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头颅CT与临床对比分析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头颅CT的检测意义

窒息 史 : 生后 1 在 2h内 出现 意 识 障 碍 、 体 张 力 改 变 、 肢 囟门 张力 增高 等脑 水肿 表现 , 以有惊 厥 、 可 呼吸节 律不 齐 l 引 。头 颅
C T诊 断 标 准 : 度 , 在 的 局 灶 性 低 密 度 影 , 实 质 中 的 低 轻 散 脑
神经 功 能障碍 的 主要原 因 之一…, 病 率和病 死 率均 较 高 , 发 我 国每年 约有 3 0万新 生 儿 因缺 氧缺 血性 脑病 而 致残 圜 自 C 。 T 应 用 于 临床 以来 , 生 儿 HI 够 定 性 、 量 、 位 做 出 诊 新 E能 定 定
断 . 于 脑 内 病 变 的评 估 意 义 重 大 。 对
16 0 5 5 -3 1 0 g。
12 断 标 准 .诊
HI E临床 诊断 标 准 : 孕妇 具 有导 致胎 儿 宫 内缺 氧 的产科
病 史 , 娩 前 出 现 严 重 的 胎 儿 宫 内 窘 迫 表 现 , 儿 出 生 时 有 分 患
映 缺氧 缺血 性 脑 损 伤 的部 位 和范 围 , 察其 动 态 变 化 , 助 观 有 于 HI E的早 期 明确 诊 断 ,并 对 H E预后 的评估 有 一定 的临 I 床价 值 , 期 C 早 T诊 断 和早 期 干 预对 降 低 H E并发 症 的发 生 I
2结 果
幼 保 健 杂 志 , 0 ,22 ) 3 6 2 72 (3: 2 . 0 3
『1 张 锋 , 芳 , 倩 . 生 儿 缺 氧缺 血 性 脑 病 临床 分 度 与 脑 实 质 C 8 王 王 新 T值 的
18例新 生儿 缺氧 缺 血性 脑损 伤 中头 颅 C 9 T分度 为轻 度 1 例, 叭 巾度 4 7例 , 度 5 重 0例 ,7例 合 并 颅 内 出 血 , 亡 3 死
头颅CT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分析

能 力 、 言及 社 交 5个 能 区检 查 中 . 岁 以前 主 要 扣 分 能 区是 语 1 大 运 动 . 随 年 龄 增 长 。 大 运 动 发 育 逐 渐 能 跟 上 同龄 儿 , 但 其 但
<0 10分 . 10分 为 标 准 进 行 统 计 学 分 析 。 ≥ 0
2 结 果 分析
24第 2次 C 与 预 后 的 关 系 将 第 2次 C . T T与 1 2月 龄 发 育
21早 期 C 与 临 床 分 度 及 N NA 的 关 系 本 组 2 . T B 5例 患 儿 中, 临床 中 度 1 8例 , 度 7例 ; 1 C 重 第 次 T检 查 轻 度 2例 , 中 度 1 8例 . 度 5例 , 果 显 示 早 期 C 重 结 T与 临 床 不 完 全 一 致 。 第 1 C 次 T与 N N 评 分 显 示 :4天 N N 评 分 、 T重 度 3 .± B A 1 B A C 06
发育 检 查 量 表 》 本组 病 例 进 行 定 期 随 访 。发 育 商 ( Q) 7 对 D <0
分 为 不 及 格 ,0 8 7 ~ 4分 为 边 缘 状 态 ,5 9 8 — 9分 为 中下 ,0 一 1 10 l4
分 为 中等 。 1~ 3 l5 10分 为 中 上 ,10分 为超 长 。 以 D < 5分 , >3 Q8
史恪 勤
有关 HM 的临床与 C I T诊 断报 道 较 多 .但 结 合 N N 检 B A 测 、 T随访 追 踪 检 查 , H E预 后 作 出早 期 评 估 的研 究 报 道 C 对 I 不多 。 现将 我 科 住 院 治 疗 的 中重 度 HI E患 儿 头 颅 C T检 查 2 次 以上 的 2 5例 临 床 资 料进 行 总结 , 道 如 下 。 报
头颅CT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分析

头颅CT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头颅ct脑白质的范围,ct值及脑白质低密度形态改变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临床分度的关系。
方法:50例hie患儿研究对象。
结果:1.50例hie患儿轻度、中度、重度的脑白质低密度形态改变发生率28%、93%、100%。
2.50例hie 患儿中18例ct值﹥18hu3.中、重度hie患儿中8例ct值﹥18hu,但均有形态的改变。
结论:只有综合分析脑白质的范围,程度(ct 值)及脑白质形态改变,头颅ct对hie脑损害的诊断才有价值。
【关键词】脑缺氧;脑缺血;新生儿;ct值;脑白质;形态新生儿hie是指在围产期窒息缺氧导致的脑缺氧缺血性损害,临床出现一例脑病的表现。
