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识图题型重难点专题04地形图的判读(含解析)
专题04 地形图的判读(第01期)-2019年中考真题地理试题分项汇编(解析版)

2019年中考真题分项解析汇编专题04 地形图的判读(2019年北京市节选)下图为小明同学观赏“金光穿洞”后发的朋友圈截图和他手绘的颐和园游览图。
读图,完成下题。
1.拍摄此照片可能在A.谐趣园B.十七孔桥上C.中午D.傍晚【答案】1.D【解析】1.谐趣园在颐和园北部,离桥洞较远,在十七孔桥上无法观赏到桥下全部桥洞的“金光”;通过小明朋友圈的内容可知,拍摄时“太阳快要落山了”,时间不在中午;朋友圈的内容中,拍摄时“太阳快要落山了”,时间为傍晚。
2.(2019年黑龙江绥化市)下列各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山峰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2.C【解析】2.①图等高线向海拔高出凸为山谷;②图等高线重叠在一起,表示陡崖;③图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峰;④图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
故选C。
(2019年黑龙江大庆市)读下图,回答3—4题。
3.已知甲、乙两山峰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其实地距离是A.1.2千米B.12千米C.120千米D.1200千米4.图中a、b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A.180千米B.260千米C.350千米D.500千米【答案】3.B 4.C【解析】3.由图可知,图中比例尺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6000米,若甲、乙两山峰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其实地距离是12千米,故选B。
4.两个地方的相对高度是由两地的海拔相减,图中a处的海拔是在200-300米之间,b处海拔是600米,所以两地的相对高度在300-400米之间,故选C。
5.(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读“等高线地形图”。
下列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①图中地势中部高四周低②图中河流由东南流向西北③该图比例尺为1:1000000④甲乙两地相对高度超过100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5.D【解析】5.读图分析可知,图中河流由西北流向东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该图比例尺为1:1000000;甲地海拔为700米,乙海拔位于500-600米之间,两地相对高度超过100米。
中考地理复习重难点突破地形图的判读

2020届中考地理复习重难点突破:地形图的判读重难点突破地形图的判读【例1】读我国台湾岛某地等高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b号高觐1米1 Y :河流一心路(1)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大致是()A.向东B.向西 C・向南 D.向北(2)若在该区域修建一水库,大坝位置最好选择在()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解析】此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中河流流向的判断(地形图的判读)和大坝选址(实际应用)。
第(1)题,从等高线地形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东部海拔较高,西部较低;河流从高海拔地区流向低海拔地区;再通过指向标可以判断出河流干流的大致流向是向西。
第(2)题,水库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洼地处,坝址一般选在峡谷处或盆地出口处,工程量小且蓄水量大,即大坝选址最好在图中②处。
基础知识梳理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1.海拔和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_海拔__;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_相对高度_。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地形识别方法(1)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2)基本特征:一是在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高度_相同__;二是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越大,地面坡度越_小__;反之,则地面坡度越大。
如图所示等高线的密集与稀疏和坡度陡缓的关系。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表示―山谷__;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表示山脊:等高线重叠的地方表示陡崖:两座山峰之间地势相对较低的区域表示—鞍部_。
(如图所示)(4)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①计算气温: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约0.6 ℃。
②爬山线路的选择:选择等高线__稀疏—的地方,因为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上、下山更容易。
③躲避自然灾害:泥石流、山洪等自然灾害常发生于山谷,若在野外遇见此类灾害,应避开山谷,从—山脊一处离开。
④判断河流流向:河流发育于—山谷__,由高处向低处流,结合地图中方向的辨别方法,即可确定河流流向。
