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专题突破练:专题八电化学_Word版含解析
全国通用2024_2025三年高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8电化学及其应用

专题08电化学及其应用2024年高考真题1.(2024·广东卷)以熔融盐为电解液,以含Cu Mg 、和Si 等的铝合金废料为阳极进行电解,实现Al 的再生。
该过程中A .阴极发生的反应为2+Mg 2e Mg --=B .阴极上Al 被氧化C .在电解槽底部产生含Cu 的阳极泥D .阳极和阴极的质量改变相等【答案】C【解析】依据电解原理可知,电解池中阳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阴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该题中以熔融盐为电解液,含Cu Mg 、和Si 等的铝合金废料为阳极进行电解,通过限制肯定的条件,从而可使阳极区Mg 和Al 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分别生成Mg 2+和Al 3+,Cu 和Si 不参与反应,阴极区Al 3+得电子生成Al 单质,从而实现Al 的再生,据此分析解答。
A .阴极应当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事实上Mg 在阳极失电子生成Mg 2+,A 错误;B .Al 在阳极上被氧化生成Al 3+,B 错误;C .阳极材料中Cu 和Si 不参与氧化反应,在电解槽底部可形成阳极泥,C 正确;D .因为阳极除了铝参与电子转移,镁也参与了电子转移,且还会形成阳极泥,而阴极只有铝离子得电子生成铝单质,依据电子转移数守恒及元素守恒可知,阳极与阴极的质量改变不相等,D 错误;故选C 。
2.(2024·全国甲卷)一种水性电解液Zn-MnO 2离子选择双隔膜电池如图所示(KOH 溶液中,Zn 2+以Zn(OH)24-存在)。
电池放电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Ⅱ区的K +通过隔膜向Ⅲ区迁移B .Ⅰ区的SO 24-通过隔膜向Ⅱ区迁移C . MnO 2电极反应:MnO 2+2e -+4H +=Mn 2++2H 2OD .电池总反应:Zn+4OH -+MnO 2+4H +=Zn(OH)24-+Mn 2++2H 2O【答案】A【解析】依据图示的电池结构和题目所给信息可知,Ⅲ区Zn 为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为Zn-2e -+4OH -=Zn(OH)24-,Ⅰ区MnO 2为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为MnO 2+2e -+4H +=Mn 2++2H 2O ;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由于两个离子选择隔膜没有指明的阳离子隔膜还是阴离子隔膜,故两个离子隔膜均可以通过阴、阳离子,因此可以得到Ⅰ区消耗H +,生成Mn 2+,Ⅱ区的K +向Ⅰ区移动或Ⅰ区的SO 24-向Ⅱ区移动,Ⅲ区消耗OH -,生成Zn(OH)24-,Ⅱ区的SO 24-向Ⅲ区移动或Ⅲ区的K +向Ⅱ区移动。
2014高考化学二轮专题突破练(学生):专题八电化学

1.根据下图,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烧杯a中的溶液pH降低B.烧杯b中发生氧化反应C.烧杯a中发生的反应为2H++2e-===H2D.烧杯b中发生的反应为2Cl--2e-===Cl22.(2013·广东理综,33)能量之间可相互转化:电解食盐水制备Cl2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而原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设计两种类型的原电池,探究其能量转化效率。
限选材料:ZnSO4(aq),FeSO4(aq),CuSO4(aq);铜片,铁片,锌片和导线。
①完成原电池甲的装置示意图(见上图),并作相应标注,要求:在同一烧杯中,电极与溶液含相同的金属元素。
②以铜片为电极之一,CuSO4(aq)为电解质溶液,只在一个烧杯中组装原电池乙,工作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负极__________。
③甲乙两种原电池可更有效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根据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原理,为减缓电解质溶液中铁片的腐蚀,在(2)的材料中应选____作阳极。
3.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3++2I-===2Fe2++I2设计成如下图所示的原电池。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3+被还原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体,乙中的石墨电极为负极4.下图Ⅰ、Ⅱ分别是甲、乙两组同学将反应“AsO3-4+2I-+2H+ AsO3-3+I2+H2O”设计成的原电池装置,其中C1、C2均为碳棒。
甲组向图Ⅰ烧杯中逐滴加入适量浓盐酸;乙组向图ⅡB烧杯中逐滴加入适量40% NaOH溶液。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组操作时,电流计(G)指针发生偏转B.甲组操作时,溶液颜色变浅C.乙组操作时,C2做正极D.乙组操作时,C1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I2+2e-==2I-5.(2012·四川理综,11)一种基于酸性燃料电池原理设计的酒精检测仪,负极上的反应为CH3CH2OH-4e -+HO===CH3COOH+4H+。
