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学习英语误区

合集下载

英语学习的认识误区

英语学习的认识误区

外教一对一英语学习的认识误区1.英语(口语)好,只是锦上添花,而绝不是敲门砖我去一家汽车零部件外企业面试,做的英语笔记测试与上机测试,语言方面确实较弱些,但是业务能力较好。

在英语口语交流方面,确实差一下,这也成为HR压我薪资的原因啊。

坑啊!不过,offer是给我了,少了500块。

确实,如果你的英语(口语)不错,那么有可能获得较高一点的薪资。

但是,更为重要的是专业能力。

第二个不那么靠谱的观点:简单将别人找着高薪工作、获得加薪升职归因于英语(口语)好。

许多中国人,英语口语并没有那么好,李克强在国外经常与各国领导人用英语交流,他的英语口音带有中国特色的口语,但是能达到交流与沟通,并不影响人与人的交往,也不用因为有口音而感到低人一等。

马云是英语专业出生,但是人长得像外星人,也并不影响他与各国领导人、商界精英交流。

如果你的英语语法基础可以,英语口语带着口音,并不影响你与他人交流,那么你并不需要低人一等的说,My English is poor.第三个不那么靠谱的观点:很多人终身被英语所误。

我不止碰到一个人,他们始终被英语所耽误,在高考、考研、考博、升职、加薪,等方面。

其实,你专门花3~6个月,或者1年~2年,基本上就能把英语搞定了,能应试大部分项目。

外教一对一 虽然你拿不了80分、90分,但是你总归是能拿到60分,70分吧,考研,大部分学校55都够分了。

英语语法你系统学下,非常有必要。

我相信,很多人阅读英语文章时,发现单词基本上都认识,那很可能是语法的问题,或者是语言背景的问题。

中国人花很多时间在英语单词上,但是很少花上英语语法和语言背景上,这是一个非常有问题的认识。

英语学习方法-英语学习五大误区

英语学习方法-英语学习五大误区

英语学习方法
英语学习五大误区
误区一:花越多时间背单词,记住的单词越多。

很多人早晚都在背单词,大半时间都花在记单词上面了,可是收效却总是不理想。

用背的方式去记单词本来就是错误的。

对于记单词,最重要的还是学好音标,个人认为音标是快速记住单词的最好方法。

使劲背时间战术的人们,我忠告一句,你们不如立刻重新学习一次音标。

任何的单词,只要学好音标了,只要你见到单词能念出来就能写出来,能写出来,这就是用心记住的了,不容易忘记。

误区二:写作一定要套用一些格式
根据我的个人经验,如果作文想得到高分,一定不能用最简单最常用的套路格式。

我认为可以用简单的句子,但是不能用简单的套路,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思维模式,当然也有一些小技巧。

