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热交换器-技术要求

合集下载

板式换热器技术要求

板式换热器技术要求

不锈钢水箱技术要求1. 说明本章说明板式换热器的制造、供应及安装所需的技术要求。

2. 一般要求2.1供货单位须完成有关板式热交换器下列具体工作:A.须按照设计图纸的技术资料、数量及类别提供合适的板式热交换器。

B.热交换器之换热功能及承压不能小于设备表所示要求。

C.热交换器的水管接驳口,须采取适当保护措施,以防异物进入。

D.供货商须供应及安装所有热交换器的隔振设施,隔振设施应包括防震垫片、所须的工字钢或槽钢、隔振弹簧及结构底座架等,使换热交换器能满意地运行。

E.供货商运送到热交换器需要包含整套的设备,即原则上不允许在现场组装。

如因设备尺寸原因而不得不分散运输,必须由供货商负责现场的组装工作。

F.在运送,储存时应采取正确的保护设施,以避免板式热交换器因碰撞及锈蚀而受损坏。

2.2产品设计、制造、检测、试验等应符合但不限于下列相关标准和规范:●《板式换热器标准》GB 16409-1996●《密封垫片技术条件》HB 0-78-19723.产品3.1概述A. 板式热交换器为水-水热交换器。

B. 板式热交换器须由原厂装配及制造。

整个板式热交换器包括一个由低碳钢制成的框架,经由机械加工压铸成人字波纹形(HERRING BONE)的ANIS316不锈钢传热板片,承托换热片的上下导杆,固定压紧板和活动压紧板组成。

板片与板片之边缘和信道周围均用橡胶垫片(NITRILE GASKET)作密封。

热交换器的各部件必须不含石棉物质。

C.支承换热板片的顶部及底部导杆须由不锈钢或碳钢制造。

D.板式热交换器的设计须能保证低碳钢框架的任何部份,不能接触流经板式热交器的加热或冷却介质。

E.板式热交换器的换热功能须按照设备表内所示的要求选定,并预留足够的富裕量,以补偿污垢热阻等而引起的换热损失。

换热器需预留足够的空间以供日后可增添相等于原换热功能百份之二十的换热板片。

制造商须保证有关规格的板片供应期不少于十五年。

F. 一次及二次的出/入水管接驳口须设在板式热交换器的同一侧。

换热站设备技术要求

换热站设备技术要求

换热站技术要求本工程中换热站共两台设备:板式换热机组(采暖)和容积式换热机组(淋浴,喷头共41个)。

一、这两台设备总体要求:1、具有先进成熟的控制系统,使用寿命长,故障率低,维护量少,节能运行结构紧凑,可大大节约机房面积和基建费用,出厂前已经严格检测,现场只需法兰连接,开机即可投入运行,以利于减少现场安装工程费用,缩短工程建设周期。

2、机组配备不锈钢楔型滤网除污器,除污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所有阀门、仪表管路等均采用国产或合资中档品牌,装机配置先进、合理。

3、水泵要运行平稳,特别是噪音要低,能有效的改善机房环境。

4、机组要配置灵活,可根据用户要科学、合理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要求。

5、控制系统要求操作方便简单,尽量能使六台泵的控制柜集中在一起。

二、投标方的服务投标方的服务范围包括: 供方有责任为需方的机组提供整个系统设计方面的技术服务。

试运行、调试指导及人员培训等。

投标方应派有经验的技术代表到工作现场安装、调试、检查及验收工作。

并参加设备的试运行。

投标方应对用户的操作、维修人员提供培训。

1 投标方现场技术服务1.1 投标方现场服务人员的目的是使所供材料安全、正常投运。

投标方要派合格的现场服务人员。

1.2 投标方现场服务人员应具有下列资格:1.2.1 遵守法纪,遵守现场的各项规章和制度;1.2.2 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按时到位;1.2.3 了解合同设备的设计,熟悉其结构,有相同或相近机组的现场工作经验,能够正确地进行现场指导;1.2.4 身体健康,适应现场工作的条件。

1.2.5 投标方须更换招标方认为不合格的投标方现场服务人员。

1.3 投标方现场服务人员的职责1.3.1 投标方现场服务人员的任务主要包括材料催交、货物的开箱检验、材料质量问题的处理、指导安装和调试、参加试运和性能验收试验。

