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满分作文:丝路驼铃 驶向和平

合集下载

高考满分作文高考全国卷1满分作文

高考满分作文高考全国卷1满分作文

最新高考满分作文:2017 年高考全国卷 1 满分作文2017 年高考全国卷 1 满分作文:丝路驼铃,驶向和平漠北之雪带来朔方的问候,江南的风吹来南方的祝愿,这是我站立的黄土,这是我自信的中国。

现在,这个高速发展加快快进的中国,在驼铃的轻响中,在高铁的轰鸣中,载着无数国人的荣光和梦想,驶向和平远方。

依我所认识的中国,让我为她赋上 21 世纪的重点词——一带一路、高铁奔驰 !这是一个风云变化的时代,英国 " 脱欧 " 明示着全世界旧次序的岌岌可危,特朗普的新政则拉开了新时代不确立性的帷幕。

而就在此时,太古的丝绸之路上再次响起洪亮的驼铃。

中国联手沿线伙伴,为干旱的大漠汇入一缕缕甘泉,各国积水成渊,汇聚成一条和平与发展之河,为热浪侵害的荒漠送去清冷。

一带一路,是中国21 世纪战略中的重要一步,我们背负着 " 中兴中华 "这一深重却坚定的理想,在国家棋局上走出 " 新丝路 " 这至关重要的一子,这表现了中国作为有责任有担当大国的和平兴起,更是对 " 永不扩充 "誓言的威严执行。

一带一路,惠及的不只是是中国,更多发展中国家从中获益。

发展本国。

兼备他国,这是我所认识的中国。

一一路是中国略,而高是承一一路划的体。

中国高,是 " 中国造 "技 " 走出去 "的世界名片。

极高的速度、靠谱的安全性、尖端的高新技,都彰了中国不再受困于 "国流水 " 的信心,以及国登攀 " 浅笑曲 " 上游的斗志。

一一路的基本法是通扶助周及沿国家,鼎力基施来促各展中国家的展,而高正是基施的不二之 ! 于是,一条条巨在非洲、洲的版中,在新路上行⋯⋯ 一条条高,的不是各国的,更是各国文化的沟通、政治的互信。

一支支,在天的人握手抱,一个个 "子 " 列,划拂晓的曙光,沿的人来新的机会。

2021年高三新丝绸之路作文

2021年高三新丝绸之路作文

Life is like sailing on the sea in the dark. Only a lighthouse can find its way.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2021年高三新丝绸之路作文2021年高三新丝绸之路作文1随着驼铃阵阵摇响,我们终于来到了甘肃的柳园。

从柳园出发,我们继续乘车两个小时,来到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的敦煌。

一进入敦煌市区,我便感觉到这里的文化气息:街道干净整洁,路旁绿树成阴,似乎这里天生就是一个文化汇集之地。

我们在敦煌游玩的第一个景点,便是世界文明的瑰宝——莫高窟。

莫高窟创建于公元366年,因为唐朝时此地叫“莫高里”,所以就称它为“莫高窟”。

我们先参观了96号洞窟。

外面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九层楼,里面则是世界第二大佛,室内第一大佛高达5米。

