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_婴幼儿早期教育案例
第六章 婴幼儿早期教育(一)

第六章婴幼儿早期教育(一)引言概述: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对于他们综合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阶段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婴幼儿的身体、认知、社交以及情感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分为五个大点,重点探讨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健康与营养、认知与智力发展、社交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及方法。
正文:一、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1. 早期教育对婴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性2. 儿童大脑发育与早期教育之间的关系3. 早期教育对婴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二、健康与营养1. 婴幼儿营养需求及合理膳食搭配2. 科学的喂养方法及频率3. 外界环境对婴幼儿健康的影响4. 婴幼儿疾病预防与常见疾病的应对方法5. 游戏活动与婴幼儿身体发展的关联三、认知与智力发展1. 婴幼儿的感知与认知能力的培养2. 早期语言环境对婴幼儿智力发展的影响3.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激发4. 非常早期数学教育的重要性5. 知觉运动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方法四、社交能力的培养1. 家庭环境对婴幼儿社交行为的影响2. 婴幼儿社交能力的阶段特点3. 兴趣活动与社交能力的培养4. 创造积极的社交环境以促进婴幼儿社交能力的培养5. 肢体语言和情感表达的培养与发展五、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及方法1. 婴幼儿情感需求的特点和满足方法2. 父母情感陪伴对婴幼儿情感发展的重要性3. 创造安全的情感环境以促进婴幼儿情感的健康发展4. 情绪管理与自我调节的培养5. 婴幼儿与其他孩子的互动以及情感连接的培养总结:婴幼儿早期教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关注婴幼儿的健康与营养、认知与智力发展、社交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教育,可以全面促进婴幼儿的综合发展。
家庭和教育机构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以提供安全、温暖、创造性和富有挑战性的环境来培养婴幼儿的营养、认知、社交和情感能力的发展。
婴幼儿早期教育教案(精选8篇)

婴幼儿早期教育教案(精选8篇)一、优秀的婴幼儿早教教案为宝宝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1. 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为婴幼儿提供全面的早期教育,促进其身心发展。
通过合理的教学安排和多种学习活动,帮助宝宝全面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2. 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实施,期望宝宝能够:-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发展语言、运动、社交等多方面的基本能力;- 培养宝宝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培养爱护自然和集体荣誉感。
3. 教学内容和方法3.1 语言发展- 通过亲子游戏和音乐启蒙培养宝宝的语言能力;- 创造情景对话,扩展宝宝的词汇量;- 激发宝宝表达欲望,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2 运动发展- 按照宝宝的年龄特点,设计合适的运动活动;- 引导宝宝进行基本的动作训练,如爬行、站立等;- 利用游戏和音乐等手段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3.3 社交能力培养- 定期组织宝宝间的互动活动,培养宝宝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 引导宝宝学会与他人分享和沟通;- 培养宝宝的观察力和换位思考的能力。
3.4 创造力培养- 创设丰富多样的玩具和材料,激发宝宝的创造力;- 鼓励宝宝进行自由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 提供角色扮演的机会,培养宝宝的想象力。
3.5 其他4. 教学步骤4.1 课前准备- 确保教学环境整洁、安全,并准备相关教具和资料;- 确认宝宝们的身体状况和需求。
4.2 教学实施- 根据教案的不同模块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针对宝宝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进行个别或小组辅导;- 关注宝宝的学习进展,及时给予激励和反馈。
4.3 课后总结- 总结本次教学的收获和问题,做好教学记录;- 分析宝宝的学习情况,调整下一次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宝宝在家中的学习情况。
5. 教学评估- 制定学习目标,根据宝宝的学习情况进行定期评估;- 使用观察记录、成果展示等方式评估宝宝的学习成果;- 通过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案内容。