如果要用常用的格式。

我们一定要修改成自己的范儿。

一个句子里面的一些单词我可以换掉。

用一些新颖的词语替代掉。

另外,每个句子一定要写正确,不一定要多复杂。

误区三:阅读时把文章读很懂
做阅读题时完全没有必要把文章一定读的非常懂。

特别是在快速阅读的时候,我们可以直接看题目,寻找关键词,原文中找答案。

如果这时找不到,就先放下。

先做能够从原文找到的题目,再用剩余的时间去迅速浏览文章。

然后做剩下的文章理解题。

误区四:英语课时才学英语
学习英语的过程是无处不在的,即使出门逛街,看见那些商标,广告牌。

包括我们用的卡,都是让我们学习英语的小老师。

误区五:认为英语很难
其实我相信世界上真正的智障弱者是很少很少的。

那么既然这样,别人都能学好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学好呢?!。

走出英语学习的误区

走出英语学习的误区

误区一、错把汉字当音标不少学生苦于记不住单词的发音,就在单词的一边注汉字。

如:tomato记作“他没头”,He goes shopping记作“黑狗吃烧饼”。

这在早年学习英语时,不足为奇。

那时的学生开始学英语时的年龄都比较大,错过了四到十二岁这个最佳语言学习期,用汉字记英语发音也许是可以理解的。

但现在仍有人这样学习英语,并把他作为成果出版,就令人惑然了。

毕竟中国英国相隔千里万里,汉语和英语也相隔千里万里,无论在语法上,还是在语音上。

特别是发音上,汉语有四声,英语只有升调和降调,有些英语音素汉语中根本就没有,如[θ][ ∫]等,用任何汉字记音都是错误的。

久而久之,就会降低你对音标的敏感和精确度,把你引向错误的深渊。

你说的英语,中国人听不懂,外国人也听不懂,沦为“独门绝技”。

误区二、迷信欧美人以为蓝眼睛的外国人说的都是英语,而且必然比中国人好。

殊不知,在欧洲,只有英国人和爱尔兰人讲英语,而且在爱尔兰,爱尔兰与和英语并列为官方语言。

在讲英语的八大国家(英、爱、美、加、澳、新、南非、加勒比海诸岛国)中,各国有各国的方言,美语就是英语的最大变种。

英式英语声调起伏较大,吐字清晰高亢,摩擦音重,而美式英语则柔和圆润,有人预言300年后,美语将成为一种新的语种。

英国没有我们中国的那种普通话,所谓的标准英语(RP--received pronunciation),只在英格兰使用,具体地说从Midlands一直向东南延伸到London,包括剑桥、牛津两座大学城,并非所有英国人都这样讲。

很多学习者误以为英国人少国小,讲的英语都是一样的。

其实大谬不然,甚至威尔士人有自己的语言——威尔士语,在书写商店、街道等名字时。

一定是威尔士语在先,英语在后。

初到英国的人,心里往往会问:英国人讲的是英语吗?英国人和美国人有时也不能很好地沟通交流,更何况新西兰人、印度人、法国人讲的英语啦!所以,长着鼻子、蓝眼睛的“泛蓝阵营”的人,讲的未必都是标准英语,只是“外在包装”上更接近地道而已。

中美对照:常见中式英语错误列表x

中美对照:常见中式英语错误列表x

中美对照:常见中式英语错误列表x中式英语指的是中国学习英语者常见的错误或者习惯用法。

以下是常见的中式英语错误列表:1. 主谓一致错误:汉语中主语和动词的一致性很少被关注,但在英语中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He don't want to go”应改为“He doesn't want to go”。

2. 冠词错误:在英语中,冠词使用要根据名词的单复数和可数性进行正确的搭配。

例如,“I want buy a new car”应改为“I want to buy a new car”。

3. 介词错误:汉语中的介词用法与英语有很多差异,常常容易混淆。

例如,“I am in the airport”应改为“I am at the airport”。

4. 词序错误:汉语和英语的语序是不同的,所以在翻译成英语时要特别注意词序的正确性。

例如,“Yesterday I go to the supermarket”应改为“Yesterday I went to the supermarket”。

5. 动词时态错误:汉语中的时态较为简单,而英语中有多种时态,所以容易犯时态错误。

例如,“She is go to school”应改为“She goes to school”。

6. 词汇搭配错误:中式英语中常常使用错误的词汇搭配,造成表达不准确或不通顺。

例如,“I finish my homework”应改为“I complete my homework”。

7. 汉语思维逻辑:汉语的逻辑顺序与英语不同,中国学生有时会按照汉语的思维逻辑来表达,但这在英语中是错误的。

例如,“Because it is raining, so I take an umbrella”应改为“Because it is raining, I take an umbrella”。

8. 大意错误:有时候,我们通过直译的方式表达,而没有注意到一些细微的差别,造成表达的大意错误。

中国人常犯的英语错误

中国人常犯的英语错误

中国⼈常犯的英语错误 11) 句号后⾯不空格:接触了点“国内英⽂”,发现有这个通病。

问了⼀个朋友才恍然⼤悟,因为在打中⽂时,标点符号后⾯是不⽤空格的。

但是在太平洋两岸尚未统⼀之前,劳驾打英⽂标点时,后⾯姑且先空⼀格吧。

2) 喜欢少⼀点:S.H.E.不是S.H.EU.S. 不是 U.SP.R.C. 不是 P.R.C3) 不该多加了个介词:Seek help, not “seek for help(s)”.楼下那位找⼈帮忙的别⽣⽓。

(Don’t take it personally.)我每年都替我们公司做campus recruiting。

这个错误是在中国留学⽣中最普遍的。

看到我这张黄⾯孔,同胞也最喜欢往我的booth 这⾥递简历,但是半数的简历开头都写着:seeking for a position that offers…⽼美是不会往下读第⼆句的,直接丢进made in China的碎纸机⾥了。

Seek 后⾯不要(不应)加for。

因为Seeking = looking for所以Seeking for = looking for for (?)4) 不该少了个介词:Back to China, 或者 back in China,不是back China (“情回中国”站的英⽂名。

