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春中考数学《二次函数综合题:等腰三角莆的存在性》针对演练
2018年中考数学真题演练之二次函数专题(解析版)

2018年中考数学真题演练之二次函数专题(2019年备战中考)1.已知抛物线。
(1)证明:该抛物线与x轴总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2)设该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A,B(点A在点B的右侧),与y轴交于点C,A,B,C 三点都在圆P上。
①试判断:不论m取任何正数,圆P是否经过y轴上某个定点?若是,求出该定点的坐标,若不是,说明理由;②若点C关于直线的对称点为点E,点D(0,1),连接BE,BD,DE,△BDE的周长记为,圆P的半径记为,求的值。
2.如图,已知抛物线过点A 和B ,过点A作直线AC//x轴,交y轴与点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抛物线上取一点P,过点P作直线AC的垂线,垂足为D,连接OA,使得以A,D,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C相似,求出对应点P的坐标;(3)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若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x-a)(x-3)的图像与x轴交于点A、B(点A在点B 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D,过其顶点C作直线CP⊥x轴,垂足为点P,连接AD、BC.(1)求点A、B、D的坐标;(2)若△AOD与△BPC相似,求a的值;(3)点D、O、C、B能否在同一个圆上,若能,求出a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4.如图,已知△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3,0),B(0,4),C(-3,0)。
动点M,N同时从A 点出发,M沿A→C,N沿折线A→B→C,均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移动,当一个动点到达终点C 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移动,移动时间记为t秒。
连接MN。
(1)求直线BC的解析式;(2)移动过程中,将△AMN沿直线MN翻折,点A恰好落在BC边上点D处,求此时t值及点D的坐标;(3)当点M,N移动时,记△ABC在直线MN右侧部分的面积为S,求S关于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
5.如图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经过点、两点,且与轴交于点.(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如图②,用宽为4个单位长度的直尺垂直于轴,并沿轴左右平移,直尺的左右两边所在的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两点(点在点的左侧),连接,在线段上方抛物线上有一动点,连接、.(Ⅰ)若点的横坐标为,求面积的最大值,并求此时点的坐标;(Ⅱ)直尺在平移过程中,面积是否有最大值?若有,求出面积的最大值;若没有,请说明理由.6.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中,动点E、F分别在边AB、CD上,将正方形ABCD沿直线EF 折叠,使点B的对应点M始终落在边AD上(点M不与点A、D重合),点C落在点N处,MN与CD交于点P,设BE=x,(1)当AM= 时,求x的值;(2)随着点M在边AD上位置的变化,△PDM的周长是否发生变化?如变化,请说明理由;如不变,请求出该定值;(3)设四边形BEFC的面积为S,求S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并求出S的最小值.7.已知顶点为抛物线经过点,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1,直线AB与x轴相交于点M,y轴相交于点E,抛物线与y轴相交于点F,在直线AB上有一点P,若∠OPM=∠MAF,求△POE的面积;(3)如图2,点Q是折线A-B-C上一点,过点Q作QN∥y轴,过点E作EN∥x轴,直线QN与直线EN相交于点N,连接QE,将△QEN沿QE翻折得到△QEN1,若点N1落在x轴上,请直接写出Q点的坐标.8.如图,抛物线经过,两点,与y轴交于点C,连接AB,AC,BC.(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求证:AB平分;(3)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是以AB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9.如图,抛物线与坐标轴交点分别为,,,作直线BC.(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为抛物线上第一象限内一动点,过点P作轴于点D,设点P的横坐标为,求的面积S与t的函数关系式;(3)条件同,若与相似,求点P的坐标.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2与x轴交于点A、B(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0,﹣2),OB=4OA,tan∠BCO=2.(1)求A、B两点的坐标;(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3)点M、N分别是线段BC、AB上的动点,点M从点B出发以每秒个单位的速度向点C运动,同时点N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点B运动,当点M、N中的一点到达终点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过点M作MP⊥x轴于点E,交抛物线于点P.设点M、点N的运动时间为t(s),当t为多少时,△PNE是等腰三角形?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CD的边AB在x轴上,点B坐标(﹣3,0),点C在y轴正半轴上,且sin∠CBO= ,点P从原点O出发,以每秒一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x轴正方向移动,移动时间为t(0≤t≤5)秒,过点P作平行于y轴的直线l,直线l扫过四边形OCDA的面积为S.(1)求点D坐标.(2)求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3)在直线l移动过程中,l上是否存在一点Q,使以B、C、Q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Q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2.如图,直线y=﹣x+3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抛物线y=﹣x2+bx+c经过A、B两点,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C.(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是第一象限抛物线上的点,连接OP交直线AB于点Q.设点P的横坐标为m,PQ与OQ 的比值为y,求y与m的数关系式,并求出PQ与OQ的比值的最大值;(3)点D是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动点,连接OD、CD,设△ODC外接圆的圆心为M,当sin∠ODC 的值最大时,求点M的坐标.13.如图1,直线l:与x轴交于点A(4,0),与y轴交于点B,点C是线段OA上一动点(0<AC<),以点A为圆心,AC长为半径作⊙A交x轴于另一点D,交线段AB于点E,连结OE并延长交⊙A于点F.