专题08 有机化学基础(必修)-202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重点专题常考点突破练

202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重点专题常考点突破练专题八有机化学基础(必修)题型一同分异构体与同系物1.(2021湖南永州模拟)分子式为C8H8O2的含苯环有机物,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气体,则符合上述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2种B.3种C.4种D.5种答案C2.(2021湖南长郡模拟)已知有机物和的邻二氯代物均只有一种,则有机物的一氯代物有()A.4种B.5种C.6种D.7种答案B3.(2021山东菏泽模拟)某有机物X的化学式为C5H12O,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
X被氧化最终能生成羧酸Y(C5H10O2),若不考虑立体异构,X和Y组合生成的酯最多有()A.4种B.8种C.16种D.32种答案C4.(2021河北衡水模拟)有四种含氮的化合物a(吡咯)、b(吡啶)、c[哌啶(六氢吡啶)]、d(四氢吡啶),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b、c、d均由C、H、N三种元素组成B.a与b互为同系物,c与d互为同系物C.a、b分别与氢气完全加成后可生成d、cD.c的二氯代物多于d(不含立体异构)答案B5.(2021上海长宁区模拟)据报道,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CH3COOOH)、氯仿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对于上述化学药品的说法错误的是()A.CH3CH2OH能与水互溶B.NaClO通过氧化灭活病毒C.过氧乙酸与乙酸是同系物D.氯仿又叫三氯甲烷答案C题型二反应类型判定及消耗问题1.(2021湖南怀化一模)有机化合物M的结构简式为,关于M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4H14O9B.该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含有3种含氧官能团C.该有机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有机产物有2种D.该有机化合物能发生氧化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答案B2.(2021安徽高三月考)拉坦前列素的结构如图所示,它具有良好的降眼压作用。
有关该化合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分子式为C26H40O5B.1 mol该有机物最多能消耗4 mol NaOHC.能发生水解反应、加成反应D.分子中不可能所有碳原子共平面答案B3.(2021辽宁朝阳模拟)山道年蒿中提取出一种具有明显抗癌活性的有机物X,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八 电化学原理(含答案解析)

专题八电化学原理(时间:30分钟类型:(7+4)专项训练)一、6分选择题专项训练(一)低档题1.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B.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子沿外电路从铜电极流向锌电极C.甲醇燃料电池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解析锂离子电池可以充电再次使用,属于二次电池,A项正确;铜锌原电池中铜为正极,故电流从铜流向锌,而电子是沿外电路由锌流向铜,B项错;电池的实质即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C正确;Zn失去电子生成Zn2+,故作为负极,D项正确。
答案 B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电解池的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B.原电池的正极上发生氧化反应,负极上发生还原反应C.电镀时,电镀池里的阳极材料发生氧化反应D.用原电池作电源进行电解时,电子从原电池负极流向电解池阴极答案 B3.用铁丝(电极a)、铜丝(电极b)和CuSO 4溶液可以构成原电池或电解池,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原电池时b极反应为Cu-2e-===Cu2+B.构成电解池时a极质量一定减少C.构成电解池时b极质量可能减少也可能增加D.构成的原电池或电解池工作后可能产生大量气体解析构成原电池时b极作正极,电极反应为Cu2++2e-===Cu,A错;构成电解池时a和b 的质量都是可能减少也可能增加,B 错误,C 正确;无论构成原电池还是电解池,工作时都不可能产生大量气体,D 错误。
答案 C(二)中档题4.(2012·北京理综,12)人工光合作用能够借助太阳能,用CO 2和H 2O 制备化学原料。
下图是通过人工光合作用制备HCOOH 的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该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B .催化剂a 表面发生氧化反应,有O 2产生C .催化剂a 附近酸性减弱,催化剂b 附近酸性增强D .催化剂b 表面的反应是CO 2+2H ++2e -===HCOOH解析 首先标化合价,看价变化,C +4O 2―→H C +2OOH ,CO 2中C 的化合价降低,得电子,由图示装置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可知催化剂a 表面发生失电子的反应,催化剂b 表面发生得电子的反应,所以在催化剂b 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O 2+2H ++2e -===HCOOH ;在a 表面H 2O 失电子生成O 2,电极反应为2H 2O -4e -===4H ++O 2↑,由电极反应式可知a 极附近酸性增强,b 极附近酸性减弱,C 错误。
