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下册-达标检测: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岳麓版九下)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7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课件4 岳麓版

1942.7~1943.2
1942.10~11
二、诺曼底登陆战
在登陆舰的掩护下,步兵们穿者救生衣,在齐胸的水海滩中日,前进了为
登有增在
陆 18 援 障
万美碍
吨军气
军提球
需供的
品的掩
和船护
5 只下
万和,
辆车奥
车辆马
辆。哈
在到海
法国北部重重布雷和设置障碍的海滩正逢退潮时分的奥马景月象6
岸 挤
哈 30 满
由于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鼓舞了正在 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各国人民,巩固并发展了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促使法西斯集团内部发生 了瓦解,推动了整个战争形势的转变。
因此,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争的 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战役简表
战役名称 中途岛海战 阿拉曼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
斯大林三国首脑
内容:决定打败德国后,对德国实行军事
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同时决定 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 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
积极作用:进一步协调盟国在反法西斯战
争中的行动,加速战胜德、意、日法西斯国家
的步伐。消极作用:体现大国强权意志,出
卖弱小国家利益;依据雅尔塔会议的基本原则, 二战后美苏重新划分世界,逐步形成美苏争霸 的新格局。
——德国士兵的日记
2、斯大林格勒战役
德军第6军团被俘的部分军官 德军第6军团司令保卢斯率领残部
向苏军投降
斯大林格勒大会战期间,消灭的德军达150万, 俘获德军2500名军官,包括一名元帅200多名将军.
讨论: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战役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德军经此战役后,元气大伤。从此,德军 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苏军从战略防御转 为战略进攻;
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7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 练习题

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1.知道了雅尔塔会议的有关情况,你有哪些感想?提示:①雅尔塔会议通过的战后处置德国、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组建联合国等决定,有利于协调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的统一行动,对于尽快击败德、日法西斯和构建战后世界格局,起了积极作用,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②会议背着中国,签订了有损中国主权和利益的《雅尔塔秘密协定》,是对中国主权的肆意践踏,是赤裸裸的大国强权政治的具体表现。
我们应一分为二地看待这次会议及其通过的决定。
2.对于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原子弹一事,你有何看法?提示:①在日本法西斯负隅顽抗的情况下,美国向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打击了日本法西斯的嚣张气焰,摧垮了日本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崩溃,成为迫使其尽快投降的重要因素,但并非决定性因素。
②投掷具有极大杀伤力的核武器,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无辜平民伤亡惨重,两座城市夷为平地。
③世界人民应团结起来,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侵略战争,防止类似悲剧重演。
今天,在任何情况下,负责任的国家政府都不能首先使用核武器或以核武器相威胁。
④多行不义必自毙。
侵略者往往以害人开始,而以害己告终。
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提示:①战争本身的正义性。
②世界人民的强烈反对和坚决斗争。
③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的联合行动、英勇抗战和密切配合。
④侵略不得人心。
4.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了哪些影响?提示:参见难点阐释相关部分。
5.希特勒的下场说明了什么?提示:①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②法西斯主义是违背历史潮流的,尽管它可以猖狂一时,但难逃最终灭亡的命运。
③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④多行不义必自毙。
初中历史岳麓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

初中历史岳麓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开罗会议,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的召开情况;诺曼底登陆,德国和日本投降
过程和方法
(1)通过雅尔塔会议等史实,了解国际会议召开对战争的影响。
(2)简述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情感和态度价值观
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法西斯的灭亡;雅尔塔等国际会议对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攻克柏林战役的胜利,标志着欧洲战争以法西斯国家失败而告终。
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努力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德意日法西斯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2学情分析
学生已具备相当水平的文科知识和自学能力,对二战的内容已有感性认识较强,但发散思维、知识连贯性、学科迁移能力不够。
3重点难点
重点:斯大林格勒战役、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雅尔塔会议
难点:二战胜利的原因和影响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导学领航
教师:面对法西斯的疯狂侵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之后,战场局势发生了哪些重大的变化,法西斯又是怎样走向灭亡的呢?。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课件2岳麓版