(1)求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和tan∠BAO的值;(2)如图2,连结CE,当CE=EF时,①求证:△OCE∽△OEA;②求点E的坐标;(3)当点C在线段OA上运动时,求OE·EF的最大值.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且经过点.如图,直线与抛物线交于点两点,直线为.(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上是否存在一点,使取得最小值?若存在,求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已知为平面内一定点,为抛物线上一动点,且点到直线的距离与点到点的距离总是相等,求定点的坐标.15.传统的端午节即将来临,某企业接到一批粽子生产任务,约定这批粽子的出厂价为每只4元,按要求在20天内完成.为了按时完成任务,该企业招收了新工人,设新工人李明第x天生产的粽子数量为y只,y与x满足如下关系:y=(1)李明第几天生产的粽子数量为280只?(2)如图,设第x天生产的每只粽子的成本是p元,p与x之间的关系可用图中的函数图象来刻画.若李明第x天创造的利润为w元,求w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并求出第几天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利润=出厂价-成本)16.如图①,已知抛物线y=ax2+bx+c的图像经过点A(0,3)、B(1,0),其对称轴为直线l:x=2,过点A作AC∥x轴交抛物线于点C,∠AOB的平分线交线段AC于点E,点P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设其横坐标为m.(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动点P在直线OE下方的抛物线上,连结PE、PO,当m为何值时,四边形AOPE面积最大,并求出其最大值;(3)如图②,F是抛物线的对称轴l上的一点,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POF成为以点P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7.如图1,四边形是矩形,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点从点出发,沿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运动,同时点从点出发,沿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运动,当点与点重合时运动停止.设运动时间为秒.(1)当时,线段的中点坐标为________;(2)当与相似时,求的值;(3)当时,抛物线经过、两点,与轴交于点,抛物线的顶点为,如图2所示.问该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使,若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8.如图1,图形ABCD是由两个二次函数与的部分图像围成的封闭图形,已知A(1,0)、B(0,1)、D(0,﹣3).(1)直接写出这两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判断图形ABCD是否存在内接正方形(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在图形ABCD上),并说明理由;(3)如图2,连接BC、CD、AD,在坐标平面内,求使得△BDC与△ADE相似(其中点C与点E是对应顶点)的点E的坐标.19.如图,抛物线y=ax2﹣5ax+c与坐标轴分别交于点A,C,E三点,其中A(﹣3,0),C(0,4),点B在x轴上,AC=BC,过点B作BD⊥x轴交抛物线于点D,点M,N分别是线段CO,BC上的动点,且CM=BN,连接MN,AM,AN.(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点D的坐标;(2)当△CMN是直角三角形时,求点M的坐标;(3)试求出AM+AN的最小值.20.如图,抛物线经过原点O(0,0),点A(1,1),点B(,0).(1)求抛物线解析式;(2)连接OA,过点A作AC⊥OA交抛物线于C,连接OC,求△AOC的面积;(3)点M是y轴右侧抛物线上一动点,连接OM,过点M作MN⊥OM交x轴于点N.问:是否存在点M,使以点O,M,N为顶点的三角形与(2)中的△AOC相似,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1.如图,抛物线y=ax2+bx﹣与x 轴交于A(1,0)、B(6,0)两点,D 是y 轴上一点,连接DA,延长DA 交抛物线于点E.(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E 点在第一象限,过点 E 作EF⊥x 轴于点F,△ADO 与△AEF 的面积比为= ,求出点E 的坐标;(3)若D 是y 轴上的动点,过D 点作与x 轴平行的直线交抛物线于M、N 两点,是否存在点D,使DA2=DM•DN?若存在,请求出点D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2.如图,二次函数y=x2﹣3x的图象经过O(0,0),A(4,4),B(3,0)三点,以点O为位似中心,在y轴的右侧将△OAB按相似比2:1放大,得到△OA′B′,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经过O,A′,B′三点.(1)画出△OA′B′,试求二次函数y=ax2+bx+c(a≠0)的表达式;(2)点P(m,n)在二次函数y=x2﹣3x的图象上,m≠0,直线OP与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交于点Q(异于点O).①连接AP,若2AP>OQ,求m的取值范围;(3)②当点Q在第一象限内,过点Q作QQ′平行于x轴,与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交于另一点Q′,与二次函数y=x2﹣3x的图象交于点M,N(M在N的左侧),直线OQ′与二次函数y=x2﹣3x的图象交于点P′.△Q′P′M∽△QB′N,则线段NQ的长度等于.23.综合与探究如图1所示,直线y=x+c与x轴交于点A(﹣4,0),与y轴交于点C,抛物线y=﹣x2+bx+c经过点A,C.(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E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求CE+OE的最小值;(3)如图2所示,M是线段OA的上一个动点,过点M垂直于x轴的直线与直线AC和抛物线分别交于点P、N①若以C,P,N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PM相似,则△CPN的面积为________;②若点P恰好是线段MN的中点,点F是直线AC上一个动点,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D,使以点D,F,P,M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注:二次函数y=ax2+bx +c(a≠0)的顶点坐标为(﹣,)24.如图1,一副直角三角板满足AB=BC,AC=DE,∠ABC=∠DEF=90°,∠EDF=30°【操作】将三角板DEF的直角顶点E放置于三角板ABC的斜边AC上,再将三角板DEF绕点E旋转,并使边DE与边AB交于点P,边EF与边BC于点Q(1)【探究一】在旋转过程中,①如图2,当时,EP与EQ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并给出证明.________②如图3,当时E P与EQ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________③根据你对(1)、(2)的探究结果,试写出当时,EP与EQ满足的数量关系式为________,其中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直接写出结论,不必证明)(2)【探究二】若且AC=30cm,连续PQ,设△EPQ的面积为S(cm2),在旋转过程中:①S是否存在最大值或最小值?