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3古诗两首
合集下载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3古诗两首

远看瀑布犹如 一条长长的白 绸带,高高悬 挂于山川之间。
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飞”字,把瀑布喷 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 极为生动;
“直下”,既写出山 之高峻陡峭,又可以 见出水流之急,那高 空直落,势不可挡之 状如在眼前。 “三千尺”极力夸 张,写山的高峻。
高崖上飞腾直 落的瀑布好像 有几千尺
疑 “疑”:好 是 银 河 落 九 恍惚间好 天 像银河从
窗含西岭千秋雪,
窗含:就是从窗子可以看到的意思。含:包含。 西岭:指岷山。岷山,在四川和甘肃的交界。 千秋雪:终年不化的积雪。千秋:千年
窗口可以看见西岭终年不化的积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泊:停泊。 东吴:指长江下游一带,现在江苏、浙江一带。 万里:指东吴到成都相距遥远的路程。
门口停泊着从东吴万里迢迢开来的船只 。
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
疑惑
怀疑
绝
绝句 络绎不绝
唐朝诗人李白就曾被这里的瀑布深深的震撼, 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望庐山瀑布》。
知作者
李白,字太白,号青 莲居士,又号“谪zhé仙 人”。是唐代浪漫主义诗 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李白一生中写下了上千 首诗歌。他的诗风格豪放, 想象丰富,语言流畅,气势 十足。
看着画面,结合诗句,试着用优美 的语言描绘这春天的美景:
这春天的景色真美啊! 天空_________。
柳树_________。
黄鹂_________。 白鹭_________。
这春天的景色真美啊! 天空湛蓝湛蓝,一缕缕轻烟似的白云 随风飘荡。 柳树嫩绿的枝条,在春风的吹拂下翩 翩起舞。柳枝摇曳着长长的辫子 活泼可爱的黄鹂在绿枝条间蹦来蹦去, 快乐地鸣叫着。 一群队列整齐的白鹭展开洁白的双翅, 身姿优雅地向蓝天飞去。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课件_第四单元第13课-古诗两首第一课时

1.练习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 描述的景象,注意运用积累的词语。 2.我会组词语。
紫( 紫色 )
疑( 疑问 )
尺(尺子)
绝(绝句)
返回
返回
三年级语文·下 【苏教版】
13. 古 诗第 一 两课 时 首
导入 作者 自学 字词 听读 感知 小结 作业 封底
1.我们背诵过许多古诗,李白、杜甫可 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你会背诵他们写 的哪首诗?最好不要重复。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赠汪伦
李白 白游泾县桃花潭, 村人汪伦常酝美酒以待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一个“挂”字把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 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的壮观景 象就表现出来了,我们仿佛听见了震耳欲 聋的声响,看到了一泻千里的水流。
为什么瀑布让作者产生了“银河落 九天”的感觉?
“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 “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 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当作者看到凌空而出的瀑布,从陡峭的岩 壁喷涌飞泻,那种壮观的景象使他产生了 怎样的想象?
