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山岳的形成
4.2山岳的形成

山 岳 的 形 成
褶皱 褶皱山
v
褶曲 断层 成因 形成 构造
背斜 向斜
断块山 火 山
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 线路延伸方向
在山岳地区, 在山岳地区, 人们通常优 先修建成本 较低、 较低、难度 较小的公路, 较小的公路, 其次才是铁 路。
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路, 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路,主要分 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华山处在秦岭山脉 的北坡, 的北坡,在地壳运 动中秦岭北坡发生 了大断层, 了大断层,华山的 北坡形成了陡峭的 断崖。 断崖。
断块山: 断块山:地壳断
裂上升所形成的 块状山体称为断 块山
华山 (2160米)
岩浆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 管道喷出, 管道喷出,往往会形成火山
火山结构
美国的哥伦比亚高原(Columbia Plateau)是由玄 美国的哥伦比亚高原(Columbia Plateau)是由玄 武岩流形成的,面积约52万平方公里。 武岩流形成的,面积约52万平方公里。 52万平方公里
山岳地区交通线路往往需要迂回延伸
台湾岛修建的铁路是环状的 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 西部的横向铁路,这样选择 线路主要是考虑了哪种因素 对铁路建设的影响 A.地形因素 B.河流因素 C.气候因素 D.矿产因素
活动题: 活动题:
(1)地形、河流、沼泽、 (1)地形、河流、沼泽、地质条件等自然因素 地形 公路在山谷中穿行时,要尽量避开陡坡,呈“之” 公路在山谷中穿行时,要尽量避开陡坡, 字形迂回前进。跨越河流时需要修建桥梁。 字形迂回前进。跨越河流时需要修建桥梁。避开 沼泽地。 沼泽地。 (2)河谷平原 河谷平原。 (2)河谷平原。 公路在选线时要尽可能多地联系居民点, 公路在选线时要尽可能多地联系居民点,方便人 们 出行,这说明人口和聚落等人文因素,也是公 出行,这说明人口和聚落等人文因素, 路选线时要考虑的。 路选线时要考虑的。
度人教版必修一地理教案4.2山岳的形成

度人教版必修一地理教案4考点同步解读第一局部的内容—一山岳的构成,教材首先指出山岳的构成和内力作用关系亲密,然后对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的成因、基本形状特征和规模停止剖析。
由于褶皱山和断块山是构成于一定的地质结构上的,所以教材在讲述这两种山岳的构成时,都先从褶皱和断层这两种最基本的地质结构末尾讲起,并且教材还配以阅读资料和活动题来协助先生更好地掌握这局部外容。
第二局部的内容逐一山岳对交通的影响,教材主要剖析了山岳对交通三方面的影响:对运输线路结构、对线路散布格式和线路延伸方向的影响,并且设计了相应的活动题协助先生了解。
中心素养聚焦高一的先生在初中阶段识记了少量的中外名山,而且也了解了〝大陆漂移假说〞及〝板块结构学说〞,特别是本章的第一节学习了内力作用的有关实际,本节〝山岳的构成〞是详细的案例运用与拓展,因此先生对此局部知识已有所了解,但内力作用对地表形状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难以亲眼看到,所以需求先生停止天文的理性思想,才干正确判别背斜结构和向斜结构,进而运用到理想的消费生活中,所以学习本节内容有一定的难度。
遵照高中生的身心开展特点和本节课程规范的要求,在教学进程中,应用先生熟习的案例或借助模拟演示、动画协助先生了解、掌握概念并运雨原理到实践的消费生活中,完成理性看法到理性看法的升华,让先生体验到探求知识的乐趣,并感受〝学习有用的天文〞的学习理念。
三维目的知识与技艺1.内力作用构成山岳的三种类型。
2.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3.经过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剖析,进一步使先生了解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状的塑造。
进程与方法1.剖析法、讨论法。
2.探求与活动,了解背斜、向斜的判别。
3.应用直观的录像、景观图片等停止展现,使先生了解山岳地貌的成因与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过火山的危害和益处的剖析使先生树立辩证法的思想;经过山岳对交通的影响内容的学习,使先生明白人类的活动应和自然谐和一致。
教学重点1.山岳的三种类型。
2.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人教版高三地理山岳的形成

