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走近细胞知识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高中生物第1章走近细胞带答案必考知识点归纳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生物第1章走近细胞带答案必考知识点归纳单选题1、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中,只需要使用低倍镜即可B.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可以观察到一个细胞完整的分裂过程C.低倍镜换上高倍镜以后,无需再调整粗准焦螺旋D.如果没有显微镜的发明,就不会有细胞学说的创立2、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酵母菌和蓝球藻的遗传物质分别是DNA、RNAB.黑藻和大肠杆菌的细胞壁组成成分和功能都相同C.硝化细菌因不具有线粒体而无法进行有氧呼吸D.变形虫和颤藻都含有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细胞器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是()A.细胞B.器官C.细胞中的蛋白质分子D.个体4、细胞学说是1838~1839年间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最早提出的,直到1858年,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的观点才较完善,它是关于生物有机体组成的学说。
对于细胞学说的意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学说阐明了动植物的统一性B.细胞学说打破了在植物学和动物学之间的壁垒C.细胞学说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分子水平D.细胞学说为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5、图为显微镜观察的两个视野,若要由视野(1)变为视野(2),下列操作过程中正确的顺序是()①转动粗调节器②转动细调节器③调节光圈④转动转换器⑤向右上方移动玻片⑥向左下方移动玻片A.①③④⑤B.⑤④③②C.⑥④③②D.④⑥③②6、甲图中①②无螺纹,③④有螺纹,⑤⑥表示物镜与装片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视野。
正确的是()A.组合①③⑤放大倍数大于组合②③⑤B.从乙视野到丙视野,需向上移动装片C.图丙为视野内所看见的物像,则载玻片上的实物应为“6﹥9”D.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物像的面积增大为乙的10倍7、绿藻和蓝细菌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下列有关绿藻和蓝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都具有叶绿体B.都具有细胞壁和细胞膜C.都具有DNA分子D.都具有核糖体8、近年来纳米科技发展进步神速,极精微的各式显微镜,如共轭焦锂射显微镜、定量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使细胞的微细结构被观察的更为清楚。
高中生物第1章走近细胞知识点总结归纳(带答案)

高中生物第1章走近细胞知识点总结归纳单选题1、关于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及内容要点,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学说的建立者是德国的两位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B.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C.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D.细胞学说的建立是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结果答案:D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后人根据他们分别于1938年和1839发表的研究结果,进行整理并在修正,综合为以下几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A、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德国的两位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A错误;B、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B错误;C、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并未涉及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C错误;D、细胞学说的建立是在大量的观察的基础总结出来的,即细胞学说是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结果,D 正确。
故选D。
小提示:2、生命系统存在着从细胞到生物圈各个不同的结构层次。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B.草履虫可以看作是基本的生命系统C.植物体和动物体共有的生命系统层次有细胞、组织、器官、个体D.生态系统中存在非生命的物质和成分,不属于生命系统答案:D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其中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生物圈是最大的结构层次。
A、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基本的生命系统,A正确;B、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可以看作是基本的生命系统,B正确;C、动物体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植物体的生命系统层次有细胞、组织、器官、个体,植物体和动物体共有的生命系统层次有细胞、组织、器官、个体,C正确;D、生态系统属于生命系统层次的范畴,生态系统包括非生命的物质和成分和生物群落,说明生态系统中存在非生命的物质和成分属于生命系统,D错误。
部编版高中生物第1章走近细胞带答案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生物第1章走近细胞带答案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单选题1、依据细胞中是否存在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通常将由细胞构成的生物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两大类。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菠菜中不含叶绿体的细胞一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酵母菌的DNA分子呈环状,分布于拟核区C.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RNAD.DNA与RNA的基本骨架组成成分相同2、在细胞学说创立的过程中,有很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面的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A.维萨里的《人体解剖》揭示了人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B.虎克第一次观察到了活的细胞并为之命名C.列文虎克首次观察到了材料丰富的真正的活细胞D.魏尔肖的著名论断是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3、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NAB.T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C.HIV可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D.阻断病毒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4、蓝细菌是一类古老的原核生物。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没有内质网,但有核糖体B.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有核仁C.没有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D.没有线粒体,但能进行细胞呼吸5、某同学在归纳细菌、松鼠和橡树的生命系统的层次时,列出了下表,且表格中有一处归纳错误。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B.表格中有归纳错误的是乙C.表中包含了所有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D.一片橡树林中所有的成年松鼠构成了一个种群6、夏季,富营养化的水体中的蓝藻会大量繁殖,常在水面形成“水华”。