【1】是产生脑损害的主要原因,目前强调脑b超,核磁及临床症状分析。
但头颅ct仍是重要依据,尤其在基层医院。
儿科及新生儿科医师必须掌握如何判断脑白质的范围、ct值及脑白质低密度的形态改变才能客观判断hie脑损害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与来源2010年3月~2012年8月收入新生儿监护室的50例hie患儿,全部为足月儿,男22例,女28例,生后3~7天扫描ct1.2 临床依据1.2.1 临床分度标准【2】1.2.2 头颅ct脑白质的范围:2个脑叶的轻度, 2~7个脑叶局灶性低密度为中度,广泛性、弥漫性低密度为重。
【3】1.2.3 ct值2个脑叶为中度,广泛性形态改变为重度【5】1.3 ct测定方法脑密度测得扫描额叶、顶叶、枕叶、颞叶。
hie患儿的ct值在脑白质最低密度处测得。
ct是矩阵512*512,窗宽100hu,中心35hu.。
扫描范围:自听眶上线到顶部,扫描10层,层厚7mm,层距9mm。
ct结果由ct室、儿科医师共同阅读并有专家审核。
1.4 统计与处理计算均值±标准差χ2检验及配对校正χ2检验2 结果:脑白质范围、ct值及脑白质低密度形态改变50例hie患儿临床分度:轻度25例,中度15例,重度10例。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诊断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诊断作者:姜建军高东安魏汝俊刘春英杨雪兰韩凤金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年第07期【中图分类号】R472.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298-01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主要原因为产伤和缺氧缺血性损伤,前者多见于足月新生儿;后者多见于早产新生儿,也可见于足月新生儿窒息。
轻者预后良好,严重者在新生儿早期即可死亡或可造成不可逆的脑损害。
我们队10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表现与临床对照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择自2010年1月至2012年一月两年经临床、CT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窒息新生儿105例。
其中男性65例,女性40例,年龄1h至30d。
2、临床表现:1、意识改变:激惹、兴奋或抑制、嗜睡、昏迷。
2、颅内压增高:脑性前囟隆起,惊厥。
3、肌张力改变:早期增高,后期减弱。
4、呼吸改变:增快或缓慢,不规则,呼吸暂停。
5、眼凝视,斜视。
3、方法:本组病例使用美国GE? CT/e 螺旋CT扫描机,取常规听眦线为基线,层厚和层距均为7mm,自颅底扫描至颅顶,全部为平扫。
结果本组105例CT表现主要为脑水肿及颅内出血。
根据脑水肿分布范围,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 型[1,2]. 1、轻度:CT表现为脑实质内散在、局灶性低密度区,分布范围不超过2个脑叶,低密度影与邻近的正常脑实质境界基本清楚,脑室、脑池、脑沟正常。
2、中度:脑实质低密度区超过2个脑叶以上,但不是累计全部脑实质各叶。
脑白质、灰质对比模糊,邻近的脑沟、脑池受压变窄。
3、重度:脑实质各叶(不包括小脑)广泛低密度区,灰白质界限消失,侧脑室受压变窄。
105例中轻度50例,其中无一例伴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出血;105例中中度34例,其中4例伴发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伴发脑出血;105例中中度21例,其中10例伴发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伴发脑出血。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头部CT诊疗及预后分析

C T 分度
轻度
临床分度
在患 儿人 院的第一 周末 及第 四周末分别 对患儿实施头颅 C T 检测 ,检 测方法如下 :待患儿熟 睡后 将其 以仰卧位平放在 床上 , 在 电压 1 2 0 k V,电流 1 0 0 mA / s 扫描条 件下进行 层厚 、层 距均为 5 — 1 0 mm的 C T扫描 ,扫描范 围包 括下至 眼外 眦至 外耳 口连线 ,
①保靖县人 民医院 湖南 保靖 4 1 6 0 0 0
【 2 ] 陈灏珠 . 实用内科学 [ M ] . 第1 2 版. 北 京:人 民卫 生 版 社 ,2 0 0 5:
2 21 7 —2 2 2 2 .
