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石油毒瘤
石油污染的危害

石油污染的危害
石油对环境不仅环境影响这么简单,如今应该用危害来形容。
污染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油气污染大气环境,表现为油气挥发物与其它有害气体被太阳紫外线照射后,发生理化反应污染;或燃烧生成化学烟雾,产生致癌物和温室效应,破坏臭氧层等。
二是污染土壤,这里我们不必多说明,大家都知道石油污染土壤的地方,寸草不生。
第三是污染地下水,我们现在生活的水资源被污染,以至于地方性癌症村屡屡皆是,这石油污染地下水的恶果是日日严峻。
输油管线腐蚀渗漏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源,不仅造成土壤盐碱化、毒化,导致土壤破坏和废毁,而且其有毒物能通过农作物尤其是地下水进入食物链系统,最终直接危害人类。
石油进入土壤后,会破坏土壤结构,分散土粒,使土壤的透水性降低。
其富含的反应基能与无机氮、磷结合并限制硝化作用和脱磷酸作用,从而使土壤有效磷、氮的含量减少。
特别是其中的多环芳烃,因有致癌、致变、致畸等活性和能通过食物链在动植物体内逐级富集,它在土壤中的累积更具危害。
墨西哥湾石油污染,谁是受害者?

人类 的健康包 括生理 和心理 的,但 目 前还 不知道灾 难会有 多大 。原油中含 有石 油气 、苯 、芳香烃 和硫化氢 等物 质 ,对 人和生物 都具有 毒性 ,当达到
中 毒 临 界 阙 值 时 , 就 会 导 致 人 和 动 物 中毒。 原 油 泄 漏 的 近 期 危 害 首 先就可 能造 卜
成2 亿美元损 失 。另外 ,墨 西哥湾 、 5 路 易斯 安那 、阿拉 巴马和佛 罗里 达等 州 的旅 游业也 会受到影 响 ,将有 1 万 5 多人面 临失业 。
污 染扩大的后 果
随着污 染面积增 大和 原油 的泄漏
的增 多 ,进 一 步 的 灾 难 可 能 扩 大 。 例
湾 的 大 陆 架 , 里 繁 盛 的 珊 瑚 礁 也 面 这 临 生 存 威 胁 。 如 果 珊 瑚 礁 被 破 坏 , 在
物链 而富集 到较大 的和高 端的 生物 , 如 大型 的鱼 、海 豚和鲸 等生物 体 内。
一
此生存 的许 多海 洋生物将会消失 。
此 外 , 原 油 泄 漏 的 另 一 个 灾 难
海 洋 动 物 和 生 态 的 危 害 。原 油 会 把 大 量 的海 鸟 困在 油 污 中 , 海 鸟 的 羽
毛 一 旦 沾 上 油 污 , 鸟 儿 就 难 以 承 受
型虎鲸群体濒 临灭绝。
这 次 墨 西 哥 湾 原 油 泄 漏 恰 恰 发 生 于 春 回 大 地 、万 物 复 苏 和 动 物 的 繁 衍 交 配 期 , 因 而 灾难 将 会 更 为 巨 大 。 墨 西 哥 湾 密 西 西 比河 入 口 处 湿 地 面 积 占 美 国湿 地 总 面 积 2 % 具 有 重 要 生 态 5,
的 物 种 在 未 来 也可 能 发 生 基 因 突 变 , 并 将 遗 传 到 无 数 的后 代 。 对 食 物 链 的 影 响 可 以表 现 为 ,海
石油有害成分

石油有害成分石油是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石油中也存在着一些有害成分,对人类和环境造成潜在的威胁。
本文将就石油中的有害成分展开讨论,并探讨其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石油中的硫化物是其中一种有害成分。
硫化物主要存在于原油中,当石油被提炼和加工时,硫化物会释放出来。
硫化物的主要成分是硫化氢,它具有刺激性气味,并且对人体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有害。
长期暴露在硫化氢中会引起呼吸道感染、肺部损伤等健康问题。
此外,硫化物还会导致空气和水质污染,对环境造成破坏。
石油中的苯类物质也是一种常见的有害成分。
苯是一种挥发性有机物,常用于工业生产中。
然而,苯具有强烈的毒性和致癌性,长期接触或吸入苯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苯可引起贫血、免疫系统损伤、神经系统损伤等疾病,并且与白血病等恶性肿瘤有关。
此外,苯还会对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危害生态系统的平衡。
除此之外,石油中的多环芳烃也是一种潜在的有害成分。
多环芳烃是由多个苯环组成的化合物,常见于石油中。
多环芳烃对人体健康有潜在的致癌风险,长期暴露于多环芳烃中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此外,多环芳烃还具有生物蓄积性,会在食物链中逐渐积累,对生态系统造成长期的威胁。
石油中的重金属也是一种有害成分。
重金属如铅、汞、镉等常常存在于石油中。
这些重金属具有很强的毒性,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长期接触重金属会对神经系统、肝脏、肾脏等器官产生损害,并且会导致生殖和发育问题。
