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相电流突变量相位比较的广域继电保护

合集下载

基于广域信息的继电保护策略

基于广域信息的继电保护策略

基于广域信息的继电保护策略广域保护是继电保护研究的新方向,通过对广域保护与传统继电保护的对比研究探讨广域保护的组成,研究分析现有广域保护的算法,探讨其实现方法。

标签:广域保护;广域保护算法;继电保护策略1 概述广域保护是国内外电力领域的一个较为热门的研究内容,同时也是二次保护领域跟踪研究的新课题。

广域信息的引入使得原有保护的判据、边界条件、保护区域发生一定的变化,改进现有电力系统保护控制领域中存在的后备保护延时大、故障切除后引起相邻元件的过负荷等问题。

在智能电网大背景下,随着智能变电站建设的逐步成熟和站域保护在智能变电站得到应用,广域同步测量也不断成熟并推广,这些为提高继电保护的性能以及推进广域保护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2 广域保护与传统继电保护的区别传统继电保护是以电力元件为保护对象,如发电机、变压器、线路、母线、电动机等电气设备。

每一个电力设备的主保护相互独立,通过断路器切除内部故障,故而切断故障保护电力系统中的电力设备。

传统的保护只关心局部的故障设备是否得到隔离,并不关心发生故障的元件被切除之后,剩余非故障的电力系统中潮流瞬间转移到其他设备引起的过负荷,这就是传统继电保护存在的主要缺陷。

相比于传统继电保护,广域保护将电力系统看成一个整体来进行考虑,各元件的各保护之间相互关联。

通过采集电力系统多位置多点的相关信息,对发生故障的设备和位置准确定位,快速、可靠、精确的切除。

它能够很快识别电力系统正常状态、异常状态及故障状态,通过系统的各种作者备保护以及调节系统的有功、无功,同时实现电力系统保护和自动控制功能,以避免局部或整个系统大面积停电或崩溃等严重事故的发生,从而可靠地保证电力系统在出现各类故障后仍然可以安全稳定的运行。

广域保护能很好地抑制日益频发的大规模电力系统连锁故障,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它弥补了传统继电保护的不足,是未来系统保护发展的主要方向。

3 基于广域信息的继电保护策略基于广域信息的继电保护判断程序如图1所示,进入程序后运行广域故障定位算法来确定故障的位置,通过判断故障是否在最小的保护区内。

基于电流差动原理的广域继电保护系统探讨

基于电流差动原理的广域继电保护系统探讨

统信 息的区域 , 例如 : 最大范 同的系统趋于 , 设置 为拓扑数 , 营造关联 环境 , 将保 护对 象作为基层 根部 , 临近的关联 区域 为接 近根基处 , 由于此部分的 区域关 系 比较密切 , 所 以出于 同等 拓扑位置 , 依次安排 整体拓扑结 构 , 基于 电流差动进 行
【 关键词】 电流差动; 广域继电保护;系统保护提 出较高要求。广 散式 , 决 策信息在终 端完 成 , 基本 分布 在分散 中心 , 分散 的 域继 电保护系统集 中多项优势 ,快速判断并识别 系统 内的 保护终端利用 电流差 动 , 计 算分散数据 , 分散结 构对控制设 故障 , 有效分 析故 障位 置 , 自主排除电 网故 障。实际广域继 备没有较 高的要求 , 即使终 端信息分析失效 , 还 可通过 临近 电保护系统 的运行非 常复杂 , 解决 电网运行 中的诸 多问题 , 利用电流差 动原 理 , 实现高效率的系统保护 。深入研究 电流 差动原理 , 着 重分析广域继 电保护系统 的运行 , 最大化 的拓 宽保护范 围, 提高广域继电保护 系统 的基本能力 , 满足 电网 的终端继续进行 , 为广域继 电保护提供 真实 、 可 靠的设备信 息, 分散式结构可 以取缔集 中式的弊端 , 但是其 在分散 区域 上 的决策存在 局限 , 无法 实现全局控 制 ; ( 3 ) 分层式 , 以 区域 为 目标 , 将 电网系统分为 三层 , 即: 本地 、 决策和 监控 , 本地 系统的发展需要。 区域用 于采集 电网的运行信 息 ,传输到广域 继电保护 系统 1 . 基 于 电流 差动 原 理 广 域 继 电 保 护 系统 的 工 作 方式 内, 供电流差 动分析 , 决策 区域控制 保护 范 围 , 完 成分 区保 电流差动原理 可 以分 析相对 范 围内的系统 运行情 况 , 护, 监控区域用 于协助本 地区域 , 做 好安 全防护 的T作 , 各 通过 电流差值 , 判断系统结构内是否存 在运 行故 障。由于电 流差 动工作稳定 , 提高系统 的识别能力 , 改善 电网环境 , 为 体现 电流差动原理 的灵敏性应用 ,转变其 在系统 内的工作 状态, 例如: 将差动 服务 的对象 由起初 的系统设 备 , 扩宽 为 个 区域之间利用光纤连接 , 在 电流差动 诊断 出电网故 障后 , 可以迅速完成信号传输 , 分层结构 主要发挥逻辑 能力 , 定位 电网故障 , 体 现广 域继电保护系统全 面决策 的能 力 , 既可以 改善集中结构 的弊端 , 又可 以防止分散结构 的缺 陷 , 满 足各