二、建立亲子互动平台,促进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实施1. 亲子活动的重要性亲子活动是婴幼儿早期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
早教案例_精品文档

早教案例案例一:语言能力发展背景介绍在小明两岁时,他的家长开始注重他的语言能力发展。
他们每天给他读绘本,唱儿歌,并且尽量多与他交流。
实施步骤1.给小明读绘本:每天至少给小明读一本绘本,图片丰富的绘本可以帮助他认识新单词。
2.唱儿歌:家长给小明唱儿歌,帮助他练习语音和发音。
3.与小明交流:家长与小明进行简单的对话,引导他逐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成果展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语言能力得到了显著改善。
他能够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需求,理解简单的问题并做出回答。
他对新单词的学习更加积极,可以自己发音并运用在句子中。
案例二:动手能力培养背景介绍小红两岁半时,她的家长开始注重培养她的动手能力。
他们提供各种适合她年龄的玩具和活动,帮助她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
实施步骤1.拼图游戏:给小红提供适合她年龄的拼图游戏,帮助她锻炼手指灵活性和观察力。
2.游戏中的手工活动:与小红一起做简单的手工活动,如剪纸、粘贴等,让她动手实践,锻炼她的动手能力。
3.线索游戏:给小红提供线索,让她在家中找到隐藏的物品,培养她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成果展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红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明显增强。
她可以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手工活动,如剪纸和粘贴。
她在玩拼图游戏时更加熟练,可以较快地拼出正确的图案。
在线索游戏中,她能够准确地根据线索找到隐藏的物品。
案例三:社交能力提升背景介绍小华三岁时,他的家长意识到他在社交方面相对较弱。
于是,他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升他的社交能力。
实施步骤1.社交游戏:小华参加一些适合他年龄的社交游戏,如角色扮演游戏和合作游戏,帮助他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2.参观活动:带小华去参观一些社交场合,如图书馆和公园,让他接触到更多的人群,并且与他人进行简单的交流。
3.家庭角色扮演:在家中进行家庭角色扮演活动,让小华模仿家长的言行举止,提升他的社交技巧。
成果展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华的社交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婴幼儿早期教育教案

婴幼儿早期教育教案第一章:婴幼儿早期教育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婴幼儿早期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认识婴幼儿早期教育的方法和原则1.2 教学内容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定义和特点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婴幼儿早期教育的方法和原则1.3 教学活动讲解婴幼儿早期教育的概念和特点讨论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实践婴幼儿早期教育的方法和原则第二章:婴幼儿的认知发展2.1 教学目标了解婴幼儿认知发展的过程和特点认识促进婴幼儿认知发展的方法2.2 教学内容婴幼儿认知发展的过程和特点促进婴幼儿认知发展的方法和建议2.3 教学活动讲解婴幼儿认知发展的过程和特点分享促进婴幼儿认知发展的方法和建议实践婴幼儿认知发展的活动和游戏第三章:婴幼儿的语言发展3.1 教学目标了解婴幼儿语言发展的过程和特点认识促进婴幼儿语言发展的方法3.2 教学内容婴幼儿语言发展的过程和特点促进婴幼儿语言发展的方法和建议3.3 教学活动讲解婴幼儿语言发展的过程和特点分享促进婴幼儿语言发展的方法和建议实践婴幼儿语言发展的活动和游戏第四章:婴幼儿的情感和社会发展4.1 教学目标了解婴幼儿情感社会发展的过程和特点认识促进婴幼儿情感社会发展的方法4.2 教学内容婴幼儿情感社会发展的过程和特点促进婴幼儿情感社会发展的方法和建议4.3 教学活动讲解婴幼儿情感社会发展的过程和特点分享促进婴幼儿情感社会发展的方法和建议实践婴幼儿情感社会发展的活动和游戏第五章:婴幼儿的身心健康5.1 教学目标了解婴幼儿身心发展的过程和特点认识促进婴幼儿身心健康的方法5.2 教学内容婴幼儿身心发展的过程和特点促进婴幼儿身心健康的方法和建议5.3 教学活动讲解婴幼儿身心发展的过程和特点分享促进婴幼儿身心健康的方法和建议实践婴幼儿身心发展的活动和游戏第六章:婴幼儿早期教育环境创设6.1 教学目标了解婴幼儿早期教育环境的重要性学习婴幼儿早期教育环境的创设方法6.2 教学内容婴幼儿早期教育环境的重要性婴幼儿早期教育环境的创设方法和原则6.3 教学活动讲解婴幼儿早期教育环境的重要性实践婴幼儿早期教育环境创设的案例分析第七章:婴幼儿早期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7.1 教学目标了解婴幼儿早期教育活动的概念和类型学习婴幼儿早期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方法7.2 教学内容婴幼儿早期教育活动的概念和类型婴幼儿早期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方法和原则7.3 