石油中的有害成分对人类和环境都具有潜在的危害。
硫化物、苯类物质、多环芳烃和重金属等有害成分存在于石油中,并且在提炼和加工过程中可能被释放出来。
长期接触这些有害成分可能引发多种健康问题,从呼吸系统到神经系统都可能受到损害。
此外,这些有害成分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因此,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加强石油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降低有害成分的排放和释放。
石油污染水体的治理方法

石油污染水体的治理方法作者:李云锋来源:《环境与发展》2014年第04期摘要伴随着石油的应用,在石油的开采以及运输、加工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
由于石油的主要成分包括饱和烃、芳香烃类化合物、沥青质、树脂类等,这些物质难以降解,并且对水生生物有毒杀作用。
因此,对石油污染水体的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石油污染水体治理中图分类号X7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72X(2014)04-0091-04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也不断扩大,各国都加快了对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从沙漠到海洋、从无人区到人口稠密区,越来越多的油气井出现在全球各地。
伴随着石油的应用,石油污染水体问题也日益突出。
由于石油的主要成分包括饱和烃、芳香烃类化合物、沥青质、树脂类等,这些物质难以降解,并且对水生生物有毒杀作用。
如果不加以处理便排放到自然界中,会给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
因此,对石油污水的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目前,石油污染水体的处理已成为石油及化工行业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各种污水处理技术(如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及生物处理法等)已应运而生[2]。
l石油污染水体的来源石油污染水体来源广泛,主要有油气田采出水、回注水,石油化工污水,铁路机务段的洗油罐污水及机车污水,拆船厂油货轮石油污染水体、油轮压舱水和洗舱水,机械制造加工的冷却润滑液、轧钢水等乳化油污水,以及餐饮业、食品加工业、洗车业产生的污染水体等石油污染水体的主要来源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3-6]。
1.1油气田采出水及回注水油气田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石油污染水体。
全国每年大约有5×l08m3的油田采出水。
从原油脱出的水中含有油、可溶性有机物、固体颗粒、无机盐、细菌等,使油田采出水中的油、COD、悬浮物等含量偏高,不能满足排放要求,也达不到回注水的标准。
1.2轧钢废液钢铁企业在轧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石油污染水体。
主要有带钢轧制过程中冷却和润滑产生的含乳化油废水和冷却带钢在退火前脱脂中产生的碱性石油污染水体。
石油类污染物.

生物处理方法:采用“吃油菌”。
现在利用细菌降解石油主要用在修复海上小规模溢油、陆地石油污染等方面的治理。如果是大规模 的海上石油泄漏,一般都先用物理、化学方法收集泄漏石油,直到剩下一些很难收集的石油,再用 微生物降解。
国际上通用的清理石油泄漏的方法还有燃烧和放任。
• 燃烧的方法只适用于浮油厚度大于2毫米的事故,原理是:燃烧后海上会留下一种焦油球,油船再
发生在海洋。石油漂浮在海面上,迅速扩散形成油膜,可通过扩散、蒸发、溶解、乳化、光降解以 及生物降解和吸收等进行迁移、转化。
石油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石油对环境的污染可分为两个方面:
• 一是油气污染大气环境。 表现为油气挥发物与其它有害气
体被太阳紫外线照射后 ,发生物理化学反应,生成光化学 烟雾,产生致癌物和温室效应,破坏臭氧层等。
• 二是地下油罐和输油管线腐蚀渗漏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源。
不仅造成土壤盐碱化、毒化,导致土壤破坏和废毁,而且其 有毒物能通过农作物尤其是地下水进入食物链系统,最终直 接危害人类。
对水体的污染
• 石油类污染是水体环
境第二大类污染源.
