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别法、图表

合集下载

QC七大手法及其他常用图表介绍

QC七大手法及其他常用图表介绍

出口星状轮 导入异常
停机电眼感应
停方式机不佳电眼感 电眼应无法方侦测式不佳
夹瓶器夹夹头材瓶器夹头材
质选用不当 质选用不当
夹瓶器夹头软防
蚀性不佳
定位方式无 标准
星状轮定位 位置不佳
制瓶班不良 品流入
瓶子成型 不良
管制 不当
固定力不足
未锁紧
设计不良
护栏固定夹 松脱
星状轮卡死 无运转
设计不佳
黄油嘴位置 不当
步骤三:决定中小要因。
制造
人员 金额
生产条件不好
没有生产 计划配合
订单掌握不 正确
利润低
为 何
没有式样
没有交货意识 运输成本高

单方面决定

库存安全 量低
方法不明确 交货期短
没有交货 计划
交 货
存放位置
不足
数量少
物品
交货
步骤四:决定影响问题点的主要原因。
制造
人员 金额

生产条件不 好
没有生 产计划
脑力激荡法原则
(一)严禁批评他人构想和意见 (二)意见越多越好 (三)欢迎自由奔放的构想 (四)顺着他人的创意或意见发
展自己的创意(搭便车)
为 什 么 延 迟 交 货
步骤一:决定问题的质量特性。
环 境 作业方法 材 料
特 性
机械
作业人员
步骤二:决定大要因。
环 境 作业方法 材 料
特 性
机 械 作业人员
决定大要因
用四M一E来分类。 Man(作业人员)、Machine(机器)、 Material(材料)、Method(作业方式)等 四类,在再加上Environment(环境)。

层别法、图表(1)

层别法、图表(1)

特征 作 图 简 单 ,对 于 资 料 的 表 示 准 确 且 清 晰 ,最 常 被 使 用 . 可将资料数据对时间的变化趋势 以生动的方式表现. 适 用 于 既 定 的 状 况 (或 时 间 )下 ,全 体 特 性 项 目 的 比 例 分 配 ,广 泛 地 被采用于人口、面积、产量、不 良状况等资料的分类项目. 容易比较分类项目资料间的关 系 .尤 其 对 于 表 示 因 时 间 而 变 化 的 组 成 比 例 与 层 次 因 素 差 异 ,最 为适合. 适用于标示资料特性与平均值或 目 标 值 的 关 系 ,变 可 用 于 分 析 因 时间而产生变化的组成组成比 例.
6
层别法的定义



层别之对象及项目别 层别法之用途 层别法之应用 实际演练
7
(一)层别法的定义
依原料别、机器别、人员别、工作方法别、时间 别等分别收集数据,并进一步加以整理,以找出其间 差异的方法,称为层别法或分层法。
8
(二)层别法之对象及项目别
Ô ó ¶ Ï
1.Ê » ªä 2.¬Ò Ô ôµ ª 3.¸ ¾ Ë Í 4.² à £ µ Î £ ¾ Å ¨¤ º ¦ 5.º Ð ª£ É ª ö µ 𠨯 · ð ¦ ª£ 6.¬Ò «¨¡ ¬ ôµ ¼ «¢ ô µ õ þ Ò Ì » 7.Ô ² Á ª Ä Ï 8.² Á â ¾ 9.² » ° ² 10.º ½ Æ ¹ «³ ø ò 11.µ Ç × ø 12.Æ Ë ä û
· 查检用查检表:
把非做不可、非查检不可的工作或项目按点检顺序列 出,逐一点检,记录的图或表。
· 记录用(改善用)查检表:
地区 机台 项目
· 查检用查检表:
点检«顺序 点检项目