返回
1.学会生字“紫、尺、疑、绝”、多音字 “行”;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2.反复朗诵古诗,抓住重点字展开想象,感受 古诗描绘的生动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所 描绘的景象,初步感知诗句“动静结合、形 象比拟、夸张渲染、虚实结合”的用词之妙。
返回
吴 含 窗 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wú
hán
chuāng
太阳照射香炉峰升起淡淡的紫烟, 远远望去一条瀑布悬挂在山的前面。 飞速流淌的瀑布足足有三千尺, 令人怀疑那是银行倾落于九天。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3古诗两首》课件第2课时

2.《绝句》的诗意: 两只黄鹂在空中鸣叫,
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
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 门口停泊着从东吴万里开来的船只。
3.读完这首诗,你感 觉描绘了什么季节 的景色?从哪里感 受出来的? 春景
4.再读这首诗,除了 “翠”色,还看到了 哪些色彩?找出描写 色彩的字。
黄、白、青、雪
5.你喜欢黄鹂鸟吗?让你想到哪 些词语来表达你对它的喜爱? 活泼可爱、小巧玲珑、欢快。
1.分别画出二、三、四自然段的中心句。
2.为了把文章写得生动,作者大量运用 了比喻,请你在文中画出一两处。
3.结尾处“啊,百里三峡,好一幅百里 山水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C)
A.表达了作者对三峡的喜爱乊情。 B.表达了作者对三峡的赞美乊情。 C.表达了作者对三峡的喜爱和赞美乊情。
4.我国像三峡这样的名山大川有很 多,请你再写出两处风景名胜。
6.黄鹂“鸣叫”那是鸟儿中最好听 的声音,联想你听到的鸟儿鸣叫,让 你产生怎样的感受,你觉得这种声音 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 愉悦的感受;婉转动听、清脆。
7.除了这黄鹂悦耳的鸣叫声,还 有什么声音?(出示一组白鹭飞 行的图片)你看和我们认识的丹 顶鹤有些相像,还记得课文是怎 样描写丹顶鹤飞翔的姿态的吗?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________。
2.杜甫的名句也有很多,如: 下笔如有神 读乢破万卷,________ 。
春风花草香 迟日江山丼,________ 。 杜甫的其他名句你也来写一句: 国破山河在 ________,________ 。 城春草木深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船过三峡(节选) 从重庆乘船到武汉,我游览了世界闻名的长江三峡。 三峡的山好奇啊。夔(kuí)门像刀砍剑劈 ,笔直陡峭 _____ ,群山起伏高耸,云雾缭绕,有的像蘑菇,有的像骆驼,有的 像仙女,真是一个山峰一个模样! 三峡的水好急啊。长江像野马奔腾 ,嘶鸣吼叫。江水 _____ ~~~~~~~~~ 在山丛中七弯八拐,东闯西撞。它撕咬崖缝,拍打岩石,涛 声哗哗响。 三峡的船好险啊。江水翻卷 ,旋涡连旋涡,波浪推波 _____ ~~~~~~~~~~~ 浪,大轮船像摇篮,又像竹叶,随着浪花飘。有时像要碰着 ~~~~~~~~~~~~~~ 壁;有时山岩又好像要掉下来…… 啊,百里三峡,好一幅百里山水画!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13古诗两首-王灿

知作者
李白,字太白,号青 莲居士,又号“谪zhé仙 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 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 “诗仙”。与杜甫并称为 “李杜”。 李白一生中写下了上千 首诗歌。他的诗风格豪放, 想象丰富,语言流畅,气势 十足。
解诗题
pù
望庐山瀑布
从“望”字可以知道作者 是怎么看瀑布的?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 川。”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写的 《_ 》中的诗句,这首诗的三、 四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的意 思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
读读背背
不动笔墨不读书。
1、正确、流利地朗读两首古诗,读准“门泊”、 “绝句”等词语。 2、查阅工具书或联系诗句理解字词的意思。 3、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描述画面,说说你仿佛看 见了什么?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知作者
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 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写的 诗风格多样,意境广阔,情感深沉。
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是中国名山之一,有 雄奇挺秀的山峰,变幻莫测的云海,神奇多姿的 流泉瀑布,文明悠久的历史古迹……
大天池 东林寺
桃花园 三叠泉 花 径 五老峰 龙首崖
唐朝诗人李白就曾被这里的瀑布深深的震撼, 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望庐山瀑布》。
不动笔墨不读书
1、朗读古诗,读准“紫烟”、“瀑布”等词语。 2、联系诗句理解字词的意思。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13《古诗两首》

杜甫 《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 (1)韩愈曾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 长。”中李杜就是分别指的是《望庐山瀑 布》的作者( ),《绝句》的作者 ( ),他们一个被称为( ),另一个 被成为( )。还有“小李杜”指的是 李商隐和( )。
