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闭式引流技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胸腔闭式引流.-PPT课件

胸腔闭式引流.-PPT课件

水封瓶的橡胶瓶塞上有2个孔,分别插入长、短玻璃管,内装无菌生理盐水约500ml;长管应在水面下3-4cm,且保持直立,短管远离液面,使瓶内空气与大气相通
一次性胸腔闭式引流瓶
局部浸润麻醉壁层胸膜后,进针少许,再行胸膜腔穿刺抽吸确诊。 沿肋间做2—3CM的切口,依次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
A.讲解胸腔引流管的目的及重要性 B.指导病人及家属在活动或搬动病人时注意保护引流管,勿脱出、打折 C.病人下床活动时,引流瓶应低于胸部水平,避免引流瓶过高,瓶内引流液倒流引起逆行感染
用2把弯止血钳交替钝性分离胸壁肌层达肋骨上缘,于肋间穿破壁层胸膜进入胸膜腔,此时可有突破感,同时切口有液体或气体溢出。
切口间断缝合1—2针,并结扎固定引流管; 引流管接于水封瓶,各接口处必须严密,以防漏气;
保持引流系统的密闭 为避免空气进入胸膜腔,引流瓶所有的接头应连接紧密 长玻璃管置于水面下3-4cm,并保持直立位 引流管周围用油纱包盖严密 引流外管脱开,应立即夹闭引流管,更换水封瓶或引流装置,然后松开止血钳,鼓励病人咳嗽和深呼吸,排出胸膜腔内的空气和液体 引流管脱落,应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处理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并协助医师作进一步处理
胸腔闭式引流是胸外科应用较广的技术,是治疗脓胸、外伤性血胸、气胸、自发性气胸的有效方法。以重力引流为原理,是开胸术后重建、维持胸腔负压、引流胸腔内积气、积液,促进肺扩张的重要措施。
胸膜腔的概念:胸膜是附着于胸壁内面和覆盖于肺表面的浆膜。脏胸膜包裹肺并深入叶间隙,壁胸膜则遮盖胸壁、膈和纵隔,在肺门于脏胸膜相连接,二者相互移行形成左右两个互不相通的胸膜腔。
引流管的拔除及注意事项 置管引流48~72小时后,如查体及胸片证实肺膨胀良好,24小时内引流量<50ml,脓液<10ml,无气体排出,病人无呼吸困难或气促,可拔管 方法:拔管时病人应取半卧位或坐在床边,鼓励病人咳嗽,挤压引流管后夹闭,嘱病人深吸一口气后屏住,病人屏气时拔管,拔管后立即用凡士林纱布和敷料覆盖伤口 拔管后,要观察病人有无呼吸困难、气胸和皮下气肿。检查切口敷料情况,是否继续渗液,如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处理,拔管后第二天应更换敷料

《胸腔闭式引流术》PPT课件

《胸腔闭式引流术》PPT课件
3. 注意观察引流出来的液体的性质、量、颜色,做好记录
七、拔管指征
1. 胸膜腔引流48~72h后,24h引流液较前明显减少(具体量目前尚无统 一标准,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X线胸片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病人 无呼吸困难即可拔管,拔管后注意病人有无胸闷、呼吸困难、切口漏 气、渗液、出血、皮下气肿。
2. 拔管时病人应取半卧位或坐在床边,鼓励病人咳嗽,挤压引流管后夹 闭,嘱病人深吸一口气后屏住。病人屏气时拔管,拔管后立即用预留 缝线打结或凡士林纱布覆盖伤口。拔管后,要观察病人有无呼吸困难 、气胸和皮下气肿。检查流口覆盖情况,是否继续渗液,拔管后第二 天应更换敷料。
四、置管步骤
5. 切口间断缝合1-2针,并结扎固定引流管 6. 引流管结于水封瓶,各接口处必须严密,以防漏气。
水封瓶装置属于被动 引流装置,从单瓶(水封 瓶,易倒吸)发展到双瓶 (容量瓶+水封瓶,防倒 吸),再到三瓶(容量瓶 +水封瓶+调压瓶)
五、引流装置
1、水封瓶位置不可高于胸部, 在病人胸部水平下60-100cm处 ,勿使水封瓶倒置,以免液体逆 流入胸腔。下床活动时,水封瓶 位置应低于膝关节。
2、搬动病人时,先用两把止血 钳双重夹住胸腔引流管,再把引 流瓶放床上,可放在病人双下肢 之间。搬运后,先把引流瓶放于 低于胸腔的位置,再松钳。
五、引流装置
六、注意事项
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节律变化,注意病人 血压脉搏的变化,做好记录
2. 观察引流是否通畅,玻璃管内液面是否上下波动,水封瓶液面有无气体 逸出,引流管有无扭转、压迫
《胸腔闭式引流术》PPT课件
本课件仅供大家学习学习 学习完自觉删除 谢谢
一、引流目的
1.引流胸膜腔内渗液、血液及气体 2.重建胸膜腔内负压,维持纵隔的正常位置 3.促进肺的膨胀

