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文《我不能失信》的内容+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我不能失信》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我不能失信》教案

《我不能失信》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3.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交流阅读后的感受,强化诚信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品质。

●掌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2.难点引导学生将宋庆龄的诚信品质与自身生活实际相结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的宋庆龄相关资料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询问学生是否订阅过《儿童时代》,引出其创办者宋庆龄。

●请学生利用自己收集的资料,介绍宋庆龄的生平事迹。

2.揭示课题《我不能失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感知1.学生轻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借助括号里的注音,多读几遍难读的句子,力求读顺课文。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朗读情况。

3.组织学生讨论并梳理:●明确故事发生的时间。

●找出文中人物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爸爸、妈妈、宋庆龄、伯伯、小珍)。

完整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去朋友家,宋庆龄也想去,但因要教小珍叠花篮而守信留下。

(三)分角色朗读1.明确任务:前后四位同学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

先组内练习,再进行小组比赛。

2.学生在组内安排角色并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3.挑选几个小组进行朗读比赛。

4.组织学生评议,评选出优胜组。

(四)讨论深化1.组织学生思考并讨论:宋庆龄的做法对不对?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分享类似经历及处理方式,交流阅读后的感想。

3.总结:强调“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鼓励学生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

六、板书设计我不能失信宋庆龄守信。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我不能失信》教案【三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我不能失信》教案【三篇】

【导语】《我不能失信》这篇略读课⽂讲述的是宋庆龄⼩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

整理了⼈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我不能失信》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我不能失信》教案⼀ ⼀、学习⽬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2、能概括课⽂的主要内容。

3、能结合课⽂,联系⽣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使学⽣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物的内⼼世界和性格特点。

三、课前准备 发动学⽣寻找宋庆龄的⽣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四、教学⽅法:朗读感悟 五、教学时间:⼀课时 六、教学流程: ⼀、谈话激趣,导⼊课题。

1、同学们,你有好朋友吗?你觉得什么样的⼈才能成为你的好朋友? 学⽣畅所欲⾔,当有⼈说出守信⽤时,板书。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对好朋友之间守信⽤的故事。

板书课题,解释题意:“信”指什么?“失信”是什么意思? ⼆、初读感知 1、请各⾃轻声读课⽂,遇到⽣字拼读⼀下括号⾥的注⾳,读不通顺的地⽅反复多读⼏遍,把课⽂读顺畅。

2、分⾃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讨论疏解: a.故事发⽣在什么时间? b.⽂中讲到了哪⼏个⼈?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c.完整地说说课⽂主要讲了⼀件什么事。

课⽂讲了⼀个星期天,宋耀如⼀家准备到⼀位朋友家去,⼆⼥⼉宋庆龄也很想去。

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三、分⾓⾊朗读 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为⼀组,分⾓⾊朗读,⼀位读旁⽩,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

先组内练习,然后⼩组间⽐赛。

2、组内安排⾓⾊,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组进⾏⽐赛。

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四、课本剧表演。

五、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宋庆龄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 2、在我们的⾝边有这样的讲诚实守信的⼈和事吗? 六、板书设计我不能失信 宋庆龄答应⼩珍 (诚实)《我不能失信》教案⼆ ⼀、教学⽬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有感情地朗读⼈物对话。

《我不能失信》经典教案

《我不能失信》经典教案

《我不能失信》经典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要事件和人物形象。

•学生能够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新词汇和重点句型,提高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能够理解“失信”的含义,认识到守信的重要性,培养诚信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情感和内心世界。

•通过拓展阅读和资料搜集,让学生了解守信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价值。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反思自己的生活经历,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守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诚信品质的认同和追求,培养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和自律意识。

•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认识到守信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尊重他人的意识,鼓励学生诚实守信、言行一致。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要事件和人物形象,学习新词汇和重点句型。

•理解“失信”的含义,认识到守信的重要性,培养诚信意识。

2.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内心世界,感受人物情感和思想变化。

•激发学生对诚信品质的认同和追求,培养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和自律意识。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以便在课堂上展示。

•准备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和守信的案例分析,以便进行课堂讨论和拓展学习。

•准备相关的练习题和测试题,以便进行课堂练习和评估。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收集有关守信的格言、故事或案例,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讨论。

•准备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课堂内容和重要知识点。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展示与守信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是守信?你认为守信对于个人和社会有什么重要意义?”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和经历。

•教师引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一篇关于守信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主人公是如何做到守信的吧!”2.学习新课(30分钟)(1)整体感知(5分钟)•教师要求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15篇

