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脂
关于松香的一些基本知识(一)-(四)

关于松香的一些基本知识(一)-(四)华讯松香网2009-11-03阅读次数:7358(一)生产松香、松节油的原料——松脂松树中含有的树脂(即松脂)是生产松香、松节油的原料。
从化学组成看,松脂主要是固体树脂酸溶解在萜烯类中所形成的溶液。
松脂加工后,挥发性的萜烯类物质称为松节油,非挥发性的树脂酸熔合物即为松香。
在工业上,由于原料来源不同,从松树树脂生产松香和松节油的方法亦各有不同,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从生活的松树上采集松脂,松脂通过水蒸汽蒸馏得到的松香和松节油,通常称为脂松香和脂松节油。
第二、用有机溶剂浸提松根明子,浸提液再加工提取的松香和松节油,称为木松香和木松节油,又称浸提松香和浸提松节油。
第三、在硫酸盐法松木制浆生产中,木材中的树脂酸和脂肪酸溶于碱液中,碱液浓缩得到硫酸盐皂,硫酸盐皂经酸化后得粗浮油,再进行减压分馏后得到的松香和脂肪酸,称为浮油松香和浮油脂肪酸。
从松木蒸煮过程排汽中回收得到的松节油,称为硫酸盐松节油。
我国主要生产脂松香和脂松节油。
而在国外,脂松香生产由于采脂劳力的短缺,已日趋下降。
木松香由于根株明子的来源不足,产量亦日渐降低。
只有浮油松香的产量由于制浆工业的发展和综合利用水平的提高而日趋上升。
1.松脂采集在松树树干上有规律开割伤口,引起松脂大量分泌和收集松脂的作用称为采脂。
(1)采脂的树种与分布情况我国目前主要采脂树种为马尾松、湿地松、云南松、思茅松、南亚松。
马尾松:我国的主要采脂树种,产脂量较高。
分布于淮河流域和汉水流域以南,西至四川中部,贵州中部和云南东南部。
每株年产松脂4—5公斤,高的可达12—13公斤,个别超过50公斤。
湿地松:是我国引种的国外(以英国为主)采脂树种,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引种了。
引种的面积和目前采脂面积最大的是:江西、湖南两声。
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河南、贵州、四川等省也有一定量的采脂。
上世纪70-80年代有关科研部门的实验性采脂,湿地松的产脂量均高于马尾松(同径级的树),且平均高2.4-4.6倍,现以多年来实际采脂情况看,同径级的湿地松与马尾松采脂量没有这么大的差距。
松脂

2.1 各生产原辅料及产品的性质1、原料松脂松属树木分泌出来的树脂,称为松脂。
从化学组成来看,松脂主要是固体树脂酸溶解在萜烯类中所形成的溶液。
松脂被加工后,挥发性的萜烯类物质称为松节油,不挥发性的树脂酸熔合物称为松香。
松脂刚从松树树干的树脂道流出时,无色透明,其萜烯含量可达36%。
在与空气接触后,萜烯挥发很快,同时树脂酸呈结晶状析出,松脂本身逐渐变得浓稠,呈蜂蜜状的半流体。
从林区送到工厂的松脂,常常含有各种机械混合物,包括松针、树皮、木片、昆虫和灰尘等。
马尾松松脂一般组成为:松香72-75% ; 松节油16-20% ; 水分4-6% ; 杂质0.05-0.3%。
2、松香黄色脆性固体,淡黄色至红色;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软化点72~80℃;相对密度1.07~1.085;沸点250℃/5mmHg;雾状粉尘燃点130℃,闪点216℃,爆炸下限12.6g/m3。
松香是一种天然有机物,主要由各种树脂酸组成,是肥皂、造纸、涂料、橡胶、树脂、电器、有机合成等工业的重要原料。
松香易被大气中的氧所氧化,尤其在较高温度或粉末状时更易氧化,松香极细的微粒与空气混合极易发生爆炸。
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将松香加热到250~300℃时,松香被裂解而生成松香油。
松香油易燃烧。
3、松节油(C10H16)是一种无色至淡黄色油状高闪点易燃液体,具有松香气味,比水轻且不溶于水,溶于乙醇、氯仿、醚等多数有机溶剂,其蒸气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闪点35℃,引燃温度253℃。