1.3.2 在安装和调试前,投标方技术服务人员应向招标方进行技术交底,讲解和示范将要进行的程序和方法1.3.3 投标方现场服务人员应有权全权处理现场出现的一切技术和商务问题。

化工装备技术专业《板式换热器简介》

化工装备技术专业《板式换热器简介》

板式换热器一、简介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

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板片进行1℃5℃0.8mm2.5mm250℃易堵塞由于板片间通道很窄,一般只有2~5mm,当换热介质含有较大颗粒或纤维物质时,容易堵塞板间通道。

四、根本分类一般情况下,我们主要根据结构来区分板式换热器,也就是根据外形来区分,可分为四大类:①可拆卸板式换热器〔又叫带密封垫片的板式换热器〕、②焊接板式换热器、③螺旋板式换热器、④板卷式换热器〔又叫蜂窝式换热器〕。

其中,焊接板式换热器又分为:半焊接板式换热器、全焊接板式换热器、板壳式换热器、钎焊板式换热器。

经常用到的分类还有以下:1>根据单位空间内的换热面积的多少,板式换热器属于紧凑式换热器,主要是与管壳式换热器进行比拟,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占地较大。

2>根据工艺用途,又有不同的叫法:板式加热器、板式冷却器、板式冷凝器、板式预热器;3>根据流程组合,分为单程板式换热器和多程板式换热器;4>根据两种介质的流动方向,分为顺流〔并流〕板式换热器、逆流板式换热器、交叉流〔横流〕板式换热器,后两者用的比拟多;5>按照流道的间隙大小,分为常规间隙板式换热器和宽间隙板式换热器;6>按照波纹,板式换热器有更详细的分别,不再累述,请参考:板式换热器板片波纹形式。

7>按照是否是成套产品,可分为单机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机组。

板式换热器根据换热板片形状不同,还可以分为以下三种:①螺旋板式换热器由两张保持一定间距的平行金属板卷制而成,冷、热流体分别在金属板两侧的螺旋形通道内流动。

这种换热器的m的不锈钢、铝、钛、钼等薄板冲制而成。

平板式换热器的优点是传热系数高〔约比管壳式换热器高2~4倍〕,容易拆洗,并可增减板片数以调整传热面积。

操作压力通常不超过2M250℃4400m〕,传热效果好,且使用压力可达15M2·°C·h,比管壳式换热器的热效率高3~5倍。

板式换热器介绍范文

板式换热器介绍范文

板式换热器介绍范文一、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的金属板组成的,板上面有着特殊的腔道设计。

通过将冷、热流体分别导入板式换热器的两侧,流体在板的腔道中流动,实现了热量的传递。

冷、热流体在板的腔道中交错流动,从而实现了热量的交换。

板式换热器中流体的流动方式分为纵向流动和横向流动两种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二、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1.金属板:板式换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金属板,各种材质的金属板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常见的金属材料有不锈钢、钛合金、镍合金等。

2.波纹板设计:为了增加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金属板上面常常会设计出波纹结构。

波纹结构可以增加板的刚度,从而提高板的耐压能力;波纹结构还能增加板的换热面积,提高传热效率。

3.接触面积大:板式换热器具有紧凑的结构,因此能充分利用空间,使得板的接触面积大,从而提高了热量的传递效率。

4.拆装方便:板式换热器的板件之间是可拆卸的,这使得当换热器出现故障时,可以更换单个板或维修整个换热器,便于维护。

5.安全可靠:由于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简单,板与板之间的胶垫密封可靠,不易出现泄漏现象。

此外,板材表面的蚀刻和电子精加工能够保证板的表面光滑,减少阻力,提高热交换效率。

三、板式换热器的应用领域由于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高,结构紧凑,适用范围广等特点,使得它在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石油化工:板式换热器可以用于石油化工行业中的蒸发、冷凝、蒸馏、蒸汽和液体的热回收等工艺。