2020年中考地理专题:地形图的判读(附答案)

2020年中考地理专题:地形图的判读(附答案)一、单选题(共27题;共74分)1、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颜色的地区表示的地形类型一般是()A、山地B、丘陵C、平原D、高原2、下列地图中,最能直观地表示地面沿某一方向地势起伏和坡度陡缓的是()A、等高线地形图B、分层设色地形图C、地形剖面图D、卫星地图3、某地质调查队在图中甲地遇上了泥石流,应选择的逃生路线是()A、①B、②C、③D、④4、下面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盆地的是()A、甲B、乙C、丙D、丁5、如图所示,判断下列说法中可信的是()A、图①中,甲乙两人彼此可以直接相望,更可听见对方的大声喊话。
B、图②区域是个山峰,除了西南方向外,其他地方的坡度都比较均匀C、图③的虚线部位,可能发育了一条小河,并且河水向东偏北方向流去D、图④是一个山谷,并且是一个向东敞开、山高谷深的大峡谷6、翠屏山在地图上的标高是507米,这个高度是()A、高度B、相对高度C、海拔高度D、一般高度7、关于下图中甲乙两幅等高线地形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图均表示高原的地形B、EF间的实际距离短于CDC、乙图反映的范围比甲图大D、EF的坡度比CD的坡度小8、小明对家乡地形的描述:“地面起伏小,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小明家乡的地形类型是()A、高原B、盆地C、平原D、丘陵9、读四幅图幅相同的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表示山顶的是甲地B、乙处陡崖的海拔高度可能是255米C、地面坡度最缓的是丙所在的地形图D、最有可能出现河流的是丁地10、(2015•龙岩)7月暑假期间,小强旅游来到甲城镇.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对该地区的野外考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河流大致自东向西流B、乙处的海拔为200米C、山顶的海拔在1000米以上D、如遇暴雨,为安全起见应避开丁处11、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约为8848米,世界陆地最低处死海低于海平原约4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A、9048米B、8448米C、8852米D、9248米1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反映的地形是()A、平原B、高原C、山地D、盆地13、关于如图地形区的相关判断,正确的是()A、①地位于②地的正北方B、P、Q两坡段中,P坡较缓C、小溪的流向是自西北向东南D、③、④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一定在600米以上14、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用黄、褐色表示什么()A、海洋、湖泊B、平原C、积雪和冰川D、丘陵、高原和山地15、关于五种基本地形类型的叙述,错误的是()A、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点是地形起伏小B、山地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缓,沟谷较浅C、丘陵海拔多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D、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16、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向高处突出时,该处地形是()A、山脊B、陡崖C、山谷D、鞍部17、等高线地形图属于()A、平面图B、电子地图C、专题地图D、普通地图18、读图,关于甲乙两地高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地的海拔是150米B、甲相对于乙的高度是40米C、乙地的相对高度是110米D、乙地的绝对高度是110米19、下面四幅等高线地形图,表示的地形与名称顺序相符的是()A、山脊山峰山谷鞍部B、山脊盆地山谷鞍部C、陡崖山谷盆地山脊D、山脊山谷盆地鞍部20、下列有关等高线地形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坡度陡的地方等高线稀疏B、选择等高线重叠的地方爬山最容易C、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地海拔都相等D、等高线从高处向低处凸出的部位是山谷21、读图,回答下题:(1)我国五种陆地地形,如图中未体现出来的是()A、高原B、丘陵C、平原D、盆地(2)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形中,完全不属于山区范围的是()A、①B、②C、③D、④22、读图完成下小题(1)甲点海拔为()A、1500 米B、1000 米C、500 米D、0 米(2)如果乙点的气温为15℃,那么甲点的气温应该是()A、15℃B、0℃C、18℃D、9℃23、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的等高距是()A、50米B、100米C、200米D、300米(2)图中甲处的地形部位是()B、山顶C、山脊D、鞍部(3)下列能反映如图中E﹣F线的地形剖面图是()A、B、C、D、24、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后面小题:(1)图中王村和李庄所在位置山体部位的名称分别是()A、山顶、山谷B、山脊、鞍部C、陡崖、山脊D、山谷、鞍部(2)A所在地区的地形是()A、丘陵B、高原D、平原(3)若要在图示地区修建水库,水库大坝坝址最好选择在()A、C地B、E地C、A地D、B地25、一地理科学考察队在某地区进行考察.读考察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完成后面小题:(1)图中D处所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A、山谷B、山顶C、山崖D、鞍部(2)图中B地的海拔可能是()A、400米B、650米C、750米D、800米(3)图中C所在河流的流向大致是()A、自西北向东南B、自东北向西南C、自西南向东北D、自东南向西北26、“因地形,以高制塞”是我国古代修筑长城的重要原则。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年级上册04 地形图的判读(解析版)