该油具有低毒性,其蒸气能剌激眼膜、气管,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2.2 生产工艺本项目是采用间歇式蒸汽法进行松脂加工,一般可分为三个工序。
⑴松脂熔解工序将收购来的松脂用螺旋输送器,通过计量池加入预热过的熔解锅内,为便于除去杂质和输送,同时加入一定量的松节油和水及0.1%草酸微量,通入蒸汽进行加热、熔解。
熔解时通过开口蒸汽,温度控制在98℃,熔解过程中蒸发出的松节油和水蒸汽由熔解器上部的冷凝器回收,进入中油罐贮存备用。
第二章松脂化学基础

松节油18%~21%,水分2%~4%,杂质约0.5%。
• 比重:=0.997~1.038 • 不溶于水,能溶于酒精、乙醚、甲苯、三氯甲烷、松节油等。
• 易渗出木桶,水泥地面。
• 松脂接触铁器后,由于形成了树脂酸铁而使颜色加深。 • 易燃,燃烧时产生浓烟。
加工组成与化学组成
加工组成(%) 树脂酸 松香 72~75 脂肪酸 中性物质 优油 松节油 16~20 中油 重油 水分 4~6 萜烯 化学组成(%) 85~89 3~6 4~7 单萜烯 80~90 不皂化物 (中性物) 皂化反应 酸性物
DB—5(化学键含烷硅石):康宁、不需预分离和酯化
第二节 松节油的组成与性质
– 我国生产的松节油,绝大部分是脂松节油。
• 一、脂松节油的组成
– 由松脂加工生产分离出的松节油叫脂松节油。
• 松节油以单萜烯为主要成分的混合液体商品名称为优级松节油 (简称优油),亦即通常所称的松节油;
• 以倍半萜长叶烯和石竹烯为主要组成的混合液体商品名称为重 松节油(简称重油)。
– 粗木桨浮油中主要是(红松、白松为原料)
• 脂肪酸 35.27%
• 树脂酸 47.81% • 中性物 16.92%
• 3.中性物质
– 在脂松香中,中性物质主要是少量的单萜和倍半萜、 二萜醛、二萜醇,以及少量二萜烃和树脂酸甲酯等。 中性物质的组成和含量受树种及加工工艺的影响。
– 用气相色谱、气质联用技术分析了马尾松、湿地松、 云南松、南亚松4种松树松香中各类二萜中性物质的含 量。 – 湿地松松香中含有较多的二萜中性物(6.04%),其他3 种松树松香中二萜中性物含量差别不大,在1.59%~ 3.06%。
CH3
枞烷
海松烷
异海松烷
1.1松脂的形成与采集

1.1要求考生了解松脂的形成与采集1.1.1松脂的形成松脂是一种天然树脂,是松属树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生理分泌物,是无色、透明的粘性液体,聚集于松树的树脂道中。
松脂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松树针叶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类,在阳光的照射和叶绿素与酶的作用下合成糖类,再经生物化学反应和一系列的中间产物(β-甲基丁烯醛),进一步合成萜烯和树脂酸。
1.1.2松脂的采集1.松脂采割:在松树的树干上定期有规律地开割割口,并收集从割口流出来的松脂。
松脂采集:割沟、收脂、再加上松脂的储运工作。
2.采脂的名词解释3.采脂工艺对于符合采脂规程的松树进行采脂,目前多进行常法采脂;为了充分利用松脂资源,伐前进行强度采脂;我国对化学采脂进行过多种试验,并取得良好效果。
(1)准备工作采脂前,调查规划采脂林,确定采脂林木;林地规划必须采伐采脂相结合,根据林子采伐年限决定采脂年限,先采脂后采伐;提前开好采脂林道,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进行技术培训,准备好采脂器具等。
(2)常法采脂:不用化学药剂或刺激剂处理割面或割沟的采脂。
长期采脂(>10年),中期采脂(5-10),短期采脂(<5)采脂工艺分为上升式采脂法、下降式采脂法、复合式采脂法。
上升式采脂法:割面部位从树干根株(距离地面20厘米)开始采割,第一对侧沟开割于割面的下部,以后开割的侧沟都在前一对侧沟的上方,逐渐向上扩展。
下降式采脂法:割面部位从树干高处开始采割,第一对侧沟开在割面的顶部,第二对侧沟开在第一对侧沟的下方,逐渐向下进行扩展,一般距离地面20厘米为止。