2.食品工业:板式换热器可以用于食品工业中的蒸汽蒸煮、冷却、奶制品加热等工艺。

3.电力行业:板式换热器可以用于电力行业中的发电机组冷却水和循环冷却水的加热、冷却等工艺。

4.制药工业:板式换热器可以用于制药行业中的含固体物料的粘稠液体的降温、加热工艺。

5.化学工业:板式换热器可以用于化学工业中的化工反应过程、蒸白水加热、冷凝等工艺。

以上所述只是板式换热器的简单介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板式换热器的技术和应用会不断地更新和改进,它在工业领域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

板式换热器技术规范

板式换热器技术规范

江苏东昇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规范书板式热交换器编写:校核:审核:批准:1.总体要求1.1 本招标文件提出了对采购管式、板式组合换热器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投标方应有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提供高质量的管式、板式组合换热器功能完善的配套设施,以实现整个热力系统设备的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

投标方提供的产品应保证符合招标方贯彻安全、健康、环保标准的要求。

1.3 投标方所采用的产品设计,必须技术和工艺先进,制造商具有充分制造经验,产品应是成熟可靠的产品。

1.4 投标方对所供管式、板式组合换热器的成套设备负有全部技术责任,包括分包(或采购)的设备和零部件。

1.5 如投标方投标书与本招标文件要求有偏差(无论多少或是否重要)都必须清楚地表示在本招标文件的附件“差异表”中。

否则将认为投标方完全响应本招标文件提出的要求,技术协议和供货必须满足投标文件的承诺。

1.6 若投标方所提供的投标文件前后有不一致的地方,则以更有利于设备安装运行、工程质量的原则,由招标方确定。

1.7 招标方在本招标文件中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投标方应提供一套满足本招标文件和所列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

对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

1.8 设备采用的专利涉及到的全部费用均被认为已包含在设备报价中,投标方应保证招标方不承担有关设备专利的一切责任。

1.9换热器属压力容器,该设备的设计和制造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并遵循相关压力容器规范,供货商须随投标文件提供证明文件和业绩。

2.规范和标准应满足或高于下面列出的规范和标准的最新版本的要求。

如果几种规范和标准的相关要求适用于同一情况,则应遵循相关要求最为严格的条款。

若本技术规格书与相关的技术规格书或标准有冲突,则应向业主咨询并得到其书面裁决后才能开展工作。

本技术规格书指定产品应遵循的规范和标准主要包括但不仅仅限于以下所列范围:《板式换热器》GB 16409-1996《管壳式换热器》GB 151-199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4-2009《法兰制造标准》GB2555-81《钢制压力容器》GB150—2011;《产品标牌》JB8-82其它要求均按有关的现行国家标准执行。

板式换热器技术要求

板式换热器技术要求

板式换热机组技术要求一、总则1 说明本章说明有关一体式板式水-水换热机组的制造、安装及调试所需的各项技术要求。

2 一般要求2.1 本章所述技术规格及要求是招标人提供的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人应保证提供符合本技术规格及要求和有关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招标方不保证提出的全部技术参数合理完整,投标方须根据工程(设备)功能及设计图纸提供符合生产工艺技术并且是技术价格性能比最好的产品。

2.2本技术规格及要求所使用的标准和规范如与投标人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2.3供货商所提供设备应满足本技术条件书及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和制造。

若在设计和制造中应用的某项标准或规范在本技术条件书中没有规定,则投标人应详细说明其所采用的标准和规范,并提供该标准和规范的完整中文原件。

只有当其采用的标准和规范是国际公认的、惯用的,且等于或优于本技术条件要求时,此标准或规范才能为招标方所接受。

2.4招标方有权拒绝任何不按本技术文件要求而提供的设计、设备、材料和工艺,任何不按此要求的投标方将承担废标的风险;中标后,招标方仍有权通知中标方将不适合的设备、材料拆除和更换,一切费用由中标方负担。

对被拒绝的项目,不可用作导致供货商不能按时供货的理由。

2.5除非特别说明,投标单位在投标方案中所提供的所有产品、仪器、工具、附件等均视为包含在对本项目的供货价格中。

投标单位要明确承诺对相关产品所涉及的售后服务责任,所涉及的有关服务、培训费用和其它相关费用纳入总报价并加以说明。

2.6在运送、储存及安装时应采取正确的保护设施,以避免板式换热机组因碰撞及锈蚀而受损坏。

所有受损坏和锈蚀的材料将不被接受。

2.7 招标人保留对本技术规格及要求补充和修改的权利,投标人应承诺予以配合,如提出修改,具体事项由中标人与招标人另行商定。

2.8 投标人所提供的货物,如若发生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时,其侵权责任与招标人无关,应由投标人承担相应的责任,并不得损害招标人的利益。

