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初探
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计量管理办法及试点方案(初稿)

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计量收费管理办法(讨论稿)第一条为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范生活垃圾处理费的收取,根据《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试行)和《广州市收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实施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生活垃圾分类计量收费,是指按分类后其他垃圾的排放量计算征收垃圾收运处理成本的收费方式,可以采用专用垃圾袋随袋计量征收(以下简称:随袋征收)或者按桶计量征收(以下简称:按桶收费),机关、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居民户和暂住人员通过购买专用垃圾袋或按桶缴纳垃圾收运处理费。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行政街、镇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建成区和其他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区域的机关、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居民户和暂住人员。
第四条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方针和“谁污染,谁付费”、“多污染、多付费”的原则,按照补偿垃圾收运处理成本的要求确定征收标准,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计量收费模式。
随着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以及垃圾处理成本的变化,收费标准将随之调整。
第五条广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城管委)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和协调管理工作。
第六条依据本市全部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每公斤生活垃圾的处理成本)计算生活垃圾计量征收单位容积收费标准(以下简称收费标准),包括清扫保洁、收集、转运、处理和处置等成本。
垃圾处理费采取从量征收方式,所规划的收费标准计算方案如下:垃圾处理容量(公斤)升)垃圾密度(公斤单位成本(元)升)(元垃圾单位容积收费标准//⨯=第七条可回收物有偿回收;有害垃圾免费回收;餐厨垃圾不收费;其他垃圾随袋征收或按桶收费。
废旧家具、家电等大型废弃物,由居民与环卫部门约定时间、地点清运,免收收运处理费。
第八条本办法所称专用垃圾袋,指有固定规格、样式和容积,经广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制订并公告的专用盛装经过分类后其他生活垃圾的专用袋。
第九条居民户和暂住人员在政府指定的销售处购买专用垃圾袋,对生活垃圾分类后定时定点分类投放,专用垃圾袋投放到其他垃圾收集容器。
垃圾处理与回收现状及存在问题初探

垃圾处理与回收现状及存在问题初探摘要: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电子与日俱增,而其回收处理与循环利用却处于一种无序状态,于此同时发达国家也向我国转嫁污染。
一方面,电子垃圾给我国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另一方面也造成资源浪费而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国应在立足国情的同时借鉴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经验,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完善电子垃圾的回收处理循环利用系统,实现其产业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关键词:垃圾处理;回收现状;存在问题;初探1导言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也在迅猛发展,电子产品更新换代日新月异,电子产品及家用电器的使用率不断增长,由此产生的电子废弃物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世界各国每年产生几百万乃至上千万吨“电子垃圾”,并且这个数字在逐年攀升。
2我国电子垃圾的回收处理及利用现状2.1电子垃圾回收处理及利用方式2.1.1产品再造所谓的产品再造是指把旧产品或者零部件通过整修翻新和质量检测,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再次使用。
例如美国施乐公司的产品大多采用模块化设计,以便拆解及检查零部件的磨损;西门子公司在设计时就考虑了回收,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产品时尽量减少材料和零件的数目,以方便拆装。
2.1.2破碎处理,回收材料芬兰于2001年2月建成世界首家电子垃圾处理工厂“生态电子公司”,采用类似矿山冶炼的生产工艺,把废旧手机、个人电脑以及家用电器进行粉碎和分类处理,然后对材料重新回收利用。
将电子垃圾集中处理,实现电子垃圾处理的产业化是电子垃圾资源化的发展方向。
2.1.3再生利用再生利用是指将废旧产品经过化学处理后,制成新产品或原材料重新使用。
有人曾将显像管含铅的锥管玻璃制成玻璃工艺品;洪亮[9]等对废显像管进行分离,能使99%的材料分离再生,收集的荧光粉可进一步加工使用。