电力系统广域继电保护研究综述

电力系统广域继电保护研究综述

电力系统广域继电保护研究综述摘要:电力系统广域继电保护在现代电力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确保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和安全操作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论文旨在综述电力系统广域继电保护的原理、技术和应用,并对其在电力系统保护中的作用进行详细讨论,介绍了电力系统广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目标。

也介绍了广域继电保护的主要技术和方法,包括距离保护、差动保护、周界保护和周波数保护等。

接着,讨论了广域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故障检测、故障定位和故障隔离中的应用。

最后,对电力系统广域继电保护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以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电力系统;广域继电保护;距离保护;差动保护;周界保护;周波数保护引言:广域继电保护作为电力系统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

广域继电保护通过在电力系统中安装分布式保护装置,并通过分析和处理电力系统中的信号,实现对故障的检测、定位、隔离和恢复控制,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论文旨在对电力系统广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技术和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电力系统广域继电保护基本原理电力系统广域继电保护是基于保护原理来实现对电力系统各个部分的保护和安全操作的一种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在电力系统中设置保护装置,当发生故障或异常情况时,保护装置能够及时检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避免故障扩大、保护系统设备受损甚至系统崩溃。

[1]广域继电保护的主要任务是快速、准确地检测故障,并迅速隔离故障部分,以保护系统的其他部分免受影响。

广域继电保护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监测电力系统的电流、电压和其他相关参数的变化,与设定的保护条件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是否存在故障。

常见的保护条件包括电流幅值超过额定值、电压异常、频率偏差超过限定范围等。

当保护装置检测到异常情况时,会发出保护信号,并触发相应的保护动作,如切断故障电路、投入备用电源等。

二、广域继电保护技术和方法(一)距离保护距离保护是广域继电保护中常用的一种技术,它基于电力系统中的电流和电压测量值,通过计算故障点到保护装置的距离来判断故障位置。

电力系统广域继电保护研究综述

电力系统广域继电保护研究综述

电力系统广域继电保护研究综述一、内容概述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复杂化,对继电保护装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广域继电保护作为一种新型的继电保护技术,具有快速性、灵敏性和可靠性等特点,已经成为电力系统保护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对电力系统广域继电保护的研究进行综述,主要包括广域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等方面。

电力系统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安全稳定运行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继电保护装置作为电力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对于防止故障扩大、保护电网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复杂化,传统的继电保护方法已经难以满足要求。

广域继电保护作为一种新型的继电保护技术,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广域继电保护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继电保护系统,通过利用高速通信网络将各个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装置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远程控制。

与传统的继电保护装置相比,广域继电保护具有以下优点:快速性:广域继电保护可以实时获取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从而实现对故障的快速响应和切除。