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15篇

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15篇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15篇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1略读教学一直是我们课堂教学中的盲区。

不知道和精读课文的教学有何区别。

通过教学和查找资料,觉得略读教学可以这样来教。

因此,教这课时,我这样设计:一读:统揽全篇,整体感知。

弄清楚课文主要写的一件什么事?学会用自己的话概括主要内容。

二读:抓词理句。

分步探究。

放手让学生去学,当然老师可以出一个题目,让学生围绕这个题目去圈点。

去划出有关语句,或者有关句子写出体会。

一定要动手动笔动脑给足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思考去感悟。

三读:入情入境,边读边体会。

边交流各自的观点感想。

老师做听众,先不作评价,只作比较。

让学生去评价正确与否。

从文中找出依据和理由。

四读:全面欣赏体会。

感受人物的可贵品质。

明白写一个人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语言、动作、表情来表达来描写。

通过教学,我觉得略读课文不能像精读课文那样精耕细作,不分轻重主次的教学就失去了编者设计略读课文的意图。

但也绝对不能只是泛泛而谈,不求甚解,简单马虎走过场。

要注意阅读方法的训练,阅读技能的指导。

学习形式可以编排课本剧。

当导游解说,辩论会,填写表格,阅读推荐等。

《我不能失信》这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在教学时,我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让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

初读课文之后我让学生试着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对于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有一定困难,但是我们要逐渐去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第一位同学站起来把课文的内容叙述了一遍,虽然语言比较罗嗦,但是把课文的意思说了出来。

我对他说:“你用心去读了,说出了课文的内容。

如果语言能更简练些,那就更好多了。

谁能试着用几句话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二位同学回答的时候,语言简练了许多,基本上概括出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但是有个别句子说的不是很通顺。

“谁能完整而又简练的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可以自己先试着说一说,也可以说给你的同位听一听。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我不能失信》教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我不能失信》教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我不能失信》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失信”的含义,并掌握不失信的方法和技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健康的诚信意识,提高学生的言行一致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爱敬老师、爱护同学、珍惜友谊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理解“不能失信”的含义。

2.掌握不失信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培养健康的诚信意识,提高言行一致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学设计2.课件资料3.教学工具五、教学过程:1.导入请学生谈谈对“诚信”的理解。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诚信与失信的区别。

2.活动设计1)教师通过图片或阅读故事,让学生了解失信的含义和后果。

2)请学生回忆自己曾经身处的失信情况,并让他们将自己的失信行为记录在“失信记录表”中,以此来引导学生认识到失信的严重性,提高自我约束的能力。

3.教学展示教师展示一些诚信的行为,比如当一个人告诉你的秘密时,你会保守秘密,并不会随意泄露给别人;当你向你的老师承诺做某件事情时,你会尽力做好并不辜负老师的信任。

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刻意去做的诚信行为。

4.教学互动1)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如何使自己的行为更加诚信,引导学生总结出一些有效的方法。

2) 激活学生积极的讨论和思考,教师可以设置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诚信经历,并分享自己如何欣赏他人的诚信行为的方法。

5.作业请学生回家自行拟定一份不失信的遵守宣言,多次写下自己的决心和追求,并将它挂在墙上或贴在书桌上,以此来提醒自己不失信。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和掌握不失信的方法和技巧,进一步培养自己良好的品德和诚信意识,提高自我约束的能力,并一直保持一个良好的品德操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我不能失信》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我不能失信》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我不能失信》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信、诱”等5个生字,会写“爸、妈”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假日、决定”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过程与方法:(1)抓住重点语句,通过朗读、想象等方法,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2)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诚实守信是人的美德,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读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想听吗?(播放课件)请同学们认真听故事,想一想故事中讲了谁和谁之间发生的事?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2)学生回答问题。

(3)教师板书课题《我不能失信》。

1.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1.细读课文:(1)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什么?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请在小组里交流讨论。

(2)学生回答问题。

(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

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

同时,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加深对人物思想品质的理解。

1.拓展延伸:(1)请同学们想一想,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你是怎么处理的?你有什么感受?请在小组里交流讨论。

(2)学生回答问题。

(3)教师总结:诚实守信是人的美德,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我们要从小培养诚实守信的品质,做一个守信用的人。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帮助他人,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我不能失信》教案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我不能失信》教案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我不能失信》教案设计《我不能失信》出自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科书,为略读课文,作者是牟文正、下面是小编为大伙儿收集的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我不能失信》教案设计,供大伙儿参考。