《胸腔闭式引流术》PPT课件

《胸腔闭式引流术》PPT课件

精选ppt
14
【异常情况分析】
2、引流不畅
正常胸腔负压随呼吸变动,引流管通畅 时,水封瓶玻璃柱内的液面平亦随呼吸而上 下移动,范围为3~10 cm当出现液平面停止 不动或波动范围<3 cm时,多半原因就是引 流不畅。一般可通过挤压引流管或用无菌盐 水冲管而得到解决。否则应及时报告医生, 以明确原因,及时处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 水柱移动<3cm有时并非引流问题,而是肺不 张、膈肌活动受限或胸廓病痛活动减小所致。
止不动。提示胸腔内正压,有气胸。 水柱波
动过大,超过6~10cmH2O.提示肺不张或残 腔大。 深呼吸或咳嗽时水封瓶内出现气泡。
提示有气胸或残腔内积气多。
精选ppt
13
【异常情况分析】
2、引流不畅 原因众多,如血块堵塞、胸膜粘连堵塞、
膨胀的肺脏及升高的膈肌堵塞,引流管过软, 被肋间肌夹压闭塞致流通不畅;引流管滑脱, 使引流管内口滑入胸壁组织内堵塞;胸腔内 段的引流管过长,以至打折扭曲等等。
5、开胸术后引流。
精选ppt
3
【禁忌证】
结核性脓胸。
精选ppt
4
【方法】
1、患者取斜坡卧位。手术部位应依体征、X线胸片 或超声检查确定,并在胸壁作标记,常规皮肤消毒, 术者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巾,局麻。
2、首先用注射器作胸膜腔穿刺,以确定最低引流 位置。作皮肤切口,用直钳分开各肌层(必要时切 开),最后分开肋间肌进入胸膜腔(壁层胸膜应注入 足量局部麻醉剂),置入较大橡胶管。引流管伸入胸 腔之长度一般不超过4~5cm,以缝线固定引流管于 胸壁皮肤上,末端连接无菌水封瓶。
精选ppt
5
【护理】
1、体位:半卧位 2、置管部位:
排出气体---患侧锁骨中线外侧第2肋间。 引流液体---患侧7,8肋骨,腋中线或腋后线。 引流脓液---脓腔最低点。 上肺叶切除---2根,上---排气,下---排液。

胸腔闭式引流术ppt课件

胸腔闭式引流术ppt课件

3
第1章 准备面试
同学们和爸爸、妈妈出游时可能会去划船赏景,那划船又应该注意什么呢?
三、课堂小结
按照规定回答
4、 为什么瓜果拿来不能直接放在口中吃呢?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植入
局部浸润麻醉壁层胸膜后,进针少许,再行胸膜腔穿刺抽吸确诊。 沿肋间做2—3CM的切口,依次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植入 用2把弯止血钳交替钝性分离胸壁肌层达肋骨上缘,于肋间穿破壁层胸膜进入胸膜腔,此时可有
引流管的位置安放
引流气体一般选在锁骨中线第2肋间或 腋中线第3肋间插管
引流液体选在腋中线和腋后线之间的 第6—8肋间插管
体育活动要量力而行,安全第一,适时适度进行。
(1)家庭要做好分工,明确地震时每个人的职责和任务,并约定震后到什么地方集合,以及万一失散后怎样联系。
音量不能够设定的太大,也不能设定的太小,然后配一些光盘,在专门的一个地方保管。当客户要试音响的时候,你可以去问客户需
突破感,同时切口有液体或气体溢出。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植入
立即将引流管顺止血钳进入胸膜腔; 侧孔位于胸腔2~3CM.
切口间断缝合1—2针,并结扎固定引流管; 引流管结于水封瓶,各接口处必须严密,以防漏气;
套管针穿刺置管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严格灭菌 妥善固定,管道密封 保持引流通畅 注意观察 发生意外,及时处理 拔管
引流管的长度与固定
引流管的长度以能将引流管固定在床缘,且能使它垂直降到引流瓶为宜。过长时易扭曲,还会增 大死腔,影响通气。过短时病人翻身或坐起时易牵拉到引流管。固定引流管时,可将引流管两端 的床单拉紧形成一凹槽,再用别针固定。
拔管
24小时引流液小于50ml,脓液小于10ml,无气体溢出.