杜甫(712-770),字 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代表作有“三吏” (《新安吏》、《石壕 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 《垂老别》、《无家 别》)等。他忧国忧民, 人格高尚,一生写诗 1500多首,诗艺精湛, 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绝句
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 《望庐山瀑布》描绘了庐山瀑布的雄伟气 势和壮观景象,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热 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怀。 • 《绝句》中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所见所闻、 描绘了一幅明媚秀丽、充满生机的春光图, 体现了作者对春光、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淡 淡的乡愁。
绝句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
13古诗两首
《望庐山瀑布》
《绝句》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
李白(701- 762),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唐代 伟大诗人。 他善于以豪迈 的笔墨绘祖国壮丽 山河,写了许多想 象丰富、气势奔放 的优秀诗篇。 “诗仙”,是 人们对他的美称。
望庐山瀑布
庐山瀑布位于江西省北部,大量的山水从 高处泻落,气势雄伟。瀑布流经山崖石阶,水 花飞溅,远隔十几米仍觉湿意扑面 。
• • • •
夜宿山寺 唐 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3古诗两首

《绝句》杜甫
诗句拓展1—数字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夜宿山寺》 ★桃花天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早发白帝城》
《绝句》杜甫
诗句拓展2——疑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静夜思》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古朗月行》
《绝句》杜甫
李白简介 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 纪(今甘肃天水县附近),少年时博览群书,20岁起在四 川漫游,25岁出川东游。42岁做了翰林院学士,但不受重 视,抱负不能实现,离开长安,安史之乱后,因受牵连被 流放夜郎,《望庐山瀑布》就是在这次流放途中经过庐山 时写的。 李白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表现了 对封建秩序和权贵的不满,反映了人民的疾苦和愿望,描 绘了祖国壮丽的山河。他的诗风格雄奇豪放,想像丰富, 是屈原之后我国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 “诗仙”。现存李白的诗有九百多首,有《李太白集》 存世。
《绝句》杜甫
古诗拓展3——瀑布
★古今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徐凝 《庐山瀑布》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 ★挂落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李白《望庐山瀑布》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口溜 解诗题,知作者,读正确,明诗意, 入诗境,悟诗情,感情读,熟成诵。 二、古诗学法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学习古诗先解题; 你拍二,我拍二,了解诗人不可少; 你拍三,我拍三,正确读诗明诗意; 你拍四,我拍四,入情入境感情读; 你拍五,我拍五,熟练背诵悟诗情!
《绝句》杜甫
生词拼读
同学们一起拼一拼,读一读
wú hán chuān g
苏教版语文三下13古诗两首练习

13古诗两首
一、组词
紫()疑()绝()觉()暴()
紧()凝()艳()决()瀑()
二、多音字组词
行hang( ) 挨āi( ) 骨gū( ) xíng( ) ái( ) gǔ( ) 三、填空
“疑”查()部首,第一笔是()。
“尺”的声母是(),用部首查字法查()
“绝”的音序是(),韵母是()。
四、读诗填空
1、《望庐山瀑布》是()代伟大诗人()写的。
这首诗描写了(庐山瀑布雄伟壮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诗中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2、《绝句》是()代伟大诗人()写的。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明媚秀丽、充满生机的春光图)表达了诗人(轻松、喜悦)的心情。
诗中运用了(对仗)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3《古诗两首》最新出炉

全诗赏析
全诗看起来是一句一景,是四幅独立的图 景。而一以贯之,使其构成一个统一意境的, 正是诗人的内在情感。一开始表现出草堂的春 色,诗人的情绪是陶然的,而随着视线的游移、 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便触动了他的乡情。 四句景语就完整表现了诗人这种复杂细致的内 心思想活动。