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发。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难点: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发。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1、您能说说“失信”是什么意思不?(失去信用)您明白“失信”的反义词是什么不?(守信)这个题目还能够如何说?(我要守信)2、课题质疑:“我”指的是谁呢?是说他在哪件情况上不能失信呢?3、那么宋庆龄是如何的一个人物?自由读“资料袋"里的内容。

课件出示宋庆龄的照片,并配有文字。

指名读。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个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拿到一篇文章,我们应该如何来读呢?您有好的方法不?出示朗读要求,学生齐读:①借助拼音读课文。

②难度的地方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③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纠正字音。

同时出示本文生词及几个难读的词学生认读:照耀、早餐、叠花篮、解释、歉意、道歉。

3、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课文前面导语中提到的“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展开探讨交流。

(出示课件)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b、文中提到了哪几个人?他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联系?板书:爸爸去↗伯伯家→宋庆龄守信留下等小珍妈妈留↘小珍c。

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4、说故事内容(提示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出示课件)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时间),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特别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决定(留下来)。

21《我不能失信》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21《我不能失信》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 《诚信的名言》:收集一些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如“诚实守信,为人之本”、“守信者,天下之器”等,让学生感受诚信的智慧和魅力。
- 《诚信的案例》:提供一些关于诚信的案例,如企业守信经营、个人诚实守信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诚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 《诚信的诗歌》:挑选一些关于诚信的诗歌,如《诚信歌》、《诚信行》等,让学生通过诗歌的形式感受诚信的美好和力量。
3. 随堂测试:设计一些关于诚信概念、诚信故事、诚信名言等方面的测试题目,以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4. 课后作业:通过布置与诚信相关的作业,如写一篇关于诚信的短文或画一幅关于诚信的图画,评估学生对诚信的理解和创造力。
5. 教师评价与反馈: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测试和作业完成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师可以提供积极的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诚信意识,培养良好的品德素养。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诚信的重要性,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 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与诚信相关的小故事,引出诚信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 布置作业:根据《我不能失信》这个课题,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文《我不能失信》的内容+教案她刚走到门口,忽然想起,小珍今天上午要来找她学叠花篮。

父亲见庆龄停住了脚步,奇怪地问:“庆龄,你怎么不走啦?”
“爸爸,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她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

”庆龄说。

“你不是一直想去伯伯家吗?改天再教小珍吧。

”父亲说完,拉起庆龄的手就要走。

“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那……回来你去小珍家解释一下,表示歉意,明天再教她学花篮,好吗?”妈妈在一旁说。

“不,妈妈。

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能够道歉;不过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
“我明白了。

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

”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说:“那你就留下来吧!”
庆龄点点头,甜甜地笑了。

《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中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朗读水平。

3.、体会引用人物的话能够有不同的形式(即提示语在前、在中、在后等形式)。

过程与方法:
自主阅读,自读自悟,与同学交流阅读感受,分享阅读成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受到诚信教育,提升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使学生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三、课前准备
发动学生寻找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相关宋庆龄的故事。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谈话交流:回顾第二组课文中理解的几位名人,引出“宋庆龄”。

学生自由交流课前所了解到的关于宋庆龄的资料。

教师随机引
导学生阅读课后的“资料袋”并适当补充。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我不能失信)齐读课题。

3、课题中的“我”指的是谁?“我”又不能失信于谁?请同学
们读课文。

【设计意图】导入揭示课题。

二、新授
1、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读顺,想一想,课文讲了一
件什么事?
(2)讨论交流:课题中的“我”指的是谁?“我”又不能失信于谁?
(3)简单地讲一讲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出示填空:宋庆龄一家要去________,可她忽然想起
_________,爸爸妈妈都_________,但她坚持____________。

她真是个_______的好孩子!
(5)指名填空。

(随机板书:守信用)
【设计意图】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默读课文:
(1)你从哪些语言读出她是一个守信用的孩子?边读边找,作上读书记号。

(2)学生交流:(以下是学生可能交流的几个方面,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适当指点、引导)
A、“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
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庆龄很喜欢伯伯家的鸽子,但为了守信用,而放弃去伯伯家的机会。

(教师引导学生读好两个感叹号,读出宋庆龄对鸽子的喜爱。


小结:那么漂亮的鸽子等着庆龄去,可为了等小珍,庆龄还是决定不去了,真是信守诺言的孩子啊!
B、“二女儿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

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