答:(三)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8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答案

8年级课外文言文一、螳螂捕蝉的翻译吴王准备攻打楚国,告诉他的臣子说:“敢有劝阻(我攻打楚国)的,我就处死他!”有一位年轻的侍卫官想劝谏而不敢,于是就藏着弹丸,在后园绕来绕去,露水浸湿了他的衣服,就这样一连三个早晨。
吴王说:“你过来,为什么自寻苦恼,把衣服弄湿成这样。
”他回答说:“园中有树,树上有蝉,蝉高高地呆在树枝上,叫声很悲饮着露水,不知道螳螂就躲在他的身后呀;螳螂弯曲着身子紧贴在树枝上,要想捉蝉,而不知道黄雀正躲在身边;黄雀伸长脖子,想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它的下面呢。
这三个东西都想得到它们眼前的利益。
而看不到它们身后的隐患呀。
”吴王说:“好啊!”于是就停止了出兵。
说明:刘向编纂的两部记述古代历史故事的书。
其中收集了大量的故事传说和寓言。
譬喻贴切,鲜明生动,寓理于事,有很强的说服力。
《螳螂捕蝉》》这一故事,警告那些鼠目寸光,毫无远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之祸的人。
1、出自文言文的"螳螂捕蝉"的成语是什么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其中的寓意是指人目光短浅,没有远见。
比喻只看见前面有利可图,不知道祸害就在后面。
2、这个故事能给我们哪些启示⑴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的危险。
⑵不能见利而忘害,居安而忘危。
⑶看问题要全面,不能主观片面。
3、少孺子怀丸操弹,游于后院,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答案:以奇怪的行为引起吴王的注意,引出进谏的话头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此三者皆物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答案:这三个东西,都极力想要得到它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考虑到它们身后有隐伏的祸患。
二、鹬蚌相争翻译:赵王将要去攻打燕国,苏代为了燕国,去劝赵惠王说:“臣这次来的时候,(我)经过易水,(看见)一只河蚌正张着壳晒太阳。
有一只鹬鸟,伸嘴去啄河蚌的肉。
河蚌连忙把壳合上,紧紧地钳住了鹬鸟的嘴。
鹬鸟就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死。
’河蚌也就说:‘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不放开你,你就会死!’两个谁也不肯放。
(完整版)八年级的课外文言文必做题(含答案).docx

八年级课外文言文1水仙(清)李渔水仙一花,予之命也。
予有四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
无此四花,是无命也。
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水仙以秣陵①为最,予之家于秣陵,非家秣陵,家于水仙之乡也。
记丙午之春,先以度岁无资,衣囊质② 尽,迨③水仙开时,索一钱不得矣。
欲.购无资,家人曰:“请已.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
”予曰:“汝欲夺吾命乎?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
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就水仙也。
不看水仙,是何异于不反.金陵,仍在他乡卒岁乎?”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④ 购之。
(节选自《闲情偶寄》)[ 注释 ] ①秣陵:指南京。
②质:抵押。
③迨:等到。
④珥:用玉做的耳饰。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 4 分)( 1)各司一时( 2)欲购无资..( 3)请已之( 4)是何异于不反金陵..10. 下列句中加点的“而”与“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中的“而”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A.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C.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D.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 4 分)(1)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2)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购之。