换热机组技术标准-

换热机组技术标准-

板式换热机组技术性能及其相关要求1.总则说明本章主要说明板换机组装置的设计,供应、组装及调试的各项技术要求,以及各项相关的事宜。

2.一般要求2.1 投标单位(若为代理商投标)须提供由外资工厂(换热器和换热机组制造)出具的关于本项目的整体机组授权书。

2.2 本次设计中采用的是一体化换热机组,机组主要部件(板式换热器、循环补水泵、变频器、电动阀执行器等)均为进口品牌,机组的其它主要辅件应为合资或国产优质品牌,并有三年以上的配套历史。

2.3 有关设备,无论在运送、储存及安装期间应采取正确的保护设施,尤其是热交换器的换热片及周边的密封条, 应确保设备在任何情况下不受破损。

2.4 热交换器的水管接驳口,在进行接驳前须采取适当保护措施妥善地覆盖,以防异物进入。

3.机组部件要求3.1 成套换热机组包括:换热机组包含板式换热器、循环水泵、电动阀、电控柜、各种阀门、过滤器、软连接、管路管件、配电配线、PLC操作控制,触摸屏、自控仪表、控制软件、设备底座等。

3.2 为保证本项目的完整性,并满足使用要求,投标人应提供设备能正常有效使用而所必须的所有必要配件、设备及服务。

3.3 设计条件在提供的设计工况下,板式换热器的换热系数选取,机组设备、管道、阀门等的选型计算均须以技术条款中对各换热机组的具体要求参数为准。

机组在正常运行时,其管道内介质流速必须小于2.2m/s。

3.4 板式换热器3.4.1 板式换热器供应商要求换热器应采用阿法拉伐,丹佛斯,桑德斯进口品牌。

板片和垫片原装进口,需提供进口报关单证明。

3.4.2 资质要求(1)供应商必须为国际著名品牌,在国内有外商独资生产工厂。

(2)供应商具备以下认证: ISO14001证书,ISO9001证书,具备A1、A2、A3、《板式热交换器安全注册证》。

(3)供应商具备国内权威第三方出具的近三年内的板式热交换器《检验报告》。

3.4.3 技术要求(1)必须提供专业的设计参数表。

(2)板式换热器须采用平行流、单流程设计,不接受冷、热侧交叉接管。

板式换热器技术要求

板式换热器技术要求

(二)板式换热器3设计与运行条件3.1板式换热器型式板式换热器采用等截面可拆卸板式换热器(水-水),换热面材质材质为GB316不锈钢。

3.2板式换热器的配置本次招标共需配备2台可拆卸板式换热器(水-水),单台功率22.5MW,单台换热面积950 m2,换热器接管管径按设计所提管径配置,换热器按本技术规范书所提面积订货。

3.3板式换热器设计参数下表为单台22.5兆瓦板式换热器的参数下表为15兆瓦单台板式换热器的参数3.4热网循环水水质板式换热器工作介质为热网循环水,水质为软化水,具体水质如下:3.5运行方式板式换热器并联运行。

板式换热器换热量的控制通过控制一次侧(高温介质)流量和控制二次侧(低温介质)流量来实现。

3.6设备的安装地点及标高板式换热器安装在换热站0米层。

4技术要求投标方提供的板式换热器设计、制造、检验与验收应满足国家相关规范中的相关规定,同时应满足本技术规范书中技术要求,如有矛盾时按较高要求执行。

4.1板式换热器性能要求4.1.1投标方所提供的板式换热器是可拆卸板式换热器(水-水),其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成熟可靠的产品,具有较高的运行灵活性。

