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第2编重点题型突破篇专题五流程图题精讲练习(有答案)
遵义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第2编重点题型突破篇专题五流程图题精练练习201901181123

专题五 流程图题 1.(2017,汇川一模)乐乐查阅资料发现CaCl 2可用作干燥剂,他设计了下面的转化方法,用CaCO 3制得CaCl 2,图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上方为反应条件或参与反应的另一种物质。
CaCO 3――→高温①A ――→水②B ――→稀盐酸③CaCl 2请回答下列问题:(1)A 的化学式为__CaO__:反应①②③都不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置换__反应。
(2)牛牛认为CaCO 3进一步反应就可以转化为CaCl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aCO 3+2HCl===CaCl 2+H 2O +CO 2↑__。
(3)对比两同学的转化关系,我们发现熟练掌握物质的化学性质可以优化物质的转化途径,写出物质B 进一步转化为CaCO 3的化学程式__Ca(OH)2+Na 2CO 3===CaCO 3↓+2NaOH__。
2.(2017,汇川二模)分类、比较、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现有A ~F 六种物质,均是由H 、C 、N 、O 、Cl 、Na 、Ca 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
请按要求问答下列问题:(1)上述七种元素属于金属元素的是__钠、钙__(填元素名称)。
(2)A 属于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气体污染物之一,组成A 的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8,则A 的化学式为__NO__。
(3)B 、C 常温下均为液体,且组成元素的种类相同,B 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C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程式__2H 2O 2=====MnO 22H 2O +O 2↑__。
(4)D 用于玻璃、造纸和洗涤剂的生产,E 、F 均由两种元素组成,取D 溶液进行实验,操作和现象如图:写出D 与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Na 2CO 3+CaCl 2===CaCO 3↓+2NaCl__,F 的化学式为__HCl__。
3.(2013,遵义)“碳循环”是自然界中重要的一类物质转化,CO 2在转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图是这种作用的具体体现之一。
遵义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第2编重点题型突破篇专题五流程图题精练练习(有答案)

专题五 流程图题1.(2017,汇川一模)乐乐查阅资料发现CaCl 2可用作干燥剂,他设计了下面的转化方法,用CaCO 3制得CaCl 2,图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上方为反应条件或参与反应的另一种物质。
CaCO 3――→高温①A ――→水②B ――→稀盐酸③CaCl 2请回答下列问题:(1)A 的化学式为__CaO__:反应①②③都不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置换__反应。
(2)牛牛认为CaCO 3进一步反应就可以转化为CaCl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aCO 3+2HCl===CaCl 2+H 2O +CO 2↑__。
(3)对比两同学的转化关系,我们发现熟练掌握物质的化学性质可以优化物质的转化途径,写出物质B 进一步转化为CaCO 3的化学程式__Ca(OH)2+Na 2CO 3===CaCO 3↓+2NaOH__。
2.(2017,汇川二模)分类、比较、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现有A ~F 六种物质,均是由H 、C 、N 、O 、Cl 、Na 、Ca 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
请按要求问答下列问题:(1)上述七种元素属于金属元素的是__钠、钙__(填元素名称)。
(2)A 属于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气体污染物之一,组成A 的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8,则A 的化学式为__NO__。
(3)B 、C 常温下均为液体,且组成元素的种类相同,B 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C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程式__2H 2O 2=====MnO 22H 2O +O 2↑__。
(4)D 用于玻璃、造纸和洗涤剂的生产,E 、F 均由两种元素组成,取D 溶液进行实验,操作和现象如图:写出D 与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Na 2CO 3+CaCl 2===CaCO 3↓+2NaCl__,F 的化学式为__HCl__。
3.(2013,遵义)“碳循环”是自然界中重要的一类物质转化,CO 2在转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图是这种作用的具体体现之一。