主要特点为:1)松脂沿中沟迅速下流,不会流散在整个割面上,因此松脂中松节油的含量较高;2)割面所处的供水条件较好,因为侧沟开割的方向和水流相对,有利于松脂的分泌;3)收脂工人的劳动生产率较高,无须每次刮去凝固在整个沟面上的松脂。
复合式采脂法:上升式和下降式相结合的方法。
4采脂流程;1)配割割面割面应选在枝叶茂盛、节疤少、树皮裂隙较深、松脂能顺畅流到受器、采割方便的树干上。
松脂简介介绍

松脂的化学特性
01
02
03
成分
松脂主要由萜烯类化合物 组成,如α-蒎烯、β-蒎烯 等。
化学反应性
松脂中的化合物在一定条 件下可发生加成、氧化等 化学反应。
稳定性
在常温常压下,松脂相对 稳定,但受热、光、氧等 因素影响会发生老化反应 。
松脂的主要用途
化工原料
松脂可作为生产松香、松节油 、合成树脂等化工产品的原料
松脂是一种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 天然资源,广泛用于化工、医药 、涂料等多个领域,市场需求稳 定。
价格波动因素
松脂的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如 产地、纯度、市场需求等,因此 价格会有一定的波动。
松脂在化工领域的应用
松香生产
松脂是松香的主要原料,松香是一种 广泛应用于涂料、油墨、橡胶等领域 的化工原料。
合成树脂
松脂的研究前景与发展趋势
• 松脂是一种由松树分泌的天然树脂,具有广泛的用 途,包括化工、医药、涂料、油墨等领域。下面将 分别介绍松脂的研究现状、研究前景以及松脂产业 的发展趋势。
THANKS
感谢观看
松脂的来源与提取
01
02
03
04
松脂主要来源于松树,如马尾 松、油松等。提取松脂的过程
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树脂分泌:在松树树皮上 割开一道口子,让树脂自然流
出。
3. 提炼松脂:将收集到的树 脂进行加热、蒸馏等处理,以 去除水分和杂质,得到纯净的
松脂。
松脂可用于生产合成树脂,如松香酚 醛树脂、松香聚酯树脂等,这些树脂 在涂料、胶粘剂等领域有重要应用。
松脂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医药领域
松脂及其提取物在医药领域可用 于生产一些药物和医疗用品,具
松脂

形态特征
1、马尾松:又名青松、山松、枞松。乔木,高达45米,胸径1.5米;树皮红褐色,下部灰褐色,裂成不规则 的鳞状块片;枝平展或斜展,树冠宽塔形或伞形,枝条每年生长一轮,但在广东南部则通常生长两轮,淡黄褐色, 无白粉,稀有白粉,无毛;冬芽卵状圆柱形或圆柱形,褐色,顶端尖,芽鳞边缘丝状,先端尖或成渐尖的长尖头, 微反曲。针叶2针一束,稀3针一束,长12-20厘米,细柔,微扭曲,两面有气孔线,边缘有细锯齿;横切面皮下 层细胞单型,第一层连续排列,第二层由个别细胞断续排列而成,树脂道约4-8个,在背面边生,或腹面也有2个 边生;叶鞘初呈褐色,后渐变成灰黑色,宿存。雄球花淡红褐色,圆柱形,弯垂,长1-1.5厘米,聚生于新枝下 部苞腋,穗状,长6-15厘米;雌球花单生或2-4个聚生于新枝近顶端,淡紫红色,一年生小球果圆球形或卵圆形, 径约2厘米,褐色或紫褐色,上部珠鳞的鳞脐具向上直立的短刺,下部珠鳞的鳞脐平钝无刺。球果卵圆形或圆锥状 卵圆形,长4-7厘米,径2.5-4厘米,有短梗,下垂,成熟前绿色,熟时栗褐色,陆续脱落;中部种鳞近矩圆状倒 卵形,或近长方形,长约3厘米;鳞盾菱形,微隆起或平,横脊微明显,鳞脐微凹,无刺,生于干燥环境者常具极 短的刺;种子长卵圆形,长4-6毫米,连翅长2-2.7厘米;子叶5-8枚;长1.2-2.4厘米;初生叶条形,长2.5-3.6 厘米,叶缘具疏生刺毛状锯齿。花期4-5月,球果第二年10-12月成熟。
松脂
中药名
01 入药部位
03 归经 05 主治
目录
02 性味 04 功效 06 用法用量
07 采集加工
09 生长环境 011 相关论述
目录
08 形态特征 010 药理作用
