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教育案例
分享15个关于文明礼仪的励志小故事

分享15个关于文明礼仪的励志小故事一、曾子避席“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着名的故事。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
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二、程门立雪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俩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大学问家、哲学家、教育学,洛阳人,同是北宋理学的奠基人。
他们的学说为后来的南宋朱熹所继承,世称程朱学派。
杨时仰慕二程的学识,投奔洛阳程颢门下,拜师求学,4年后程颢去世,又继续拜程颐为师。
这时他年已40,仍尊师如故,刻苦学习。
一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杨时碰到疑难问题,便冒着凛冽的寒风,约同学游酢(1053~1123年)一同前往老师家求教。
当他来到老师家,见老师正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不忍打搅,怕影响老师休息,就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候。
当老师一觉醒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了,身上飘满了雪。
老师忙把杨时等两人请进屋去,为他们讲学。
后来,“程门立雪”成为了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
三、孔融让梨孔融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
有一天,家里吃梨。
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弟先拿。
你猜,孔融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
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哩。
就故意问孔融:“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文明礼仪教育案例(五篇范文)

文明礼仪教育案例(五篇范文)第一篇:文明礼仪教育案例文明礼仪教育典型案例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金海湖第一中学 2007年6月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中国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礼重仪,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优秀传统,源远流长的礼仪文化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遗产,在中国更加开放的今天,礼仪不仅体现出悠久的历史传统,更富有鲜明的时代内涵。
它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也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它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
作为一名学生倘若没有了文明礼仪就没有了做人的最基本的道德底线,那我们纵然拥有了高深的科学文化知识,对人对已对社会又有何用?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学习应先学做人,学做文明人,学做社会人。
每学期我校都会开展和组织一系列的礼仪教育和实践活动,每学年我校将9月份作为开展校园文化礼仪及爱国家主义宣传教育活动月,开展了以“树文明形象、争礼仪标兵”的社会礼仪为重点的深化“情系奥运文明礼仪伴我行”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将十个文明形象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宣传落实到每个学生,制定了《金海湖一中学生行为规范及奖惩制度》。
使我校学生在文明行为方面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基本杜绝了校园打架、骂人、乱扔纸屑、践踏草坪等现象,形成了学生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同学之间互相谦让的一道亮丽风景。
尤其是最近一年来,我校在“问题生帮教”和“不乱扔废弃物”几个方面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
如今的金海湖一中,在本学年没有发生一起违法犯罪事件;960多人的完中校没有发生一起打架事件;课间追跑打闹的少了,参加体育活动的多了;乱扔废弃物的少了,主动捡拾废弃物的多了;一句句温暖的问候语替代了往日不雅的叫骂声。