遵义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第2编重点题型突破篇专题二坐标曲线图表题精讲练习

专题二坐标曲线、图表题,备考攻略)在试题中用坐标曲线、图表来表达物质发生变化或化学反应的规律,是中考题中常见的题型,也是中考的必考点,近几年的考查中各种题型均有涉及,特别是在考查物质溶解度时,溶解度曲线频繁出现,考查分值在3~6分,预计2018年中考中仍会用选择题来考查物质的溶解度,可能用填空题来考查溶液的酸碱性变化(即pH)曲线,也可能在探究题或选择题中考查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曲线,分值在3~5分。
策略一pH变化曲线1.酸碱中和反应中的pH曲线图像:图1 图2分析:图1,碱入酸,滴定前,溶液的pH<7,此时溶液呈酸性;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7;随着碱的继续加入,溶液的pH>7,溶液呈碱性。
图2,酸入碱,滴定前,溶液的pH>7,此时溶液呈碱性;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7;随着酸的继续加入,溶液的pH<7,溶液呈酸性。
2.溶液稀释的pH曲线图像:图3 图4分析:图3,碱性溶液稀释时,由于碱性溶液的pH>7,而水的pH=7,随着加入水的质量增加,pH不断减小,但不会小于等于7。
图4,酸性溶液稀释时,由于酸性溶液的pH<7,而水的pH=7,随着加入水的质量增加,pH不断增大,但不会大于等于7。
策略二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曲线物质溶解时,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
图像:图1 图2分析:图1,在一定温度下,向某不饱和溶液中继续加入某溶质,该溶质的质量分数随着溶质的增加而增大,当溶液达到饱和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图2,溶液稀释时,溶质的质量不变,而溶液的总质量不断增加,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减小。
策略三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的变化曲线(2016年中考10题,2015年中考15题)1.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变化图像:图1 图2分析: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质量不断减小,若反应物有剩余,则图像如图1所示;若反应物没有剩余,则图像如图2所示。
2.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变化(1)一种物质和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图像:图3 图4分析:图3,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物的质量不断增加,当反应结束时,生成物的质量达到最大;之后,生成物质量将不再随加入物质质量(或时间)发生变化。
2018中考化学(遵义专版)总复习第2编重点题型突破篇专题五流程图题精练练习

专题五 流程图题1.(2017,汇川一模)乐乐查阅资料发现CaCl 2可用作干燥剂,他设计了下面的转化方法,用CaCO 3制得CaCl 2,图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上方为反应条件或参与反应的另一种物质。
CaCO 3――→高温①A ――→水②B ――→稀盐酸③CaCl 2请回答下列问题:(1)A 的化学式为__CaO__:反应①②③都不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置换__反应。
(2)牛牛认为CaCO 3进一步反应就可以转化为CaCl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aCO 3+2HCl===CaCl 2+H 2O +CO 2↑__。
(3)对比两同学的转化关系,我们发现熟练掌握物质的化学性质可以优化物质的转化途径,写出物质B 进一步转化为CaCO 3的化学程式__Ca(OH)2+Na 2CO 3===CaCO 3↓+2NaOH__。
2.(2017,汇川二模)分类、比较、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现有A ~F 六种物质,均是由H 、C 、N 、O 、Cl 、Na 、Ca 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
请按要求问答下列问题:(1)上述七种元素属于金属元素的是__钠、钙__(填元素名称)。
(2)A 属于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气体污染物之一,组成A 的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8,则A 的化学式为__NO__。
(3)B 、C 常温下均为液体,且组成元素的种类相同,B 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C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程式__2H 2O 2=====MnO 22H 2O +O 2↑__。
(4)D 用于玻璃、造纸和洗涤剂的生产,E 、F 均由两种元素组成,取D 溶液进行实验,操作和现象如图:写出D 与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Na 2CO 3+CaCl 2===CaCO 3↓+2NaCl__,F 的化学式为__HCl__。