• 石油及石油产品对水体的污染主要有海洋、江河湖泊、地下水污染。 • 石油污染最主要发生在海洋。
直接把这些球状物质打捞起来,这种做法可清除水面50%到90%左右的石油。这种做法会引起大 范围的空气污染,对于海洋生物的破坏性也非常大。
• 放任适用于远离海岸和人类活动区的大洋中的原油泄漏,这种方法利用微生物使原油自然消解,但
会扩大污染范围,尤其是对污染地区生物的破坏不容小觑。
目前 大规模清除海洋石油污染,仍以传统方法如围油栏、燃烧、喷洒化学试剂为主。
2002年11月,利比里亚籍油轮“威望”号在西班牙西北部海域解体沉没,至少6。3万吨重油泄漏。 法国、西班牙及葡萄牙共计数千公里海岸受污染,数万只海鸟死亡。
石油污染的影响与紧急应对措施

石油污染的影响与紧急应对措施石油污染是当今地球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
它对生态系统、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都带来严重影响。
为了应对石油污染,需要采取紧急措施来减少其影响并保护环境。
本文将从影响和应对措施两方面详细介绍石油污染。
一、影响1. 水体污染:石油泄漏进入水体会导致水质恶化,危害水生生物和生态系统平衡。
2. 土壤污染:石油渗入土壤会破坏植被,减少土壤肥力,影响农田和植物生长。
3. 空气污染:石油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蒸发至空气中,形成有害气体,对人类和动物的呼吸系统造成危害。
4. 海洋生物受损:石油泄漏会直接影响海洋生物,毒害或破坏它们的栖息地,对整个海洋生态系统产生长期影响。
5. 经济损失:石油泄漏造成的环境破坏会对渔业、旅游业等经济产业造成重大损失。
二、紧急应对措施1. 预防为主:加强石油开采、储存和运输的安全管理,确保不发生泄漏事故。
a. 建立严格的安全标准和操作规程,加强石油设备和设施的监控。
b. 定期检查和维护石油设备和管道,确保其完好无损。
c. 培训工作人员,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
2. 快速应对泄漏事件:一旦石油泄漏发生,需立即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影响。
a. 迅速封堵泄漏源,以确保石油不会进一步扩散。
b. 制定清除和处理石油污染的应急计划。
c. 利用吸油设备和防油栅等工具清除水体和土壤中的石油。
3. 处理和修复受损区域:一旦泄漏事件被处置控制,需要着手处理和修复受损的区域。
a. 利用生物清洁剂和活性炭等方法分解和吸附残留的石油物质。
b. 采用土壤通风、生物修复等技术修复受污染的土壤。
4. 强化监管和处罚:加强对石油开采、运输和储存行业的监管力度,并对违法行为严格处罚。
a. 建立健全的监管机构和法律体系,确保相关企业遵守环境法规。
b. 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企业,严厉处罚,追究其责任。
5. 推广可再生能源: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推广可再生能源,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a. 加大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的力度,促进其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增加。
为什么会有石油污染,如何减少石油污染?

为什么会有石油污染,如何减少石油污染?
石油污染是一种常见的水、土壤污染,常常给我们环境带来不良影响,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那么,我们该如何减少石油污染呢?
