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组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1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组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1新人教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组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1新人教版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组 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课设计1新人教版《地震中的父与子》教课设计 1教课要求:1、自学生字新,理解文内容,想象父救儿子的画面。

2、运用“从内容中领会思想”的方法,领会含深刻的句子,感觉父的大。

3、分角色有感情的朗文,领会文中最后一句的含。

教课重、点:1、认识父不全部救儿子的,感觉父的大。

2、学生理解父子什么了不起。

教具准:多媒体件教课程:一、情境,揭露1、[板:地震]:同学,大家用余收集了有关地震危害的料,愿意把收集到的信息告大家?(学生)2、:老也来了有关电影料,看⋯⋯(播放电影片段)大家看了有什么感觉?(学生感觉)3、揭露:是啊,地震是多么地残忍,它使多少人失掉了人,流浪失所。

1989年,当巨大地震地危害侵美国洛杉机,有一父子演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地故事。

今日就我来学第十一——《地震中地父与子》[板]二、自由文,初步感知1、自由文,要求:①自由文,借助词典,合文中地句子当地生字和新,②文了一件什么事?③用“”画出使你深受感地句子,在小内沟通。

2、学生自由文,沟通学收。

三、品感悟,深入情境1、文了一件什么事?(从一次大地震中,一父子靠着相互定地信念,父于救出了儿子和儿子的14各同学的事情)2、文中的哪些描绘使你深受感?估学生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1)“在杂乱中,一位年的父安好受的老婆,冲向他7的儿子的学校。

“(个句子明父关孩子,担忧孩子会有危了。

你从哪个领会到的?(“冲”字,个作体了位父急迫的心情,他急迫地希望孩子能安全。

)2)当看到教课楼已成一片墟“他感觉眼前一片乌黑,大叫:“阿曼达,我的儿子。

”(从里能够看出父到墟以儿子已死了,他感觉极度痛心,体了他失掉儿子的沉痛心情,是去,心的儿子不在了,父那嘶心裂肺的喊喊声,怎呢?(望、失掉了全部⋯⋯)指名,,。

3)“跪在地上大哭了一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儿子的一句:“不生什么,我会跟你在一同!他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墟走去。

”(从儿能够看出父看到了希望,他相信儿子会住他的,有一个定的信念支持着他,所以他——定地站起身)你看得真仔,你确实领会到的。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地震中的父与子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地震中的父与子 人教新课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

2、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爱身上汲取的力量。

教学重点:1、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重点品读,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2、感受父与子的了不起,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

教学难点: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感悟父与子的“了不起”。

感受坚定的信念与爱的传递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教学课时:1课时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生活中会发生哪些无法预料的灾难吗?(课件出示)这是一组真实的图片,1994年1月17日美国洛杉矶发生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几万间房屋倒塌,几万人无家可归,许多人被埋在废墟里。

在这场地震中,一对父子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故事——《地震中的父与子》【出示课题】(让学生齐读课题)二、品读课文,整体感悟文章内容一、通读课文,掌握文章主要内容1、(出示课件的阅读要求)请同学们根据阅读要求读课文,解决提出的问题。

2、出示课件,学生读文中的生字词。

3、在这场地震中,父与子发生了怎样的故事?4、在这场灾难中,这对父子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文中是怎样评价这对父子的?【板书:了不起】二、走近父亲,深刻体会父亲的了不起1、请同学们读课文第2-12自然段,从这部分中找出描写父亲了不起的句子,用横线标出来。

2、从哪些句子看出这是位了不起的父亲?除了有些好心人,还有哪些人来劝父亲离开?(出示课件)也就是课文中的这部分内容,面对人们的劝说,父亲的回答是这样的三句话,读一读这三句话,有什么发现?父亲的心情是一样的吗?学生汇报:第一次是恳求别人帮助他,第二次是急迫、着急,第三次是崩溃。

指导学生读父亲的三句话。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完整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完整版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在反复阅读中,品位作者从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几个方面的描写刻画了一对了不起的父子。

3、情感与态度: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激发学生热爱父亲,能够在生活小事中感受父爱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教学准备:PPT课时计划:3个课时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引出课题101、出示一组父子温馨照,请生谈一谈,从这组照片中感受了到什么?你能够想象他们平日里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吗?父子关系如何呢?(围绕幸福、温暖、父子关系和谐融洽即可)2、再出示一组地震后断壁残垣的照片,并出示6个词语,学生自主选择1——2个,结合图片说一说,你看了什么?(1)6个词语:混乱血迹瓦砾废墟爆炸颤抖(2)先读一读这6个词语,再结合这组地震的图片,此刻你感受到了什么?如果你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你会想起谁?为什么?3、小结,引出课题同学们,在灾难人的感情是脆弱的,人的感情却又是坚强的。