华检验尿学杂志 ,1 9 9 7 ,5 ( 4 ) : 1 4 0 . [ 5 1 唐寅 . 尿沉渣革兰化染色 直接镜检 诊断泌尿素感染 的价值 [ J 1 . 临床输
E 至颅顶 。
2 . 2 C T分度 与患 儿远期预后之 间的关 系
远期 预后方面 ,c T分度显示 H I E重度患儿与 中度 患J 1 . , l f  ̄ 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 ( P < O . 0 5 ) ,详 见表 2 。
例( % )
表2 表示C _ 『 分 度与患儿远期预后之间的关 系
与c T重度 分度比较 ,P < 0 . 0 5
3 讨论
的新生儿疾 病 ,同时也 是造成 新生儿 神经系统损 伤最为 常见的 因素之一 。该 病 的预后 也是 与脑损伤 的程度呈正 比关 系,有研 究显示 ,该病患儿存 活后有 2 5 % 左右都遗 留脑功能 障碍 ,这样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f H I E ) 是一种死亡率及发病率都极高
1 . 3 C T分度标准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头颅CT的检测意义

为 1 .%, 国每 年约 有 3 56 我 0万新 生儿 因缺 氧缺 血性 脑 病而 致 残…。
本文对 2 0 年 1 06 月至 2 0 年 3 08 月在我院 住院的 7 例 中 、重 度 HI 0 E
各 组患 儿 头 颅 C T检 查 的检 测 结 果 见表 1 。
3 讨论
患儿 的头 颅 C T检 查 进 行检 测 , 中 男婴 4 例 , 婴 2 例 , 其 7 女 3 胎龄 2 ~5 9 3周 。 检 测 所 用 机 型 为 德 国 西 门 子 公 司 的 S —MATOM O
在我 院 住 院 的 7 例 中 、重 度 HI 儿 头 颅 C 检查 结 果 也证 实 O E患 T
7 例 HI 0 E患儿病 例选 择标 准 : ) 合 19 年杭 州会 议修订 的 (符 1 96 HI 断标 准和 分度 ; ) E诊 ( 生后 4 h住院 ; ) 月适 于胎 龄 儿 ; ) 2 8 (足 3 ( 排 4 除 标 准 : 内 感染 、先 天畸 形 、先 天 心脏 病 、遗传 代 谢 性 疾病 及 宫 患 甲状 腺 疾 病 或 孕 后 期 出 现 明 显 低 钙血 症 母 亲 所生 新 生 儿 。 对 照组 为 同期 正 长 足 月 适 于 胎 龄 儿 1 4例 。两 组 临 床 资料 包 括 孕 2
陷 。窒息 的发 生率约 为 1 .%, 3 6 在窒 息儿童 中有 不 同程度 的伤残 者
原始 数 据 整理 后 用 S S 1O 软 件进 行 统计 学 分析 处 理 。采 P S .O
用 卡 方 检验 , 尸< 0 0 . 5判为 不 同组 头颅 C 检查 异 常的 发生 率 差 T 异具临床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重度组轻度头颅 c 检查异常的发生率显著低 于中度组 ( 0 0) T J .5。结论 K 【 关键 词】新 生 儿 缺 氧缺血 性脑 病 头颅 C T检 查 缺氧缺血性脑病 头颅 c 检查的异常 与脑损伤程度有关 。 T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分析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分析褚 涛(青岛市市立医院放射科,山东 青岛266011)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断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7115(2008)042027920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 I E)是指窒息引起的脑气体交换及血供障碍所致的脑部损伤,是造成新生儿死亡和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脑瘫等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1]。
轻者预后良好,中及重度者导致新生儿死亡和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非常重要。
本课题针对30例H I E的CT 表现进行分析,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 临床资料1.1 对象 选择我院自2006年7月~2007年10月收治的31例临床诊断为H I E的住院患儿。
性别:男,19例,女,12例,胎龄:<37周8例,37~42周19例,>42周,4例。
分娩方式:顺产5例,剖宫产22例,胎头吸引4例。
1.2 方法 采用S O MATO M Sensati ong16CT头颅扫描,层厚5~10mm,扫描时间1~3秒,全部平扫,均在睡眠状态下进行。