一、为什么会有石油污染
石油污染主要是由于石油的非法储存、运输、加工和使用产生的。
首先,石油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漏油现象,因为运输管道和容器的密封
不严和损坏等原因,导致石油泄漏进入环境中。
其次,石油加工和使
用时,人为因素也经常导致石油泄漏和污染,比如加油站的油品泄漏、船只平衡油等。
此外,自然灾害也可能导致石油污染,例如海啸、台风、暴雨等。
二、如何减少石油污染
1.加强管理
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石油的运输、储存、加工、销售等管理,建立健
全石油污染应急预案和清污措施,并加强对石油泄漏的监管。
2.应用先进技术
应用先进技术来减少石油污染,例如在石油管道上安装自动泄漏探测
器和快速关闭装置,以及采用分离、治理、回收和处置的技术进行污染处理。
3.普及环保意识
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普及环保意识,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降低石油污染的发生率。
4.多种能源结构,减少对石油的依赖,例如开发可再生能源、推广新能源等。
5.对相关企业严格执法
对那些不合规的企业,应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加以处罚,从源头上消灭石油污染。
结论:
减少石油污染,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多方面合作,共同承担环保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们应该提升环保意识,以自己的行动推动环保工作的实施,共同保护我们的环境及未来。
石油溶剂的致癌原理

石油溶剂的致癌原理石油溶剂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但其所含化学成分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却备受关注。
石油溶剂中的一些成分被确认为致癌物质,其致癌原理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解释。
首先,石油溶剂中常含有苯、甲苯等芳香烃物质,这些物质对人体具有潜在的致癌风险。
苯是一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石油溶剂中。
研究表明,长期接触苯会导致骨髓异常增生,并最终发展为白血病。
甲苯也被认为是一种可能致癌的物质,其长期暴露可能引发肝脏、肾脏等器官的恶性肿瘤。
其次,石油溶剂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易挥发成为空气中的有机物污染物,被人体吸入后可直接损害呼吸系统及其它器官,诱发肺癌等疾病。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可以在空气中形成臭氧、二氧化氮等有毒气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活性氧自由基,导致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破坏细胞内的 DNA 使细胞发生突变。
此外,石油溶剂中的重金属元素也是致癌的原因之一。
例如,镍、铬等重金属在长期暴露下会引发鼻咽癌、肺癌等呼吸道癌症。
重金属通过吸入、接触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可在体内积累并对细胞核 DNA 产生直接损害,导致细胞基因变异,促进细胞癌变。
此外,石油溶剂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中也可能产生致癌物质。
例如,石油溶剂中的苯、甲苯等化学物质在人体内被代谢成为苯酚、苯乙烯等致癌物质。
这些致癌物质会与细胞核 DNA 结合,引发 DNA 突变和基因突变,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产生和扩散。
因此,长期接触石油溶剂会增加罹患癌症的风险。
在工业生产中,需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加强通风换气、佩戴防护设备等,减少工人暴露在石油溶剂中的时间和程度。
同时,对于一些高致癌性的石油溶剂,应该尽量替代或减少使用,以降低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让我们总结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石油溶剂中的致癌原理是多方面的,包括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重金属元素、及其代谢产物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了解石油溶剂的致癌原理,有助于我们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自身健康,降低致癌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同认识地球上的石油毒瘤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
大家下午好!
我的演讲主题是:共同认识地球上的石油毒瘤
地球上有两颗毒瘤:垃圾毒瘤、石油毒瘤。
根据多年调查,石油对人类的危害日益加剧,一是量大,二是面广,而且对人体毒害作用很强。
因此,我们把它称作为毒瘤。
根据现在全国石油加油站和油库、油管道的布局,数量庞大。
全国大概有11万座加油站。
加油站如此密布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一旦出现问题,对地下水将造成巨大污染。
据统计,石油类的污染已是我国水环境中的第二大类污染物。
来源一是众多的加油站,二是运输过程中的事故溢油。
三是储油罐、储油库出现突发性事故漏掉的油。