今天,我们就走进美国洛杉矶的一场大地震,去认识那里的一对感人至深的——地震中的父与子。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概括全文1、听读课文录音,划出本课生字词。

5 B2、小组讨论,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下面两个问题15在听读的过程中,你从课文中收获了哪些关于地震的信息?收获了哪些关于这对父、子的信息?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

预设一:(1)关于这次地震——有一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这是一场发生在美国洛杉矶的大地震,给很多人造成了伤害。

(2)关于父亲——在学校的一片废墟里,他不顾爆炸和余震的危险,坚持要把儿子挖出来。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课前准备:把相关的句子制作成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还记得2012年汶川大地震吗?在这场浩劫中,涌现出许多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谭千秋老师便是其中一个。

临危时刻,他用身子挡在四名学生上面,当人们从废墟中挖出他时,他的手臂依然张开着,但却伤痕累累。

平凡的教师在学生生命遇到危险时爆发出如此惊人的力量,作为父亲,在危急时刻,又会爆发出怎样惊人的力量呢。

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和作者一起去体验伟大而无私的父爱。

(板书课题:17、地震中的父与子)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个故事,读完后想想:这个故事讲了什么?2、学习生字词。

(出示研学案)(1)同桌互读正字音shān jīhùn xīxūmàn bào lì杉矶混昔墟曼爆砾(2)全班齐读本课的生字,新词,说说难写的生字。

洛杉矶混乱昔日废墟阿曼达疾步爆炸瓦砾打砸颤抖(3)交流难写的字,指导书写。

3、请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从同学的回答中,你看到了几个画面或者场景?(教师板书场景:冲向废墟、寻找儿子、发现儿子、父子相见)三、精读课文,学习课文1~12自然段,体会父亲的“了不起”。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人教新课标

17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3、领悟课文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一)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

(二)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方法:1 朗读法2 情景教学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课时:第二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复习词语,引入课题1.出示下列词语,让学生认读。

洛杉矶废墟爆炸瓦砾拥抱2.请根据上面词语的提示,连起来说说课文的内容(二)检查预习,感知故事1、自由读课文,这是一个关于()的故事。

(坚持,亲情、信任等)(三)聚焦父亲,体会父亲的伟大,了不起出示课文第12自然段,生自由读,哪一句话首先抓住了你的心?1、“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这是对父亲的直接或是间接描写?这句话中哪个词语抓住了你的心?(破烂不堪)想象看到的画面。

生齐读这句话。

指名读并指导。

2、“他挖了8个小时,12个小时,24个小时,36个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这是对父亲的直接或是间接描写?这句话中哪些词语抓住了你的心?(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对比句子“他整整挖了38个小时。

”(更漫长)指导朗读,感受到时间漫长和挖掘的艰难。

这句话中还有哪个词抓住了你?(再)哪些人来阻挡过他?3、出示对话。

“太晚了,没有希望了。

”“谁愿意帮助我?”“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的?”“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生分角色读这几句话。

从这组对话中你发现了什么?(没有人来帮助他)这么多人曾经劝过他,但后来为什么人们不再来阻挡他了呢?(大家以为这位父亲已经精神失常了)找理由。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4.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他们尊重生命,关爱他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利用多媒体展示地震场景,引发学生对地震中父与子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让他们独立阅读、思考、分析课文。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共同探讨文章的表达方法和情感内涵。
5.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需要教师通过课文教学,引导他们正确看待亲情,培养孝敬父母的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体会作者通过对父亲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表现父爱的伟大。
2.学会抓住关键词句,深入分析文章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3.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亲情主题的写作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以下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a.选择题:关于课文内容,选出正确的答案。
b.简答题:请用课文中的描述,简要概括父亲在地震中的表现。
c.写作题: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写一段关于亲情的习作。
2.学生完成练习题,教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指导和评价。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文章的主题思想。
4.能够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写一段关于亲情的习作。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探究课文内容,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课文的理解与分析,学习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发现文章的写作特点,提高写作水平。
4.利用网络、图书等资源,了解地震的相关知识,增强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