质量管理常用七大手法

质量管理常用七大手法

图18 质量原因分层排列图
四、因果图
1、因果要析图概念: 因果分析图又叫石川图、特色要因图、树枝图、鱼刺图等。 因果分析图是以结果为特性,以原因为因素,在它们之间用箭头 联系起来,表示因果关系的图形。因果分析图能简明、准确表示 事物的因果关系,进而识别和发现问题的原因和改进方向。 2、因果分析图法说明: 因果分析图法,是从产生问题的结果出发,首先找出影响质 量问题的原因,然后再找影响大原因质量的中原因,并进一步 找影响中原因质量的小原因,……,以此类推,步步深入,一 直找到能直接采取措施为止。这种处理问题的方法是一种系统 分析方法。 3、因果分析图应用范围: ⑴ 分析因果关系; ⑵ 表达因果关系; ⑶ 通过识别症状、分析原因、寻找措施、促进问题的解决;
⑵明确影响质量的大原因,画出大原因的分支线(大骨)。
◆ 大原因的确认,通常按5M1E(人员、设备、材料、方法、测量 和环境)来分类,也可视具体情况来定。
◆ 大原因分支线与主干线之间夹角以60°~75°为好。
⑶分析、寻找影响质量的中原因、小原因,……,画出分叉线。 u 原因之间的关系必须是因与果的关系。
质型 不过滤
责任心不强 技术水平低
不执行工艺
漆 包 表 面 疙
线硬 不宜
刮线 炉口
一次除漆多 炉口温度高 不及时更 换毛毡硬
质尘 温度低

设备
工艺
环境
注意:图中用方框框起来的原因为“要因”
⑵工序分类型
工序分类型的作法是,首先按工艺流程把各工序作为影响产品质
量的平行的主次原因找出来,然后把各工序中影响工序质量的原因查
4、分层步骤: ⑴ 收集数据或意见。
⑵ 将收集到的数据或意见根据目的不同先择分层标志。

QC七大手法简介及其应用

QC七大手法简介及其应用
qc七大手法简介及其应 用
目录
Contents
• 概述 • 七大手法详解 • 应用场景与实例 • 实施步骤与注意事项 • 结论
01 概述
定义
定义
QC七大手法是一套用于质量改进和 问题解决的工具和方法集合,主要包 括特性要因图、柏拉图、查检表、层 别法、散布图、管制图和直方图。
解释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 管理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通过数 据分析和可视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和产品质量。
4. 制定解决方案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包括 改进措施和预防措施。
5. 实施解决方案
将制定的解决方案付诸实践,并进行跟踪和 监控。
6. 评估效果
对解决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包括经济 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方面。
7. 总结经验教训
对整个实施过程进行总结,总结经验教训, 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散布图
总结词
用于展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图表。
详细描述
散布图是一种展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图表,通过将两个变量的数据点绘制在 同一张图上,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散布图可以用来发现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因果关系或独立关系,从而为解决问题提供线索和方向。
检查表
总结词
详细描述
用于收集数据、记录信息或进行核实的表格。
层别法应用实例
总结词
层别法是一种用于分类整理数据的图表工具,通过层 别法可以系统地将数据按照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整理 。
详细描述
在收集客户反馈数据时,可以使用层别法来分类整理数 据。首先,确定客户反馈的主题和分类标准。接着,将 客户反馈的数据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整理。然 后使用层别法将分类后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通过层 别法可以系统地将客户反馈数据按照不同的特征进行分 类整理,并找出不同类别之间的差异和共性。针对不同 类别之间的差异和共性进行分析和改进,可以提高客户 满意度和忠诚度。

质量管理QC品管七大手法

质量管理QC品管七大手法

品管七大手法七大手法:检查表、层别法、柏拉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控制图一、检查表检查表就是将需要检查的内容或项目一一列出,然后定期或不定期的逐项检查,并将问题点记录下来的方法,有时叫做查检表或点检表。

例如:点检表、诊断表、工作改善检查表、满意度调查表、考核表、审核表、5S 活动检查表、工程异常分析表等.1、组成要素①确定检查的项目;②确定检查的频度;③确定检查的人员。

2、实施步骤①确定检查对象;②制定检查表;③依检查表项目进行检查并记录;④对检查出的问题要求责任单位及时改善;⑤检查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改善效果进行确认;⑥定期总结,持续改进。

二、层别法层别法就是将大量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观点、意见或想法按组分类,将收集到的大量的数据或资料按相互关系进行分组,加以层别。

层别法一般和柏拉图、直方图等其它七大手法结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例如:抽样统计表、不良类别统计表、排行榜等。

实施步骤:①确定研究的主题;②制作表格并收集数据;③将收集的数据进行层别;④比较分析,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其内在的原因,确定改善项目。

三、柏拉图柏拉图的使用要以层别法为前提,将层别法已确定的项目从大到小进行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

