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民镇情况简介(2015年度修改版)
镇小城镇建设情况简介5则范文

镇小城镇建设情况简介5则范文第一篇:镇小城镇建设情况简介**********小城镇建设情况简介**********镇是自治县东南部连接外县区最多的区域,共有8个县内外乡镇与之相接,现镇政府驻地古城口,历史上就是该区域最主要的多民族聚居区和商品集散地,辐射半径约20公里,服务人口约5万人,是省道****公路区重要的人流物流中心。
近年来,随着年产75吨原煤的****露天煤矿的建成投产,交通运输和三产服务业规模急剧扩大,仅镇区中心集中商户100余家,日流动人口过千人,车流量日均超过300辆,因此,新建小城镇具有十分现实和重要的作用。
**********镇小城镇建设规划始于2005年,2009年完成了村镇建设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2011年完成了控制性详细规划。
小城镇规划区面积约1.8平方公里,镇区功能定位为集行政、商贸、文教、居住为一体的富有民族特色的现代新镇区。
依据现有布局和未来发展远景,分为社会管理服务区、商贸区、居民区和生态休闲区四大功能区。
根据小城镇现状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重点,近期主要工作是市政道路建设、供排水工程和商贸区改造等基础服务设施的完善。
今年,我们抓住全县公租房建设项目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县上支持,吸纳社会资金,总投资****万元,在规划商贸区东端建设框架式2层(局部3层)公租房**栋****套******平方米。
在资金未到位的情况下,通过住户集、政府挤、建筑企业垫等多种方式,现已完成****栋****平方米主体、**栋****平方米基础建设任务,工程可望在10月底竣工交付使用。
能有效解决****余名公职人员和****多名三产服务人员的生活居住困难;概算总投资万元的道路及供排水工程,也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批,正在进行工程设计,预计9月底前完成招标并施工。
这两项支柱型项目的实施,对繁荣镇区经济,完善公共服务,提升全镇城镇化水平有显著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近一步争取县上支持,计划于2013年完成商贸区西端的开发整修和社会管理服务区的办公设施完善、环境条件改善等基础建设服务,是****集镇区域以崭新的面貌、亮丽的特色、完善的服务功能,重新焕发其商服重镇的引领作用。
乡村基本情况简介范文五篇

乡村基本情况简介范文五篇【导语】:街道,不是城市的道路,而是每个人道路的汇集。
在布满了各色人等的街道上,我看到了各种不同的生命轨迹进行重叠、交叉。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乡镇街道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乡镇街道范文】一各村民委员会,乡属各单位:20xx年,科技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xx大精神,按照中、省、市、区科协要求,大力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着力培育提升学会能力,着力增强科普惠农益民实效,着力提高决策咨询服务水平,着力密切与科技工作者的联系,切实履行好“三服务一加强”的工作职能,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支持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献礼工程和纪念活动,为推进三次创业和建设经济富裕、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新龙安做贡献。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动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人才强镇、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型升级为主线,把工作重点放在推进自主创新、增强发展动力、争创发展优势上,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强创新载体建设和项目、人才引进,培育壮大创新主体,优化配置创新要素,营造改善创新环境,努力形成以自主创新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新亮点和竞争新优势,为全乡经济社会健康提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持。
二、工作重点(一)大力实施纲要,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履行好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指责,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作用,按照大联合、大协作工作方针,全面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以未成年人、农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五大人群为重点,协调做好“xx”时期《全民科学素质纲要》的组织实施工作。
坚持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推进科普宣传群众化、社会化、常态化。
