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椰子糖溶解的研究
【科学】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6.加快溶解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6.加快溶解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知识:会溶解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大小(即物体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进行研究活动,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能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教学重点】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理解加快溶解的方法。
【教学难点】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变量与不变量的控制。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量杯一个,玻璃杯4只、竹棒一根、热水、冷水、维生素B21颗。
小组准备:玻璃杯6只、搅拌棒1根、30毫升冷水、热水若干份、食盐6份、水果糖1份、记录纸1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今天,于老师能和大家一起上科学课,我感到很高兴,听说我们班的同学各个都非常聪明,而且喜欢动脑,愿意给各位听课的老师展现一下吗?同学们请看,老师这里有30毫升凉水,1颗药,想想如果我把这1颗药片放入水中,药片会怎样?(融化、溶解)板书:溶解二、实验验证,明白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了解对比实验的方法。
1、我们看,杯子里的药片溶解的很慢,现在老师想让药片溶解的快点,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学生回答:搅拌、加热水、弄碎。
老师伺机板书:搅拌、温度、颗粒大小)2、刚才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好的方法,这只是一个大胆的猜测,那么如何验证这些猜想是正确的呢?(通过实验)好,那我们今天就当一回小小科学家,亲自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一)以搅拌实验为例,探讨实验方法。
师:同学们请看书,那么做这个实验需要几个烧杯呢?师:为什么要用两个烧杯呢?(便于比较)师:不错,这位同学说的非常对,这就是科学学科经常运用的一个实验方法——对比实验(板书)大屏幕出示定义师:这节课我们就运用对比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
请看大屏幕搅拌实验的要求,找出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出示(课件)相同条件:1.水量相同2.水温相同3盐量.相同4.同时加入5.观察时间相同。
融化糖块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融化糖块的原理。
2. 掌握融化糖块的方法。
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糖块是一种固体,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糖块会从固态转变为液态。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使糖块内部分子运动加剧,分子间的吸引力减弱,从而使糖块从固态转变为液态。
三、实验材料1. 糖块2. 烧杯3. 酒精灯4. 温度计5. 研钵6. 玻璃棒7. 水浴锅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糖块放入研钵中,用研杵将其研成粉末状。
2. 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放入水浴锅,将水浴锅置于酒精灯上加热。
3. 待水浴锅中的水温升至约70℃时,将研好的糖粉倒入烧杯中。
4. 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糖粉,使其充分溶解于水中。
5. 观察糖块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记录溶解时间。
6. 当糖块完全溶解后,停止加热,待溶液冷却至室温。
7. 将冷却后的溶液倒入烧杯中,观察糖块的溶解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在实验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糖块逐渐溶解。
这说明糖块在加热过程中,分子运动加剧,分子间的吸引力减弱,从而使糖块从固态转变为液态。
2. 在实验过程中,溶解时间约为5分钟。
这说明在一定温度下,糖块的溶解速度是相对较快的。
3. 在实验结束后,将冷却后的溶液倒入烧杯中,糖块已经完全溶解。
这说明在室温下,糖块仍然可以溶解。
六、实验结论1. 糖块在加热过程中会从固态转变为液态。
2. 在一定温度下,糖块的溶解速度是相对较快的。
3. 在室温下,糖块仍然可以溶解。
七、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对融化糖块的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融化糖块的方法。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观察、分析问题,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6.加快溶解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6.加快溶解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探索“加快溶解”的过程中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的科学探究过程。
