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精灵同步练习苏教版八上
都市精灵

句)
如:我是一只灰喜鹊,我和我的同伴多是成帮成伙的来 我是一只灰喜鹊 我和我的同伴多是成帮成伙的来 到参天的大树上,在高高的树枝上唱歌 跳舞, 在高高的树枝上唱歌、 到参天的大树上 在高高的树枝上唱歌、跳舞,非常的 活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生机和活力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生机和活力. 活跃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生机和活力
1、文章不仅联想丰富,知识性、趣味性强, 文章不仅联想丰富,知识性、趣味性强, 在语言运用方面也颇具特色。请你快读课文, 在语言运用方面也颇具特色。请你快读课文, 找出你觉得最富表现力的语句,说说你的体会。 找出你觉得最富表现力的语句,说说你的体会。
如:第一段中描写喜鹊嬉戏的景象: 第一段中描写喜鹊嬉戏的景象: 1、用“成双成对”,“成帮成伙”,“ 跳来跳去,飞来 成双成对” 成帮成伙” 跳来跳去, 、 飞去,叫来叫去” 这几个词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从 飞去,叫来叫去”,这几个词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从 内容方面分析) 内容方面分析) 2、这一句中“跳来跳去,飞来飞去,叫来叫去”都用了 、这一句中“跳来跳去,飞来飞去,叫来叫去” 四字短语,语言很有韵律,节奏感和音乐感都很强。( 。(从 四字短语,语言很有韵律,节奏感和音乐感都很强。(从 句式结构方面分析) 句式结构方面分析) 3、拟人的修辞,写出了喜鹊们的活泼可爱,字里行间透 、拟人的修辞,写出了喜鹊们的活泼可爱, 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从修辞角度分析) 。(从修辞角度分析 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从修辞角度分析) 请就一方面谈即可
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赏文析语
(一)精读课文 理解内涵
作者运用对比的写法, 作者运用对比的写法,为我们展示 了几幅反差强烈的生活图景, 了几幅反差强烈的生活图景,请你从中 找出几幅,并且分别给他们拟一个标题, 找出几幅,并且分别给他们拟一个标题, 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苏教版

八班级期末学情调研语文试题(总分:150分;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50分)1.给加点字注音。
(4分)(1)悖.论()(2)龟.裂()(3)鳞次栉.比()(4)皑皑.白雪()2.依据拼音写汉字。
(4分)(1)受益fěi()浅(2)闲情yì()致(3)无xiá()顾及(4)kuài ()炙人口3.文学常识及名著阅读。
(6分)(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 (国籍)的▲ 。
(2分)(2)“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中“南冠”代指▲ 。
(1分)(3)杜甫诗《望岳》中“岳”指▲ 山;“阴阳割昏晓”中“阴”指▲ ,“阳”指▲ (3分)4.课文内容默写(10分)(1)更喜岷山千里雪,▲ 。
(毛泽东《七律·长征》)(2)人生自古谁无死,▲ 。
(文天祥《过零丁洋》)(3)▲ ,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4)▲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5)落红不是无情物,▲ 。
(龚自珍《己亥杂诗》)(6)真正的友情不受时空限制,这正如王勃诗《杜少府之任蜀川》中所言“▲ ,▲ ”。
(7)人最贵重的是生命。
▲ 。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由于▲ ,也不会由于▲ ;……5.修改下列句子中用得不恰当的标点符号(在原句上用修改符号修改)。
(3分)(1)至于下一个星期天到哪里去参观?大家要好好商量一下,作出打算。
(2)李小楼同学虽然手上擦破了皮。
可他不愿离开植树工地,仍旧挥锹挖土;坚持劳动。
6.小刚打算以“中国人民制造了长城这一宏大奇迹,也必将实现民族复兴的宏大幻想!” 这句话作为演讲的结束语,请为他选择一个合适的手势协作演讲。
(2分)A.双手自然下垂B.右手竖大拇指伸向前方C.双臂交叉,紧抱于胸前D.右手握拳举至右耳高度,并向前挥动7.通过字形分析,说说“休”字的本义。
(2分)休:▲(2分)8.解释下列加点词。
(4分)(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王曰,何坐.()(3)念.无与乐者()(4)子敬素.好琴()9.翻译句子(4分)(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6.17.1动物运动的形式和能量供应同步训练题苏教版

动物运动的形式和能量供应一、选择题1.鲤鱼和猫头鹰的主要运动形式分别是( )A.奔跑、蠕动B.飞行、攀援C.游泳、飞行D.跳跃、爬行【解析】选C。