教学活动讲解婴幼儿早期教育活动的概念和类型学习婴幼儿早期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方法和原则实践婴幼儿早期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第八章:婴幼儿早期教育家庭教育指导8.1 教学目标了解婴幼儿早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学习婴幼儿早期家庭教育指导的方法8.2 教学内容婴幼儿早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婴幼儿早期家庭教育指导的方法和原则8.3 教学活动讲解婴幼儿早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实践婴幼儿早期家庭教育指导的案例分析第九章:婴幼儿早期教育评价与观察9.1 教学目标了解婴幼儿早期教育评价的方法和重要性学习婴幼儿早期教育观察的方法和技巧9.2 教学内容婴幼儿早期教育评价的方法和重要性婴幼儿早期教育观察的方法和技巧9.3 教学活动讲解婴幼儿早期教育评价的方法和重要性学习婴幼儿早期教育观察的方法和技巧实践婴幼儿早期教育评价与观察的案例分析第十章:婴幼儿早期教育案例分析10.1 教学目标了解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实际案例学习婴幼儿早期教育案例分析的方法10.2 教学内容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实际案例分享婴幼儿早期教育案例分析的方法和原则10.3 教学活动分享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实际案例实践婴幼儿早期教育案例分析的案例分析第十一章:婴幼儿早期教育与多元智能理论11.1 教学目标了解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概念学习如何在婴幼儿早期教育中应用多元智能理论11.2 教学内容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婴幼儿早期教育中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方法11.3 教学活动讲解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学习如何在婴幼儿早期教育中应用多元智能理论实践婴幼儿早期教育中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活动第十二章:婴幼儿早期教育与亲子关系12.1 教学目标了解亲子关系对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影响12.2 教学内容亲子关系对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影响和重要性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方法和技巧12.3 教学活动讲解亲子关系对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影响和重要性实践婴幼儿早期教育中亲子关系的活动设计第十三章:婴幼儿早期教育与文化交流13.1 教学目标了解文化交流对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学习如何进行婴幼儿早期教育中的文化交流13.2 教学内容文化交流对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婴幼儿早期教育中文化交流的方法和技巧13.3 教学活动讲解文化交流对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学习如何进行婴幼儿早期教育中的文化交流实践婴幼儿早期教育中文化交流的活动设计第十四章:婴幼儿早期教育与特殊需求14.1 教学目标了解婴幼儿特殊需求的概念和特点学习如何满足婴幼儿特殊需求的教育方法14.2 教学内容婴幼儿特殊需求的概念和特点满足婴幼儿特殊需求的教育方法和策略14.3 教学活动讲解婴幼儿特殊需求的概念和特点学习如何满足婴幼儿特殊需求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实践婴幼儿早期教育中特殊需求的案例分析第十五章:婴幼儿早期教育发展趋势与展望15.1 教学目标了解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发展趋势学习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发展展望15.2 教学内容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发展展望和未来挑战15.3 教学活动讲解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学习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发展展望和未来挑战实践婴幼儿早期教育发展趋势和展望的案例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婴幼儿早期教育的概念、特点、重要性以及方法;婴幼儿认知、语言、情感社会和身心发展的特点和促进方法;婴幼儿早期教育环境创设、活动设计与实施、家庭教育指导、评价与观察;多元智能理论在婴幼儿早期教育中的应用;亲子关系、文化交流以及对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影响;婴幼儿特殊需求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19—24个月婴幼儿认知发展与教育》教案

二、19—24个月婴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一)19—24个月婴幼儿感知觉发展的特点
1、视觉
2岁时,婴儿的视神经髓鞘化完成,所有的视觉技能都是流畅和协调的;婴儿能认识一些基本颜色.