下列各项所描述的生物与蓝藻在细胞结构上最相近的是()A.因读音与“发财”相近而遭过度采挖的发菜B.进行嫁接和核移植实验时所选用的伞藻C.恩格尔曼为证明叶绿体的功能所选用的水绵D.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时所选用的黑藻7、“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齐。
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
”以下与此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A.“野池”中所有的菱、蒲、鱼构成一个生物群落B.“野池”里所有的鱼组成了一个种群C.蜻蜓与蒲所具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相同D.“野池”中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8、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
高中生物必修课《走近细胞》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④单细胞生物即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 ④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无细胞结构)。 知识点二: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1)使用显微镜的一般步骤:
①取镜、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 缘 7 厘米左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②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 2 厘米的距离)。把一个较大的 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同时画图)。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 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③压片。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④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 片标本)。 ⑤观察。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 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2)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要领: ①观察时应先使用低倍镜,然后换用高倍镜。 ②换用高倍镜前,应先把要观察的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 ③换用高倍镜时,可直接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即可。 ④换用高倍镜后,直接调节细准焦螺旋即可,不要调节粗准焦螺旋。 要点诠释: ⑴放大倍数 指放大的长度或宽度,并非体积或面积
“菌”的除酵母菌和霉菌属于真核生物外,其余带“菌”的如乳酸菌、大肠杆菌、硝化细菌等细菌和放线菌都是 原核生物变形虫、草履虫等原生生物属于真核生物;病毒既非原核生物也非真核生物。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差异性与相似性
①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差异性,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 ②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结构上的相似性,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知识点三:细胞学说【高清课堂:走近细胞】00:34:13~00:42:40 1、显微镜下的重大发现—细胞 ⑴1665 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Robert Hooke)发表论文“显微图谱”,描述自己利用显微镜第一 次观察到软木薄片由许多规则的小室(cella)组成,命名为“细胞”。 ⑵1674 年,荷兰学者列文·虎克(Leeuwen Hooke)用自制较好的显微镜观察了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鱼 的红细胞等,这是人类第一次观察到活细胞 ⑶与此同时,意大利的马尔比基(Malpighi)等科学家用显微镜广泛地观察了动植物的微细结构,并注意到 了细胞壁和细胞质的区别。以后在长达 170 多年的历史中,人们不断积累和丰富着细胞观察的资料,但是一直没 有科学概括细胞的知识及其与机体的关系。 2、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完善 ⑴ 1838 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发表的论文《植物发生论》 “所有的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植物 各种功能的基础” ⑵1839 年,德国动物学家施旺发表的论文《关于动植物在结构和生长中的一致性的显微研究》指出“一切植 物和动物都是细胞的集合体”。 ⑶1858 年,德国医生和病理学家菲尔肖指出“所有的细胞都必定来自别的活细胞分裂”即“细胞通过分裂 产生新细胞”。
高中生物第1章走近细胞重点知识点大全(带答案)

高中生物第1章走近细胞重点知识点大全单选题1、下列生物的细胞中,不具有核膜的是()A.鱼和鲸B.玉米和棉花C.细菌、放线菌和支原体D.蘑菇、木耳和酵母菌答案:C分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
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
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放线菌。
(病毒既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
)A、鱼和鲸属于动物,是真核生物,细胞中具有核膜,A错误;B、玉米和棉花属于高等植物,细胞中具有核膜,B错误;C、细菌、放线菌和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中不具有核膜,C正确;D、蘑菇、木耳和酵母菌属于真菌,细胞中具有核膜,D错误。
故选C。
2、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
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
下列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新冠病毒含有核酸和蛋白质,通过核酸检测可排查新冠病毒感染者B.教室经常开窗通风可以促进空气流动,降低室内病原微生物的密度C.通常新冠肺炎患者的症状之一是发烧,因此可以通过体温测量初步排查D.每天适量饮酒可以预防新冠肺炎,因为酒精可以使细胞内的病毒蛋白变性答案:D分析:病毒一般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具有严整的结构,营寄生生活,通过侵染宿主进行增殖,进入宿主细胞后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离开活细胞后不再进行生命活动。