2.2我国电子垃圾的回收处理及利用现状目前,我国电子垃圾回收处理及利用的途径大致可以分为四类:(1)商贩将部分可回收利用的电器元件经过清洗、修理或重新组装后,转卖进入二手市场或销往农村、小城市等经济欠发达地区。
广州市推进垃圾分类处理的建议和对策研究

广州市推进垃圾分类处理的建议和对策研究第79期处级领导干部进修班第三组广州是一座拥有1600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城市,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约2.55万吨(包含终端处理设施处理量和资源回收量),“垃圾围城”一直是困扰广州超大城市治理中的重大难题。
早在1999年广州就开始倡议居民实施垃圾分类,2000年被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开始探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2009年番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引发较大争议,为更好地解决垃圾处理难题,广州全面推广实施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经过几年的探索,广州初步探索出一条具有超大城市特点和广州特色的垃圾分类道路。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国内国外城市经验和广州实践表明,广州的垃圾分类处理还处于初步阶段,全面推广实施垃圾分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何坚持不懈、可持续地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是广州城市治理的一个长期课题。
为此,我们先后走访了市城管委、越秀区城管委、北京街,在实地考察和集体讨论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此报告,以期能对促进广州市垃圾分类处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广州市垃圾分类处理的现状(一)广州市垃圾处理的基本情况作为超大城市,广州每天消耗大量资源,以食品为例,每天广州消耗2.3万头猪,140万只鸡,大米5000吨,青菜8000吨,食盐和糖360吨。
城市生活生产活动产生了垃圾数量庞大,日产垃圾约2.5万吨。
2016年广州共清运处理生活垃圾688.35万吨,日均1.88吨,处理动物尸骸和废弃肉制品约3500吨、粪便23.7万吨、医疗废物2.22万吨;再生资源回收约245万吨。
目前广州垃圾焚烧发电厂投入使用的垃圾焚烧厂两座,在建垃圾焚烧发电厂5座,现有垃圾焚烧设施处理垃圾能力只有3040吨,大量垃圾处理依然以填埋为主,而垃圾填埋场处于严重超负荷运转。
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随之而来垃圾数量的不断增长,既有垃圾处理能力和垃圾产量严重不匹配,是广州垃圾处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必须面临的现实困境。
“垃圾围城”成为了广州城市治理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推进垃圾分类成为解决垃圾处理的最佳选择。
广州市同德街道垃圾分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毕业论文题目:广州市同德街道垃圾分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部:学习中心:专业:入学时间:学号:姓名:指导教师:论文完成日期: 年目录摘要 (1)引言 (2)一、广州市同德街道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现状 (2)二、广州市同德街道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存在的问题 (3)(一)公众参与程度较低 (3)(二)执行过程监管不足 (3)(三)执行工具缺乏协调性 (4)(四)政策执行成本高效果不佳 (4)(五)垃圾回收利用率较低 (4)三、广州市同德街道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5)(一)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理念落后 (5)(二)生活垃圾分类政策不完备 (6)(三)执行目标的群体较为特殊 (6)(四)公共政策执行的消极环境 (7)(五)政府垃圾分类体系内容规定不合理 (7)四、解决广州市同德街道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存在问题的对策 (8)(一)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加以宣传 (8)(二)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政策 (9)(三)积极调动政策执行群体的积极性 (9)(四)改善公共政策执行的环境 (10)(五)提高政府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内容合理性 (11)结论 (11)参考文献 (13)摘要广州市已经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多年,经历了试点、修正调整、完善执行效果等多个发展阶段,并且创建了与广州市经济发展、环境卫生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垃圾分类回收政策,已取得一定的成果。
但是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公众参与度低、执行过程监管不足、执行工具缺乏协调性、政策执行成本高效率低、回收利用率低等问题。