2、斯大林格勒战役 (1)时间: 1942年7月—1943年2月
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对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二战转折点的理解
从此,德军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苏军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 7月—1943年2月)
斯大林 格勒
莫斯科战役失败后,1942年夏,希特勒集中150万人 的兵力,于7月进攻斯大林格勒,一昼夜出动2000架飞机 狂炸,但苏军守住每条街、每幢房屋,打到冬宫,由于天 气问题损失惨重,被苏军反攻,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二战 的转折点。
3、阿拉曼战役
阿拉曼战役后,意大利投降。
法 西 斯 头 目 : 罪 有 应 得 !
墨索里尼被游击队枪决后,横尸米兰的街头。
二、诺曼底登陆(军事上的联合)
(1)时间 : 1944年6月6日 (2)作战部队: 美、英等反法西斯盟军 (3)作用: 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相对于苏德战争欧洲 第一战场而言。)
使德军处于东西夹击之中, 加速了德国 法西斯的失败。
三、 雅尔塔会议(政治上的联合)
英
、
美
、
苏
三
国
首
脑
在
回答:
雅
1.雅尔塔会议是什么时候召开的? 2.参加雅尔塔会议的英、美、苏三国首 脑分别是谁?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尔 塔 会 议
3.雅尔塔会议有何影响?上三、雅尔塔会议(政治上的联合)
1.目的
2.时间首脑
①
②
③
3.内容
4.作用:协调了行动,有利于尽快打 败法西斯,加速了二战的胜利
四、大战的结束(攻克柏林战役)
(1)时间: 1945年4月—5月 (2)作战部队: 苏联红军
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7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 参考资料

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德、意、日法西斯把战争和法西斯暴政强加于各国人民,促使反法西斯国家之间的联合逐步发展和加强。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的当天,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广播演说,宣布对苏联给予力所能及的援助,齐心协力打击敌人。
美国政府也发表了愿意援苏的声明。
7月3日,斯大林发表广播演说,表明苏联的卫国战争“将同各国人民争取他们的独立、民主自由的斗争汇合在一起”,结成“统一战线”。
7月12日,在莫斯科签订了苏、英对德作战联合行动协定。
苏联还同流亡在伦敦的捷、波、挪、比等国政府签订了合作协定,承认了“自由法国”运动。
8月,英、美发表了《大西洋宪章》,表达了共同反对纳粹暴政重建和平的决心。
9月29日,在莫斯科召开了苏、美、英三国会议,签订了英、美向苏提供飞机坦克等军用物资和贷款、苏联向英美提供原料的协议。
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正式参战,中国也向德、意、日宣战。
其他一些国家也向轴心国家宣战。
12月22日,美英首脑倡议所有对轴心国家作战的国家签署一项同盟宣言。
美国提出的宣言草案经与英、苏磋商修改后,用急电发给各盟国。
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即:美国、英国、苏联、中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哥斯达黎加、古巴、捷克斯洛伐克、多米尼加、萨尔瓦多、希腊、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印度、卢森堡、荷兰、新西兰、尼加拉瓜、挪威、巴拿马、波兰、南非联邦、南斯拉夫,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宣言表示赞成《大西洋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强调战胜共同敌人的重要性;签字国保证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和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作战,与盟国合作,不单独同敌人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现在或可能将在战胜法西斯主义的斗争中给予物质上援助和贡献的其他国家可加入本宣言。
宣言的签署和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建立。
到二战结束时,加入同盟的共达52个国家。
它团结了可能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孤立了法西斯侵略势力,对最后战胜法西斯国家起了决定性作用。
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下册-2017年春季《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精品课件

四、大战的结束
1.攻克柏林,德国无条件投降
2.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 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署 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 结束!
四、大战的结束
1.攻克柏林,德国无条件投降 2.日本无条件投降 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仔细阅读教材,填写“二战”影响简表。
特点 性 对法 对帝国 对民族解放 对科技 对人们
的
遍反教
愿对育
望战了
。争人 成民 为, 人追 们求 的和 普平 、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政 府首脑在埃及开罗召开会议。
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满洲、台湾和澎湖 群岛等”,必须全部归还给中国。
——《开罗宣言》1943年11月
此文件对中国有何意义?
波茨坦会议
1945年7月底德国波茨坦会议上的艾德 礼(英)、杜鲁门(美)和斯大林(苏)
三、雅尔塔会议
雅尔塔会议在哪一年、 什么背景下召开?有哪些重 要人物出席了会议?主要内 容是什么?
雅尔塔会议简表
召开时间 会议地点 召开背景 参加者
1945年初
苏联雅尔塔 美英盟军和苏军分别从西、东两面攻 入德国境内,法西斯德国败局已定。 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
1.制订了最后击败德国的计划; 2.决定战后德国由苏、美、英等国分区占领;
一、中途岛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
1.中途岛海战 2.阿拉曼战役 3.斯大林格勒战役
你知道吗?斯大林 格勒的得失关系着苏德 双方整个战局的命运!
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斯2格—大勒1林943年
阿19拉阿4曼拉2年战曼秋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正在指挥作战的 德军保罗斯上将(后晋升为元帅)
斯大林发出“不让敌人前进一步,用 一切力量消灭敌人”的号召。
第7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教学参考课件(岳麓版九年级下)