这个大佛身穿红色袈裟,双手搭在膝盖上,嘴尖微微翘起,显得特别和蔼。

第二个洞窟是130号洞窟。

这个洞窟里也是一个大佛。

这个大佛虽然只有2.6米高,却显得比上一个大佛还要更大些。

其实,这些都是古代聪明的工匠制造出来的幻觉。

因为这尊弥乐佛像头的比例比正常比例大了很多,并且是微微向下倾斜的,所以给我们带来了视觉上的错误。

最后一个洞窟也是每一个游客都必去的洞窟,就是17号窟——藏经洞。

其实17号洞窟原本就是一个非常大的独立洞窟,里面有精美的壁画和雕像。

藏经洞的洞口,是隐藏在一幅壁画后面的。

里面有一个在这发起建造莫高窟的僧人乐囫修行时的雕像,壁画上的小僧正看护着挂在菩提树上的背包。

参观完藏经洞后,我便离开了这个世界艺术宝库。

下午,我们又来到了著名的国家5A级景区——鸣沙山月牙泉。

骑着可爱的骆驼,我们一摇一摆,慢慢地上了山。

在沙山上,我坐着竹板飞快地从山上滑下来,沙粒打在我的脸上,舒服极了。

滑完沙之后,我又骑骆驼来到了沙漠中的一弯新月——月牙泉。

月牙泉清澈见底,里面还能看见一群小鱼在泉里穿梭觅食呢。

虽然旁边的沙漠绿洲在沙漠已经算稀奇了,但是和月牙泉比起来却逊色了许多。

共筑丝路_优秀作文800字

共筑丝路_优秀作文800字

共筑丝路_优秀作文800字
忆“一路”故事,创“一带”繁华,今日的“一带一路”上,各国人民披荆斩棘,风
雨同舟,揣着对生活的热忱,怀着对未来的向往,共筑丝路。

谈到丝绸之路,我们的思绪很容易被拉到那个黄沙漫天的边塞,那个国富民强的大汉。

未央宫中一声笑,武帝毅然派使者,张骞两次出西域,匈奴大汉相通联;“千载琵琶作胡语”,昭君嫁作胡人妇,身传大汉之威德,边境和平六十载。

驼铃声声,孤烟袅袅,悠
悠两千年时光荏苒,而今我们依凭着古丝绸之路提供给我们的广阔的地理空间和宝贵的精
神财富,重温它的模样,领略它的风采,正在共同创造一个“一带一路”的新时代。

1914年伟大卫国战争爆发,冼星海流亡到到阿拉木图,在举目无亲、贫病交加之际,是哈萨克音乐家拜卡达莫夫为他提供了一个温暖的家,让他能够创造出《民族解放》等著名音
乐作品;2021年的那场汶川大地震,举国悲痛,每个人都在与死神赛跑,是巴基斯坦雪中送炭,出动本国所有的战略运输机,将物资第一时间送到了灾区,挽救了无数中华儿女的
生命;2021年的也门撤侨行动,在万分危急之时,是巴基斯坦军舰指挥官下达命令:“只要中国留学生不到,我们的军舰就不离港。

”字字句句,一撇一捺,写下中巴情谊深厚的
篇章。

这条路上承载了太多动人的故事,太多深情的交流,太多炽热的期盼,我们乘坐“一带一路”这条高铁快车,携手并肩,互利共赢。

这些年,中国加强了与波斯湾沿岸石油国家之间的区域合作,带动中国经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2018年201X广东高考满分作文范文-推荐word版 (5页)

2018年201X广东高考满分作文范文-推荐word版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201X广东高考满分作文范文高中生的各位同学平时可以查看高考满分作文参考写作。

下面整理了201X广东高考满分作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201X广东高考作文原题资料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X广东高考满分作文范文一:丝路驼铃,驶向和平漠北之雪带来朔方的问候,江南的风吹来南方的祝福,这是我站立的黄土,这是我自信的中国。

此刻,这个高速发展加速快进的中国,在驼铃的轻响中,在高铁的轰鸣中,载着无数国人的荣光和梦想,驶向和平远方。

依我所认识的中国,让我为她赋上21世纪的关键词——一带一路、高铁奔驰!这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英国“脱欧”昭示着全球旧秩序的岌岌可危,特朗普的新政则拉开了新时代不确定性的帷幕。

而就在此时,远古的丝绸之路上再次响起清脆的驼铃。

中国携手沿线伙伴,为干旱的大漠汇入一缕缕甘泉,各国积水成渊,汇聚成一条和平与发展之河,为热浪侵蚀的沙漠送去清凉。

一带一路,是中国21世纪战略中的重要一步,我们背负着“复兴中华”这一沉重却坚定的理想,在国家棋局上走出“新丝路”这至关重要的一子,这体现了中国作为有责任有担当大国的和平崛起,更是对“永不扩张”诺言的庄严履行。

