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冠县武训高中201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
山东省冠县武训高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语文)

山东省冠县武训高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语文)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6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娴.熟(xián) 辗.转(zhǎn)围歼.(qiān)信手拈.来(niān)B.惬.意(qiè) 跌宕.(dàng) 通衢.广陌(qú) 殚.精竭虑(dān)C.膏腴.(yú) 踽踽..独行(yǔ) 矢志不渝.(yù) 不无裨.益(bì)D.拓.本(tà) 饯.别(jiàn) 咄咄..逼人(duó) 并行不悖.(bèi)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全相同....的一组是()A.和.洽参劾.阖.府涸.泽而渔一丘之貉.B.期.年稽.首跻.身掎.角之势窗明几.净C.笺.注渐.染缄.默监.守自盗间.不容发D.咀嚼.倔.强诡谲.一蹶.不振精神矍.铄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当.局/当.铺剥削./削.减号角./角.落见多识.广/博闻强识.B.度.假/度.日塞.责/堵塞.连累./劳累.斗.转星移/斗.鸡走狗C.尽.兴/尽.管喝.彩/喝.问薄.酒/薄.弱横.行霸道/飞来横.祸D.牢笼./笼.屉强.制/强.化着.陆/着.想量.体裁衣/度德量.力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风声鹤唳一愁莫展天翻地覆迫不急待B.世外桃园鼎立相助额手称庆墨守成规C.拾人牙慧出奇不意黄梁一梦直截了当D.不假思索源远流长走投无路声名鹊起5、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A.安部就班殉私枉法天花乱堕计日成功B.所向披糜众志成诚独出新裁豆蔻年华C.中流砥柱惹事生非盅惑人心心猿义马D.美仑美奂嬉笑怒骂貌和神离恻隐之心6、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由于蒲松龄把他在现实生活里所到的各种人物个性以及人情世故很地概括在这些神鬼怪异的身上,这就使小说中出现的花妖狐魅具有,人们对这些异类并不感到可怕,倒觉得它们可亲可爱,十分的亲切感人。
山东省冠县武训高中2011-2012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山东省冠县武训高中2011-2012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计60分,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A.宗法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2.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生重大变革并且成为中国省制开端的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行省制3.这是一项延续了两千多年并对中国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政治制度。
当中央对地方管理不力时,很容易造成地方割据,君主不断强化自己的权力。
这项制度是A.联邦制B.君主立宪制C.中央集权制度D.郡县制4.183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阿美土德”号对上海进行侦察和测绘,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了一个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开放上海。
该条约是A.《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辛丑条约》 D.《南京条约》5. 根据下列信息判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A.义和团运动B.辛亥革命C.太平天国运动D.明末农民起义6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发出这样的感慨:“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一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马关条约》D. 《北京条约》7.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
在“从君主到民主”的历史转型中,哪个事件可以作为开端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甲午战争 D.辛亥革命8. “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以上这幅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保路运动B.五四运动C.五卅运动D.一二·九运动9.在20世纪上半叶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这条道路是A.采取和平夺权 B.领导工人运动C.农村包围城市 D.国共两党合作10. 下图为在卢沟桥拍摄的历史照片。
[精品]山东省冠县武训高中201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及答案
![[精品]山东省冠县武训高中201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5da1cd6294dd88d0d26bb1.png)
山东省冠县武训高中2012届高三上期期中考试(历史)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1、周初先后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周武王姬发封其兄弟立国者15,姬姓立国者40人。
这说明分封制的突出特点是A.等级森严 B.以血缘为纽带.嫡长子继承D.世袭2、“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
追根溯,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宗法制B.分封制.郡县制D.井田制3、某知名者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____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
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
”这段引文空格处应该填A.夏禹B.商汤.周武D.秦皇4、秦《峄山刻石》中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
攻战日作,流血于野……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
秦始皇为使“兵不复起”所采取的措施是A.灭六国 B.推行郡县制.实行分封制D.北击匈奴,修长城5、古今中外,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近代西方国家,都以建章立制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下列具有此类性质的文献或制度是①秦汉郡县制②《十二铜表法》③英国《权利法案》④美国《1787 年宪法》A.①②B.②③.③④D.①④6、“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的“三要素”。
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结论。
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A.“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B.三省六部制的强化训练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三省六部制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D.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强化训练本沿袭这种制度7、从社会历史看,魏晋南北朝的社会还是应被称为“世袭社会”,而唐以后的历史则形成了一个稳定的“选举社会”。
这“选举社会”是指A.唐朝民主推举官员制度B.三省六部制.察举制度D.举制度8、“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
山东冠县武训高中2012高三上第二阶段考试-语文.