2020高考化学二轮复习600分冲刺第八讲电化学冲刺练(含解析)

第八讲电化学1.(2019·河南省平顶山市高考化学二调)某实验小组模拟光合作用,采用电解CO2和H2O 的方法制备CH3CH2OH和O2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铂极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B.电解过程中,H+由交换膜左侧向右侧迁移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O2+12H++12e-===CH3CH2OH+3H2OD.电路中转移2 mol电子时铂极产生11.2 L O2(标准状况)[解析]采用电解CO2和H2O的方法制备CH3CH2OH和O2,由化合价的变化结合反应的原理,二氧化碳在阴极放电生成CH3CH2OH,水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阴极,铜是阴极;与正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阳极,Pt是阳极,由此分析解答。
A.CH3CH2OH 中C为-2价,CO2发生还原反应,在铜极区充入CO2,由电池符号知,铂极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故A正确; B.铂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4H++O2↑,氢离子由交换膜右侧向左侧迁移,故B错误; C.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生成乙醇和水,故C正确; D.转移2 mol 电子生成0.5 mol O2,故D正确。
故选B。
2.(2019·河南省郑州市高考化学二模)下图为一种利用原电池原理设计测定O2含量的气体传感器示意图,RbAg4I5是只能传导Ag+的固体电解质。
O2可以通过聚四氟乙烯膜与AlI3反应生成Al2O 3和I2,通过电池电位计的变化可以测得O2的含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正极反应为:3O2+12e-+4Al3+===2Al2O3B.协同总反应为:3O2+4AlI3+12Ag===2Al2O3+12AgIC.外电路转移0.01 mol电子,消耗O2的体积为0.56 LD.给传感器充电时,Ag+向多孔石墨电极移动[解析]由图可知,传感器中发生4AlI3+3O2===2Al2O3+6I2,原电池反应为2Ag+I2===2AgI,所以原电池的负极发生Ag-e-===Ag+,正极发生I2+2Ag++2e-===2AgI,充电时,阳极与外加电源正极相接、阴极与外加电源负极相接,反应式与正极、负极反应式正好相反,以此来解答。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大集训《电化学》(含答案解析)

适考素能特训一、选择题1.(2018·山东,15)以KCl和ZnCl2混合液为电镀液在铁制品上镀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未通电前上述镀锌装置可构成原电池,电镀过程是该原电池的充电过程B.因部分电能转化为热能,电镀时通过的电量与锌的析出量无确定关系C.电镀时保持电流恒定,升高温度不改变电解反应速率D.镀锌层破损后即对铁制品失去保护作用[解析]A项,该装置中没有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因此,不能构成原电池;B项,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总的能量等于电镀过程中转化的化学能和转化的热能的和,因此通过的电量与锌的析出量有确定的关系;C项,电流恒定,单位时间内提供给阴极的电量就一定,析出锌的量与温度无关;D项,Zn比Fe活泼,镀锌层破损后Zn被腐蚀。
[答案] C2.(2018·福建,11)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锂水电池,可作为鱼雷和潜艇的储备电源。
该电池以金属锂和钢板为电极材料,以LiOH为电解质,使用时加入水即可放电。
关于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既是氧化剂又是溶剂B.放电时正极上有氢气生成C.放电时OH-向正极移动D.总反应为:2Li+2H2O===2LiOH+H2↑[解析]在原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
[答案] C3.(2018·北京海淀一模,9)查处酒后驾驶采用的“便携式乙醇测量仪”以燃料电池为工作原理,在酸性环境中,理论上乙醇可以被完全氧化为CO2,但实际上乙醇被氧化为X,其中一个电极的反应式为:CH3CH2OH-2e-===X+2H+。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池内部H+由正极向负极移动B.另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C.乙醇在正极发生反应,电子经过外电路流向负极D.电池总反应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解析]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乙醇在负极反应,O2在正极反应;酸性环境中,正极反应为:O2+4e-+4H+===2H2O。
