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定或校准结果的能力验证方法及实例分析
检验检测机构设备检定和校准结果确认方法研究

检验检测机构设备检定和校准结果确认方法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检验检测机构设备检定和校准结果确认方法,以提高检测准确性和可靠性。
我们对设备的检定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各种常用的检定技术和参数。
接着,我们对设备的校准方法进行了系统总结,探讨了校准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随后,我们详细讨论了结果确认方法,包括数据处理和报告编制等方面。
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部分,我们提出了一套系统性的实验流程,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成果并展望了未来的技术推广前景,希望本研究能为检验检测机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提高其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关键词】检验检测机构、设备检定、设备校准、结果确认、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结论总结、研究展望、技术推广前景、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1. 引言1.1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经济的持续进步,检验检测工作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产品质量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检验检测机构在贯彻执行《计量法》的积极开展设备检定和校准工作,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操作中,检验检测机构在设备检定和校准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随着检验检测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相关设备的检定和校准方法也需要不断优化和改进,以适应不同领域的检测需求。
研究并确定更为科学有效的设备检定和校准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结果确认在检验检测工作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保障检测结果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目前对于结果确认方法的研究还比较薄弱,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和完善。
本研究旨在针对检验检测机构设备检定和校准方法以及结果确认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为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研究也将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检验检测机构设备检定和校准结果确认方法,旨在提高检验检测机构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系统研究不同的检定和校准方法,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以寻找最佳的实践方法。
品检中的校准和验证方法

品检中的校准和验证方法在品质控制领域中,校准和验证是两个关键的步骤,它们帮助企业确保其产品和服务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校准指的是调整或修正测量设备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而验证则是通过对已校准设备的确认,以验证其符合预期要求。
本文将探讨品检中的校准和验证方法。
我们来讨论校准方法。
在品检中,校准的目的是衡量设备的准确性并进行修正。
它确保测量设备能够提供可靠的数据,以便进行准确的品质评估。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校准方法:1. 标准品校准法:此方法使用一个已知精确度的标准品作为参考来校准设备。
例如,在温度测量方面,可以使用已知温度的标准温度计来校准其他温度计。
通过比较被测量设备的读数与标准品的读数,可以确定需要进行的修正。
2. 标准回溯法:此方法通过将设备的测量结果与来自已校准设备(硬件或软件)的已知测量结果进行比较来进行校准。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复杂的设备,如机器视觉系统或电子测试设备。
通过监控和比较不同设备的测量结果,可以检测到任何偏差并进行校准。
3. 内部校准法:在这种情况下,校准是通过设备内部的自动校准程序进行的。
这些程序使用内部传感器来检测和调整设备的测量性能。
内部校准法通常用于相对较简单的设备,如温度计和压力计。
通过内部校准,设备能够自动进行修正,确保其准确性。
与校准相对应的是验证方法。
验证是确认已经校准的设备是否符合预期要求的过程。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验证方法:1. 重复性验证:通过重复测量相同样本来验证设备的重复性。
该方法旨在确定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通过比较不同测量的结果,可以评估设备的重复性水平。
