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抢救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溺水患者护理

溺水患者护理
淡水淹溺用3%的盐水静脉慢滴,控制总液量。肺部进入异物易发生肺部感染,需常规应用抗生素,
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糖皮质激素能防治脑水肿、肺水肿,但是易诱发应激性溃疡;甘露醇脱水降压宜在15~30 min内输完,严防液体外渗引起皮肤组织坏死;镇静剂吗啡和哌替啶可减轻烦躁不安和呼吸困难,但易致呼吸抑制,应注意观察呼吸情况;应用扩血管药物需监测血压的变化。应严格遵医嘱用药,保证剂量准确、方法准确、速度适宜、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6心理护理
溺水患儿病情危急,家长心理压力大,应及时安慰,给予心理支持,逐次将患儿病情、预后及需要家长
如何配合等问题清楚说明,并以娴熟的操作技术、有条不紊的抢救程序取得家长的信任,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以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7健康教育
随着护理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护理学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阶段,护士成为向全社会提供初级
痛、恶心呕吐、躁动不安、意识改变、血压升高等症状是为脑水肿的表现,应立即通知医师遵医嘱予脱水降低颅內压。若血压持续上升或伴有瞳孔的变化提示有脑疝发生的危险,需配合医师积极抢救,选择地塞米松、甘露醇交替应用,密切观察并记录尿量、尿色的变化,以指导合理补液,并遵循量出为入的原则,防止发生肾功能衰竭。
4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3生命体征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察与护理
淹溺引起全身缺氧可导致脑水肿、肺水肿等,应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及早准确应用急救药物。使用心
电监护仪,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如出现呼吸急促、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等,提示有肺水肿存在,此时需控制输液滴速,予20% ~30%酒精湿化的氧气吸入,流量为6~8 L/min,快速强心利尿等;如发生头
保健的最主要力量[3]。指导家长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告知患儿与家长游泳宜在饭后0. 5~1 h进行,家长要熟悉水性,教患儿尽量在浅水区游玩,并给孩子戴醒目的游泳帽,配备救生圈或

急诊护理常规

急诊护理常规

急诊科病人护理常规特别备注一溺水病人护理常规1、现场急救(1)迅速使淹溺者出水。

(2)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清除溺水者呼吸道内异物。

(3)人工呼吸,重建有效循环。

(4)倒水处理。

可采用膝顶法、肩顶法和抱腹法。

(5)疑有颈椎外伤者,应立即固定颈部。

2、院内急救(1)迅速脱去浸湿衣裤,檫干身体,注意保暖。

(2)确保呼吸道通畅。

立即吸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进行间断正压控制呼吸或呼吸末正压呼吸。

(3)对心搏停止者行胸外心脏按压;监测心电图;如有室颤,及时配合医生电击除颤,必要时,也可行开胸心脏按压术.(4)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输入高渗糖、甘露醇、血浆等。

(5)放置胃管排除胃内容物;必要时行胃肠减压。

3、病情观察(1)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观察意识及外伤情况。

(2)注意口、鼻、眼内有无泥沙等异物堵塞,并详查心、肺与腹部情况。

(3)询问溺水者溺水时情况。

(4)严密观察溺水者的心理状态及情绪变化。

4、并发症的护理(1)肺水肿护理。

在加压吸氧同时,用40%-50%的酒精置于氧气湿化瓶内,以改善气体交换量.同时遵医嘱应用强心、利尿等药物以减轻肺水肿。

(2)控制肺部感染。

遵医嘱早期应用抗生素;行口腔护理;病人卧于合适的体位,定时翻身叩背协助排痰,清醒者鼓励其咳嗽做深呼吸.(3)急性肾功能衰竭时,详细记录出入量,发现血红蛋白尿时应同知医生及时处理,适当增加体液量使尿量每小时不少于30-50ml。

(4)脑水肿病人要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观察意识和瞳孔的变化.及早应用冰帽降温以使脑复苏.5、冬季溺水者,复苏后应予复温。

6、心理护理。

7、健康教育(1)帮助病人摆脱精神的不安、惊恐和打击,走出重大事件的困扰,重新回到社会中。

(2)游泳场所应设有救护员,有一定的抢救淹溺的设备及明显的警示牌。

(3)教育游泳者学会水中的自救和互救。

(4)水下作业人员要严格遵守水下操作规程,注意安全生产。

(5)针对每位淹溺病人的具体情况,指导康复的有关注意事项。

儿科..护理常规

儿科..护理常规

??常见急症患儿护理常规(一)发热患儿护理常规1.??执行儿科急诊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病室内清洁,空气流通及适宜的温湿度。