山东省冠县武训高中2012届高三第二阶段模块测试试题(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Ⅰ卷(共24分)一、(10分,每小题2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 遒劲./劲.敌擂.鼓/打擂.台巷.道/大街小巷.B. 颤.动/颤.栗露.天/露.马脚徘徊./低徊.唏嘘C. 奔.赴/投奔.什.物/什.刹海量.具/无法估量.D. 熨.斗/熨.帖炽.热/白炽.灯蛮横./横.征暴敛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震撼耍笔杆金碧辉煌两全其美B. 辨证爆发户冥思苦想悲欢离合C. 翱翔摄像机直截了当遗笑大方D. 慈详电饭煲鞭辟入里概莫能外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和多知道,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溺其中的杰作,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的生动联系,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
A.而且领略息息相通B.而且领受休戚与共C.而领受休戚与共D.而领略息息相通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楼市步入调整期后,放松“一套房贷”政策的呼声不绝如缕....,但银行界普遍担心,房价正在下降,房贷风险高,不敢轻易改变政策。
B. 这起发生在辽宁省葫芦岛市的行政复议案,一波三折,扑朔迷离....,不仅把当事人折腾得筋疲力尽,而且折射出依法行政的尴尬与艰难。
C. 当奥运会开幕式上那铿锵有力、整齐划一的鼓声响起时,一向沉稳的父亲拍案而...起.,兴奋得叫起来。
D.民间流传着五花八门的“养颜秘方”,其中吃燕窝或许算得上是众望所归....的一种。
其实,吃燕窝只能换取一点心理安慰而已。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据报道,中国国产第四代战斗机“歼20”昨日首飞成功,国防部外事办副主任在国防部新闻吹风会上表示,这是正常的工作安排,在时间选择上与盖茨访华无关。
山东省冠县武训高中2012届高三考前最后一次模拟文科综合试题

武训高中2012届高三考前最后一次模拟文科综合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
满分24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座号填涂在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1第Ⅰ卷(必做,共100分)注意事项:1.第Ⅰ卷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下表是哈尔滨某月连续3日相关气象预报资料,据此回答1~2题。
1.材料中所反映的某月可能是A.2月B.4月C.7月D.11月2.关于资料中三天的叙述,正确的是A.暖锋过境导致风向发生变化B.25日夜间气温低,因为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弱C.24日受暖气团控制,气压高D.26日受气旋控制,白天气温较高据商报济南消息,2012年5月21日上午7点,济南趵突泉水位跌至28.14米,这是近年来趵突泉标准水位首次跌破黄色预警线。
为此,济南市也将趵突泉水位监测由原来的一天一次升格为一小时一次。
合理保护和利用地下水是城市化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下图为华北平原2012年2月浅层地下水埋藏深度等值线图(单位:m),读图回答3~4题。
3.关于华北平原地下水埋深的特点A.农村浅,城市深B.有河浅,无河深C.沿海浅,内地深D.南部浅,北部深4.关于唐山附近地下水埋深特点的成因,理解正确的是()A.离海近,海水倒灌,导致埋深较浅B.无河流水补给,使埋深较深C.地势高,导致埋深较深D.过度抽取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山东省冠县武训高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

第 1卷 (选择题 共 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拘泥 (nì) 诳语(kuáng) 溃(huì)脓 煞(shà)风景 箪食(sì)壶浆 B.翘 (qiáo)首 成绩 (jī) 漂 (piǎo)白 刽(guì)子手 身无长(zhǎng)物 C.剖(pōu)析 掉色 (shǎi) 抹(mā)布 发横(hèng)财 龇(zī)牙咧嘴 D.拈阉(qiū) 绿 (lù)林 碑帖(tiè) 压轴(zhóu)戏 沐猴而冠(gu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文身 暴发户 共商国是 拾人牙慧 毕其功于一役 B.坐落 顶梁柱 一筹莫展 功亏一匮 冒天下之大不韪 C.调剂 挖墙脚 如蚁附檀 门可落雀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D.脉搏 名信片 年高德少 察言观色 吉人自有天相 3.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舌尖上的中国》以富有草根气息的语调,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栩栩如生,这既让国人兴奋不已,也向世界发出了一张“中国名片”。
B.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保东大使用无可争辩的历史事实和法理依据,义正词严地驳斥了日本代表关于钓鱼岛的谬论,重申了中国的严正立场。
C.个别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之便,玩忽职守,以权谋私,这无异于火中取栗,不但烫手,且玩火者必自焚。
D.在济南老东门美食城你可以品尝到草包包子、孟家扒蹄、黄家烤肉、醉辣龙虾等美食,品类之多,实在是擢发难数。
4.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在流行看原声电影,可是以前的译制片也有很多代表性作品,如《音乐之声》、《虎口脱险》等等,这首先归功于本子做得精彩。
B.老毕见他一哆嗦,就问:“怎么了,你?”他赶忙说:“没什么,不要紧。
” C.运动会后,一向不苟言笑的秦老师轻轻对我们说了一句“己经很好了”就转身离开了,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
山东冠县武训高中2012高三高考模拟考试-语文汇总