2. 中间检验验证:此方法用于确认设备在连续使用中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采取周期性的中间检验来检测设备是否出现任何漂移或变化。
这种验证方法有助于提前发现并纠正潜在的测量问题。
3. 确定性验证:这是一种全面的验证方法,旨在评估设备的整体性能。
它涉及使用已知标准样品对设备进行各种测试,以确认其准确性和一致性。
确定性验证通常由第三方机构或认证机构进行,以确保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检验检测机构设备检定和校准结果确认方法研究

检验检测机构设备检定和校准结果确认方法研究检验检测机构是负责对产品、设备、材料等进行检验、检测的部门,而设备检定和校准则是保证检验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手段。
设备检定和校准结果确认方法的研究对于提高检验检测机构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设备检定是指通过比对被测量设备与标准设备之间的测量结果,来评定被测设备的准确度。
检定方法包括直接比较法、间接比较法、标准值法等,具体采用哪种方法需要根据被测设备的特点和检定要求来确定。
对于长度测量设备的检定,可以采用直接比较法,即将被测设备与标准设备同时进行测量,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
检定结果可以通过测量结果的偏差和不确定度等指标来表达,以评估被测设备的准确度。
设备校准是指通过调整被测设备的参数或特性,使其能够符合预定的规范要求。
校准方法一般包括标准校准法、比较校准法、回归校准法等。
标准校准法是将被测设备与标准设备进行比较,通过调整被测设备的参数使其与标准设备一致。
比较校准法是将被测设备与已知精度的测量设备进行比较,通过调整被测设备的参数使其与已知设备一致。
回归校准法是通过对被测设备进行多次测量,建立回归方程,通过对方程参数的调整使被测设备符合规范要求。
校准结果可以通过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和可重复性等指标来表达,以评估被测设备的校准效果。
设备检定和校准结果确认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检定和校准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二是对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估和确认。
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可以采用统计学方法,如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相关系数等,以得到结果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可靠性评估和确认方法可以采用不确定度评定法,通过计算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来评估结果的可靠性。
不确定度包括类型A不确定度和类型B不确定度,其中类型A不确定度通过重复测量来评估,类型B不确定度通过其他方法来评估,如参考文献、经验资料等。
最终可通过计算不确定度的合成来得到结果的不确定度范围。
设备检定和校准的结果确认是保证检验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因此需要研究相应的方法和技术。
0.01级三相电能表标准装置检定或校准结果的不确定评定实例分析

第9次 +0.0004 -0.0025
第10次 +0.0004 -0.0025
ε(%) -0.00053 -0.00226
s(%) 0.0001 0.0001
s(%) 0.0004 0.0004
表4 A 类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温度 :20.4℃ 湿度 :49%RH 频率 :50.0赫兹
接线方式 量程
本文结合实际工作中测得真实数据,对0.01级 标准电能表及其配套设备组合而成的电能表标准装 置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反应其真实的测量能力。
1 检定或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测量不确定度是根据所用到的信息,表征合理 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 参数,是对测量结果可能误差的度量,是定量说明 测量结果质量好坏的一个参数,也是评判实验室检 测质量控制水平的依据之一。
脉冲常数(imp/kWh)
电压
电流
三相四线 自动
1.0E+8
3×220/380V
3×5A
三相三线 自动
1.0E+8
3×2100V
3×5A
功率因数
1.0 0.5L 1.0 0.5L
sn(%)
0.0001 0.0001 0.0004 0.0005
u0(%)
0.0000 0.0000 0.0001 0.0001
γ
=
m0 − m
m
×
100
+
γ
0
式中,γ0为标准表或校准 / 检定装置的已定系 统误差 (%),不需更正时 γ0=0。m 为实测脉冲数。 m0为算定(或预置)的脉冲数。
测量标准及被试表的技术参数见表1、表2。
表1 测量标准技术参数表
序号
检验方法验证检验方法确认实例

检验方法验证检验方法确认实例验证方法和确认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工具,用于确定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验证方法是通过实验证据来证明其中一种假设或理论的正确性,而确认方法是通过重复实验来验证前面的研究结果是否可靠。
对于不同的科学领域和实验目的,验证方法和确认方法的选择会有所不同。
下面是两个实例来说明验证方法和确认方法的具体应用。