本题考查动物的运动形式。
动物的运动形式和其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运动形式包括奔跑、爬行、蠕动等;空中生活的动物运动形式是飞行或滑翔;水中生活的动物运动形式主要是游泳。
鲤鱼生活在水中,运动形式是游泳,猫头鹰的主要运动形式是飞行,适于空中生活。
【拓展归纳】动物的运动形式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2.跨栏运动员在跨栏瞬间的运动形式属于( )A.奔跑B.行走C.跳跃D.飞行【解析】选C。
跨栏运动员在跨栏的瞬间是双足抬离地面,身体腾空,所以是跳跃。
3.下列除哪项外都是青蛙的运动形式( )A.跳跃B.行走C.爬行D.游泳【解析】选B。
本题考查青蛙的运动形式。
青蛙是水陆两栖动物,在水中时运动形式是游泳,在陆地时既有爬行,也有跳跃,但不能行走。
4.蝗虫的运动形式是( )A.爬行B.跳跃C.飞行D.以上三种运动形式都有【解析】选D。
本题考查蝗虫的运动形式。
蝗虫的运动器官有三对足和两对翅,前足和中足适于爬行,后足适于跳跃,两对翅适于飞行。
5.能够在空中飞行的哺乳动物是( )A.天鹅B.蝗虫C.蝙蝠D.野鸭【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不同动物的运动形式。
除了鸟类和昆虫外,哺乳动物中的蝙蝠也能在空中飞行。
6.诗句“红掌拨清波”告诉我们,鹅在水中的运动主要依靠( )A.鳍B.翼C.附肢D.后肢和趾间的蹼【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动物的运动器官。
鱼类依靠鳍在水中游泳;鸟类依靠翼在空中飞行;虾、海龟等依靠附肢在水中运动;家养的鹅、鸭和野生的天鹅、野鸭等,后肢的趾间有蹼,依靠后肢和蹼的张缩在水中运动。
7.主要运动形式相同的一组动物是( )A.河蟹、野鸭B.袋鼠、鸵鸟C.企鹅、麻雀D.鳄鱼、蜥蜴【解析】选D。
本题考查动物的主要运动形式。
A项河蟹为爬行,野鸭为游泳和飞行;B项袋鼠为跳跃,鸵鸟为奔跑;C项企鹅为行走和游泳,麻雀为飞行;D项鳄鱼和蜥蜴都能爬行。
都市精灵(苏教版八年级必修)汇总

都市精灵(苏教版八年级必修)时间:2010-8-1 13:47:38 点击:184核心提示:@font-face{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font-face{font-family:'宋体';}@font-face{font-family:'Symbol';}@font-face{font-family:'Arial';}@font-face{fon...@font-face{ font-family:"宋体"; }@font-face{ font-family:"Symbol"; }@font-face{ font-family:"Arial"; }@font-face{ font-family:"黑体"; }@font-face{ font-family:"Courier New"; }@font-face{ font-family:"Wingdings"; }p.p0{ margin:0pt; margin-bottom:0.0001pt; margin-bottom:0pt; margin-top:0pt; text-align:justify; font-size:10.50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 @page{mso-page-border-surround-header:no; mso-page-border-surround-footer:no;}@page Section0{ margin-top:72.0000pt; margin-bottom:72.0000pt; margin-left:90.0000pt;margin-right:90.0000pt; size:595.3000pt 841.9000pt; layout-grid:15.6000pt; } div.Section0{page:Section0;}教材分析“用心感受品质生活,用爱共建和谐环境”——《都市精灵》是一篇融记叙、抒情、议论于一炉的随笔。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8上《都市精灵》 免费课件 ppt

都市精灵
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
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走 过那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为何 片片白云悄悄落泪,为何阵阵风儿为她诉说,还有一群丹顶鹤, 轻轻地,轻轻地,飞过。 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走 过那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再也没有来过,只 有片片白云为她落泪,只有阵阵风儿为她诉说,还有一群丹顶鹤, 轻轻地,轻轻地,飞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不同城市的对比
通过对比,倡导每座城市应该有自己钟 爱的小动物,倡导人类应该与鸟、鱼、兽友 好相处,和谐共存。
1、如果你是一个令人喜爱的都市精灵,
你能给城市生活带来哪些好处?