【人教版】2019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17地震中父与子教案1

【人教版】2019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17地震中父与子教案1

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词语。

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累积文中的佳句;意会作者抓住人物相貌、语言、动作进行描绘,反应人物思想质量的表达方法。

从课文的详细描绘中感觉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自上吸取的力量。

过程与方法:经过朗诵课文,合作研究掌握本课知识。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培育学生领会父爱。

教课重难点:从课文的详细描绘中感觉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自上吸取的力量。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创建情境,揭露课题1.各小组介绍代表报告用课余时间收集到的有关地震及其危害的资料,谈谈自己对地震的认识与感觉。

教师导入:是啊,地震是多么地残忍,多么地惊心动魄,它使多少人失掉了亲人,它给人类带来多少灾害!可是面对这样的灾害,有一对父子却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人的故事。

今日就要我们来学习17、《地震中的父与子》(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学提示:自由读课文,借助词典,联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思虑: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圈点标注的方法画出使你深受感人的句子,在小组内沟通。

分钟后看谁学的最好!三、检查反应,初入情境听课文录音,思虑: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沟通报告:1)大家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我是如何记着它们的?2)出示本课生字,纠正读音,要点记着“虚、砾、颤”等字形。

3)经过指名读,开火车读等形式,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认识。

议论沟通: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人?谈谈你受感人的原因。

3)练读感觉深刻的句子,领会人物的感情。

以“小组练读、分角色读、评读”等形式,让学生经过朗诵加深对课文17内容的理解。

18小结:这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课文内容,基本读懂了课文,并且同学们能在读中领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感觉到了浓重的父子之情。

19四、课后作业:20书写本课生字生词。

21摘抄课文中动人的句子。

22把这个故事讲给父亲母亲听板书设计:地震中的父与子了不起无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和我在一同第二课时一、创建情境,揭露课题同学们,我们都在父亲母亲的关爱中快乐地成长,跟着年纪的增加,我们对亲情有了愈来愈深切的领会。

达县中心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组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1 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

达县中心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组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1 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
1。同学们,我们都在父母的关爱中快乐地成长,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亲情有了越来越深切的体会。亲情是黑夜里明亮的烛光,刺破夜幕;亲情是冬日里温暖的阳光,驱走严寒.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感爱这种浓浓的爱。(板书,齐读课题)
2.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文中的父与子给你留下什么印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板书:了不起)
(二)了不起的儿子
1.过渡:父爱成就了一位了不起的父亲,也成就以一位了不起的儿子。课文哪些地方体现了儿子的了不起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
2.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3.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阿曼达呢?
4.课文中为什么反复出现“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板书:信任的源泉)
(2)出示本课生字,纠正读音,重点记住“虚、砾、颤”等字形。
(3)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等形式,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认识。
3。讨论交流: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说说你受感动的理由。
(3)练读感受深刻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感情。
以“小组练读、分角色读、评读”等形式,让学生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自学提示:
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从哪里看出父与子的了不起。
2。用――画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小组内谈谈各自的体会.
6分钟后看谁学的最好!
三、品读感悟,体会亲情。
(一)了不起的父亲
1。高尔基说:父爱是一部震撼心灵的巨著,读懂了它,你也就读懂了整个人生!那么你从课文哪里看出父亲的了不起呢?
2。学生汇报: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词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组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1
新人教版
教学要求:
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想象父亲抢救儿子的画面。

2、运用“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阅读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父爱的伟大。

3、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受父爱的伟大。

2、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板书:地震]师:同学们,大家用课余时间搜集了有关地震危害的资料,谁愿意把搜集到的信息告诉大家?(学生谈论)
2、师:老师也带来了相关影片资料,请看……(播放影片片段)大家看了有什么感受?
(学生谈感受)
3、揭示课题:是啊,地震是多么地残酷,它使多少人失去了亲人,流离失所。

1989年,当巨大地震地危害侵袭美国洛杉机时,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动地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十一课——《地震中地父与子》[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由读文,初步感知
1、自由读文,要求:①自由读文,借助字典,结合课文中地句子认识本课地生字和新词,②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③用“”画出使你深受感动地句子,在小组内交流。

2、学生自由读文,交流学习收获。

三、品读感悟,深入情境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从一次大地震中,一对父子靠着互相坚定地信念,父亲终于救出了儿子和儿子的14各同学的事情)
2、文中的哪些描写使你深受感动?
估计学生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1)“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7岁的儿子的学校。