冠县武训高中2012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谥.号 / 自缢.沤.肥 / 老妪.湍.急 / 逸兴遄.飞B.宫阙. / 商榷.饯.别 / 鉴.戒孤鹜. / 好高骛.远C.品茗. / 南溟.刊载. / 载.体悱.侧 / 成绩斐.然D.箴.言 / 缄.默畸.形 / 菜畦.隐晦. / 不容置喙.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喝采不胫而走破釜沉舟鸦雀无声B.劳碌既往不咎毋庸赘言寥寥无几C.荣膺沤心沥血流连忘返面授机意D.挑剔直截了当苦思暝想莞尔而笑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社会进步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不用过箪食瓢饮的日子,但那种一饭千金....的“豪爽”也是应该唾弃的。
B.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国让世界看到了最高领导人的殚精竭虑....和13亿国人的众志成城。
C.由于大幅扩张,各大型的零售商的资金链都相当吃紧,而一旦有哪家挺不住,必然降价出货来变现,而由此必然推倒多米诺骨牌.....,引发某个区域甚至多个区域的整体放水。
D.珠海市IT产业招商会角色分配不同以往,市长跑龙套...,专家当主角,按国际化运作,卓有成效。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今天晚上指挥演唱《黄河大合唱》,他着装潇洒,神态从容;眼光、手势配合和谐——好一派指挥家的风度。
B.对李清照的诗词,比之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我倒是更喜欢她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C.文学工作者应培养起自己对语言的敏感,才能利于遣词用字,写出的作品明确、清晰、生动、鲜明、节奏和谐、音调优美。
D.他接着说:“最近这儿连降暴雨。
老妈已到北京去了。
小红上了高中。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目击者看到希拉里的车队在奥巴马离开之后先行离开了奥巴马办公区。
山东省冠县武训高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阶段考试(历史)

山东省冠县武训高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阶段考试(历史)1.“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
”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A. 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B. 注重研究社会现实C. 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D. 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
以下对材料中“商人”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A. 他可以到浮梁草市收购茶叶B. 他到浮梁买茶时住在“会馆”中C. 经商使他的社会地位发生根本改变D. 他将茶叶贩卖到海外,受到“海禁政策”的限制3.《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
”下列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是A. 流通领域出现纸币B. 大量商业市镇兴起C. 生产领域出现私人作坊D. 出现东市、西市商业区4.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
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①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③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④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A. ①②③B. ②④C. ①③D. ②③④5.右图是画家郑板桥的兰竹作品,其中包含了很多中国文化精神元素。
这种画风开始出现于A. 魏晋南北朝B. 唐代C. 宋元D. 明清6.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
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A. 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B. 朱熹、李贽、黄宗羲C. 朱熹、王夫之、顾炎武D. 王夫之、王守仁、顾炎武7.古代雅典民主制下由全体合法公民集体决策,体现了直接民主的特点。
下列选项中与此相似的是A. 美国总统的产生B. 中国全国人大代表的产生C. 法国总统的产生D. 中国城市居民委员会产生8.古希腊一位哲人说:“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冠县武训高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1、周初先后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周武王姬发封其兄弟立国者15,姬姓立国者40人。
这说明分封制的突出特点是A.等级森严 B.以血缘为纽带C.嫡长子继承D.世袭2、“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
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宗法制 B.分封制C.郡县制D.井田制3、某知名学者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____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
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
”这段引文空格处应该填A.夏禹 B.商汤C.周武D.秦皇4、秦《峄山刻石》中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
攻战日作,流血于野……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
秦始皇为使“兵不复起”所采取的措施是A.灭六国B.推行郡县制C.实行分封制D.北击匈奴,修长城5、古今中外,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近代西方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下列具有此类性质的文献或制度是①秦汉郡县制②《十二铜表法》③英国《权利法案》④美国《1787 年宪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
