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初中化学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整理

初中化学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整理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和氢以及其他元素(氧、氮、硫等)组成的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存在于我们周围的自然和人工环境中。
一、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与性质:1.有机化合物的定义: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及其他元素按照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2.碳的四价性:碳原子可以与其他原子形成共价键,由于其四个价电子,使得碳原子能够形成多种形态及化学键。
3.有机化合物的共价键:有机化合物的碳与碳之间的共价键又称为碳碳键。
与碳原子结合的其他元素也是通过共价键与碳原子连接。
4.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有机化合物一般为无色、无臭、不导电、可燃的液体、固体或气体。
5.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有机化合物可以发生燃烧、氧化、还原、酸碱中和、加成等化学反应。
二、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与结构:1.结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指的是其分子中的原子以及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
2.分子式: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是用元素符号和下标表示分子中各元素的种类和数量。
3.构造式:构造式是表示有机化合物结构的一种简便方法,在分子模型中直接显示各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
4.IUPAC命名: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制定了一种国际规定的有机化合物命名方法。
5.骨架命名法:根据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直接连接关系命名。
三、有机化合物的重要类别与性质:1.烃:烃是由碳和氢原子组成的有机化合物,主要分为烷烃、烯烃、炔烃三类。
2.醇:醇是含有羟基的有机化合物,命名时将末端羟基的碳原子标记为1号碳,根据羟基所连接的碳原子数目不同,醇可分为一元醇、二元醇、三元醇等。
3.醚:醚是由两个碳原子中心的羟基化合物通过氧原子连接而成的有机化合物。
4.醛和酮:醛和酮是以羰基为特征的有机化合物,醛中羰基连接在碳骨架的末端,而酮中羰基连接在碳骨架的中部。
5.酸和酯:酸是含有羧基的有机化合物,酯是酸与醇缩合形成的有机化合物。
6.脂肪酸:脂肪酸是一类属于羧酸的有机化合物,主要存在于动植物的油脂中,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以及其他少数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结构和性质的研究对于理解有机化学以及生命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以及与其结构相关的性质。
一、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碳骨架的连续性有机化合物中的碳原子具有四个价电子,可以与其他碳原子形成共价键。
这种碳原子之间的连续连接构成了碳骨架,使得有机化合物具有复杂的分子结构。
碳骨架的不同排列方式导致有机化合物的不同性质。
1.2 单键、双键和三键的存在有机化合物中的碳原子可以形成单键、双键和三键。
双键和三键的存在使得分子结构不再是线性的,而呈现出平面或立体的构型。
双键和三键的存在也会影响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如导电性、溶解性等。
1.3 可以存在立体异构体由于碳原子的四个配位方向,有机化合物能够存在立体异构体。
立体异构体指的是具有相同化学组成但空间结构不同的化合物。
如光学异构体可以存在两种旋光方向的异构体。
立体异构体的存在对于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具有重要影响。
二、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结构的关系2.1 沸点和熔点有机化合物的沸点和熔点与其分子结构密切相关。
分子中存在的键的类型和数量、分子量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都会影响有机化合物的沸点和熔点。
一般来说,分子间作用力较强的有机化合物具有较高的沸点和熔点。
2.2 溶解性有机化合物的溶解性也与其结构有关。
极性有机化合物通常可以溶解于极性溶剂,而非极性溶剂则可用于溶解非极性有机化合物。
此外,分子大小、分子形状以及功能团的位置等因素也会影响有机化合物的溶解性。
2.3 反应性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直接决定了其反应性。
双键和三键的存在使得有机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活性,易参与加成、消除、置换等反应。
而对于环状结构的有机化合物,由于结构的限制会影响反应的进行。