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主题,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大型科普活动,推进科普进农村、进学校。
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工作。
洪水镇乐民中心小学简介

洪水镇乐民中心小学简介乐民中心小学,地处民乐县城北环路中段,始建于1964年,是一所六年制完全小学。
学校占地面积13340平方米,建筑面积1960平方米,硬化面积7400平方米,绿化面积1700平方米。
学校现有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11名。
附设幼儿园一所,在园幼儿85名。
教职工21人,学校开齐开足教育部规定的所有课程。
近年来,乐民中心小学将“创名校、创特色”作为办学方向,坚持数年,从而确立了“主动学习,实践创新,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培养目标和“科研为先、育人为本、规范管理、办出特色”的管理目标。
使学校走上了正规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
学校建筑设计新颖独特,布局合理而有创意,环境优美。
学校一班人开源节流,多方筹措资金250多万元,新建教学楼一幢,购置微机33台,自然、数学演示、实验仪器3000多台件。
电子琴、爵士鼓、萨克斯等乐器120多台件,并新建了电子备课室、多功能室,开通了“三网”,成为民乐县乃至张掖市教学设备现代化的学校之一。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地不断深入,乐民中心小学积极探索办学新路,形成了“团结奋进,务实求真”的校风,养成了“敬业爱生,开拓进取”的教风和“勤学苦练、求异多思”的学风。
学校将“创名校、创特色”作为办学方向,坚持数年,从而确立了“主动学习,实践创新,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培养目标和“科研为先、育人为本、规范管理、办出特色”的管理目标。
使学校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人文化、法制化的管理轨道。
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
通过经常性开展“四有”、“五爱”教育活动、重大节日纪念活动、养成教育系列活动、课外兴趣活动、公民道德和法制、交通教育活动。
使学生受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教育。
学校实施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工程。
自2005年以来,教师在县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50余篇,教师指导学生在市级发表文章60余篇。
学校编印的优秀作文校刊《春蕾》,创办7年来,共办32期。
民乐镇基本概况1

民乐镇基本概况民乐镇位于景谷县城西北部,距离县城56公里,地处东经100°23′51″—100°33′36″,北纬23°00′2″—23°51′42″间,跨经度9′45″,纬度51′40″,东西最大横距25.83千米,南北最大纵距40.01千米。
东南与景谷乡、威远镇相连,西南与永平镇、临沧市临翔区接壤,北与镇沅县振太乡毗邻,总面积724.66平方公里。
境内主体气候属南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热量充足,雨量充沛,最高气温38.6度,最低气温0.2度,年平均气温20度,年平均降雨量为1411.6毫米。
境内主要的河流有民乐河、瘴气河、翁孔河、大村河等4条,干流有芒专河、桃子树河、嘎胡河等3条,径流面积456平方千米,年产水量2.28亿立方米,分属澜沧江水系,皆流入勐嘎河,汇入澜沧江。
全镇拥有丰富的土地、热区、森林、矿藏资源,有可耕地面积10万余亩,有林地面积80多万亩,活立木蓄积量591.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2%。
全镇有小(一)型水库3座,小(二)型水库4座,水库总蓄量为630万立方米。
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是景谷县主产粮区之一。
主要经济作物有茶叶、甘蔗、蚕桑、烤烟、水果、咖啡、橡胶等。
其中,茶叶在全镇农村经济中占很大的比重,并且是景谷大白茶的原产地和主产区,茶叶已成为民乐镇农- 1 -民致富的骨干产业,茶叶产品多次获各种展销大奖。
全镇辖8个村委会,150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傣、彝、回、哈尼族等11种民族。
2011年,实现生产总值33239万元,比上年增长15%。
其中:工业产值22765万元,比上年增长14.91%;农业产值10474万元,比上年增长15.25%;农村经济总收入8312万元,比上年增长15.4%;农民人均纯收入2736元,比上年增长13.1%;地方一般财政预算收入399万元,比上年增长46%;全镇储蓄存款余额9800万元,比上年增长40%;贷款余额6400万元,比上年增长59.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8‰,年末人口总数为23664人。
乐跃镇省级生态镇创建情况简介

乐跃镇省级生态镇创建情况简介乐跃镇人民政府(2013年8月)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下面,我就乐跃镇省级生态镇创建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乐跃镇基本情况乐跃镇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安宁河中游德昌县境内,距县城18公里,成昆铁路、西攀高速公路、108国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