4.1.2板式换热器能在最大工况点长期连续运行,能满足板式换热器不同运行工况的需要,并且预留能增加10%换热能力板片的安装空间和技术条件。

4.1.3板式换热器不宜选择单板面积太小的板片,避免板片数量过多,要求单板面积大于等于2.5 m2。

4.1.4板式换热器采用板型应使换热器内流体充分湍动,防止板片表面结垢。

4.1.5板式换热器应选用阻力小的板型,保证一次侧(高温介质)压降不大于0.03MPa,二次侧(低温介质)压降不大于0.03MPa。

4.1.6板式换热器板片厚度应不小于0.7mm。

4.1.7板式换热器额定工况运行时,二次侧(低温介质)出口温度偏差不应出现负偏差。

4.1.8板片波纹形式应采用技术成熟、有成功使用业绩的波纹形式。

4.1.9板式换热器外部、内部保证不泄漏,一、二次水禁止混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式热交换器(淡水/淡水) 技术要求
第一节总则
1.1说明
本章说明有关板式热交换器之制造、安装及调试所需的各项技术规格要求。

1.2一般要求
A.有关设备,无论在运送、储存及安装期间应采取正确的保护设施,尤其
是热交换器的换热片及周边的密封条,以确保设备在任何情况下不受破
损。

B.热交换器的水管接驳口,在进行接驳前须采取适当保护措施妥善地覆盖,
以防异物进入。

C.热交换器之选型及换热功能不能小于设备表所示要求。

D.本承包单位须在保修期内将热交换器每六个月进行清洗一次。

1.3质量保证
A.板式热交换器应由认可生产板式热交换器的厂家制造。

厂家必须具有生
产及安装同类型设备的经验,且其所生产及安装的设备必须为其常规定
型产品并具有五年或以上成功运行的记录。

B.板式换热器的生产和制造须符合以下规范所订定的有关要求。

1.ANSI/ASME - B31.1动力管道
2.GB150—1998 钢制压力容器
3.JB/T 4711-2003 压力容器涂敷与运输包装
4.GB16049-1996板式换热器
5.GB/T3625-2007换热器及冷凝器用钛及钛合金管
6.GB713-2008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板
7.中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板式热交换器产品安全注
册证
C.在每台板式热交换器上须附有原厂的标志牌,详细标注厂家名称、设备类
型、设备生产编号及有关的技术资料。

D.系统设计、系统之各项指标、系统设备、材料及工艺均须符合本章内所
标注的规范/标准‚或其它与该标准要求相符的中国或国际认可的规范/
标准。

1.4资料呈审
A.提交一份由厂方推荐及确认的板式热交换器所需的备件和附件清单,以
便日后维修之用。

B.提交完整的产品规格说明书、设备所采用的材料规格及生产装配图纸。

C.提交每台板式热交换器之工厂试压认可合格证明文件,并需同时提交由
原厂发出的五年内在正常运作情况下不会产生泄漏的保证。

D.提交由原厂所编印的安装、操作及维修手册,内容应详述有关操作和维
修程序及守则。

E.提交详尽的板式热交换器的装配工艺要求及安装指南和装配图。

F.提交详尽的板式热交换器的保温工艺要求及安装指南和装配图。

G.提交认可的技术数据/资料。

包括,但不仅限于下列各项:
1.两侧的工作及试验压力。

(初级及次级)
2.两侧的水流阻力压降。

(初级及次级)
3.在指定的条件/设计标准的情况下,传热效果的测试结果。

H.提交原厂的设备生产过程中的质量保证和控制程序。

I.提交详尽的板式热交换器之选型和所需换热面积及热交换器两侧的进/
出水温度的计算书。

第二节产品
2.1一般要求
A.板式热交换器须由原厂装配及制造。

整个板式热交换器包括一个由低碳
钢制成的框架、经由机械加工压铸成人字波纹形(HERRING BONE)的金
属传热板片、承托换热片的上下金属导杆,固定面板和活动背板及锁紧
螺杆组成。

金属换热板片与板片之边缘和两侧水路信道周边均须采用合
适的橡胶垫片(NITRITE RUBBER GASKET)作密封。

热交换器的各部件
必须不含石棉物质。

B.金属换热板片须分别由顶部和底部的金属导杆吊挂和支承,金属导杆须
为高拉力钢棒并经电镀处理制成。

C.板式热交换器的设计须能保证低碳钢框架的任何部份包括固定面板、活
动背板、导杆及锁紧螺杆等,不会与流经板式热交器两侧的换热介质有
任何接触。

D.板式热交换器的换热功能除须按照设备表内所示的要求选定外,仍需作
足够的预留,在毋需对框架、导杆及锁紧螺杆作任何改动下可容许增添
相等于原换热功能百份之二十的换热板片。