2、听觉
清晰、稳定的言语听觉表象是婴幼儿发音清楚的关键性因素。
解决措施:组织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或者深入实训地基观察19—24个月婴儿认知发展的特点,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掌握这一阶段婴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
教学难点
及解决措施
难点:能有效运用促进19—24个月婴儿认知发展的策略
解决措施:指导学生设计19—24个月婴儿认知活动方案,并开展片段教学。
教学反思
授课内容及教学活动设计
单元/章节名称
第六章19—24个月婴幼儿认知发展与教育
学时
3
学期总课次
授课时间
第周,星期,第节
学习目标
1.理解19—24个月婴幼儿认知教育的意义。
2.掌握19—24个月婴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3.能有效运用促进19—24个月婴幼儿认知发展的策略。
教学重点
及解决措施
重点:掌握19—24个月婴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案例引入、引发思考
教师讲授
教师讲授、举例
小组查阅资料,课堂共同讨论
教师讲解、举例
共同讨论、思考
教师总结
案例分享
(五)19—24个月婴幼儿注意发展的特点
1、注意发展的特征
2、细微事物注意的敏感期
(1)不要随便打断孩子的观察兴趣
(2)别随意丢弃孩子收集的小玩意儿
(3)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些小玩意儿
(4)成人也要警惕一些小东西
婴幼儿早教案例

婴幼儿早教案例标题:婴幼儿早教案例:发展语言能力和认知技能教案目标:1. 帮助婴幼儿发展语言能力,包括听力、说话和表达能力。
2. 促进婴幼儿的认知技能,如注意力、记忆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提供丰富的早期教育体验,培养婴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教案步骤:1. 活动引入阶段:- 使用音乐和歌曲吸引婴幼儿的注意力,创造愉悦的氛围。
- 展示一些简单的图片和玩具,引发婴幼儿的好奇心。
2. 语言发展活动:- 使用简单的语言和声音模仿游戏,引导婴幼儿模仿发出声音。
- 使用丰富的图画书和故事书,与婴幼儿一起阅读,并指出书中的物体和动物。
- 利用手势和面部表情,与婴幼儿进行互动交流。
3. 认知技能发展活动:- 使用各种形状和颜色的积木,让婴幼儿尝试堆叠和拼装。
- 提供简单的益智玩具,如拼图和插图板,让婴幼儿进行观察和操作。
- 利用反复出现的模式和序列,帮助婴幼儿发展记忆和注意力。
4. 探索和创造活动:- 提供各种材料和玩具,如沙盘、水池和乐高积木,鼓励婴幼儿自由探索和创造。
- 安排简单的手工制作活动,如涂色、剪纸和粘贴,培养婴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5. 活动总结阶段:- 回顾当天的活动,与婴幼儿一起回顾所学内容。
- 使用简单的语言和肢体动作,表达对婴幼儿参与的赞赏和鼓励。
教案评估方式:1. 观察婴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注意力集中、语言表达和认知操作等方面。
2. 记录婴幼儿在活动中展示的语言和认知能力的进步,如增加的词汇量、理解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案延伸活动:1. 继续提供丰富的语言刺激,如唱歌、讲故事和与婴幼儿进行对话。
2. 引导婴幼儿进行更复杂的认知活动,如分类、比较和排序。
3. 鼓励婴幼儿参与户外探索和自然观察,促进他们的感官和认知发展。
通过以上教案,婴幼儿可以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得丰富的语言和认知刺激,从而促进他们的早期发展。
同时,教案中的互动和探索活动将培养婴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婴幼儿早期教育教学教案

幼儿园婴幼儿早期教育教学教案第一章:婴幼儿早期教育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掌握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了解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教学内容:1. 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婴幼儿早期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小组讨论:探讨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4. 总结和反思:分享学习心得和思考。
作业:2. 收集有关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挑战的信息。
