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 练习九

合集下载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9《练习九(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9《练习九(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9《练习九(第2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9《练习九(第2课时)》主要内容是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加减法的理解和运用。

本节课通过各种实际的例子,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加减法的运算规则的理解,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材通过不同类型的题目,让学生在练习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规则,但运算速度和准确性还有待提高。

学生对具体的题目类型和解题方法还不够熟悉,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和提高。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也需要进一步激发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的例子,加深对加减法的运算规则的理解,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加减法的运算规则的理解和运用。

2.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各种实际的例子,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加减法的运算规则的理解,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同时,采用激励评价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实际的例子,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加减法的运算练习。

2.准备激励评价的方法,用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加减法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老师有3个苹果,妈妈又给了2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让学生尝试回答,并解释答案的得出。

2.呈现(10分钟)呈现各种实际的例子,让学生进行加减法的运算练习。

例如:小华有5个糖果,他吃了2个,还剩下几个糖果?引导学生进行运算,并解释答案的得出。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加减法的运算练习。

可以设置一些游戏化的环节,如拼图游戏、卡片游戏等,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运算练习。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7课《练习九(第1课时)》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7课《练习九(第1课时)》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7课《练习九(第1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7课《练习九(第1课时)》的主要内容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加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景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加法的计算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对加法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加法,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些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和发现加法的计算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数学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情境导入,引导学生发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学习: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实践,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进行合作交流,分享各自的计算方法,互相学习和借鉴。

4.教师讲解:教师总结学生的计算方法,并进行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5.练习巩固: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的计算方法。

6.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两位数加一位数1.进位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2.不退位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不满十不进位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的计算准确性: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7课《练习九(第1课时)》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7课《练习九(第1课时)》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7课《练习九(第1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练习九(第1课时)》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一部分,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和练习,巩固和提高对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运算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基本的加减法运算,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情况,如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等,还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

同时,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也需要进一步的激发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和练习,巩固和提高对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运算能力。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实际的操作和练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和方法,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材料和工具。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内容,了解基本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如“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给了小明3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几个苹果?”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或者黑板呈现一些基本的加减法运算题目,如“7+5=?”、“8-3=?”等,让学生进行解答。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份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实际的问题,如“小明的妈妈买了3个苹果,又买了5个苹果,请问小明的妈妈一共买了几个苹果?”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苏教版南京二年级数学上册4.11《练习九 (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南京二年级数学上册4.11《练习九 (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南京二年级数学上册4.11《练习九(第2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练习九(第2课时)》是苏教版南京二年级数学上册4.11的内容,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认识时间,时分关系,学习用钟面表示时间,以及简单的时刻比较。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时间概念的重要环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时分关系,能够用钟面表示时间,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时刻比较。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时间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钟面上有12个数字,有小时和分钟。

但是,他们可能对时刻的表示方法,以及时刻比较的方法还不够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时刻的表示方法,以及如何进行时刻比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时间,理解时分关系。

2.学会用钟面表示时间,能够进行简单的时刻比较。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时间,理解时分关系,学会用钟面表示时间。

2.教学难点:时刻比较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片,让学生直观的理解时间概念。

2.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时间概念。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钟面的图片,实物钟表。

2.准备与时间相关的情境图片。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小组。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时间是什么吗?在生活中,你们是怎么看待时间的?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对时间有更深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通过实物钟表和钟面图片,向学生呈现时间概念。

让学生观察钟面,认识钟面上的数字,了解小时和分钟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钟表和钟面图片,尝试用语言描述当前的时间。