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出关键的问题,抓住重要的少数及有用的多数,适用于记数值统计,有人称为ABC图,又因为柏拉图的排序识从大到小,故又称为排列图。

1、分类1)分析现象用柏拉图:与不良结果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

A品质:不合格、故障、顾客抱怨、退货、维修等;B成本:损失总数、费用等;C交货期:存货短缺、付款违约、交货期拖延等;D安全:发生事故、出现差错等.2)分析原因用柏拉图:与过程因素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

A操作者:班次、组别、年龄、经验、熟练情况等;B机器:设备、工具、模具、仪器等;C原材料:制造商、工厂、批次、种类等;D作业方法:作业环境、工序先后、作业安排等。

2、柏拉图的作用①降低不良的依据;②决定改善目标,找出问题点;③可以确认改善的效果.3、实施步骤①收集数据,用层别法分类,计算各层别项目占整体项目的百分数;②把分好类的数据进行汇总,由多到少进行排列,并计算累计百分数;③绘制横轴和纵轴刻度;④绘制柱状图;⑤绘制累积曲线;⑥记录必要事项⑦分析柏拉图要点:A柏拉图有两个纵坐标,左侧纵坐标一般表示数量或金额,右侧纵坐标一般表示数量或金额的累积百分数;B柏拉图的横坐标一般表示检查项目,按影响程度大小,从左到右依次排列;C绘制柏拉图时,按各项目数量或金额出现的频数,对应左侧纵坐标画出直方形,将各项目出现的累计频率,对应右侧纵坐标描出点子,并将这些点子按顺序连接成线.4、应用要点及注意事项①柏拉图要留存,把改善前与改善后的柏拉图排在一起,可以评估出改善效果;②分析柏拉图只要抓住前面的2~3项就可以了;③柏拉图的分类项目不要定得太少,5~9项较合适,如果分类项目太多,超过9项,可划入其它,如果分类项目太少,少于4项,做柏拉图无实际意义;④作成的柏拉图如果发现各项目分配比例差不多时,柏拉图就失去意义,与柏拉图法则不符,应从其它角度收集数据再作分析;⑤柏拉图是管理改善的手段而非目的,如果数据项别已经清楚者,则无需浪费时间制作柏拉图;⑥其它项目如果大于前面几项,则必须加以分析层别,检讨其中是否有原因;⑦柏拉图分析主要目的是从获得情报显示问题重点而采取对策,但如果第一位的项目依靠现有条件很难解决时,或者即使解决但花费很大,得不偿失,那么可以避开第一位项目,而从第二位项目着手.四、因果图所谓因果图,又称特性要因图,主要用于分析品质特性与影响品质特性的可能原因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把握现状、分析原因、寻找措施来促进问题的解决,是一种用于分析品质特性(结果)与可能影响特性的因素(原因)的一种工具。

QC七大手法

QC七大手法

品管知识培训-----数据的处理如果报表所呈现的结果,是一大堆的文字叙述或繁杂的数字,随着时间的推移,势将很难掌握问题的整体概念。

图表的运用,可以将繁杂的数字作情报转化,以最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来,易看易懂,一目了然。

QC七大手法:统计方法数据与图表、检查表、层别法、柏拉图法、特性要因图法、散布图、直方图、控制图QC七大手法之使用情形,可归纳如下:1. 根据事实、数据发言——图表(Graph)、查检表(Check List)、散布图(Scatter Diagram)。