第二章:婴幼儿认知发展教学目标:1. 了解婴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和过程。
2. 掌握促进婴幼儿认知发展的方法和策略。
3. 了解婴幼儿认知发展的评估和观察方法。
教学内容:1. 婴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和过程。
2. 促进婴幼儿认知发展的方法和策略。
3. 婴幼儿认知发展的评估和观察方法。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婴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和过程。
2. 讲解促进婴幼儿认知发展的方法和策略。
3. 小组讨论:分享婴幼儿认知发展的评估和观察方法。
4. 实践环节:进行婴幼儿认知发展的观察和评估。
作业:2. 设计一份婴幼儿认知发展的评估表。
第三章:婴幼儿语言发展教学目标:1. 了解婴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和过程。
2. 掌握促进婴幼儿语言发展的方法和策略。
3. 了解婴幼儿语言发展的评估和观察方法。
教学内容:1. 婴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和过程。
2. 促进婴幼儿语言发展的方法和策略。
3. 婴幼儿语言发展的评估和观察方法。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婴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和过程。
2. 讲解促进婴幼儿语言发展的方法和策略。
3. 小组讨论:分享婴幼儿语言发展的评估和观察方法。
4. 实践环节:进行婴幼儿语言发展的观察和评估。
作业:2. 设计一份婴幼儿语言发展的评估表。
第四章:婴幼儿情感和社会发展教学目标:1. 了解婴幼儿情感和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过程。
婴幼儿早期教育教案(精选8篇)

婴幼儿早期教育教案婴幼儿早期教育教案(精选8篇)家庭是孩子生长的摇篮,是社会的组织细胞。
家庭作为孩子成长历程的第一驿站,对其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那么早教也是越来越多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和整理的婴幼儿早期教育教案,希望大家喜欢!婴幼儿早期教育教案篇1一、亲密活动:《出示拖拉玩具小狗》师:“瞧,谁来了?”幼:“小狗”。
师:“今天小狗和大家来做朋友,小狗拉到哪个宝宝身边,宝宝就拖着小狗上来和大家打招呼:大家好,我是☆☆☆,希望大家喜欢我!”然后拖下去给旁边的宝宝。
二、走线活动:让我们听着优美的古筝曲到江南水乡去看一看。
妈妈在外圈,宝宝在里圈,手拉手慢慢走。
动作:小桥流水、垂柳依依、飞檐翘角、回廊曲折等。
三、精细活动:发展宝宝对形状的感知能力,发展宝宝手眼协调的能力。
小手也来做运动,看老师是怎么做的:先拿工作毯,抱一抱,铺铺平;再拿工作盘,大拇指,翘一翘,盖住红点点,靠一靠。
(出示玩具盒)形状盒、形状盒,(倒出里面的玩具)形状积木,形状积木,(认识形状积木)老师边说边用手画出形状的轮廓,半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逐一出示)排好队;积木藏起来,三角形,找,塞进去,藏起来了。
(逐一塞进去)放不进怎么办?转一转。
都藏起来了。
还可以这样换只手再玩玩。
(教师说目标)玩具要回家了,大拇指,翘一翘,盖住红点点,靠一靠,把它送回家,卷起工作毯,抱一抱,把它送回家。
老师请到的宝宝,先拿工作毯,再拿工作盘。
宝宝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四、认知活动:两只眼睛看四方,两只耳朵听声响,一个鼻子闻花香,一张嘴巴喝热汤,两片嘴唇亲爸妈,撅起嘴巴向这样,叭!两个脸蛋胖乎乎,它们都在我脸上,我脸上。
老师先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宝宝和妈妈一起跟着老师念和做。
五、亲子游戏:培养宝宝爬的能力,体验亲子游戏的快乐。
我们玩个新游戏:钻山洞。
教师介绍要求,请爸爸妈妈用身体来做山洞。
教师先示范一个山洞,让家长和老师一起排成队做长山洞,让宝宝爬过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味觉 在胎儿7—8个月时味觉的神经束已髓鞘化,故出生时味觉已发 育完善。新生儿对不同味道如甜、酸、苦已有不同反应。4-5个月的婴 儿对食物的微小改变已很敏感,故应适时添加各类辅食,使之习惯不同
味道。
4.嗅觉 出生时嗅觉神经中枢和传导神经发育已基本成熟,故新生儿对 母乳香味已能有反应。1月时对强烈气味有不愉快表示;3-4月时能区别
基础,使早期教育成为可能。
具体表现为:脑细胞数目已接近成人数目;脑重量达到成人 脑重的2/3;神经纤维不断髓鞘化;大脑各叶逐渐发育成熟; 第二信号系统逐步形成;脑的兴奋和抑制功能也不断加强等。
早教的生理基础:在婴幼儿出生后,大脑已有成百亿的神经 元。这些分散的神经细胞必须通过与环境的反复交往后,才 能转化成有组织、发生结构性分化的、及其功能在新层次上 完善的,可以认知、记忆和进行思考等的特定细胞团,进而 形成特定功能区。6岁前儿童脑的增殖远较形体增长快 。