实例一:验证方法的应用假设我们要验证一个新的药物对其中一种疾病的治疗效果。
我们可以设计一个随机对照试验,将患有该疾病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新药物的治疗,另一组接受传统治疗或安慰剂。
然后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测量,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以确定新药物是否能够显著提高病人的健康状况。
在这个实验中,验证方法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假设提出:假设新药物具有治疗效果。
2.实验设计:设计随机对照试验,确保两组病人的分配是随机的,以减少偏差的可能性。
3.数据收集:收集病人的相关数据,如病情变化、生物标志物等。
4.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5.结果解释: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判断新药物的治疗效果是否能够达到原来的假设。
通过验证方法,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确定新药物是否具有治疗效果。
然而,即使验证方法得出了积极的结果,我们仍需进一步进行确认,以确保验证结果的可靠性。
实例二:确认方法的应用在前面的实例中,假设我们已经通过验证方法验证了新药物的治疗效果。
现在我们想要确认这个结果的可靠性,以确保它不是由于偶然因素所造成的。
确认方法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重复实验:重复之前的实验,使用相同的实验设计和方法,但可以针对更大的样本量或不同的实验对象进行复制实验。
2.统计分析:对重复实验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与前一验证实验的一致性。
3.文献回顾:回顾相关的文献,查找前人的研究结果和观点,以了解是否有其它实验结果支持或反对当前验证实验的结果。
4.多中心研究:将实验扩展到多个中心进行,从而验证结果在不同环境下的适用性和一致性。
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方法

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方法以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方法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检定和校准是非常重要的步骤,用于验证仪器设备或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验证方法,以确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正确性。
一种常见的验证方法是重复性测试。
重复性测试是通过多次测量同一物理量来评估仪器设备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在进行重复性测试时,应尽量保持相同的测量条件,并对每次测试的结果进行记录和比较。
如果多次测量结果相差不大且符合预期的标准范围,则可以认为仪器设备的重复性较好。
准确度检验也是一种常用的验证方法。
准确度检验旨在评估仪器设备的测量结果与已知真值之间的差异。
通常,可以通过与已知标准或参考值进行比较来进行准确度检验。
例如,对于温度计的校准,可以将其与已知准确的温度标准进行比较,以确定其准确度。
线性度检验也是一种重要的验证方法。
线性度检验用于评估仪器设备在不同测量范围内的测量线性性能。
一般来说,线性度检验可以通过在不同测量范围内进行一系列测量来完成。
然后,将测量结果与已知线性标准进行比较,以评估仪器设备的线性度。
稳定性检验也是验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重要方法之一。
稳定性检验用于评估仪器设备的长期使用性能和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通常,稳定性检验可以通过在一段时间内连续进行测量来完成。
然后,分析测量结果的变化情况,以确定仪器设备的稳定性。
与其他已知准确的仪器设备进行比较也是一种有效的验证方法。
通过与已知准确的仪器设备进行比较,可以评估待验证仪器设备的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比较时,应尽量保持相同的测量条件,并对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比较。
统计分析也是验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评估测量结果的误差范围和置信度。
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均值、标准差、方差分析等。
通过统计分析,可以更全面地评估检定或校准结果的可靠性。
验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方法有很多种。
通过重复性测试、准确度检验、线性度检验、稳定性检验、与其他仪器设备比较以及统计分析等方法,可以确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方法

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方法以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方法为标题,写一篇文章在科学研究和工程领域中,检定和校准是非常重要的步骤,用于验证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然而,仪器设备的检定或校准结果本身也需要进行验证,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信度。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验证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方法。