不过这⽐我以前看到的那个海军迷的站叫闹的笑话要⼩些。

)5) 不该⼤写的别⼤写:⼤写往往是代表缩写。

加复数时,s不要⼤写。

DINKs (or DINK’s),别写成DINKS。

PhD,不是PHD。

(PHD=Permanent head damage).Again, 楼下那位找帮忙的别⽣⽓。

Nothing personal.另外,在络刚普及的时候,美国有约定的nettiquette (net etiquette,或称络礼仪),全⼤写的打字被民视为⼤声喧哗(shouting),属⽆礼⾏为。

当然我理解中⽂打字的局限,这条不适⽤于华⼈。

学习英语的常见误区有哪些

学习英语的常见误区有哪些

学习英语的常见误区有哪些有很多人都想快速学好英语,但是往往这种浮躁的心理会导致大家在学习英语的时候犯了不少误区,下面我为大家介绍关于学习英语的常见误区,欢迎大家阅读。

学习英语的常见误区有哪些第一个误区是狂背单词。

首先大家要明确一句话:背单词不如背词组,背词组不如背句子,背句子不如背文章。

很多人就走入一个很大的误区,觉得天天背英语单词。

这样的方法也不是没有效果,只是对于英语基础本来就不好的人来说就是事倍功半,而且背单词容易忘。

第二个误区是狂做题。

还有一些人天天做着各种英语卷子,希望通过这个方法提升自己的英语成绩。

实际上英语不像数理化,题型知识点固定,多做就熟练了。

在英语学习中,这个方法并不明显。

我初高中基本不做英语练习卷,基本上被一次作业都是copy或是乱写的。

练习卷也不能完全不做,应为你要从题中去了解每种类型题的考法(并非考点)。

打个比方,在听力中两个人对话,男人说我们去看电影吧,女生回答我还是想呆在家,问题问到女生将要去哪。

如果你只听到去看电影就选择影院就被骗了。

对于考法做几套卷子,好好总结一下,就会明白了。

第三个误区是语法。

除了背单词以外,还有一些人天天拿着语法说背语法的。

这也是效率很低的一种方法,毕竟单纯考语法的题也只有单项选择里的几分。

这里我表达一下我对语法这个东西的看法。

本人学习英语从来不死板的去学习语法。

就像中国人学汉语不用学语法自然就会一样,美国人也不用学语法就会讲英语。

语法就是一种官方的说话语序或者说话习惯,只要阅读量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形成良好的语感,就可以抛弃所谓的语法。

[学习英语的常见误区有哪些]。

十大错误的英语学习方法总结

十大错误的英语学习方法总结

十大错误的英语学习方法总结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犯一些错误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为了帮助大家避免这些错误,下面我总结了十大错误的英语学习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很多人在学习英语时都希望能够快速达到自己的目标,于是就盲目地追求所谓的速成法。

他们可能会选择一些号称能够在短时间内让你掌握英语的方法,但实际上这些方法并不科学,往往只是忽悠人的噱头。

学习英语需要时间和耐心,没有捷径可走。

我们要摒弃盲目追求速成法的心态,脚踏实地地去学习英语,坚持下去才能取得长久的成效。

错误二:死记硬背有些人在学习英语时喜欢死记硬背一些单词、句子和语法规则,他们认为只要记住了这些东西就能够说好英语了。

英语是一门实用的语言,光靠死记硬背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大量的练习和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好英语。

我们要放弃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而是要注重实际运用,多与外国人交流,多阅读英文文章,才能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错误三:过分依赖课外辅导很多人在学习英语时过分依赖课外辅导,他们可能会报各种各样的英语培训班,或者找一些外教一对一辅导。

虽然这些辅导确实能够帮助我们提高英语水平,但过分依赖课外辅导也会让我们变得懒惰,认为只有在培训班上学习才会有所进步。

我们要正确看待课外辅导,把它作为学习的一种辅助手段,而不是唯一的手段,要多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英语。

错误四:孤立学习有些人在学习英语时喜欢孤立学习,他们可能会选择一个人呆在角落里死记硬背,不愿意和别人交流。

其实,英语是一门交际性很强的语言,只有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才能更好地掌握好英语。

我们要放弃孤立学习的方法,积极参加英语角、结交一些外国朋友,多与同学或者老师交流,从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错误五:过度的焦虑和担心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很多人会因为自己的水平达不到预期而感到焦虑和担心,于是就会采取一些不太科学的学习方法。

他们可能会过分关注自己的口语和听力水平,忽略了阅读和写作,或者反之。

学习英语的五大误区

学习英语的五大误区

学习英语的五大误区今天小编给大家讲讲学习英语的五大误区,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语言这个东西是熟练工种,没得捷径可走。