2.4 光学活性光学活性是有机化合物的一种特殊性质,与有机化合物的立体异构体有关。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与性质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与性质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原子及其它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也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有机化合物可以根据其结构和性质进行分类,并且每一类化合物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性质。
本文将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几种常见分类及其性质。
一、按照碳的饱和度分类1. 饱和有机化合物饱和有机化合物是指碳原子上所有的化学键都为单键,其分子式为CnH2n+2。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烷烃。
烷烃的结构简单,化学性质较为稳定。
在室温下,烷烃通常呈无色气体、液体或固体形态存在。
2. 不饱和有机化合物不饱和有机化合物是指碳原子上存在双键或三键的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nH2n或CnH2n-2。
不饱和有机化合物包括烯烃和炔烃两大类。
烯烃中的碳原子之间存在一个或多个双键,而炔烃则是存在一个或多个三键。
二、按照功能团分类1. 烃类烃类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其分子中没有其他官能团。
根据烃类分子中碳原子间的化学键数目,可以将其分为烷烃、烯烃和炔烃。
烷烃的主要性质是不活泼、不反应,而烯烃与炔烃则具有较高的活性。
2. 烃衍生物烃衍生物是指在烃的基础上,通过置换、添加或脱去部分氢原子形成的化合物。
例如,卤代烃是通过将部分或全部氢原子被卤素取代而产生的。
3. 醇类醇类是一类含有氢氧根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以羟基(-OH)作为功能团,常常用字母"OH"来表示。
醇类根据羟基的位置和数量,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一元醇、二元醇、三元醇等。
4. 醛类和酮类醛和酮是由碳氧双键连接的碳链所组成的化合物。
醛的羰基(-CHO)位于碳链的末端,而酮的羰基(-C=O)位于碳链的中部。
5. 羧酸及其衍生物羧酸及其衍生物是一类具有羧基(-COOH)的有机化合物。
羧酸衍生物可以通过羧基上的氧被氯、酯、酰氯等取代而产生。
三、按照功能性质分类1. 高分子有机化合物高分子有机化合物是由许多小分子单元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大分子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和氢元素以及其他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化合物。
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生命体的基本构成单元。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对其性质具有决定性影响,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一、有机化合物的结构1.碳骨架结构有机化合物的主要特征是碳骨架结构,碳原子可以通过共价键形成直线、分支、环状等多种结构。
根据所含的碳原子数目,有机化合物可分为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等。
2.官能团有机化合物中常出现官能团,它是一个或多个原子团,决定了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常见的官能团包括羟基、羰基、羧基、胺基等。
官能团的存在使得有机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化学反应性。
3.立体化学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还涉及立体化学,包括立体异构体和手性。
其中,立体异构体是同分子式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手性则指分子镜像不可重叠,具有非对称中心的特性。
二、有机化合物的性质1.物理性质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主要与其分子结构相关。
例如,分子量较大的有机化合物具有较高的沸点和熔点,短链的烷烃具有较低的沸点和熔点。
此外,有机化合物还具有溶解性、密度、光学性质等。
2.化学性质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其分子结构和官能团决定。
不同的官能团对应不同的化学反应。
例如,烃类在充足氧气条件下可以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醇类可以发生酸碱反应等。
3.活性有机化合物通常具有较高的活性。
这是由于碳原子能与其他原子形成多种共价键,从而增加了反应的可能性。
有机化合物的活性不仅使其成为合成化合物的重要基础,也使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例如用作药物、材料等。
结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紧密相关。
通过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进行分析,我们能够了解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为实际应用提供依据。
有机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深入研究其结构与性质对于促进科学发展和推动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总结(精华版).

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总结(精华版).