若存在,求出最大值或最小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②随着S取不同的值,对应△EPQ的个数有哪些变化?不出相应S值的取值范围.25.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6(a≠0)与x轴交于点A(-3,0)和点B(1,0),与y轴交于点C.(1)求抛物线y的函数表达式及点C的坐标;(2)点M为坐标平面内一点,若MA=MB=MC,求点M的坐标;(3)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E,使4tan∠ABE=11tan∠ACB?若存在,求出满足条件的所有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6.已知直线分别交x轴、y轴于A、B两点,抛物线经过点A,和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C.(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1,点D是抛物线上的动点,且在第三象限,求面积的最大值;(3)如图2,经过点的直线交抛物线于点P、Q,连接CP、CQ分别交y轴于点E、F,求的值.备注:抛物线顶点坐标公式27.如图,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A、B两点,B点坐标为(4,0),与y轴交于点C(0,4).(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在x轴下方的抛物线上,过点P的直线y=x+m与直线BC交于点E,与y轴交于点F,求PE+EF的最大值;(3)点D为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①当△BCD是以BC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时,直接写出点D的坐标;②若△BCD是锐角三角形,直接写出点D的纵坐标n的取值范围.28.如图,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分别交于A(1,0),B(3,,0)两点,与轴交于点C.(1)求此二次函数解析式;(2)点D为抛物线的顶点,试判断的形状,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与解析1.【答案】(1)证明:当抛物线与x轴相交时,令y=0,得:x2+mx-m-4=0∴△=m2+4(2m+4)=m2+8m+16=(m+4)2∵m>0,∴(m+4)2>0,∴该抛物线与x轴总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2018届中考数学复习《二次函数的综合问题》专题训练题含答案

1 4
1 ( x 2)( x 8) 1 QG BH 1 ①如图3,当∠DBQ=90°时, . .所以 4 8 x 2 GB HD 2
解得x=6.此时Q(6,-4).
QG DH ②如图4,当∠BDQ=90°时, 2 .所以 GD HB
解得x=-2.此时Q(-2,0).
(3)在坐标轴上是否存在点Q(与原点O不重合),使得以Q、B、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PAC相似,且 线段PQ的长度最小?如果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Q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l y P A O B x
C
(第27题) 练习4.(2016苏州)如图,直线 与 x 轴、 y 轴分别相交于A、B两点,抛物线 y ax 2ax a 4( a 0) 经过点B. (1)求该地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例1。如图1,已知抛物线 y
图1 例2。2014年苏州市中考第29题 如图1,二次函数y=a(x2-2mx-3m2)(其中a、m是常数,且a>0,m>0)的图像与x轴分别交于A 、B(点A位于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0,-3),点D在二次函数的图像上,CD//AB,联结AD.过点 A作射线AE交二次函数的图像于点E,AB平分∠DAE. (1)用含m的式子表示a; (2)求证:
1 4 ( x 2)( x 8) 4 2. x
图3
图4
练习2、思路点拨 1.根据同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可以知道符合条件的点D有两个 . 2.当直 线l与以AB为直径的圆相交时,符合∠AMB=90°的点M有2个;当直线l与圆相切时,符合 ∠AMB=90°的点M只有1个. 3.灵活应用相似比解题比较简便. 满分解答 3 3 3 (1)由 y x 2 x 3 ( x 4)( x 2) , 8 4 8 得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A(-4, 0)、B(2, 0).对称轴是直线x=-1. (2)△ACD与△ACB有公共的底边AC,当△ACD的面积等于△ACB的面积时,点B、D到直线AC的距 离相等. 过点B作AC的平行线交抛物线的对称轴于点D,在AC的另一侧有对应的点D′. 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的交点为G,与AC交于点H. DG CO 3 由BD//AC,得∠DBG=∠CAO.所以 . BG AO 4 3 9 9 所以 DG BG ,点D的坐标为 (1, ) . 4 4 4 因为AC//BD,AG=BG,所以HG=DG. 27 27 而D′H=DH,所以D′G=3DG .所以D′的坐标为 (1, ) . 4 4
初三数学中考复习:二次函数中特殊三角形的存在问题(含答案)

特殊三角形存在性问题一、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例4】如图,抛物线y=-x2+mx+n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轴于点D,已知A(-1,0),C(0,3).(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解:把A(-1,0),C(0,3)代入y=-x2+mx+n,得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3.(2)判断△AC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先确定点D的坐标,求出△ACD的各边长,然后判断△ACD的形状.解:△ACD是等腰三角形.由(1)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D(1,0).∵A(-1,0),C(0,3),∴AD=2,AC==,CD==.∴AC=CD.∴△ACD是等腰三角形.(3)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CD是以CD为腰的等腰三角形?如果存在,求出P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先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然后再求线段长确定P点坐标.解:由(2)知CD=.∵△CDP是以CD为腰的等腰三角形,∴CP1=DP2=DP3=CD.过点C作CM垂直对称轴于M,∴MP1=MD=3.∴DP1=6.∴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为(1,6),(1,),(1,-).(4)点P是线段BC上的一动点,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PCD是等腰三角形?如果存在,求出P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先求出BC的解析式,分三种情况讨论计算出m.