制造商并须保证在供货后十
五年内仍能供应有关规格的换热板片。

E.板式热交换器须按高传热效率设计以达到换热两侧1.5゚C的温差。

F.初级及次级的出/入水管接驳口须设在板式热交换器的同一侧。

2.2框架
A.框架由低碳钢制成并可固定在一水平基础上。

框架的设计应容许在板片
锁紧螺杆松开时,能提供足够的空间供对所有的换热板片进行全面的维
修和清洗。

B.设在固定压紧板面上的初级及次级出/入水接驳口,其内壁须附有橡胶
衬里而外侧配有供管道接驳和符合工作压力要求的法兰接口。

如接驳口、
框架及接驳管道采用不同金属时,则需提供隔离法兰,以避免因不同金
属接触而产生电化腐蚀作用。

C.除换热板片外,整个框架及其它部位均须由原厂作防锈处理,并外加两
层经建筑师认可颜色的面漆。

D.换热板片锁紧螺杆须为高拉力钢并经电镀处理及外套胶管作保护。

E.所有用作设备固定的螺栓须为高拉力钢并经电镀处理。

2.3换热板片
A.换热板片须为厚度不小于0.6毫米的ANIS316不锈钢板。

B.在每块换热板片的旁通口周围须提供二道密封垫片,用以隔绝两种换热
介质。

同时在最外层密封垫片上设有泄水孔,当第一道密封垫片发生泄
漏时可将水排至换热器外,使维修人员及早察觉,以便进行维修检查。

C.橡胶的密封垫片须按所依附的换热板片设计,须能整片固定及依附在换
热板片上,以便于装卸。

D.板片上的波纹需适合于设备表中两种介质的换热,且可以保证1.0゚C的
换热温差。

E.除按换热功能要求提供所需的换热板面积外, 仍须额外多提供百份之十
的换热板面积。

以补偿热交换器于正常运行时板面出现结垢而影响换热
效果。

2.4额定压力
板式热交换器的额定压力须满足设备表中所列的有关要求。

板式热交换器须按
本技术规格说明书“试验及试运行”章节中所规定的要求在工厂和工地现场进
行压力试验。

2.5保护措施
A.所有金属部件,除已经防锈蚀处理或防锈蚀金属制成者外,均须在厂内
按下列标准进行彻底的清洁、防锈处理及涂上外漆:
喷砂清理- SIS-Sa2
油漆要求- 聚氨酯(P o l y u r e t h a n e)/全天候性保护磁

涂层- 最少两层(包括面漆)
总涂层厚度- 不少于150微米
B.所有因运输或其它原因而令面层漆油受损时,须按制造商的建议进行修
补,修补效果需达到建筑师满意。

2.6反冲洗
A.按图纸所示提供反冲洗装置包括反冲洗接驳管道、电动阀门的配置和反
冲洗控制。

B.反冲洗是经由程序式控制系统进行,在进行反冲洗时反冲洗的阀门将会
打开而热交换器两侧的进/出水阀门将会联锁关闭。

在反冲洗完成后,所
有阀门将回复正常操作位置。

2.7工具及工具箱
提供一金属工具箱内置整套附有标注的工具,供维修时使用。

第三节实施
3.1安装
A.须按图纸所示及遵照厂家提供的安装程序建议装设板式热交换器,并需
预留足够的正常维修和操作空间。

B.板式热交换器如需提供保温,以防热能流失或产生冷凝水,有关细节可
参照本技术规格说明书“保温材料”章节说明。

而保温表面应提供不小
于0.6mm厚的铝片覆盖表面作保护在进行保温前,须提供有关详图供建
筑师审批。

C.在板式热交换器与其基座之间须装设20毫米厚的氯丁橡胶垫片作隔震。

而所采用的固定螺栓(包括垫环和螺帽)均需为高拉力钢材并经电镀锌处
理。

D.有关板式热交换器的油漆及标志要求已详细在本技术规格说明书“油漆
和标签”章节内说明。

---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