04 地形图的判读知识梳理1、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要记住常用的图例)2、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3、海拔(绝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在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点的连线。
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较缓。
5、由等高线的特点判断地形:鞍部:两侧的等高线比较高。
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山顶: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图中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A. 10米B. 410米C. 48米D. 200米2.读下图,指出图中流经辛庄和城区的河流基本流向()A. 自东北流向西南B. 自东南流向西北C. 自西南流向东北D. 自西北流向东南3.地处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终年积雪,成为“赤道雪峰”,其主要原因是()A. 纬度低B. 离海近C. 海拔高D. 人口少4.据图,说出冰岛的地势特点()A. 东高西低B. 南高北低C. 中间低四周高D. 中间高四周低5.从甲、乙、丙、丁四处出发爬到山顶,难度(费力)最大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6.读福建省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关于如图区域,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村图中相距2厘米,实际距离30千米B.丁地相对丙村气温大约低4.8℃C.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甲村适合种植苹果D.甲乙丙三个村落,乙最可能发展为城市(2)沿图中a—b剖面线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是()A.AB.BC.CD.D7.读图,回答问题,关于山顶B的高度,下列说法中最正确的是()A. 110米以上B. 120米以上C. 120米至130米之间D. 130米值140米之间8.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乙地海拔是()A.200米B.300米C.400米D.500米(2)丙部位的地形是()A.山谷B.洼地C.山峰D.陡崖(3)如果你在该地区野外考察,分别从甲地和丁地沿图中线路走到丙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甲地到丙地容易,因为坡度较缓B.从甲地到丙地困难,因为坡度较陡C.从丁地到丙地容易,因为坡度较缓D.从丁地到丙地容易,因为坡度较陡9.如图是成都市杨柳村2020年乡村规划图,右下角方框区域为大片良田,计划开挖沟渠引河水灌溉,使水能自流,①②③④四条引水线路(虚线)最合理的是()A. ④B. ③C. ②D. ①10.盆地的地形特点有()A. 高度和起伏变化都很小B. 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C. 高度和起伏变化都很大D. 四周高, 中间低11.如下图(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①~④为观测点编号,如图(b)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作的记录卡片.读图,完成问题(1)根据如图(b)中记录的信息判断,卡片中“观察编号”应为如图(a)中的()A.①B.②C.③D.④(2)该班同学还使用“海拔高度测量仪”对甲、乙、丙、丁四个村庄的海拔进行了测量,验证了如图(a)中四个村庄的海拔高度,其中海拔最高的是()A.甲B.乙C.丙D.丁12.在一幅较完整的等高线地形图上,必须要有()A. 指向标B. 海拔C. 三种比例尺D. 各种不同的颜色13.读“等高线地形图”,答题.图中河流干流流向大致是()A. 从西向东流B. 从东南向西北流C. 从北向南流D. 从东北向西南流14.海拔较高,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比较陡峻的广大地区,称为()A. 山地B. 平原C. 丘陵D. 高原15.下列各点,既位于东半球又属于北温带的是()A. 120°E,40°NB. 170°E,30°NC. 40°W,20°ND. 10°W,80°S二、综合题16.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图中CDE三地的地形名称:C是________D是________E是________(2)图中山顶A与B地间的相对高度约为________ 米.(3)图中B地位于C地________ 方向.1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黄村位于杨庄的________方向。
2021-2022学年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点精讲精练(人教版)专题04地形图的判读(解析版)

专题04地形图的判读重点难点(1)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海拔相等的线)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图;①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