“(这个句子说明父亲关爱孩子,担心孩子会有危险了。

你从哪个词体会到的?(“冲”字,这个动作体现了这位父亲急切的心情,他迫切地希望孩子能够平安。

)(2)当看到教学楼已成为一片废墟时“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
曼达,我的儿子。

”(从这里可以看出父亲见到废墟以为儿子已经死了,他感到极度痛心,体现了他失去儿子的悲痛心情,是去,心爱的儿子不在了,父亲那嘶心裂肺的喊叫声,该怎样读呢?(绝望、失去了一切……)指名读,评议,齐读。

(3)“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从这儿可以看出父亲看到了希望,他相信儿子会记住他的话,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支持着他,所以他——坚定地站起身)你看得真仔细,你的确体会到的。

(学生补充:当父亲坚信儿子在等他时,就疾步走到那里,可见父亲救儿子的急切心情,他想快些救出儿子。


父亲坚信儿子仍然活着,是因为他记得儿子说的那句话。

那我们该怎样读这段话呢?请大家分小组讨论后练读,(个人读,评议,齐读)
(4)“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父亲坚信儿子没有死,奋力拯救儿子,顾不得休息,可见父亲对儿子爱的伟大)
是什么是父亲没完没了地挖呢?(是一个信念,——“儿子在等我”)
这是多么伟大的父爱!这是多么坚定的信念,与其他失去孩子的父母相比,你还能体会到什么?(有些父母看到废墟痛苦后绝望地走了。

而这位父亲不理他人的劝阻,只有一个信念——儿子在等他)(而且这位父亲见人就问你是不是来帮我的?可见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他坚信儿子仍然活着)
引读:是呀,这深深的爱,坚定的信念——儿子在等我)(而且这位父亲见人就问你是不是来帮我的?可见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他坚信儿子仍然活着。


引读:是呀,这深深的爱,坚定的信念使这位年轻的父亲不停地挖,挖了8小时……(生接)这伟大的力量正是源于那句最真挚朴实的话——“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5)儿子看到爸爸来救他,自信地告诉爸爸,他曾经对同不说的话:“只要我爸爸活着……,他总会和我们在一起。

”(从这儿可以看出儿子对父亲的信任,他坚信父亲会来救他。

即使在最危险,最艰险的时刻,儿子的信念都没有动摇。

)儿子深深地信任父亲也正是由于那句话——(生说)
指导读:这句朴实的话终于让父子团圆,此时心中有千言万语,又激动人心的场面往往通过言语来表现,读一读父子间的对话,看看你感受到了什么?(惊喜,自信,激动)
(6)儿子还是个无私的人,在父亲救他的时候,他让同学们先出去,要父亲先救他人,而这又是那朴实但又强有力的话语。

——(生说)
是呀!父亲与儿子都是了不起的,父亲对儿子的爱让我们感动,儿子对父亲的信任,更让我们感动。

一句平实而强有力的话连接着两颗心,因此,阿曼达被救后,这对——(引读)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拥抱在一起。

(投影:图片、音乐)
四、总结全文,发散思维。

1、总结:这是一个多么感人的故事,学习后,你有什么感受?
2、学生讲。

3、感受多深呀,回家后把你们的感受对父母说一说,或是记在日记中,这就是一种积累。

附送: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组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3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使学生受到“爱别人”以及做人应有责任感的教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父亲在极其危险的时刻想着遇难的孩子,这种无私的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大家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了有关地震危害的资料,谁愿意把你收集到的信息告诉大家?
2.师出示课件。

3.出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准字音,读通句子
(2)理解新词
(3)想一想,试一试: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试着用一句长句子讲清楚。

2.检查
3.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品读课文:
1.各自读课文,把你认为父亲了不起的地方,用你们喜欢的学习方式体会体会
2.汇报:
(1)第二自然段的“冲”,体会作者为什么要用“冲”字读一读这句话引读该段(2)与其他父母比,这位父亲了不起之处?
(3)父亲做出了惊人的举动,交流
(4)投示12节,读,说说这位父亲的哪些举动感动了你们?
(5)引读父子见面时的对话,分角色读
(6)这段对话中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一句?投示儿子的话,体会齐读12~19自然段(7)齐读儿子让同学先出去的话
3.总结。

四.启发扩散:学习了这个感人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板书设计:
11.地震中的父与子
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爱
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