本文主要以广州市同德街道为例,对街道垃圾分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研究,并提出与之适应的解决措施,旨在有效改善广州市同德街道环境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构建绿色环保发展战略,构建安全卫生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同德街道;垃圾分类;问题;对策引言近几年来随着广州市同德街道城镇化和经济的发展水平较高,城市的生活垃圾产量也在激增,甚至有的城区出现了垃圾围城的现象。
广州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模式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广州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模式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模式由来1994年,广州市开始实行新的垃圾收费标准,规定每户15元(含卫生保洁费10元和垃圾处理费5元),并率先在全国实行生活垃圾上门收集模式,成为当时全国城管系统和媒体关注的焦点。
但是,随着居民们对居住环境需求的不断提升(比如,居民楼走廊通道狭窄,不能满足消防要求等),使上门收集的这种模式越来越受到挑战。
在此情况下,广州市城管部门尝试撤掉楼层里的垃圾桶,改在楼门口集中设置,但是随之又带来了新问题:居住在低层的居民不愿意将垃圾桶放置在楼门口。
最终,城管部门通过走访研究后,决定以200-300户为一个单元,集中设置垃圾投放点,便于居民们投放垃圾。
越秀区六榕街是最早推行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的街道,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的模式也源于该街道及越秀区的探索实践。
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流程1.明确定时定点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是指在固定的时间(上午7时-9时、晚上6时-8时30分两个时段),在楼宇空地设置垃圾分类桶(一般200-300户设立一处),供居民们投放分类好的厨余垃圾和其它垃圾。
环卫人员不再上门收垃圾,改为定时定点接收居民们投放的垃圾,现场对厨余垃圾进行二次精细分类,确保垃圾分类质量。
2.明确投放要求为使定时定点投放模式有序推进,广州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工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街道和社区居委会落实垃圾分类相关规定措施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推广社区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模式,因地制宜、有条件地逐步推行“定时定点+误时定点”的垃圾分类投放模式,做到有计划、有动员、有操作、有配套、有监督。
2015年,广州市60%的社区人口实现了定时定点分类投放,今年底力争完成80%的社区人口实现定时定点分类投放。
定时定点模式取得的成效1.减少财政投入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初期,每个楼层要放置2个垃圾桶,环卫工人上楼收集,人力物力投入大。
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经费投入少(单是购置和配备垃圾桶的经费就大为减少),无需增加环卫工人,也不再向居民们发放分类桶和垃圾袋,实现了“既省钱又节省空间”的双赢。
广东生活垃圾实施方案

广东生活垃圾实施方案
为了有效解决广东地区生活垃圾处理问题,提升城市环境卫生水平,促进资源
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广东省制定了生活垃圾实施方案。
首先,针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问题,广东省将加大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宣传
力度,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倡导市民从源头上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开展。
其次,广东省将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
通过投入资金,建设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提高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效率和水平。
同时,加强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确保设施运行正常。
此外,广东省还将加强对生活垃圾处理企业的监管,推动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
和无害化处理。
加强对生活垃圾处理企业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符合环保要求,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另外,广东省还将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处理的监测评估机制,加强对生活垃圾处
理工作的监测评估。