悟诗情:在体会背景和诗题的情况下,自然领悟到诗人是什么 样的心情和怎样的感情;诗人看到明媚秀丽的风光和优雅惬意的环 境,又因为“安史之乱”刚刚平息,表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表达 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此句不仅写景,还从另一角度来说 明一种艰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 要融化千年的积雪则更为困难。于是, 诗人在那淡淡的希望之中却有着更深的 忧虑,是诗人忧国忧民的表现。
门泊东吴万里船。
1.泊:停泊。
2.万里船:万里指遥远。万里船 只从很远的地方来的船。
句意:门外停泊着从遥远的东吴 来的船只。末句更进一步写出了杜 甫当时的复杂心情。一说船来自 “东吴”,此句表战乱平定,交通 恢复,诗人睹物生情,想念故乡。 用一个“泊”字,有其深意。泊有 “停留不开”的含义,杜甫用的正 是这个含义。杜甫多年来飘泊不定, 没有着落,虽然他心中始终还有那 么一点希冀,但那种希冀,已经大
1《绝句》从__ 、 __ 、 __ 、 __四个字 写出了春天的色彩 2、《绝句》画面中的情景有动也有静, 动景有__ 、 __ ,静景有__ 、 __ 、 __ 、 __ 。
1《绝句》从黄、翠、白、青四个字写出 了春天的色彩。 2、《绝句》画面中的情景有动也有静, 动景有_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 天。)静景是(窗含西岭千秋,门泊东 吴万里船。)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释 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 区。 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 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3.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4.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品诗句 懂诗意
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峰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香炉之状。
香炉峰在阳 光的照射下 生起紫色烟 霞
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是中国名山之一,有 雄奇挺秀的山峰,变幻莫测的云海,神奇多姿的 流泉瀑布,文明悠久的历史古迹„„
唐朝诗人李白就曾被这里的瀑布深深的震撼, 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望庐山瀑布》。
不动笔墨不读书
1、朗读古诗,读准“紫烟”、“瀑布”等词语。 2、联系诗句理解字词的意思。
3、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描述画面,说说你仿佛 看见了什么?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一群队列整齐的白鹭展开洁白的双翅, 身姿优雅地向蓝天飞去。
窗含西岭千秋雪,
窗含:就是从窗子可以看到的意思。含:包含。 西岭:指岷山。岷山,在四川和甘肃的交界。 千秋雪:终年不化的积雪。
窗口可以看见西岭终年不化的积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泊:停泊。 东吴:指长江下游一带,现在江苏、浙江一带。 万里:指东吴到成都相距遥远的路程。
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一词说明作者站在哪儿观察瀑布? 瀑布高大,遥看才能观其全貌。
“挂”字化动为静,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 谁能将这巨物“挂”起来呢?所以“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 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
远看瀑布犹如 一条长长的白 绸带,高高悬 挂于山川之间。
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知作者
李白,字太白,号青 莲居士,又号“谪zhé仙 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 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 “诗仙”。与杜甫并称为 “李杜”。 李白一生中写下了上千 首诗歌。他的诗风格豪放, 想象丰富,语言流畅,气势 十足。
解诗题
pù
望庐山瀑布
从“望”字可以知道作者 是怎么看瀑布的?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看着画面,结合诗句,试着用优美 的语言描绘这春天的美景:
这春天的景色真美啊! 天空_________。
柳树_________。
黄鹂_________。 白鹭_________。
这春天的景色真美啊! 天空湛蓝湛蓝,一缕缕轻烟似的白云 随风飘荡。 柳树嫩绿的枝条,在春风的吹拂下翩 翩起舞。
活泼可爱的黄鹂在绿枝条间蹦来蹦去, 快乐地鸣叫着。
像。体现是 诗人的想象。 (疑是地上 霜)
云端坠落
读读背背
绝 句
唐 杜甫
不动笔墨不读书。
1、正确、流利地朗读两首古诗,读准“门泊”、 “绝句”等词语。 2、查阅工具书或联系诗句理解字词的意思。 3、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描述画面,说说你仿佛看 见了什么?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绝
句
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两个黄鹂鸣翠柳,
黄鹂:黄莺
成对的黄鹂在新绿的柳枝 上鸣叫。
一行白鹭上青天。
白鹭:水鸟鹭鸶
一行白鹭在青天上 自由飞翔。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这两行诗句美在哪里?