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
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A.“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B.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C.三省六部制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D.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7、从社会历史看,魏晋南北朝的社会还是应被称为“世袭社会”,而唐以后的历史则形成了一个稳定的“选举社会”。
这“选举社会”是指A.唐朝民主推举官员制度B.三省六部制C.察举制度D.科举制度8、“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
”“那个庞然大物”是指A.内阁制度B.宰相制度C.宦官集团D.胡惟庸集团9、“公元前6世纪早期,许多经济状况相同的(希腊)城邦都经历了贵族和平民之间的残酷内战,往往长达数十年。
然而,在雅典,一个名叫梭伦的贵族以各阶级调停人的身份出现,为阶级纷争设计了一个出路。
”下列属于梭伦改革内容的是A.废除债务奴隶制B.铲除贵族的政治特权C.剥夺贵族的土地D.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10、“部落和村社的划分不取决于血缘关系,而是由地域决定,因此不论在宗教或政治领域,基于出身的特权被毁灭了,以地域和财产为基础的政治社会代替了氏族社会。
”与这一改革成就密切相关的人物是A.梭伦B.克里斯提尼C.伯利克里D.苏格拉底11、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A.《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B.《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C.《多样性的政治文明》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12.成文法的意义在于按法律判决,任何人不得随意解释法律。
为此罗马人做出的最早贡献是制定了A.《十二铜表法》B.《公民法》C.《自然法》D.《万民法》13、据史料记载:“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罗马法律已经不能满足需要。
外国人在罗马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
”这使得罗马帝国A.通过习惯法保护外邦人的利益B.将习惯法完善为成文法C.将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D.将万民法上升为自然法14、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
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A.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B.以明确的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C.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革命性转折D.解决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动荡问题,为国家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政权保障15、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的共同之处是①体现了代议制民主的特征②规定了资产阶级国家政体③资产阶级斗争成果的法律总结④赋予全体公民以充分的选举权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16、中新网报道,日本大地震后,英国女王闻讯十分震惊,特别向日本天皇表达哀悼。
英国政府随即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向日本提供人道援助。
对此,下列说法准确的一项A.英国女王今天仍可左右政府行为B.英国女王履行了国家元首的职责C.英国政府是英国国家的实际决策机构D.英国女王的哀悼只是个人行为,与国家无关17、1787年宪法生效后,美国从一个松散的“邦联”发展成为一个统一的“联邦”。
这一转变的重要意义有①较好地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②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③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④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确立了共和政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8、1901年,法国等11个国家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
当时法国具有缔结条约权的是A.总统B.参议院C.众议院D.最高法院19、英国的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
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支持英国对华发动战争B.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C.未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D.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20、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
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
”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最主要是指A.走私鸦片,毒害国人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D.提出“修约”,扩大市场21、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其主要依据应是A.首次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B.《资政新篇》的实施C.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D.是历次农民战争的最高峰22、某年,清政府户部奏议说:“就中国目前财力而论,实属万不能堪。