这些巨大的变化和成绩来源于我校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尊重每一位学生,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的教育理念。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文明礼仪小故事教案(含五篇)

文明礼仪小故事教案(含五篇)第一篇:文明礼仪小故事教案课题:文明礼仪小故事三教学目标:1、通过听故事《都是不文明惹的祸》,感受文明礼仪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2、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真正成为文明礼仪的践行者。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式导入:文明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但是要坚持下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能够坚持每天做文明的小事做到礼貌待人,就会成为一个幸福快乐的人。
二、引入小故事都是不文明惹的祸在一座神秘的大森林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精灵,它们有着一双透明的翅膀,尖尖的耳朵,小巧可爱。
而在森林的另一头,住着他们的敌人,它生得丑陋,名为丑八怪。
他专抓不讲文明的小精灵,上帝规定,只要小精灵有不礼貌的,就任凭丑八怪处置。
这下可美了丑八怪,每隔几天,就会有小精灵被它抓进金鸟笼里。
小精灵们再也受不了这种日子了。
决心要改变这种命运。
它们坚持每天做文明的小事。
可总有懒惰的,懒懒是一个非常懒的小精灵,他懒得去做这些。
每天还是呼呼睡大觉。
见了长辈不礼貌,这可惹了大祸,丑八怪在魔球里发现了这个小东西,欣喜若狂,立刻派手下去抓它回来。
懒懒这时还在苔藓上睡觉呢,丑八怪的手下轻而易举的就将懒懒抓走了。
当懒懒睡醒时,先是伸了个懒腰,然后长舒一口气,刚要起来就撞倒了,丑八怪尖笑着:“啊哈,小东西,我可真幸运,我已经好久没抓到过小精灵了,一会儿,我要把你做成点心,填饱我这肚子。
”懒懒吓得又哭又叫,他可真后悔当初自己太懒,为什么自己的名字叫“懒懒”,就在这时,同伴来救它了,咪咪和精精用魔法将丑八怪困住,偷出钥匙打开了笼门,又使用瞬间飞移回到了精灵城堡。
懒懒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精灵长老安慰它说:“孩子,不必担心,只要你以后礼貌待人,就会幸福快乐的。
”懒懒听后发誓,今后一定要做一个文明的小精灵。
三、学生讨论1、小组讨论,谈谈你的感受及今后我们应怎么做?2、汇报交流。
四、教师总结:同学们,文明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听了刚才的故事,老师相信大家会有很多的想法。
文明礼仪小故事大全

文明礼仪小故事大全1. 小明和小华是幼儿园的好朋友,一天,他们一起去公园玩耍。
在公园里,他们看到一位老奶奶摔倒了,小明和小华赶紧跑过去扶起了老奶奶,并询问她是否受伤。
他们还帮助老奶奶找到了她的家人,并陪同她一起离开了公园。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要关心和帮助别人,尤其是需要帮助的老人。
2. 小明是一个注意礼仪的孩子,他每天都会向父母和老师问好,说谢谢和请。
一天,他参加了一次家庭聚餐。
在餐桌上,小明不仅用餐有礼,还主动帮助爷爷奶奶、父母和弟弟妹妹夹菜,倒水。
小明的举止和言谈得到了全家人的表扬,让他感到非常开心。
3. 大卫是一位公司的职员,他一直以文明礼貌闻名于公司,而且他总是乐于助人。
有一天,公司里突然停电了,大家都陷入了困惑和无助之中。
大卫立即拿出了自己备用的手电筒,并帮助同事们安全地离开办公室。
大家都对大卫的冷静和协助非常感激,公司的领导还特地表扬了他的行为。
4. 小芳是一个住在社区里的小姐姐,她非常懂礼貌和关心他人。
有一天,她看到一个年纪较大的邻居搬家,她主动前去帮忙。
小芳用细线帮助邻居捆绑箱子,还帮忙搬运家具。
邻居非常感激小芳的帮助,并送给她一本漂亮的小礼物。
5. 小明是一个小学生,他每天都会走过一条繁忙的马路上学。
有一天,他在过马路的时候发现一个老奶奶无法通过马路。
小明立即上前询问老奶奶是否需要帮助,并主动牵着她的手帮助过马路。
快到对面时,马路上有更多的车辆,小明决定等到安全时再过。
最后,小明成功地帮助老奶奶到达了目的地,还叮嘱她要注意安全。
这些小故事都是关于文明礼仪的,它们教育我们要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并遵守基本的礼仪规范。
从身边的细节做起:公共场所文明礼仪教学案例分享

公共场所是一个人们社交、交往、活动、娱乐的场所,也是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文明程度和社会道德素质的重要场所。
如何在公共场所中做好文明礼仪教育,不仅是一个个人的自我修养,更是一个社会文明的形象展示。
从身边的细节做起,可以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方法,因为身边的事情往往更能引起我们的共鸣。
下面,我就来分享一些公共场所文明礼仪教学案例,以此来帮助更多的人提升自身素质和文明修养。