例如:“现在钟面上是3点15分”。

4.巩固(10分钟)通过出示不同时间的情境图片,让学生用钟面表示出这个时间。

例如:出示一张图片,图片上是一个小男孩在3点钟的时候在等校车,让学生用钟面表示出这个时间。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第3课《练习九》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第3课《练习九》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第3课《练习九》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第3课《练习九》主要让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对表内乘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利用乘法口诀求积,解决实际问题等。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景和多样的练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表内乘法,对乘法口诀有一定的了解,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乘法口诀的记忆还不够熟练,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实践、探索、交流等方式,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乘法口诀,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熟练运用乘法口诀求积,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熟练运用乘法口诀求积,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学生对乘法口诀的灵活运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引导发现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黑板、练习题等。

2.学具:学生练习本、文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小明的生日聚会”等活动,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口诀求积。

如:小明邀请了4个好朋友,他们一共需要准备多少个生日蛋糕?引导学生列出算式4×5=(引导学生说出答案20),从而引出本课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教材中的图片和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其中的数学信息。

如:展示一幅水果摊的画面,其中有3行苹果,每行有4个苹果,问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列出算式3×4=(引导学生说出答案12),从而巩固乘法口诀的运用。

2024(新插图)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九-课件

2024(新插图)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九-课件

8.每组画5个 ,画3组。
加法算式: 5+5+5=15 乘法算式: 5×3=15
或 3×5=15
9.写出乘法算式,再读出来。 2个4相加
4×2(或 2×4) 读作:4乘2(或 2乘4)
10个3相加 10×3(或 3×10) 读作:10乘3(或 3乘10)
2和6相乘 2×6(或 6×2)
读作:2乘6(或 6乘2)
读作:□2 乘□3 或 3乘2
5.
( 2 )个( 3 ) 乘法算式:□3 ×□2 或 2×3
读作:□3 乘□2 或 2乘3
6. (1)3个8相加,和是( 24 )。 8+8+8=24 (2)一个乘数是8,另一个乘数是3,积是( 24 )。
8×3=24
7.
每盘有( 3 )个,有( 3 )盘,一共( 9 )个。 3 ×3 =9
加法算式:2+2+2=6 乘法算式: 2×3=6 或 3×2=6
2.先按要求画 ,再写算式。 (2)每组画4个,画5组。
加法算式: 4+4+4+4+4=20 乘法算式: 4×5=20 或 5×4=20
3.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4+4+4= 4 × 3
3+3+3+3= 3 × 4
或 3×4
或 4×3
15+15+15=45 15×3= 45 3+3+3+3+3+3+3+3+3+3+3
+3+3+3+3=45来自天每开个放孩
;子
有的
的花
孩期
子不
是一
菊样
花,
,有
选的
择孩
在子
秋是
天牡
开丹
放花
;,
而选
有择
的在
➢ He who falls today may rise tomorrow.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九课件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九课件

○○ ○○ ○○
加法算式:__2_+__2_+__2_____ 乘法算式:__2_×__3_或_3_×__2__
○○○○ ○○○○ ○○○○ ○○○○ ○○○○
加法算式:4_+__4_+__4_+__4_+__4_
乘法算式:__4_×__5_或_5_×__4__
3 把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
4+4+4= 3 × 4 6+6+6+6= 4 × 6 2+2+2+2+2= 2 × 5
读作: 2 乘 3
6
(1)3个8相加,和是( 24 )。 (2)一个乘数是8,另一个乘数是3,积是( 24 )。
7
每盘有( 3 )个,有( 3 )盘,一共( 9 )个。 3×3 = 9
8 每组画5个△,画3组。
△△△△△ △△△△△ △△△△△
加法算式:___5_+__5_+__5____ 乘法算式:__5_×__3_或_3_×__5__
15×3= 45
8×5
可看作5个8相加
也可看作8个5相加
8+8+8+8+8=40
8×5=40
5+5+5+5+5+5+5+5=40 8×5=40
同理得出9×4=36,15×3=45
你知道吗?
乘号“×”,是英国数学家奥特雷德在1631年最早使 用的。
可以把“×”看作由“+”斜过来写的。
9 写出乘法算式,再读出来。
2个4相加
10个3相加
2×4或4×2 2乘4或4乘2
10×3或3×10 10乘3或3乘10
2和6相乘 2×6或6×2 2乘6或6乘2
10 下面哪些算式可以直接写成乘法算式?请写出来。
3+3+3+2 ___________ 5+5+5+5+5 ____5_×__5____