3.??卧床休息。

给予舒适的卧位。

4.??给予适量脂肪、高蛋白、丰富的维生素、适量的碳水化合物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5.??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和退热效果。

监测体温,每4小时测体温1次,根据体温的情况采取相应的降温方式,降温后30min测6.??7.??1.??2.??3.??4.??5.??6.??7.??8.??9.??(三)过敏性休克患儿护理常规1.??立即终止与可疑致敏物质接触,更换液体及输液插管或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以利抢救。

2.??取休克卧位,注意保暖。

3.??立即皮下或肌注1/1000肾上腺素0.01~0.02mg/(kg.?次),地塞米松0.5mg/(kg.?次)加入5%~10%葡萄糖静滴。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给氧。

喉头水肿者做好气管插管或切开的准备。

5.??备好急救药品和物品协助抢救。

6.??口头医嘱复述一遍无误后执行,保留安瓿瓶以便核对。

7.??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意识、面色、末梢循环、生命体征、尿量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记录。

8.??对患儿及家长给予安慰和关心,减轻其恐惧感。

9.??病情好转后护送住院治疗。

(四)输液反应患儿护理常规1.输液后不适者立即减慢滴数并通知医生。

2.疑为输液反应者马上停药,更换液体及输液插管。

3.立即转入重症监护室以便抢救和观察病情。

4.5.6.7.1.2.3.4.5.1.2.34.遵医嘱用药,应用洋地黄制剂时要按时按量,并观察疗效及副作用;使用利尿剂后应记录24h尿量。

5.控制输液滴数,根据医嘱及病情限制液体量。

6..对患儿及家长给予安慰和关心,减轻其恐惧感。

7.病情稳定后护送住院治疗。

(七)心跳骤停患儿护理常规1.分秒必争,就地实施心肺复苏术。

2.立即通畅气道迅速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去枕,头后仰,松衣扣,抬高下颌角,避免舌根后坠。

急危重症护理学案例1

急危重症护理学案例1

急危重症护理学案例2010级护理本科2班曾秋兰1084思考题一、患者,男性,15岁,在江里游泳时意外溺水,被他人发现后救起。

当时患者剧烈咳嗽、呼吸急促,咳出粉红色泡沫痰,全身皮肤发绀,腹部膨隆。

1、该患者可能发生什么并发症2、如何对该患者进行现场救护3、医院内救护的主要措施有哪些4、该患者的护理要点是什么1.急性肺水肿2.(1)畅通气道:1)倒水处理:可选用下列方法迅速倒出淹溺者呼吸道、胃内积水。

①膝顶法:急救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淹溺者腹部横置于急救者屈膝的大腿上,使头低位,然后用手平压背部,将水倒出。

②肩顶法:急救者抱起淹溺者的腰、腹部,使背部朝上,头部下垂以倒出水。

③抱腹法:急救者从淹溺者背后,双手抱住其腰腹部,使背部在上,头胸部下垂,抖动淹溺者,以倒出水。

2)迅速清除异物:迅速清出口、鼻腔中的污水、污物、分泌物及其他异物,有义齿者取出义齿,并将舌拉出,对牙关紧闭者,可先捏住两侧颊肌然后再用力将口启开,松解领口和紧裹的内衣和腰带,保持呼吸道通畅。

(2)迅速转运迅速转送医院,途中不中断救护。

搬运患者过程中注意有无头、颈部损伤和其他严重创伤,怀疑有颈部损伤者要给予颈托保护。

3.(1)维持呼吸功能给予高流量吸氧,根据情况行气管插管并予机械通气,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2)防治低体温对于冷水淹溺者及时复温对预后非常重要。

可酌情采用体外或体内复温措施。

(3) 纠正低血容量、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淡水淹溺者,应适当限制入水量,及时应用脱水剂防治脑水肿,适量补充氯化钠溶液、浓缩血浆和白蛋白。

(4)对症处理积极防治脑水肿、感染、急性肾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

(5)维持循环功能注意检测有无低血糖现象4. (1)即刻护理措施①迅速将患者安置于抢救室内,换下湿衣裤,注意保暖。

②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高流量吸氧,根据情况配合气管插管并做好机械通气准备。

③建立静脉通路。

(2)输液护理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从小剂量、低速度开始,防止短时间内进入大量液体,加重血液稀释和肺水肿。