(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弯曲是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弯曲是山脊,两个山顶之间的较低部位是鞍部,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陡崖)(坡陡之处等高线密集,坡缓之处等高线稀疏)(3)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平原:海拔较低,<200米,地面平坦;高原:海拔较高,>500米,地面坦荡,边缘陡峻;山地:海拔较高,>500米,峰峦起伏,坡度陡峻;丘陵:海拔不高,<500米,起伏不大,坡度和缓;盆地:海拔没有一定标准,四周高,中间低。
重难点训练一、选择题1.地图的种类很多,下列各项的使用目的与地图类型搭配正确的一项是()A.外出旅游,应选择导游图 B.进入某动物园游览,要选择交通图C.找中东战争发生的地点,应查阅世界政治地图 D.找汶川地震的位置,查阅世界政区图【答案】C【解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找中东战争发生的地点,应查阅世界政治地图;外出旅游,应选择交通图;进入某动物园游览,要选择导游图;找汶川地震的位置,查阅中国政区图;故答案选C。
2.非洲的最高峰是乞力马扎罗山海拔是5895米,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死海的海拔是-415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A.6310米B.6187米C.5480米D.5530米【答案】A【详解】地面某一地点高出另一点的距离叫相对高度。
非洲的最高峰是乞力马扎罗山海拔是5895米,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死海的海拔是-415米,两地的相对高度=5895米-(-415米)=6310米。
故选A。
3.有一地理兴趣小组判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时得出以下结论,请你找出说法错误的一项()A.图中①、②、③处都有可能发育成河流B.村庄甲位于水电站乙的东北方向C.B处、C处地形部位的名称分别为鞍部、陡崖D.村庄甲及附近地区若有大片农田,最有可能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答案】A【详解】由图可知,图中①、②、③处中,②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不能发育成河流;从指向标可以看出,村庄甲是位于水电站的东北方向;B处、C处地形部位的名称分别为鞍部、陡崖;该地区是东南沿海地区,村庄甲及附近地区若有大片农田,最有可能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田,故选A。
(中考地理)要素及地形图的判读

考点热度★★★☆☆一、地图的三要素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1.比例尺(1)定义:比例尺又叫缩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2)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3)表示方法:a.线段式:在地图上面一条线段,并注明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
b.数字式:用数字的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
如:1:100或1/100,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厘米,即1米。
c.文字式:在地图上用文字直接写m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
如: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地距离50千米。
2.地图的方向(1)方向的种类:从方向的种类来看,地图上主要有东、西、南、北四个基本方向,还有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特殊方向。
(2)方向的表示方法:a.一般定向法:在既无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时,一般遵循“上北下南,左西有东”的原则。
b.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所指的方向一般是北方,根据北方分别确定其他方向。
c.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地图的图例和注记(1)图例:图例是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和它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
常用的图例符号有统一的规定。
(2)注记:在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文字,叫做注记。
(3)图例和注记的作用:图例和注记可以帮助我们区别不同的地理事物,了解它们的特征。
二、地形图的判读1.海拔和相对高度(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2.等高线与等深线(1)等高线①等高线:在地图上,把各个地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等高线上一般都标m高度,单位是米。
②等高线的特点a.同一等高线上高度相等。
b.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高差相等。
c.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2)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
2021中考地理复习 中考命题4 地形图的判读