纽伦堡审判根据下述4条罪行起诉和定罪
①策划、准备、发动或进行战争罪。
②参与实施战争的共同计划罪。以上两条罪行合起来被
称为破坏和平罪。 ③战争罪(指违反战争法规或战争惯例)。 ④违反人道罪(指对平民的屠杀、灭绝和奴役等)。 纽伦堡审判为以后对破坏和平罪的审判奠定了基础, 标志着国际法的重大发展。
国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受害者,你怎么看?
20世纪30年代,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法西斯国家 的对外扩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日本是世 界上惟一遭受原子弹袭击的国家,但日本的法西斯分子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而不是受害者。日本人民同其
他遭受侵略国家的人民一样,才是战争的受害者。
纽 伦 堡 审 判
转折点 阿拉曼战役——北非战场
斯大林格勒战役——欧洲战场
(1)中途岛海战
1942.6
中途岛海战,美军出奇制胜,使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陷入被动
(2)斯大林格勒战役
斯大林格勒
斯大林格勒是苏联重要的工业城市,又是伏尔 加河南北交通的枢纽,是连接莫斯科和盛产石 油的高加索的交通要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 地位。
第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
美英法等国士兵穿上二战 时期军服在法国诺曼底海
滩举行“登陆战”纪念诺
曼底登陆65周年。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6月7日,在法国西部的圣梅尔埃 格利斯举行的纪念盟军诺曼底登陆65周年活动中,法国、德 国和美国的伞兵从一架军用飞机上跳下。
《人民的胜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胜利65周年书画展》在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开幕
[精练精析]3.7《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岳麓版九年级下)
![[精练精析]3.7《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岳麓版九年级下)](https://img.taocdn.com/s3/m/2b50ac2010a6f524ccbf85f6.png)
1.二战后期,使德、意法西斯丧失了在北非战场主动权的军事行动是( )A.中途岛战役B.阿拉曼战役C.斯大林格勒战役D.诺曼底登陆战【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A发生在太平洋战场,C、D发生在欧洲战场。
2.影片《兵临城下》里苏军和德军狙击手斗法的镜头让观众不由窒息,新兵们乘船渡河的场面扣人心弦,而苏联全线反攻的震撼场景又是一道视觉盛宴,影片里描述的这场战役最后苏军获得胜利,这次战役不但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二战的重大转折点。
请问这是哪一场战役( )A.莫斯科保卫战B.柏林战役C.斯大林格勒战役D.诺曼底登陆战【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
根据材料中的“苏军和德军”、“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二战的重大转折点”等信息,判断符合题意的只有C项,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3.右图是二战期间在德黑兰召开的一次会议,下列有关这次会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召开于1943年冬B.参加会议的有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C.会议确定了对德作战方针D.决定在北非开辟第二战场【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德黑兰会议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
故D项错误。
4.此图片于2009年6月7日拍摄于法、国,内容为法国、德国和美国的伞兵穿上二战时期的军服从一架军用飞机上跳下,这是为了纪念盟军65年前的一次登陆活动。
请问这一登陆的地点是( )A.诺曼底B.柏林C.伦敦D.莫斯科【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知识迁移能力。
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成功,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法西斯德国处于苏联和美英盟军的东西夹击之中,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5.2010年5月29日,联合国“维和人员国际日”在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内举行,并同时拉开了世博“维和人员周”的序幕。
决定建立联合国的会议是(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慕尼黑会议D.雅尔塔会议【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训练·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美军俯冲轰炸机从1.9万英尺高空呼啸而下,对准日舰投弹。
日本舰队猝不及防,3艘大型航空母舰中弹后引起连锁爆炸,相继沉入太平洋。
”上述情景发生在1942年6月4日的上午,此役成为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
这场战役是( ) A.凡尔登战役 B.中途岛海战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阿拉曼战役
2.(2013·连云港学业考)1943年3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贺信中写道:“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
”这个“转折点”是指
( ) A.莫斯科保卫战 B.中途岛海战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诺曼底登陆
3.右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德黑兰召开的一次会
议,下列有关这次会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召开于1943年冬
B.参加会议的有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
C.会议确定了对德作战方针
D.决定在北非开辟第二战场
4.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上网查阅资料时输入的关键信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霸王行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他们想了解的历史事件是( ) A.莫斯科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战役
D.柏林战役
5.如图所标志的国际组织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最重要、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
国际组织。
决定成立该组织的会议是( )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6.(2013·湘潭学业考)“在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后二至三个月内,苏俄(联)依据以下条件协助同盟国参加对日战争:外蒙古的现状须予维持,同时维护中华民国在满洲完整的主权,(日本)千岛群岛让与苏俄(联)。
”该协议出自( )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7.1945年4月30日,一场激战之后,苏联红军终于将胜利的
旗帜插到了德国国会大厦楼顶(如图),欧洲战场反法西斯战
争即将迎来胜利。
这场战役是( )
A.莫斯科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攻克柏林战役
D.诺曼底登陆
8.由于这两个城市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原子弹轰炸的惨痛经历,很多人几乎是“谈核色变”。
你知道这两个城市是哪个国家的吗( )
A.日本
B.美国
C.苏联
D.法国
9.(2013·济宁中考)1945年,德日法西斯行至末路,胜利归于正义。