3.(2013,遵义)“碳循环”是自然界中重要的一类物质转化,CO 2在转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图是这种作用的具体体现之一。
遵义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第2编重点题型突破篇专题五流程图题精练练习201901181123

专题五 流程图题1.(2017,汇川一模)乐乐查阅资料发现CaCl 2可用作干燥剂,他设计了下面的转化方法,用CaCO 3制得CaCl 2,图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上方为反应条件或参与反应的另一种物质。
CaCO 3――→高温①A ――→水②B ――→稀盐酸③CaCl 2请回答下列问题:(1)A 的化学式为__CaO__:反应①②③都不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置换__反应。
(2)牛牛认为CaCO 3进一步反应就可以转化为CaCl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aCO 3+2HCl===CaCl 2+H 2O +CO 2↑__。
(3)对比两同学的转化关系,我们发现熟练掌握物质的化学性质可以优化物质的转化途径,写出物质B 进一步转化为CaCO 3的化学程式__Ca(OH)2+Na 2CO 3===CaCO 3↓+2NaOH__。
2.(2017,汇川二模)分类、比较、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现有A ~F 六种物质,均是由H 、C 、N 、O 、Cl 、Na 、Ca 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
请按要求问答下列问题:(1)上述七种元素属于金属元素的是__钠、钙__(填元素名称)。
(2)A 属于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气体污染物之一,组成A 的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8,则A 的化学式为__NO__。
(3)B 、C 常温下均为液体,且组成元素的种类相同,B 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C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程式__2H 2O 2=====MnO 22H 2O +O 2↑__。
(4)D 用于玻璃、造纸和洗涤剂的生产,E 、F 均由两种元素组成,取D 溶液进行实验,操作和现象如图:写出D 与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Na 2CO 3+CaCl 2===CaCO 3↓+2NaCl__,F 的化学式为__HCl__。
3.(2013,遵义)“碳循环”是自然界中重要的一类物质转化,CO 2在转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图是这种作用的具体体现之一。
遵义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第2编重点题型突破篇专题二坐标曲线图表题精讲练习

专题二坐标曲线、图表题,备考攻略)在试题中用坐标曲线、图表来表达物质发生变化或化学反应的规律,是中考题中常见的题型,也是中考的必考点,近几年的考查中各种题型均有涉及,特别是在考查物质溶解度时,溶解度曲线频繁出现,考查分值在3~6分,预计2018年中考中仍会用选择题来考查物质的溶解度,可能用填空题来考查溶液的酸碱性变化(即pH)曲线,也可能在探究题或选择题中考查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曲线,分值在3~5分。
策略一pH变化曲线1.酸碱中和反应中的pH曲线图像:图1 图2分析:图1,碱入酸,滴定前,溶液的pH<7,此时溶液呈酸性;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7;随着碱的继续加入,溶液的pH>7,溶液呈碱性。
图2,酸入碱,滴定前,溶液的pH>7,此时溶液呈碱性;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7;随着酸的继续加入,溶液的pH<7,溶液呈酸性。
2.溶液稀释的pH曲线图像:图3 图4分析:图3,碱性溶液稀释时,由于碱性溶液的pH>7,而水的pH=7,随着加入水的质量增加,pH不断减小,但不会小于等于7。
图4,酸性溶液稀释时,由于酸性溶液的pH<7,而水的pH=7,随着加入水的质量增加,pH不断增大,但不会大于等于7。
策略二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曲线物质溶解时,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
图像:图1 图2分析:图1,在一定温度下,向某不饱和溶液中继续加入某溶质,该溶质的质量分数随着溶质的增加而增大,当溶液达到饱和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图2,溶液稀释时,溶质的质量不变,而溶液的总质量不断增加,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减小。
策略三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的变化曲线(2016年中考10题,2015年中考15题)1.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变化图像:图1 图2分析: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质量不断减小,若反应物有剩余,则图像如图1所示;若反应物没有剩余,则图像如图2所示。