12.[2019 山东泰安,11,2 分]如下图所示能正确表示河流及河水流入湖泊的是 ( )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解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 为山谷,因此 A、C 项所示为山脊,B、D 项所示为山谷。山谷部位是发育河流的地方, 所以排除 A、C 项;水是由高处流向低处,B 项图是从湖泊向外流,D 项图是流入湖泊。 故选项 D 符合题意。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4.常见图例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二、选择适用的地图 1.地图的分类 (1)自然地图: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 (2)社会经济地图:工业图、农业图、人口图、交通图、商业图等。 (3)电子地图(广泛用于定位、导航择 (1)去公园游览应选择导游图。 (2)外出旅行应参考交通图。 (3)了解国际时事应查阅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图。
(1)图示区域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最大温差不高于___8_.4____℃。 (2)图中河流 BC 段的大致流向是__自__西__向__东__(或__自__西__南__向__东__北__)_____。 (3)说出图示区域内的主体地形类型及判断依据。 答案:(3)盆地地形。等高线数值四周大,中间小(等高线数值由四周向中间递减)。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考点一 地图的阅读 一、地图三要素 1.比例尺
图上距离 (1)公式:比例尺=实地距离。 [提醒] 图上距离所用单位通常为厘米,实地距离所用单位通常为千米,求算比例尺 时,分子、分母的单位一定要统一。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2)三种表示形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3)比例尺的大小: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数值大的比例尺大,分数值小的比例尺小。 (4)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图幅相同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 小,内容越详细;反之,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2.方向:在地图上辨认方向一般有三种方法 (1)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指向标定向法:地图上的指向标一般指向北方。 (3)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3.图例: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
第一章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七年级地理知识点 每张重点汇总)

第一章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要点一:等高线地形图(难点)1.海拔和相对高度(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又叫绝对高度。
如下图中甲的海拔为1500米,乙的海拔为500米。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如图中甲高出乙1 000米,1 000米就是甲地对乙地的相对高度。
2.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2)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叫等高线地形图。
(3)等高线的特点:在地图上,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状况,可以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
一般来说,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4)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
从等深线上所标注的深度,可以看出海洋的深浅;从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看出海底坡度的大小。
3.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地形部位的山体名称①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
②山脊:等高线弯曲时,凸出部分指向低处。
③山谷:等高线弯曲时,凸出部分指向高处。
④鞍部: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形似马鞍。
⑤陡崖:等高线发生重合的地方。
4.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及作用(1)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①同线等高: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高度相等。
②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③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
④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有时也会重合,那只有在陡崖处出现。
⑤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愈稀,则坡度愈缓;等高线愈密,则坡度愈陡。
(2)等高线地形图的作用①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地势高低。
等高线上的数值为海拔,数值大,即海拔高,地势高;数值小,即海拔低,地势低。