松脂,中药名。为松科植物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或其同属 植物木材中的油树脂。马尾松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 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油松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河南、山东、江苏等地。赤松分布于黑龙江、吉 林、辽宁、山东、江苏。南京一带有栽培。黑松分布于辽宁、山东、江苏等地;武汉、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多 有栽培。具有祛风,杀虫之功效。常用于疥疮,皮癣。
【转】关于松香的一些基本知识二

【转】关于松香的一些基本知识二【转】关于松香的一些基本知识(二)000(二)松脂、松节油、松香的组成与性质1.松脂的组成松脂刚从树脂道流出时,其萜烯含量可达36%。
在与空气接触后,萜烯挥发很快,同时树脂酸呈结晶状析出,松脂本身逐渐浓稠,状如蜜糖。
这种松脂即为送往工厂加工的原料。
从林区送入工厂的松脂,常常含有各种机械混合物,如松针、树皮、木片,昆虫和灰尘等,用下降法采脂所得的松脂平均组成为:马尾松湿地松松香 74-77% 70.5%松节油 18-21% 24%水分 2-4% 5%杂质 0.5%左右 0.5%松脂静置时,树脂酸的结晶从松脂中析出下沉。
上层常呈现一层黄色的液体,它是由液体萜烯和一些难于结晶的物质组成。
上层液体中松节油含量可达50%,其他的物质主要是氧化树脂酸。
如果松脂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松节油逐渐挥发、氧化,并将部分氧转给树脂酸,松脂颜色变黄而干涸,这种松脂通常称为“毛松香”。
毛松香加工时得到的松香、松节油产量和等级都要降低。
由于树种、产地、采脂方法和贮存期不同,松脂中含有萜烯和树脂酸的组成和数量也不相同。
即使同一树种,不同部位(叶、干、根)不同采集方法所得的萜烯和树脂酸的组成和数量也存在着某些差异。
2.松节油的组成与性质(1)松节油的组成(脂松节油)松脂的组成除树脂酸外,另一部分就是萜烯的混合物。
这类混合物称为松节油。
萜烯,一般指通式为(C5H8) n的链状或环状烯烃类物质。
松节油的组成因树种、原料品质、采割及加工方法不同而各异。
我国生产的松节油主要是马尾松松节油,虽然产量丰富,但对松脂中松节油的全馏份分析很少,仅对商品松节油(优油)的组成作了比较详细的研究。
1965年中国科学院中南化学研究所对我国马尾松松节油进行了成分分析,其油样为广东禄步初夏产马尾松松节油。
采脂树龄在12—15年以上,松脂每隔13—14天收集一次,松脂经水蒸汽蒸馏即得优级松节油。
该油为无色液体,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其品质为:比重d300.865,折射率n251.4661,旋光度正[a]19.2-12°57',酸值0.28,皂化值0.4,含羰基0.1%,乙酰化后,皂化值6.5。
松脂

松脂采集
松脂是由松类树干分泌出的树脂,在空气中呈粘滞液或块状固体,含松香和松节油。也称松香、松膏、松胶、松液、松肪。割开松树树体后流出来的含油树脂。树木生理活动的产物,主要由萜类化合物组成。刚流出的松脂是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暴露在空气中后随萜烃松香。松脂是制造松香和松节油的原料。
松脂—药用价值
松脂其味苦、甘,性温,无毒。有祛风燥湿、排脓拔毒、生肌止痛之功,临床多用于痈疽恶疮、瘰疬、瘘症、疥癣、白秃、疠风、痹症、金疮、扭伤、外伤出血、烧烫伤、妇女白带、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症的治疗。松脂既可煎汤或入丸、散、膏、丹内服,也可研末外用。
治痈疽恶疮,头疡白秃,疥瘙风气,安五脏,除热。久服,轻身不老延年。除胃中伏热,咽干消渴,风痹死肌。炼之令白。其赤者,主恶痹。煎膏,生肌止痛,排脓抽风。贴诸疮脓血瘘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松脂是什么物质?其主要成分是什么?