解:∵B(3,0),C(0,3),∴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3.设点P(m,-m+3)(m>0).∵C(0,3),D(1,0),∴CP2=2m2,DP2=(m-1)2+(-m+3)2,CD2=10.∵△PCD是等腰三角形:①当CP=DP时,则CP2=DP2.∴2m2=(m-1)2+(-m+3)2.∴m=.∴P.1②当CP=CD时,则CP2=CD2.∴2m2=10.∴m=或m=-(舍去).(,3-).∴P2③当DP=CD时,则DP 2=CD 2.∴(m-1)2+(-m+3)2=10.∴m=4或m=0(舍去).∴P(4,-1).3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为,(,3-)或(4,-1).(5)设抛物线的顶点为E,在其对称轴的右侧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EC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以CE为底”和“以CE为腰”两种情况讨论.利用腰长相等列关系式,再结合抛物线解析式,求出点P的坐标.解:由(1)知,E点坐标为(1,4),对称轴为直线x=1.①若以CE为底边,则PE=PC.设点P的坐标为(x,y),则(x-1)2+(y-4)2=x2+(3-y)2,即y=4-x.又∵点P(x,y)在抛物线上,∴4-x=-x2+2x+3.解得x=.∵<1,应舍去.∴x=,y=4-x=.即点P的坐标为.②若以CE为一腰,因为点P在对称轴右侧的抛物线上,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点P与点C关于直线x=1对称,此时P点坐标为(2,3).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点P坐标为或(2,3).关于等腰三角形找点(作点)和求点的方法①等腰三角形找点(作点)方法:以已知边为边长,作等腰三角形,运用“两圆一问题找点已知点A,B和直线l,在l上求点P,使△P AB为等腰三角形分别以点A,B为圆心,以线段AB长为半径作圆,再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两圆和垂直平分线与l的交点即为所有要求的P点②等腰三角形求点方法:以已知边为边长,在抛物线或坐标轴或对称轴上找点,与已知点构成等腰三角形,先设所求点的坐标,然后求出三点间的线段长度,分不同顶点进行讨论.二、直角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例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2x+c与x轴交于A(-1,0),B(3,0)两点,与y轴交于点C,点D是该抛物线的顶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直线AC的解析式;解:把A(-1,0),B(3,0)代入y=ax2+2x+c,得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3.设AC的解析式为y=kx+3.把A(-1,0)代入解析式,得k=3.∴直线AC的解析式为y=3x+3.(2)动点E在y轴上移动,当△EAC是以AC边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时,求点E的坐标.解:设E的坐标为(0,t).AC2=OA2+OC2=12+32=10,EA2=OA2+OE2=12+t2,CE2=(3-t)2.在Rt△EAC中,AC2+EA2=CE2,∴10+(12+t2)=(3-t)2,解得t=-.∴点E的坐标为.(3)试探究:在拋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以点A,P,C为顶点,AC为直角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直角顶点在点A处和点C处两种情况讨论.解:存在.①直角顶点在点C处.如图,过点C作CQ⊥AC交x轴于点Q,△ACQ为直角三角形.又∵CO⊥AQ,∴△COA∽△QOC.∴=.∵A(-1,0),C(0,3),∴OA=1,OC=3.∴=.∴OQ=9.∴Q(9,0).由C(0,3),Q(9,0)可求出直线CQ的解析式为y=-x+3.联立方程解得x1=0(舍去),x2=.当x=时,y=.∴P1.②直角顶点在点A处.如图,过点A作AP2∥CQ交抛物线于点P2.设直线AP2的解析式为y=-x+b,把A(-1,0)代入解析式,得-×(-1)+b=0,∴b=-.∴直线AP2的解析式为y=-x-. 联立方程解得x1=-1(舍去),x2=,当x=时,y=-.∴P2.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为或.(4)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以B,C,P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试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直角顶点在点B处、点C处和点P处三种情况讨论.解:设点P(1,m),B(3,0),C(0,3).∴BC2=18,PB2=(1-3)2+m2=m2+4,PC2=12+(m-3)2=m2-6m+10.①当以点C为直角顶点时,BC2+PC2=PB2,即18+ (m2-6m+10)=m2+4,解得m=4.②当以点B为直角顶点时,BC2+PB2=PC2,即18+ (m2+4)=m2-6m+10,解得m=-2.③当以点P为直角顶点时,PB2+PC2=BC2,即m2+4+ (m2-6m+10) =18,解得m1=,m2=.综上,存在点P,使得以点B,C,P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点P的坐标为(1,4),(1,-2),,.(5)作直线MN平行于x轴,分别交线段AC,BC于点M,N.问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M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P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①∠PMN=90°,PM=MN;②∠PNM=90°,PN=MN;③∠MPN=90°,PM=PN.解:存在.设M,N的纵坐标为m,由B(3,0),C(0,3)可求出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3.∴M,N(3-m,m)①当∠PMN=90°,PM=MN时,如图1所示,∵MN=,PM=m,∴=m,解得m=,则P的横坐标为-.∴P.②当∠PNM=90°,PN=MN时,同理可得P.③当∠MPN=90°,PM=PN时,作MN的中点Q,连接PQ,则PQ=m.又∵PM=PN,∴PQ⊥MN.则MN=2PQ,即=2m,解得m=,点P的横坐标为==.∴P.综上,存在点P使得△PM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P的坐标为,或.关于直角三角形找点和求点的方法①找点:以已知边为边长,作直角三角形,运用两线一圆法,在图上找出存在点的个数.所谓的“两线”就是指以已知边为直角边,过已知边的两个端点分别作垂线与抛物线或坐标轴或对称轴的交点,就是所求的点;“一圆”就是以已知边为直径,以已知边的中点作圆,与抛物线或坐标轴或对称轴的交点即为所求的点.②求点:以两定点为直角顶点时,两直线互相垂直,则k1·k2=-1;以已知线段为斜边时,利用K型图,构造双垂直模型,最后利用三角形相似求解,或者三条边分别用代数式表示之后,利用勾股定理求解.。
中考数学总复习《二次函数之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专项提升训练题-附答案