全镇有10个村51个村民小组,2012年末总人口10498人、3001户,其中农业人口10027人,由汉、彝、傈僳、回等多个民族组成。
全镇经济主要以烤烟、蚕桑、早市蔬菜、畜牧业、甘蔗、林果业,小水电开发为主。
自2008年12月开始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工作以来,我镇认真按照县委、县政府、县环境保护局、县生态办的有关要求开展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发展全局,注重环境保护,着力生态建设,树立“环境就是资源,健康就是财富”的理念,深入推进省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全镇公共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环境卫生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二、创建工作开展情况(一)领导重视,落实创建责任。
我镇高度重视,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副组长,各包村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办公室,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领导亲自抓、各单位积极配合的创建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坚持把创建工作作为抓发展的第一责任,做到“三保证”(即保证创建力量、保证创建经费、保证依法实施),做到工作有人抓,责任有人担,后果有人负。
凡环境卫生整治差,创建工作不力的,严肃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镇政府同各村、各企业签订了创建工作责任书,各村与居民户签订了“门前三包”责任书,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二)强化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我镇始终把强化宣传,增强全民创建热情,作为搞好全民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及生态乡镇的基础性工作来抓。
利用镇政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栏、厂务公开栏、板报等宣传阵地,制作生态宣传栏、宣传橱窗和宣传资料,广泛宣传全民创建省级生态乡镇的具体措施要求和重要意义;在镇街道及乡村主要道路两旁书写宣传标语,营造良好创建氛围;举行环保培训,对镇、村、组干部狠抓环保法规、政策培训,增强基层环保工作责任感;结合创建绿色学校等工作,组织专题活动,在乐跃镇中心校和中学举行生态知识讲座,让学生学习掌握生态环保理论,接受创建生态乡镇教育并将所学知识进行宣传。
乡镇基本情况简介范文(完整版)

乡镇基本情况简介范文乡镇基本情况简介范文信函范例乡镇基本情况简介范文乡镇基本情况简介范文位于县城东部,东北界伍家湾乡、田湾镇,东南邻柿溪乡、火马冲镇,西南接锦滨乡,北连城郊乡,素有辰溪东大门之称,是伍家湾、谭家场、柿溪三乡的必经之地,也是xx片一区四乡的文化、经济、物流、商贸中心。
1956年改称xx人民公社,1984年恢复乡名。
地域面积93.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800亩,辖1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15691人,财政总收入717.65万元,被评为怀化市经济发展十快乡镇。
全乡地域轮廓呈芭蕉扇状,沅水贯穿全境。
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全乡森林植被保存良好,森林覆盖率达64.9%,林木蓄积量10.54万立方米。
境内山岭起伏,层峦迭嶂,溪河如织,空气清新,山川秀美。
全乡基础设施完好。
交通便利,县道辰----斧、辰----柿公路,乡道木----黄、征----八公路贯穿全境,全乡公路通达率达100%,通畅率达92%。
有小(一)型水库座,小(二)型水库座,骨干山塘口,电排1座,主要农作物为水稻、玉米、柑橘、西瓜等,其中以木洲甜橙最为有名,曾远销世界各地。
特色产业主要有网箱养鱼:目前已发展有700余口;葛根种植:目前全乡种植面积XX余亩;楠竹生产:有面积约800亩的乡属楠竹场一个;石煤生产:是目前全县生产量最大、品位最高的唯一供应基地;耐火矿、铝钒矿生产:目前已有两家企业进入实质性开采阶段。
城镇建设初具规模。
xx新集镇位于木洲村清波浪沅水河畔,依山傍水,风光秀美,距县城8公里,距省道223线5公里,集镇规划用地面积200亩,共有25家机关单位入驻,人口容纳量5000人。
镇内配套设施完善,自来水厂、中心医院、车站、市场、学校、文化楼、敬老院等一应俱全。
旅游资源丰富。
xx乡历史悠久,早在旧时,木洲春涨便被列为辰溪古八景之一,境内有征溪口新石器时代遗址及龚家湾村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两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是红军长征期间贺龙所部的途经之地。
乐民镇第二中学简介

盘县乐民镇第二中学简介盘县乐民镇第二中学始建于2004年,于2006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