2、作者运用对比的写法,为我们展示了
几幅反差强烈的生活图景。你能找出几幅,并
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3、如何理解“城市里有没有鸟、鱼、兽,
倒是一个不错的衡量标准,首先是衡量人类意
识的自觉程度,其次是衡量生活环境质量的优
劣程度。”?
城市的“一个不错衡量标准” 指的是
“ 城市有没有鸟、鱼、兽”
来衡量 “人类意识的自觉程度” 、“生活环境质量的优劣 程度” 作者认为: 衡量城市的标准不应以经济产值和人均收入,而是
以有无其他精灵作为衡量城市的标准。
都市精灵
舒 乙
1、读准下列生字词
栖(qī)息
黄鹂 (lí 鹈鹕(tí ) 老鸹(guā) ) hú
围剿 (jiǎo)
硕(shuò)大 肆(sì )无忌惮(dà n) 2、通读课文,思考问题:
“都市精灵”中的“精灵”,原指反抗上天的
恶魔,你读课文后是否有了新的想法?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二十 都市精灵 (8)

小
乌
鸦
鸟
北京
松
喜
鼠
鹊
昆明
红嘴鸥
上 海
海
旧
海豚
鸟
金
山
鹈鹕
海狮
作者运用对比的写法,为我们 展示了几幅反差强烈的生活图景。 你能找出几幅,说说作者这样写的 用意?并体会作者对不同图景的情 感态度。
文学馆与北京城区
文学馆:“一景”、“一宝”、其他鸟儿
(自豪、欣喜、幸事)
城区: 连乌鸦“久违”了
(悲哀)
都市精灵
舒乙
兴平秦岭中学 刘永恒
作者简介
舒乙,老舍之子,当代 作家 ,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 北京人,满族人。
著作有《散记老舍》、 《父亲最后的两天》、《老 舍》 。
字词检测:
1、读准下列生字词
qī
lí
栖息 黄鹂
tí hú mǐn guā
鹈 鹕 抿 老鸹
shuò
dàn xī
硕大 肆无忌惮 嬉戏
jiǎo
围剿
• 课题“都市精灵”中的“精灵”二字,原意是
指在神话传说中,反抗上天统治的“恶魔”。读 完文章后,请你们说说文中的 “精灵”是否有 新的含义?本文题目想要提出什么问题?
课文中的“精灵”指可爱的动物。
作者以“都市精灵”为题,想要提出
“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问题”。
我知道 :
文中写到了哪几个城市? 具体展现了哪学些.科.网 可爱的精灵?
1.不随便倾倒垃圾和排污。 2.保护珍惜动物,禁止捕杀。 3.禁止滥捕滥捞。
4.设立保护区。 5.与动物友好相处。 6.加强宣传教育。
……
你认为人类还有哪些 霸道的行为?怎样克服自 己的霸道行为,保护好 “生态环境”与鸟鱼兽友 好相处?