2. 整理原因与结果之关系,以探讨潜伏性之问题——特性要因图(Characteristic Diagram)。

3. 凡事物不能完全单用平均数来考虑,应了解事物均有变异存在,须从平均数与变异性来考虑——直方图、管制图。

4. 所有数据不可仅止于平均,须根据数据之来龙去脉,考虑适当分层——层别法(Stratification)。

5. 并非对所有原因采取处置,而是先从影响较大的2~3项采取措施,即所谓管理重点——柏拉图(Pareto Diagram)。

QC七大手法之运用一、数据与图表1、图表的种类1 依使用目的分(1)解析用图表:将过去的数据或现状,作成图表加以解析,从中发现问题点来加以改善。

适于工厂作业分析或研究之用。

如推移图、柏拉图、管制图、工程分析图……。

(2)管理用图表:加上目标或所定管理之处置界限,在进行管理时的使用。

如年度计划表。

(3)计划用图表:于拟定计划时使用,如甘特图(Gantt Chart)或称进度图。

(4)统计用图表:如柱形图(棒形图)、折线图。

(5)计算用图表:反覆做同一计算时,最好能将此计算做成图表,如此可节省计算时间,并减少错误。

如二项机率纸。

(6)说明用图表:描述事物之组织与流程等。

其优点为易理解,适合表示复杂的相互关系。

如组织图、制程流程图。

2、图表制作的原则1 制作前考虑事项(1)先确定目的何在?(2)要掌握的资料为何?(3)有哪些可用的情报数据?(4)制作图表及阅读的对象是谁?(5)以后用起来是否方便?是否经久可用?(6)实用性及时间性如何?使用起来方便?(7)符合正确、简洁、清楚的原则?2 制作应遵守的原则(1)目的要明确。

QC七大手法资料

QC七大手法资料

QC七大手法第一章概述一、起源新旧七种工具都是由日本人总结出来的。

日本人在提出旧七种工具推行并获得成功之后,1979年又提出新七种工具。

之所以称之为“七种工具”,是因为日本古代武士在出阵作战时,经常携带有七种武器,所谓七种工具就是沿用了七种武器。

有用的质量统计管理工具当然不止七种。

除了新旧七种工具以外,常用的工具还有实验设计、分布图、推移图等。

本次课程,主要讲的是QC七大手法,而SPC(管制图)是QC七大手法的核心部分,是本次培训的重点内容。

二、旧七种工具QC旧七大手法指的是:检查表、层别法、柏拉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管制图。

旧七种工具是我们本次课程的内容,也是我们将要大力推行的管理方法。

从某种意义上讲,推行QC七大手法的情况,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公司管理的先进程度。

这些手法的应用之成败,将成为公司升级市场的一个重要方面:几乎所有的OEM客户,都会把统计技术应用情况作为审核的重要方面,例如TDI、MOTOROLA 等。

三、新七种工具QC新七大手法指的是:关系图法、KJ法、系统图法、矩阵图法、矩阵数据分析法、PDPC法、网络图法。

相对而言,新七大手法在世界上的推广应用远不如旧七大手法,也从未成为顾客审核的重要方面。

第二章层别法一、定义层别法是所有手法中最基本的概念,亦即将多种多样的资料,因应目的的需要分成不同的类别,使之方便以后的分析。

二、通常的层别方法使用的最多的是空间别:作业员:不同拉、班、组别机器:不同机器别原料、零件:不同供给厂家别作业条件:不同的温度、压力、湿度、作业场所产品:不同的产品别(如同时生产Ni-Cd和Ni-MH电池)时间别:不同批别、不同时间生产的产品其他:如使用不同的工艺方法生产的同种产品别三、应用层别法的应用,主要是一种系统概念,即在于要想把相当复杂的资料进行处理,就得懂得如何把这些资料加以有系统有目的的加以分门别类的归纳及统计。

第三章检查表一、概述检查表是QC七大手法中最简单也是使用得最多的手法。

--- 层别图、直方图

--- 层别图、直方图

直方图 --- 实作 01 解说
(1)定组数: (2)求组距: 全距=Xmax-Xmin = 0.665-0.630 =0.035
n 100 10
组距= 全距 =0.0035 → 0.003
组数
直方图 --- 实作 01 解说
(3) 决定区间之境界值 第一组下组界=最小测定-1/2测定单位
• • • • • •
直方图作法
• • • • • 6. 求出各組的中心值 -- 各組上界加下界除以二 Ex: (20.15 + 20.65)/ 2 =20.40 第一組中心值 7. 計算落在各組內的 次數 8. 作成直方圖 9. 記入必要的事項如產品名、規格、Data數量…...
直方图的应用
(1) 测知制程能力
2.用途:
2-1 解决问题的基础
2-2 经过层别之后,可以使得造成问题之原因更为清楚。
层别法 (Stratification)
3.做法:
3-1 决定层别的对象(影响品质特性的要因)
3-2 决定层别的方式
4.范围:
人员别:男女、教育程度、年龄、班、组、生手熟手
为何要用层别法
以QC历程而言
发现问题 明确问题 原因分析 提出对策与实施
直方图类型
直方图研判
a.常态型(正常) d.离岛型(异常)
b.双峰型(群体混合)
e.凹击型(取样、分组、测定) c.单斜型(限制)
直方图的看法
常态型:
中间最高,离中心愈远则次数愈少,且大致呈左右对称 表示制程稳定
下规格线
上规格线
直方图的看法
锯齿型:
中间,高往左右高低交错降低 呈锯齿型 表示数据的读取有偏好或组的分配不好(组的宽度不是数据的 整数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一)查检表的定义
系统地收集资料和累积资料,确认事实并 对资料进行粗略的整理和简单分析的统计图表。
5
(二)查检表的分类
·记录用(改善用)查检表:
按功能分类