一、重复性验证重复性验证是一种常见的验证方法,用于评估同一台仪器设备在相同条件下的重复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在进行重复性验证时,需要选择一组样本,并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多次测量。
然后,通过计算测量结果的方差或标准差来评估重复性。
如果重复测量结果的方差或标准差较小,则说明仪器设备的重复性较好,结果较为可信。
二、准确度验证准确度验证是用于评估仪器设备测量结果的接近程度的一种验证方法。
在进行准确度验证时,需要选择一组已知浓度或已知值的样本,并使用该仪器设备进行测量。
然后,将测量结果与已知值进行比较,通过计算误差或偏差来评估仪器设备的准确度。
如果测量结果与已知值的误差较小,则说明仪器设备的准确度较高,结果较为可靠。
三、灵敏度验证灵敏度验证是一种用于评估仪器设备对测量目标变化的敏感性的验证方法。
在进行灵敏度验证时,需要选择一组不同浓度或不同值的样本,并使用该仪器设备进行测量。
然后,通过分析测量结果与浓度或值之间的关系,来评估仪器设备的灵敏度。
如果测量结果能够准确地反映浓度或值的变化,且变化越大测量结果的差异越明显,则说明仪器设备的灵敏度较高,结果较为可靠。
四、线性范围验证线性范围验证是一种用于评估仪器设备在一定浓度或值范围内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的验证方法。
在进行线性范围验证时,需要选择一组不同浓度或不同值的样本,并使用该仪器设备进行测量。
然后,通过分析测量结果与浓度或值之间的线性关系,来评估仪器设备的线性范围。
如果测量结果能够准确地反映浓度或值的变化,并且变化范围越大测量结果的线性关系越好,则说明仪器设备的线性范围较广,结果较为可信。
报告中的数据验证和校准方法

报告中的数据验证和校准方法引言:在科学研究中,数据验证和校准是确保实验结果可信性和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实验流程、数据验证、数据校准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并提供相关方法和技巧。
一、实验流程中的数据验证与校准1. 数据源的验证在实验开始前,首先要验证数据源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这可以通过检查数据的来源、采集方式和记录过程来实现。
例如,在实验中使用的仪器设备应经过校准并具有合法的认证。
2. 数据采集过程的验证数据采集过程中存在多种误差来源,如仪器误差、操作员技术等。
为了减小这些误差,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对仪器进行定期校准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 培训操作员并建立标准操作程序,提高操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3. 数据记录和传输的验证数据记录和传输环节也容易引入错误。
为了减小或避免这些错误,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使用电子数据记录系统,减少手工操作和人为误差。
- 数据传输过程中,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可以使用校验和等方式进行验证。
二、数据验证的方法1. 内部验证内部验证是通过比较实验室内部数据的一致性来验证数据的准确性。
常用的方法有:- 对数据进行逻辑检验,例如两次测量结果之间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差异。
- 使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例如计算变异系数、相关系数等。
2. 外部验证外部验证是通过与其他实验室或已有的准确数据进行比对来验证数据的准确性。
常用的方法有:- 与其他实验室进行联合实验,比对实验结果。
- 与已有的标准数据进行比对,例如使用参考物质、标准曲线等。
三、数据校准的方法1. 仪器校准仪器校准是保证实验仪器读数准确的重要环节。
常用的方法有:- 使用标准样品进行仪器校准。
- 定期进行仪器的零点校准和灵敏度校准。
2. 数据修正数据修正是通过对已有数据进行调整,使其更加准确。
常用的方法有:- 根据实验条件和环境因素对数据进行修正,例如温度、压力等修正。
- 使用修正系数对数据进行修正,例如校正因子、修正曲线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期㊀气象水文海洋仪器㊀㊀N o .32019年9月㊀M e t e o r o l o g i c a l ,H y d r o l o gi c a l a n d M a r i n e I n s t r u m e n t s ㊀㊀S e p.2019收稿日期:2018G09G25.作者简介:张佳佳(1982),女,硕士,副研级高工.主要从事计量检定工作.检定或校准结果的能力验证方法及实例分析张佳佳,梁如意,朱庚华,武春爱,盛高珊(河北省气象技术装备中心,石家庄050021)摘㊀要:文章介绍了检定或校准结果验证的两种方法,给出不同方法的选用原则.同时,就实验室日常验证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到结果验证不合格的原因,并给出操作实例进行验证.采用传递比较法,对露点仪的检定结果进行能力验证,得出更普遍适用的检定或校准结果的能力验证方法.