5岁能区别颜色,视力0.6—0.7;
6岁及以后视力达到1.0。 用视力表检查如与正常标准差2行,应进一步作眼科检查。
2.听觉(听感知) 胎儿后期已有听觉,并可记忆,因出生时即可辨认母亲心音和节奏。 出生时中耳鼓室未充气及有羊水潴留,听力较差,但对强声有瞬目、震颤等反应; 3—7天后听力相当好。对声音可有呼吸节律减慢等反应; 1个月时能分辨“吧”和“啪”的声音; 3个月出现头转向声源(定向反应); 6个月区别父母声音,唤其名有应答表示; 8个月开始区别语言的意义; 10个月两眼迅速看向声源; 1岁时听懂自己名字; 2岁时能区别不同高低的声音,听懂简单吩咐; 3岁后更可精细的区别不同声音; 4岁听觉发育完善。
(二)智力发展的“速度”规律 智力发展具有“不等速性”。呈先快后慢的趋势
14岁以前呈直线上升,随后减缓,26岁左右停止增长,26-36 岁左右保持平衡状态(高原期,成熟期),以后有所下降。
(三)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儿童心理行为发展有其关键年龄或敏感时期。 印度狼孩卡玛拉和日本士兵----错过关键期将永远无法达到 原来应有的智力水平。
6.知觉 知觉为人对事物的综合反映,与上述各感觉能力的发 育密切相关。知觉包括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 5-6个月时已有手眼协调动作; 1岁末开始有空间和时间知觉; 3岁能辨上下; 4岁辨前后; 5岁辨自身左右。
4-5岁已有早上、晚上、今天、明天、昨天、昨天的时间概念;
5-6岁时能区别前天、后天、大后天。
遗传、环境和教育是儿童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遗传:前提(双生子研究) 环境和教育:起决定作用,其中教育起主导作用。 婴幼儿期(0~3岁)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是儿童体格、神经、
心理和智能发育的关键时期。
重点讲述婴幼儿期的教育
第一节
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一、早期教育与大脑发育
婴幼儿期大脑结构及功能逐步完善,为早期教育提供了物质
遗传提供大脑结构和功能差异的基础
后天环境决定大脑的实际构造和功能: “用进废退”原理:只有在不断使用中才得以正常发育, 良好的早期刺激对大脑及神经组织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 以动物实验为例:有玩具组幼鼠大脑发育情况优于简单饲养 组(重量、皮质厚度、突触接触点、乙酰胆碱、RNA及DNA的 量较多)。通过早期教育和训练促进大脑发育,从而更有利 于儿童心理、行为和智能的发展。
好闻和难闻的气味;7—8月更灵敏,对芳香气味有反应。
5.皮肤感觉 皮肤感觉可分为触觉、痛觉、温度觉和深感觉。 触觉:是引起某些反射的基础,新生儿触觉已很灵敏,尤其在眼、口周、
手掌、足底等部位,触之即有反应,如瞬眼、张口、缩回手足等,而前
臂、大腿、躯干则较迟钝。
痛觉:新生儿已有痛觉,但较迟钝;第2个月起才逐渐改善。 温度觉:出生时就很灵敏,尤其对冷的反应,如出生时离开母体环境、 温度骤降就啼哭;对牛奶太冷太热也能感觉到;3个月时已能区分 31.5℃与33℃的水温差别;2-3岁时能通过接触区分物体软、硬、冷、 热。 深感觉:5岁时能分辨体积相同、重量不同的物件。
二、早期教育与智力发展
(一)智力发展的“数量”规律(不均衡)
从婴儿出生就给予理想的教育发展其智力的100%; 从5岁开始理想的教育发展智力的60%。
以17岁时达到的普通智力水平为100%,其50%的智力是在4
岁前获得的;30%在4—8岁时
儿童智力发展的几个关键时期
怀孕6周之内:人类胚胎最易受到损坏 胎儿6个月--生后10个月:大脑发展最快(增加20万个神经 细胞/m)。 生后6个月以内:学习咀嚼、性格形成,关心少则孤僻 0-3岁:视觉发展 8-9个月:分辨大小
8-10个月:理解语言意义
2-3岁:学习口头语言,也是数数、按物点数、按数取物发 展的关键期。
第六章 婴幼儿 早期教育
黄 芳
儿童早期教育(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ECE,
简称早教)
定义:是指从儿童出生到8岁,根据身心发展特点, 略为超前的利用各种训练方法给予儿童刺激,培养 儿童感觉、动作、语言、认知、行为和习惯,发挥 最大潜能。
早教不是教孩子知识和技能 ,而是引导宝宝感知、 认识的过程,宝宝爬、站、走都是一种教育。
1.视觉(视感知) 新生儿视觉不敏锐,能看到的距离为60cm,在15—20cm范围内视觉最清晰。在清 醒和安静状态下可短暂注视和追随近处缓慢移动的物体; 第2个月起可协调地注视物体,并在眼水平方向90度范围随物移动,初步有头眼
协调;
3个月时头眼协调较好,可随物移动180度,可看到8mm直径的物体; 4—5月出现眼手协调动作,追随跌落的物体,开始认识母亲和常见物品如奶瓶, 喜看红色; 1—1.5岁注视3m远处小玩具,能区别形状,喜看图画; 1.5—2岁两眼协调较差,视力为0.5; 2—3岁可注视小物体及画面达50秒,区别垂直线和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