通过定期开展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监测评估,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确保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最后,广东省将加大对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投入力度,提高生活垃圾处理的技
术水平和设施设备水平。
通过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生活垃圾处理的技术水平和设施设备水平,提升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为城市环境卫生水平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总之,广东省的生活垃圾实施方案将全面推动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开展,提升
城市环境卫生水平,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实现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良性循环,为广东省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广州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后土地利用初探

广州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后土地利用初探摘要:以广州市现有封场填埋场为研究对象,根据填埋场现实条件,分析了封场后填埋场的土地利用方向,为其发挥最大土地价值提供依据。
关键词:填埋场;封场;土地利用1前言我国的垃圾填埋从上世纪80年代兴起,经历从简易填埋到卫生填埋。
填埋以其技术成熟、处理费低等特点,目前以及未来较长时期内仍为我国主要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部分原来位于城郊的填埋场目前已处于城市建成区,垃圾填埋占用大量土地资源,特别是城市的土地资源有限,必须科学合理利用填埋场封场土地。
目前我国封场后场地主要以复绿、水土保持为目标,为了使该土地发挥更大作用,积极探索封场后土地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2 广州封场填埋场基本情况2.1 大田山废弃物堆填场大田山废弃物堆填场位于广州市黄埔区西北侧,周围主要是石化城、汽车城、工厂、仓库及村庄。
大田山占地347亩,场内有“垃圾填埋区、垃圾渗滤液处理厂、生活办公区及沼气发电厂”,距市中心26公里,自1990年正是投入使用,主要接收来自海珠区、越秀区、天河区、黄埔区的生活垃圾,累计填埋生活垃圾500万吨。
大田山于2002年开始封场工程,填埋区封场后面积为14.9万平方米。
该封场工作包括六个方面的工作:封场覆盖层工作;排水控制系统;沼气导排系统;渗滤液收集处理工程;环境与安全监测系统;生态恢复工程。
膜面最终覆土完工后,填埋区种植香根草,以防止水土流失和保护生态环境。
2 李坑生活垃圾填埋场李坑生活垃圾填埋场位于广州白云区龙归镇永兴乡的一个山谷之中,周围有村庄、部队、工厂、垃圾焚烧厂等,距离市中心25 km,1992年投入使用,填埋场占地面积518亩,主要承担填埋处置白云区、荔湾区、芳村区和越秀区的生活垃圾。
13年来共受纳生活垃圾约750万吨。
2004年该场封场工程内容主要有:垃圾堆体按设计整形;设置沼气导排及处理统;最终整形后的垃圾填埋面铺设HDPE膜,上面填60厘米及10厘米的粘土和耕植土,面上种植绿化草皮;设置雨污分流及排水系统;整修副坝;并在填埋区周边可能有渗漏的山体进行局部垂直防渗等工程项目。
《广东省生活垃圾处理“十四五”规划》

广东省生活垃圾处理“十四五”规划2021年7月目录一、“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 (4)二、面临形势与需求分析 (6)(一)面临形势 (6)(二)需求分析 (6)三、总体要求 (7)(一)指导思想 (7)(二)基本原则 (7)(三)规划范围 (8)(四)规划年限 (9)(五)规划目标 (9)四、主要任务 (11)(一)统筹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11)(二)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 (12)(三)提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 (15)(四)提高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 (17)(五)健全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体系 (18)(六)加强有害垃圾分类和处理 (19)(七)打造设施共建共享格局 (20)(八)构建全过程全方位管理体系 (21)五、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24)(一)投资估算 (24)(二)资金筹措 (24)六、保障措施 (26)(一)加强组织领导,保障规划实施 (26)(二)加大政策支持,强化技术支撑 (27)(三)强化监督管理,加强成效评估 (27)(四)提高公众意识,发动全民参与 (28)前言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是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基础保障,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对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环境、保障人民安全健康意义重大。