关键词:检定或校准;能力验证;比对法;传递比较法;不确定度中图分类号:T B 9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6G009X (2019)03G0031G03M e t h o d s o f c a p a b i l i t y ve r if i c a t i o na n d e x a m p l e a n a l ys i s o nv e r i f i c a t i o no r c a l i b r a t i o n r e s u l t s Z h a n g J i a j i a ,L i a n g R u y i ,Z h uG e n g h u a ,W uC h u n a i ,S h e n g Ga o s h a n (H eb e iM e t e o r o l o g ic a lT e c h n o l o g y E q u i p m e n tC e n t e r ,S h i j i a z h u a n g 050021)A b s t r a c t :T h i s p a pe r i n t r o d u c e s t w ov e r if i c a t i o n m e t h o d s f o rv e r i f i c a t i o no rc a l i b r a t i o nr e s u l t s .T h es e l e c t i o n p r i n c i p l e s o f d i f f e r e n tm e t h o d s a r eg i v e no u t .A t th e s a m e ti m e ,i t a n a l yz e s t h e p r o b l e m s t h a t o f t e no c c u r i n t h e d a i l y v e r i f i c a t i o n p r o c e s s o f t h e l a b o r a t o r y ,f i n d s t h e r e a s o n s f o r t h eu n q u a l i f i e d r e s u l t s ,a n d g i v e s t h eo pe r a t i o n e x a m p l e s t o v e r if y .T h e t r a n s f e r c o m p a r i s o nm e t h o d i s u s e d t o v e r i f y t h e t e s t r e s u l t s o f t h e d e w p o i n tm e t e r ,a n d am o r eg e n e r a l a p pl i c a b l e v e r i f i c a t i o nm e t h o d f o r t h e v e r i f i c a t i o n o r c a l i b r a t i o n r e s u l t i s o b t a i n e d .K e y w o r d s :v e r i f i c a t i o no rc a l i b r a t i o n ;c a p a b i l i t y v e r i f i c a t i o n ;c o m p a r i s o n m e t h o d ;t r a n s f e rc o m p a r i s o n m e t h o d ;u n c e r t a i n t y0㊀引言检定或校准结果验证是实验室日常进行能力验证的方式之一,也是«J J F 1033G2016计量标准考核规范»中规定的考核内容[1].笔者经历几个周期的计量标准考核工作,在工作中发现,有的实验室检定和校准方法选取合理,验证结果理想;有的实验室在结果验证过程中存在问题,验证结果不符合要求.针对常见问题,文章给出验证方式的选取原则,并通过实例进行验证.1㊀能力验证方法1.1㊀传递比较法首先,用被考核的计量标准测量一个稳定的被测对象;其次,用高等级的计量标准对被测对象进行测量[2].若用被考核计量标准测量得到扩展不确定度和用高等级的计量标准进行测量时得到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U l a b 和U r e f ,它们的检定或校准结果分别为y l a b 和y r e f ,在两者的包含因子近似相等的前提下应当满足公式(1)要求.yl a b -y r e f ɤU 2l a b +U 2r e f (1)㊀㊀当U r e f ɤU l a b3时,可忽略U r e f 的影响,此时公式(1)成为公式(2).yl a b -y r e f ɤU l a b (2)㊀㊀对于某些计量标准,其检定规程规定其扩展不确定度对应于99%的置信概率,此时所给出的气象水文海洋仪器S e p.2019扩展不确定度所对应的K值与2相差较大[3].在进行判别时,应先将其换算到对应于k=2时的扩展不确定度.由于经换算后的扩展不确定度变小,其半段标准将比不换算更严格.1.2㊀比对法采用多个同等级实验室测量结果之间比对的方法也可以达到验证效果.取各实验室测量结果的算数平均值y作为参考值.假设被考核实验室的测量结果为y l a b,其测量扩展不确定度为U l a b,在被考核实验室测量结果的方差比较接近于各实验室的平均方差,以及各实验室的包含因子均相同的条件下,应满足公式(3).其中,n为参加比对实验室的个数.y l a b-yɤn-1n U l a b(3)2㊀验证方法的选取一般情况下,比对法是不具有溯源性的验证方法,而传递比较法是具有溯源性的验证方法,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原则是采用具有溯源性的验证方法[4].