一带一路,惠及的不仅仅是中国,更多发展中国家从中获益。

发展本国。

兼顾他国,这是我所认识的中国。

一带一路是中国战略,而高铁则是承载一带一路计划的载体。

中国高铁,是“中国创造”技术“走出去”的世界名片。

驼铃古道 春风玉关_优秀作文800字

驼铃古道 春风玉关_优秀作文800字

驼铃古道春风玉关_优秀作文800字驼铃古道,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通道之一。

它横跨河西走廊,连接西域和中原,承载着古代物资和文化的交流,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而如今,驼铃古道早已成为一段段古老的驿道,虽已经岁月的洗礼,但仍然可以感受到那份历史的痕迹。

从春风玉关开始,一路向西,驼铃古道与历史一同延伸。

走在驼铃古道上,仿佛穿越了时光的隧道,置身于古老的场景之中。

春风玉关作为驼铃古道的起点,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也是当地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站在春风玉关上俯瞰,群山环抱,云雾缭绕,宛如一副美丽的山水画。

传言在春风玉关一带,春风似恋人般温柔,绵绵不断,时至今日,春风玉关仍然是一片净土,与世无争,安静守候着历史的光辉。

在驼铃古道徜徉,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和勇气。

他们穿越沙漠、荒原、峡谷,承受风霜雨雪,将东西方文明连接在一起。

而今,这段古道虽不复当年繁忙的景象,却依然散发着无尽的魅力。

驼队的驼铃声已经悄然消失,而取而代之的是游客的欢声笑语。

每个人都在这里,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感受到了时间的沉淀,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

春风玉关,古老的关隘,道路的起点,始终保留着历史的痕迹。

磨砺过的关口,承载着古人的博大智慧和拼搏精神。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春风玉关的北侧发掘出了一座汉代古城,这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驼铃古道的历史价值。

春风玉关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前来寻访,感受历史的印记,亲历古老驿道的风韵。

驼铃古道的每一个角落,都是历史的见证。

坐看云起时,仿佛能看到当年驼队穿越山岭的身影;闻风而动,仿佛还能听到驼铃的清脆声响。

驼铃古道,如同时光之舟,在历史的长河中穿行,带领着我们走进远古的岁月,感受古代文明的辉煌。

春风玉关,宁静而古老,历经沧桑依旧散发出坚韧的力量。

每一块石头都记载着古人的和平愿望,每一丝春风都传递着古老的情怀。

春风玉关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文明的传承者,它见证了古代商旅的辛勤,记录了古代文化的交融,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

2019年高考满分作文:开放共享,成就大美中国

2019年高考满分作文:开放共享,成就大美中国

2019年高考满分作文:开放共享,成就大美中国“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遥想丝路神奇,今朝砥砺前行。

丝绸之路,唯美的名字背后承载了一部辉煌的世界文明交流史。

2100多年前,中国的张骞率先走出了一条连接亚欧的丝绸之路;21世纪的今天,依然是由中国发起倡议,“一带一路”伴随着时代发展的强音,进而转化为国际共识。

今日的中国,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在积极思索,“一带一路”无疑是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强势回归。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秉承平等交融,实现开放共赢。

中国的对外关系准则是无论国家大小、贫富,一律平等相待。

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在谱写的《怀念中国》歌曲中唱到:“您是一个大国,毫无自私傲慢,待人谦虚有礼,不论大小,平等相待……”中国,以平等的态度与世界各国友好交融,以开放的姿态与兄弟联邦实现共赢。

当前世界依然处处存有竞争,但是这种竞争和资源共享密不可分,各国之间既是竞争关系,又是合作关系,中国以水之包容,在兼收并蓄的同时,也为他人做活水之源。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倡导共享经济,收获时代强音。

2017年,“共享单车”突然遍布中国的大街小巷,这些单车聚焦城市交通的“最后一公里”,让公共自行车从“两点一线”中解放出来,深得广大民众赞誉。

“共享单车”的待遇是共享经济在中国发展的缩影,如今,共享经济作为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创新创业项目,受到越来越多中国人的推崇。

以“共享单车”为代表的共享经济能够盘活市场资源,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定会收获21世纪中国发展的时代强音。