案例一:排队礼仪教育公共场所最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人们的排队问题,常常出现推搡、抢先等不文明的行为。
排队礼仪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一个小学里,老师们针这个问题,专门组织了一场名叫“排队礼仪教育”的活动。
他们在教室里摆放了一些桌子,让学生模拟排队的场景,老师在讲解排队的过程中,时不时地进行实际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在公共场所中排队的过程和需要注意的礼仪细节。
这个活动在教学上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不仅让学生们明白了排队的重要性,也提高了他们的自我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案例二:文明用餐教育公共餐厅一直是一个容易出污点的地方,如果没做好文明用餐教育,容易引发不文明的用餐行为,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感受。
在某个餐厅里,他们懂得通过文明用餐教育来提升消费者的文明修养。
他们在餐桌上放置了一些餐具、饭菜等摆放要求卡片,告诉顾客一些用餐的注意事项,例如:不喧哗、不乱丢垃圾、切勿过度浪费等。
他们也会定期组织文明用餐教育活动,通过互动问答、实际演示等活动进行文明用餐的教育,让人们时刻保持文明用餐的意识。
案例三:公交车文明乘车教育公交车是广大人民群众出行中使用最多的一种交通工具,也是一个很好的文明公共场所。
但是,不文明的行为也常常出现在这里,例如:不让座、大声说话、推搡等。
为此,某企业专门组织了一次公交车文明乘车教育活动。
他们在一辆模拟的公交车上设置了许多不文明乘车的问题,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向乘客进行现场解释、指导和演示。
通过问答、互动等形式,让人们时刻提醒自己在公共交通工具中需要做好的文明礼仪。
文明礼貌小故事8篇

1.有⼀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个⼥⼯端着⼀盆⽔上楼。
那⼥⼯⼀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
列宁阻⽌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了半截,⽽我现在空⼿,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
然后⾃⼰紧靠着墙,让⼥⼯上楼了,他才下楼。
这不也是良好⽂明礼仪的体现么? 2.娇娇和妈妈去参加⽼同学聚会。
⽤餐时,⼤⼈们举杯换盏尽情地聊着,娇娇伸着筷⼦,看哪盘菜好吃就⼀个劲⼉地挑着吃,⼀副不管不顾的样⼦。
有⼈开了个玩笑说:“这⼩丫头真精啊!”妈妈听了简直⽆地⾃容。
是呀,在家⾥吃饭这不算什么事,姥姥每次做了好菜都紧着娇娇吃。
像三鲜虾仁这道菜,娇娇就专挑虾仁吃,姥姥还帮着她挑,直到把盘⼦⾥的虾仁挑得⼀个不剩,留下⼀堆黄⽠⽚,她才住⼿。
现在虽说到了外边,可习惯已经成⾃然了,这丢脸的吃相⼀时那⾥改得过来。
3.某⼩区7号楼刘家与李家住上下楼,是⼀对冤家对头,经常为⼀点⼉⼩事吵得邻⾥不安。
刘家的冬冬天⽣淘⽓,⼀两岁就调⽪得很,整天在屋⾥折腾,穿着⼩⽪鞋跑来跑去,玩具往地上乱摔。
李家的两⼝年纪⼤了,⼼脏⼜不好怕吵闹,听不得楼板叮咚叮咚地响,⾃然要去提意见。
可刘家的孩⼦淘⽓惯了,不但没改,反⽽越⼤越闹腾,在房间⾥拍球,跳绳。
吵得楼下整天不得安⽣。
李家⼈上门去说,刘家⼤⼈护着孩⼦,⼩冬冬在⼀旁做⿁脸,之后⼜蹦⼜跳闹得更欢。
4.程门⽴雪的典故 “程门⽴雪”这个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
⼆程是洛阳伊川⼈,同是宋代儒学家。
⼆程学说,后来为朱熹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
杨时、游酢,向⼆程求学,⾮常恭敬。
杨游⼆⼈,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岁,⽽且已考上了进⼠,然⽽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
故事就发⽣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
相传,⼀⽇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正遇上这位⽼先⽣闭⽬养神,坐着假睡。
程颐明知有两个客⼈来了,他欲不⾔不动,不予理睬。
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案例解析

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案例解析“不学礼,无以立。
”这是古人对礼仪教育的重视。
作为人生第一站的幼儿园,更是文明礼仪教育的启蒙地。
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文明礼仪教育,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会尊重、关爱、合作,让礼仪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最亮丽的风景线。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解析几个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的经典案例。