在6年的办学历程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拥有优秀的教育传统和鲜明的办学特色。
六年的风雨磨砺,六年一路豪歌,六年的锐意进取。
如今,乐民二中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盐井河畔!学校坐落在乐民小城镇内,面临莲花山,背靠睡美人山。
盐井河水从这里流淌而过。
学校建筑布局合理,环境幽雅。
校园里绿树成荫,千姿百态的树叶织成了无数把伞,带给人无限清凉;自然优美的校园环境使学生愉悦,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
当你走进乐民镇第二中学树木葱茏的校园,俨然走进一个时时处处散发着育人馨香的庄严殿堂。
跃入你眼帘的是具有二中特色的文化长廊“盐井轩”。
校园内有宽敞明亮的图书室、阅览室、有设施齐全、标准的物理、生物、化学实验室。
教学仪器和音体美、电教器材已按国家规定的二类标准配齐,能够满足教学需要。
“安全第一”的观念已深入人心,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对人的一生来说只有一次,要事事想安全,处处讲安全,做到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校园内装有安全监控系统,利用监控监管学生的各种行为安全,确保对突发事件进行有效处理;每学期开学初,学校要全面检查排查安全隐患,把安全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之中。
定期进行安全知识宣传,组织安全演习。
学校所有的活动都有安全预案、有安全措施,做到万无一失,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安全教育,教给学生遇有突发事故和安全事故应该怎样做,努力把我校建成平安和谐的校园。
在教育日益走向个性化、人文化的今天,学校注重“以德育为向导、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办学思想;学校以“为学生的成长奠基”为办学宗旨;“努力把学校办成人文气息浓郁,办学理念先进,办学特色鲜明,教学质量一流的窗口学校”为目标;“不选择合适教育的对象,努力构建合适对象的教育”为办学理念。
培养乐学、善思、探索、求新的学风;着力打造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学生的独立人格,展示学生的精神风貌,引导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镇情简介1

镇情简介延坪镇位于山阳县东南部,东西南北分别与天桥镇、银花镇、中村镇、法官镇、石佛寺镇、西川镇相邻。
靳家河穿镇而过。
镇政府机关驻地白沙村腰庄子,距县城68公里。
辖中节沟、白沙、丰树、马家店、龙洞沟、铁炉凹、泉河、李家河、茶胡岭,篙坪河、青石河、两岔河、西河、正沟、五沟15个行政村90个村民小组。
全镇3196户12884人,镇域面积189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8人。
全镇耕地13965亩,人均1.08亩,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513元。
历史延革史载清初有阎姓居于此,起名阎家坪,后演变为延坪。
民主革命时期,曾为豫鄂陕革命根据地的游击区和解放区。
建国后,于1950年2月建立延坪乡人民政府,责属四区(漫川)。
1953年5月,改乡为生产管理区,责属八区(西泉)。
1956年2月,隶属漫川区。
1958年11月,隶属和平(西泉)人民公社。
1961年8月,撤销生产管区,建立延坪人民公社,隶属漫川区。
1984年9月,改公社为乡建制,隶属漫川区。
1997年4月,撤区并乡建镇,延坪镇与马家店镇合并成立延坪乡,2011年3月乡镇机构改革,撤乡与西泉合并为延坪镇,镇政府驻地为白沙村街道。
气候特点延坪镇地处小天竺山南麓,为沟壑纵横的土石山区镇,山地约占总面积的95%.河川沟台地约占5%。
土壤以黑沙土、黄沙土居多。
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性半湿润山地气候。
海拔一般为700-1300米,年均气温10.4-13.6C,年均降水量800毫米以上,无霜期195-214天,属中温、高寒相间气候区,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二年三熟。
辖区主要山脉为鹘岭支脉。
白龙洞梁,位于西泉北部,南北走向,峰高1543米。
山腰有风景奇特的白龙洞。
莫拿岩,位于西泉镇南,峰高1065米。
因山势险峻,岩多树少,携物难行,故名“莫拿岩”。
主要河流靳家河,源于西泉镇北部,流经西泉、延坪、法官至漫川流入金钱河,流长30公里,流域面积424平方公里。
篙坪河、李家河为靳家河支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乐民镇基本情况简介
一、基本情况
乐民镇现所在地是原乐民区公所所在地,辖9个乡,1992年3月撤区并乡建镇,乐民镇由原乐民乡、金竹乡、关坪乡、威箐乡合并而成,位于盘县南部,辖区面积141.16平方公里,总人口49891人,在东经104°26′—104°33′与北纬25°29′—25°35′之间,地处云南高原与黔中高原,广西丘陵与黔西北高原之间的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高,中部和南部低,边邻石桥镇、红果镇、民主镇、响水镇、云南省富村镇。
境内最高峰位于西部的大箐头海拔2190米,最低点位于东部海子河谷,海拔1350米。
辖区东西最大距离2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22千米,总面积141.61平方千米。