2.引导学生在“哪一块食盐溶解得快”的活动中,经历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探究过程,并认识影响物体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几个因素。
3.引导学生在研究活动中大胆设想,精心设计,并能控制实验条件,用对比法的原理进行科学的验证过程。
教学重点经历利用对比的方法验证肥皂溶解速度变化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明确实验中的变量和不变量,经历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探究过程。
教学方法实验操作,小组合作探究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小组用)筷子、玻璃杯、热水和冷水、小刀、糖块、肥皂、表、食盐、汤匙、水槽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一杯纯净水,请一位学生上来喝一喝,说说水的味道。
2.在纯净水中加入两个糖块,马上让这位学生再喝一喝,说说现在水的味道。
3.教师设问:加了两块糖,水为什么还不是很甜呢?4.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
5.教师提出探究的任务:你有什么办法能加快糖块在水中的溶解呢?师随机板书课题:怎样加快溶解。
二、新课学习1.探究哪块糖溶解得快(1)教师设问:你们提到的方法真的都能加快糖块溶解的速度吗?你有办法让人信服呢?(2)学生提出自己的设想。
(3)教师设问:如果把热水、搅拌和切碎几种方法综合起来实验,能说明每种方法都有加快糖溶解速度的作用吗?(4)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
(5)教师再设问:要看清每种方法是否加快了溶解,加快了多少时间?你们觉得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6)学生小组讨论。
(7)学生交流,提出要用冷水与热水、搅拌与不搅拌、切碎与不切碎的对比方法。
(8)引导学生注意对比实验中的注意点。
①教师设问:比方冷水与热水的对比实验中,你们认为哪些条件要相同,哪些条件必须不同呢?②学生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设想。
③教师再次设问:另外两个对比实验中,你们认为哪些条件要相同,哪些条件必须不同呢?(9)在选择基础上协调成4个组做搅拌与不搅拌的比较;4个组做切碎与不切碎的比较;4个组做热水与冷水的比较。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怎样加快溶解》教学实录

怎样加快溶解教学实录【教学目标】科学探究:能自己设计实验验证加快物质溶解的方法。
经历“问题—假设—实验—结论”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科学知识:知道通过加热、搅拌、研碎等方法能使物质溶解得更快。
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同学合作进行研究活动,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注意倾听他人的看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对比实验,理解加快溶解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对比实验来验证加快溶解的方法。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一杯凉开水,冰糖器材超市(供小组自由选择):①小锤3—5把,裁好的白纸若干②筷子若干③一瓶热水每组材料:①一瓶水(学生准备)② 3个烧杯,白砂糖(用燃烧皿盛放),药匙2把二、教学实录:(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师:老师这有一杯凉开水,我在里面放几块冰糖,请一位同学来尝一尝。
生:一点也不甜。
师:我放了这么多冰糖,为什么不甜呢?生:因为这些冰糖还没有溶解。
师:如果我想在短时间内喝到一杯很甜的糖水,你有办法让糖快点溶解吗?生:可以搅拌糖水。
师板书:搅拌生:还可以把糖事先研碎。
师板书:研碎还有什么办法?生:还可以加热。
师:怎么加热?生:就是把水烧开,然后把热水倒进杯子。
师:哦,你是说直接用热水。
板书:用热水师:还有别的方法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怎样加快溶解?板书课题:怎样加快溶解(二)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探究。
1、以搅拌实验为例,师生交流,探讨实验方法。
师:刚才同学们提到的这些方法只是一些猜测,在科学课上我们要用实验来验证。
为了实验效果更加明显,我们这节课用白砂糖(大粒砂糖)做实验(出示:白砂糖)。
下面我们就以搅拌为例,大家说一说,你如何来做这个实验。
生:先把白砂糖放进烧杯,然后往烧杯里倒水,再用筷子搅拌。
师:哦,你是这样想的,其他同学有什么问题吗?师:同学们,如果有两个同学小明和小红,我说小明跑得快,怎么证明?生:让他们俩比一比就知道了。
师:对呀,那怎么知道搅拌能使溶解更快呢?生:要用两个烧杯。
师:怎样做这个实验?生:先把两个烧杯都倒上水?师:倒多少都行吗?生:要一样多。
《加快溶解》科学教学PPT课件(4篇)

3、那怎么样才算溶解呢? (颗粒变小、消失直到最后看不见了)
4、我想尽快喝到糖水,你们有没有办法让糖块快速溶解使糖水变甜呢? 有什么办法?
5、压碎和谁比溶解的快?(不压碎) 搅拌和谁比溶解的快?(不搅拌) 加热和谁比溶解的快?(不加热)
6.师:这些都还只是我们利用生活经验而做出的猜想,怎么才能知道这 两个猜想是否正确? (实验)这节课我们就用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溶解的快与慢。
实验记录
碾碎与溶解快慢的关系实验记录
项目
溶解得 溶解得
快
慢
1号杯碾 碎
2号杯不 碾碎
我们的 碾碎可以加快溶解 发现
总结 如果要让食盐更快地溶解在水中,怎么做?