然而和议既成,赔款已定,无论如何窘急,必须竭力支持。
”同时,“很多汉人目睹了满族政权毫无希望的领导能力后,转向了革命。
”据此,与奏议中“和议”“赔款”相关的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3、“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这一诗句颂扬的革命运动是A.太平天国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24、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武汉正投资巨款筹备相关庆典。
辛亥革命100周年受到高度重视,是因为辛亥革命A.在世界上最早实践三权分立学说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C.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D.开启了中国民主共和的新纪元25、1919年5月,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北京各大高校的学生纷纷走上街头游行示威。
中国人民获得合法游行示威的权利始于A.鸦片战争时期B.维新运动时期C.民国成立初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26、遍地枭雄,波诡云谲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①既被称为近代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②也是革故鼎新近代化发展的重要时期。
下列事件能体现观点②的是①袁世凯尊孔复古②新文化运动兴起③五四运动④中国共产党成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7、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无产阶级目前最重要的工作,还是应该联络民主党派共同对付封建军阀,以达到军阀覆灭,建设民主政治的目标”,能体现这则材料思想的历史事件是A.中共一大B.国民大革命C.五四运动D.抗日战争28、“山歌越唱越开怀,东山唱到西山来。
红色瑞金闹革命,工农政权建起来。
”这首民歌最有可能创作于A.国民革命时期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人民解放战争时期29、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中说,国民党有两个伟大领袖,第一个是孙中山先生,第二个伟大领袖就是蒋介石先生。
毛泽东的这一评价是基于蒋介石A.指挥北伐战争赢得胜利B.继承和实行新三民主义C.转变为民族民主革命者D.参与领导了全民族抗战30、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
”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31、1851年,正当伦敦世博会召开,宣布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正以雷霆万钧之力重塑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和社会形态时,已经有人在解剖它的病灶,预备提前宣判它的死刑了。
该事件是指A.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B.卢梭发表《社会契约论》C.在中国兴起太平天国运动D.在法国发生巴黎公社革命32、“巴黎公社时期,法国并不存在建立工人阶级政权的客观条件。
”这里的“客观条件”主要是指A.资本主义工业尚未得到充分的发展B.独立的工人阶级政党尚未建立C.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尚未激化 D.第一国际未能起到领导作用33、《全球通史》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
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 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 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 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
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 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
”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目的是A. 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B.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C.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D. 成立人民委员会34、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反复强调,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
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依法治国的方略35、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观摩了西安城郊的一个村庄村委会选举后说:“我了解到,像其他遍及中国的近五十万个村庄一样,你们很快就要透过选举推举你们当地的领导,……只要有选举,人民就有决定权,……你们的成就是一个窗口”。
这个“窗口”是指A.人民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B.为政府机构的产生提供依据C.直接选举制度全面推行D.基层民主得以进一步扩大36、“已有不少人将周恩来喻为日内瓦会议的挽救者,他已赢得了外交舞台第一流人物的地位”。
这样的评价基于他在日内瓦会议上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演说。
其演说的宗旨是A.号召亚非国家采取不结盟政策B.亚非各国坚持反帝反霸的方针C.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D.解决亚非尤其是印度的和平问题37、《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