《广东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十三五”规划》的有力实施,推进了我省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我省处理能力显著提升,结构明显优化,运营管理水平稳步提升,存量治理进展明显,垃圾分类工作初见成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有关垃圾处理的工作要求,指导全省各地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建设,推动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全省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水平,促进实现社会更加文明进步、生态环境更加美丽、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治理效能更加显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广东省城乡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编制《广东省生活垃圾处理“十四五”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垃圾分类收集。生活垃圾从家庭、单位、商场和集贸市场等开始分类, 可分为废纸、 塑料、玻璃、金属和有机垃圾 5 类。前 4 类可放入分类箱中, 再由回收部门或专业运输队酌 情多日收运, 直接送到有关工厂做原料; 剩余的垃圾照旧由环卫部门收运。
近年, 广州市大力发展垃圾焚烧技术并使之产业化。焚烧是目前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 垃圾处理技术, 其优点是起到发电、使垃圾减量的作用, 焚烧后能使垃圾体积缩小 50% ~ 95% 。在建的李坑生活垃圾焚烧厂日焚烧处理生活垃圾能力为 900 t, 年发电量 13 104 万 度, 总投资 72 552 万元, 2004 年完工。该项目建成后, 不但充分利用了资源和降低生活垃圾 处理成本, 而且彻底无害化地解决广州市的生活垃圾出路问题。但该方法的不足之处是烧 掉了垃圾中可回收的资源, 释放出有毒物质( 如毒气、毒渣等) , 长远来说, 不符合中国国情。
图 2 为广州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与GDP 的拟合关系。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广州市垃圾产生量有
74
云南 地理环境研究
15 卷
# 促进作用∃。20 世纪 80 年代( 改革初期) , 垃圾产生量随着 GDP 的增加而几乎直线上升; 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 当 GDP 达到一定数值后, 垃圾量的增长速度减缓并趋于平稳。
另有文献指出, 若可回收利用的垃圾能全部回收, 广州市的垃圾量将减少 40% 。因此, 城市生活垃圾既是我们的包袱, 又是丰富的潜在资源。
3 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 各方建设都急需大量资金, 环保资金投入不足的状况难以立即改 变。中国又是资源大国, 但人均资源拥有量却位居世界后列。在这一背景下, 权衡利弊, 广 州市既不能完全照搬发达国家的垃圾处理方法, 全部依靠高投资来消纳垃圾, 期望一次到 位, 又不能对眼前巨大的垃圾资源置之不理, 任其泛滥成灾。广州市的生活垃圾处理应走自 己的路, 从源头分类回收, 提高回收利用率, 尽快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3. 1 实行从源头减量化、分类收集减量化
收稿日期: 2002- 12- 12; 修订日期: 2003- 03- 25 作者简介: 刘永锋( 1979- ) , 男, 广东从化人,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城市环境与持续发展
4期
刘永锋等: 广州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初探
73
如表 1 所示, 国外的垃圾处理方式有以下的趋势: ( 1) 某些发达国家因能源、土地资源的 日益紧张, 焚烧处理比例逐渐增多, 如日本; ( 2) 卫生填埋法作为垃圾的最终处置手段一直占 较大比例, 如美国、加拿大等大多数国家; ( 3) 农业型的发展中国家大多数以堆肥为主; ( 4) 近 年来, 发达国家正大力倡导垃圾回收利用, 如美国、法国; ( 5) 其它一些新技术, 如热解法、填 海、堆山造景等, 正不断取得进展。
人均 GDP* * / 元
1 160 2 302 5 418 6 464 8 411 11 989 15 487 19 366 22 183 24 895 27 474 30 265 34 300 38 007
资料来源: !广州统计年鉴 1993~ 2002 年∀ * 2000 年番禺、花都撤市设区, 数据按 10 区计 * * 为全市的人均 GDP
市区人口
/ 万人
302. 661 6 328. 882 5 357. 936 0 362. 020 3 367. 209 9 372. 627 0 380. 314 8 385. 375 1 390. 184 0 395. 652 1 399. 300 8 405. 495 8 413. 904 5 576. 969 1*
年份
1980 1985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生活垃圾
清运量/ t 46 104 65 104 105 104 124 104 125 104 155 104 199 104 155 104 176 104 189 104 222 104 169 104 166 104 239 104
表 1 西方各 国垃圾处理方法所占的比例
Tab. 1 The proportion of garbage disposing in western countries
国家
卫生填埋
垃圾处理方法/ %
焚烧
回收利用
堆肥
垃圾总量/ t
年度
美国
62
日本
15
加拿大
73
法国
45
英国
83
德国
79
意大利
74
8
28
74. 3