德国和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的时间是( )
A.5月2日、8月15日
B.5月8日、9月2日
C.5月2日、5月8日
D.8月15日、9月2日
10.(2013·达州中考)热爱和平、避免战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
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创伤,下列对两次世界大战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
A.战争的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重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经济空前繁荣
C.战前都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
D.两次战争性质不同
二、非选择题
11.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也是人类正义与邪恶的空前较量。
请看图回答:
(1)图A、B中的历史事件有何历史影响?
(2)在下列空格中填出图C、D、E中的历史事件名称。
C 。
D 。
E 。
(3)图F是1942年苏联的宣传漫画,题名为《绞死希特勒》。
这幅漫画透露出当时怎样的国际形势?
(4)以上A、B、C、D、E五幅图片没有按照相应历史事件顺序排列,你能否重新按照它们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
题干关键信息是“1942”“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链接所学可知是中途岛海战,故选B。
2.【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43年3月”“斯大林”和“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在此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转折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
通过分析可知,A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B是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D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A、
B、D均和题意无关,故答案为C。
3.【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德黑兰会议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
故D错误。
4.【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题干的关键信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霸王行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根据所学来解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4年6月6日,英美盟军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代号为“霸王行动”,开辟了打击德国的欧洲第二战场,这一历史事件称为诺曼底战役。
所以选C。
A发生在1941-1942年,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B发生在1942-1943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D发生在1945年,标志着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名词解释】“第二战场”是相对于欧洲“第一战场”——苏德战场而言的,指英、美等国在欧洲开辟的反击德国法西斯的战场,即以英国为基地,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欧洲西部登陆,开辟一个与苏德战场相呼应的欧洲第二战场,直接对德军作战。
5.【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识记能力。
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决定组建联合国等。
6.【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召开,会议通过了一系列决议,苏联在结束欧战的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战争等。
故选D。
7.【解析】选C。
1945年4月,苏联军队对柏林发动了总攻,几天后,攻克柏林,希特勒绝望自杀。
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事结束。
故C符合题意。
8.【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1945年,美军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
9.【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拓展延伸】法西斯集团的崩溃给我们的认识
(1)法西斯主义是违背历史潮流的,尽管它可以猖狂一时,但无法避免最终的失败。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打击下,穷兵黩武的侵略者自食恶果,法西斯头目也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10.【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比较能力。
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A叙述正确。
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欧洲的衰弱分裂和美国的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B叙述正确。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形成了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法西斯国家形成了“柏林—罗马—东京轴心”,而对立的反法西斯同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形成的,C叙述错误。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争霸性质的掠夺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开始为帝国主义战争,后演变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战争。
D叙述正确。
11.【解析】本题以图片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的识记、辨析能力。
德军侵入波兰,
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不仅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盟军从东、西、南三面围攻德国。
瓦胡岛战役,日军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美国参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E表明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绞死希特勒》反映出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
据此回答问题。
答案:(1)A: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B: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2)C:诺曼底登陆D:珍珠港事件E:日本投降(仪式)
(3)(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签署,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4)A、D、B、C、E。
【拓展延伸】法西斯集团的崩溃给我们的认识
(1)法西斯主义是违背历史潮流的,尽管它可以猖狂一时,但无法避免最终的失败。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打击下,穷兵黩武的侵略者自食恶果,法西斯头目也得到了应有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