灵敏性:通过对电力系统进行全面的状态监测,广域继电保护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故障位置和大小,从而提高保护的灵敏度。

可靠性:广域继电保护采用冗余设计和容错机制,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关于电力系统广域继电保护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广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目前,对于广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还缺乏深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广域继电保护的通信网络:广域继电保护需要利用高速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和控制命令的发送,如何选择合适的通信网络和通信协议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广域继电保护的具体实现和应用:目前,广域继电保护还处于实验阶段,如何将其应用于实际电力系统中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

电力系统广域继电保护作为电力系统保护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

一种用于配电网广域保护的遗传算法

一种用于配电网广域保护的遗传算法

160
Aj Ε Aj - 1 +Δt ,j = 2 ,3 , …,n
一种用于配电网广域保护的遗传算法
各保护在基于遗传算法的自适应保护下的定值范围如 下 :反时限过电流保护的整定值取 2 倍的当前负荷电流和 1.
5 倍的最大负荷电流两者的大者 ,时间整定系数以步长 0. 01
二、 遗传算法求解过程 遗传算法的基本操作 : 先对各配电网中各保护的 TMS 进 行编码 ,以式 (4) 形成适应度函数 , 再进行遗传操作 , 通过多 次逐渐逼近最优解 ,停机 。 结合上述数学模型辅助信息少和求解极值等的特点 ,本 文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 。在遗传算法中 ,基因突变率通常 是常数 。若突变率 p m 取值较大的话 , 使得遗传算法的性能 近似于随机搜索算法的性能 ; 若突变率 p m 取值太小的话 ,则 基因抑制 “准早熟收敛” 的能力就会较差 。本文使用最优个 体已经保留代数 m 。让基因突变率随着最优个体已经保留 代数 m 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以达到动态调整的效果 。此外 , 在优化过程中采用最优保存策略和两两竞争相结合的选择 方法以及变基因交叉率来加速算法收敛及避免存在局部搜 索能力不足和 “早熟现象” 等缺点 。 三、 算例分析 如图 1 所示的某配电网的简化结构图 ,被用于验证基于 遗传算法的配电网自适应继电保护的可行性 。所有线路两 端都配置两段式电流速断和反时限过电流保护 。
护系统 [J ] . 电网技术 ,2006 ,30 (5) :91 - 95.
图1 某 10kv 配电网的简化结构图
[ 4 ] 苏盛 ,段献忠 ,曾祥君 ,等 . 基于多 Agent 的广域电流差动保护
系统 [J ] . 电网技术 ,2005 , 29 (14) :15 - 19.

基于负序功率方向比较原理的广域继电保护算法

基于负序功率方向比较原理的广域继电保护算法

基于负序功率方向比较原理的广域继电保护算法金恩淑;汪有成;王红艳;陈喜峰;王星棋【摘要】A wide area prote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negative sequence power direction comparison is proposed. The special associated 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s (IEDs) zones which contain buses and transmission lines are created according to the installation location of the IEDs. When a fault occurs in power network, combining the fault information collecting and sharing from associated zones with the fault discrimination principle defined in the paper, the IEDs can identify the fault position and cut the fault according to the predetermined action strategy. This algorithm can be used as a primary protection for quick action after a system fault, while possessing the back-up protection function. The results of case study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achieve the primary protection and back-up protection function perfectly, verify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lgorithm.%提出一种基于负序功率方向比较原理的广域继电保护算法。

基于综合阻抗比较原理的广域继电保护算法

基于综合阻抗比较原理的广域继电保护算法

基于综合阻抗比较原理的广域继电保护算法李振兴;尹项根;张哲;何志勤【摘要】将两端输电系统的综合阻抗保护原理推广到三端或多端输电系统,提出一种新型广域继电保护算法。

针对广域保护区域不同故障时综合阻抗的定义和计算分析,区外故障时,综合阻抗反映区域内线路等效容抗,其虚部大小为千欧级,阻抗角约为90°;区内故障时,综合阻抗反应系统阻抗,其虚部大小不大于600,阻抗角在~90°之间,二者有明显区别。