2.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变化(1)一种物质和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图像:图3 图4分析:图3,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物的质量不断增加,当反应结束时,生成物的质量达到最大;之后,生成物质量将不再随加入物质质量(或时间)发生变化。
遵义专版18中考化学总复习第2编重点题型突破篇专题五流程图题精练练习

专题五 流程图题1.(2017,汇川一模)乐乐查阅资料发现CaCl 2可用作干燥剂,他设计了下面的转化方法,用CaCO 3制得CaCl 2,图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上方为反应条件或参与反应的另一种物质。
CaCO 3――→高温①A ――→水②B ――→稀盐酸③CaCl 2请回答下列问题:(1)A 的化学式为__CaO__:反应①②③都不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置换__反应。
(2)牛牛认为CaCO 3进一步反应就可以转化为CaCl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aCO 3+2HCl===CaCl 2+H 2O +CO 2↑__。
(3)对比两同学的转化关系,我们发现熟练掌握物质的化学性质可以优化物质的转化途径,写出物质B 进一步转化为CaCO 3的化学程式__Ca(OH)2+Na 2CO 3===CaCO 3↓+2NaOH__。
2.(2017,汇川二模)分类、比较、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现有A ~F 六种物质,均是由H 、C 、N 、O 、Cl 、Na 、Ca 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
请按要求问答下列问题:(1)上述七种元素属于金属元素的是__钠、钙__(填元素名称)。
(2)A 属于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气体污染物之一,组成A 的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8,则A 的化学式为__NO__。
(3)B 、C 常温下均为液体,且组成元素的种类相同,B 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C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程式__2H 2O 2=====MnO 22H 2O +O 2↑__。
(4)D 用于玻璃、造纸和洗涤剂的生产,E 、F 均由两种元素组成,取D 溶液进行实验,操作和现象如图:写出D 与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Na 2CO 3+CaCl 2===CaCO 3↓+2NaCl__,F 的化学式为__HCl__。
3.(2013,遵义)“碳循环”是自然界中重要的一类物质转化,CO 2在转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图是这种作用的具体体现之一。
遵义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第2编重点题型突破篇专题五流程图题精讲练习

专题五 流程图题,备考攻略)流程图题是中考的常考内容,近几年中考中用流程图的题型主要考查物质制取、混合物中成分的判断、分离或提纯,考查分值(除2017年外)在5~10分,分布于选择题和填空题中,考查同学们的逻辑思维、分析和判断能力。
预计2018年中考中用填空题的题型考查常见金属废料分离或提纯,也可能涉及溶解度有关温度变化的流程推理的相关内容,分值在3~6分的可能性极大。
(2015年中考14题、16题,2016年中考15题)流程图题是中考中常见的题型,近几年的中考中都有涉及,常考的内容是除杂流程、生产流程、工艺流程、物质的推断流程等,用选择题或非选择题考查,解答此类题的要点是:①思维要缜密,分析每一道流程的作用,弄清所含物质的成分。
②灵活应用化学反应,选择适当的物质或化学反应,与流程中的物质反应,来满足题中的目的要求。
③准确应用实验操作,流程中要用到多种实验操作,如过滤、加热等,注重操作的先后顺序。
④注重流程中的问题与不足,往往题中留有不足的问题等待解决,首先要找出题中不足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存在面,找出解决方法。
,典例剖析)生产工艺流程【例1】(2014,遵义)如图为某化工企业生产流程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③中氩气(Ar)作反应物B .钛酸亚铁(FeTiO 3)中钛元素为+3价C .②中为使原料全部转化为甲醇,理论上CO 和H 2投料的质量比为7∶1D .①中反应为2FeTiO 3+6C +7Cl 2=====一定条件2X +2TiCl 4+6CO ,则X 为FeCl 2【解析】A.氩气是一种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在反应过程中作保护气,错:B.设FeTiO 3中P 的化合价是m ,FeTiO 3中Fe 的化合价是+2价,O 的化合价是-2价,利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得到方程(+2)+m +(-2)×3=0.解得,m =+4,所以钛酸亚铁(FeTiO 3)中钛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错;C.根据从化学方程式2H 2,4)+CO,28)===CH 3OH 由此可知一氧化碳和氢气的质量比是 28∶ 4=7∶1,正确;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反应前各元素原子的个数不变,从2FeTiO 3+6C +7Cl 2===2X +2TiCl 4+6CO 看钛原子、氧原子、碳原子反应前后除物质X 外个数已经相等,故X 中无钛原子、氧原子,碳原子,铁反应前共有2个原子,反应后只有X个,所以2X中有2个原子,从而X中有1个;氯原子反应前有14个,反应后X除外有8个原子,所以2X中有6个原子,因此X中有3个原子,因此X的化学式是FeCl3,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五 流程图题