必修一 4.2山岳的形成 制作人: 审核人:高三地理组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褶皱的概念和基本形态,掌握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褶皱山的概念。
2.了解断层的概念,掌握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断块山的概念。
3.了解火山的形成过程,掌握火山的组成。
4.理解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培养读图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 情感目标:关注国家或家乡重大的交通建设,树立运用所学知识报效祖国、建设家乡的志向重点: 1.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褶皱山的概念。
2.掌握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断块山的概念。
3.火山的形成过程难点: 1.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一、褶皱山1、褶皱:指在地壳运动的强大的作用下,岩层发生 ,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
褶皱的基本单位是,其有两种基本形态, 和 。
23: 。
二、断块山1、断层指岩体沿 面发生明显的 。
2、断层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 和 ,举例我国的 、 __ 等。
相对上升的岩体发育成为 或 ,举例我国的 、 、 _ 。
三、火山1、火山形成原因: 。
2、火山构成: 和 。
火山湖形成的原因: 。
火山锥特点 。
四、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1、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 、。
2、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主要以 为主,其次才是 。
山岳地区通常人们会把线路地址选在 和 。
3、为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在山地修建公路和铁路需要 。
同样的直线距离,山地线路的 和 一般要 平原和丘陵地区。
地?为什么?(5)若要在此处找地下水、煤、铁、石油、天燃气,哪么,在背斜处找还是在向斜处找,为什么? 1、可不可以在断层处找泉水?为什么?2、能否在断层处修铁路、建大坝?为什么?我们经常听到有关火山喷发给人们带来灾难的故事和新闻,火山真的是一无是处吗?小组评价:1、2007重庆卷 下图为a 城到d 城之间的高速公路建设规划示意图。
【地理】2011届一轮复习课件:4.2 山岳的形成

【解析】 正确识别地质构造类型是解决本题 的关键所在。第(1)题,从形态上看,背斜岩层 向上拱起,据此可判断出内部岩层向上拱起的D 处为背斜。第(2)题,岩层向下弯曲的C处为向 斜,向斜成山的原因:向斜槽部岩性坚硬不易 被侵蚀,从而成为山岭。第(3)题,沿断层线相 对上升的岩块往往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如我 国的庐山、泰山,与图中A处成因一致。在断层 带上,岩块活动易诱发地震等灾害,故地震多 发地带多位于断层线附近,即图中E处。第(4) 题是,背斜处岩层向上拱起符合力学原理,较 为牢固,因此地下隧道宜建在背斜处,而不宜 建在向斜或断层线附近,即图中的C、E处。
部受到张力,常被 侵蚀成 谷地 发育成谷地,但槽
向斜
向下弯曲
中心部分 两翼,
较新 较老
部受挤压,不易侵 蚀反而形成 山岭
(2)规模:褶皱山大的可绵 延 数千千米 ,小的只有几十米。
2.断块山 (1)断层: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 压力和张力, 超过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发生破裂, 断裂面 发生明显的位移。 并沿 (2)断层的位移类型 ①水平方向:会错断原有的各种地貌,或 在断层附近派生出若干地貌。
古生物化石 三叶虫化石 恐龙化石 哺乳类化石
年代 老↓ 新
(1)A—B—C之间的地质构造为________,依据 是________。 (2)A—B—C—D—E之间的地质构造总称为 ________。它是由于岩层受________而造成 的。 (3)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 ________岩。 (4)在B处往下打钻,可能发现的矿床有 ________(多项选择)。 A.铁矿 B.金矿 C.石油 D.天然气
【解析】 第1题,图中①处为断层地带, 因岩层破碎易遭侵蚀而形成河谷。第2题, 从断层左侧的岩层关系可以看出③处位于 砾岩的下方,而断层右侧显示砾岩的下方 是石灰岩,说明③处原为石灰岩,后因接 触高温岩浆而变质形成大理岩,第3题, 图中有岩浆活动形成的花岗岩,变质作用 形成的大理岩,堆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④, 不能确定是否发生了水平拉伸作用。 【答案】 1.D 2.B 3.A
4.2山岳的形成00