同时,结合广域继电保护对引起差流启动时的不同情况分析,提出三步保护方案以实现输电系统故障判断,正常运行时测量信息错误或变电站直流消失等运行工况的可靠保护。

IEEE 10机39节点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容易整定,具有选相能力,且不受分布电容电流和过渡电阻影响,与广域差动保护相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This paper extends integrated impedance protection to multiple terminal transmission system in order to realize wide area protection,and discusses integrated impedance definitions and calculation analysis.The integrated impedance reflects line capacitive reactance when external fault occurs,and its magnitude reaches several kilo-ohms and its impedance angle is in-90°or so.In contrast,the amplitude of integrated impedance is no more than 600? and impedance angle is about ??~90° when internal fault occurs.Then,the three-step protection scheme is also presented based on the different situation analyses caused by wide-area protection differential current activated,which always realizes transmission system reliable protection when internal fault,measurement errors or substation DC disappear occur.Simulation tests based on IEEE 10-machine and 39-bus system illustrate that this algorithm could be set convenientlyand could select phase naturally,the fault estimation results are immune to distributed capacitive current and grounding resistance,which has helpful applied prospect in wide area protection domain.【期刊名称】《电工技术学报》【年(卷),期】2012(027)008【总页数】8页(P179-186)【关键词】广域继电保护;综合阻抗;保护算法;保护分区;过渡电阻【作者】李振兴;尹项根;张哲;何志勤【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电力安全与高效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华中科技大学电力安全与高效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华中科技大学电力安全与高效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华中科技大学电力安全与高效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771 引言随着电网结构日趋复杂,运行方式日益灵活,传统只根据保护安装点或保护安装本地的电气信息量来进行决策和判断的后备保护暴露了越来越多的缺陷[1-3]。

基于电流差动原理的广域继电保护系统

基于电流差动原理的广域继电保护系统

基于电流差动原理的广域继电保护系统
丛伟;潘贞存;赵建国;李宪忠;张新萍
【期刊名称】《电网技术》
【年(卷),期】2006(30)5
【摘要】介绍了基于电流差动原理的广域继电保护系统,描述了该系统的工作方式,讨论了划分广域保护范围的原则和实现广域差动保护算法所必需的保护智能电子装置(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IED)搜索方法。