这三大来源就造成今天水环境中,石油污染物的量非常巨大。
密布的加油站严重污染地下水。
我国现在发生过哪些加油站泄露的事件?全国各个城市都经常出现漏油事件,东北长春出现过一次比较严重的,人们吃的水井中都是油,压水机也能压出油来。
全国出现的石油漏油事件非常多,不仅造成地下水污染,地表水也受到污染。
不仅中国,国外这个问题也十分严重。
美国20世纪90年代,调查的21万个加油站40%存在渗漏,15万个加油站都等待处理。
这是几年以前
的数据,中国加油站渗漏现象更加严重。
美国已把加油站渗漏作为美国地下水最大的污染源。
美国一些地方曾因石油渗漏,造成自来水厂停产。
比如美国纽约州苏格湖地区由于漏油现象太严重,曾经在湖群周围禁止石油开发。
海湾的原油泄露事故。
我们国家发生过很多次大的油轮航行中出先事故,造成大量原油泄露。
大连爆炸泄漏了1000多吨原油,10万吨的油库没剩下多少,把整个大连湾污染得布满厚厚一层原油。
像这样的油库爆炸,我们国家发生过多次。
1989年青岛黄岛2.3万方储油量的油库爆炸,据公布的数字是600多吨油泄露出来,但每次统计的数字比实际要小得多,都扩散掉了,实际数据比这个要大得多。
类似事故国际上也有很多,比如海湾战争,一次5000多万吨石油泄露到海域里,对海域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很多海洋生物都死掉,当时专家们预测50年内它造成的生态影响无法复原。
最近发生的美国墨西哥湾漏油事故,每天就漏掉2-8万桶,一直持续了几个月,也是一次灾难性的事故。
油轮漏油事件频繁发生,另外轮船漏油事件对环境影响也是巨大的。
1983年青岛胶州湾漏油事件,泄漏300多吨油,把整个胶州湾几百多公里海岸线都给污染了。
1996湄洲湾,一艘从大连出发的轮船,走到湄洲湾撞到下面的不明物体,漏掉上千吨原油,整个湄洲湾被污染,渔民受害最大,几万渔民都要求上访。
这种漏油事故,我们国家的海域很多,几乎大型事故每年都
要发生一两次,而且频率不断加快。
据统计大连海域8年内就出现大小事故80多起。
船舶航行就像地面汽车碰撞事故一样,每天都发生很多起。
在海里航行的油船也是经常出事故的,每一次都漏掉很多原油,积累在海里、河道内。
因此油轮漏油事故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巨大污染源。
石油毒瘤对人体的危害: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石油的泄露已经对大海、陆地环境造成很大影响。
石油毒瘤对人类健康有哪方面的影响?石油类是一种烃类化合物的一种混合物,特别有一种芳香烃,是能够致癌的。
还有一些低沸点的饱和烃,能够引起身体麻醉。
因此在一些事故中,有些人因呼吸时间过长,造成昏迷。
这些烃类如果浓度较高,能够破坏细胞,使细胞坏死。
所以它对整个生物危害是比较大的。
此外汽车燃烧石油排出来的尾气含有很多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引起心绞痛的重要因素,心脏病患者如果呼吸一氧化碳多会引起中毒。
汽车尾气在太阳光强光照射下,会发生光化学反应,就是我们所说的光化学烟雾。
历史上著名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之一,就是由于尾气过多,太阳光照太强,出现了光化学烟雾事件,造成了几百人死亡。
光化学烟雾能够对眼睛、鼻腔、喉咙造成很大危害。
油类如果进入我们的人身体,也会引起癌变。
因此我们把它看成是地球的毒瘤。
面对石油毒瘤,应当消除隐患,预防为主!今年的环境日主题:为生命呐喊!呼吁全世界积极参与保护生态系统,打击非法野生动物贸易。
我国确定主题是“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动员全社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共同履行环保责任,呵护环境质量,共建美丽家园。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写到: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
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当他们在山南坡把那些在山北坡得到精心保护的枞树林砍光用尽时,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把本地区的高山畜牧业的根基毁掉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同时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
上个世纪,发生在西方国家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对生态环境和公众生活造成巨大影响。
其中,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先后导致近千人死亡、75%以上市民患上红眼病。
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首次暴发的短短几天内,致死人数高达4000,随后2个月内又有近8000人死于呼吸系统疾病,此后1956年、1957年、1962年又连续发生多达12次严重的烟雾事件。
日本水俣病事件,因工厂把含有甲基汞
的废水直接排放到水俣湾中,人食用受污染的鱼和贝类后患上极为痛苦的汞中毒病,患者近千人,受威胁者多达2万人。
美国作家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一书对这些状况作了详细描述。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我们一定要按照绿色发展要求,坚持科学治污、依法治污、铁腕治污,净化油区环境。
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全社会共同享有,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建设和创造!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