王湾有诗云:“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这告诉我们,新事物在旧事物中孕育并持续发展,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中国,以开放共享之姿,于传统中孕育出发展,于继承中孕育出希望,成就新世纪的大美中国!。

关于描写丝绸之路作文500字(通用20篇)

关于描写丝绸之路作文500字(通用20篇)

关于描写丝绸之路作文500字(通用20篇)关于描写丝绸之路作文500字(通用20篇)要想写好作文,优秀的题材是少不了的,所以平常要多少读书,多看看作文,积累知识,才能写出好的作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描写丝绸之路作文5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描写丝绸之路作文500字篇1“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闯唐汉风”,想到这句诗,我不禁想起了曾经开通丝绸之路的张骞,因为他为我们全世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西汉时期,因为匈奴在地方城下搞破坏,汉武帝就派了张骞去出使西域,这是为了去西域那的月氏国和他们联合起来攻打匈奴。

他的出使共分为两次,第一次在途中被匈奴人关了十几年,最后趁混乱逃了出来,也和月氏国没有达成一心;第二次他带了一些货物准备送给月氏国,也便和月氏国联合起来把匈奴打退。

第二次出使西域使汉朝知道了西域的很多事情,促进两城之间的友好往来。

其实,我们现在吃的石榴就是张骞在出使西域的途中发现的,它酸甜可口,还可以解渴。

自从张骞开通西域之后,中国及中亚和欧洲的交易更加丰富便利,中国的丝绸、绫、缎、娟等丝织品都源源不断地往其他国家运,使我们的产量有所提高,也可以得到一些从欧洲、希腊那里的东西,使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其他国家的事情,也有了更好的感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丝绸之路保留下来,而现在,大家也一直在推广“一带一路”计划,这是丝绸之路的未来发展,这是一个贸易文化发展的渠道。

更重要的是为我们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正是张骞给我们将各国连成一家的“长龙”,他不辱使命,坚强奋战,也有了这条伟大的道路。

它是传播友谊的道路,我们要做好现在的事情,共建美好家园。

描写丝绸之路作文500字篇2这学期,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名为《丝绸之路》。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两个内容,略写了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那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和驮着彩绸的一峰峰骆驼,栩栩如生,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

详写了在公元前115年的一个天高气爽的早晨,张骞的副使带着中国的产品和文化来到了安息国,从此与其它地区发展了自己的文化和技术,吸收了其它的文化,促进了亚欧各国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让我国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刻等,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

千年丝路_优秀作文800字

千年丝路_优秀作文800字

千年丝路_优秀作文800字千年丝路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的一条重要贸易通道,也是连接东方和西方的一座桥梁。

它的起点是中国的西北地区,经过河西走廊,穿越亚洲大陆,最终抵达欧洲。

这条丝绸之路的通道,不仅仅是传递商品的道路,更是传递文化、思想和宗教的桥梁。

通过这条丝绸之路,东西方国家之间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丝绸之路的开通,对于中外两国的经济、文化和科技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经济上,丝绸之路的贸易活动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和繁荣。

中国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以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闻名于世,而西方国家通过贸易往来,带来了许多奢侈品和科技产品,丰富了中国的物质文化,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传统的农业技术、铁器制造技术等也传到了西方国家,促进了西方国家的农业和工业的发展。

在文化上,丝绸之路携带了中国的文化和艺术走向了西方国家。

经过丝绸之路,许多西方国家了解了中国的儒家思想和佛教,学习了中国的书法、绘画和文学作品。

西方的宗教、哲学和艺术也传入了中国,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内涵。

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不仅仅丰富了各国的文化艺术,也加深了各国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在科技上,丝绸之路的通道为中外科技的交流提供了便利。

西方国家通过丝绸之路学习了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制造术,推动了西方国家的科技进步。

而中国通过丝绸之路学习了西方的航海术和数学,促进了中国船舶和数学的发展。

千年丝路为中外两国的文化交流开创了历史,使中西方国家互相影响、取长补短。

丝绸之路的开通,不仅增加了中外两国之间的贸易和经济合作,更加丰富了各国的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