答:松脂是一种天然树脂,是松属树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生理代谢产物,是一种含油天然树脂,是无色、透明的黏性液体。
聚集于松树的树脂道中,具有松树的香气和苦味。
其主要成分是:树脂酸、脂肪酸、不皂化物。
松脂经加工后,得到的挥发性的萜烯类液体物质称为松节油(单萜、倍单萜),非挥发性的萜烯类固体产物称为松香(二萜树脂酸)2、我国采脂的主要树种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答:①马尾松:分布最广,产脂量较高,南自海南岛,北至山东,东至台湾,西至云南、贵州、四川的东部地区均有分布。
它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能耐瘠薄土地和干旱气候,适应性强,生长也较快,一般胸径20厘米以上的树,年产脂量为3—5公斤,高的可达10公斤以上。
含较多的倍单萜,其组成主要是α-长叶蒎烯,长叶烯,β-石竹烯,是我国目前主要的采脂树种②云南松: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南部、贵州、四川的西部和西藏的东部。
其总苗积量与马尾松差不多。
一般单株年产松香树脂3.5—6公斤,高的达10公斤以上。
β-蒎烯含量较高,是我国西南地区主要采脂树种③思茅松:主要分布在云南恩茅地区是一种高大乔木,产脂量比云南松稍高,松脂中松节油含α-烯达95%以上,α-蒎烯左旋,松香不易结晶。
它的蓄积量仅次于云南松、马尾松和红松④南亚松:是亚热带树种,主要分布在广东、海南岛、广西的部分地区。
它是一种高大乔木,有的高达30一40米,胸高直径9米。
松脂含油大于30%,油中含α-蒎烯95%以上,松香不宜结晶,含二元酸,是我国产脂量最高的树种,单株年产量在10公斤左右⑤黄山松:分布于台湾中部、福建中部和西部、安微南部、江西北部、湖南南部以及贵州东北部,目前虽然采脂较少,但是我国有希望的重要采脂树种之一。
黄山松脂中含α—蒎烯55—60%,β—蒎烯22—26%。
β—蒎烯含量高于我国其他松树的松脂,是合成香料的珍贵原料⑥湿地松:原产美国东南部,是我国亚热带地区引种的一种优良国外松。
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等省(区)都在积极引种和发展。
湿地松具有生长快、干形直、材质好、松脂含量丰富,产脂量较高等特点,而且含β—蒎烯32—39%,松香不易结晶,是很有价值的采脂树种。
3、我国《松脂采集技术规程》对采脂松树主要有哪些规定?