②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缓陡。
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条相邻等高线间的高度差相等。
因此,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反之,坡度缓。
③根据等高线闭合的形状判断山地不同部位。
【例题1】某班学生计划分成四个登山活动小组,目标是图中等高线所示的山峰,沿图中的①②③④虚线方向进行攀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地理识图题型重难点专题04地形图的判读(含解析)中考地理识图题型重难点专题04地形图的判读(含解析)专题04 地形图的判读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海拔和相对高度(1)海拔: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如下图的500米、1500米是海拔)(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如下图的1000米是相对高度)2、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地形图各地形部位的名称: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高线呈闭合状态,中间高,四周低等高线由海拔高处向低处凸出等高线由海拔低处向高处凸出两个山峰之间的低地等高线重合的地方(2)判读:①等高距: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一样。
②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
如下图,a 处较陡,b处较缓。
③山脊和山谷:凸低为山脊,凸高为山谷;山谷容易发育成河流,山脊一般是河流的分水岭。
如下图,线段m为山谷,n为山脊。
(3)计算:①会读出一座山峰的高度和推测出一座山峰的的海拔高度范围。
如上图,山峰D 的海拔范围为:700②会推测陡崖最高处的高度和最低处的高度及相对高度。
如下图,陡崖相对高度H的取值范围为:200≤H③会根据海拔高度计算温度:在山地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4)应用:①修筑梯田地点:缓坡处适合修筑梯田②选择公路路线:经过的等高线比较少的地方地形相对平坦,适合建公路。
③建大坝:盆地口袋型的地方,大坝就在布袋口的位置。
下图中,大坝适合建在A 处。
2、分层设色地形图(可以判定地面的高低起伏)3、地形剖面图:(直观的反映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典例分析]例1:读下图回答:(1)①和②坡度较陡的是_________ ;(2)①和②处有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_______ ;并绘出河流流向;(3)图中等高距是_____________[答案](1)②(2)②,河流流向见下图。
(3)200米(4)200米[解析](1)②处比①处等高线密集,所以坡陡。
山谷容易发育成河流所以是②,河流总是从海拔高处流向海拔低处,见上图河流的流向。
(3)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是200米,所以等高距是200米。
(4)C点海拔高度是600米,D点海拔高度是400米,所以相对高度是600-400=200米。
例2:湖北襄阳某中学在家乡开展地理综合实践活动。
读图(一)、图(二),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处,适合攀岩的是______处;适合漂流的是______处。
①河段的小河流向大致为___________。
(2)该地区最高海拔为______米。
图上测得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约为1厘米,(3)结合图(二),判断图(一)中C、D两山坡更适合修筑梯田的是_____坡,此地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B A 自西向东(2)658米1千米(3)C坡水稻。
[解析](1)B处为陡崖,陡崖处适合攀岩;A处为小河适合漂流; ①河段的小河流向自西向东(2)从图中可看出最高处为658米,甲乙两地之间的最短缆车线路长度就是求甲乙两地的实地距离,从线段比例尺上可看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所以缆车线的长度是1千米。
(3)缓坡上适合修筑梯田,C与D处相比,C处等高线稀疏坡缓,所以C处适合修筑梯田,湖北襄阳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例3:读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山峰A的海拔高度范围是________米;(2) C地的气温是25℃,若仅从海拔因素考虑,则E地的气温是________(3)在一次野外实践中,有两位同学走散了,分别位于图中C、D处,请问两位同学能否看见对方?在坐标图中作出C、D间地形剖面图[答案](1)500~600米(3)不能看见对方[解析](1)图中的等高距是100米,所以山峰A的高度范围为500~600米(2)C点的海拔100米,E点的海拔400米,根据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400-100=300米,300/100×0.6=1.8℃,25-1.8=23.2℃(3)因为C、D间是山脊阻挡了视线,见下图1、世界陆地最高点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海平面以上8844米,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的高度是海平面以下422米,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A、8844米B、8422米C、422米D、9266米[答案]D[解析]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844米,死海的海拔高度是-422米,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8844-(-422)=9466米2、下图实线是等高线,虚线表示河流,图中等高线数值a、b的大小关系及图示区域的地势特点分别是()A、a>b 西北高东南低B、a<b东高西低C、a<b 东南高西北低D、a>b 北高南低[答案]C[解析]虚线表示河流,说明图中等高线表示的是山谷,山谷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所以a<b,河流由高处流向低处,河流流向见下图:3、读某景区等高线图,游客此时正好位于A点,当泥石流发生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①③[答案]D4、关于下图地形剖面图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乙两地相对高度为40米;B:A处为陡崖C:B处为山谷D:从B坡登山省力一些。