以双母线结构的电网为例说明了保护IED关联域的搜索步骤。

为配合电流采样值在广域保护系统中快速可靠地传输,介绍了基于IEC61850 的电流采样值传输模型和该模型映射到以太网通信栈的一般原理。

【总页数】6页(P91-95)
【关键词】广域继电保护系统;电流差动保护;通信服务模型;映射;智能电子装置【作者】丛伟;潘贞存;赵建国;李宪忠;张新萍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许继昌南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771
【相关文献】
1.基于方向比较原理的广域继电保护系统分析 [J], 邓拓
2.基于电流差动原理的广域继电保护系统研究 [J], 朱斌
3.基于电流差动原理的广域继电保护系统探讨 [J], 陈珮
4.以电流差动原理为基础的广域继电保护系统探讨 [J], 范继伟;李廷军;商国敬
5.基于多Agent的广域电流差动保护系统 [J], 苏盛;段献忠;曾祥
君;K.K.Li;W.L.Chan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 L
k 1.n
相位仅决定于 n 侧母线背后的发电机和变压器,两 侧电流突变量的相位差可以表示为 Z k1.mn arg n (2) ZL 对220 kV及以下线路 Z L 的阻抗角 L 60 ,n 侧 母 线 的 系 统 阻 抗 Z n 的 阻 抗 角 n 90 , 有
1 分相ΔI 相位比较的故障识别原理
0 引言
为克服传统继电保护存在的不足,改进和提高 传统继电保护的性能, 研究基于广域信息的能够快速 识别、 隔离故障以及简化保护整定计算的广域保护原 理成了保障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内容 [1-3]。目 前,广域继电保护的研究主要是改进后备保护,其 算法主要有广域电流差动和方向比较纵联保护算
基 金 项 目 :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 50877031 , 50837002)
k 2.m
分别为线路两侧电流的故障分量。
E m
k2
k 2.mn 180
I k 1.n n
(3)
m I k1.m
k1
E n
I k 2.m
Zm
(a) m
I k 1.m
I k 2.n
ZL
n k1 (1 )Z L
Rg
U k1
I k 1.n
Zn
根据上述分相电流突变量具有的相位特征,利 用线路两端相电流突变量相位差的大小可灵敏可靠 地区分内部与外部故障。对两端相电流突变量相位 差的绝对值设立门槛,构成基于分相电流突变量相 位比较的故障识别判据为 I L. m | arg | zd (4) I
法[4-6]。广域电流差动保护原理简洁,但对广域同步 系统的要求较高,且多点电流值的测量误差累积将 产生较大的不平衡电流,从而导致保护的灵敏性和 可靠性降低,同时系统通信量较大[7]。广域纵联保 护原理通过比较输电线路两端保护所检测到的电气 量(如电流、方向、测量距离等) ,能快速准确地判 断出区内故障和区外故障,动作迅速,准确性高。 但方向元件受高阻接地、线路非全相运行和故障转 换等因素影响较大[8]。 现代电网数字化技术得到大力发展和应用,采 样频率得到大幅提高,信息传输基于光纤数字化,
由式(1)可以看出,在内部故障时,线路两端
杨红,等
基于分相电流突变量相位比较的广域继电保护
- 3 -
正常运行时保护系统的计算量及保护系统的通信 量,根据非故障因素引起的故障分量缓慢变化,而 故障因素引起的故障分量瞬时变化的原则,规定 的定值为 (5) 0.01I n 1.02 | I (k 2 N ) |
(k 2 N ) 为两周波前的 其中: I n 为额定电流; I
相电流突变量。式中右边第二项为浮动门槛值,目 的在于避免两端电流不平衡而引起的启动,提高启 动算法的可靠性;而右边第一项是固定门槛,作用 在于避免稳定运行时浮动门槛值过小而引起其不必 要的启动。为了提高相电流突变量启动相位比较的 可靠性, 设定当电流突变量连续5点大于整定门槛值 时启动元件动作。 2.2 基于补偿电压过零点的广域同步校正 由于信息采集范围的扩大化,同步问题是广域 继电保护面向工程应用需考虑的重点问题之一。相 位比较算法的实现依赖被保护元件各端的采样同 步。各保护IED之间的采样不同步,将会引起很大 的相角误差。 如现有的保护利用24点/周期的采样频 率,两端保护IED相差一位将产生15°的误差,有可 能引起算法的误判。目前广域同步大多采用基于全 球定位系统GPS授时同步方法,但当保护IED不能 正常接收到变电站下达的秒脉冲信号时,利用本地 时钟产生的时标信号可能会出现一定偏差。本文利 用电力系统中发电机在故障后短时间内其相位能够 基本保持不变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补偿电压过零 点的补偿校正方法,能够利用故障前系统本身的电 气量特征实现相位比较的精确同步。 正常运行时,当两端均补偿到线路同一点的时 候,两补偿电压应为同一个电压,即他们将具有同 样的波形。 两波形过零点的时刻也相同。 各保护IED 分别将其电压补偿到线路中点,并利用补偿电压的 过零点作为采样信号的校准点,利用校准点来校正 每个周期的采样初始时间,减小采样同步所引起的 误差。系统出现状态变化(如发生故障、运行方式 ,可以认为 的变化等情况)后短时间内(约250 ms) 电源的相角不会改变,而这段时间能为故障位置的 确定提供充足的时间。 因此, 当线路上发生故障时, 虽然由于故障点位置、两边故障电流分布等因素, 导致线路两端补偿到中点的电压不再相等,但故障 后的短时间内,依然可以利用故障前的校准点作为 对时基准,实现两端相位比较的同步。 2.3 采样点比对的相位差动策略 为了号比较的方法来实
-2-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基于常规电流相位差动保护的一些缺陷可以得到克 服[9-10]。为满足快速确定故障元件的灵敏度要求, 并大幅降低广域继电保护的系统通信量,本文对基 于分相Δ I相位比较原理的广域继电保护改进算法 及其应用进行了探讨。利用分相ΔI的相位比较,除 保留电流相位差动算法不受电力系统振荡影响、能 允许较大过渡电阻等优点,还能解决传统电流相差 保护受两端电源相角、负荷电流等因素影响,不同 类型短路故障灵敏度不同的缺点,能快速、准确地 判别故障元件。
L. n
(b)
Zm k2
1
m
RgI k 2.m U k2
n Z n
I k 2.n
、 I ( 为 A、B 或 C)分别为流 其中, I L . m L. n
过线路 L 两端保护 IED 的相电流突变量, 方向以母 线流向线路为正。 zd 推荐整定为 145°。采用分相 电流突变量的相位比较构成的故障识别算法原理简 单,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第 40 卷 第 23 期 2012 年 12 月 1 日