火山口
破坏后的:呈半封闭状态 火山碎屑物质和喷涌出来的岩浆在流动过程中堆积 而成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a处在地质构造上是_________ ,在地形上是_____________,形成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 _。
图2
(2)图中b处在地质构造上是__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 ;在地形上是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图中C处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该处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发育有沟谷和河流。 (4)a、b、C三处,常成为良好储油构造的是___________,利于储存地下水的 ___________。 (5)C处是否适宜修建水库?原因是什么? (6)岩体发生断裂后,相对上升的部分发育成_____________,如图中的 _____________; 相对下降的岩体常形成_________________,如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
阿尔卑斯山 喜马拉雅山 海沟--岛弧链
落基山 大西洋
东 非 裂 谷 带
安第斯山
碰撞
大陆板块 大陆板块
大陆板块 大洋板块
形成山脉 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消亡边界)
张裂
形成裂谷、海洋
(生长边界)
水平岩层在地壳巨大挤压力的 作用下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
⑤ ④ ③
⑤岩层最新
②
⑤ ④ ③ ②
①
② ③ ④
4.2山岳的构成

一名考察人员在意大利西西里岛 埃特纳火山喷发处的熔岩旁观察
考察人员在西西里岛埃特纳火山喷发出的熔岩旁观察
• 比较中国地形和铁路线的分布。
中国地形
中国铁路分布
探索问题 分析影响公路选线的主要因素
探索问题 分析影响公路选线的主要因素
4.2 山岳的形成
气
油 水
构造地貌----断块山
对比火山在外貌 景观与内部构造方面 的差异
思考:
火山的成因
火山的构造
火山活动对人类的影响 (利、弊)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960 年,基 拉韦厄火山大 爆发,熔岩流 从高处奔腾而 下,注入大海, 迅速在海边填 造了一块约2 万平方千米的
新陆地。
意大利西西里岛埃特纳火山素有“欧洲最高的活火山”之
山岳又称山地,是陆地的主要 组成部分,也是陆地的骨架,以 上所展示的山岳是如何形成的呢?
褶皱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思考: 背斜 向斜 两翼 与中 心岩 层的 新老 关系
结论:背斜岩层中心老、两翼新; 向斜岩层中心新、两翼老。
填图: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落基山脉
世界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
结合图例与课本“板块运动与褶皱山系” 阅读材料,分析并说出这些山脉的形成原因。
4.2山岳的形成、用

(三)火山
东非高原 火山示意图
长白山主峰
岩 浆
沿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 沿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
熔岩高原 火山
ks5u精品课件
(三)火山
火山示意图
ks5u精品课件
(三)火山
冰岛火山喷发
印度尼西亚火山喷发
如何看待火山对人类的影响? 如何看待火山对人类的影响?
ks5u精品课件
长白山池
ks5u精品课件
ks5u
马 丘 比 丘
印 加 文 化 探 索
思考: 思考:山岳地区交通运输从成本和修建工程难度来 比较,哪种方式最适合? 比较,哪种方式最适合?
ks5u精品课件
活动1 活动1:
请根据下面两组数据, 请根据下面两组数据,分析在山岳地区是优先发展公路还 是优先发展铁路。 是优先发展铁路。
修建公路和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
常形成谷地或低地。 常形成谷地或低地。
ks5u精品课件
泰山 庐山
一山飞峙大江边, 一山飞峙大江边, 会当凌绝顶,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一览众山小。 跃上葱茏四百旋。 跃上葱茏四百旋。
杜甫诗《望岳》 杜甫诗《望岳》 毛主席诗词《登庐山》 毛主席诗词《登庐山》 自古华山一条路
ks5u精品课件
汾河谷地
ks5u精品课件
读某地的地质剖面图, 、 读某地的地质剖面图,1、试判断甲和 何处为背斜,何处为向斜? 乙,何处为背斜,何处为向斜?并说明理 由。2、试用虚线(表示存在的地层)和实 、试用虚线(表示存在的地层) 表示缺失的地层)将地层连接起来。 线(表示缺失的地层)将地层连接起来。
ks5u精品课件
读右上图,完成下面要求( 分 读右上图,完成下面要求(5分) (1)根据等高线判定,图中是 根据等高线判定, 地形, 根据等高线判定 地形,判断理由 是 。 (2)根据岩层露头的新老关系判定,图上的地质构造 根据岩层露头的新老关系判定, 根据岩层露头的新老关系判定 是 ,判断理由 。 (3)用地质构造的特点说出地形成 用地质构造的特点说出地形成 因: 。
高一地理:4.2山岳的形成