1.3 结果1.3.1 CT表现 局灶性低密度区25例,边缘清楚12例,边缘模糊13例,弥漫性低密度区6例,以额枕及顶叶最多见,其范围不超过两个脑叶的12例,超过两个脑叶但不是弥漫性的13例,弥漫性的6例,脑灰白质交界模糊的19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的15例,脑实质出血的3例,脑室出血的8例。
1.3.2 CT分度 H I E的病理基础是脑水肿,CT检查能准确判断脑水肿及其部位,结合文献资料[2],根据脑水肿范围的大小,将H I E分为三度,轻度:脑室之中散在、局灶性低密度分布,范围不超过2个脑叶,低密度影边界清楚,脑室、脑池及脑沟正常,最多见于额叶,其次为额叶及枕叶,本文轻度病例12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
中度:脑实质内低密度影超过2个脑叶,但不累及所有脑叶,灰白之界限模糊,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脑实质出血2例,脑室内出血1例。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观察与分析

低 了本病 的病死率 , 减少 、 减轻 了后遗症 的发生 , 对有颅 内出血
超声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魏桂 连
( 同煤矿集团第 二医院, 大 山西 大 同 0 7 3 ) 3 0 1
【 摘要 】目的 探 讨腹部超 声在腹腔镜胆 囊切除术前后的
占 5 %)低密度 区范围超过 2 8 : 个脑 叶但不 累及 全部 大脑半球 ,
【 关键词 】新生儿
出血
缺氧缺 血性脑病
CT 脑水肿
脑
皮质与髓 质界 限模糊 , 脑沟 、 脑池受压 , 部分合并脑实质出血或
蛛 网膜下腔 出血 ; 重度 ( 本组 8 , 7 : 例 占 %) 两侧大脑半球 广泛 弥散分布 的低密度 区 , 白质 界限消失 , 时基底节 区及 背侧 灰 此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E) HI 是由于各种 围生期 因素引起
的缺血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新 生儿脑 损伤 , 导致 儿童 是 神 经系统伤残 的常见原 因之一 。 T对 HI C E的诊 断与鉴别诊 断 有 非常重要 的作用 , 现将 我院近 5年经 C T确诊 的 10例 H E 2 I 患儿 的 C T影像学表 现及 临床表现 总结分析如下 。
一
定 的局限性 , : 如 不能 提供脊髓 、 神经 根的形态 学资料 ; 能 不
【 张建军 , 2 】 周鹏 , 高雪梅 , . 生理 曲度改变 的 X线表现及其临床 等 颈椎 价值[ . 临 J 中国『床实用医学 ,0 8 2 8 : . ] 20 ,( )3 9
明确椎 间盘变性 的性 质及 椎间盘突 出对椎 间孔 、 隐窝 的侵袭 侧 情况 ; 时对 后缘骨刺 观察亦不 够准确 ; 有 对骨性 椎管 的测 量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f1 刘力生. l 高血压[ . 民卫生 出版社,0 1 2 . M】 人 20: 7 8
【 陈灏珠 . 内 学( 2 】 实用 科 下册) . l 版. 民卫生 出版社,97 【 第 O 人 M】 19:
维普资讯
实用医技杂志 20 0 8年 1月第 l 5卷第 3期 JMT, a ur. 0 8, l 1 No. P Jn ay 2 0 Vo 、 5, 3
・
31 ・ 1
裹 1 原 发 性 高 血 压 A、 组 与对 照 组心 脏 结构 及 收 缩 功 能 的 比较 B
叶金 凤
( 城 市人 民 医院 , 运 山西 运城 0 4 0 ) 4 0 0
[ 摘 要】 目的 : 探讨新 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 Hm)0例 头颅 C 8 T与临床 分度诊断的 关系。方 法: 8 例 临床诊 对 0
断为 HI E患儿进行 头颅 C T扫描 , 对其临床分度和 C T分型进 行比较 分析 。结果 : 本组病例 C T与 临床分度符合率 为轻
脉 高 压 组 左 房 内径 大 于 肺 动 脉 压 正 常组 ( 00 )与 上 述 相 . 。 5 符 , 明 左 室 舒 张 功 能 的 降 低 也 是 肺 动 脉 高压 的 原 因之 一 。 说 从
表 2可 以 看 出 。老 年人 由 于 退 行 性 变 可 出现 I 型左 室 舒 张 功 能异 常表 现 。这 时 候 从 超 声 心 动 图上 难 以与 原 发 性 高 血 压 所
参考文献 :
年 原 发 性 高 血 压 患 者 Ⅳ S L P 均 厚 于对 照 组 ( .1 。在 、V W P 00 )
老 年 原 发 性 高 血 压 患 者 中 , 动 脉 高 压 组 I S L P 改 变 也 肺 、 、v W ,
大 于 肺 动 脉 压 正 常 组 , S变 化 尤 为 明 显 ( 0 ) 明 老 年 Ⅳ P∞.1, 说
裹 2 原 发 性 高 血 压 A 组与 对 照 组 备 型 左 童舒 张 功 能 比较 B
通 过 后 向性 作 用 致 使 肺 毛 细 血 管 楔 压 增 高 。也 是 造 成 肺 动 脉
压增 高 的原 因 。 外 高 血 压 可 伴 全 身 或 局 部 的 体 液 因 素 改变 , 另
l 87 2 .