12.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 3 分)对于水仙,作者可谓“爱花如命”,文中哪些事充分表现了这一点?文章两次写到“家人”的作用是什么?8、( 1)季节(2)想要(3)停止(4)通“返”,返回(每小题 1 分,意对即可)9、(2分)B10、家人不能阻止我,(只好)听任我抵押首饰购买水仙花。
11、( 3 分)冒雪赶回南京看水仙花( 1 分);竭尽家财买水仙花( 1 分)。
作用是衬托作者对水仙花的喜爱( 1 分)。
(意对即可)与本题相关的练习册:二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① ,约②官职,从权制③,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④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⑤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完整版)适合八年级的课外文言文及答案

【译文】我不幸,四岁时父亲去世了,母亲立志守节,家境贫困,她靠自己的力量操持生活,还要抚养我、教育我,使我长大成人。
母亲告诉我说:“你父亲为官清廉,乐于助人,又爱结交朋友,他的薪俸微薄,常常所剩无几,说:‘不要让钱财使我受累!’他去世后,没有留下可赖以生存的家产。
我靠什么守节呢?我对你父亲有所了解,因而把希望寄托在你身上。
”【答案】一、他,指欧阳修他的二、1、她靠自己的力量操持生活,好药抚养我、教育我。
2、不要让钱财使我受累!三、清廉乐善好施爱结交朋友【译文】明代宗景泰年间,吉安的刘宣代替别人在京师的龙骧卫当兵,为卫使养马,昼夜在厩中读书,卫使开始不知道。
刘宣偶然和私塾的老师谈论起《春秋》,老师很惊异,把这件事告诉了卫使,卫使便对刘宣很好了,不久,刘宣退伍,考中了进士。
会试时,刘铉主持考试,对他的文章很惊讶,觉得这肯定是山林中的老儒生所作,等到启封时,才知道是刘宣的文章,人们这才认识了刘宣,刘铉识人的名声也更加著名了。
【答案】一、代词,他代替二、1、为卫使养马2、老师很惊异三、围绕“勤学苦练”作答。
示例:任何成就的取得都要依靠勤学苦练。
四、示例一:范仲淹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示例二:董仲舒专心致志地刻苦钻研学问,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
示例三:车胤少年时家境贫寒,借萤火虫的光来照明读书,夜以继日,勤学不怠。
【译文】行家用磁石磨成针(的形状针头锋利),于是可以指向南方,然而常常略微偏东,不全在正南方,(放在)水上常震动摇摆.(在)手中或碗边都有可能这样,运转的速度很快,但在坚硬光滑(的表面)容易滑落掉下,不过(在这几种方法中)以悬挂为最好的.这个方法是取新产的丝绵中独好的茧丝一缕,用芥菜的种子蘸蜡(抹在上面),系在针的中间(位置),在没有风的地方悬挂,则针常常指向南方. 其中有的针则指向北方. 余家(的方法)指南,指北的都有。
磁石指向南方,就像柏树的树枝指向西方一样,无法探究它的原理。
八年级文言文阅读10篇含答案

苻朗讥王肃之【原文】苻朗初过江,王咨议大好事①,问中国人物及风土所生,终无极已,朗大患之②。
次复问奴婢贵贱,朗云:“谨厚有识中者③,乃至十万;无意为奴婢问者④,止数千耳。
”【注释】①王咨议:王肃之,王羲之子。
曾任骠骑咨议,故称王咨议。
②患:厌恶。
③有识中者:晋时习惯用语,指有见识的人。
④无意为奴婢问者:愚昧无知又喜欢打听的人。
无意:愚昧无知。
【解词】①终无极已()②朗大患之()③止数千耳()【答案】①终无极已(停止)②朗大患之(非常)③止数千耳(同“只”)【译文】苻朗刚渡江南下时,王肃之非常喜欢管闲事,向苻朗询问中原地区的人物、风土人情和物产等等事情,问个没完没了,苻朗非常讨厌他。
接着他又问奴婢价格的贵贱,苻朗说:“谨慎朴实有见识的奴婢,可以卖到十万;愚昧无知又喜欢打听的奴婢,只要几千钱而已。
”张老相公【原文】张老相公,晋人。
适将嫁女,携眷至江南,躬市奁妆①。
舟抵金山,张先渡江,嘱家人在舟,勿煿膻腥②。
盖江中有鼋怪③,闻香辄出,坏舟吞行人,为害已久。
张去,家人忘之,炙肉舟中。
忽巨浪覆舟,妻女皆没。
张回棹,悼恨欲死。
因登金山谒寺僧④,询鼋之异,将以仇鼋⑤。
僧闻之,骇言:“吾侪日与习近⑥,惧为祸殃,惟神明奉之⑦;祈勿怒,时斩牲牢⑧,投以半体,则跃吞而去。
谁复能相仇哉!”张闻,顿思得计。
便招铁工,起炉山半,治赤铁,重百余斤。
审知所常伏处,使二三健男子,以大钳举投之,鼋跃出,疾吞而下。
少时波涌如山;顷之浪息,则鼋死已浮水上矣。
行旅寺僧并快之,建张老相公祠,肖像其中,以为水神,祷之辄应。
(《聊斋志异》)【注释】①躬:身体。
这里是亲自的意思。
奁(lián)妆:女子梳妆打扮的用具,这里指嫁妆。
②煿(bó):煎炒或烤干食物。