,备考攻略)
流程图题是中考的常考内容,近几年中考中用流程图的题型主要考查物质制取、混合物中成分的判断、分离或提纯,考查分值(除2017年外)在5~10分,分布于选择题和填空题中,考查同学们的逻辑思维、分析和判断能力。
预计2018年中考中用填空题的题型考查常见金属废料分离或提纯,也可能涉及溶解度有关温度变化的流程推理的相关内容,分值在3~6分的可能性极大。
(2015年中考14题、16题,2016年中考15题)
流程图题是中考中常见的题型,近几年的中考中都有涉及,常考的内容是除杂流程、生产流程、工艺流程、物质的推断流程等,用选择题或非选择题考查,解答此类题的要点是:
①思维要缜密,分析每一道流程的作用,弄清所含物质的成分。
②灵活应用化学反应,选择适当的物质或化学反应,与流程中的物质反应,来满足题中的目的要求。
③准确应用实验操作,流程中要用到多种实验操作,如过滤、加热等,注重操作的先后顺序。
④注重流程中的问题与不足,往往题中留有不足的问题等待解决,首先要找出题中不足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存在面,找出解决方法。
,典例剖析)
生产工艺流程
【例1】(2014,遵义)如图为某化工企业生产流程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③中氩气(Ar)作反应物
B .钛酸亚铁(FeTiO 3)中钛元素为+3价
C .②中为使原料全部转化为甲醇,理论上CO 和H 2投料的质量比为7∶1
D .①中反应为2FeTiO 3+6C +7Cl 2=====一定条件2X +2TiCl 4+6CO ,则X 为FeCl 2
【解析】A.氩气是一种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在反应过程中作保护气,错:B.设FeTiO 3中P 的化合价是m ,FeTiO 3中Fe 的化合价是+2价,O 的化合价是-2价,利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得到方程(+2)+m +(-2)×3=0.解得,m =+4,所以钛酸亚铁(FeTiO 3)中钛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错;C.根据从化学方程式2H 2,4)+CO,28)===CH 3OH 由此可知一氧化碳和氢气的质量比是 28∶ 4=7∶1,正确;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反应前各元素原子的个数不变,从2FeTiO 3+6C +7Cl 2===2X +2TiCl 4+6CO 看钛原子、氧原子、碳原子反应前后除物质X 外个数已经相等,故X 中无钛原子、氧原子,碳原子,铁反应前共有2个原子,反应后只有X 个,所以2X 中有2个原子,从而X 中有1个;氯原子反应前有14个,反应后X 除外有8个原子,所以2X 中有6个原子,因此X 中有3个原子,因此X 的化学式是FeCl 3,错。
【答案】C
1.(2016,遵义)氢氧化镁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矿石由MgO 、Fe 2O 3、CuO 和SiO 2组成,用它制备氢氧化镁的流程示意图如图:
(1)请写出步骤一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MgO +2HCl===MgCl 2+H 2O__(任写一个)。
(2)溶液A 中所含的阳离子有__Mg 2+、Fe 3+、Cu 2+、H +__(填离子符号)。
(3)已知:部分金属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成沉淀时溶液的pH 见表:
沉淀物 Fe(OH)2 Cu(OH)2 Mg(OH)2
开始沉淀 1.9 4.2 9.1
完全沉淀 3.2 6.7 11.1
__6.7~9.1__(4)3个步骤中均用到的操作是__过滤__。
(5)步骤三中生成产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MgCl 2+Ca(OH)2===Mg(OH)2↓+CaCl 2__。
2.(2017,广安)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1)下列物质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C )
A .棉花
B .蚕丝
C .聚乙烯塑料
D .钢制单杠
(2)清洗、干燥后的黄铜渣中含Zn 14%、ZnO 31%、Cu50%、CuO5%。
处理黄铜渣可制得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下:
知:ZnO +H 2SO 4===ZnSO 4+H 2O ;CuO +H 2SO 4===CuSO 4+H 2O
①Ⅱ中发生了两个化学反应,请写出其中任意一个化学方程式__Zn +H 2SO 4===ZnSO 4+H 2↑__。
②Ⅰ、Ⅱ中的操作均含有__过滤__(填操作名称)。
③操作Ⅰ所得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__Cu__。
物质的制取与净化流程
【例2】 (2017,遵义正安七中一模)开发氢能源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工业上可用煅烧黄铁矿(主要成分FeS 2)产生的二氧化硫通过下列工艺过程制取氢气,下列关于该流程说法错误的是( BC )
A .采用该流程可减少二氧化硫对大气的污染
B .膜反应器中发生了置换反应