心 脏 结 构 改 变 相 一 致 。() 室 舒 张 功 能 异 常 出 现 较 早 , 受 累 的早 期 指 征 【. 年 患 者 因 年 龄 改 变 , I老 】
( 收稿 日期:∞ 7 1 — 3 2 —2 1)
新 生儿缺 氧 缺 血 性脑 病 头 颅 C T与 临床 对 比分 析
度 8 75%, 中度 7 9%, 05 重度 6 0%。 结论 : I H E患儿头颅 c T分型与临床分度有一定的相 关性, 但也有 差异性 , 同时
得 出窒 息越 重 , T 显 示 的脑 损 害程 度 越 重 。 C
[ 关键词 】 生儿; 新 缺氧缺血 性脑 病 ; 临床分度; T C
如血 浆 儿 茶 酚 胺 和 血 管 紧张 素 水 平 增 高 , 用 于肺 血 管 。 作 也是 导致 肺 动 脉压 增 高 的原 因踟 这 个 不 在 本 文 讨 论 之 列 。本 文 资 . 料 中右 室 内 径 增 大 与 老 年 原 发 性 高 血 压 肺 动 脉 压 增 高 正 相 关 。 们 认 为 是 肺 动 脉 高 压 引 起 右 室 后 负 荷 增 加 , 起 右 室 增 我 引 大。 同样 影 响 到 右 室 的舒 张 功 能 。 综 上 所述 ,老 年原 发 性 高血 压 患 者 肺 动 脉 压 高 压 发 生 率 重 了 老 年 患 者动 脉硬 化 的发 生 率 及 硬 化 程 度 。本 文 资 料 主 要 表 现 为 老 年 原发 性 高 血 压 患 者 主 动 脉 内径 增 宽 。 由于 主 动 脉 硬 化 、 应 性 减 退 。 重 了左 室 后 负 荷 。 顺 加 导致 心 肌 肥 厚 , 文 老 本 高 与 老 年 患 者 受 年 龄 因 素影 响 。 容 易 发 生 左 心 结 构 变 化 、 更 左 室舒 张功 能减 低 有 关 也更 容 易发 生 右心 结 构 及 功 能 变 化 。 关 注 老 年原 发 性 高血 压 患 者 发 病 的特 殊 性 ,对 防 治 老 年 原 发 性 高血压 . 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 提
致 的 改变 相 鉴 别 。 中 我 们 也 能 看 出 。 年 原 发 性 高 血 压 患 者 表 老
I、 型舒 张功 能 异 常 的发 生 率 远 远 大 于 正 常 对 照 组 。 老 年 Im 而 原发 性 高 血压 肺 动 脉高 压 组 左 室 舒 张 功 能 的异 常 程 度 又 大 于 肺 动 脉压 正 常组 . 此 我 们 认 为 随 着 左 室 舒 张 功 能 障碍 加 重 , 由
心 肌 细 胞 减 少 。 原 组 织 相 对 增 加 田 更 容 易 出现 心 肌 收 缩 及 胶 。 舒 张 功 能 异 常 。 文 收 缩 功 能 变 化 不 明 显 。 左 室 舒 张 功 能 异 本 而 常 , 得 舒 张期 左 室 内压 增 高 。 房 回流 阻 力 加 大 。 内 压 力 使 左 腔 升高 , 内径 扩 大 , 房 内压 增 高 使 得 肺 静 脉 回流 受 阻 , 血 管 左 肺 床 阻 力增 加 , 动 脉 压 升 高 。 文 老年 原 发 性 高 血 压 患 者 左 房 肺 本 内径 明 显 大 于 正 常 对 照 组 ( 00 ) 老 年 原 发 性 高 血 压 肺 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