[答案]C[解析]甲地高度为110米,乙地高度150米,所以两地相对高度为40米所以A 对; 从地形剖面图上可以很直观的看出A处是陡崖,所以B对;B处是缓坡,所以C错;B处坡缓所以登山省力些,所以D对。
5、图幅大小相同的等高线地形图,表示的实际范围最大的()[答案]B[解析]范围最大,比例尺最小;先把B中线段比例尺划成数字比例尺1/500000,很显然四个比例尺1/500000最小,所以范围最大。
6、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答题。
(1)C点所在的山体部位是,D处所在的山体部位是。
(2)①线和②线所在地有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线。
(4)某地理兴趣小组要到甲山顶考察,你选择路线,理由是。
(5)下列三幅图是沿直线m所作的剖面图,正确的是()[答案](1)陡崖鞍部(2)①(3)A(4)②②处等高线稀疏坡缓[解析](1)等高线重合的地方是陡崖,两个山峰之间的低地是鞍部。
(2)①是山谷,②是山脊,山谷容易形成河流(3)A是迎风坡,迎风坡降水多;(4)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②处等高线稀疏坡缓。
7、读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将C代表的地形区——盆地,填在图中相应的位置;(3)图中甲、乙两村的实地距离约为千米。
(4)如果计划要在甲、乙两村之间修一条乡村公路,经过丙处和丁处的线路,哪一条更合理一些?为什么?(5)图中B河上拟修建一个水电站,请在图中标出最佳坝址的位置,用“ ”来表示[答案](1)(2)25℃(3)18㎞(4)丁处丁处经过的等高线少,说明地形平坦(5)[解析](1)盆地中间低、四周高(2)A点海拔100米,B点海拔600米,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600-100=500米,500/100×0.6=3℃,28-3=25℃(3)量得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3㎝,实地距离=图距/比例尺=3×600000=1800000㎝=18㎞(4)甲路线经过的等高线多,说明高度变化大,乙路线经过的等高线少,说明高度变化小,即地形平坦,适合修公路。
(5)大坝一般建在盆地口袋型的地方,就在布袋口的位置。
见上图:8、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村位于乙村的_________方向。
(2)图中①地的气温为20℃,则②地的气温约为_______℃。
(3)图中B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___________。
(4)图中陡崖A从顶部到底部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_米。
[答案](1)西南(2)23℃(3)山谷(4)200~400米[解析](1)指向标定方向,见下图:(1)图中等高距是100米,①地海拔是800米,②地海拔是300米,①地比②地海拔升高了500米,气温下降了500/100×0.6=3℃,则②地气温为:20+3=23℃(2) B处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是山谷小于700米;相对高度为大于等于200米,小于400米.9、读“等高线地形图”和“泥石流活动示意图”,回答问题。
(4分)⑴C点所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⑵右图中泥石流发生时①②两种逃生方向正确的是。
⑶图中高速铁路的走向是,D、E两处需要修建隧道的是。
[答案](1)陡崖(2)①(3)东北——西南 D[解析](1)C所在的地方是等高经重合的地方,所以是陡崖(2)泥石流发生时应该往垂直于泥石流方向的山坡上跑,所以选①(3)图中的指向标指向正上方,也就是上北下南左东右西,公路的走向和山脉的走向一样没有方向性,即东北——西南走向;D处为山脊,E处为山谷,所以需要修建隧道的是D10、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5)和两至日正午太阳光照(a、b所示)图(图6)回答下列问题(1)图5中最大相对高度的范围是_______米。
(2)图6中,甲、乙、丙三地两至日正午太阳光照与图5区域两至日正午太阳光照大致符合的是_____。
(3)某日老师带着三名学生到图5所示区域进行地理考察,站在山峰E最高处的老师和站在A、B、D三处的学生相互大声喊话,则老师可能“只闻其声,未见其人”的是_____处的学生。
(4)图5中当竖立在山峰C上的旗杆旗帜大部分时间都飘向东南时,F地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答案](1)800~1000米(2)乙(3)A、D(4)寒冷干燥[解析](1)图5中山峰C处最高,其高度为900~1000米,最低处为0~100米,所以最大相对高度为800~1000米。
(2)图5所示区域在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不管是夏至还是冬至,太阳都会从南面照过来,所以选乙。
(3)山峰C挡住了老师的视线所以看不到D,A点在陡崖中,老师也看不到(4)旗杆旗帜大部分时间飘向东南,说明此时盛行冬季的西北风,由图中纬度知F地在我国的北方地区,所以F地的气候特点是寒冷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