一、烃类:
1、烷烃:
由单一的碳链和氢原子组成的构成,是饱和的有机化合物,只有单键,没有明显双键,极易析出极性,易溶于有机溶剂,在常温下可析出单质,不溶于水,碱下析出,常
ch2cl2 中溶解,能形成极性分子间相互作用,由于碳链构型的不同,烷烃的化学性质有
一定差异,如丁烷小容易溶于水,而较大碳链烷烃如环氧戊烷,极不易溶于水。
2、烯烃:
具有环状碳链的有机物,由于对电子需要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在常温下大部分烯烃是
含有稳定非极性的碳-碳双键,但易析出极性。
它们大部分是不溶于水,形成极少量的分
子间相互作用,但可与有机溶剂混合溶解或共溶。
二、醛类:
由醛基与醇基所组成的有机物,具有特殊的δ+醛δ-醇化合物结构,多用于有机化
学的合成。
醇以存在着一个极性空间的形式存在于有机溶剂中,它们极易与水反应,形成盐,破坏极性空间,有其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和无色的现象,所以可以极易溶于水中,但不
溶于有机的溶剂。
三、酯类:
具有羟基组成碳官能团的有机物,主要由酯基和其它某种有机物组成,具有极性碳-
羰基极性空间,可与有机溶剂混合溶解或共溶,但极不溶于水,因为在水中形成羰基,使
得酯类极难溶于水中,但与碱质有相当大的溶解度,具有一定的把水离子弱化的作用,因此,它们主要用于各种特殊目的。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与性质分析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与性质分析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原子与其他元素(如氢、氧、氮、硫等)构成的化合物。
它们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物质,也是生命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与性质分析对于理解和应用有机化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有机化合物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1. 根据碳骨架的结构分类:- 链状有机化合物:碳原子以直链、支链或环状方式连接。
- 环状有机化合物:碳原子形成环状结构,如环烷烃、环烯烃、环炔烃等。
- 杂环有机化合物:碳原子与其他元素(如氧、氮、硫等)形成环状结构。
2. 根据官能团的特征分类:- 烃类化合物:仅由碳和氢组成,如烷烃、烯烃、炔烃等。
- 烃衍生物:在烃的基础上通过替换、加成等反应得到的化合物,如醇、酮、醛、醚等。
- 羧酸及其衍生物:含有羧基(-COOH)的化合物,如羧酸、酯、酰氯等。
- 氨基化合物:含有氨基(-NH2)的化合物,如胺、酰胺等。
- 硫醇及其衍生物:含有巯基(-SH)的化合物,如硫醇、巯基甲酸等。
3. 根据功能团的种类分类:- 饱和化合物:不含双键或三键的化合物,如烷烃。
- 不饱和化合物:含有双键或三键的化合物,如烯烃和炔烃。
- 芳香化合物:具有芳香性质的化合物,如苯和其衍生物。
- 卤代化合物:含有卤素(氟、氯、溴、碘)的化合物,如氯代甲烷和溴苯。
二、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分析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物理性质分析:- 熔点和沸点:有机化合物的熔点和沸点可以反映其分子间的作用力,如氢键、范德华力等。
- 密度:有机化合物的密度可以反映其相对分子质量以及分子结构的紧密程度。
- 溶解性:有机化合物的溶解性与其极性和分子结构有关,可以通过溶解实验来确定其溶解性。
2. 化学性质分析:- 燃烧性质:有机化合物的燃烧可以测试其是否为饱和化合物,燃烧产物可以得到有关元素的信息。
- 氧化性:有机化合物的氧化性可以通过氧化反应来测试,不同官能团对氧化剂的反应性不同。
化学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化学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化学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是研究有机物理化学性质的重要内容之一。
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和氢以及其他一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具有复杂多样的性质。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对于我们理解和应用有机化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物理性质1. 熔点和沸点:有机化合物的熔点和沸点通常较低。
这是因为有机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较弱,分子间距较大,容易发生相变。
同时,不同有机化合物的熔点和沸点也受分子结构和分子量的影响。
2. 溶解性:有机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较高。
这是因为有机化合物通常是非极性或弱极性分子,与有机溶剂有较好的相容性。
但在水等极性溶剂中溶解度较低。
3. 密度:有机化合物的密度通常较小。
这是因为有机物的分子量相对较小,其分子体积较大。
二、化学性质1. 燃烧性:有机化合物一般易燃。
这是因为有机物中含有丰富的化学键能,可以在氧气的存在下进行燃烧反应,释放大量的热能。
2. 氧化还原性:有机化合物可以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醛或酮可被还原为醇,醇可以被氧化为醛或酮。
3. 加成反应:有机化合物常发生加成反应。
例如,烯烃可以与卤素发生加成反应,得到相应的卤代烃。
4. 反应活性:不同的有机化合物具有不同的反应活性,可以发生不同的化学反应。
例如,芳香烃由于环上的共轭结构稳定,不容易发生加成或氧化反应。