答:凡划作松脂基地的松林,未经采脂,不准采伐。
不属于松脂基地而正在采脂的松林,未经县以上林业部门批准,不得采伐。
采脂的松树,胸高直径至少须达到20厘米。
经县以上林业部门批准,在三年内要砍伐的松树,不受此限。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准采脂:①松树生长不良,针叶枯黄②虫灾严重③风景林④母树林。
严禁采割幼树,以及“挖孔”、“大割面”、“砍劈明子”等损害松林的作法。
5、脂液澄清有哪几种澄清工艺及设备?脂液澄清的基础理论是什么答:脂液澄清过程的理论基础:澄清法是利用悬浮液或互不相溶的液体中各种物质密度不同而自行分层的原理,为了使脂液很好地澄清,必须加大水和脂液密度差。
方法:①在熔解时向松脂中加松节油,以减低脂液的密度②向松脂中加易溶于水的食盐,增大水溶液的密度(一般不采取)。
澄清工艺:①半连续式澄清工艺:半连续式澄清槽组,长方形半连续式澄清槽或螺旋板式澄清槽②斜板澄清工艺:斜板澄清槽③澄清槽自动排水④高压静电场脂液澄清工艺
澄清槽组设备:过渡槽、澄清槽、螺旋板式澄清槽
4、松脂熔解工艺有哪几种?制定熔解工艺条件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答:间歇熔解工艺(立式),松脂连续熔解工艺(立式、卧式)。
松脂加工的目的是将挥发性的松节油与不挥发性的松香分离,并除去杂质和水分。
松节油具有挥发性,沸点相对较低,加热时先逸出,经冷凝后收集,剩下的便是松香。
由贮脂池运至车间的松脂呈黏稠的半流体状。
含有泥沙、树皮、木片等杂质,以及相当量的水,为了除去杂质和水分,必须再加入适量的松节油和水,并加入草酸,加热至93-95℃。
加热和加油的目的是使松脂更好地熔解,降低松脂的密度和黏度;加水是为了洗去松脂中的水溶性色素;加入草酸是除去有色的树脂酸铁盐,生成溶于水的盐类。
熔解后的脂液呈流动状态,可便于进行过滤,净制和输送。
6、脂液蒸馏工艺有哪几种?有哪几种类型的蒸馏设备?
答:工艺:间歇式脂液水蒸气蒸馏(常压、减压)、连续式脂液减压水蒸气蒸馏(一塔三段、一塔两段、二塔三段)。
蒸馏设备:浮阀塔、导向筛板塔、斜孔塔板
7、松香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分类?各有什么结构特点和反应性能?答:树脂酸(脂肪酸和中性物质):各种同分异构的树脂酸的熔合物,通式为C20H30O2,大多具有三环菲骨架,两个双键的一元羧酸,少量为劳丹烷骨架,个别具有二元羧酸
按照树脂酸连接在C-13位上的烃基构型不同和双键位置的不同可分为三类:a枞酸型树脂酸:①在C-13位有一个异丙基取代基②含共轭双键③易受热或酸的作用而异构化,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④在较温和的条件下250~270℃时,部分脱氢,完全脱氢形成惹烯b海松酸型树脂酸:①C-13位置上的碳原子是第四碳原子(四面性),有一个甲基和一个乙烯基与之相连②两个双键不共轭③对热和酸的作用相对稳定④在紫外线区域有弱的吸收作用⑤于温和条件下脱氢形成烃,完全脱氢形成海松烯c劳丹型树脂酸:①是以劳丹烷骨架为基础的双环型树脂酸②-COOH 位置与前两种不同(在纸平面前面)③能发生羧基的各种反应④南亚松酸含两个-COOH,酸值较高
8、松节油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各有什么结构特点和反应性能
①优级松节油:单萜烯(2-蒎烯和β-蒎烯),具有双键和环结构②重松节油:倍半萜长叶烯和石竹烯。
能够发生异构反应、氧化反应、加成、水合反应、热解反应、酯化反应、氢化反应、脱氢反应、环氧化反应、聚合反应。
9、什么是松香结晶和结晶趋势,产生结晶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松香结晶,通常是指在厚而透明的松香块中形成了树脂酸的结晶体,使松香变混浊而不透明,这种结晶体在普通光源照射下肉眼可见。
结晶趋势,指松香在一定温度下,在有机溶剂(丙酮)中或热熔状态下析出树脂酸晶体的倾向性,这种倾向的大小通常以10g碎松香于10ml 丙酮中开始析出结晶的时间来表示。
产生结晶的主要因素:①松脂中枞酸型酸含量高②树脂酸热异构,树脂酸在加热过程中经过异构改变了松香的组成,继而改变了松香结晶的内在因子③某一树脂酸含量超过30%引起结晶④松香的冷却速度⑤水分含量(大于0.169%,肉眼可见结晶),水分在松香结晶过程起到晶种的作用⑥晶种和震动对松香结晶的影响。
松香在包装过程中,如有晶种也会引起结晶,温度在80-140℃震动亦易引起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