(精品)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九

(精品)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九

9.写出乘法算式,再读出来。[教材P50 练习九 第9题]
2个4相加
10个3相加 2和6相乘
4×2=8
3×10=30
2×6=12
4乘2等于8
3乘10等于30 2乘6等于十二
10.下面哪些算式可以直接改写成乘法算式?请写出来。
[教材P50 练习九 第10题]
3+3+3+2___________ 2+2+2+2_2_×_4_或__4_×__2__ 5+5+5+5+55_×__5_或__5_×__5_8_+8+2+5___________
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7. [教材P50 练习九 第7题]
每盘有( 3 )个,有( 3 )盘,一共有( 9 )个。 3× 3 = 9
8.每组画5个 ,画3组。[教材P50 练习九 第8题]
加法算式:_5_+__5_+___5_=__15 乘法算式:_5_×__3_=___1_5或__3__×__5_=__15
3+2+1+3___________ 4+4+4-3___________
11. [教材P51 练习九 第11题] 5+27+65=97 86-(20+46)=20
96-60-28=8
63+7-50=20 40+(25-9)=56
96-(60-28)=64
12.连一连。[教材P51 练习九 第12题]
义务教育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4 表内乘法(一)
练习九
1. [教材P49 练习九 第1题]
( 4 )个( 5 ) 加法算式:_5_+_5_+_5_+_5_=__2_0_ 乘法算式:4_×__5_=__2_0__或__5_×__4_=__2_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练习九
一、个个击破,你能行!
1、学一学:正确认识比喻句
根据两种事物之间相似的特点,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格,叫比喻。

比喻就是平时说的打比方,比喻句的形式多,容易与其他几种句式混淆,那么,我们怎样区别它们呢?
第一,缩句法。

比喻句一般有“本体”、“喻体”和“喻词”。

简单的比喻句比较好找,如“老师像辛勤的园丁”。

本体是老师,喻体是园丁,喻词是像。

但句子长了就比较难找,所以先要将长句缩成短句,这样就容易了,如“接着,从船底喷出强大的气流,气垫船就离开了水面,像离弦的箭一样向前飞驰。

”可缩成“气垫船像箭一样飞驰”,它的本体、喻体、喻词的特征就很明显了。

第二,换词法。

用“是”作喻词的比喻句,与含“是”的句子容易混淆,我们可以用换喻词的方法加以区别。

如果句意变化了,就不是比喻句。

如“老师是园丁”这句话,把“是”换成“像”,即“老师像园丁”,句意没变,是比喻句;“他是战士。

”换成“他像战士。

”句意变了,就不是比喻句。

第三,去词法。

比喻句中的喻词“好像”是不能去掉的,而不是比喻句中的“好像”是可以去掉的。

如“猫的眼睛好像蓝宝石。

”去掉“好像”就不通,是比喻句。

“我们好像见过面。

”去掉“好像”句子仍然能读通,所以不是比喻句。

第四,加词法。

有些比喻句不用喻词,我们可以通过加上喻词来
辨析它。

比喻就明显了。

如“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加上“好像”后就变成“弯弯的月儿好像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尖。


2、练一练:读短文并完成练习。

赏云
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和同学一边走,一边欣赏天空中那些变幻无穷的云朵,大家议论着这些云朵都像什么。

夏菁指着一朵云,说:“你们看,那朵云真像一只鹅呀。

”我说:“不,我觉得有点儿像鸭子。

你们看,那是它扁扁的嘴,那个小洞洞是它的眼睛。

”经过我的讲解,她们都觉得我的说法挺有道理的。

不一会儿,我们又看见了像小狗的云、像飞鸟的云……总之,天上的云彩,千奇百怪,五花八门,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形状。