中考数学总复习《二次函数之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专项提升训练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已知二次函数23y ax bx a =+-经过点()1,0A -和()0,3C ,与x 轴交于另一点B ,抛物线的顶点为D .(1)求此二次函数解析式;(2)连接DC 、BC 和DB ,判断BCD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在对称轴右侧抛物线上找一点P ,使得P 、D 、C 构成以PC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求出点P 的坐标及此时四边形PBCD 的面积.2.如图,抛物线2y x bx c =-++过点(1,0)A -和(3,0)B ,与y 轴交于点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 为抛物线对称轴上一动点,当PCB 是以BC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时,求P 的坐标;(3)在(2)条件下,是否存在点M 为抛物线上的点,使得2BCM BCP S S =△△?若存在,求出点M 的横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已知抛物线2y ax bx c =++经过点()3,0A -,()0,4C 两点,且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B ,对称轴为直线=1x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已知点M 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当MBC 的周长最小时,求M 点的坐标.(3)D 是第二象限内抛物线上的动点,设点D 的横坐标为m ,求四边形ABCD 面积S 的最大值及此时D 点的坐标;(4)若点P 在抛物线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以点B ,C 和P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P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4y ax bx =+-与x 轴交于()40A ,、()30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1)求这条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2)如图①,点D 是x 轴下方抛物线上的动点,且不与点C 重合.设点D 的横坐标为m ,以O 、A 、C 、D 为顶点的四边形面积为S ,求S 与m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如图①,连结BC ,点M 为线段AB 上一点,点N 为线段BC 上一点,且BM CN n ==,直接写出当n 为何值时BMN 为等腰三角形.5.抛物线24y x x =-与直线y x =交于原点O 和点B ,与x 轴交于点A ,顶点为D .(1)填空:点B 的坐标为 ,点D 的坐标为 .(2)如图1,连结OD ,P 为x 轴上的动点,当以O ,D ,P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时,求点P 的坐标;(3)如图2,M 是点B 关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对称点,Q 是抛物线上的动点,它的横生标为m (05)m <<,连结MQ ,BQ 和MQ 与直线OB 交于点E .设BEQ 和BEM △的面积分别为1S 和2S ,设12S t S =己,试求t 关于m 的函数解析式并求出t 的最值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2y x bx c =-+-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3,0)A -和点(1,0)B ,与y 轴交于点C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如图①,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与直线AC 交于点D ,若E 是直线AC 上方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求ECD 面积的最大值;(3)如图①,P 是直线AC 上的一个动点,是否存在点P ,使PBC 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7.如图1,抛物线23432363y x x =++与x 轴交于点A ,B (A 在B 左边),与y 轴交于点C ,连AC ,点D 与点C 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过点D 作DE AC ∥交抛物线于点E ,交y 轴于点P .(1)点F 是直线AC 下方抛物线上点一动点,连DF 交AC 于点G ,连EG ,当EFG 的面积的最大值时,直线DE 上有一动点M ,直线AC 上有一动点N ,满足MN AC ⊥,连GM 和NO ,求GM MN NO ++的最小值;(2)如图2,在(1)的条件下,过点F 作FH x ⊥轴于点H 交AC 于点L ,将AHL 沿着射线AC 平移到点A 与点C 重合,从而得到A H L '''(点A ,H ,L 分别对应点A ',H '和L '),再将A H L '''绕点H '逆时针旋转(0180)αα︒<<︒,旋转过程中,边A L ''所在直线交直线DE 于Q ,交y 轴于点R ,求当PQR 为等腰三角形时,直接写出PR 的长.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y ax bx c =++与x 轴交于()4,0B ,()2,0C -两点,与y 轴交于点()0,2A -.(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若点P 是直线AB 下方抛物线上的一动点,过点P 作x 轴的平行线交AB 于点K ,过点P 作y 轴的平行线交x 轴于点D ,求12PK PD +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 的坐标; (3)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M ,使得MAB △是以AB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9.如图,抛物线23y ax bx =++与x 轴相交于点(1,0)A -,B ,对称轴是1x =,与y 轴相交于点C .(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点P 为抛物线对称轴上一动点,当PCB 是以BC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时,求点P 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在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M ,使得BCM BCP S S =△△?若存在,求出点M 的横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0.如图,抛物线2y x bx c =++的图象与x 轴交于(3,0)A -、(1,0)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点P 是抛物线上位于第三象限内的一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连接AP 、PC 和CB ,求四边形APCB 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P 点的坐标.(3)点D 为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点,当以点A 、C 、D 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时,请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D 的坐标,并把求其中一个点D 的过程写出来.11.已知拋物线2y ax bx c =++经过点()120B ,和()06C -,,对称轴为直线2x =.