搅拌
加热
碾碎
拓展 人们在生活中是怎样应用加快溶解的方法的?
谢谢
《加快溶解》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小学科学三年 级上册第一单元《水》的第6课《加快溶解》。下面我将 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 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 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板块五、拓展 请在生活中继续寻找加快溶解的方法。 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加快食盐溶解的方法有哪些? 2.影响食盐溶解快慢的因素不止两个,你们还想做实验研究其它影响食 盐溶解快慢的因素吗?
板块六、总结 1.通过今天的实验研究,你们学到了什么? 2.这里有100ML水,我想把这5颗糖都放下去,这5颗糖会不会都能溶 解,如果会,我再放5颗、10颗、15颗,它们还会溶解吗?
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重视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 学习的过程。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 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热情。
让水果糖快速溶化

龙源期刊网
让水果糖快速溶化
作者:
来源:《学苑创造·A版》2010年第02期
两颗水果糖,两杯冷水,线绳。
1找两颗同样的水果糖,两杯冷水。
2将一颗糖扔进一杯水中,它很快就会沉底;把另一颗糖用线绳拴住,吊在另一杯水中间,仔细观察,两颗糖哪颗溶化得更快?
两颗糖的大小一定要相同,而且应该是同一个品牌。
吊在水中间的糖块几分钟就化完了,而这时沉底的那颗才化了一小部分。
有趣的是,在吊糖的那个杯子里,下半杯浑浊的糖水和上半杯透明的清水,界线非常鲜明。
魔法揭秘。
水溶解糖科学实验报告

水溶解糖科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探究糖在水中的溶解性质,并了解溶解过程中温度和糖溶解量的关系。
实验原理:糖是一种极易溶解于水的物质。
溶解过程中,水分子与糖分子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使得糖分子逐渐离开原来的固态结构,并散布在水分子中。
水分子由于其极性,能够与糖分子之间形成氢键。
随着溶解过程的进行,糖分子逐渐被水分子包围,达到均匀分散的状态。
实验材料:- 白砂糖- 蒸馏水- 试管- 温度计- 量筒- 搅拌棒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干净的试管,并使用量筒准确地加入50 mL蒸馏水。
2. 使用温度计测量蒸馏水的初始温度,并记录下来。
3. 将试管放入恒温槽中,使温度保持在恒定的数值。
4. 将适量的白砂糖加入试管中,并用搅拌棒充分搅拌,直到糖完全溶解。
5. 检查溶液是否呈透明状态,如果有残渣或悬浮物,可以使用过滤器进行过滤。
6. 记录糖溶解所需的时间,并记录下溶解后的溶液的温度。
7. 重复上述步骤,分别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记录和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在不同温度下,糖的溶解性质有所不同。
1. 随着温度的升高,糖的溶解速度显著增加。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可以增加水分子动力能,使水分子更具活性,有更多能量与糖分子作用,促进糖分子离开晶体结构并溶解于水中。
2. 在相同的溶剂质量下,在高温下,溶解度会明显提高。
这是因为热量能够增加水分子的平均动能,使水分子更具扩散能力。
3. 溶解糖的最终温度也受到影响。
温度较高时,糖溶解后的溶液温度也会升高;而温度较低时,溶解后的溶液温度则较低。
4. 在一段时间内,高温下能够溶解更多的糖。
而低温下溶解度较低。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水中的糖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可以迅速溶解于水中,在高温下溶解速度更快。
2. 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低温下溶解度较低。
3. 温度的改变会对糖溶解后的溶液温度产生影响。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中应注意安全,避免将试管直接放在高温或低温的平台上,避免烫伤或冻伤。
研究影响水果糖溶

搅拌
碾碎