溺水病人的急救护理

溺水病人的急救护理
• 判断呼吸5~10S • 无呼吸或濒死呼吸:2~5次人工通气。吹气1S/次。 • 通过有效的人工通气迅速纠正有效缺氧是淹溺急救现场的
关键!
精品课件
胸外按压
• 如果淹溺者对初次通气无反应,应置其于硬平面上开始胸外按压。 • 按压与通气比例30:2 • 成人按压5~6cm。避免肋骨骨折 • 按压频率是100-120次/分 • 如果患者出现呕吐应立即将患者翻转至一侧,用手指或吸吮器等清除呕吐物以
SpO2维持在94%~99%之间。 建议血气分析结果确认氧合通气是否足够。
精品课件
建立静脉通道 •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首选外周大静脉。保持液体通畅,根
据临床监测指标调整输液量、速度和种类。 • 如果是低血压不能被纠正,不管是海水淹溺还是淡水淹溺,
均应给予快速的生理盐水补液。
精品课件
心肺复苏
• 心博骤停者,应给高质量的心肺复苏。 • 尽早除颤 • 心肺复苏同时可给肾上腺素和呼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中枢兴奋药 • 给予标准计量的肾上腺素 • (成人:1mg,IV/IO, 儿童及婴儿:0.01mg/kg
• 1.首先将溺水者尽快救出水面 • 2.开放气道 • 3.人工通气 • 4.胸外按压 • 5.早期除颤
精品课件
现场救护
•溺水者被救起后应立即清理呼吸道,清除口鼻中泥沙污物,呕吐物,取下义齿, 松解衣领、腰带,通畅气道。 •患者救出后,除非有明显的不可逆死亡证据(尸僵、尸斑、断头、腐烂等), 均应立即复苏,并在能够保持按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转送到急诊室进一步治疗。 •不建议常规固定颈椎,应可能影响气道开放,且可常产生并发症延误复苏。 在不可能影响心肺复苏的前提下,尽可能去除湿衣服,擦干身体,防止患者体温 过低(低于32℃)
精品课件

淹溺 病情说明指导书

淹溺 病情说明指导书

淹溺病情说明指导书一、淹溺概述淹溺(drowning)又称溺水,是指人淹没于水或其他液体中,反射性引起喉痉挛和(或)呼吸障碍,引起窒息和缺氧,使机体处于危急状态。

临床表现常见有呼吸暂停、心搏减弱、血压下降、呕吐、神智丧失、抽搐等。

由于淹溺极容易造成缺氧,引起呼吸和心搏停止,进而导致死亡,因此,对溺水者必须尽快行心肺复苏术(CPR),并启动急救医疗救助系统。

英文名称:drowning其它名称:溺水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理化因素引起的疾病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无遗传性发病部位:头部,咽喉,颈部,气管,胸部,肺脏常见症状:呼吸暂停、心搏减弱、血压下降、呕吐、神智丧失、抽搐主要病因:与不会游泳、不慎落水、投水自杀、洪水灾害等因素有关检查项目:体格检查、动脉血气分析、尿常规、血常规、生化全项、凝血功能检查、心电图检查、X 线检查、MRI 检查重要提醒:淹溺极容易造成缺氧,由此导致呼吸和心搏停止而致死亡,对溺水者必须尽快行 CPR,并启动急救医疗救助系统。