(1)求该拋物线的解析式;(2)点D 在线段AB 上,且AD AC =,若动点P 从A 点出发沿线段AB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运动,同时另一动点Q 以某一速度从C 点出发沿线段CB 匀速运动,问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 ,使线段PQ 被直线CD 垂直平分?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的时间t (秒)和点Q 的运动速度,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在x 轴上是否存在点M ,使MPQ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2.已知抛物线与x 轴交于1030A C -(,)、(,),与y 轴交于点03B -(,).(1)求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解析式;(2)在x 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PBC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P 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点M 为抛物线上一动点,在直线BC 上是否存在点Q ,使以点O 、B 、Q 、M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Q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3.如图,抛物线212y x mx n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拋物线的对称轴交x 轴于点D ,已知()()1,0,0,2A 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E 是线段BC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B C 、重合),过点E 作x 轴的垂线与抛物线相交于点F ,当点E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CDBF 的面积最大?求出四边形CDBF 的最大面积及此时点E 的坐标.(3)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PCD 为等腰三角形?如果存在,直接写出P 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4.如图,已知抛物线与x 轴交于1,0A 和()5,0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直线33y x =-+过抛物线的顶点P .(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若直线()50x m m =-<<与抛物线交于点E ,与直线BC 交于点F . ①当EF 取得最大值时,求m 的值和EF 的最大值; ①当EFC 是等腰三角形时,求点E 的坐标.15.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3y ax bx =+-与x 轴交于点()60A ,和()10B -,,与y 轴交于点C ,连接BC ,过点A 、C 作直线AC .(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交AC于点F,过点P作(2)点P为直线AC下方抛物线上一动点,过点P作PF AC∥交x轴于点E,求AE PFPE AC+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的坐标.(3)在(2)问的条件下,将抛物线23=+-沿射线CB方向平移10个单位长度得y ax bx到新抛物线y',新抛物线y'与原抛物线交于点M;连接CP,把线段CP沿直线AC平移,记平移后的线段为C P'',当以C'、P'和M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P'点的坐标.参考答案: 1.(1)223y x x =-++(2)BCD △为直角三角形(3)点P 的坐标为()2,3,四边形PBCD 的面积为42.(1)223y x x =-++(2)()1,1P(3)M 点横坐标为3172+或3172-或1或23.(1)248433y x x =--+ (2)81,3M ⎛⎫- ⎪⎝⎭ (3)252S =,3,52D ⎛⎫- ⎪⎝⎭(4)P 的坐标为:()1,0-或()1,13-或()1,13--或131,8⎛⎫- ⎪⎝⎭4.(1)211433=--y x x (2)当30m -<<时28S m =-+;当04m <<时228833S m m =-++. (3)52n =,2511n =和3011n = 5.(1)(5,5) ()2,4-(2)点P 的坐标为()()()()25,025,04,05,0-或或或(3)()21525056224t m m ⎛⎫=--+<< ⎪⎝⎭,t 的最大值为25246.(1)223y x x =--+(2)98ECD S =最大△(3)点P 的坐标为()535--,或()535+,或5122⎛⎫- ⎪⎝⎭,或()21-,.7.(1)239745+(2)17333-或8338.(1)211242y x x =-- (2)存在,12PK PD +的最大值为258 335,216P ⎛⎫- ⎪⎝⎭(3)存在,M 的坐标为()111,或()111-,或()1219-+,或()1219--,.9.(1)223y x x =-++(2)点P 的坐标为(1,1)(3)存在,点M 的横坐标为352+或35210.(1)223y x x =+-(2)点P 坐标为315,24⎛⎫-- ⎪⎝⎭ max 758ABCP S =四边形 (3)1(1,14)D - 2(1,14)D -- 3(1,173)D -- 4(1,173)D --- 5(1,1)D --;11.(1)2116164y x x =--; (2)存在5t =时线段PQ 被直线CD 垂直平分,点Q 的运动速度每秒355单位长度; (3)1(2,0)M 2(33,0)10M -+ 3(33,0)10M -- 4(15,0)M ;12.(1)2=23y x x --(2)3,0-()或(323,0)+,或(323,0)-+,或0,0() (3)存在Q 1Q :321213(,)22+- 2321213,)22(Q -+- 3)213(,22192Q --4)321(,29212Q +-+-13.(1)213222y x x =-++ (2)当2x =时,四边形CDBF 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132,此时()2,1E (3)存在,满足条件的P 点坐标为35353325,,,4,22222216⎛⎫⎛⎫⎛⎫⎛⎫- ⎪ ⎪ ⎪ ⎪⎝⎭⎝⎭⎝⎭⎝⎭,,,14.(1)245y x x =--+(2)①当52m =-时,EF 有最大值,最大值为254;①()38-,或()45-,或()25622--,15.(1)215322y x x =-- (2)AE +PF 的最大值为:9595+;此时()3,6P - (3)点P '的坐标为:172112911,55⎛⎫--- ⎪ ⎪⎝⎭或172412911,55⎛⎫+-+ ⎪ ⎪⎝⎭或()11,13--。
【初三政治试题精选】2018中考数学复习二次函数的综合问题专题训练题(附答案)

2018中考数学复习二次函数的综合问题专题训练题(附答
案)
5 c 二次函数的综合问题
例1。
如图1,已知抛物线(b是实数且b>2)与x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点A、B(点A位于点B是左侧),与轴的正半轴交于点c.(1)点B的坐标为______,点c的坐标为__________(用含b 的代数式表示);
(2)请你探索在第一象限内是否存在点P,使得四边形PcB的面积等于2b,且△PBc是以点P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请你进一步探索在第一象限内是否存在点Q,使得△Qc、△QA和△QAB中的任意两个三角形均相似(全等可看作相似的特殊情况)?如果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
例2。
).