胸腔闭式引流术(覃机勇)课件

胸腔闭式引流术(覃机勇)课件

出血
总结词
出血是胸腔闭式引流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能导致失血过多和休克。
详细描述
出血可能是由于手术操作损伤胸壁血管或胸腔内器官所致。患者可能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失血症状。一旦 发生出血,应立即采取措施止血,补充血容量,必要时进行输血治疗。
感染
总结词
感染是胸腔闭式引流术的另一种常见并发症,可能导致发热、胸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脓胸。
06
胸腔闭式引流术的研 究进展与展望
研究进展
01
胸腔闭式引流术的起源与历史
胸腔闭式引流术最初起源于19世纪,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治疗胸
腔积液、气胸等疾病的常用方法。
02 03
技术进步与改进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新型材料的出现、引流管的改进以及手术方式的创新,都为该技术的 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注意事项
术后护理
密切观察引流情况,保 持引流管通畅,定期更
换引流瓶。
疼痛管理
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 给予适当的止痛治疗。
预防感染
保持切口清洁干燥,定 期更换敷料,预防感染
发生。
康复指导
指导患者进行呼吸锻炼 和康复训练,促进肺功
能恢复。
03
胸腔闭式引流术的临 床应用
在肺部疾病中的应用
气胸
胸腔闭式引流术用于治疗自发性气胸、外伤性气胸和血气胸,帮助排出胸腔内的 气体,促进肺复张。
目的
缓解呼吸困难、改善呼吸功能、 控制感染、促进肺扩张等。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气胸、血胸、脓胸、胸腔积液等胸部 疾病。
禁忌症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严重出血性疾病 等。
历史与发展

胸腔闭式流ppt医学课件

胸腔闭式流ppt医学课件

(2)胸腔引流管过短, 患者改变体位时牵拉。
(3)胸腔引流管缝合 固定欠妥,如胸引管的 结扎固定线结与皮肤缝 线线结之间距离过长。
发生原因
(4)让患者活动或搬动 患者时暴力牵拉引流管。
第 9 / 23 页
胸引管放置不当的类型 (四)引流管脱出
2.类型与表现
(1)引流管完全脱出:此时可能引致气胸及胸 壁引流管口处溢液。
胸腔闭式引流
一、胸腔引流的目的
1. 平衡胸腔的负压。 2. 排出胸腔内创面的出血、渗液及气体。 3. 若发生并发症,引流其所导致的胸腔
积气或积液(脓)。
第 2 / 23 页
二、胸腔闭式引流的要求
胸腔闭式引流的基本要求是:密闭、通畅及无菌。
保持胸腔闭式引流管的通畅非常重要。 引流管不通畅有时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
第 7 / 23 页
胸引管放置不当的类型 (三)引流管(周)漏液
3.处理
(1)保持胸腔引流管畅通。 (2)凡士林纱布环绕加压包扎。 (3)若其发生原因系胸壁切口过大缝合不严密,
则须及时再予妥善缝合。
第 8 / 23 页
胸引管放置不当的类型 (四)引流管脱出
这是胸腔闭式引流手术后常见并发症。
(1)胸腔引流管置入 胸腔过短。
(1)在血性引流液逐渐变淡的前提下,术 后12小时即可将引流管夹闭。
第 21 / 23 页
四、胸腔闭式引流的监护
(2)夹闭引流管后,以胸腔积液平面不高于第二前 肋间为最高限度。若浊音界高于第二前肋间,则应开放 胸腔引流管放液。以保证位于第二肋骨前支水平的主支 气管残端不被胸液浸泡。必要时还可施行超声检查、床 边坐位胸片来确定胸腔积液上界。这一监护要点非常重 要,但又易被忽视。