三、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其分子结构有密切的关系。
分子结构的不同会导致性质的差异。
例如,同分子式的不同衍生物可能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会影响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如分子大小、分子间作用力、立体构型等。
这些因素都会对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产生重要影响。
总结起来,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是由其分子结构和组成决定的。
通过对有机化合物性质的研究和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有机化学的基础理论,也能更好地应用于有机合成、药物和材料等领域的研究和开发中。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是化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化学发展的基石之一。
常见有机化合物及其性质

常见有机化合物及其性质有机化合物是指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等有机基团构成的化合物。
它们是地球上存在最为丰富的一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体内,并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及其性质。
一、醇类醇是由羟基(-OH)取代碳链上的氢而形成的化合物。
常见的醇有甲醇、乙醇、丙醇等。
它们是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在常温下易挥发。
醇具有溶解性强、与水混溶,并且能与大部分有机物发生反应的特点。
二、酚类酚是由苯环上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羟基(-OH)取代而形成的化合物。
常见的酚有苯酚、萘酚等。
酚具有特殊的芳香味,并且能溶于水。
它们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的性质活泼,易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
三、酮类酮是由羰基(C=O)连接的两个碳原子和两个有机基团组成的化合物。
常见的酮有乙酮、丙酮等。
酮具有无色或浅黄色的液体,可溶于水。
酮是可以用作有机合成中的重要原料,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化学稳定性。
四、醛类醛是由羰基(C=O)连接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氢原子或有机基团而形成的化合物。
常见的醛有甲醛、乙醛等。
醛在常温下为无色气体或液体,有刺激性味道。
醛具有较好的挥发性,易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并且可以进行加成反应。
五、酸类酸是由一个或多个羧基(-COOH)取代碳链上的氢而形成的化合物。
常见的酸有甲酸、乙酸等。
酸具有酸味,可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酸的强弱与羧基的取代程度、溶解度和键的稳定性有关。
六、酯类酯是由羧基和醇基通过缩合反应形成的化合物。
常见的酯有乙酸乙酯、甲酸乙酯等。
酯具有芳香味且挥发性较大,可溶于醇和醚。
酯的性质较稳定,常用作香料和溶剂。
七、醚类醚是由两个有机基团通过氧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常见的醚有乙醚、二甲醚等。
醚是无色液体,可溶于有机溶剂,对水不溶。
醚具有较好的挥发性和溶解性,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以上仅介绍了一些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及其性质。
每种有机化合物都有其独特的结构和化学性质,它们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3Cl+Cl2 CH2Cl2+HCl CH2Cl2+Cl2 CHCl3+HCl
CHCl3+Cl2 CCl4+HCl
自主阅读 自主检测
③甲烷氯代物的性质。
分子式 颜色 状态 水溶性
用途
CH3Cl、CH2Cl2、CHCl3、CCl4 均为无色 一氯甲烷是气体,其余均为油状液体 均难溶 三氯甲烷又叫氯仿,可作麻醉剂、有机溶剂;四氯甲 烷又叫四氯化碳,是重要的有机溶剂,还可作灭火剂
(2)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是一种连锁反应,第一步反应一旦开始,
后续反应立即进行,因此四步反应均发生,故得到四种氯代产物和
HCl。
(3)甲烷和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U形管左侧生成的
氯化氢气体易溶于水,在此条件下,除CH3Cl外其他3种氯代物均为 液体,气体压强减小,U形管右侧液面下降,左侧液面上升。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2020/8/18
第1节 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1课时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核心素养目标
1.了解甲烷的结构和性 质,通过甲烷的分子结构 模型,培养空间想象力(证 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2.理解取代反应的概念
核心素养形成
自主阅读 自主检测
一、有机化合物 1.定义 绝大多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2.共性