临床分类:1、根据浸没介质不同分类(1)淡水淹溺:约90%淹溺者发生于淡水(江河、湖泊或池塘),其中50%在游泳池。

淡水较血浆或其他体液渗透压低。

浸没后,通过呼吸道或胃肠道进入体内的淡水迅速吸收到血液循环,使血容量增加。

严重者引起溶血,出现高钾血症和血红蛋白尿。

淡水吸入还可引起肺损伤,影响气体交换,造成全身缺氧。

(2)海水淹溺:海水是高渗透压性液体,当海水吸入肺泡后,使血液中的水分大量进入肺内,以造成严重的肺水肿。

可出现高钠、高氯、高钙等电解质紊乱。

随着动脉血压的严重降低,心肌因缺氧等出现心力衰竭,终至停搏。

2、根据淹溺的时间和程度分类(1)轻度淹溺:落水片刻,患者仅吸入或吞入少量的液体。

症状较轻。

(2)中度淹溺:溺水1~2分钟,患者因不能耐受缺氧而吸入大量水分,75%的患者产生肺水肿。

淹溺患者的护理—淹溺病人的护理

淹溺患者的护理—淹溺病人的护理

淹溺可分为: 1.干性淹溺是指人入水后, 因受强烈刺激(惊慌、恐惧、骤然寒冷
等),引起喉痉挛,以致呼吸道完全梗阻,导致窒息死亡。呼吸道 和肺泡很少或无水吸入,约占淹溺者10%。当喉头痉挛时,心脏 可反射性地停搏,也可因窒息、心肌缺氧而致心脏停搏。
2.湿性淹溺 湿性淹溺是肺内吸入大量水分,充塞呼吸道和肺泡, 而导致窒息。呼吸道内的水迅速经肺泡吸收到血液循环,病人数 秒后神志丧失,继之发生呼吸停止和心室颤动,约占淹溺者的 90%。
(二)一般护理:更换衣物、保暖、保持呼吸道畅通、生活护理 (三)病情观察:神志、尿量、生命体征等 (四)治疗配合 1.复温护理:脱去湿冷的衣服,用干爽的毛毯包裹全身或置于温暖 环境中给予复温。其他复温方法有热水浴法、温热林格液灌肠法等。 注意复温速度不能过快。
(四)治疗配合 2.输液护理: ①对淡水淹溺者应严格调节静脉输液速度,从小剂量、低速度开始, 避免短时间内输入大量液体,加重血液稀释程度; ②在海水淹溺者出现血液浓缩症状时,可输入5%葡萄糖或血浆液体 等,切忌输入生理盐水。
有些患者由于发生了喉痉挛或呼吸暂停,气道内并没有吸入水分。 用吸引以外的任何去除气道内水分的方法(如海姆立克氏手法)是没有必
要的,并可能存在潜在危险,如胃内容物返流造成气道异物窒息。
(一)紧急救护 4.心肺复苏 • 淹溺患者的核心病理是缺氧,尽早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优先于胸外按压。
基础生命支持应遵循A-B-C-D顺序, 即开放气道、人工通气、胸外按压、 早期除颤。
●上岸后立即清理患者口鼻的泥沙和水草,用常规手法开放气道。 ●不应为患者实施各种方法的控水措施,包括倒置躯体或海姆立克氏手法 (Heimlich maneuver )。 ●开放气道后应尽快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溺水的急救护理常规

溺水的急救护理常规

溺水的急救护理常规
溺水是指人体不慎落水或因其他原因导致无法自由呼吸,进而
引起窒息甚至死亡的情况。

当遇到溺水紧急情况时,正确的急救护
理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规的急救护理步骤:
1. 确保自身安全:在进行任何急救护理之前,确保自己的安全。

考虑到溺水的风险,尽可能保持距离,如果有必要,使用救生器材
进行救援。

2. 拨打紧急在进行急救护理之前,立即拨打紧急电话(如110)报警,并告知现场的详细情况。

及时通知专业救援人员可以提高溺
水者的生存几率。

3. 营救溺水者:如果自身条件允许,尽快将溺水者从水中营救
出来。

使用适当的救生器材,如救生圈、救生索等。

避免直接接触
溺水者的身体,以防止双方错误饱含而导致危险事件发生。

4. 评估呼吸和循环:一旦将溺水者救出水面,立即评估其呼吸和循环情况。

检查是否有意识和自主呼吸。

如果溺水者没有呼吸或心脏停止跳动,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CPR)。

5. 开展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是关键的急救护理步骤。

按照CPR 的正确步骤,提供适当的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如果不熟悉CPR,可以通过紧急电话求助专业人员,或参加过相应培训的人士指导。

6. 获取专业救援:尽快通知专业救援人员的到来,以确保溺水者获得更高水平的医疗救治。

在等待救援人员到达的过程中,持续进行心肺复苏和其他急救措施。

这些是溺水的急救护理常规步骤,但请注意,具体情况可能各不相同。

在实施急救护理时,确保自身安全和尽快寻求专业帮助至关重要。

请参考相关资源和培训,以增加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溺水抢救护理常规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询问溺水时间、地点、水源性质,检查有无合并外伤。

2.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神志、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了解室息的程度。

3.评估尿量,注意有无血尿、少尿或无尿。

二、护理措施
1.迅速脱离险境。

2.对于心跳、呼吸停止者,立即行心肺复苏术。

3.对于有心跳、呼吸者,即刻清理口腔异物,去除呼吸道内积水、分泌物等,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必要时气管插管,适当呼吸支持。

4.迅速建立静脉通路,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遵医嘱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防治肺、脑、肾等并发症。

5.遵医嘱采用低温、人工冬眠、高压氧等治疗,保护脑组织。

6.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生命体征、神志、瞳孔、皮肤和尿液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7.换下湿衣服,注意保暖,做好复温护理。

三、健康教育
1.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2.对有自杀念头者,做好家属思想工作,取得社会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