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Vol.40 No.23 Dec. 1, 2012
基于分相电流突变量相位比较的广域继电保护
杨 红 1,2,尹项根 1,陈 卫 1,刘颖彤 1,刘 宝 1
(1.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4; 2.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2160) 摘要: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 电流相位差动保护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应用, 特别是降低广域差动保护对精确同步采样的依赖。 信息量大导致通信裕度降低是实现广域继电保护的难点。为降低系统通信量,并保证保护的灵敏度和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基 于分相电流突变量(简称 ΔI)相位比较原理的广域继电保护故障元件识别算法。结合该算法在广域继电保护中的实现,阐 述了分相 ΔI 启动算法、基于补偿电压过零点的同步校正方法以及采样点比对的相位差动策略及其配置于广域继电保护中的 应用方案等关键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原理简单可靠、动作速度快、灵敏度高等优点,且能够适应高阻接地、非全 相运行、故障发展及故障转移等复杂故障工况。 关键词:广域继电保护;电流突变量;相位差动;故障元件识别
k1 n L
arg
Z n (1 ) Z L Zm ZL
2.1 相电流突变量启动元件 I 0 ,此 正常运行时两侧电流突变量 I m n 时不需对该线路进行故障判别,并且也无法确定他 们之间相位差的大小。为避免无效信息的上传,对 每个保护 IED 设置启动元件, 只有当该元件动作时, 才启动 IED 的通信模块,允许其向广域继电保护决 策单元发送信息。采用相电流突变量的保护启动原 理,设定电流突变量门槛值 。 越小,则启动相 位比较模块的灵敏度就越高。理论上, 0 时,只 0 即能启动相位比较模块。 要相电流突变量 I L. 但在实际的电力系统中,由于电流互感器误差的存 在,为了避免正常运行过程中的频繁启动,并减小
Wide area protection based on phase comparison of segregated current fault component
YANG Hong1, 2, YIN Xiang-gen1, CHEN Wei1, LIU Ying-tong1, LIU Bao1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Electromagnetic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China; 2. Chongqing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Engineering College, Chongqing 402160, China) Abstract: Current phase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is attracting new concer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echnology, which also reduces the dependency of wide area current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on precisely synchronized sampling. The low communication margin stems from more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which is difficult to realize wide area protec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a novel wide area prote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the phased comparison of segregated current fault component to decrease communication range and assure the sensitiv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protection. Combining th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the paper elaborates some key issues including segregated phase start algorithm, the synchronization method based on offset voltage zero crossing point, the phase differential strategy of sampling site comparison, and the application scheme. The example analysis on IEEE 39 nodes system shows the algorithm has superior performance and adapts to the complexity of the high resistance grounded, open-phase operation, fault development and fault transfer. This work is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50877031 and No. 50837002). Key words: wide area protection; current fault component; phase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fault element identification 中图分类号: TM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3415(2012)23-0001-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