高考化学(人教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讲义:专题八电化学(含答案解析).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考纲要求] 1.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2.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3.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考点一一座“盐桥”连接“两池”形成回路1.电化学装置中都有两个电极,分别发生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
若两个电极插在同一电解质溶液的容器内,则由于阴阳离子的移动速率不同而导致两极之间出现浓度差,以及因电极本身直接与离子反应而导致两极之间电势差变小,影响了电流的稳定。
为解决这个问题,人们使用了盐桥。
盐桥主要出现在原电池中,有时也可在电解池中出现,其主要作用就是构建闭合的内电路,但不影响反应的实质。
盐桥内常为饱和氯化钾、硝酸钾等溶液。
2.盐桥是新课改教材中出现的新名词,因而围绕盐桥的电化学知识已成为新课改地区命题的一个热点,所以有必要分析研究盐桥问题的考查思路。
通常从以下四个方面命题。
(1)考查盐桥的作用。
(2)考查含盐桥的电化学总反应式的书写。
(3)考查盐桥内溶液离子的移动方向。
(4)考查含盐桥的电化学装置的设计。
(5)考查盐桥的作用与平衡移动。
题组一明确原理,设计装置1.[2013·广东理综,33(2)(3)](2)能量之间可相互转化:电解食盐水制备Cl2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而原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设计两种类型的原电池,探究其能量转化效率。
限选材料:ZnSO4(aq),FeSO4(aq),CuSO4(aq);铜片,铁片,锌片和导线。
①完成原电池甲的装置示意图(见上图),并作相应标注,要求:在同一烧杯中,电极与溶液含相同的金属元素。
②以铜片为电极之一,CuSO4(aq)为电解质溶液,只在一个烧杯中组装原电池乙,工作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负极__________。
③甲乙两种原电池可更有效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年高考化学提升突破专题八 “位—构—性”之间的关系及推断(带答案解析)

专题08 “位—构—性”之间的关系及推断——以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视角解决问题元素推断题是高考的热点题型,命题的落点是借助元素周期表的片段,(某一部分)推断元素,然后利用“位—构—性”关系综合考查元素及化合物性质和化学反应原理相关内容。
能力要求是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并对物质进行分类;能从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1.【2019新课标Ⅰ卷】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其中W、X、Y、Z为同一短周期元素,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X核外电子数的一半。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WZ的水溶液呈碱性B.元素非金属性的顺序为X>Y>ZC.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中强酸D.该新化合物中Y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答案】C【解析】本题属于肯定式单选题,要求推断元素、判断元素化合物性质、结构的正确叙述。
根据图中“W+”推断W位于第IA族,由同一短周期元素推断它们不可能位于第一周期,假设位于第三周期,作为W是钠(Na);由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X核外电子数的一半可知,X只能是原子序数为12、14的镁(Mg)、硅(Si),Z可能是具有286、287电子层结构的硫(S)、氯(Cl )[X不能是16号元素硫(S),否则Z就是具有288电子层结构的氩(Ar),但稀有气体元素一般难以形成化合物];再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如果W、X、Z是钠、镁、硫,则Y是具有287电子层结构的氯(Cl),且应呈+7价,与图中Y与X之间的连接方式矛盾;如果W、X、Z是钠、硅、氯,则Y是具有285电子层结构的磷(P),且应呈-3价,与图中Y与X之间的连接方式相符;因此,W、X、Y、Z分别为钠、硅、磷、氯。
A项错误,WZ即氯化钠,属于强酸强碱盐,不水解,其水溶液呈中性;B项错误,非金属性:Si<P<Cl,同一周期主族非金属性从左到右递增;C项正确,磷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磷酸,H3PO4是中强酸;D项错误,该化合物中1个磷原子与2个硅原子各共用一对电子,并得到1个电子,使其最外层电子数变为5+2+1=8,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考纲要求] 1.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2.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3.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考点一盐桥问题面面观1.电化学装置中都有两个电极,分别发生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