A、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由RNA和蛋白质构成,RNA携带特定的遗传信息,因此通过核酸检测可排查新冠病毒感染者,A正确;B、教室经常开窗通风有利于室内与室外的空气交换,病原微生物也能随空气流动到室外,B正确;C、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体内会发生免疫反应,使体温升高,正常人体温一般维持在37℃,因此可以通过体温测量初步排查,C正确;D、75%左右的酒精具有杀菌作用,饮酒的度数一般不能达到75%,且长期饮酒对人体会产生损害,免疫力下降,因此每天适量饮酒不能预防新冠肺炎,D错误。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走近细胞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走近细胞1、细胞是生物体和的基本单位。
2、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病毒细胞结构,只能在宿主活细胞中才能生活。
病毒由和两种物质构成,且只含有种核酸,可以是,也可以是。
根据核酸不同可将病毒分为和。
常见的DNA 病毒:T2噬菌体,乙肝病毒等;常见的RNA病毒:HIV病毒,SARS 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也可以根据宿主不同,将病毒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
3、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单细胞生物:草履虫的和依靠其细胞的相应结构完成。
多细胞生物:人的生殖离不开和,与生殖有关的生理活动有和。
人的发育是从开始,经过增加细胞的数目,通过增加细胞的种类。
反射与有关。
小结:单细胞生物,如、、等,单个细胞就能完成生命活动。
多细胞生物,它们依赖各种已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生命活动。
例如,以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以为基础的生长和发育;以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
4、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从生物圈到细胞,各生命系统又有各自特定的、和。
注意:①分子和原子是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
因为它们是没有的。
②植物没有层次,单细胞生物没有层次。
5、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6、种群:。
7、群落:。
8、生态系统:。
9、显微镜的结构:目镜螺纹,物镜螺纹。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
10、低倍物镜转换为高倍物镜后,物像,细胞数目,视野亮度,视野范围,物像与玻片的距离。
11、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2、显微的放大倍数= ×。
显微的放大倍数是指物体的的放大倍数。
显微镜所成的像为,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时,“偏哪移哪”。
13、细胞的分类:依据细胞内,将细胞分为和两大类。
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做,如、、等。
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做,如、、等。
15、蓝藻细胞内含有和,能进行,从营养方式上看,属于。
细菌绝大多数种类是和,从营养方式上看属于。
16、细胞在结构、形态、大小、功能等方面的差异说明细胞具有,细胞相似的基本结构,相同的化学组成说明细胞具有。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走近细胞知识点

第一章走近细胞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都是在细胞或细胞参加下完成的。
除病毒之外,其它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活细胞中的物质生活和繁殖。
2、无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生活方式:寄生在活细胞病毒分类:DNA病毒、RNA病毒DNA,或只是RNA(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DNA病毒:噬菌体、乙肝病毒、天花病毒;☆RNA病毒:烟草花叶病毒、HIV、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3、单细胞生物(草履虫、变形虫、衣藻、酵母菌)依靠单个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4、多细胞生物依靠各种分化的细胞亲密合作,完成困难的生命活动。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有,植物没有) 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除病毒以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植物的四大组织:爱护、养分、输导、分生组织☆动物的四大组织:上皮、肌肉、神经、结缔组织☆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人的八大系统:消化、泌尿、内分泌、循环、运动、呼吸、神经、生殖系统☆蛋白质、核酸等分子虽是组成生命系统的物质,但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1)种群是指肯定区域内,同种生物全部个体(2)群落是肯定区域内全部的生物(3)生态系统包括肯定区域内全部生物和无机环境,如:一根枯木、一片池塘。
(4)生物圈包括地球上全部生物以及全部生物所生存的无机环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地球上只有一个生物圈。
三、高倍显微镜的运用1、重要结构光学结构:镜头目镜——长,放大倍数小物镜——长,放大倍数大反光镜平面——调暗视野凹面——调亮视野机械结构: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或下降(有粗、细之分)转换器——更换物镜光圈——调整视野亮度(有大、小之分)2、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置装片使镜筒下降使镜筒上升低倍镜下调清楚,并移动物像到视野中心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缓缓调整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楚留意事项:(1)调整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侧面视察物镜与装片的距离;(2)首先用低倍镜视察,找到要放大视察的物像,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心(粗准焦螺旋不动),然后换上高倍物镜;(3) 换上高倍物镜后,“不准动粗”。
《走进细胞》知识点及习题(详解)——精品文档

《走进细胞》知识点及习题【知识梳理】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高倍物镜观察:(注意)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3、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①、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②、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③、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④、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