令=0,则,解得,.
∵0<<1,点A在点B的左侧,∴B点坐标为(,0).∴B=c=.∵∠Bc=90°,∴△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c=45°.
(2)解法一如图①,作PD⊥轴,垂足为D,设l与x轴交于点E,
由题意得,抛物线的对称轴为.设点P坐标为(,n).[学科网ZXX]
∵P A= Pc,∴PA2= Pc2,即AE2+ PE2=cD2+ PD2.
∴ .解得.∴P点的坐标为.
解法二连接PB.由题意得,抛物线的对称轴为.
∵P在对称轴l上,∴PA=PB.∵PA=Pc,∴PB=Pc.
∵△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B=c,∴P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P点即为对称轴与直线的交点.∴P点的坐标为.。
挑战压轴题:中考数学-二次函数-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

挑战压轴题:中考数学-二次函数-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2018.04.28)如图,已知抛物线y=ax²+bx+c经过A(-2,0)、B(4,0)、C(0,3)三点,(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ACM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点P(t,0)为线段AB上一动点(不与A、B重合),过点P 作y轴的平行线,记该直线右侧与△ABC围成的图形面积为S,试确定S 与t的函数关系式;看过题后会发现,该题是一道常见类型的压轴题,点的存在性。
(1)第一问送分,不会的同学就不用往下看了;(2)点M是在y轴上,但没有说是在正半轴还是负半轴,所有有好多可能性,那么根据等腰△ACM,可以判定存在这几种情况:①AC=CM,此时的点M可能在C的上方,也可能在C的下方;②MA=MC,此时的点M只能在C的下方;③MA=AC,此时的点M也只能在C的下方;所以一共四种情况,第①、③情况直接利用AC的长度就能找到点M 的坐标;只有第②种情况MA=MC,也就是M在AC的垂直平分线上,怎么找AC的垂直平分线呢?如果不会用直线垂直斜率关系,那么只能利用三角函数来求解;如图过AC的中点作垂直平分线MN,交x轴于点N,那么根据∠BAC的余弦值可以求出点N的坐标,而同时AC中点的坐标也没问题,那么直线MN的解析式就可以得到,从而找到直线MN与y轴的交点M的坐标即可;(3)这一问明显是一个分段函数,点P在O左侧的时候,面积S只能用△ABC的面积-直线左侧三角形的面积;点P在O右侧的时候,面积S就是直线右侧的三角形面积;所以要根据t的取值范围来分段,当-2<t<0时,用t与∠BAC的三角函数来计算出三角形的底和高,然后表示出面积,用△ABC的面积-该三角形的面积=S即可;当0≤t<4时,就改用∠ABC的三角函数了,表示出PB的长度,和三角形的高,然后表示出面积=S即可;题目不是很难,所以方法提供给同学们了,如果掌握不了那就是自己的能力问题了,加油吧!。
2018年中考数学专题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题型全面)压轴题

2018年中考数学专题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题型全面)压轴题专题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题型一:几何图形1、在△ABC中,AB=AC,∠A=36°.求∠ABC的度数。
解析:由AB=AC,可得∠B=∠C,设∠B=∠C=x,则∠A=180°-2x,又已知∠A=36°,所以180°-2x=36°,解得x=72°,所以∠B=∠C=72°,∠ABC=180°-∠A-∠B=72°。
2、如图(2),BD是△ABC中∠ABC的平分线.①找出图中所有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ABC除外),并选其中一个写出推理过程;②在直线BC上是否存在点P,使△CDP是以CD为一腰的等腰三角形?如果存在,请在图(3)中画出满足条件的所有的点P,并直接写出相应的∠CPD的度数;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析:①等腰三角形有△ABD、△CBD、△ACD,以△ABD为例,由AB=AD,∠BDA=∠BAD=x,∠ABD=180°-2x,所以∠ABD=∠CBD=∠ACD=72°。
②存在点P,满足△CDP是以CD为一腰的等腰三角形。
如图(3),连接DP,由对称性可知∠BDP=∠ADP,又∠BDP=∠ABC/2,∠ADP=∠ACB/2,所以∠ABC=∠ACB,即△ABC是等腰三角形,所以CD=BC,所以∠CPD=∠CDP=90°-x。
变式一:如图,在△ABC中,∠ACB=90°,AC=6cm,BC=8cm,动点P从点C出发,按C→B→A的路径,以2cm 每秒的速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1)当t=1时,求△ACP的面积.2)t为何值时,线段AP是∠CAB的平分线?3)当t为何值时,△ACP是以AC为腰的等腰三角形?解析:(1)由勾股定理可得AB=10cm,所以△ABC的面积为24cm²,又由正弦定理可得sinA=3/5,所以AC=3cm,AP=2t,所以△ACP的面积为1/2×3×2t=3t。
2018春中考数学《二次函数:全等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分别为P1(-1,0),P2(1,-2);P1( 5 , 7 ),P2(2,0) 2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 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222、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223、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224、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22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226、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22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228、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23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3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3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33、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234、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235、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23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38、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239、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40、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爬 241、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42、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243、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244、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245、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246、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247、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248、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49、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50、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 攻克题型得高分
二次函数综合题《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针对演练
1.如图,抛物线y =ax 2+bx -2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 点,已知A(3,0),且M(1,-8
3
)是抛物线上另一点.