《胸腔闭式引流术》PPT课件

《胸腔闭式引流术》PPT课件

旋叩诊为实音及呼吸音 明显减低处,一般常选 腋后线与肩胛下角线之 间第7~9肋间,也可在 腋中线第5~6肋间穿刺。
现多作B型超声检查确定 穿刺点及进针深度,并 应注意参照X线检查结果 及查体情况。
包裹性积液及少量积液 者,则必须于X线检查及 B型超声检查标记定位后 穿刺或超声引导下穿刺。
引流管脱落应及时用手指捏压伤口,消毒 后以无菌敷料封闭,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绝不可擅自将脱出的引流管再插入胸膜腔 内,以免造成污染或损伤。
引流管的长度与固定
引流管的长度以能将引流管固定在床缘,且 能使它垂直降到引流瓶为宜。过长时易扭曲, 还会增大死腔,影响通气。过短时病人翻身 或坐起时易牵拉到引流管。固定引流管时, 可将引流管两端的床单拉紧形成一凹槽,再 用别针固定。
在张力性气胸紧急处理时,如现场无相应设备,可用 50~ 100ml消毒注射器直接连接穿刺针后的胶管抽气。
张力性气胸病情紧急而无其他抽气设备时,为了挽救患者生 命,可用粗针头迅速刺入胸膜腔以达到暂时减压的目的。 亦可用粗注射针头,在其尾部扎上橡皮指套,指套末端剪 一弧形裂缝,使成简单的单向活瓣。穿刺针留置于胸腔内 (针尖入胸腔l~2cm),用胶布固定于胸壁皮肤,然后迅 速转送至有条件的医院。
妥善固定,管道密封
胸腔闭式引流主要是靠重力 引流,水封瓶应置于病人胸 部水平下60~100cm,并应 放在特殊的架子上,防止被 踢倒或抬高。
各衔接处均要求密封
引流管固定
搬运病人前,先用两把止血 钳双重夹住引流管,将引流 瓶放在病床上以利搬运。搬 运后,先把引流瓶放于低于 胸腔的位置,再松止血钳。
拔管
24小时引流液小于50ml,脓液小于 10ml,无气体溢出.
病人无呼吸困难,听诊呼吸音恢复,X线 检查肺膨胀良好.

胸腔闭式引流术完整ppt课件

胸腔闭式引流术完整ppt课件
位置,促使术侧肺迅速膨胀
的正常
发现胸膜腔内活动性出血,支气管残端瘘 等.
精选课件
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征] 外伤性血气胸,影响呼吸、循环功能者。 气胸压迫呼吸者(一般单侧气胸肺压缩在50 %以上时)。 切开胸膜腔者。
[禁忌证] 结核性脓胸则禁忌。
精选课件
引流的原理
当胸膜腔内因积 液或积气形成高 压时,胸膜腔内 的液体或气体可 排至引流瓶内.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引流管的位置安放
引流气体一般选 在锁骨中线第2肋 间或腋中线第3肋 间插管
引流液体选在腋 中线和腋后线之 间的第6—8肋间 插管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植入
局部浸润麻醉壁层胸膜后,进针少许, 再行胸膜腔穿刺抽吸确诊。 沿肋间做2—3CM的切口,依次切开皮 肤及皮下组织
[禁忌症] 病情危重,有严重出血倾向,大咯血,穿刺 部位有炎症病灶,精对选课麻件 醉药过敏。
胸腔积液穿刺术
[术前准备] 术前患者应进行胸
部x线和超声波检查, 确定胸腔内有无积 液或积气,了解液 体或气体所在部位 及量的多少,并标 上穿刺记号。 器械与药物准备:
精选课件
体位
患者多取坐位。面向椅背,两手交叉抱臂,置于椅背, 头枕臂上,使肋间隙增宽; 不能坐起者,可采取半卧位,举起患侧上臂。
精选课件
拔管
24小时引流液小于50ml,脓液小于10ml, 无气体溢出.
病人无呼吸困难,听诊呼吸音恢复,X线 检查肺膨胀良好.
精选课件
拔管方法
拔管时病人应取半卧位或坐在床边,鼓励病人咳嗽, 挤压引流管后夹闭,嘱病人深吸一口气后屏住。病 人屏气时拔管,拔管后立即用凡士林纱布覆盖伤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