因此,应该采用传递比较法进行结果验证,只有在不可能采用传递比较法的情况下才能允许采用比对法进行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5],并且参加比对的实验室应尽可能多,一般情况下取nȡ3,即至少3个以上同等级实验室要参与比对.3㊀结果验证不合理原因分析3.1㊀检定或校准方法㊁人员操作㊁读数不正确或不规范检定或校准人员的操作习惯千差万别,忽视检定或校准规程对过程㊁读数等的条件限定要求,但自身并未意识到错误的存在[6],造成未完全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检定或校准,造成读数偏差等错误,影响测量结果,直接导致不正确的验证结果[7].3.2㊀忽略环境条件修正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人员在进行检定或校准时,如果不能充分考虑环境条件的影响因素,忽略环境条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没有对环境影响进行修正,必然导致测量结果偏差较大[8].3.3㊀未考虑参考数据的时效性一般情况下,从更高一级计量标准拿到检定或校准数据后,应当尽快进行传递比较法的结果验证,充分考虑数据的时效性与被检仪器的稳定性[9].如果测量时间相差太久,仪器特性很可能偏离原始状态,产生飘移,从而影响检定或校准结果的准确.因此,在进行结果验证的时候,尽可能缩短验证间隔,保证验证结果可靠.4㊀验证实例4.1㊀选取验证方法按照文章上述验证方法的选取原则以及«J J F 1033G2016计量标准考核规范»,实验采用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检定合格的计量仪器作为被测样品,将该被测样品用于本实验室计量标准进行测量.4.2㊀试验箱选择一方面考虑到试验样品的体积,为了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需要依据 样品的体积不大于试验箱体积的20%~30%的比例 原则.另一方面考虑到能力验证数据的精确性,采用温度误差1ħ,能够更准确地测量样品对应时刻的温度值;采用相对湿度误差小于1%R H,能够更准确测量样品对应湿度值.再次,依据标准选取的试验箱风速应小于1.5m/s,为了更加准确地模拟自然环境,如:温度试验箱为风速可调设备,应尽可能地降低风速[10].结合以上条件以及实验室现有的试验设备,此次能力验证选用温度测量范围:-70~+180ħ;湿度测量范围:10%R H~100%R H的恒温恒湿实验箱.该试验箱在K=2时,温度测量不确定度为0.1ħ;湿度测量不确定度为0.4%R H.4.2㊀结果验证4.2.1㊀计量标准的温度检定结果的验证将实验室另一台露点仪(表号:2490508)作为被测对象,分别由高一级计量标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和实验室计量标准分别进行测量.在温度20ħ时,测量数据见表1所示.由表1可知,温度示值误差的较差绝对值|y1-表1㊀温度检定结果数据表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单位:㊀ħ中国计量科学院实验室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标准表读数被检表读数误差y1标准表读数被检表读数误差y2y1-y2U=U21+U2220.2020.30+0.1019.9519.90-0.050.150.1923第3期张佳佳,等:检定或校准结果的能力验证方法及实例分析y2|小于两次测量的扩展不确定度合成U=U21+U22.4.2.2㊀计量标准的湿度检定结果的验证采用传递比较法进行验证.将实验室另一台露点仪(表号:2490508)作为被测对象,分别由高一级计量标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和实验室计量标准分别进行测量.在温度20ħ时,湿度测量数据见表2所示.表2㊀湿度检定结果数据表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单位:㊀%R H 中国计量科学院实验室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标准表读数被检表读数误差y1标准表读数被检表读数误差y2y1-y2U=U21+U2226.4025.80-0.6025.9025.10-0.800.200.8650.8049.80-1.0050.6249.30-1.320.320.8691.1090.00-1.1091.4990.60-0.890.210.86㊀㊀由表2可知,湿度示值误差的较差绝对值y1-y2小于两次测量的扩展不确定度合成U=U21+U22.5㊀结束语传递比较法是检定或校准结果验证的常用方法,其适用性强于比对法,适用范围广,作为实验室能力验证的方式普遍适用.对比法因其不具有溯源性,且要求参加比对的同等级实验室尽可能多,才具有验证意义,常作为实验室具有验证活动的能力证明.参考文献:[1]J J F1033 2016计量标准考核规范[S].[2]中国计量测试学会.一级注册计量师基础知识及专业实务[M].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2013.[3]樊亚玲,杨宏亮.多功能加湿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5,34(03):32G36.[4]凌明祥,李会敏,黎启胜,等.含相关性的测量不确定度拟蒙特卡罗评定方法[J].仪器仪表学报,2014,35(06):1385G1393.[5]李凌梅,张欣,胡建华,等.木直(折)尺测量不确定度评估[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5,34(04):36G38.[6]宋明顺,方兴华,黄佳.校准和检测中微小样本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14,35(02):419G426.[7]J J F l059.1G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S].[8]郑自成,严琼.检定或校准结果验证中的常见问题分析[C].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0年会论文集,2010.[9]朱乐坤,温晓清.湿度表(计)检定装置不确定度分析[J].气象科技,2005,33(04):370G372.[10]J J G(气象)002G2011自动气象站温度传感器检定规程[S].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