(1)求a 、b 的值;
(2)连接AC ,设点P 是y 轴上任一点,若以P 、A 、C 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求P 点的坐标.
2. 如图,抛物线y =ax 2+4x +c(a ≠0)与直线y =x +1相交于A(-1,0),B(4,m)两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P 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A ,点B 重合),过点P 作直线PD ⊥x 轴于点D ,交直线AB 于点E.
①当PE =2ED 时,求P 点坐标;
②是否存在点P ,使△BEC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
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
1. 解:(1)把点A(3,0),M(1,-8
3
)代入y =ax 2+bx -2,
得932=082=3a b a b +-⎧⎪
⎨+--⎪⎩,解得2=34=3a b ⎧⎪⎪⎨
⎪-⎪⎩
; (2)设P 点的坐标为(0,m),
由(1)知抛物线解析式为y =23x 2-4
3x -2,可得点C 的坐标为
(0,-2),
∴PC 2=(m +2)2,PA 2=32+m 2=m 2+9,AC 2=32+22=13, 要使△PAC 为等腰三角形,则分三种情况讨论.
①当AP =AC 时,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得点P 与点C(0,-2)关于x 轴对称,
∴点P(0,2);
②当PC =PA 时,则PC 2=PA 2, ∴(m +2)2
=m 2
+9,解得m =5
4
,
∴点P(0,5
4
);
③当PC =AC 时,则PC 2=AC 2, ∴(m +2)2=13, 解得m =-2±13,
∴点P(0,-2+13)或(0,-2-13),
综上所述,点P 的坐标为(0,2)或(0,5
4)或(0,-2+13)或(0,
-2-13).
2. 解:(1)∵抛物线y =ax 2+4x +c 与直线y =x +1相交于A(-
1,0),B(4,m)两点,
∴B(4,5),
将A(-1,0),B(4,5)代入y =ax 2+4x +c 得:
0=45=1616a c a c -+⎧⎨
++⎩,解得=1
=5a c -⎧⎨⎩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x 2+4x +5;
(2)①设P(x ,-x 2+4x +5),E(x ,x +1),D(x ,0), (ⅰ)若P 点在抛物线上点A 、B 之间,则-1<x<4 PE =-x 2+4x +5-x -1,ED =x +1, ∵PE =2ED ,即-x 2+4x +5-x -1=2(x +1), 解得x 1=2,x 2=-1,
∴E(2,3)或E(-1,0),E(-1,0)与A 点重合舍去, ∴此时P(2,9);
(ⅱ)若点P 在抛物线上A 点的左侧,则x<-1, PE =x +1+x 2-4x -5,DE =-x -1,
即x +1+x 2-4x -5=2(-x -1),解同上,∵x<-1,∴两个点均不符合;
(ⅲ)若点P 在抛物线上B 点的右侧,则x>4,∵PE =x +1+x 2-4x -5,ED =x +1,
即x +1+x 2-4x -5=2(x +1),解得x 1=6,x 2=-1, ∴E(6,7)或E(-1,0),E(-1,0)与A 点重合舍去, 此时P(6,-7),
综上所述,P(2,9)或P(6,-7);
②存在符合条件的点P ,点P 的坐标为P 1(34,119
16),P 2(4+13,
-413-8),P 3(4-13,413-8),P 4(0,5).
【解法提示】设点P(a ,-a 2+4a +5),则E(a ,a +1), ∵B(4,5),C(5,0),
则BE 2=(4-a)2+(5-a -1)2=2a 2-16a +32, CE 2=(5-a)2+(a +1)2=2a 2-8a +26, BC 2=26.
若△BEC 为等腰三角形,则分三种情况讨论:
i)当BE =CE 时,BE 2=CE 2,即2a 2-16a +32=2a 2-8a +26,解得a =34
;
ii)当BC =BE 时,BC 2=BE 2,即26=2a 2-16a +32,解得a = 4+13或a =4-13;
iii)当BC =CE 时,BC 2=CE 2,即26=2a 2-8a +26,解得a =0或a =4(舍去).
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P 点的坐标为P 1 ( 34,119
16),P 2(4+13,
-413-8),P 3(4-13,413-8),P 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