第一章 综合实践活动 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 苏科版物理 八年级上册 (教师版)

综合实践活动1.在比较材料隔声性能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把声源用不同材料包裹好放进鞋盒里,小明逐步远离声源,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应该选用相同的音叉作声源B.鞋盒可以有效地控制不同材料的厚度相同C.实验中测得的距离越远,对应材料的隔声性能越差D.该实验必须避免周围环境的声音的干扰2.防治噪声有多种方法,其中“隔声”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小明和同学们一起用闹钟作为声源进行“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实验。
观察聆听闹钟指针走动时的“嚓嚓”声,注意它的响度。
把闹钟放在一个鞋盒内,如图所示,将收集到的阻隔声音的材料:羽绒服、报纸、塑料袋、泡沫塑料依次填满鞋盒中空隙,并盖上盒盖,注意听到的声音的响度变化。
(1)为保证测试合理,他们按照课本提供的方案“用听不到声音时人与声源的距离”进行比较。
这种方案与“在同一位置听声音响度”进行比较更合理,请指出“在同一位置听声音响度”的一点不足:__难以比较前后两次响度的大小__。
(2)如果是你进行实验,却又找不到闹钟,你打算用什么来替代闹钟作为声源?__手机__;同时在比较不同材料时,声源发声响度应__保持不变__。
(3)通过探究得到如下实验数据:由此数据,这些材料中隔声性能最好的是__羽绒服__。
3.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声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方案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方案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你认为最佳的方案是__B__,你不选另一种方案的理由是:__人耳不能准确分辨出响度相差不大的声音__。
(2)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机械闹钟__;(3)通过实验测得的结果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强到差的顺序为__泡沫塑料、锡箔纸、衣服__。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含答案)——2.3 熔化和凝固综合提优

2.3 熔化和凝固综合提优1.以下给出的物质属于晶体的是()A.松香B.沥青C.玻璃D.海波2.“扬州的冬天是个干燥的季节,冬姑娘显得十分吝啬,只在临近春节的时候,才使些许雪花含羞带臊地从天空飘下,本以为可以堆雪人、打雪仗,怎知刚落地的雪花瞬间熔化…”下列对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A.冬天气候干燥的原因之一是气温较低,蒸发现象不显著,进入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少B.雪花是由于空气中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属于晶体C.落地雪花转瞬即化的可能原因是地面上的杂质升高了雪花的熔点D.“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雪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3.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 )A.初春,河面上冰化成水B.夏末,草叶上形成“露珠”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4.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下列关于此图象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A.这是一种晶体物质B.CD段时物质处于气态C.物质的初温是40℃D.加热5分钟时物质的温度是48℃5.通过热传递,某物体从固态变为液态,下图是该过程物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是非晶B.此过程是液化过程C.t= 0时刻物体内能为零D.0-t1这段时间,物体要吸热6.下列物质中都是晶体的一组是()A.萘、雪花、食盐B.铁、玻璃、水晶C.松香、蜡、沥青D.沥青、海波、冰7.坩锅是冶炼金属用的一种陶瓷锅,能够耐高温.坩锅内盛有锡块,坩锅放在电炉上加热,锡在逐渐熔化的过程中()A.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B.要不断放热,温度不断上升C.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D.要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8.午饭后,小明和小玲来到商店,小明买了根“冰棍”,小玲买了根“棒棒糖”。
当他们把冰棍和棒棒糖放进嘴里后,都慢慢消失了。
下列对于这一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冰棍”溶解了,“棒棒糖”熔化了B.“冰棍”熔化了,“棒棒糖”溶解了C.“冰棍”和“棒棒糖”都熔化了D.“冰棍”和“棒棒糖”都溶解了9.关于物态变化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早春,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B.初夏,清晨空中的雾是汽化现象C.暮秋,草木上的霜是凝固现象D.严冬,冰冻的衣服变干是熔化现象10.如图是某同学常温下在教室内用甲乙装置分别探究“冰和烛蜡熔化的特点”的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都市精灵同步练习苏教
版八上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都市精灵》一课一练
一、基础训练营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shuò()大 xuān( )闹荒dàn( ) 鹈hú( ) 觅.( )食栖.( )息围剿.()抿.