把数据分类成数个项目,以符号、数字记录作为分
检 析问题及改善的图或表。
表 ·查检用查检表:
把非做不可、非查检不可的工作或项目按点检顺序列 出,逐一点检,记录的图或表。
11
(二)层别法之对象及项目别
对象
1.时间 2.作业员 3.顾客 4.部门(单位) 5.机械别(设备 别) 6.作业方法、作 业条件
7.原材料
8.测量 9.查检 10.环境气候 11.地区 12.其他
层别项目别
上下午别、日夜别、小时别、日期别、周别、旬别、月别、年别 人员别、年龄别、经验年数别、男女别、班别、线别、教育程度别 国内外别、对象别、经销商别、零售商别 生产部别、采购部别、行政部别、研发部别、资财部别 机型别、机种别、场所别、性能别、年份别、工具别、新旧别、生产线 别 温度别、压力别、速度别、湿度别、作业时间别、作业方法别、批别、 人机别、方式别、流程别 供应商别、厂牌别、制造批别、材质别、存储时间别、存储场所别、采 购时间别 人员别、仪器别、方法别、环境别、地区别 查检员别、查检场所别、查检方法别、查检站别 气温别、温度别、天气别、照明别、干湿季别、气压别 国内外别、国家别、省市县别、区域别 新旧比较别、良品不良品别、包装别、搬运方法别、标准品或样品别
总使用数(杯) 143652 404838 1103292 4570722 3732996 4865616 3901724
不良率(%) 0.024 0.014 0.014 0.013 0.015 0.013 0.013
26
答案
(%) 0.090
0.080 0.070
0.060
0.050