③盖:连词,表原因。
鼋(yuán):是龟鳖科中的一属,特点是体型大,体重可达100公斤。
④谒:拜见。
⑤仇:报仇。
⑥吾侪(ch ái):我们。
侪:同辈,同类的人们。
8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答案

8年级课外文言文一、螳螂捕蝉的翻译吴王准备攻打楚国,告诉他的臣子说:“敢有劝阻(我攻打楚国)的,我就处死他!”有一位年轻的侍卫官想劝谏而不敢,于是就藏着弹丸,在后园绕来绕去,露水浸湿了他的衣服,就这样一连三个早晨。
吴王说:“你过来,为什么自寻苦恼,把衣服弄湿成这样。
”他回答说:“园中有树,树上有蝉,蝉高高地呆在树枝上,叫声很悲饮着露水,不知道螳螂就躲在他的身后呀;螳螂弯曲着身子紧贴在树枝上,要想捉蝉,而不知道黄雀正躲在身边;黄雀伸长脖子,想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它的下面呢。
这三个东西都想得到它们眼前的利益。
而看不到它们身后的隐患呀。
”吴王说:“好啊!”于是就停止了出兵。
说明:刘向编纂的两部记述古代历史故事的书。
其中收集了大量的故事传说和寓言。
譬喻贴切,鲜明生动,寓理于事,有很强的说服力。
《螳螂捕蝉》》这一故事,警告那些鼠目寸光,毫无远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之祸的人。
1、出自文言文的"螳螂捕蝉"的成语是什么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其中的寓意是指人目光短浅,没有远见。
比喻只看见前面有利可图,不知道祸害就在后面。
2、这个故事能给我们哪些启示?⑴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的危险。
⑵不能见利而忘害,居安而忘危。
⑶看问题要全面,不能主观片面。
3、少孺子怀丸操弹,游于后院,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答案:以奇怪的行为引起吴王的注意,引出进谏的话头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此三者皆物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答案:这三个东西,都极力想要得到它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考虑到它们身后有隐伏的祸患。
二、鹬蚌相争翻译:赵王将要去攻打燕国,苏代为了燕国,去劝赵惠王说:“臣这次来的时候,(我)经过易水,(看见)一只河蚌正张着壳晒太阳。
有一只鹬鸟,伸嘴去啄河蚌的肉。
河蚌连忙把壳合上,紧紧地钳住了鹬鸟的嘴。
鹬鸟就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死。
’河蚌也就说:‘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不放开你,你就会死!’两个谁也不肯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
【1】修不幸,生四岁而孤。
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
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
'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垅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耶?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
————选自欧阳修《泷冈阡表》
一、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
2、毋以是为我累
【2】景泰①间,吉安刘公宣②代戍于京师龙骧卫,为为使畜马,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
公偶与塾师论《春秋》,师惊异之,以语使,使乃优遇之。
未几,发解及第……取解时,刘文恭公铉③主试,讶其文,谓必山林老儒之作,及启封,乃公也,人始识公,而文恭知人之名益著。
(焦竑hóng《玉堂丛语》)
[注释] ①景泰:明代宗朱祁钰年号。
②刘公宣:即刘宣。
发解及第:(刘宣参加科举考试)发榜考中了解元。
③刘文恭公铉:即刘铉,下文的“文恭”也同。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使乃优遇之.代.戍于京师龙骧卫
二、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为使畜马
2、师惊异之
三、这篇短文与我们所学过的《墨池记》共同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四、你能写出一个名人的事例证明两文中阐释的道理吗?