案例一:用餐礼节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正在餐厅吃饭,突然,一个小朋友把碗一推,站起来说:“我不想吃了,我要去玩。
”这时,老师走过来,轻声问道:“你吃饱了吗?”小朋友摇摇头。
老师说:“那你要把碗里的饭吃完才能去玩哦。
”小朋友乖乖地坐下,开始慢慢吃起饭来。
解析:这个案例中,老师用温和的方式引导小朋友遵守用餐礼节,让小朋友明白,吃饭是自己的责任,只有吃饱了才能去做其他事情。
这种教育方式既尊重了小朋友的自主性,又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
案例二:排队等候幼儿园的门口,孩子们正在排队等候进入教室。
其中一个小朋友迫不及待地冲到了队伍的最前面,其他小朋友纷纷抗议。
老师走过来,问那个小朋友:“你为什么插队呢?”小朋友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我想早点进去。
”老师说:“那你要记得,排队是要按照顺序的,我们要尊重别人的等待。
”小朋友点了点头,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解析:在这个案例中,老师用简单的话语让小朋友明白了排队的重要性,让他们懂得了尊重他人的等待。
这种教育方式既培养了孩子们的规则意识,又让他们学会了与人相处的礼仪。
案例三:相互尊重幼儿园的课堂上,老师正在讲解一幅画。
一个小朋友突然说:“这幅画画得不好。
”另一个小朋友听到了,伤心地哭了起来。
老师走过来,问那个小朋友:“你为什么说这幅画不好呢?”小朋友说:“因为我觉得不好。
”老师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观,我们要尊重别人的想法。
你可以告诉别人,你为什么觉得不好,但不要伤害别人的感情。
”小朋友点了点头,向另一个小朋友道歉。
解析:在这个案例中,老师用简单的话语让小朋友明白了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她教会了孩子们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又不会伤害到别人。
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示范案例

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示范案例一、情景引入清晨,阳光洒满幼儿园,孩子们欢声笑语地走进校园。
在这个充满爱与温馨的地方,我们不仅注重孩子们的知识传授,更重视培养他们的文明礼仪素养。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充满阳光与希望的地方,看看我们的孩子们是如何在幼儿园里学习、实践文明礼仪的。
二、示范案例案例一:排队等候上午户外活动时间,孩子们陆陆续续来到操场上。
今天,老师组织孩子们进行跳绳比赛。
当老师拿出跳绳时,孩子们兴奋地议论起来。
此时,小明突然冲到前面,拿起一根跳绳就跑。
其他孩子见状,也纷纷效仿,场面一度混乱。
老师见状,及时制止了孩子们的行为,并把他们召集在一起。
老师说:“小朋友们,我们要学会排队等候,尊重他人。
这样,我们才能在有序的环境中更好地玩耍,共同成长。
”孩子们听后,纷纷点头,表示明白了老师的教导。
于是,大家在老师的引导下,有序地排队等候比赛。
案例二:文明用餐午餐时间,孩子们陆续来到食堂。
今天,食堂阿姨为孩子们准备了丰盛的午餐。
然而,在用餐过程中,不少孩子表现出不文明现象:有的孩子浪费粮食,把不爱吃的菜扔在地上;有的孩子边吃边说话,影响其他孩子用餐。
值周老师发现后,及时对孩子们进行了教育。
老师说:“小朋友们,我们要珍惜粮食,文明用餐。
不爱吃的菜可以少吃一些,但不能浪费。
同时,我们要保持安静,尊重他人。
”孩子们听后,改正了不文明行为,安静地用餐。
案例三:友好相处下午上课时间,孩子们在教室里画画。
小华想用小丽的彩色笔,便直接拿起来用了。
小丽见状,生气地夺回了彩色笔,并与小华发生了争执。
其他孩子也纷纷围观,场面尴尬。
同时,我们也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只有家园携手,才能更好地培养孩子成为具有文明礼仪素养的现代人。
让我们共同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充满爱与文明的美好环境,让他们在阳光下茁壮成长,书写属于他们的精彩篇章!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文明礼仪的培养渗透在每一个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明礼仪教育案例
新庄中心学校孙民
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说过:“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
”中华民族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礼貌是人类和谐相处的金钥匙,只有拥有它才会有幸福、快乐。