上升岩块(地垒):
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
具体实例
下沉岩块(地堑):
常形成谷地或低地。
具体实例
中间新、两翼老 为向斜
老
新 新 老
老
P81活动: 假如你是一位地理爱好者,到野外 考察不同的山,你会怎样区别褶皱山 与断块山呢?
3、火山
3、火山
火山锥 组 成 火山口
第二节山岳的形成
(2)断块山
由断层发育面成的山岭和谷地,统称为 断块山地,简称断块山。
断层的形成和基本形式
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 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 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
(2)断层的基本形式:
断层构造带:因岩石破碎, 易发育成沟谷、河流
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1、褶皱山
2、断块山 3、火山
二、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路,主要分布 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滇 藏 公 路 运 输
二、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影响交通运输线路的结构 2、影响交通运输线的选址 3、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形态
第二节山岳的形成
由背斜或向斜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的统称
(3)了解地质构造规律的意义
了解地质构造规律,对于找矿、找水、 工程建设等有很大帮助。
思考:找石油和天然气应在什么地质 构造中找?
阿尔卑斯山 喜马拉雅山 落基山
大西洋
海沟--岛弧链 安第斯山
东 非 裂 谷 带
碰撞
大陆板块 大陆板块
大陆板块 大洋板块
形成山脉
形成海沟、岛弧、 海岸山脉
(消亡边界)
张裂
形成裂谷、海洋
(生长边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影响交通运输线路延伸的方向
沿 等 高 线 延 伸
迂回前进的山区公路
从岩层弯曲形态上看: 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看: 从形成地貌景观上看:
2.哪种判断方式是最科学的?
一般: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采石厂 储油
储水
思考:1、判断甲、乙两地何处是背斜,何处是向斜? 2、甲、乙两地何处是山岭?何处是山谷? 3、解释甲地成为山岭、乙地成为谷地的原因。 4、假设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甲地 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疏松、破碎易被外力侵 还是乙地?为什么?
断块山
一 常见形态: 独立山体,有陡崖 览 众 山 小 自 古 华 山 一 条 路
会 当 凌 绝 顶
只 缘 身 在 此 山 中
不 识 庐 山 真 面 目
二、断块山
1、断层的形成
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 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岩 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岩体沿断 裂面发生了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
安第斯山脉
地理组:陈林勇
地壳运动
地表形态
褶皱 地质构造 断层
发生变化
一、褶皱山
褶皱
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 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
褶皱的基本单位—褶曲
背斜
向斜
中间老、两翼新 中间新、两翼老 为背斜 为向斜
新 老
新
老
1.结合上图,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判断背斜和向斜?
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致密、坚硬,不易被外 5、甲乙两地哪处的储油结构?为什么? 力所侵蚀,而保留下来形成山岭。 6、现拟建一座采石场,应选在甲还是乙?为什么?
向斜成 山
背 斜 成 谷
阿尔卑斯山 喜马拉雅山 东 非 裂 谷 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安第斯山
板块相对运动:相互碰撞形成高大的褶皱山系 板块背离运动:地壳张裂形成裂谷或发育为海洋
长白山天池
富士山
三、火山
常见形态: 锥形、盾形,顶部平
乞力马扎罗山
(一)岩浆活动
处在地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 会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向上流动,有时可以流出或 喷出地表。 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 熔岩高原 东非高原 火山
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
岩浆裂隙式喷发
(二)火山的结构
火山口 火山锥
四、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影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以公路为主,其次是铁路
2、影响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
-----山区交通运输线一般在山间盆地或河谷地带
沿 山 谷 或 山 间 盆 地 延 伸
河谷地带
上图是我国某地区水系和铁路分布图。该地区铁路线分布的共同 特点是基本上: A、沿山谷延伸 B、沿山脊延伸 C、沿等高线延伸 D、沿经纬线延伸
没有破坏的:呈中央低凹的封闭洼地
破坏后的:呈半封闭状态
火山碎屑物质和喷涌出来的岩浆在流动过程中堆 积而成的锥形体。
火山一般上部坡度较大,下部坡度较缓
(三)火山对人 类的影响 不利:火山喷发的
火山灰和熔岩流,常常 破坏田园、建筑,有时 引起地震;
有利:可能带来丰
富的地热、温泉、肥沃 的火山灰土和硫磺等资 源,许多火山地区已成 为旅游和疗养胜地。
(一)断层的形成
(二)、断层的基本类型及地貌景观
中心岩体上升(地垒)
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
中心岩体下降(地堑)
常形成谷地或低地
如华山、庐山、泰山
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2、断块山:由断层发育而成 的山岭和谷地的统称。
代表: 华山
庐山
泰山
汾河谷地
渭河平原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断层附近能否建大型工程?为什么? 2.断层面附近能找到出露的泉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