颜色美
对偶
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 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知作者
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 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写的 诗风格多样,意境广阔,情感深沉。
知诗题
“绝句”是古代诗词的一种,它 的特点之一是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一 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每句五个字的 叫“五绝”,每句七个字的叫“七 绝”。我们今天学的这首绝句就是 “七言绝句”。
正值三月,草长莺飞,草堂前一 片欣欣向荣。是怎样的春景把诗人深 深地感染,吟诵出这流传了一千多年 的佳作呢?请同学们自己读古诗,边 读边画出诗中所描绘的景物。
“飞”字,把瀑布喷 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 极为生动;
“直下”,既写出山 之高峻陡峭,又可以 见出水流之急,那高 空直落,势不可挡之 状如在眼前。 “三千尺”极力夸 张,写山的高峻。
高崖上飞腾直 落的瀑布好像 有几千尺
疑 “疑”:好 是 银 河 落 九 恍惚间好 天 像银河从
夸张而又自 然,新奇而 又真切。
门口停泊着从东吴万里迢迢开来的船只 。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凭窗望去,西山千秋雪 景好像是嵌在其中的一幅画, 门外停泊着来自东吴,畅行 万里的船只。
近 远 远 近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有声有色,有动有静
绝句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品诗句 懂诗意
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峰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香炉之状。
香炉峰在阳 光的照射下 生起紫色烟 霞
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是中国名山之一,有 雄奇挺秀的山峰,变幻莫测的云海,神奇多姿的 流泉瀑布,文明悠久的历史古迹„„
唐朝诗人李白就曾被这里的瀑布深深的震撼, 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望庐山瀑布》。
不动笔墨不读书
1、朗读古诗,读准“紫烟”、“瀑布”等词语。 2、联系诗句理解字词的意思。
3、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描述画面,说说你仿佛 看见了什么?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一群队列整齐的白鹭展开洁白的双翅, 身姿优雅地向蓝天飞去。
窗含西岭千秋雪,
窗含:就是从窗子可以看到的意思。含:包含。 西岭:指岷山。岷山,在四川和甘肃的交界。 千秋雪:终年不化的积雪。
窗口可以看见西岭终年不化的积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泊:停泊。 东吴:指长江下游一带,现在江苏、浙江一带。 万里:指东吴到成都相距遥远的路程。
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一词说明作者站在哪儿观察瀑布? 瀑布高大,遥看才能观其全貌。
“挂”字化动为静,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 谁能将这巨物“挂”起来呢?所以“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 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
远看瀑布犹如 一条长长的白 绸带,高高悬 挂于山川之间。
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知作者
李白,字太白,号青 莲居士,又号“谪zhé仙 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 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 “诗仙”。与杜甫并称为 “李杜”。 李白一生中写下了上千 首诗歌。他的诗风格豪放, 想象丰富,语言流畅,气势 十足。
解诗题
pù
望庐山瀑布
从“望”字可以知道作者 是怎么看瀑布的?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看着画面,结合诗句,试着用优美 的语言描绘这春天的美景:
这春天的景色真美啊! 天空_________。
柳树_________。
黄鹂_________。 白鹭_________。
这春天的景色真美啊! 天空湛蓝湛蓝,一缕缕轻烟似的白云 随风飘荡。 柳树嫩绿的枝条,在春风的吹拂下翩 翩起舞。
活泼可爱的黄鹂在绿枝条间蹦来蹦去, 快乐地鸣叫着。
像。体现是 诗人的想象。 (疑是地上 霜)
云端坠落
读读背背
绝 句
唐 杜甫
不动笔墨不读书。
1、正确、流利地朗读两首古诗,读准“门泊”、 “绝句”等词语。 2、查阅工具书或联系诗句理解字词的意思。 3、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描述画面,说说你仿佛看 见了什么?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绝
句
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两个黄鹂鸣翠柳,
黄鹂:黄莺
成对的黄鹂在新绿的柳枝 上鸣叫。
一行白鹭上青天。
白鹭:水鸟鹭鸶
一行白鹭在青天上 自由飞翔。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这两行诗句美在哪里?
颜色美
对偶
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 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知作者
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 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写的 诗风格多样,意境广阔,情感深沉。
知诗题
“绝句”是古代诗词的一种,它 的特点之一是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一 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每句五个字的 叫“五绝”,每句七个字的叫“七 绝”。我们今天学的这首绝句就是 “七言绝句”。
正值三月,草长莺飞,草堂前一 片欣欣向荣。是怎样的春景把诗人深 深地感染,吟诵出这流传了一千多年 的佳作呢?请同学们自己读古诗,边 读边画出诗中所描绘的景物。
“飞”字,把瀑布喷 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 极为生动;
“直下”,既写出山 之高峻陡峭,又可以 见出水流之急,那高 空直落,势不可挡之 状如在眼前。 “三千尺”极力夸 张,写山的高峻。
高崖上飞腾直 落的瀑布好像 有几千尺
疑 “疑”:好 是 银 河 落 九 恍惚间好 天 像银河从
夸张而又自 然,新奇而 又真切。
门口停泊着从东吴万里迢迢开来的船只 。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凭窗望去,西山千秋雪 景好像是嵌在其中的一幅画, 门外停泊着来自东吴,畅行 万里的船只。
近 远 远 近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有声有色,有动有静
绝句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