若两个电极插在同一电解质溶液的容器内,则由于阴阳离子的移动速率不同而导致两极之间出现浓度差,以及因电极本身直接与离子反应而导致两极之间电势差变小,影响了电流的稳定。
为解决这个问题,人们使用了盐桥。
盐桥主要出现在原电池中,有时也可在电解池中出现,其主要作用就是构建闭合的内电路,但不影响反应的实质。
盐桥内常为饱和氯化钾、硝酸钾等溶液。
2.盐桥是新课改教材中出现的新名词,因而围绕盐桥的电化学知识已成为新课改地区命题的一个热点,所以有必要分析研究盐桥问题的考查思路。
常从以下四方面命题。
(1)考查盐桥的作用;(2)考查含盐桥的电化学总反应式的书写;(3)考查盐桥内溶液离子的移动方向;(4)考查含盐桥的电化学装置的设计。
题组一明确原理,设计装置1.根据下图,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烧杯a中的溶液pH降低B.烧杯b中发生氧化反应C.烧杯a中发生的反应为2H++2e-===H2D.烧杯b中发生的反应为2Cl--2e-===Cl2答案 B解析由题给原电池装置可知,电子经过导线,由Zn电极流向Fe电极,则O2在Fe电极发生还原反应:O2+2H2O+4e-===4OH-,烧杯a中c(OH-)增大,溶液的pH升高。
烧杯b中,Zn发生氧化反应:Zn-2e-===Zn2+。
2.[2013·广东理综,33(2)(3)](2)能量之间可相互转化:电解食盐水制备Cl2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而原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设计两种类型的原电池,探究其能量转化效率。
限选材料:ZnSO4(aq),FeSO4(aq),CuSO4(aq);铜片,铁片,锌片和导线。
①完成原电池甲的装置示意图(见上图),并作相应标注,要求:在同一烧杯中,电极与溶液含相同的金属元素。
②以铜片为电极之一,CuSO4(aq)为电解质溶液,只在一个烧杯中组装原电池乙,工作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负极__________。
③甲乙两种原电池可更有效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原理,为减缓电解质溶液中铁片的腐蚀,在(2)的材料中应选__________作阳极。
答案(2)①(或其他合理答案)②电极逐渐溶解,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③甲在甲装置中,负极不和Cu2+接触,避免了Cu2+直接与负极发生反应而使化学能转化为热能(3)锌片解析(2)①根据题给条件和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可得:a.若用Zn、Cu、CuSO4(aq)、ZnSO4(aq)组成原电池,Zn作负极,Cu作正极,Zn插入到ZnSO4(aq)中,Cu插入到CuSO4(aq)中。
b.若用Fe、Cu、FeSO4(aq)、CuSO4(aq)组成原电池,Fe作负极,Cu作正极,Fe插入到FeSO4(aq)中,Cu插入到CuSO4(aq)中。
c.注意,画图时要注意电极名称,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名称(或化学式),并形成闭合回路。
②由于金属活动性Zn>Fe>Cu,锌片或铁片作负极,由于Zn或Fe直接与CuSO4溶液接触,工作一段时间后,负极逐渐溶解,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
③带有盐桥的甲原电池中负极没有和CuSO4溶液直接接触,二者不会直接发生置换反应,化学能不会转化为热能,几乎全部转化为电能;而原电池乙中的负极与CuSO4溶液直接接触,两者会发生置换反应,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化学能不可能全部转化为电能。
(3)由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可得,铁片作正极(阴极)时被保护,作负极(阳极)时被腐蚀,所以应选择比铁片更活泼的锌作负极(阳极)才能有效地保护铁不被腐蚀。
方法归纳1.工作原理原电池的闭合回路有外电路与内电路之分,外电路的电流是从正极流向负极,内电路是从负极流向正极,故内电路中的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
(盐桥中的阳离子移向正极区,阴离子移向负极区,以维持电荷守恒)。
2.设计思路首先根据离子方程式判断出氧化剂、还原剂,明确电极反应。
然后再分析两剂状态确定电极材料,若为固态时可作电极,若为溶液时则只能作电解液。
然后补充缺少的电极材料及电解液。
电极材料一般添加与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相同的金属作电极(使用惰性电极也可),电解液则是一般含有与电极材料形成的阳离子相同的物质。
最后再插入盐桥即可。
题组二“盐桥”的作用与化学平衡的移动3.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3++2I-2Fe2++I2设计成如下图所示的原电池。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3+被还原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体,乙中的石墨电极为负极答案 D解析由图示结合原电池原理分析可知,Fe3+得电子变成Fe2+被还原,I-失去电子变成I2被氧化,所以A、B 正确;电流计读数为零时Fe3+得电子速率等于Fe2+失电子速率,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项在甲中溶入FeCl2固体,平衡2Fe3++2I-2Fe2++I2向左移动,I2被还原为I-,乙中石墨为正极,D不正确。