除了像动物的云以外,我们还看到了像皱纹的皱纹云,像楼梯的楼梯云……天上的云朵数不胜数,大自然真是神奇啊!
夕阳慢慢地下山了,那神奇的云彩也渐渐地消失在暮色中。

我心里想,神奇而美丽的云彩呀,我真希望能天天看到你!
(1)照样子写出含有数字的词语。

例:千.奇百.怪五.花八.门
(2)把下列比喻句补充完整。

①花叶上的水滴,好像。

②黄澄澄的柿子,像。

(3)文中的云朵像、、
、、、。

二、基础练习,你真棒!
1、拼一拼,写一写,我的字最漂亮。

du cáng xī shuǐ jǐe dîng zhùsù shìjiâ
( ) ( ) ()()()hūhuàn wēi xiào dù juān qīng cuì níníng ( ) ( ) ( ) ( ) ( ) 2、我会给多音字组词。

shǔ( ) dǒu( ) chãng( )
数斗盛
shù( ) dîu( ) shâng( )
3、我会填上合适的词语。

(1)补充适当的词语:
辛勤的()认真地()可爱的()慢慢地()动人的()火红的()风光秀丽的()
一张()一面()一件()一把()(2)完成成语:
()()协力众志()()战()()胜
人外()()博采()()()()益善
()()倒置()()不倦()()大做
目不()()风()日()从()()降
4、照样子写一写。

例:雪白的羽毛美丽的公鸡
的的
例:眼睛小小的尾巴弯弯的
的的
开心时刻:
一个爸爸带五岁的儿子去欣赏古典音乐会。

女高音歌手和乐队在指挥的调度下充满激情地演绎着乐章,儿子却看得有些发蒙,不解地问:“爸爸,为什么那个老头一直用棍子吓唬那个阿姨呢?”
爸爸微笑道:“不是吓唬,老头是乐队的指挥。


儿子:“要是没有吓唬,那个阿姨为什么叫得这么大声呢?”5、我会排列下列句子的顺序。

()达•芬奇用心画鸡蛋,最后成了著名的画家。

()达•芬奇小时候很喜欢画画。

()达•芬奇画得很不耐烦了。

()开始学画的时候,老师让他画了很多鸡蛋。

()老师说画鸡蛋可以训练眼力和绘画技巧。

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六月是鸟岛最热闹的时候,各种各样的鸟儿聚在一起,小岛成了鸟的世界。

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鸟窝一个挨着一个。

窝里窝外,到处是玉白色的、青绿色的鸟蛋。

(1)这段话中找出描写鸟蛋颜色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密密麻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中第一句主要写_____多,第二句主要写________多,第三句主要写________多。

7、妙笔生花。

生活中有许多时候需要我们伸出双手,献上爱心。

想一想,你身边有需要帮助的人吗?把你的计划写出来吧。

三、全面发展,你最牛!
1、知识对对碰:
苍蝇与蜜
蜂房里有蜜漏流出来,许多苍蝇便飞去饱餐起来。

蜂蜜太甜美了,他们舍不得走。

然而,就在这时他们的脚被蜜粘住,再也飞不起来了。

他们后悔不已,嗡嗡乱叫:“我们真不幸,因贪图一时的享受而丧了命。


对于许多人来说,贪婪是许多灾祸的根源。

2、脑筋转转转:
(1)将要来却永远来不了的是什么?(答案:明天。


(2)蚊子咬在什么地方你不会觉得痒?(答案:别人身上。


3、开心辞典:歇后语123
(1)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都有(形容心情极其复杂,难以名状。

)(2)刚点燃了枯柴——火气正旺(指人正在气头上。


(3)耗干了油的灯火——奄奄一息(本指只剩下微弱的一口气,转指气息微弱和垂死之状,引申为事物即将消亡或毁灭。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