我的说课就到这里结束了,希望 各位老师能多多给我提意见,指出 我的不足,让我加以改正,提时常会接触到冲盐 水、泡豆浆等溶解现象,已经有了一定的生 活经验。在上个影响食盐溶解的因素中,学 生已经对影响溶解的因素有一定的认识,再 谈论吃糖快慢,进而引发了探究影响水果糖 溶解因素的兴趣。而且在上个实验中已经初 步体验的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为这个的实 验探究奠定了基础。四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 进行分组合作与交流,对科学实验有较强的 兴趣,对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十分感兴趣。
三、实验类型:演示 分组 定性 比较 观察 操作 科学目的:研究影响水果糖溶解的因素 四、实验的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实验教学内容及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我确定了本实验的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 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二)科学能力:掌握设计研究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里溶解的 因素实验的方法,初步学会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活动过程。 (三)科学态度:体会科学实验的趣味性和严谨性,认真仔细的 观察实验结果 教学重点:探究影响水果糖溶解快慢的因素 教学难点:掌握水果糖在水里溶解的研究实验变量的控制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2个烧杯、玻璃棒、冷水、热水、食盐、 水果糖
二、设计方案,拓展探究 1)在讨论后,老师分给每个小组一粒水果糖,请学生思考水果糖 在水里的溶解的影响因素。怎么设计实验和影响因素大致有哪些? 结合上半节课实验的。 【设计意图】同学们各抒己见后,结合上个实验,学生会自然地 想到用刚刚学会的搅拌、热水和捣碎的方法。并结合上半节课老师 示范的实验过程设计实验。让同学学会自主的设计实验。 3)同学讨论后,老师总结实验方法,分组实验:对水果糖在水 里溶解的假设三个因素,水温,搅拌,碾碎进行试验。 【设计意图】经过前面食盐实验的学习操作后,学生将根据控制 变量法,已经能较快的设计出实验方案。老师总结实验方法给同学 的实验设计肯定和纠正。 4)老师在实验时观察同学仪器使用方法和提醒注意点(如一定 要同时,一定要等量,将实验现变量的控制等)。 【设计意图】老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提醒同学,让学生经历了比 较科学、规范的对比实验活动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快椰子糖溶解的研究
京兆小学四(1)班:贺郡最近,我们在科学课学习了“溶解的快与慢”,为了进一步了解怎样才可以加快椰子糖的溶解。
我们进行以下的实验:
加快椰子糖溶解的研究材料:三只500ml烧杯,一支温度计,两个三脚架,一个搅拌棒,酒精灯和三颗椰子糖。
首先,我们把三个烧杯里面倒500毫升的常温水,每个烧杯各放一颗椰子糖,我们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全部都是27摄氏度。
刚才开始,三个烧杯的椰子糖的溶解的速度没有明显的差异。
然后,我们给把两个烧杯的加热,并对其中一个烧杯的水搅拌。
大约过了两分钟,加热烧杯的水达37摄氏度,我发现加热并搅拌中烧杯中的水颜色接近淡黄色了,杯子里的糖都渐渐溶解了。
原来水果糖是比较大的,现在已经缩小了一圈;只加热不搅拌的烧杯中的水颜色底部淡黄色的,上面的水仍然是清的;只加常温水的水还是清的,只是浑浊了一点点。
接着过了六七分钟,三杯玻璃杯里的水果糖都变小了。
大概过了8分钟,加热且搅拌过的椰子糖的体保积明显缩小了;只加热的烧杯中椰子糖也缩小;而常温水中椰子糖只是缩小一点点。
当水温升到47摄氏度时,搅拌加热的椰子糖溶解的非常快了,杯中露出气泡,加热的椰子糖也快了一点,杯中小量的气泡露出;唯独常温水下的椰子糖没什么变化。
大约10分钟后,常温水的水果糖还剩半个大拇指大小;加热的椰子糖还剩一点点的;加热并搅拌的糖已经完全溶解了。
通过这次实验,我知道了椰子糖溶解的快慢与糖的体积,水的温度,和是否搅拌
的有关。
加热且搅拌这时椰子糠水里溶解的最快。
加热水不搅拌糖在水里溶解相对慢一些。
不过只加常温水糖在水里溶解的是十分慢,并且速度还与椰子糠体积大小有关,体积越大,溶解越慢,反之就快。
我想:科学在我们身边处处可见。
我们离不开科学,就像鱼儿离不开水。
让我们一起探索科学中的秘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