小学生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只有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使他们健康成长。
所以对他们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是社会的需要,明天的呼唤。
一、从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入手
文明礼仪不是抽象的概念。
它体现在我们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中,文明礼仪是一种品质,文明礼仪是一种修养。
必备的文明礼仪知识是人们形成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基础。
人的知书达礼并不是先天而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实践获得的。
由于中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较差,抽象思维还未充分发展。
因此对他们提出的要求应明确、具体、详细,提高可执行性。
如:和别人见面时要说声“你好”、“您好”;跟别人道别时说声“再见”;请求别人帮助时,要说“请”;得到别人关心、帮助、支持时要说“谢谢”;打扰了别人或有愧于人时说声“对不起”、“请原谅”。
别人向自己道歉时应该回话“没关系”、“别客气”等。
这些要求非常明确、具体,有助于学生的遵循。
二、从出黑板报、办《文明礼仪手抄报》入手
通过办《文明礼仪手抄报》及文明礼仪黑板报,揭露校园中、社会上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不文明行为。
如在教室墙壁上、课桌上乱刻乱画、践踏花草等。
同时,开辟专门的版面来表扬文明礼仪的先进学生。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三、从我国历史上流传的讲究礼仪佳话入手
小学生可塑性大,有好模仿和从众的心理特点,强化礼仪训练是比较容易取得效果的。
但由于家庭、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小学生礼仪表现具有时好时差的反复性特点。
有的学生明明知道礼仪规范的具体要求,就是不能很好的执行。
因此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与训练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
因此我就让学生读《孔融让梨》、《程门立雪》等文章。
通过这些生动感人为学生所熟悉的故事,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行为的养成教育。
四、从观看小品《扶不扶》入手
在观看小品中,让学生从小知礼仪,懂礼仪,助人为乐,懂得讲文明懂礼仪重在行动,学会有爱心真正将文明行为习惯落实到实处,从而体验到文明礼仪带来的愉悦。
五、从课本和生活实例入手
对学生的文明礼貌教育可利用我们课本资源来进行。
如《故乡》一课中的杨二嫂对鲁迅的出言不逊,导致鲁迅一家人对她的反感,最终把所有的东西送给了说话谦逊的闰土,而不是送给杨二嫂。
这个故事很好的教育学生做一个说话谦虚文明的人的好处。
在校园中听到不礼貌语言和看见学生吃剩的饭乱丢行为;在乘车时应遵守乘车秩序,尊老爱幼;在校园内不大声喧哗,不乱扔废弃物,上下楼梯靠右走;在参加大型活动时要听从现场安排,入场时不要拥挤,进场后不随便走动;要遵守交通秩序,不要乱穿马路等。
我们也可以作为活生生新闻教材对学生进行注重文明礼貌的教育。
六、为人师表树榜样
陶行知先生一生恪守自己提出的“以教人者教己”箴言,始终严以律己。
孩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也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
教师是学生直接仿效的对象,也是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实施者。
教师的言行举止很大程度影响学生,因此,教师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至关重要。
著名作家冰心说过:“教师的现在,就是学生的将来”。
一个人格高尚的教师,都必须具有一种严格的自律精神,她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应该做得到。
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学生见到老师问好时,老师也应该点头或招手向学生问好;当老师做错了,也敢于向学生道歉。
这样的小节,体现出尊重学生,令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在这个倡导文明、倡导和谐、倡导和平的时代,一个称呼、一句问候、一个举动,都可能留给人深刻印象,印象的好坏在于你的言行是否出自对他人的尊重。
大家在背诵《孟子》中都知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陶冶礼仪、践行礼仪,让我们从现在做起。
让我们每位同学携起手来,让文明礼仪之花开满校园的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