补:病毒的相关知识:1、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病毒既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
主要特征:①、个体微小,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
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
1、1665英国人虎克(RobertHooke)用自己设计与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140倍)观察了软木的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构造,并首次用拉丁文cella(小室)这个词来对细胞命名。
2、1680荷兰人列文虎克(A.vanLeeuwenhoek),首次观察到活细胞,观察过原生动物、人类精子、鲑鱼的红细胞、牙垢中的细菌等。
3、19世纪30年代德国人施莱登(MatthiasJacobSchleiden)、施旺(TheodarSchwann)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这一学说即“细胞学说(CellTheory)”,它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SARS是由一种冠状病毒引发的严重传染病。
2003年,我们亲历了与它斗争的过程。
下列有关SARS病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SARS病毒只有依赖细胞才能生活
B.SARS病毒能在空气中代谢、增殖,并不依赖于细胞生活
C.SARS病毒主要通过侵入并破坏肺部细胞使人致病
D.SARS病毒只有在活细胞内才能增殖
2.下列有关细胞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细胞是一切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B.一只草履虫就是一个细胞
C.精子不具有细胞的结构,只有形成受精卵,才具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D.SARS病毒不具有细胞的结构,所以不具有生命特征
3.若用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如下图所示。
请问视野最暗的是()
4.用测微尺测量某个洋葱表皮细胞的长度时,下列目镜和物镜的组合中,视野内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最小的是()
①目镜10×②物镜10×③目镜16×④物镜40×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与乌龟的心脏所属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相同的是()
A.人的血液
B.人的肌肉
C.人的肝脏
D.人的呼吸系统
6.在某池塘中,鱼、虾与龟、鳖等生物生活在一起。
这些生物构成了()
A.群落
B.种群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7.植物体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为()
A.细胞→器官→组织→系统
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C.细胞→组织→器官
D.细胞→器官→系统
8.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命系统的每个层次都是“系统”,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B.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本身也可算作“系统”,也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
C.“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它代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
D.生物个体中由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组成的“系统”层次,是每种生物个体都具备的
9.小麦细胞具有而蓝藻细胞中没有的结构是()
A.细胞壁
B.核膜
C.细胞膜
D.细胞质
10.下列各项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A.细菌和变形虫
B.烟草花叶病毒和噬菌体
C.真菌和草履虫
D.蓝藻和乳酸菌
11.原核细胞中,核区内的核物质主要是指()
A.DNA
B.RNA
C.蛋白质
D.蛋白质和核酸
12.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发现了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
B.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C.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D.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64分)
13.艾滋病(AIDS)是由于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人类的_____细胞引起的;脊髓灰质炎是由于人体_____细胞受损而引起的。
因此,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_____的基本单位,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它只有寄生在_____细胞内,才能表现出其生命活动。
14.下图是人类个体发育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人体生命的起点是__________。
(2)精原细胞形成精子的①过程是在*中进行的,那么②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
(3)过程③是__________,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④过程主要是在__________内进行的。
(4)子女有许多性状与父母相似,这是由于父母将自己的遗传物质复制后传递给子女的缘故。
在此过程中,作为遗传物质传递媒介的是__________。
15.下图为我们常见的几种生物,请认真识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几种生物在生命结构层次上的共同点是具有__________层次。
(2)从细胞的结构来认识,它们共同具有的结构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生物可以归类为植物的是__________,你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可以归类为动物的是__________,你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
有人认为眼虫是植物,你推测可能的理由是__________;从眼虫既像植物又像动物的分类特点来看,你推测眼虫在生物进化上具有的地位为_______________。
(4)这些生物具有共同的细胞结构,这说明细胞具有__________性,但各个细胞的结构、成分和功能又各不相同,这说明细胞具有__________性。
16.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甲、乙两图,其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属于真核细胞的是_____。
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细胞结构的相同点是具有_____、_____、_____。
由此看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具有__________性。
(3)甲细胞的核物质为__________,乙细胞核中的DNA分子存在于__________上。
与植物细胞相比,乙细胞少了__________结构。
(4)常见的由甲种细胞构成的生物为__________,由乙种细胞构成的生物为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