C .分离器中分离出的副产品是硫酸和HI
D .生产流程中能被循环利用的物质X 是I 2
【解析】A.二氧化硫反应生成工业产品硫酸,所以该工艺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正确;B.HI 气体发生
分解反应生成碘和氢气,反应的方程式是2HI =====500 ℃H 2+I 2,不是置换反应,错误;C.由图可知HI 气体发生
分解反应生成碘和氢气,所以分离器中的副产品是H 2SO 4,错误;D.根据图表生产流程中能被循环利用的物质是I 2,正确。
【答案】BC
3.(2017,内江)南海、钓鱼岛及其附属海域是我国固有领土,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在充分利用海洋资源的基础上,结合“侯氏制碱法”的基本原理,可模拟实现工业生产纯碱的过程如下(某些反应产物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a 的名称是__过滤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CaO +H 2O===Ca(OH)2__。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2NaHCO 3=====△Na 2CO 3+CO 2↑+H 2O__;请列举小苏打在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用
途__食品加工__。
(4)向精制饱和食盐水中通入两种气体的顺序是:先通氨气形成饱和氨盐水,然后在加压条件下通入二氧化碳,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利于更多的二氧化碳参与反应__。
(5)仔细观察流程图,其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除二氧化碳之外,还有__氯化铵__。
,备考攻关)
1.某粗盐样品中除含有不溶性固体杂质外,可能还含有少量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
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展如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
探究二:从滤液1中提取氯化钠固体(该探究中,微溶物不沉淀)
关于以上探究活动,有下列说法:
①试剂甲是碳酸钠溶液,试剂乙是氯化钡溶液;
②滤液1中的溶质一定有氯化钠,可能有氯化钙;
③若向探究二所得的白色滤渣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滤渣不溶解;
④往滤液4中加入适量的试剂丙时有中和反应发生。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2017,济南)甲、乙、丙、丁、戊分别是HNO 3、Na 2SO 4、 Ba (NO 3)2、NaOH 、BaCl 2五种溶液中的一种,现利用X 溶液加以鉴别,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请填写下列空白:
(1)甲、乙、丙、丁、戊之间能发生__3__个反应。
(2)写出甲、丁、戊所代表的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甲__BaCl 2__,丁__Na 2SO 4__,戊__NaOH__。
(3)写出X 与足量乙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Na 2CO 3+2HNO 3===2NaNO 3+H 2O +CO 2↑__。
3.(2017,绥化)从海水中可制备纯碱和金属镁,其流程如图所示:
(1)粗盐提纯时,每步操作都会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玻璃棒__。
(填仪器名称)
(2)粗盐水中主要含有CaCl 2、 MgSO 4等可溶性杂质,可加入下列物质:a.适量的盐酸;b.稍过量的Na 2CO 3溶液;c.稍过量的Ba(OH)2溶液,利用过滤等操作进行除杂,则加入这三种物质的先后顺序为__cba__。
(填字母序号)
(3)向饱和的氯化铵溶液中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经过一系列变化,最终可制得纯碱。
请写出第Ⅲ步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__2NaHCO 3=====△Na 2CO 3+CO 2↑+H 2O__。
(4)第V 步Mg(OH)2与盐酸的反应__是__(选填“是”或“不是”)中和反应。
4.(2017,陕西)我国每年报废的手机超过1亿部。
废旧手机的电路板中含有铝、铁、铜、银、金等多种金属,随意丢弃既会造成资源浪费,也会污染土壤和水体。
化学兴趣小组为回收其中的铜,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已知:Cu + H 2O 2+H 2SO 4=== CuSO 4+2H 2O ;不考虑金、银发生类似反应。
(1)将电路板粉碎成粉末的目的是__增大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加快反应速率__。
(2)步骤①所得滤液中的溶质除硫酸外,还有__FeSO 4和Al 2(SO 4)3__。
(3)步骤②中的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__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__。
(4)步骤④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Fe +H 2SO 4===FeSO 4+H 2↑__。
请完成精练本第51页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