森林覆盖广,土地肥沃,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地处亚热带,属湿润季风气候,无霜期达239~272天。
全镇辖海子、岔河、红岩、威箐、普彝、核桃山、六科、大地、欠屯、乐民、关把山、山岔、梓木嘎、小黄草坝、水洞坪、雅达、鲁底、董家坟、黑坎、麻玉岗20个行政村、1个新街居委会,217个村民小组,4个居民小区。
居住着汉族、彝族、回族、白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共有耕地2.0万亩,其中水田1666亩,旱地18297亩,可利用草地面积5000亩,林地面积 9.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4%。
境内交通运输方便,县道“赵普”公路、“威红”公路、南昆铁路贯穿全镇7个村,并设有威箐客运站和年吞吐量300万吨的威箐货场。
二、经济基本情况
2014年度全镇工业总产值31亿元,同比增长6.9%。
农业总产值1.9亿元,同比增长10%。
畜牧业总产值8859万元,同比增长47.65%。
本年度财政收入1.33亿元,同比增长18.58%。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47亿元,其中50万元以上33.01亿元,50万元以下11.46亿元。
金融机构(农业银行、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存款余额达4.135亿元,增长18.6%,贷款余额达8100万元,增长10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565元,增长18.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540元,同比增长18%。
三、煤炭等产业基本情况
煤炭产业是乐民镇的支柱产业。
乐民镇境内煤炭资源丰富,以煤质好而优闻名于西南,现已探明储量达12亿吨,素有“盘南煤镇”之称。
2014年度全力推进煤矿兼并重组和煤矿质量标准化、采掘机械化和环境生态化建设,全镇煤矿由原来的14个整合为7个,分别为洪兴煤矿、下河坝煤矿、弓角田煤矿、大田煤矿、鸿辉煤矿、梓木嘎煤矿、永红煤矿,除永红煤矿外其他6个煤矿通过市级二级质量标准化验收工作。
2014年度完成原煤产量67万吨,精煤产量31.7万吨,焦炭产量22.7万吨。
辖区内年产60万吨焦煤和100万吨洗精煤的六盘水雨田集团威箐焦化有限公司,还有投资3000万元的民星驾校,投资5000万元的洪晨环保砖厂和投资2000万元的万峰粮(盘龙)酒厂。
四、小城镇建设基本情况
乐民镇小城镇从规划建设发展至今,已初具规模,城镇基础
设施建设日趋完善。
投资510万元完成城镇河堤改造工程,城镇排水条件得到彻底改善;投资541万元,完成乐民大沟沟渠修复,为发展农业产业化打下坚实基础;投资807万元完成乐民供水厂建设,全面确保小城镇、黑桃山村、威箐村等人畜饮水安全;投资1400余万元完成小城镇强弱电入地改造和靓化工程;投资1500万元完成老街立面改造。
今后城镇化建设发展方向:紧紧围绕“一心、三轴、四组团”发展乐民城镇化建设(“一心”:是指镇区中部的公共活动中心,由镇区行政、文化、教育、商业等组成;“三轴”:是指以南北向为主的现有老街、20米银杏街、拟建的30米银杏大道为主线,串联镇公共中心及各个组团;“四组团”:是以自然山体为分界线,以中心区为依托的西南部旅游组团,北部三岔农业园组团,东南部居住组团和西部温泉、古银杏组团),逐步形成集文化、商贸、休闲娱乐、居住为一体的新型城镇。
五、旅游业基本情况
乐民镇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建城历史悠久,是明朝洪武年间设立的“千户所城”重镇,所城建在巍峨的寥阁山下乐民村境内,是2004年度盘县人民政府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境内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景观有四阁“文阁、斗阁、观音阁、玉皇阁”,有八庙“马王庙、圣庙、城隍庙、玉皇庙、黑神庙、关帝庙、龙王庙、东岳庙”和“文笔塔”一处;自然景观有“桥上桥、洞上洞、双狮锁水、罗汉守水、太公钓鱼、三股水、老龙潭、温泉、神仙定棋”等;红色景点有“盘县游击团欠屯战斗遗址”,“盘县游击团暴动第一次联络筹备会议旧址”、“红岩战
斗遗址”;境内现存国家一级保护孑遗类古生植物树龄在千年左右的银杏古树150余株。
今后乐民镇的发展紧紧围绕“古韵所城·金色乐民”主题,大力倡导“敢想、敢试、敢闯、敢干”的精神,牢固树立统筹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以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的理论为指导,以项目为载体,以加快工业化为重点,以扩大就业和致富群众为核心,以参加六盘水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大会、凉都消夏文化节等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宣传推介乐民旅游景区景点,提高对外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大对古银杏树群开发保护、对历史悠久的“千户所城”进行全面改造,打造人文景观,宣传民俗文化、养生文化、饮食文化,打造独具魅力的特色城镇,逐步创造成红果城区的后花园,成为适宜居住的特色小城镇之一。
同时进一步搞好城镇建设,拓展城镇的规模,完善城镇功能,改善人居环境,着力提升城镇品位,早日把乐民建成规划合理、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经济活跃的现代化小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