()嘴
2.成语填空。
居高下无所事肆无忌退三舍空见惯
3.理解词语的语境义,填空。
⑴“如此说来,‘孤城寡人’并不正常……”一句中“孤城寡人”的意思
是___________;该词系化用“______”一词而来,它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倒是‘与狼共舞’这个漂亮而荒诞的词组更具有现代意识。
”一句中“与狼共舞”的原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中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映矛盾而又统一的事物,可以并列地使用两个相互矛盾的词语来表现事物的复杂性。
模仿例句,按要求造句。
⑴倒是“与狼共舞”这个漂亮而荒诞的词语更具有现代意识。
⑵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而
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
请用“渺小”与“高尚”形容蜜蜂。
5.怎样理解“都市精灵”的含义的
二、阅读训练场
冬天,在院中,在很高很高的枯枝上,常蹲着一对硕大的乌鸦,连大嘴都是漆黑的。
它们并不叫,呆呆地蹲着,居高临下地瞧着这忙碌的大城市,像两个孤独而寂寞的旁观者。
现在,在北京,连乌鸦都久违了。
几十年前,我小的时候,老鸹是北京一景。
清晨,成群飞向城外,在乡下地里觅食;黄昏,成群飞回城里,在城里类似万寿寺这种多树少人的深宫大院里过夜。
数量之多,达到遮天的地步,一飞就是乌压压一大片,总有成百上千只,叫着闹着,给清冷的天际增添了一点无序的伴奏。
它们很准时,人们按着它们飞出飞进的钟点劳作休息,倒真能起到生物钟的作用。
我常为现在我院中的那两只大呆鸟感到难过,它们似乎已经没有了日升飞出日落飞回的习惯,大白天都蹲在城里无所事事,而且也不敢肆无忌惮地大叫,老鸹不老呱了,怪可怜的。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任何一个原始城市必然有鸟有鱼有兽,因为①同在一个蓝天之下,同饮一江水,共同生长在一块土地之上;只是,由于人类的霸道和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鱼、鸟、兽渐渐退避三舍或渐渐灭绝。
这么看来,城市里无鸟无鱼无兽未必是好事。
②换句话说,城市里有没有鸟、鱼、兽,倒是一个不错的衡量标准,首先是衡量人类意识的自觉程度,其次是衡量生活环境质量的优劣程度。
如此说来,“孤城寡人”并不正常,虽然,已经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了,倒是“与狼共舞”这个漂亮而荒诞的词组更具有现代意识。
6. 对选文第1段中描写这两只乌鸦“像两个孤独而寂寞的旁观者”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因为北京城的飞鸟急剧减少,所以它们显得“孤独”“寂寞”。
B. 它们其实也在“旁观”北京城几十年间的变化,是城市动物急剧减少的见证人。
C. 这里作者表面写鸟,实际是在暗示:北京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同时,没有考虑到给飞鸟的生存提供空间和必要的条件,把许多鸟儿挤出了城区。
D. 这两只大鸟因为见得太多了,所以对一切都不是那么在乎了,成了逍遥自在的“旁观者”。
7. 选文中最能揭示出“老鸹不老呱了”原因的一句是
8. 选文第3段中“同在一个蓝天之下,同饮一江水,共同生长在一块土地之上”这一句连用三个“同”字,反复铺陈,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答:
9. 选文第3段中画线句①中用了一些限制性词语,把它找出来,说说它们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
10.第3段中画线句②的含义怎样理解
答:
三、写作交流厅
热爱生活的你,一定对鸟、鱼、兽等有细致的观察和感受,请运用以记叙为主,结合议论和抒情的写法,选一种你喜爱的、最难忘的小动物,自拟文题写一篇短文,不少于300字。
参考答案
1.⑴硕喧诞鹕⑵mì qī jiǎo mǐn
2.临事惮避司
3.⑴一座城市里只有人没有动物“孤家寡人”比喻脱离群众,孤立无助的人。
⑵比喻与恶人在一起,随时都有危险,须特别谨慎人与动物共处
4.示例:蜜蜂的身体是渺小,而蜜蜂的精神却又多么高尚啊!
5.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化都市,自然界的其他生灵也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使这与人类友好相处。
6. D
7. 由于人类的霸道和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
8. 表明作者的观点:人与动物应该和睦相处。
9. 限制性词语:不断、渐渐。
表明生存环境的恶化,鸟类等动物的退避和灭绝有一个过程,这样的表达是准确的。
10. 衡量城市不应只以经济产值和人均收入作标准,更要以有无其他精灵作为衡量城市的标准。
由此可见,城市里拥有某种值得钟爱的小动物是多么难得而又重要:城市中的居民应该善待生灵,保护生灵,和生灵们和睦相处,和谐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