通常是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一定有 单质 通常没有副反应发生 反应一般遵循金属活动性 顺序或遵循非金属活动性 顺序等,受外界条件影响较 小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情景引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例题2】 如图所示,U形管的左端被水和胶塞封闭有甲烷和氯气(体积比为 1∶4)的混合气体,假定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可以忽略。将封闭有甲 烷和氯气混合气体的装置放置在有光亮的地方,让混合气体缓慢地 反应一段时间。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情景引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规律方法点拨1.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但不能认为所有 的有机化合物都具有某一共同性质,所以在描述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时,不能太绝对化。
2.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是指大多数有机物的性质,并不是绝对的。 如:
①大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水,但乙醇、乙酸(醋酸)易溶于水; ②大多数有机物可以燃烧,但CCl4却能灭火; ③大多数有机物为非电解质,但醋酸及其盐在溶液中能够发生电 离; ④大多数有机反应进行得很慢,但一些有机炸药爆炸是在瞬间完 成的。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情景引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成功体验1下列有关有机物的描述,一定正确的是 ( )
A.熔、沸点低 B.易燃烧
C.难溶于水
D.均含碳元素
解析:A、B、C项均为大多数有机物的性质,而不是一定具有的
性质,如CCl4不能燃烧,乙醇易溶于水。 答案:D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甲烷的取代反应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
【例题1】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机物都是从有机体中分离出来的物质 B.有机物都是共价化合物 C.有机物不一定都不溶于水 D.有机物不具备无机物的性质 解析:A项不正确,很多有机物可以合成出来;B项不正确,有机物 分子里各原子多以共价键结合,为共价化合物,但也有形成离子键 的离子化合物,如CH3COONa、CH3COONH4等;C项正确,有机化合 物大多数不溶于水,但也有易溶于水的,如乙醇、乙酸、葡萄糖 等;D项不正确,有机化合物与无机物性质差别较大,但有些有机化 合物也具有某些无机物的性质,如乙酸具有酸性等。 答案:C
CH4+2O2 CO2+2H2O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a(OH)2+CO2 CaCO3↓+H2O
(3)取代反应。 ①定义:有机化合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 原子团)代替的反应。 ②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
自主阅读 自主检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有关化学 方程式
a.气体颜色变浅 b.试管内壁有油状液滴出现 c.试管内液面逐渐上升
1.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 反应物—甲烷与氯气
情景引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反应条件—光照
生成物—CH3Cl、CH2Cl2、CHCl3、CCl4及无机物HCl
—连锁反应:甲烷中的氢原子被氯原子逐 步取代,各步反应同时进行,即第一
反应特点— 步反应一旦开始,后续反应立即进行 数量关系:每取代 1mol 氢原子,消耗
(1)假设甲烷与氯气反应充分,且只产生一种有机物,请写出化学
方程式
。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情景引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2)若题目中甲烷与氯气的体积比为1∶1,则得到的产物
为
。
A.CH3Cl、HCl
l4、HCl
C.CH3Cl、CH2Cl2
D.CH3Cl、CH2Cl2、CHCl3、CCl4、HCl
探究提示:1.CO2、CaCO3、NaHCO3都不是有机物。 2.没有。有机物与无机物性质的差异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例如:
乙醇、乙醛、乙酸等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CCl4不易燃烧,可用来 灭火;乙酸在水中能电离;TNT的爆炸是瞬间完成的。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情景引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的区别
(3)经过几个小时的反应后,U形管右端水柱的变化是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
(4)若水中含有Na2SiO3,则在U形管左端会观察
到
。
(5)右端玻璃管的作用是