不论以何种方式处理垃圾, 最终都是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图 1 是过去与 现在生活垃圾处理目标的变更[ 3] 。在左图中, 处理和处置的比重最大, 循环利用、减量化和 避免垃圾产生的比重逐渐减小。右图的情况刚好相反, 首先避免垃圾的产生, 使产出量最 小; 其次是最大可能的进行回收利用; 最后是回收能源和减少最终处置量( 如安全填埋) 。
量保持着高速增长, 生活垃圾年增长 8. 16% , 1998 年人均垃圾量达到 555. 97 kg 的历史最高 值( 见表 2) 。垃圾量的变化表明, 其产量和构成反映了一个城市市民的生活水平, 其处理水 平也反映了这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经济科技发展水平。
影响生活垃圾产生量的因素颇多, 如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因素、生活方式及气化率等。 借助 Origin 6. 0 Professional 分析生活垃圾产生量与 GDP、市区人口间的关系( 图 2、图 3) 。
至于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 则存在严重的问题: 如回收率不高, 不易回收利用的再生资 源丢弃现象严重。广州市环卫局曾要求将分类后的垃圾由各区、街环卫站直接送至环卫资
源回收中心, 但由于利益的驱使, 许多环卫站情愿将废品卖给废品收购站。 另外, 市民环保意识不强, 垃圾回收产业与政府政策不健全是造成回收利用困难之所
现阶段, 中国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置方法是填埋, 其次还有堆肥、填海等方法。若生活垃 圾收集与处理不当, 除了会影响市容环境, 在收运和堆放过程中如未进行密闭处理, 使垃圾 微粒、灰尘飘散在空中, 污染大气、水环境和土壤, 垃圾更是病菌的载体, 极易传播疾病。
2 广州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与分析
2. 1 广州市生活垃圾产量及其影响因素 近 20 年来, 随着广州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均 GDP 年增长 18. 07% ) , 生活垃圾产生
第 15卷 第 4期 20 0 3 年1 0 月
云 南地 理 环境 研 究
YUNNAN GEOGRAPHIC ENVIRONMENT RESEARCH
文章编号: 1001 7852( 2003) 04 0072 06
Vol. 1 5, No . 4 Oct. , 2 0 0 3
广州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初探
气化率
/%
8. 4 40. 90 42. 59 53. 82 60. 50 85. 52 86. 60 88. 70 90. 63 91. 89 92. 94 93. 55 94. 51
从图 3 得知, 改革开放初期, 垃圾量徘徊在低水平;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后, 垃圾量随 城市人口的膨胀和流动人口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 自 1993 年以来, 年人均垃圾量在 400 kg 以上, 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 垃圾量才处于平稳状态。
4期
刘永锋等: 广州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初探
75
2. 2 广州市生活垃圾处置问题的分析 目前, 广州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主要是卫生填埋。将垃圾减容至最小, 填埋的面积也
最小, 避免了露天堆放产生的问题, 但其缺点是填埋场占地面积大, 使用时间短( 约十年) 、造 价高, 浪费了垃圾中可回收利用的资源; 如若处理不善会使垃圾渗出液渗入地下和发酵气体 ( 如 H2S、NH3) 从顶部覆盖不严粘土层的空隙中散发出去, 导致地下水和大气环境的污染。
在。据统计, 广州市每年消费 5 亿节电池, 其中 80% 未经任何处理就被弃置。而一粒钮扣 电池的重金属含量可以污染 60 104 L 水, 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应广泛开展回收废 电池、保护环境的活动。遗憾的是, 目前广州市还没有回收废电池的地方。
1998 年, 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广州市# 一年一小变, 三年一中变, 2010 年一大变∃ 的城市建设口号, 加大了生活垃圾处理力度。1999 年投资 27 256 万元于城市垃圾处理系 统, 生活垃圾上门收集率达 99% , 袋装收集率达 96. 6% , 垃圾和粪便的处理率达 100% [ 4] 。
1. 8
4
23
42
3
13
4
17
4
16
13
2
17 750 104
8. 9
5 000 104
-
2 509 104
10
2 000 104
-
2 000 104
-
2 600 104
7
2 000 104
19 96 19 93 19 95 19 93 19 93 19 95 19 93
资料来源: !城市环境卫生∀ , 1999
人均垃圾量
/ kg% 人- 1 151. 98 197. 64 293. 35 342. 52 340. 40 415. 96 523. 25 402. 21 451. 07 477. 69 555. 97 416. 77 401. 06 414. 23*
GDP
/ 万元
575 497 1 243 623 3 195 952 3 866 741 5 107 027 7 408 369 9 761 829 12 430 697 14 449 358 16 462 567 18 416 052 20 567 383 23 759 129 26 857 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