4.下图Ⅰ、Ⅱ分别是甲、乙两组同学将反应“AsO3-4+2I-+2H+AsO3-3+I2+H2O”设计成的原电池装置,其中C1、C2均为碳棒。
甲组向图Ⅰ烧杯中逐滴加入适量浓盐酸;乙组向图ⅡB烧杯中逐滴加入适量40% NaOH 溶液。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组操作时,电流计(G)指针发生偏转B.甲组操作时,溶液颜色变浅C.乙组操作时,C2做正极D.乙组操作时,C1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I2+2e-===2I-答案 D解析装置Ⅰ中的反应,AsO3-4+2I-+2H+AsO3-3+I2+H2O,当加入适量浓盐酸时,平衡向右移动,有电子转移,但电子不会沿导线通过,所以甲组操作,电流计(G)指针不会发生偏转,但由于I2浓度增大,所以溶液颜色变深。
向装置ⅡB烧杯中加入NaOH溶液中,AsO3-3-2e-+2H2O===AsO3-4+2H+,电子沿导线到C1棒,I2+2e-===2I-,所以C2为负极,C1为正极。
失误防范(1)把氧化剂、还原剂均为溶液状态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时,必须使用盐桥才能实现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分离,否则不会有明显的电流出现。
(2)电子流向的分析方法:①改变条件,平衡移动;②平衡移动,电子转移;③电子转移,判断区域;④根据区域,判断流向;⑤根据流向,判断电极。
考点二燃料电池与不同“介质”不同“介质”下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大多数学生感到较难。
主要集中在:一是得失电子数目的判断,二是电极产物的判断。
下面以CH3OH、O2燃料电池为例,分析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酸性介质,如H2SO4。
CH 3OH 在负极上失去电子生成CO 2气体,O 2在正极上得到电子,在H +作用下生成H 2O 。
电极反应式为 负极:CH 3OH -6e -+H 2O===CO 2↑+6H +正极:32O 2+6e -+6H +===3H 2O(2)碱性介质,如KOH 溶液。
CH 3OH 在负极上失去电子,在碱性条件下生成CO 2-3,1 mol CH 3OH 失去6 mol e -,O 2在正极上得到电子生成OH -,电极反应式为负极:CH 3OH -6e -+8OH -===CO 2-3+6H 2O正极:32O 2+6e -+3H 2O===6OH -(3)熔融盐介质,如K 2CO 3。
在电池工作时,CO 2-3移向负极。
CH 3OH 在负极上失去电子,在CO 2-3的作用下生成CO 2气体,O 2在正极上得到电子,在CO 2的作用下生成CO 2-3,其电极反应式为负极:CH 3OH -6e -+3CO 2-3===4CO 2↑+2H 2O正极:32O 2+6e -+3CO 2===3CO 2-3 (4)掺杂Y 2O 3的ZrO 3固体电解质,在高温下能传导正极生成的O 2-。
根据O 2-移向负极,在负极上CH 3OH 失电子生成CO 2气体,而O 2在正极上得电子生成O 2-,电极反应式为负极:CH 3OH -6e -+3O 2-===CO 2↑+2H 2O正极:32O 2+6e -===3O 2-题组一 判断“酸、碱”介质,理清书写思路1. (2012·四川理综,11)一种基于酸性燃料电池原理设计的酒精检测仪,负极上的反应为CH 3CH 2OH -4e -+H 2O===CH 3COOH +4H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检测时,电解质溶液中的H +向负极移动B .若有0.4 mol 电子转移,则在标准状况下消耗4.48 L 氧气C .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 3CH 2OH +O 2===CH 3COOH +H 2OD .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O 2+4e -+2H 2O===4OH -答案 C解析 解答本题时审题是关键,反应是在酸性电解质溶液中进行的。
在原电池中,阳离子要往正极移动,故A 错;因电解质溶液是酸性的,不可能存在OH -,故正极的反应式为O 2+4H ++4e -===2H 2O ,转移4 mol 电子时消耗1 mol O 2,则转移0.4 mol 电子时消耗2.24 L O 2,故B 、D 错;电池反应式即正负极反应式之和,将两极的反应式相加可知C 正确。
2. 将两个铂电极放置在KOH 溶液中,然后分别向两极通入CH 4和O 2,即可产生电流。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通入CH 4的电极为正极 ②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 2+2H 2O +4e -===4OH -③通入CH 4的电极反应式为CH 4+2O2+4e-===CO2+2H2O④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4+10OH--8e-===CO2-3+7H2O⑤放电时溶液中的阳离子向负极移动⑥放电时溶液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A.①③⑤B.②④⑥C.④⑤⑥D.①②③答案 B解析根据题意知发生的反应为CH4+2O2===CO2+2H2O,反应产生的CO2在KOH溶液中会转化为CO2-3。
CH4为还原剂,应通入电源的负极,所以①错误;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故②④正确,③错误;放电时溶液(原电池内电路)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⑤错误,⑥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