【3】方家①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
水浮多荡摇,指爪及碗唇上皆可为之,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为最善。
其法:取新纩②中独茧缕③,以芥子④许腊⑤缀⑥于针腰,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
其中有磨而指北者。
予家指南、北者皆有之。
磁石之指南,犹柏之指西,莫可原⑦其理。
(沈括《指南针》)
[注释] ①方家:行家。
②纩:[kuàng]丝绵。
③独茧缕:独好的茧丝一缕。
④芥子:芥菜的种子。
⑤许腊:蘸蜡(抹在上面)。
⑥缀:连接,这里指粘。
⑦原:推究。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指爪及碗唇.上皆可为之不若缕悬为最善.
二、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
2、磁石之指南,犹柏之指西,莫可原其理。
三、短文中依次介绍了指南针的哪四种使用方法?“不若”一词说明哪一种方法是最好的?
【译文】我不幸,四岁时父亲去世了,母亲立志守节,家境贫困,她靠自己的力量操持生活,还要抚养我、教育我,使我长大成人。
母亲告诉我说:“你父亲为官清廉,乐于助人,又爱结交朋友,他的薪俸微薄,常常所剩无几,说:‘不要让钱财使我受累!’他去世后,没有留下可赖以生存的家产。
我靠什么守节呢?我对你父亲有所了解,因而把希望寄托在你身上。
”
【答案】
一、他,指欧阳修他的
二、1、她靠自己的力量操持生活,好药抚养我、教育我。
2、不要让钱财使我受累!
三、清廉乐善好施爱结交朋友
【译文】明代宗景泰年间,吉安的刘宣代替别人在京师的龙骧卫当兵,为卫使养马,昼夜在厩中读书,卫使开始不知道。
刘宣偶然和私塾的老师谈论起《春秋》,老师很惊异,把这件事告诉了卫使,卫使便对刘宣很好了,不久,刘宣退伍,考中了进士。
会试时,刘铉主持考试,对他的文章很惊讶,觉得这肯定是山林中的老儒生所作,等到启封时,才知道是刘宣的文章,人们这才认识了刘宣,刘铉识人的名声也更加著名了。
【答案】
一、代词,他代替
二、1、为卫使养马2、老师很惊异
三、围绕“勤学苦练”作答。
示例:任何成就的取得都要依靠勤学苦练。
四、示例一:范仲淹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示例二:董仲舒专心致志地刻苦钻研学问,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
示例三:车胤少年时家境贫寒,借萤火虫的光来照明读书,夜以继日,勤学不怠。
【译文】行家用磁石磨成针(的形状针头锋利),于是可以指向南方,然而常常略微偏东,不全在正南方,(放在)水上常震动摇摆.(在)手中或碗边都有可能这样,运转的速度很快,但在坚硬光滑(的表面)容易滑落掉下,不过(在这几种方法中)以悬挂为最好的.这个方法是取新产的丝绵中独好的茧丝一缕,用芥菜的种子蘸蜡(抹在上面),系在针的中间(位置),在没有风的地方悬挂,则针常常指向南方. 其中有的针则指向北方. 余家(的方法)指南,指北的都有。
磁石指向南方,就像柏树的树枝指向西方一样,无法探究它的原理。
【答案】
一、边,沿好
二、1、然而常常略微偏东,不全在正南方
2、磁石指向南方,就像柏树的树枝指向西方一样,无法探究它的原理。
三、水浮法、指抓法、碗沿法、悬挂法;悬挂法(意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