丝绸之路的开展,使世界各国之间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下了重要基础。

在当今世界,丝绸之路又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中国和世界各国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

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并积极推动相关合作项目的落地实施。

这一倡议旨在通过促进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和科技创新,加强各国之间的互联互通和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丝路驼铃驶向和平
本文是高中关于高考满分作文的丝路驼铃驶向和平,欢迎阅读。

漠北之雪带来朔方的问候,江南的风吹来南方的祝福,这是我站立的黄土,这是我自信的中国。

此刻,这个高速发展加速快进的中国,在驼铃的轻响中,在高铁的轰鸣中,载着无数国人的荣光和梦想,驶向和平远方。

依我所认识的中国,让我为她赋上21世纪的关键词——一带一路、高铁奔驰!
这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英国“脱欧”昭示着全球旧秩序的岌岌可危,特朗普的新政则拉开了新时代不确定性的帷幕。

而就在此时,远古的丝绸之路上再次响起清脆的驼铃。

中国携手沿线伙伴,为干旱的大漠汇入一缕缕甘泉,各国积水成渊,汇聚成一条和平与发展之河,为热浪侵蚀的沙漠送去清凉。

一带一路,是中国21世纪战略中的重要一步,我们背负着“复兴中华”这一沉重却坚定的理想,在国家棋局上走出“新丝路”这至关重要的一子,这体现了中国作为有责任有担当大国的和平崛起,更是对“永不扩张”诺言的庄严履行。

一带一路,惠及的不仅仅是中国,更多发展中国家从中获益。

发展本国。

兼顾他国,这是我所认识的中国。

一带一路是中国战略,而高铁则是承载一带一路计划的载体。

中国高铁,是“中国创造”技术“走出去”的世界名片。

极高的速度、可靠的安全性、尖端的高新技术,都彰显了中国不再受困于“国际流水线”的决心,以及为国攀登“微笑曲线”上游的斗志。

一带一路的基本办法是通过扶持周边及沿线国家,大力兴办基础设施来促进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而高铁正是兴办基础设施的不二之选!于是,一条条钢铁巨龙在非洲、亚洲的版图中飞驰,在新丝路上行驶……这一条条高铁,带动的不仅是各国经济的飞跃,更是各国文化的交流、政治的互信。


支支铁轨,让远在天边的人们握手拥抱,一个个“子弹头”列车,划过黎明的曙光,为沿线的人们带来新的机遇。

新丝路上飞驰的高铁、华夏版图内交错的高铁,是我所认识的中国。

我所认识的中国,是拥有千年文明的华夏古国,而这个古老的国家,正躬逢着属于她的大时代。

这是她艰难转型的困难时期,却也是她高速发展的飞跃时期。

我所认识的中国,由每一个国民个体所构成,我们为高铁经过的每一段路程而骄傲,为新丝路上每一次中国担当而倍感荣光。

这是自信的中国,这是我所认识的中国。

和平高铁,驶向发展未来;丝路驼铃,摇响自信中国。

【点评】
这是一篇忠实记录“我所认识的中国”的散文。

作者抓住“一带一路”和“高铁”两个关键词,以极具文学感染力的“沙漠甘泉”和“钢铁巨龙”来类比,生动贴切地勾勒出自己眼中的中国形象。

作者对于两个关键词的理解是到位的,能透过“新丝路”这样的中国战略,以及“高铁制造”这样的中国技术,看到发展与和平的强国方向,看到担当与自信的大国精神。

全文语言流畅灵动,结构清晰紧凑。

作者以“丝路驼铃”和“和平高铁”统领标题、开头和结尾,同时,又以“我所认识的中国”一句贯穿文章主体,将关键词所体现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形象有机融合,既有个人情感的融入,又有国际视野的解读,同时兼顾时代特色和科技特征,显示了作者较高的政治素养和文学表现力。

可以说,整篇文章,字里行间透露的都是作者的骄傲和自信。

诚如文中所言“我所认识的中国,由每一个国民个体所构成”,一个强大的国家必定是由无
数个幸福个体构成,个人骄傲和国家自信,从来都是密不可分。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徐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