0.040
改善前数据收集:
日期:5/2~5/13
项目
日期
热交换器堵塞
收集人:黄沐祥
单位:包
5/2 5/3 5/4 5/5 5/6 5/9 5/10 5/11 5/12 5/13 合计 故障率
(%)
0 4 7 4 8 0 8 10 0 3 44 0.10
氯水分离器感应 探针水氯附着
5
0
0
8
0
6
0
0
5
6
30 0.07
24
25
(三)实地演练
项目
过程0 改善前 对策中 对策A 对策F 对策B 对策E-1 对策C
日期 12/8~1/2 1/3~1/15 1/16~1/29 1/30 1/31~2/2 2/3 2/4~2/5 2/6
不良数(杯) 896 1016 1436 86 194 92 127 41
总使用数(杯) 1048884 1213788 1716048 126072 327168 170724 316824 142860
9552 8344 8505 8986 26292 18385 37030 24150 15780 29297 24610 24748 52963 73910 67115 82059 68453
53 46 46 49 115 72 142 64
42
84
30
28
76Βιβλιοθήκη 1149411591
0.56 0.54 0.54 0.55 0.44 0.39 0.38 0.27 0.27 0.29 0.12 0.11 0.14 0.15 0.14 0.14 0.13
故障率(%) 0.31 0.31 0.25 0.26 0.25 0.41 0.26 0.25 0.37 0.32 0.29 —— 8
9
▪ 层别法的定义
层别之对象及项目别 层别法之用途 层别法之应用 实际演练
10
(一)层别法的定义
依原料别、机器别、人员别、工作方法别、时间 别等分别收集数据,并进一步加以整理,以找出其间 差异的方法,称为层别法或分层法。
·记录用(改善用)查检表:
地区
1线
机台
项目
ABC
2线 ABC
温度不足 ||
||||
压力不足
|| ||||
|
转速不足 |||| || |||| ||| || ||
时间不足 |
||
其他
||
|
||
·查检用查检表:
点检·顺序
1 2 3 4 5 6 7
点检项目
刷牙 洗脸 吃早餐 携带必备物品 服装仪容 公事包 大门钥匙
水环式压力下降 无法预知
0
10
0
0
0
8
0
0
6
0
24 0.06
氯水分离器浮筒 作动不良
6
0
5
0
0
0
5
0
0
0
16 0.04
其他
0200400300
9 0.02
合计
11 16 12 12 12 14 13 13 11 9 123 0.29
总运转时间 3502 5115 4852 4606 4820 3374 5065 5119 2955 2844 42252 ——
不良率(%) 0.085 0.084 0.084 0.068 0.059 0.054 0.040 0.029
过程0 对策E-2 对策D 改善后
效果维持
项 目 日期 2/7 2/8~2/18 2/19~3/4 3~4月 5~6月 7~8月 9~10月
不良数(杯) 34 56 158 588 569 636 501
22
(二)推移图的作法
1、确立目的。 2、搜集、整理数据资料。 3、在横轴上取时间,在纵轴上取数据大小,填入 刻度。 4、求横轴与纵轴的交点座标、画点。 5、用直线连接各点。 6、分析。
23
推移图中区隔为「改善前」、「改善中」、「改善后」三区。妥正视 问题并开始拟定对策时,就由「改善前」进入「改善中」阶段;当开 始实施对策时,则是由「改善中」进入「改善后」阶段
作 图 简 单 ,对 于 资 料 的 表 示 准 确 且 清 晰 ,最 常 被 使 用 .
可将资料数据对时间的变化趋势 以生动的方式表现.
适 用 于 既 定 的 状 况 (或 时 间 )下 ,全 体 特 性 项 目 的 比 例 分 配 ,广 泛 地 被采用于人口、面积、产量、不 良状况等资料的分类项目. 容易比较分类项目资料间的关 系 .尤 其 对 于 表 示 因 时 间 而 变 化 的 组 成 比 例 与 层 次 因 素 差 异 ,最 为适合. 适用于标示资料特性与平均值或 目 标 值 的 关 系 ,变 可 用 于 分 析 因 时间而产生变化的组成组成比 例.
层別
13
(四)层别法的应用
(1)在收集数据或使用查检表时,必须
先作层别才有意义,才能做进一步的解析 18
,才能取得更多的情报。
16
14
(2)层别法无固定之图形,必须与其他 12
QC手法作应用,如特性要因图、柏拉图、 10
直方图、散布图、管制图等,方能发挥 8
6
效用。
4
2
0
料号形态
Note Book 主机板
0.024 0.014 0.014 0.013
效果维持
5~6月 7~8月 569 636
不良现象
NP孔漏刮 //// ////
SMD间距不足 //// //
Ring不够大 //
侧点漏做 ////
其 他 //
////
小计
16
10
金手指 // //
4
其他
// //
144
(五)实地演练
现况分析:
(1)何谓伺服机构:供应充填机冰水(冷却水)、双氧水、
蒸馏水、液压油、润滑油、Air、包材之各部结构,
点检结果 6
(三)为何要用查检表
•有效解决问题→依据事实→收集资料 •避免「观察」与「分析」同时进行之KKD
的管理方式。 •以「记录」代替「记忆」,使观察深入。 •避免收集资料时,渗入情绪文字叙述等
不具体明确因素。
7
(三)实地演练
《降低TBA/9 300A线充填机环式压缩机压力异常故障率》
——台湾杨梅总厂 智力圈
改善阶段
平均不良率(%)
改善前 0.55
对策A 0.40
对策中 对策B 0.27
对策C 0.13
改善后 0.14
0.7
不 0.6 良 率 0.5 (%)
0.4
0.3
0.2
0.1
项目
0
日期 9/5
总产量(件) 8448
总损耗(个) 48
总损耗率(%) 0.57
9/6
9/7
9/8
9/12~ 9/15~ 9/19~ 9/24~ 9/27~ 10/6~ 10/10~ 10/14~ 10/18~ 10/26~ 11/7~ 11/18~ 11/29 9/9 9/14 9/16 9/23 9/26 10/5 10/9 10/13 10/17 10/25 11/6 11/17 11/28 ~12/8
108 60
18 18
0
126
11
89
0.03 0.02
润滑油供给季候 33
21
0
54
0.01
Air供给机构
30
20
0
50
0.01
蒸馏水供给机构 22
0
0
22
0.01
合计
442 210
86
738
0.18
运转时数 221101 101971 82912 4059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