。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情景引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解析:(1)因Cl2足量,若充分反应,则CH4中的4个H原子可完全被 取代,生成CCl4和HCl,CH4+4Cl2 CCl4+4HCl。
答案:B
自主阅读 自主检测
3.下列有关甲烷的取代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烷与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混合发生取代反应只生成
CH3Cl B.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生成的产物中CH3Cl最多 C.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生成的产物为混合物 D.1 mol甲烷生成CCl4最多消耗2 mol氯气 解析:甲烷与氯气一旦发生取代反应就不会停止在某一步,四种
自主阅读 自主检测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烷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 B.甲烷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能与O2发生反应 C.甲烷与氯气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D.甲烷的四种有机氯代产物在常温下只有CH3Cl是气体,其余均 为油状液体
解析:通常情况下,甲烷性质稳定,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但 在点燃的条件下能与O2反应,A正确,B错误;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发 生取代反应,得到四种有机氯代产物,在常温下只有CH3Cl是气体,其 余均为液体,C、D正确。
(5)平衡气压
规律方法点拨甲烷的取代反应是逐步进行的,是一种连锁反应,不 会停留在某一步。无论怎样控制甲烷和氯气的用量,4种有机产物 都是同时存在的。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情景引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成功体验2 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CH4 C+2H2 B.2HI+Cl2 2HCl+I2
C.CH4+2O2 CO2+2H2O
(4)因左侧生成的HCl溶于水后发生反应:2HCl+Na2SiO3 H2SiO3↓+2NaCl,所以观察到有白色胶状沉淀生成。
(5)为了平衡气压,在U形管右侧插有一支玻璃管。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情景引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答案:(1)CH4+4Cl2 (2)D
CCl4+4HCl
(3)B (4)有白色胶状沉淀生成
可燃性 多数能燃烧
多数不能燃烧
电离性 多数是非电解质
多数是电解质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情景引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物质比较 有机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
化学反 应类型
一般比较复杂,副反应 多,反应速率慢,方程式 用“ ”表示
一般比较简单,副反应少,反应 速率快,方程式用“ ”表示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情景引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情景引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讨论探究
充分反应后,打开弹簧夹会有什么现象? 探究提示:由于反应产物中的HCl易溶于水使溶液呈酸性,石蕊 遇酸变红色,且CH2Cl2、CHCl3、CCl4为液体,试管内压强减小,打开 弹簧夹,滴有石蕊溶液的蒸馏水会迅速进入上面的试管内,形成红 色喷泉。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颜色 无色
状态 气体
气味 无味
密度 比空气小
溶解性 难溶于水
3.化学性质 (1)稳定性。 通常情况下,甲烷性质稳定,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都不反应。 如将甲烷气体通入KMnO4溶液中,溶液颜色无变化。
自主阅读 自主检测
(2)燃烧反应。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火焰明亮且呈淡蓝色,烧 杯内壁有水珠
熔沸点 低
水溶性 难溶
可燃性 易燃烧
3.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1)数量特点:种类繁多,达几千万种。 (2)组成特点:除含有碳元素外,还含有H、O、N、P、S、Cl、Br 等。 (3)反应特点:有机反应多数速率慢,需催化剂和加热,副反应多,反 应复杂。
自主阅读 自主检测
二、甲烷 1.存在和用途
2.物理性质
自主阅读 自主检测
5.把1体积CH4和4体积Cl2组成的混合气体充入大试管中,将此试
管倒立在盛有Na2SiO3溶液的水槽里,放在光亮处。片刻后发现试
管中气体颜色
,试管中的液面
,试管壁上有
出现,水槽中还观察到
。
解析:CH4和Cl2光照生成CH3Cl、CH2Cl2、CHCl3、CCl4、HCl 物质,随着反应进行,Cl2不断消耗,黄绿色逐渐消失。又由于生成的 CH2Cl2、CHCl3、CCl4常温下均为无色油状液体,Cl2易溶于有机溶 剂,使试管壁上有黄色油滴。因生成的HCl易溶于水,反应后试管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