要想说好一门外语就是要多说多听多用。

如果你想想中文的话,你会讲的都基本上是你已经讲过的话,我觉得外语是一样的道理,你都练过了,那么自然碰到老外对答如流,因为你在讲过去已经讲过的东西。

量变引起质变,有一天你会发现你练过的很多很多元素之间可以熟练的组合成句,外语变得熟悉起来,可能有那么些特殊的感情和意思你会下意识用外语来表达(语言的文化的差异决定了完全一一对译两种语言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个时候你就不用思考“学外语”这件事了,它成了你生活的一部分。

自言自语(并且把自己放到场景中去自言自语)好像不是个学习方法,而是喜欢外语的人的一个特征之一。

误区一:在毫无基础、或基础很差的前提下,主观地认为去找几个老外一起聊聊天就能有大长进。

误区二:以前中国人是学哑巴英语,而现在又走到另一个极端,只想稀里糊涂地讲口语,却把语法看成是早已Out的东西。

无论何时,语法都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误区三:纯功利主义,学外语并非出于个人爱好,多以“前途是否光明、收入是否可观”为评判标准。

误区四:察觉到自己用中式外语,不要任其发展,最好尽快纠正,否则,积少成多之后很难再改变。

误区五(我就有这个缺点):选择语种时要多加斟酌,一旦选好后就不要纠结或动摇,不要“贪多嚼不烂”,尽量不要混在一起学。

可以同时学两门语言,但最好这两门不要很相似,例如,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一起学的话,就会出现诸多的混淆(虽然听感和腔调有所不同),再如在发音上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的差异不小(葡语的听感又软又黏),因为拼写相近,所以学西语时容易读成葡语,反之亦然。

我不建议两个一起混着学。

相反,如果两门语言之间的差距很大,或是互不相干,我倒是觉得可以同时学。

例如:法语和德语,意语和日语,阿拉伯语和葡语,先不说搭配的难度如何,至少在学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混淆。

我所说的混淆只是“可能”发生,也可能不会发生,譬如:法语的d'accord和意语的d'accordo只差一个o(虽然发音并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学习英语的十大恶习你有木有?
Source: 新浪2011-12-19 我要投稿论坛Favorite 1.总在幻想征服英文并不积极付诸行动,一脚踩油门一脚踩刹车!看到因为积极行动而有所收获的人就会产生不平衡,找各种理由和借口为自己开脱,不仅影响自己一生,也影响下一代和周围亲密的人的一生。

2. 虽然能够有所行动,但总愿意投机取巧,迷信广告做的多的培训机构,迷信速成,迷信老于世故故弄玄虚的培训从业人员;到处浪费时间烧香拜庙找方法,其实方法就在你身上。

3. 经常过度幻想成为英文高手后自己的人生会如何如何,过度相信英文会给自己带来命运的转机;观念改变人生,英文只能对成功起到辅助作用。

4. 经常迷恋于一两部好来乌的影视作品,忽略阅读英文原著;阅读范围不够宽广,用英文获取知识而不是娱乐的时间投入不多。

5. 经常死啃一本又老又烂的教材,不知道每天阅读英文报纸杂志和使用网络促进学习的无穷乐趣。

6. 中国人典型的学习英语形象是清晨手捧书本大声朗读。

其实带着耳机或收音机同步跟读的几乎找不到。

从眼看文字到大脑转换成声音符号用嘴传出来和用耳朵获取声音符号然后再用嘴将声音符号传出来,这两个方式应该都重要,而且后一种方式更接近我们学习母语的方式。

难道没了文字书本我们就学不了英语了吗?
7. 为什么要学习那么多连英国人美国人之间都很难懂的俚语?俚语是地区性的而且是消亡最快的。

我们学习英语是目的博取洋人一笑,还是在国际谈判桌上展现我们的智慧?
8. 经常嘲笑日韩和印度人的英语发音;刻意追求英文发音的字正腔圆,忽略了英文口语的流利,连贯和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9. 为什么在中国一定要强调练习英语口语还有听力?聋哑英语在国内有什么不好?我们为什么要在中国给越来越多的英美和国际背包客创造那么多的就业,发财和泡妞机会?即便在未出国前听说为零的人士出了国耳朵和嘴巴也能快速进步起来,反倒是那些中国留学生们却因为英语的读写花着大钱遭着洋罪!
10. 过分热爱英语而不是利用英语;过分将英语当成母语来学而不是将英语当成外语来学;过分相信通过喝咖啡和说英语能够将自的黄色皮肤漂白;过分相信自己具有能够驱除中西文化的碰撞和隔阂的能力!
From: /englishstudy/xuexifangfa/2011-12-19/163556.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